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影视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电影市场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基本态势。虽然美国电影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依然明显,但是许多国家本土电影产业的发展显示出强大活力。其中,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电影市场增长领跑全球。
在这一趋势下,好莱坞等成熟电影工业更加重视中国等新兴电影市场所爆发出的巨大市场潜力,而中国、印度、韩国等新兴电影工业也因国内市场的蓬勃而变得更有底气,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这种双向流动的趋势正在影响着全球电影产业格局。
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
2010-2018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虽然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呈波动变化。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
2017年,在中国电影市场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下,较2016年增长了4.4%,增速较2015年有明显提升。
2018年,尽管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再创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⑵ 郎咸平:为什么经济越萧条,电影越火爆
编者按:新进大片“魔兽”在北美市场表现平平,在中国市场却异常火爆,成为该片盈利的绝对主力。据估计,到2017年中国的票房总收入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那么,这是否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迷,一片向好呢?错了!郎咸平教授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论证,根据历史经验,经济越萧条,电影越火爆!
一、为什么伟大的电影都出现在大萧条时期?
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什么?我想借用美国一位著名导演的话,美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前一阵子讲过一句话,他说当我们意志消沉的时候,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是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想起来,做父母的是有义务教养自己的子女的,所以才会在早上6点钟全家起床,7点半出发带你的宝贝儿女去动物园。人只有到了大萧条时期,无事可做的时候,才会考虑人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人的责任是什么,平时是不会想的。这种改变就形成了市场的需求,当物质条件全面恶化的时候,只有寻求心灵的安慰,因此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对于能够给予心灵和精神安慰的产品的需求突然上升。那么,到底什么东西能够满足你心灵和精神上的需求呢?那就是娱乐,就是电影。
为什么这个时候能够孕育出一些伟大的电影和伟大的导演呢?你想想看。在经济萧条、物质极度匮乏、资金链断裂的时期,当这些投资人要把钱投入一部电影时,你想他们会有多么的谨慎?在经济萧条时期,投资人选择投资电影的时候会小心再小心,只有他能够看上的片子、能够赚钱的片子他才会投资。再看这些导演,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要找到一笔资金来投资有多难?所以逼得这些人不得不穷毕生之精力,做出一部最好的片子,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才有可能卖钱,才有可能赚钱。
所以你看,需求是什么?经济萧条,我们渴望心灵和精神方面的安慰,于是需求上升。供给呢?投资人投资特别谨慎,只投资好片子,导演和制片人为了吸引投资人的投资,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好片子。因此就供给面来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孕育出最伟大的电影。正因为这样,美国伟大的电影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在大萧条时期产生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从1929年到1939年期间出现过哪些电影?《金刚》是经济大恐慌的时候拍的;美国最伟大的电影之一《飘》,又叫《乱世佳人》,也是那个时候拍的;《小妇人》、《蝴蝶梦》、《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还有全世界第一部《白雪公主》——当时花了200万美元,这些都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拍的。那个时代孕育出了哪些伟大的明星?卓别林、秀兰·邓波儿、克拉克·盖博、费雯丽、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
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就是在1929年5月16日举行的。各位再想一下,1927年有声电影出现了,当时米高梅公司说我们的电影会说话、会唱歌,很有意思。就在那个时候,1929年之后,由于经济大恐慌,为了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因此发明了彩色电影。连电影的拍摄技术都在经济大恐慌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也就是从1929年到1939年之间的10年,在这期间罗斯福总统曾经推出一个救市计划,叫做罗斯福新政。我可以很明确地说,他的新政完全失败了。从1929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失业率由15%上升到17%,而私人投资的比例从16%跌到14%。美国经济到了1938年、1939年几乎陷入全线崩溃,1938年竟然被称为罗斯福萧条,这10年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期。美国经济是什么时候复苏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才得以复苏。
