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电影节丨三部纪录片获总计100万创投奖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竞赛单元入围影片颁奖。
6月19日晚,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入围酒会暨创投颁奖仪式举行。当晚,纪录片业内外人士济济一堂,皆为质量上乘,感动人心的优秀纪录作品而来。
电影节主办方公布了“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入围名单,它们分别是《大理的声音》《沉默之火》《时间之桥》《第四王国》《一切都好》。本届纪录片创投单元评委张献民、林旭东、郭静,克丽缇娜集团品牌营运长赵承佑一同揭晓“勇敢爱 不等待”纪录片征集创投项目三佳提案大奖。它们分别是《清晰的草原》《少女与马》《对看-2》。
克丽缇娜品牌营运长赵承佑先生(右一)及克丽缇娜“燃灯基金”发起人苏钰珊女士(左二)与本届纪录片创投单元评委张献民(左一)、林旭东(右二)、郭静(左三)一同为三佳导演颁奖。
克丽缇娜品牌营运长赵承佑先生为《少女与马》的导演杨荔钠颁奖。
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俄罗斯导演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他的影片《贝洛夫兄妹》于1993年年获得了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伊文思奖,之后他又制作完成十部影片,赢得上百个奖项。同时,他也是欧洲电影学院、奥斯卡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他的最新作品《水之万象》及旧作《地球两端》正在上影节评委单元展映。他高度赞扬了此次评审的过程,他表示,“评委之间合作愉快,评委之间高度一致,最美的人和最美的事,这是纪录片人所需要寻找的。”
评委、荷兰国际纪录片节贝莎基金会主任、制片人伊莎贝尔·费南德兹强调说,“用纪录片的方式看到多元的世界,看到不同的人对世界的不同理解,比参赛比赛更重要。”
中国评审林旭东则简单明了地笑称,自己非常开心,因为看到了那么多好电影。
附:纪录片竞赛单元入围的五部作品
1、《大理的声音》(中国)
《大理的声音》海报。
导演:张杨
影片全片无对白,摄影技术高超,画面精致,用具有实验性的手法,以在大理长期生活的情绪体验和生活理解,将大理的自然之声、传统工艺之声、市井商业之声、宗教仪式之声汇聚成了一部交响诗,表现力强。
2、《沉默之火》(哥伦比亚)
导演:费德里科·阿泰尔塔加
1906年,4名自由分子企图暗杀哥伦比亚总统被公开处决。此后总统对此进行重现和拍摄,被认为是哥伦比亚电影的开端。本片导演在研究与拍摄史料的过程中,经历母亲离奇失语,迫使他停止拍摄,开始记录母亲的日常……本片用高超的复调结构,探讨影像伪造与记忆认同、假新闻如何参与 历史 、意识形态塑造。
3、《时间之桥》(拉脱维亚/ 立陶宛/爱沙尼亚)
导演:克里斯特·布赖德/奥德里乌·斯通尼斯
本片用诗意的手法拍摄了那些制作诗意纪录片的电影前辈,讲述60年代初的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新生代电影人们如何挑战当年苏联的教条主义,拍摄新浪潮主义的纪录片。
4、《第四王国》(西班牙)
导演:阿旦·阿里阿伽, 阿莱士·罗拉
影片讲述在纽约非法外国移民救济中心一些墨西哥非法移民的生活。这些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来到美国,却被囚禁在满是垃圾的第四王国,他们追寻着美国梦,而“美国梦”是否存在却成为了一个宇宙之谜。本片影片影像优美、叙事诗意,导演用强大的功力把垃圾场拍出一种及其荒诞和未来的美感,配合音乐的自然运用电影质感强烈。
5、《一切都好》(德国)
导演:图基·根克维尔
影片聚焦于2016年5月—2017年8月间委内瑞拉的动荡和 社会 危机。恶性通货膨胀使整个国家的医疗系统处于瘫痪中,面对危机,政府拒绝承认,以防国外势力会借国际援助之机干涉内政。影片用黑白的“剧场再现”和“ 社会 纪实”两条线索为交织构成复调结构,聚焦医生、药剂师和患者的困境。
纪录片创投奖三部作品
1、《清晰的草原》(A Grassland Affair)
导演:顾桃、巴音布赫
本项目记录草原上包柏林一家的生活,表现出草原上的人关于生存、信仰、爱、理性、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2、《少女与马》(Leap of Faith)
导演:杨荔钠
《少女与马》是一部和青春和运动有关的电影,每个女孩都有属于自己和马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映照出悲欢离别,爱与信任,意志与责任。
3、《对看-2》(Look Love-2)
导演:叶云
本片纪录了湖南湘西深山里的苗族小孩和北京私立学校的孩子这两群孩子在10年时间内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困境。
Ⅱ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为培养我们学生的爱国思想,激发我们的爱国激情,于4月28日下午,组织全体师生一起观看红色电影。
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更具地的光辉历史。看后,我的心情极为沉重,在战争年代的孩子,没有童年,他们有一颗爱国心,都成为了伟大的战士。重温这段历史,我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学习上懒惰,生活中懒散……知不足而改之,相信看过红片,我们学生都受益匪浅。
回想自己的家乡鄂州,虽是一小城市,但也出过不少英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如李双河、刘新丹等都是我家乡的英雄。还有赵怡忠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彭楚藩烈士。我为自己出在英雄的家乡自豪!
学红色精神,传爱国思想,可以让我们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希望学校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也多讲讲革命烈士为中国的和平解放的有关故事,这样我们新生代的学生才不会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才会更珍惜今天的和平!
