❶ 各种华语电视、电影节的名称及颁奖时间(几年一次大概在几月份颁奖),最好再说一下奖项的分量,谢谢
电影:台湾金马奖--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影奖项,在华语圈中它历史最为悠久,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大陆电影金鸡百花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金马奖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办,1998年台北电影学会另行组织台北电影节与之分庭抗礼。金马奖的主持人过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传统,但近年也有都由台湾主持人担当的情况。
香港金像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创立于1982年,当年正值香港电影新浪潮蓬勃发展之时,金像奖的设立大大鼓舞了电影人的创作,让香港电影佳片涌现。从创办之初,金像奖已经立足于香港本土,并打破丛丛壁垒完全接纳来自台湾、大陆以及全球华语电影作品,因此是两岸三地同类电影奖项中,最早容纳各地华语片种的电影奖项,因此奠定在华语电影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超然地位。
大陆金鸡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于1981年创办的,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目前已举办了27届,金鸡奖奖品为铜制镀金的金鸡。它以奖励优秀影片和表彰成绩卓著的电影工作者为宗旨,对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百花奖 金鸡奖 华表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的三大奖.百花奖是观众奖 金鸡奖是专家奖 华表奖是政府奖..这三个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三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 . 金鸡奖诞生于1981年,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以金鸡啼鸣象征百家争鸣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评奖委员会由电影专家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金鸡奖逢单数年评选。1992年,应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热切要求,中国电影家协会在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活动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节年年举办。
百花奖--中国群众性的电影奖,由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大众电影》杂志编辑部主办。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电影大奖.1963举办第二届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复举办了第三届.此后每年举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 1992年,应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热切要求,中国电影家协会在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活动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节年年举办。
华表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界的最高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每年评选一次。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举办,1994年该称华表奖。
电视:金鹰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奖,其前身为“《大众电视》金鹰奖”,是国家级的唯一以观众投票为主评选产生的电视艺术大奖。第16届起改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从2000 年第18届开始, 经中宣部批准,“中国电视金鹰奖”全面升级为规格更高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每年在长沙举行。自2005年起,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
飞天奖--创办于1980年,于1981年开始评奖,每年举办一届,原名“全国优秀电视剧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是中国电视剧最高“政府奖”。创办于1980年,于1981年开始评奖,每年举办一届,原名“全国优秀电视剧奖”。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对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评选,有28部电视剧获奖。到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委托《电视文艺》、《中国广播电视》、《电视周报》三家报刊联合主办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剧评奖活动,并把这一活动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1992年改为现名“中国电视剧飞天奖”。2005年,改为两年一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为电视类的“政府奖”,是对上一年(或两年度)电视剧思想艺术成就的一次检阅和评判。
台湾金钟奖--中国台湾地区传媒年度奖项,创始于1965年。设奖之初以广播为主,1965年设颁奖新闻节目、音乐节目、广告节目等奖项、1966年增设个人技术奖。1971年将电视纳入奖励范围,自此正式以广播电视为奖励对象。1965年起由台湾当局“新闻局”所举办。1968年由台湾当局“文化局”接办,1975年恢复由“新闻局”办理。自2000年后,交由财团法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金接办,至2008年广电基金解散为止。此外,另有中国音乐金钟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会共同主办,亦简称金钟奖,是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并列的国家级艺术大奖。
香港万千星辉奖--香港TVB的电视颁奖典礼。颁奖礼评选范围为TVB本年度制作的剧集和节目,以及出演的艺人。举办日期为TVB每年台庆前后(11月中或12月初),最受瞩目的奖项为每年的最佳男女主角,一般被称为“视帝”、“视后”。
❷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的理事成员
名誉理事长:张海涛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副局长
理事长:何宗就 中央电视台 副台长
副理事长 丁文华 中央电视台 总工
副理事长 宋宜纯 中央电视台 副总工
副理事长 陈飞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总工
副理事长 田方 北京电视台 总工
副理事长 马炬 国家广电总局广科院 院长
副理事长 高少君 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 副院长
副理事长 林长海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副理事长 李金荣 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 总经理
副理事长 姚平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EO/博士
副理事长 姚威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副理事长 何涛 佑图物理应用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 总经理
副理事长 吴会森 北京华傲精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
秘书长 黄平刚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办公室 主任
常务副秘书长 陈默 原中央电视台播送中心 主任
副秘书长 缪暑金 原中央电视台技术管理办公室 副主任
副秘书长 李宏虹 中央电视台技术制作中心 主任
副秘书长 包峰 广科院北京广研广播电视高科技中心 总经理
副秘书长 金英 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 展览部经理