各位读者请看一组数字,1939年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候,全美国只有1.5万家电影院,你知道当时的票房是多少吗?票房收入是7亿美元。那个时候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当时美国股市总市值还不到200亿美元,这可是全世界最庞大的股票市场。而1.5万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就高达7亿美元,你就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了。当时每个家庭花在看电影上的钱是多少?平均25美元。在1939年,美国的家庭平均花25美元去看电影。各位知不知道当时一张电影票多少钱?一毛钱到一毛五分钱。也就是说,美国每个家庭每年平均看150场到250场电影。
美国人很有意思,一面排队领取面包、救济金,靠失业救济金过日子,一面拿着兜里仅剩的铜板去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因为美国有这种需求,所以1.5万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能达到破历史纪录的7亿美元。同时,孕育出一大批伟大的电影和伟大的导演。
二、娱乐业发展与经济景气负相关
娱乐业从经济衰退中获利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规律。据美国影业联合会统计,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曾遭遇七次经济不景气,其中五次电影票房反而有大幅上升。“9·11”事件之后,全球经济一片叫苦不迭,而娱乐业却一枝独秀。当时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下跌至63年来的最低点2.1%,娱乐支出却升到了一个占总支出8.4%的高百分比。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各行业都显示出低迷的态势,但美国本土票房总收入达到了93.3亿美元,比前年增加5.4%,而海外票房总收入为171亿美元,也增长了近5%,两项数字均创下新高。
中国2009年的情况也是一样,《变形金刚2》在中国热播,电影院不但没降价,反而涨价。仍然有大量观众涌入电影院,早、午、晚和夜场,场场爆满。我在7月中旬去上海新天地电影院看《变形金刚2》,票价竟然是100元一张,比香港还要贵,这就是萧条经济学的背景。
这些都说明,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人们用娱乐来换取抚慰和满足,造就了空前繁荣的娱乐业。
卓别林是一位喜剧明星,在他之前,或者说在美国大萧条之前,好莱坞流行的是音乐剧,大萧条之后喜剧电影忽然流行起来了。卓别林最著名的两部无声电影是《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讲的是什么内容?《城市之光》是对当时失业现象的讽刺,正是这一点才能打动老百姓的心,就像小沈阳打动我们的心一样,只有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乡土文化、民俗才最能打动我们的心,美国也是一样。《摩登时代》是在1936年拍摄的,卓别林一生的经典之作,通过他饰演的一个工人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医院的故事,把当时人们心中的痛苦表达出来。还有秀兰·邓波儿,她10岁走红,到了1939年她的片酬创了历史纪录的天价,当时是12万美元的片酬再加上20万美元的红利。美国总统罗斯福把秀兰·邓波儿叫做微笑天使。当时的影迷都说,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国人的忧愁。
到了1970年,石油危机再度造成美国经济的萧条。再请各位想一想,你那个时候看的是什么电影?《大白鲨》、《教父》,还有第一部《星球大战》等很多著名的电影。请各位读者想一想,这些电影跟1929年大萧条时期出品的那些有什么不同?1929年大萧条时期大部分是以喜剧片发泄心中的痛苦与不满,而这个时期出品的都是恐怖片。
从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喜剧片疗伤变成20世纪70年代通过恐怖片的感官刺激来抒发心中的痛苦,这很有意思。这个时期孕育出了哪些伟大的导演?你们都听说过,希区柯克、卢卡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三、电影投资:由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
我前面提到过,从1929年开始,美国有很多大的电影公司成立,有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等。当时叫做产业资本时代,什么叫做产业资本?资本家建立了电影公司,自己投资,自己拍电影,这叫做产业资本,所有事情都是由这种资本家来做的。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电影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产业资本变成了金融资本。什么叫金融资本?那就是不再像过去一样,由资本家自己拿钱来拍电影,而是通过上市融资来让全美国参与。比如在股票市场上市,把股权卖给社会大众,通过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向资本家,而是向社会大众筹集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这些伟大电影的拍摄。
也就是说,美国的电影界从1929年的产业资本变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金融资本为主导,这是很有意思的。2000年发生了什么事?美国科网股泡沫破灭,再次进入萧条时期,于是又孕育出一系列伟大的电影,包括《哈利·波特》、《指环王》、《蜘蛛侠》,还有《星球大战》第二部。这个时期的《指环王》第三集票房纪录是11亿美元,《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票房是9亿美元。难以想象,又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再一次孕育出一系列的伟大电影。
⑶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的差距在哪里
“中国电影海外销售超600万美元,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的差距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就有许多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为你从中精选了一些回复,快来看看吧~