今天下午李老师给我们放映了《雷锋》这部影片。看完后我很感动。雷锋五岁时就成了孤儿,家人都死在了万恶的旧社会,只有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在新社会成长起来。雷锋只活了二十七岁,但他做的好事却多得数不清,几乎天天都在做好事。他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却很有价值。
雷锋是一个关心集体的人。有一次雷锋为了厂里的一车水泥不被大雨淋毁,他拿出自己的棉被、棉袄盖在水泥车上,整车的水泥保住了,可他的棉衣棉被却不能用了。
雷锋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在一次舞会上,大家都穿得花花绿绿,只有雷锋穿着工作服。同事们都瞧不起他,他们不知道雷锋把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了有困难的人。
雷锋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不断给一位生病的老大娘寄钱治病,老大娘病好后来谢雷锋,雷锋却说不是他做的好事。
我要向雷锋学习关心集体,把班级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认真对待;我要向雷锋学习艰苦朴素,不乱花钱,把省下来的钱用来购买文具书本,帮助有困难的人;我要向雷锋学习默默无闻,做好事不图名利。
影片记录的是由美食专栏作家程羽蒙和想要“寻找人生意义”的富二代王灿、刚遭失恋的大学毕业生李热血等一行人组成的旅行团,在异域尼泊尔寻找幸福的故事。已是这支旅行团奔赴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尼泊尔,开始了“幸福之旅”。但团里的游客,都有各自的人生问题。
其中有一处情节,当这一行人来到冥想大师体验“幸福”的 时候,大师就问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尼泊尔,大家说为了寻找幸福。接着大师请大家坐下来。和他一起静静的听取心灵的声音,心灵想要什么,你们现在看到这一切是不真实的,被尘土遮蔽了双眼,被欲望吞噬了自己,当这一切被清除之后就会找到真实的自己。”
故事最后一处令我影像深刻,程羽蒙在玩滑翔时,克服了恐高”,“为什么我们还不起飞?”, “不管你有多着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们现在都不能往前冲,冲出去也没用,飞不起来的。现在的我们只需要静静的,等风来。
在我们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努力是必须,但是也要学会静静的等待,任何时候都要静下来听听心灵的声音。静静的等风来---我们的翔就会滑起!
一直不怎么喜欢漫威的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当然,DC的也基本一样,他们两家的电影电视剧都有点对不上我的路数,要么觉得节奏感不搭,要么觉得剧情有点幼稚,有一些并不是那么合理的地方。我想,这应该是因为漫画本身的年代有点古老的原因吧。
就这部电影自身而言,还是挺热闹的,打斗的场面不用说,里面关于高科技与原始部落的混搭也挺有反差的。不过,有一些场景的特效还是显得五毛了一些,摄影棚的感觉太明显了。
我觉得看这种类型的科幻电影,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剧情的合理性与人物的塑造,看的就是个场面,整体来说《黑豹》的场面可以打到百分制的70分以上,不过我个人觉得黑豹的塑造和钢铁侠还是有点差距的。
如果真的有外星科技降落在地球,如果真的被某个看上去荒蛮的地区和部落、国家把这些外星科技隐藏了很多年,那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至少我会向往这样的地球。
《黑豹》之后,我觉得漫威的电影更是可看可不看了,主人公最终是必胜的,如果看,也要抛开结果,去看更精彩的过程
《弱点》是20xx届奥斯卡奖获奖影片,该片投资为2900万美元,但在上映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收回成本,更收获三亿美元票房。确实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式足球运动员成名前的故事。大个子迈克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黑人家庭。父亲有暴力倾向,母亲酗酒吸毒。迈克从小在黑人社区长大,见到的都是暴力事件,父母吵架,骨肉分离的场面时常在他脑海中浮现。可是没有受到他所成长的环境的影响而学坏,迈克善良本分。在深秋的晚上,迈克穿着一件短袖T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朝体育馆走去,仅仅因为体育馆暖和。后来,迈克被陶茜夫人“捡”回了家。迈克的善良打动了陶茜夫人,获得了全家人的信任,最后成为家庭一员。有了家庭温暖的迈克学习也上去了,而且在家人的帮助下成了学校足球队的一员,一场比赛使他家喻户晓,各高校都争相邀请他加盟,一个孩子的命运就这么改变了。
美国黑人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妇女和儿童问题尤为严重。反映黑人问题的电影有好多,可是这部电影触动了人性中的善良。凡是有善心的人,看过都会被迈克所打动。
整个故事里最打动我的就是奥赫的成长经历,很难想象在那种情形里长大的小孩还能保持乐观和向上的心态,也很难想象他后来是那么成功,成了万众瞩目的体育明星。我想这个故事是有教育意义的,它能教导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别放弃理想和追求。也许再走一步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地道战》是一部著名的爱国影片。
《地道战》主要讲了抗日地区的人民利用蜿蜒曲折、环环相扣的地道来进行战斗,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击退凶狠狡诈的敌人。
《地道战》这部电影告诉我一个道理:只有团结一心,坚持到底,开动脑筋,才能取得胜利。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战争史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革命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群众之中,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就能战胜任何敌人,就能创造任何的人间奇迹。敌人依靠先进的武器,我们依靠有团结心,有高度革命觉悟的人民群众,你发挥你的优势,我发挥我的优势。人民以智慧和团结心击败了敌人。就像我们进行拔河比赛时,哪一方的思想一致,哪一方齐心协力,就能击败对手。我们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统一群众积极向上一心为国的思想,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才能使别的国家不敢侵犯中国。
《地道战》就是要让我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
作为入围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竞赛单元作品,杨荔钠导演的《春潮》无疑是当仁不让的重头戏,不仅仅因为主演是郝蕾、金燕玲这样众口皆碑的演技派,更因为这部电影自身的质量,足以让很多人心服口服。
而早在一个月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春潮》就曾入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并获得了最佳摄影奖。这部极具作者风格的影片因其对家庭关系的探讨和对于女性身份、地位的思考在同类型影片中显得极具特色。