❸ 时光坐标是外包公司吗
不是外包公司
是一家从事、电视栏目包装的专业制作公司,发展为拥有旗下时光制作、时光教育、时光新媒体三大品牌机构的集团化影视。校企的主创团队全部由业内资深创作人员组成,是经过国家教育部门认证的靠谱机构,由于其效率高,员工积极性好,深受顾客的一致好评。
一、时光坐标基本情况介绍
时光坐标影视传媒”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用创意和科技再造影视创作全流程”的科技型文创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旗下拥有“时光视效、时光研发、时光矩阵、时光数娱、时光新影教育”为一体的集团化影视全流程科技公司,时光坐标主要从事影视项目/技术研发、全流程影视拍摄制作、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虚拟拍摄、数字特效制作、数字资产大数据管理及摄制、原创科幻IP创作、数字广告创作、MCN创作运营、线上线下数字娱乐体验、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大型文旅项目开发、文创类研学项目开发、专业影视行业人才培养、在线多媒体数字教育等领域的研发和技术服务。
时光坐标在数字特效技术服务领域具备主要的竞争优势:
1)技术领先、经验丰富。时光坐标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数字电影虚拟摄影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高清虚拟场景资产库”,采用国际先进的虚拟拍摄、云渲染等数字特效制作技术,先后完成超过200 部电影电视剧及综艺栏目、大型政府宣传项目的数字化制作,其中不乏如《杭州G20二十国峰会项目》、《“一带一路”阿斯塔纳能源世博会》、《杭州亚运会主口号发布视频》、《影》、《烈日灼心》、《香蜜沉沉烬如霜》等。
2)企业影响力强。作为专注于“用科技再造影视拍摄全流程”的影视科技公司,2016年公司以华东区最具专业性和成长性数字影视制作机构的身份登录新三板,2018年荣获“文化+互联网”创新企业、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A 级,2019年得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
3)团队优势:时光坐标具备国内顶尖的影视特效制作技术团队,使用全景拍摄系统和先进拍摄设备,采用全景拼接技术的代表作品《时光·坐标西行影像库》,2017年荣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颁发的“国际先进影像作品奖金奖”,该团队被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授予“2018 浙江省网络视听年度产品/技术创新团队”。
时光坐标旗下自创影视特效技术培训的专业教育品牌“时光新影教育”,汇集了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及高等院校专家师资的力量,如国际特效制作公司、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在数字影视制作课程研发、人才培养质量、培训模式和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化和系统完善,经过多年的影视特效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实践,形成了一套适用于高等院校专业学生、高等、中等职业院校等学生的系统化、职业化的影视特效技术技能培训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与各大院校合作,落实产教相融合,注重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和学生毕业就业能力。
二、时光坐标的作品资料
截止到2020年,时光坐标已制作完成了电影:《影》(张艺谋)、《吹哨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狗十三》、《追凶者也》、《烈日灼心》、《痞子英雄:黎明升起》、《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作品;
电视剧:《琉璃》、《冰糖炖雪梨》、《无心法师3》、《鳄鱼与牙签鸟》、《在远方》、《香蜜沉沉烬如霜》、《古剑奇谭2》等作品;
综艺栏目:《偶滴歌神啊》、《牵手爱情村》、《人生第一次》、《爽食行天下》、《原来是这样》等;
大型政府广告宣传项目:2016年《杭州G20项目》、2017年《阿斯塔纳能源世博会—参展企业浙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宣传片》,2022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缘起篇》等。
业务范围覆盖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影视产业发达的省市,主要客户包含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影业、 蓝色星空影业、华录百纳影业、完美世界影视、华策影视、长城影视等国内大型影视出品机构,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公司独家数字特效制作的《烈日灼心》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演员奖、中美及中英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时光坐标也凭借这部影片中387个特效镜头入选“美国2015 NAB The Foundry全球最佳特效作品”,成为该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的企业。公司目前引进的Previs虚拟摄制系统荣获2013年美国电视科学与艺术学会第65届艾美工程学奖。凭借着一系列的数字技术创新,时光坐标不仅荣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文创企业组铜奖的荣誉,还非常荣幸地成为了2016年G20峰会文艺演出的数字视频供应商,演出中在西子湖面美轮美奂展开的数字折扇,成为了晚会上享誉中外的最大亮点之一。
三、时光坐标历年行业获奖资料
2015年:杭州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文化创业行业企业组第三名;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2016年:浙江省成长型科技“百强企业”;
2017年: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研发团队使用全景拍摄系统和先进拍摄设备,通过实地取景拍摄获得图像,并将数字图像通过全景拼接技术从而形成高清晰、完整、宽视角的风光大片《时光·坐标西行影像库》获得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主办的“2017北京国际先进影像大会暨展览会”,获得“中国先进影像作品奖(高质量影像类)——最佳奖”
2018年: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
浙江“文化+互联网”创新企业;
浙江省网络视听年度产品/技术创新团队;
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A级企业;
2019年:浙江省“成长型文化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新三板“最佳公司治理奖”;
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❹ 请告知中国电影电视的最权威团体,比如中国电影协会之类,多谢!
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电影家协会,1949年7月成立,现有会员5632人。下属学会有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中国电影艺术学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音乐学会、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学会、中日台湾电影研究会等。出版刊物有《电影艺术》(双月刊)、《中日电影年鉴》、《环球银幕》(月刊)、《大众电影》(月刊)。创办中国电影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22号 邮政编码:100013
电话:(010)64219977 传真:(010)64211870
中国电影家协会是由中国电影家自愿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它始建于1949年,曾使用过“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等名称,现有会员6000余名。他们都是作品颇丰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在国内外重要电影评奖中获奖的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摄影师、美术师、录音师、作曲家、评论家、事业家和教育家,以及电影发行放映、科研等方面的专家。