对于ID为“桂烤土豆”网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纷纷点赞支持,他是这么说的: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的差距主要在于版权的范围和特效技术上。在2017年11月份举办的美国电影市场上,一部中国电影在这场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会上,引发了各国片商的青睐和抢购,一举创下超600万美元的销售好成绩,它就是商战动作电影《中国推销员》。据这部影片的海外发行独家代理商美国好莱坞资深电影人玛西女士介绍,“一次展销会能卖到60多个国家真的算是很多了,我们还卖了好多中东国家,甚至包括还处在战乱期的叙利亚版权都卖出去了,还有土耳其、沙特、利比亚、科威特、伊拉克、埃及和南非这些国家。虽说这部电影卖了很多国家,但大部分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好莱坞的电影可以卖到北美,西欧,澳洲,以及中国等大半个地球。
关于这一话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哦~
⑷ 11月电影市场数据分析哪里有
中商情报网讯:10月全国票房最终收官于36.44亿,同比下降29.3%,创下2016年9月之后,整整两年来的单月跌幅之最。在经过7月和8月暑期档单月大盘连续两个月逼近70亿大关后,后期电影票房明显下沉。目前已进入到2018年第四季度,但电影市场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冷漠。不过在国庆假期的加持下,10月票房相比9月30.99亿元来说,环比增长17.6%;单月观影人次为10531万人,环比增长19.82%;10月电影上映场次983.15万场,比9月上映场次增加了85.17万场。2018年1-10月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约525亿元。
2018年1-10月票房收入突破525亿
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71亿,增长2016年的13.7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47%。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5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2018年1-10月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达525.3亿元。按照今年电影票房趋势来看,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亿元基本是毫无压力。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0月电影市场凄惨收官 同比大降29.3%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18年10月电影票房共计36.44亿元,较去年同期51.53亿元票房,同比下降29.3%。10月上映影片中,国庆档影片《无双》《影》等影片票房居前。
除4月票房有所下滑外,2018年单月票房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2月101亿票房位居榜首,这无疑给2018年电影市场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18年上半年电影市场大涨18%,进入到暑期档7月-8月,票房再次实现大涨,其中7月同比增长37.9%至69.5亿元,仅次于春节档2月票房,到8月票房同比略有下滑。9月票房下沉明显,环比大降54.6%。10月在国庆假期加持下票房环比增长17.6%。但却是2016年9月之后,整整两年来的单月同比跌幅之最。
数据来源:猫眼、艺恩、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无双》单月票房第一《影》排名第二
在2018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上,榜单前十部影片中有7部电影票房都在1亿元之上,3部影片超3亿大关。其中庄文强执导的犯罪题材港片《无双》以票房11.69亿霸占月度冠军之位。该片9月底上映累计票房顺利破10亿,累计分账票房成功超越《澳门风云3》(11.16亿),打破发哥演员生涯的内地票房纪录。截至11月1日14:30,该片连续24日获得单日票房冠军,累计综合票房达到12.26亿元,分账票房11.3亿元,猫眼评分高达8.9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影片《影》单月票房第二,10月票房为5.59亿元,猫眼评分8.2分。作为张艺谋申奥影片,《影》自筹拍时期就成为相关媒体的聚焦点。尽管《影》在视觉上追求的以水墨风格形成的形式化美感再次以极致表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这部作品并未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震撼。月度排名第三的是开心麻花团队的喜剧片《李茶的姑妈》,10月累计票房4.95亿元,猫眼评分7.9分。《找到你》票房第四,10月累计票房2.67亿元。《胖子行动队》以2.28亿元票房排名第五,《铁血战士》10月票房拿下1.72亿元,排名第六。
数据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三电影票房占比超六成
10月全国电影票房分布集中在国庆档影片,排名前五部都是国庆档电影。其中《无双》单月占据总票房32.1%,《影》占比15.3%,《李茶的姑妈》占13.6%。排名前三位的电影票房占比合计占当月总票房的61.3%。
数据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1月上映电影前瞻
从阵容来看,11月进口片是迪士尼与华纳兄弟在国内电影市场的一次交锋。迪士尼在月初与月末先后上映真人童话电影《胡桃夹子与四个国王》与经典动画续集电影《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华纳兄弟则发力下半场,在月中与月末先后上映《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与亚裔阵容的喜剧爱情电影《摘金奇缘》。另外《毒液》作为“蜘蛛侠宇宙”中的非典型英雄,该片北美市场目前累计票房达到1.8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毒液》联合火箭少女101推出的推广歌曲《毒液前来》成功引起公众注意,猫眼想看人数超过30万,11月进口片中人数最高。11月上映影片信息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料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⑸ 美国科幻电影在美国电影市场所占的比例