电影《春潮》讲述了祖孙三代女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故事。日常的家庭生活难掩三人之间的冲突与摩擦,姥姥(金燕玲饰)性情刚烈直爽,在外备受爱戴,在家却判若两人,频频诘难女儿;女儿郭建波(郝蕾饰)疼爱孩子,在孩子面前温暖开朗,而对待母亲,却又选择隐忍和克制;小孙女婉婷古灵精怪,但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之中,过早地学会了面对家庭关系的不和谐,被迫充当成人关系中的润滑剂。三人之间看似血浓于水,实则在家庭生活中矛盾冲突不断。
周末,我去看了电影,我把看的电影的一小段讲给你们听听吧!故事发生在法国,有一个六个人的家庭.爸爸去打仗了,妈妈带着露茜和她的2个哥哥及1个姐姐一起生活。因为他们住得地方太危险了,妈妈把他们送到乡下一个安全的地方。
有一次,四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露茜藏到一个大衣柜里,不想却到了另一个国家.那里下着大雪,露茜碰到了一个半羊人,在半羊人的邀请下,露茜来到了半羊人的家。半羊人对露茜催眠,本想将露茜交给女巫,但露茜用她的善良感动了半羊人,半羊人协助露茜逃离了这个国家。
后来,露茜和他的哥哥姐姐不小心又闯入了这个国家,露茜的小哥哥因为一盒糖投靠了女巫,离开了大家.露茜和他的大哥哥姐姐决心救出小哥哥。在海獭夫妇的帮助下找到了狮子王----阿斯拉,并在他的帮助下齐心协力打败了女巫,救回了小哥哥。
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感动,如果要我评分,我会给它打100分。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电影不仅很好看,而且还非常有意义。从中,我学到了,一个人不能撒谎,要与人为善;一个团队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团结。由此我想到,一(五)班要靠所有同学的努力才能得到流动红旗,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为一(五)班争光。
坚不可摧的力量,就是“女排精神”。女排姑娘们即便是失败了,也没有意志消沉、“团队精神”依然存在,“军心”依然牢不可摧。女排姑娘们脚踏实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地狱式”训练,她们将最美年华奉献了出来,不攀美、不浓妆艳抹,整日身处“与世隔绝”的环境,用尽全力塑造了永不言败的斗志和“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好似一颗火种,一代代人被她感召、受她鼓舞,激发出奋进的动力,这力量源源不断、薪火相传。这种精气神,不仅体现在历届女排教练员、队员身上,也展现在每一个被她感染、热爱她、传承她的人身上。
女排精神也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认可、钦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现场,随着女排队长惠若琪一记利落的探头球,中国女排拿下夺冠的最后一分,英国BBC的解说员激动地说:“中国女排完美诠释了奥运精神!中国证明了,重要的不是如何开始,而是怎样结束。中国是本届奥运的冠军!”
“用微笑面对蹉跎,看我光明和磊落。仰望着,夜空最亮的星火。所以我爱过,在角落天空海阔。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穿越过,生命之河……”电影《夺冠》的片尾曲《生命之河》中,王菲、那英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徐徐诉说。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安排下观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地球脉动》。里面的画面真是太精美,太让人震撼了。 我们看到张大嘴巴的帝企鹅排着整齐的队伍;看到新几内亚岛上华丽的天堂鸟在翩翩起舞;看到大白鲨跃出海面,一口咬住逃亡的海狗;看到迷人的'日出日落;看到山峦间的颜色如何在高速镜头的播放下由新绿到翠绿再到金黄,艳红,直至落叶凋零……里面的每一幅画面都是那么让人惊叹,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伟大! 我看到了某一种鸟类的迁徙。密密麻麻地布满着天空,朝着同一个方向飞翔,那是一种生命之美,鸟类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惜飞跃过万水千山,那一种壮观让我们惊叹。 在寒冷的北极,小北极熊第一次见到阳光。它看起来是那样的喜悦,阳光对南极的动物们来说可能一年都见不到一次,阳光是天赐的礼物,想到我们人类能每天都享受阳光的温暖,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羚羊正在浩浩荡荡地迁徙,他们的路线蜿蜒崎岖,可是他们不争不抢,那么有序,无论路途多么艰辛,他们都不会放弃。像是事先约定好的一样,羚羊是多么聪明的动物啊。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他们,地球才会更加的美丽。 我们还看到了不一样的日落,当最后一缕阳光远离地球时,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多么的美丽,壮观,让我想到了地球上的人类,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有谁在意这么美丽的景象,我们不该珍惜吗? 这是一部十分神奇,令人惊叹的电影,大家有空都来看看吧!
电影海报上的那句“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和世界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相当明确地为我们点明了影片的主旨——即深入挖掘原生家庭中的母女关系。
影片中,女儿作为一名报社记者,大龄未婚,无力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长期寄住在母亲家中。与母亲的言语冲突似乎时刻都能够爆发,这使她长久的有种寄人篱下的感受。随着情节的推进,她身上的遮蔽被一层一层地剥去,显露出掩藏在心底的伤疤。
然而,当这些只属于自己的私人回忆也终要被母亲剥夺时,无力与愤懑同时冲上她的心头。导演用手抓仙人掌这一个镜头表现那种无力摆脱原生家庭的愤懑和痛苦,滴下的鲜血证明自己还活着,满手的刺既是自我封闭的疼痛表现,也是对于不争现实的无力反抗。
小孙女婉婷从小与姥姥一起长大,聪明伶俐,常常口出妙语引人发笑,然而表面的客观开朗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面对母亲和姥姥的明争暗斗,她过早地承担了缓解家庭矛盾的任务,奋力填补两代人之间的罅隙。
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太过沉重,她也没有办法摆脱这些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烙印。因此在得知母亲曾经在怀孕期想要打掉她的时候,在剪破了姥姥的演出道具被她臭骂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痛哭。但这样的状态并未持续太久,因为她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家中所处的地位。明理、懂事,既然无法摆脱,就只能选择顺从。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夜袭》。
这个电影主要讲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奉命生东击西,可路上遇到日军的轰炸,就抗命,带人把小鬼子的飞机场给炸了。更好的完成了任务。可军队伤亡过半……晋绥军的人也要用他们的火车去打鬼子,两军就发生了争吵。这时小鬼子用飞机炸了起来,两军伤亡惨重。这时陈锡联发现旁边有个日军飞机场,再加上电报说日本用飞机轰炸,陈锡联就带他的兵力夜晚去袭击飞机,把飞机场24架飞机都炸掉了,可营长赵大力却与鬼子同归于尽了。