中国电影家协会作为党和政府团结广大电影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一直密切联系广大电影工作者,努力做好“联络、服务、协调”的工作,为鼓舞广大电影工作者努力发展、繁荣中国电影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其理事会和主席团。主席团驻会常务副主席受主席团委托对中国电影家协会日常工作负全责,由主席团任命的秘书长负责处理协会日常事务。中国电影家协会下设办公室、组织联络部、对外联络部、人事处等办事机构和中外电影研究、期刊编辑出版等业务部门,还有一个创建于1956年以出版电影专业书籍为主的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家协会就是通过这些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以及下属单位,积极组织广大电影工作者学习政治、学习专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举办中外电影展览和观摩活动,召开各种类型电影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大力做好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开展同世界各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电影界的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举办电影评奖和电影节,促进了中国电影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同时也确立了自己在全国电影工作者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大众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年鉴》、《世界电影动态》,以及由中国电影出版社主办的《环球银幕》均为中国发行量较大或影响较广的电影期刊。
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参与主办并具体承办的两项重要的电影评奖活动。这两项电影评奖和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华表奖,构成了中国影坛影响最广最具权威性的三大综合性电影奖,受到广大电影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由这两项电影评奖的颁奖活动发展而来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历经十余载,日臻成熟。已成为吸引团结中国电影人的一个重要的庆典和聚会,是中国影协各项工作的全面展示。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管理中国电影的机构
拟定电影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
管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
指导并平衡电影题材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
组织审查各类影片,发放或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
承办有关审批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的建立与撤销的工作;
负责电影技术管理;
管理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
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收缴和管理。
内 设:办公室、艺术处、制片处、宣传发行处、国际交流处、规划统计处
电影管理局常设机构
中国电影华表奖评选委员会
中国电影童牛奖评选委员会
夏衍电影文学奖评选委员会
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员会
电影审查委员会
电影复查委员会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电影组
全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领导小组
全国影院安装计算机售票领导小组
中国电影机构 :
八一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
峨嵋电影制片厂
福建电影制片厂
广西电影制片厂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
上海电影译制厂
上海电影制片厂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天山电影制片厂
西安电影制片厂
潇湘电影制片厂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珠江电影制片厂
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❺ 姚国强的个人生平
学术研究方向:影视声音艺术创作及理论,影视声音艺术史,影视声音美学。
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 秘书长、委员
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部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常委
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数字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学术委员
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研究会理事
中国高教学会科研管理学会理事
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高新科技委员会理事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CSMPTE)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声音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
中国铁路文艺工作者协会会员
北京高教学会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
北京高教学会信息化工作研究会理事
北京电影业协会会员
北京市哲学会美学会会员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顾问
《现代电影技术》编委会编委
1999年 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电影评委组组长、评委
1999年 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参评影片录音奖咨询组组长、评委
1999年 《当代影视声音系列丛书》编委会执行主编
1999年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编辑部“影片个案分析”专栏特约作者
2000年 北京市青少年科普顾问团科普顾问
2001年 北京电影学院申博系列丛书《电影学新论》编委会编委
2001年 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参评影片录音奖咨询组组长
2001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奖”评委会委员
2002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CSMPTE)第一届“影视科技优秀论文”评委会评委
2003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委会评委
2004年 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部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常委
2004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委会评委2004年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主编之一
2004年 北京电影学院《当代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主编之一
2005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CSMPTE)第三届“影视科技优秀论文”评委会评委
2006年 第二届“声响亚洲”(广州)文化节录音作品评委会评委
2006年 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综合学科评选组评委
2006年 《北京电影学院教育教学系列丛书》编委会编委
2006年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研究》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2006年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专项经费联合评审专家
