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觉得中国影视业发展现状如何
截止2020年1月23日,7部贺岁片集体宣布撤档,择期再映;截至2月1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52526例,累计死亡病例1367例。严峻的疫情对2018年本身发展不顺利的影视剧行业来说,冲击巨大。春节档票房对于全年总票房来说具有较大比例,2020年春节档票房的惨淡对2020年全年电影票房成绩影响较大,预计2020全年票房或减少近百亿。
疫情冲击影视行业上下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正值春节,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影视行业产业链上游的影响包括自2020年1月25日开始,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等多家影视基地相继闭园,全部剧组的拍摄活动停止,辖区内拍摄场景悉数关闭,包括了拍摄基地、外景拍摄基地和摄影棚等。对电影产业链下游的影响包括1月23日,7部贺岁片集体宣布撤档,择期再映,所有撤档影片均可无条件全额退款;线下院线自1月24日起全部暂停营业。
但是可客观估计,疫情结束后,影视剧行业将有较为乐观的发展。疫情的发生对影视剧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倒逼行业创新发展的机会。疫情结束后,积压的很多优质产品都会寻找到更好的机会放映,同时大众也需要娱乐活动,重新回到正常生活,这时候院线将会迎来显著性回暖。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❷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及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现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发展史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从而使电影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中流砥柱。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国电影的诞生。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电影的大产业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电影经历的是井喷现象,中国电影的行业当时都是被三大巨头所把握的,他们一个开创了长篇正剧的历史,一个成为了文艺片的源头,最后一个是中国志怪电影鼻祖,这些东西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中国的电影制作,当外国资本看到中国的电影市场,就几乎全部的涌了进来。中国电影当时都与外国的电影各都占据了半壁江山。
第二个电影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涌现出大批的电影制作人,也都制作出一大批优秀电影,在1950年的时期,新中国从苏联引入了一部电影《列宁在十月》可是中国人不懂俄语啊,于是,电影配音员就这样出现了,于是一部带着一股子东北味的普通话的电影出现了,从此,配音员在中国电影成为中国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中国电影就进入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电影事业获得全面的发展,建立了10多个国有电影制片厂,建起了大型电影机械厂、电影洗印厂、电影胶片厂,成立了高等电影专业学府-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为龙头的电影发行网。到90年代,全国放映单位(影院、放映队等)已超过10万个。故事片年产量最高达140部,每年观众在200亿左右人次,60年代以来,为了繁荣电影事业,先后举办百花奖和金鸡奖的评选活动,还在长春、上海等地举报了国际电影节,有不少优秀影片在权威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而中国电影的潜力也以及展示出来,2017年,全国的总票房已经高达557亿,平均每天新增加5家电影院。从2012年至2017年全年上映场次从1311万场增加到7510万场;2012年至2017年全国银幕数量从9286个增加到41179个;2012年至2017年全国观影人次从3.5亿增加到13.7亿。而至今到2018年10月08日,全国总票房已经达到509.09亿,才半年多过去,已经快抵得上2017年全年的总票房。几乎每年都在100亿的稳定增长。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无限的,比如《战狼2》《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这些电影都具有很好的口碑,而且也让世界看到了现在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随着国家的提倡和大众的参与让中国电影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也让出品公司和大众参与者赚的盆满钵盈。