这其中有许多伟大的人,比如陈锡联,在夜袭飞机场时就被鬼子用刀刺伤了,而他却坚强的站起来继续作战;比如“小飞刀”他死的很惨,他想知道飞机是什么做的,正好团长派他去侦查,他就跑过去用刀磨磨飞机,看看是什么做的,可他却被飞机里睡觉的日本兵给打死了,不过他的死也是光荣的;还比如赵大力,他看见小鬼子的飞机来了,就拧开xxxx,这时小鬼子的飞机正好撞住他,飞机被引爆了,他们同归于尽了。
这些人是伟大的,他们用鲜血打败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才建立了我们新中国,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
10月30日,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立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可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向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此刻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仅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我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同时,我也期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Ⅲ 中国哪些电影节有短片奖
在第39届鹿特丹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颁奖礼中,中国年轻导演应亮的《慰问》与来自美国和塞内加尔的两位导演一起得到老虎短片奖。鹿特丹电影节一直相当重视其短片单元,本届影展共有210部短片作品,而竞赛单元则收入31部作品。
日前,英国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由中国导演傅靖生、摄影师门晓燕创作的纪录片《幸福的藏羚羊》获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幸福的藏羚羊》影片全面展示了藏羚羊面临的生存威胁,以及中国政府在可可西里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为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架设迁徙通道、打击偷猎等鲜为人知的真实画面,同时大力呼吁公众保护藏羚羊,抵制藏羚羊羊绒制品的非法贸易。
《幸福的藏羚羊》在电影节播放后得到了广泛好评,主办方邀请了中国西藏自治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等相关人士,介绍中国的藏羚羊保护情况。才嘎和反偷猎警员代表罗延海、木玛扎西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他们表示,来英国参加电影节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藏羚羊,进而共同保护这种珍稀野生动物,让它不会面临消失的厄运。
本届电影节以“记录真实的世界”为主题,展映纪录片约120部,“环境”、“中国”和“城市”是本届电影节的三大主要内容。电影节期间还推出了题为“我们的空间:城市”及“我们的空间:荒野”两个重要论坛,邀请中国城市规划专家和参展纪录片导演与英国同行就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电影节的纪录片展映活动还将移师伦敦,并前往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巡回放映。
目前正在荷兰举行的第3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传来消息,中国青年导演应亮的《慰问》(英文名:Condolences)获得了本次电影节短片奖。与他同获这个奖项的还有来自美国和塞内加尔的两位导演。
《慰问》片长19分钟,呈现了五年前发生在四川自贡一场车祸后的慰问过程。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短片《水杯》
这其实是一种人性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的人总想用自己的思想去压制别人,却永远不懂,有些事物终究是无法遏制的,正如成长一样。英国Mofilm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总看完突发这样的感慨。
整个片子创作思维紧紧的围绕着“谁和谐谁”的主题,孩子不是孩子,成年人不是成年人,其实只是代表两个阶层所看到的一种和谐的差异,而所有的这些思想都在随着孩子和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在被无限的放大化,以至于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甚至是政治。百事公司的总裁如此评价。
Ⅳ 如何评价斩获银熊双奖的电影《地久天长》
《地久天长》是一部反思计生横跨30多年的时代史诗,影片有几个大的时间背景:“1977/1978年知青返乡”、“计s时期”、“跳舞被认为是聚众淫乱的严打”、“90s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工厂大下岗”。个体悲剧在于人如浮萍,只得在不同形态的国家机器下不断被消耗。很多人提到《活着》,或者莫言的《蛙》,然而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期待去看《地久天长》的时候,你会喟叹,如今的时代书写终究还是隔靴搔痒,有着女店员式形而上学的忧愁。那些厚重的宏大叙事只是元素符号,整整三个多小时的编排铺设,却还是落到了两户人家的生死纠葛、虚无缥缈的大团圆。主题先行和人物先行,是创作者的常规思路,成败都于此。
这部影片是存在硬伤的,即使导演被观众提问的时候,提到整个剧本都是经过精细打磨,前半程很有成熟之气,而后半程的拖沓将前半段积累的情绪全部消散。
首先是人物的失真,耀军这个人物足够真实吗?塑造人物的时候,为了体现出这个人物的复杂和立体,会设置“动力”“恐惧”“优缺点”“真实自我”“阴暗面”“性格弧线”等等,于是耀军是个好人,他的好是在明线上的,因为在明线上的“好”太过强烈,这可能归功于王景春的表演,而使得隐藏在暗线的“道德污点”不再是人物的复杂性,反而是分裂。他在计生时期,所有的欲望与愤怒都被结扎了,痛失爱子下却被砍去了该有的愤怒与憎恨,而被硬加上不符合人物的“道德过失”。而在结局处这个过失也还是被隐藏了,于是这样一个没有自我认知和情绪释放的人物,不断地被剧情消解了其正向的形象。
另外,导演在他的陈述里在赞扬纵使遭遇一辈子颠沛流离也还是坚强活下去并满怀善意的寻常人。如果一个人打了你,你忍下来了,再打一拳也还可以,然后他叫了一帮人来揍你,你还可以说没关系我原谅你,这不是善意,这是纵容恶意。
那如何塑造一个真正立体的人物呢?影片其实有一个很好的主题,丧子之痛下的憎恨与原谅,自己的两个孩子的死亡,是一个 社会 性的结果,对于这个结果,耀军也存在一个自我反观的空间,他是个好丈夫吗?他又是个好父亲吗?甚至是个男人吗?影片没有往下深入,甚至都不再表现耀军这个人物,他抽烟,他脸色铁青,他愁苦,却仅仅成为情绪片段,既不在人物选择中,也不在人物转变中。
而且对于人物台词,导演太有表达欲了,他急于抛出金句,所以从耀军和丽云嘴里,我们听到不属于他们的语言:
“用她(丽云)的话来说,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变老”
“我跟丽云现在是为了对方活着, 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都这样了,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面对的呢?”