2007年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专项经费联合评审专家
2007年 北京市教委特色资源库项目评审专家
2008年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综合学科评选组评委
2008年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精品课程(艺术组)评委
2008年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评审专家
2008年 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秘书长
2008年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专项经费联合评审专家
2008年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科研创新人才(2009-2011年度)
2009年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精品课程(艺术组)评委
2010年 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声音研究文库》编委会主编、编委、作者
2010年 北京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活动之第八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评委
2010年 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2010年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高新科技委员会理事
2010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CSMPTE)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2010年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学术委员
2010年 北京高教学会信息化工作研究会理事
2010年 北京电影业协会会员 1976年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电器厂金工车间车工
1978年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录音艺术专业读大学,获(电影录音)文学士学位
1982年 浙江电视台技术部录音师
1985年 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文工团录音室录音师
1997年 中铁建总公司文工团高级录音师
1997年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讲师
1998年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2000年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课程研究生班毕业
2000年 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兼职教授
2000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担任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叶朗教授、博导)
200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部兼职教授
2002年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办公室(科研管理)副主任
2003年 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
2003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担任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尹鸿教授、博导)
2003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2004年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设备处处长
2005年 国家一级录音师
2009年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信息化处处长
2011年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1、本科生课程
录音艺术基础及实践技巧,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电影声音,影视录音制片管理,影视声音基础,影视录音工艺,影视录音技巧,影片声音赏析,影视录音技术概论,影视声音艺术概论,影片分析,音乐录音工艺。
2、研究生课程
影视声音艺术创作,影视录音工艺及技巧,影片(声音)分析与赏析,影视声音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规范及学术方法,音乐录音工艺研究,影视声音美学研究,中国影视声音艺术史研究、电影声音、数字视音频制作研究。 (一)艺术及管理类文章
1.挑战、机遇和展望,在广电部1997年中青年科技论文学术会上交流
2.从电影 《一个都不能少》读解——张艺谋影片的声音艺术构思,《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3.“网络新生代”的声音构思,《当代电影》,1999年第3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4.读解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和那声,《当代电影》,1999年第4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5.从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谈起──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6.让“国歌”声永世传唱──解析献礼影片《国歌》的声音构思,《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7.读解高科技类型片的声音艺术构思,《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8.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在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1999年年会宣读
9.历史、现实和未来,在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1999年年会宣读
10.从声音学会奖看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趋势──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被论文集《电影艺术与技术》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
11.新生代电影人的声音创作构思,《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12.电影声音数字化技术发展概述及展望,《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13.90年代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多元化风格及运用(姚国强/李涛),《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被论文集《电影艺术与技术》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
14.影片《我的1919》的声音创作解析,《当代电影》,2000年第2期;被编著《我的1919—从剧本到电影》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15.“三性”的和谐统一,《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6.青春呓语——斑驳陆离的失真年代(姚国强/甘凌/李理),《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17.爱谁是谁和惟我独尊(姚国强/甘凌),《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18.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第五代”比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获美国《华文精撷》(Chinese Culture)杂志社2003年优秀华文奖