科幻片在美国本来就很受欢迎。
比如
星球大战系列
星际迷航系列
异形系列
黑衣人系列
终结者系列
黑客帝国系列
x档案系列
都是又叫好又叫座
并且影响全球的大片。
最近10年美国流行改编
动画片和漫画
这些动漫往往都是科幻题材的。
比如
变形金刚
复仇者联盟
美国队长
钢铁侠
x战警
蝙蝠侠
超人
还有各种英雄漫画
等等
⑹ 近期美国电影在华市场下滑,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电影近期在中国的市场下滑,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疫情原因;2、质量原因;3、观影欲望降低。
最后,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观众的观影欲望似乎在慢慢降低,一方面是全世界的影片质量都在下滑,而且现在电视剧行业发展得很不错,这几年出现了很多很好看的韩剧、英剧和美剧,大家对电影的期待值已经大大降低了,很多人都是宁愿在家里看看电视剧,而不是出去看电影。
⑺ 急求!!美国电影业的产值资料,在全球电影业的占有率,在美国GDP的比重.最好说明出处
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但好莱坞电影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1年美国IT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据世界IT产业产值的75%,美国的网站占了全球网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同时,文化产业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张的重要战略。
⑻ 2.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影视市场发展现况以及趋向
过去20年,美国电影市场发生了什么?
研究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未来的趋势和变化,我们不得不说说美国市场,毕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生产和消费市场。我们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电影票房数据,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1、通胀调整后的电影票房基本上没有太大增长。我们的第一个结论让人感觉有些震惊,1995到2018年经过通胀调整后的电影票房基本上没有太大增长。1995年全美电影票房总收入是53.15亿美元,经过通胀调整后折算到今天大约是108.74亿美元。
2017年全美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09.72亿美元,和22年之前几乎一样。我们从电影票销售数量的角度能够更加清楚看到这个特征。1995年全美总共消费了12.2亿张电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费的电影票数量居然也是12.2亿张,几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电影票的价格伴随着通胀水平而上涨。1995年看一场电影的均价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场电影的均价是8.97美元。所以,进入成熟期的美国电影市场并没有出现量价齐升,而是依靠通胀带动了电影票价格的上涨。
2、市场集中度是分散的。这一点也和我们的常识完全不同。我们仅仅从电影发行的数据来看,全美六大电影公司(华纳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环球影业)在1995年发行了110部电影,非六大电影公司的产品在1995年的发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电影公司当年发行了79部电影,非六大的发行数量为46部。虽然电影制作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是更多的独立第三方制作方起来,包括著名导演George Lucas成立的卢卡斯影业。
3、什么类型的电影最卖座?我们按照不同的风格做了划分。冒险类(Adventure)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27.26%,排名第一;动作类(Action)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9.20%,排名第二;剧情类(Drama)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6.36%排名第三;喜剧类(Comedy)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5.3%,排名第四。之后是惊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剧(Romantic comedy)。
4、市场份额最高的电影制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节前)票房份额最高的公司,总计票房330亿美元,制作了543部电影,平均票房6087万,累计市场份额15.65%。关于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对超级英雄系列的商业化分不开,我们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业化,对迪士尼整体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紧随其后的是老牌制作公司华纳兄弟,总计票房321亿美元,制作了707部电影,平均票房4543万,累计市场份额15.21%。其实华纳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业老大,但最近几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后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别拥有12.31%和11.59%的累计市场份额。不过索尼单片平均票房3850万美元,低于福克斯的4997万美元。