甚至隐在背景的关键人物浩浩有着一大段极度非口语的台词:
“身体里有一棵树,要撑破了……(大致意思)”
这几段台词,成为演员表演的阻碍,甚至成为阻碍整个情绪流动的结石。就像导演在点映的时候不断抛出人生感悟,这些适合回忆录而非电影的话语,不是生发自每个观者的内心也必将走不进观者的心。
另外,莫名引入的茉莉视角,使得本该是主角的丽云处在尴尬的失语位置。咏梅虽然摘得了影后,然而却惊讶地发现,影片似乎想要把丽云推向背景人物,反而引入了茉莉的视角。不排斥视角转换,茉莉是具有“见证人”作用的角色,类似观众视角,在“回忆”里是合理的,但在“现在”的叙事里就不该喧宾夺主。想必是因为耀军和丽云的对抗力量太弱,茉莉成为角色阵营较量的一个补充。但出国之前打一泡然后怀孕想把孩子生下来的设置,甚至在影片最后一刻还让耀军紧张了一下,简直狗血到匪夷所思。让人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基督徒二姐,她是全家最清楚最平静的一个人,她不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她目击了一切,并做出了自我的选择。这是一个“见证人”作用的人物该有的位置。
其次是情节比重的失调。试做影片线索的整理:
耀军:
1.现在的耀军和假“星星”的父子线。
情节做得并不好,流量与角色的不适配让这条线整段垮掉。
2.耀军和茉莉的师徒出轨线。
使得耀军的人设变味,如此呈现一个男人的欲望是否符合他的人设?
3.耀军不原谅海燕为了完成工作而打掉自己的孩子。
4.耀军为了保护浩浩不让他爸爸提起害死星星的事。
这是正常的人之 情感 吗?煽情嫌疑严重。
5.耀军和妻子丽云的多年 情感 与陪伴。
最应该呈现的两人 情感 却缺乏浓度。
丽云:
1.打掉孩子导致自己不能受孕,计划生育在她身上产生的恶果。
2.耀军的出轨,传宗接代观念对女性的压迫。
其他人物:
1.茉莉对耀军的好感,对他们家的遭遇愤懑不平,愿意给耀军生孩子。
2.浩浩一生背负害死星星的真相。
3.海燕一生背负为了工作打掉丽云孩子害她不能受孕的事。
4.新建和美玉的爱情。
过去和现在的交织在前半段是密丝合缝的,增加了影片的阅读性。但情节线也还是有冗余的部分,如果不是群像戏,那宏大叙事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主线人物视角不能做偏移,围绕着主线人物的支线要有相关性。新建和美玉这条支线,和主线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而茉莉的爱慕和出轨甚至都有些喧宾夺主。特别是最后一个小时内,年老的耀军和丽云坐着飞机回到包头,这段的内容在结构上没有和前面做关联,而显得拖沓冗长,也看到了导演始终在找合适的结束点,找不大到,也就给个大团圆吧。
当然在《地久天长》里,前一个小时节奏和气氛都是到位的,那两段隧道戏也是最闪光时刻:耀军抱着溺亡的星星,和抱着自杀的丽云,喘气声成为语言,跑过人生的至暗时刻,火车呼啸,视听情境动情力都到位了,这成为耀军最有力量的段落。让人想起在达内兄弟的《他人之子》里,同样有着丧子之痛的父亲,沉默和呼吸成为一种语言,一种情绪的压力叠加就在这安静中完成。
拍全家福那段也是不错的段落,曾经封存的旧照片从柜子下漂出来,想起当年丽云清白文静,两家人相处融洽,这一定格,就成了永远的过去。地久天长,是讲曾经的友谊,讲时代洪流中彼此原谅的人间 情感 ,讲一对夫妻的相濡以沫。
但影片在主题的拆解和层次的铺陈有所欠缺。计划生育的议题,也恐怕只有在“二胎政策”的当下才能被呈现,戴着镣铐的影像作为大众媒介产品反思和批判始终是苍白无力的。现代国家的统治者将生命这一看似自然和本真的存在纳入政治逻辑中,不再仅仅拥有“死”的权力,而是拥有“生命权力”。这一对中央权力的服从和恐惧,应该作为这些悲剧人物的内里。两家人的生死结怨,就去贯彻那罪与罚,这其中便有力量,而不是靠一段曾经回忆里的伦巴和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来软化甚至消弭矛盾。
我们知道临终时海燕会说些什么,但没想到是这么一句,“我们有钱了,可以生了”,让人膈应。因为逻辑不通,归其原因,“计划”这一词是对人的看法的错误,海燕始终没有正视自己的错误而在 历史 推责。过去有政策,当下有资本,夹缝中的人,从来都没有真正幸福过。所以结尾是个虚假的结尾,因为当下人的 情感 体验都是被虚假的幻象构筑和欺骗,被情节性的煽情和无度的音乐所自我感动。这让人讨厌起片名,地久天长,从来都没有过。
而另一边的浩浩企图用坦白来化解多年的负罪,仅仅因为自己承受不了了,所以祈求受害者的原谅,我认为这种动机是更为可恶的。影片企图说,海燕和浩浩都受到惩罚了,他们一生都不得安宁。只有求得原谅的动作,却没有赎罪。耀军和丽云没有义务原谅任何人,憎恨是合理的,因为那些人,不是为了工作 ,不是为了面子,而是那一刻,生而为人是真的起了恶意,这是本源,致死只是结果。
于是,回到绕不开的胡波,这部电影里也有孩子死了。死亡有很多原因, 社会 性的,个人的,言语的,未出生的孩子因为海燕“为了工作”(计划生育)而胎死腹中,儿子星星被海燕的儿子浩浩“推了一把”而害死。有人会把这部电影和胡波的死亡作对照,“为了工作”和“推了一把”,创作者选择的立场也就成为他对某些事件的态度,就算有负罪、也有原谅,但死亡是一个很严重的事。
长达3个小时的放映,或许只有获奖的电影以及《复联》这种超级大制作才能让院线接受这么长的放映时间吧。而这3个小时,却叙述了一个长达30年的故事,一个充斥着时代变迁对人生影响的故事。
知青返乡,是告别,也是重新开始,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当《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响起,刘耀军夫妇和沈英明夫妇都以为彼此之间的情分真的可以地久天长。他们一起在工厂里工作,同时生了孩子,两家人一起拍照就像温馨的全家福,两个孩子如同兄弟般一起成长,那个时候的他们都以为这样的生活真的可以地久天长。