19.体育片声音创作解读,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0.多元化电影音乐风格(姚国强/李涛),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1.风格化影片声音读解,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2.经典电影理论中的声音,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3.经典声音理论辨析——评爱因汉姆的电影声音观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被编著《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1)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3月;被编著《中国当代思想宝库》转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获2004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获2004年度国家广电总局高校(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文科论文类)三等奖;获2006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优秀论文
24.译文:电影中的声音——我们到底听到了什么?(姚国强/姚睿),《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25.激情的浪漫主义(姚国强/吕甍),《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被《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2005年会暨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转载,2005年8月;获2005年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第二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
26.一曲悲壮的英雄挽歌(姚国强/刘桐),《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27.中国电影声音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而作,被编著《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百年特刊》收入,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年7月
28.当代中国电影录音师声音艺术创作现状全景扫描,被编著《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7月;在上海大学主办的2006“全球化视野中的艺术史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2006年5月;被编著《艺术学》第3卷第2辑转载,学林出版社,2006年5月
29.调研报告: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艺术创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获2008年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术论文二等奖”
30.国内外大学生影视作品之比较—对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的概览与思索(姚国强/吕甍),被编著《北京影视传媒精品论文集》收入,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2005年7月;在北京大学生电视节学术论坛上宣读,2005年12月;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第八届影视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转载,2006年9月;被编著《传承与梳理——高等电影教育研究》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2月
31.影视同期录音的基本法则——解析“同期录音三原则”(上/下)(姚国强/王旭锋),《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6年第1期;被《现代电影技术》转载,2006年第4期;获2007年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第三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
32.依托高等教育,构建中国电影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在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宣读,2005年11月;被编著《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5月;被编著《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2006》全文转载,同心出版社,2006年5月;在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2006年会上宣读,2006年9月;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第八届影视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文转载,2006年9月;被编著《传承与梳理——高等电影教育研究》全文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2月;被编著《探索与实践—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实践》全文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1月;被编著《中国教育理论参考》全文转载,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1月;获2006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四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33.学院“十一五”科研展望,《北京电影学院学术与科学研究2002-2006》,北京电影学院科研设备处,2006年12月
34.北京电影学院的科研工作发展回顾及展望——从“十五”到“十一五”的科研规划,《北京电影学院简报》2007年第1期(总第118期),北京电影学院宣传部,2007年3月
35.也许真实,也许虚构:试论影片《西洋镜》的声音设计(姚国强/吕甍);被编著《镜子里的山:一次电影文化的冲撞》收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36.简论北京电影学院“十一五”期间影视科研学术发展策略(姚国强/曾笑鸣);被《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暨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入,2007年8月;被北京高教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下册)转载,2008年1月
37.在跨界中行走——与中国著名电影作曲家对话,《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38.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年度分析,被编著《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6月;获2008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五届“学会奖”论文类二等奖
39.我院教师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电影论坛”,《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40.中国电影声音发展进程中的新技术、新现象和新理论(孙杨/姚国强),被《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年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文收入,2008年9月
41.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历程回顾(曾笑鸣/姚国强),被编著《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全文收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42.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访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姚国强处长,《DV时代》,2008年第11期