❸ 每场平均1.8人,近60%影院关门,疫情下电影院该如何自救
电影院需要不断缩减自己的规模,同时也需要在合适的情况下暂停营业。
对于那些电影院来说,因为新冠疫情会直接导致很多电影院被迫关闭,这也会导致电影院的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和电影院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有些电影院的老板甚至已经因此而破产倒闭,电影行业确实非常艰难。
电影院的每天上座率只有1.8人。
这是一场非常夸张的数据,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到了很多城市的正常娱乐活动,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全国所有的电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只有1.8人。我们要知道电影院平时的上座率可以达到至少100人以上,这个数据基本上意味着很多电影院的收入已经出现了90%以上的暴跌情况,这也直接导致全国至少60%以上的电影院被迫关门。
❹ 五一档票房2.97亿,对电影市场来说,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
这个数据因为做电影行业的恢复情况并不好,电影行业也受到了新冠肺炎的严重影响。
对于电影行业来说,电影行业的数据主要是以电影院的票房为准。当电影院的经营数据越来越惨淡的时候,即便五一假期来临,五一假期也没有办法拯救电影院。因为很多城市本身有这一定的疫情防控要求,所以到电影院观影的人数非常少,这也导致很多电影院始终处在亏损的境地之下。
五一档的票房数据为2.97亿元。
在整个五一假期期间,全国所有的电影院的票房数据为2.97亿元。如果单看这个数据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我们的电影院数据在逐渐恢复。如果和往年做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数据只有往年的10%左右,电影院也没有因为五一假期的问题而恢复正常。
❺ 一家电影院一年赚多少来看看详细案例分析-股城理财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电影院开得特别晚,根据最新通知,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将于7月20日正常营业,也就是4天后,电影院会不会全都是人呢?有人问,一家电影院一年赚多少?来看看详细案例分析吧。❻ 豆瓣电影数据分析
这篇报告是我转行数据分析后的第一篇报告,当时学完了Python,SQL,BI以为再做几个项目就能找工作了,事实上……分析思维、业务,这两者远比工具重要的多。一个多月后回过头来看,这篇报告虽然写得有模有样,但和数据分析报告还是有挺大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a.只是针对豆瓣电影数据分析太过宽泛了,具体关键指标到底是哪些呢?;b.没有一个确切有效的分析模型/框架,会有种东一块西一块的拼接感。
即便有着这些缺点,我还是想把它挂上来,主要是因为:1.当做Pandas与爬虫(Selenium+Request)练手,总得留下些证明;2.以豆瓣电影进行分析确实很难找到一条业务逻辑线支撑,总体上还是描述统计为主;3.比起网上能搜到的其他豆瓣电影数据分析,它更为详细,可视化效果也不错;
本篇报告旨在针对豆瓣电影1990-2020的电影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编写Python网络爬虫爬取了51375条电影数据,采集对象包括:电影名称、年份、导演、演员、类型、出品国家、语言、时长、评分、评论数、不同评价占比、网址。经过去重、清洗,最后得到29033条有效电影数据。根据电影评分、时长、地区、类型进行分析,描述了评分与时长、类型的关系,并统计了各个地区电影数量与评分。之后,针对演员、导演对数据进行聚合,给出产量与评分最高的名单。在分析过程中,还发现电影数量今年逐步增加,但评分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国地区今年低质量影视作品的增加。
另外,本篇报告还爬取了电影票房网( http://58921.com/ )1995-2020年度国内上映的影片票房,共采集4071条数据,其中3484条有效。进一步,本文分析了国内院线电影票房年度变化趋势,票房与评分、评价人数、时长、地区的关系,票房与电影类型的关联,并给出了票房最高的导演、演员与电影排名。
清洗、去重后,可以看到29033条数据长度、评分、评论数具有以下特点:
结合图1(a)(b)看,可以看到电影数据时长主要集中在90-120分钟之间,向两极呈现阶梯状递减,将数据按照短(60-90分钟),中(90-120分钟),长(120-150分钟),特长(>150分钟)划分,各部分占比为21.06%, 64.15%, 11.95%, 2.85%。
结合图2(a)看,可以看到我们采集到的电影数据评分主要集中在6.0-8.0之间,向两极呈现阶梯状递减,在此按照评分划分区间:2.0-4.0为口碑极差,4.0-6.0为口碑较差,6.0-7.0为口碑尚可,7.0-8.0为口碑较好,8.0-10.0为口碑极佳。
这5种电影数据的占比分别为:5.78%, 23.09%, 30.56%, 29.22%, 11.34%