耀军和丽云想要二胎,向身为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的海燕隐瞒了怀孕的事实,然而肚子一天天长大,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丽云在一次下班的时候突然晕倒在地,怀孕的事情被海燕知道了。
因为职务的关系,海燕连劝带拖的把丽云带到了手术台上,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却出现了状况,丽云 再也没有办法怀孕了 。
失去了怀孕的机会,却得到了一个具有极大讽刺的“先进”称号,而这个“先进”称号又让两个人的名字出现在了下岗工人的名单中。
无奈、讽刺、又可笑。
星星死后,耀军和丽云再也没有办法开怀大笑,海燕和英明备受内心愧疚折磨,而亮亮成了所有人保护的对象,但是他却一直无法原谅自己。
当所有人都在庆贺新年的时候,那个冰冷的屋子里,暗的看不到对方的表情。茉莉送来了海燕包的饺子,三个人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谁都不敢提星星的事,但是话又都在彼此的嘴边,最终只能一起沉默。
耀军和丽云选择了离开这间黑暗的屋子,离开这个拥有自己所有痛苦回忆的地方,到了遥远的南方,在那个方言堪比外语的地方生活着,领养了一个孩子,给了他星星的名字。
星星知道自己是替代品,所以 逃学、打架、离家出走 。
留下耀军和丽云独自面对被雨水淹了的破旧房屋,两个人吃饭、工作、找星星,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任何情绪上的起伏。
耀军和丽云是让人同情的, “失独” 的人生只能靠着彼此才敢继续活下去,生活没有了任何的激情,时间仿佛停止了,两个人可以做的,就只有 慢慢的等着变老 。
耀军和丽云需要面对“失独”的残酷事实,却自私的让星星成了自己孩子的替代品。英明和海燕要承受亮亮“害死”星星的事实,愧疚了一辈子,海燕直到最后,依然忘不了对耀军和丽云的亏欠。一句“我们现在有钱了,你可以生了”却亮出了困了她一生的枷锁。在亮亮的心里,那个越长越高的大树,何尝不是他的悲伤。
英明的妹妹茉莉,成了这个事件中尴尬又真实的存在,在耀军失去了所有激情和希望的时候,她的出现,又燃起了心头那一点欲望,给一个如白纸般善良又令人同情的角色增加了一些污点,茉莉怀上了他的孩子。
丽云看透了一切,却从来没有戳破,她知道如今两个人都只是为了彼此活着而已,但是如果有机会,她希望可以少一个人承受痛苦,所以她选择了放手。但是耀军也深知丽云内心的痛苦与绝望,也深知他和茉莉之间的鸿沟,如果丽云没了,他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了。
还好,丽云抢救回来了,耀军也没有接受茉莉的孩子,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机会,这个时候,比起孩子,丽云对于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人。
生活就是这样,当我们以为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宠儿的时候,却会发现在这洪流中,我们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中的一个,时代在往前走,而我们,却必须要承受各种变迁带给自己的所有喜怒哀乐。
时间就像一个魔术师,他带给每个人伤痛,又让这些伤痛一点点结疤,最后只剩下一个伤痕。 星星带着周永福的本名成为了最真实的自己,一个叩首,无言胜前言,一声“爸”,让耀军和丽云再次获得了父母的身份。
亮亮的坦白,让自己获得了新生,也打开了耀军和丽云内心最后一道心结, “说出来就好了” 和他们之前所说的 “只要活着,就不能说出来”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这些年他们对生活,对现实的看透。茉莉的混血儿子,让耀军和她之间,再也没有了牵绊,海燕的去世,似乎将所有的伤痛都一并带走了,留下的是一群仍然在跟着时代在跑的人。最后耀军和丽云在星星的坟前,终于可以笑出来了。
王小帅导演没有使用过于煽情的情节和台词,就平平淡淡的叙述者那个时代的故事,熟悉的工厂,熟悉的制服,熟悉的老式街道和员工宿舍楼,还有直到现在仍然带有情怀的广场舞,所有的时代色彩都那么真实。所有的人物简单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可是看着他们的日子,我们却总是忍不住自己的眼泪。
当耀军抱着星星跑到医院的时候,护士们习以为常的表情和病患们好奇的眼神,让“ 死亡 ”变的举足轻重。当丽云被迫上了手术台要拿掉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耀军在接受自己孩子必须要被拿掉的事实的时候,身边却是正期待自己孩子降生的夫妻,当耀军再一次抱着吃了安眠药的丽云奔向医院的时候,耀军的整个世界崩塌了,而观众们被压抑的情绪也得到了最大的释放。
我们会感叹耀军和丽云这样的家庭,可是最悲伤的是,这个时代的洪流中可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王小帅导演由小及大,用3小时的影片描绘出了可以打动世界的故事。 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 的加冕,让这部影片有了更加沉重的时代意义。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在2月17日凌晨公布,中国影片《地久天长》获得了最佳男演员与最佳女演员两个银熊大奖。该影片由王小帅执导,王景春和咏梅担任男女主。在为该部影片颁奖时,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与其他评委都对其给予了极大的评价:“荧幕上几乎没有另外一对夫妻可以像王景春和咏梅一样演的如此自然!”