43.我与社科规划的点点滴滴,《北京社科》,2008年第11期
44.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现代性的构建(姚国强/孙杨),被《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30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电影论坛论文集》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2月
45.探索与实践: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学术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姚国强/曾笑鸣),被《中国电影年鉴2008》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年鉴社,2009年1月
46.电影声音创作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被编著《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2009》全文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12月;被《中国电影年鉴2009》全文转载,中国电影年鉴社,2010年1月
47.年度电影声音艺术分析(姚国强/曾笑鸣/孙杨/郝昕),被编著《200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
48.调研报告:当代中国电影作曲家音乐艺术创作现状全景扫描,被编著《银幕写意——与中国当代电影作曲家对话》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
49.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历程回顾(1978-2008)(曾笑鸣/姚国强),被编著《银幕写意——与中国当代电影作曲家对话》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
50.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学术发展策略研究——兼论北京电影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对策(曾笑鸣/姚国强),被《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文收入,2009年7期
51.调研报告:当代中国电影作曲家艺术创作现状全景扫描,被《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全文收入,2009年8月
52.新中国60年电影声音艺术发展回顾,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社会变迁与国家形象——新中国电影60年论坛》上宣读,2009年10月;被编著《社会变迁与国家形象——新中国电影60年论坛论文集》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4月
53.2008年部分影片电影音乐评析(姚国强/曾笑鸣/孙杨),被《中国电影年鉴2009》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年鉴社,2010年1月
54.新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发展历程,被编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2010》全文收入,同心出版社,2010年5月
55.讲座:大片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应该走向何方,浙江传媒学院讲座,2010年05月18日;国家图书馆《艺术家讲坛》,2010年09月26日;中原工学院,2010年11月04日
56.关于对电影声音学科可持续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和设想,2010年度《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报告集》全文收入,2010年10月;获2010年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术论文优秀奖”,2010年10月
57.大片时代的中国电影创作之道(姚国强/姚睿),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30年学术论坛》宣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2011年4月8日
(二)工艺及技术类论文
1.环幕立体声电影《华夏掠影》的录音工艺和制作(张君/姚国强)《电影技术》,1990年第12期
2.超16mm电影录音工艺探讨(姚国强)在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1997年年会上宣读
3.超16mm电影电视剧录音工艺探讨(姚国强)《影视技术》,1998年第1期
4.数字化技术在电影录音工艺中的发展及应用(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被编著《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1)全文转载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3月
5.数字多声道立体声环幕电影录音工艺探讨(姚国强)在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1999年年会是宣读
6.环幕电影《龙城风光》数字多声道立体声录音新工艺(姚国强)《影视技术》,1999年第9期
获2003年度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7.电影声音数字化技术发展概述及展望(姚国强)《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被编著《电影艺术与技术》全文转载收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
8.电影数字化录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概述兼论数字多声道立体声环幕电影录音工艺(姚国强)
被《影视声音论文集》全文转载收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9.即时性直播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录音工艺及其声音创作观念(姚国强/陈晨)《影视技术》,2001年第8期
10.2001年度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奖评奖综述(姚国强)《影视技术》,2001年第12期
11.数字电影声音——3D时代的全维度环绕立体声(ADSS)的概念、创意与发展对策 (姚国强/姚睿)
在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科技之光论坛》上宣读,2010年10月科研项目
(三)出版著作
1.教材:影视声音基础(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教材科,1998年
2.编著:影视声音论文集(编委/作者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3.编著:我的1919——从剧本到电影(作者之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4.编著:中国电影美学:1999(作者之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5.编著:电影艺术和技术(作者之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
6.译著:电影和电视制作(审校之一),华夏出版社,2001年
7.专著: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姚国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3月;获2004年北京电影学院第五届院级“精品教材”称号;2006年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8.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姚国强/孙欣),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
9.教材:音乐录音(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教材科,2002年
10.专著: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姚国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月;获2004年度国家广电总局高校(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工科著作类)三等奖