5、卖座的超级大IP。最后我们罗列了过去10年美国票房最高的电影,从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他们分别是:2007年的蜘蛛侠3(全美票房3.36亿),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全美票房5.31亿),2009年的变形金刚(全美票房4.02亿),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全美票房4.14亿),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结局(全美票房3.81亿),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全美票房6.23亿),2013年的钢铁侠3(全美票房4.08亿),2014年的银河护卫队(全美票房3.33亿),2015年的星球大战前传(全美票房7.42亿),2016年的寻找多利(全美票房4.86亿),2017年的星球大战前传2(全美票房5.17亿)。
我们发现每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超级大IP,而且都是系列电影。
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靠内容推动
看了美国过去20年的电影票房发展趋势,我们大致能得出一个结论:从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进入饱和阶段。高增长肯定是过去了,未来电影票房的波动更多依靠当年的优质内容。我们发现1995到2017年,美国电影票消费的数量是没有增长,票房的增长源于票价提高,所以通过通胀调整后的电影市场基本上饱和不增长了。某些年份的增长主要依靠这一年的一大批超级电影。所以逐渐的电影市场不再是一个趋势增长的模式,而是看单独每个年份的产品。
中国电影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两个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
春节我们看到三四五线的人都在看电影,因为渠道已经完成了下沉,这些地方也都有设备精良的电影院,能看到最新的电影。渠道下沉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因为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信息鸿沟。
现在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通过互联网也知道一二线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关注些什么,再看哪些电影。我们再看看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现在互联网成为了电影票购买最主要的渠道,这一点已经超越了美国人民。我们可以提前购买好电影票,然后算好时间来到电影院。不再需要排队购票,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打印电影票。这让电影观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这些,都推动了电影在国内的高速发展。
过去几年电影屏幕数的增长是超过了观影人次的增长,未来几年电影屏幕的更新换代也接近尾声,更多是存量的增长了。那么整个国内电影票房也逐渐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票房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还是需要看电影本身的质量。
好消息是,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让中国电影制作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包括这次火爆的几部国产电影,制作能力已经相比过去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三四五线城市的生活方式开始向一二线城市靠拢,这也是受益于过去10年的城镇化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前去三四五线城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线差异比较大。现在这些三四五线的人也上网买东西,也去看电影,也逛大商场,也买车。
基本上和一二线的人消费差异不大。所以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微博,阿里,京东,甚至美团和快手的增长都是来自这些三四五线城市,背后也体现了这种消费结构越来越接近的趋势。
总结: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趋势
我们不应该因为此次春节电影票房的爆发,就对2018年整体中国电影票房市场过于乐观。毕竟没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业发展最快的那一段也过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优秀的电影集中在春节档期上映。对比美国,我们看到其实行业进入饱和阶段,电影票数量就不太增长了,票价的提高还是要和通胀挂钩。
比电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三四五线城市人口的生活发生出现了一二线化的特征。这也符合城镇化的规律,越来越多人被同化。消费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输出,高纬度打低纬度。这几年消费最大的变化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广义的渠道下层,不仅仅是物理渠道,还有线上的信息渠道下层,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质化。
⑼ 电影票房除了人口数量还和什么有关
经济,分析如下:
美国电影协会发布了2017 年电影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票房收入创新高
达406亿美元。其中:
第一名——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111亿美元
第二名——中国大陆市场(不算港澳台)——79亿美元
第三名——日本——20亿美元
第四名——英国——16亿美元
第五名——印度——16亿美元
第六名——韩国——16亿美元
第7名——第11名分别为:
法国15亿美元;德国12亿美元;俄罗斯10亿美元;澳大利亚9亿美元;墨西哥9亿美元
也就是说,经济第一位,票房第一,经济第二位的票房第二,经济第三的票房第三。所以,票房跟经济和人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