《地久天长》是一部文艺片,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凝缩的中国 社会 变迁的三十年。还电影主要是讲了两个家庭因为一次意外而生了间隙,其中一家从北南下,远走他乡,然而三十年后两家又再次聚首。这其中发生了很多事,充分提现了当时 社会 的浪潮和人为的意外对一些平凡的人的打击。当然,演员们的演技也都是可圈可点的。
《地久天长》这部影片是王小帅的“家园三部曲”中的第一部。2016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他说在未来十年要完成一系列伟大的时代叙事影片,就是刚刚提到的“家园三部曲”,如今他在第一步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相信接下来的两部也不会差。
该部影片的男主角王景春,在获得奖项后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谈到了这个角色,我们才知道影片中的“刘耀军”与王景春简直是太符合了。因为王景春也透露到,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与剧中相似的事情,总的来说,这个角色真的是选对了人。而且剧中的“刘耀军”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对他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角色反差。而王景春就是通过细节来展现了一切,生活中的一切小细节都可以体现出很多,这也是他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角咏梅今年已经49岁了,但她1995年就出道了,不过一直在演配角,这次也是她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她获奖时表示特别不敢相信,49的她还能斩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女主角。但激动之时,她也说到了以后不能再像从前那么“懒”的生活了。
《地久天长》这部影片真的很棒,剧情以及演技都算是一流,而且这部影片除美国正在竞价外,在全世界的版权都已经售空了!
首先很荣幸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最初觉得饰演海燕的艾莉娅,表演过于拿腔拿调,但转念一想,海燕作为工厂领导,深受体制影响,她的“官腔”是与人物契合的。而这个角色在忏悔和自责中痛苦了近20年,艾莉娅在仅有的两场老年戏中发挥惊艳,将背负一生无法解脱的命运枷锁都表现出来了。 美玉的扮演者李菁菁和英明的扮演者徐程,在一场医院重逢戏中,流着泪抱紧耀军夫妇,沉默无言却藏满了千言万语。更难得的是,李菁菁还在青年戏份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少女感。 杜江和王源在老戏骨们面前,也并没有拖后腿。尤其是前者在片中最高潮的一场“诉罪”中,“我就推了他一下”的“推”字出口之前,数度哽咽,对台词的拿捏十分到位。 整体而言,王小帅的《地久天长》无关乎贩卖时代的凄苦,它只是记录下一段长长的生活,还有 历史 对生活印刻下的悲和穿过悲伤后的一点光亮。以下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同时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只要你喜欢这部电影,无论别人如何评价,你喜欢就是喜欢,不必改变,也不必解释。反之,你不喜欢也是如此。 以上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在这里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同时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在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还有美好的生活,还有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还有快快乐乐成长,谢谢!
这部已经获奖的电影获得了两个奖项,这部电影获得了奖项的背后是《地久天长》久违的制作时间,从2015年就开始制作,并且该电影是王小帅家园系列中的一部。相信这样接地气的东方电影能更多的在荧幕上展现,毕竟中国人的生活是最接地气的。
我文章中就有介绍《地久天长》的。
Ⅳ 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揭晓,此次都有哪些人获奖呢
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中,获奖的大部分都是国际上的作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作品,所以很多作品其实都不是我们看过的或者了解的,本次金爵奖上最大赢家就是导演阿伯法周·贾利里、伊朗男演员普彦·谢卡里和波兰女演员玛泽娜·加耶夫斯卡。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中国的影片《东北虎》、来自马兰西亚的影片《野蛮人入侵》等在本次金爵奖中拿下了奖杯。
最后,获得最佳纪录片、最佳动画片、最佳真人短片和最佳动画短片的影片分别是来自墨西哥的《西西弗斯》、捷克、法国、波兰三国合拍的《老鼠也能上天堂》、来自中国的《生命之歌》和来自法国的《轻度的疯狂,持久的疯狂》,以上也就是本次金爵奖上所有的获奖名单。
Ⅵ 历届上海电影节获奖名单
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 《无言的山丘》(中国台湾)
金爵奖最佳导演: 林权泽《悲歌一曲》(韩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简·德克莱尔 《达恩斯教授》(比利时)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吴贞孩 《悲歌一曲》(韩国)
评委会特别奖:《 笼民》(中国香港)
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5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打破沉默》(瑞士)
金爵奖最佳导演 :埃里克·克劳森《我童年的交响乐》(丹麦)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让·皮埃尔·马瑞勒 《自由列车》(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郭柯宇 《红樱桃》(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火屋》(阿根廷) 《美国女儿》(俄罗斯)
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7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门德尔》(挪威)
金爵奖最佳导演: 菲尔·阿格兰德《丛林人》(英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米歇尔·比高利《旅伴》(意大利)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潘予《安居》(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安居》(中国) 《门德尔》(挪威)
第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9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小镇里的国界线》(土耳其)
银爵奖最佳影片:《幕后的演员》(挪威)
金爵奖最佳导演: 山田洋次 《新的旅程》(日本)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阿曼德·赞基《笑一笑,你会更动人》(埃及)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艾丽娅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中国)
金爵奖最佳音乐:《野女》(奥地利)
金爵奖最佳技术:《仲夏夜之梦》(美国)
评委会特别奖:《悬情疯人院》(新西兰)
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1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 《反托拉斯行动》(美国)
金爵奖最佳导演: 《反托拉斯行动》(美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丹尼尔·奥特沃尔 《下岗风波》(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彭玉《月圆今宵》(中国)
斯坦尼拉娃·塞林斯卡《富则思变》(波兰)
金爵奖最佳音乐: 《凤囚狂沙》(乌兹别克)
金爵奖最佳技术: 《夺标奇缘》(美国)
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2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生活秀》(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岩井俊二 《豆蔻年华》(日本)
金爵奖最佳导演: 大卫·凯撒 《鲻鱼》(澳大利亚)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科林·法瑞尔《哈特的战争》(美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陶红《 生活秀》(中国)
金爵奖最佳编剧: 朱京中 《童僧》(韩国)
金爵奖最佳摄影: 孙明 《生活秀》(中国)