11.译著:电影电视声音—录音技术与艺术创作(姚国强/王旭锋/李理),华夏出版社,2004年8月
12.编著: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姚国强/孙欣),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7月
13.主编:北京电影学院学术与科学研究2002-2006(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科研设备处,2007年4月
14.编著:银幕写意—与中国当代电影作曲家对话(姚国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获2010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六届“学会奖”著作类二等奖,2010年11月
15.国家级“十一五”教材:电影电视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教程(姚国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3月
(四)科研项目
1.《音乐录音工艺》课题组组长(已结项)1997年度广电部首届高校科研(自然科学)项目
2.《电影录音技术概论》课题组代理组长(已结项)1997年度广电部首届高校科研(自然科学)项目
3.《电影录音艺术概论》课题组骨干(在研)2000年度广电总局高校科研(人文社科)项目
4.《影视声音艺术研究》课题组骨干(在研)2002年度北京市教委面上科研项目
5.《中国电影录音师研究》课题组组长(已结项)2003年度北京市教委面上科研项目
6.《影视声音研究》课题组组长(已结项)2003年度北京电影学院科研项目
7.《中国电影录音史研究》课题组组长(正在结项)2003年度北京电影学院重点科研项目
8.《中国电影作曲家研究》课题组组长(在研)2004年度北京电影学院面上科研项目
9.《中国电影录音史研究》课题组组长(正在结项)2004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
10.《当代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当代中国电影录音师研究》组长(已结项)
2004年度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人文社科重点项目
11.《当代中国电影作曲家研究》课题组组长(在研)2005年度广电总局高校科研项目
12.《中国电影学史论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中国电影声音史研究》组长(正在结项)
2005年度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
13.《中国电影学专业发展史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中国电影声音史研究》组长(正在结项)
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年度项目
14.《中国电影作曲家研究》课题组组长(在研)2006年度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项目
15.《影视声音技术与艺术研究》课题组组长,2007年度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16.《中国电影学史论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中国电影声音史研究》组长,2008年度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
17.《科技创新平台—特色资源库-影视教育专题》课题组子项目组《学院大讲堂研究》组长,2008年度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项目
18.《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影视专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影视录音专业研究》组长,2008年度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项目
19.《电影声音的艺术与技术研究》项目组组长,2009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学术创新人才建设计划”
20.《中国影视学术创新理论》项目组组长,2010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21.《从实践到理论:中国电影声音创意研究》(批准号:10DC16)项目组组长,2010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
22.《当代中国电影声音艺术与技术研究》项目组组长(SZ),2011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
❻ 中国数字影视行业职业水平认证包括哪些协会啊中影杭州实训基地有颁发资质吗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中国电影音乐学会,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中国录音师协会,北京创新数字文化发展促进会等。他们有这个资质的。
❼ 《海的尽头是草原》定档,这部影片的阵容怎么样
《海的尽头是草原》定档,这部影片的阵容是非常强大的!
《海的尽头是草原》(曾用名《父辈》)是由尔冬升执导,陈宝国、马苏、阿云嘎、王锵、丁程鑫主演的年代剧情片;这个阵容是非常强大的,真的是非常令人值得期待·一下的影片吧!
女演员:马苏,1981年2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北京电影学院高职学院表演系;主演首部个人影视作品《大唐歌飞》,从而进入演艺圈;马苏以张弛有度的表演游走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她拥有靓丽的外表,帅气的姿态,从古装风格到都市风情,她的表演大气、成熟、令人赞叹。
最后,该影片的阵容是非常强大的,期待!
❽ 国家一级协会都有哪些越多越好
1、中国兵工学会
中国兵工学会(CHINA ORDNANCE SOCIETY,COS),成立于1964年。是由中国兵器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2、中国草学会
中国草学会(Chinese Grassland Society)原名为中国草原学会,成立于1979年12月,2002年9月更为现名。该学会是中国草业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1991年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为全国学会,秘书处挂靠于中国农业大学。
❾ 中国电影家协会的相关介绍
召开情况
中国电影工作者1949年 7月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选举阳翰笙为主席。1952年实际停止活动。1954年 4月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选举蔡楚生为主席。
1960年 7月,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当时称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改名为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蔡楚生继续当选为主席。1966年后,协会被迫停止活动。
1978年,协会恢复,1979年11月,召开了第四次代表大会,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改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选举夏衍为主席。
1985年 4月,在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夏衍继续当选为主席。协会直属单位有中国电影出版社和《大众电影》杂志社。协会下设电影史、电影艺术、外国电影等研究部门。
主办刊物
《电影艺术》、《大众电影》、《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报》。协会于1962年创立了《大众电影》读者评选的电影百花奖。1981年,又增设了由电影艺术家评选的电影金鸡奖。到1985年底,协会在2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分会;在协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等13个专业学会。
宗旨和任务
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民族电影工作者(包括台湾、港澳及海外华侨电影工作者),繁荣和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它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电影创作,推动电影研究和评论,开展艺术、技术、事业等各项学术活动,并积极推进中外电影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