金爵奖最佳音乐: 小林武史 《豆蔻年华》(日本)
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4年)
最佳影片:《代价》(伊朗)
评委会特别奖:《茉莉花开》 (中国)
最佳导演: 李在容 《丑闻 》(韩国)
最佳男演员: 安德鲁斯·威尔逊《校园规则》 (瑞典)
最佳女演员: 顾美华 《美丽上海》 (中国)
最佳编剧: 艾撒·伊里 《兄弟》 (芬兰)
最佳摄影: 马瑞塔·豪福斯 派卡·欧提拉 《兄弟》 (芬兰)
彼德·莫克罗辛斯基 《校园规则》 (瑞典)
最佳音乐: 李炳宇 《丑闻》 (韩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结伴同行》(日本)
最佳导演: 朱文 《云的南方(中国)
《我记忆中的女孩》(泰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茉莉花开》(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丑闻》(韩国)
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5年)
最佳影片:《乡村写真馆 》 (日本)
评委会特别奖:《求求你,表扬我》(中国)
最佳导演: 拉姆尔·哈默里克 《年青的安徒生》 (丹麦)
最佳男演员: 藤龙也 《乡村写真馆》 (日本)
最佳女演员 :赵薇 《情人结》 (中国)
最佳编剧 :黄欣 一凡《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最佳摄影: 斯徒安·瑞伯《我父亲的小屋 》(新西兰)
最佳音乐: 邓右福 《变迁的年代》(越南/法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造雨者》 (印尼)
最佳导演: 哈桑·叶塔潘 《有话未讲完》(伊朗)
最受欢迎影片:《绿草地》 (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探戈》(阿根廷)
最佳服装造型:《年轻的安徒生》(丹麦)
探索精神奖:《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张艺谋(中国)
成龙(中国)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6年)
最佳影片:《四分钟》(德国)
评委会大奖:《天狗》(中国)
最佳导演:法比安娜·戈代《心力交瘁》(法国)
最佳男主角:奥力维耶·古尔梅《心力交瘁》(法国)
最佳女主角:埃尔斯·多特曼斯《爱无专属》(比利时)
最佳编剧奖:雨果·凡·莱尔《爱无专属》(比利时)
最佳摄影奖:《土地》(意大利)
最佳音乐奖:《河道女王》(新西兰)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奖:《活在惊恐中》(越南)
最佳导演奖: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光荣的愤怒》(中国)
大学生最喜欢的电影:《光荣的愤怒》(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 《天狗》 (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 《理发师》(中国)
探索精神奖: 《黑衣女人的香气》 (法国)
华语电影海外贡献奖:李安(中国)
杰出艺术成就奖:凯瑟琳·德纳芙(法国)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7年)
最佳影片: 《完美计划》 (德国 )
评委会大奖: 《逃往疯人院》(瑞典)
特别奖: 《云水谣》(中国)
最佳导演: 田壮壮《吴清源》(中国 )
最佳男演员: 胡安-约瑟-巴勒斯塔《疯狂的萨姆埃尔》(西班牙)
最佳女演员: 卡里娜-哈夫、戴格玛-曼佐、克斯汀-布洛克、克里斯汀-肖恩
《完美计划》(德国 )
最佳编剧: 谢米-扎林《艾维瓦,我的爱》 (以色列 )
最佳摄影: 王昱《吴清源》(中国 )
最佳音乐: 富田勋 《武士的一分》 (日本 )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 《浮生》中国
最佳导演: 拉姆-拉班尼-比普洛《竹篮打水》 (孟加拉国 )
大学生最喜欢的电影: 《箱子》(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受关注男演员:赵文煊(《夜·明》)
最受关注女演员:赵 薇(《夜·上海》
最具票房潜力奖:《夜·上海》
最具潜力新人奖:吴越(《夜·明》)
最具探索精神奖:《革命到底》
最具视听效果奖:《剃头匠》
最具流行潜力电影歌曲:“星光伴我心”《老港正传》
最受关注导演奖:田壮壮《吴清源》
特别奖:靖奎老人《剃头匠》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张曼玉 (中国)
杰出艺术成就奖: 谢晋(中国)
张瑞芳(中国)
Ⅶ 腾格里和刘晓庆演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快手枪手快枪手》是由潘安子执导,林更新、张静初、腾格尔、刘晓庆、锦荣领衔主演的动作喜剧片。影片于2016年7月1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了夺宝者联盟为追回国宝玉玺在路途中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Ⅷ 国际电影节的中国奖项
中国主办的国际性电影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春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前三项又统称为中国电影三大奖)
华语电影最高成就三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
此外,中国电影界业内还有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等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奖项荣誉。
Ⅸ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历届回顾
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之最入围最多的导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红)、 最佳摄影(孙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赵薇)《情人结》
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石栾)《萧红》
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入围《1980年代的爱情》
四部影片两个影后、两个最佳摄影、一个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届以来唯一一位获得最佳影片的中国内地导演。 获奖最多的导演 高群书 2008年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马国伟)《千钧一发》、
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神探亨特张》,其中马国伟还是一位非职业演员,其本质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为止第一位中国籍影帝。 克斯罗·马素米 2004年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代价》、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熊》先后两次获得最佳影片奖 年纪最小的影后李馨巧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马来西亚籍小演员凭中国香港影片《激战》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年仅10岁。同时,该影片男主角张家辉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是第一位中国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为止第一次影帝影后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届获奖最多的电影人(3奖)尤里·贝科夫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俄罗斯籍导演凭借《警界黑幕》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成就(原创音乐)三项大奖,在该电影中,他一人身兼导演、编剧、剪辑、电影配乐等多职。 影帝影后多黄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届最佳男演员奖由邓超、段奕宏、郭涛三位中国男演员凭借电影《烈日灼心》获得,评委给出的评语是:他们个个表现优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现,让影片完美呈现,让人刮目相看;此外,该片导演曹保平还获得最佳导演奖。影后篇2007年第10届最佳女演员奖由科琳娜·哈弗奇、达格玛·曼泽尔、科斯腾·布劳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国女演员凭借电影《完美计划》获得,同时该片还获得最佳影片金爵奖,加上同样身为女性的制片人及导演,本届电影节完全成了六个女人的天堂。年纪最小的评委黄轩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是85后第一个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