再将评分数据细化到每年进行观察,可以发现,30年内电影数量与年度电影均分呈反相关,年度均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电影均分最低,电影数量最多。
进一步做出每个年份下不同评级等级的电影数据占比,可以发现,近年来,评分在[2.0,6.0)的电影数据占比有着明显提升,评分在[6.0,7.0)的数据占比不变,评分在[7.0,10.0)的数据占比减少,可能原因有:
对照图5,可以发现,评分与时长、评论人数的分布大致呈现漏斗状,高分电影位于漏斗上部,低分电影位于漏斗下部。这意味着,如果一部电影的评论人数很多(特别是超过30w人观影),时长较长(大于120min),那么它大概率是一部好电影。
根据各个国家的电影数量作图,可以得到图6,列出电影数量前十的国家可得表格2,发现美国在电影数量上占第一,达到8490部,中国其次,达6222部。此外,法国,英国,日本的电影数量也超过1000,其余各国电影数量相对较少。这可以说明美国电影有着较大的流量输入,在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各国电影的质量,依据评分绘制评分箱线图可得图7,在电影数量排名前20的国家中:
接着我们可以探索,哪个国家的电影对豆瓣评分随年份下降的贡献最大,考虑到电影数量对应着评分的权重。根据上述各国的电影评分表现,我们可以猜测电影数量较多的国家可能对年度均分的下降有较大影响。于是,我们再计算出这些国家的年度电影均分,并与整体均分进行比较分析。
再作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均分箱线图图9(a),可以看到,大陆电影均分低于港台电影,且存在大量低分电影拉低了箱体的位置。
分析相关性可得,大陆、香港、台湾电影年度均分与全部评分关联度分别为R=0.979,0.919,0.822,说明滤去台湾和香港电影,大陆电影年度均分的变化趋势与全部评分变化更接近。图9(b)可以进一步反映这一点。
可以看到,大部分类型集中在X×Y=[10000,30000]×[6.00,7.50]的区间范围内,剧情、喜剧、爱情、犯罪、动作类电影数量上较多,说明这些题材的电影是近三十年比较热门的题材,其中剧情类电影占比最多,音乐、传记类电影平均得分更高,但在数量上较少,动作、惊悚类电影评论人数虽多,但评价普遍偏低。
除此之外,还有两块区域值得关注:
根据类型对电影数据进行聚合,整理得到各类型电影评分的时间序列,计算它们与整体均分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可得表格4与图11,可以看到剧情,喜剧,悬疑这三种类型片与总分趋势变化相关性最强,同时剧情、喜剧类电影在电影数量上也最多,因此可以认为这两类电影对于下跌趋势影响最大,但其余类别电影的相关性也达到了0.9以上,说明几种热门的电影得分的变化趋势与总体均分趋势一致。
前面已经得知,中美两国电影占比最高,且对于均分时间序列的影响最大。在此,进一步对两国电影进行类型分析,选取几种主要的类型(数量上较多,且相关性较高)进行分析,分别是剧情,喜剧,爱情,惊悚,动作,悬疑类电影,绘制近年来几类电影的数量变化柱状图与评分箱线图可得图12,13,14,15。
对导演与演员进行聚合,得到数据中共有15011名导演,46223名演员。按照作品数量在(0,2], (2,5], (5,10], (10,20], (20,999]进行分组统计导演数量,可以发现,15009名导演中有79.08%只拍过1-2部作品,46220名演员中有75.93%只主演过1-2部作品。忽略那些客串、跑龙套的演员,数据总体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人占据了行业内的大量资源。
在此,可以通过电影得分、每部电影评论人数以及电影数目寻找优秀的电影导演与演员。这三项指标分别衡量了导演/演员的创作水平,人气以及产能。考虑到电影数据集中可能有少量影视剧/剧场版动画,且影视剧/剧场版动画受众少于电影,但得分普遍要高于电影,这里根据先根据每部电影评论数量、作品数量来筛选导演/演员,再根据电影得分进行排名,并取前30名进行作图,可得图17,18。
结合电影票房网( http://58921.com/ )采集到的3353条票房数据,与豆瓣数据按照电影名称进行匹配,可以得到1995-2020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信息,分别分析中国内地电影的数量、票房变化趋势,票房与评分、评价人数、时长、地区以及类型的关系,此外还给出了不同导演与演员的票房表现以及影片票房排名。
如图19所示,国内票房数据与上映的电影数量逐年递增,2020年记录的只是上半年的数据,且由于受疫情影响,票房与数量骤减。这说明在不发生重大事件的情况下,国内电影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对电影数据根据类型进行聚合,绘制散点图21,可以发现:
提取导演/演员姓名,对导演/演员字段进行聚合,计算每个导演/演员的票房总和,上映电影均分、以及执导/参与电影数目进行计算,作出票房总和前30名的导演/演员,可得图22,23,图中导演/演员标号反映了票房排名,具体每位导演/演员的上映影片数量、均分、每部电影评价人数、平均时长与总票房在表5、表6中给出。
最后根据电影票房进行排名,得到票房排名前20的电影如表格7所示,可以看到绝大部分上榜电影都是中国电影,索引序号为3、10、12、14、18、19为美国电影,这也反映了除国产电影之外,好莱坞大片占据较大的市场。
本篇报告采集了1990-2020年间豆瓣电影29033组有效数据,从豆瓣电影的评分、时长、地区、类型、演员、导演以及票房等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主要有以下结论:
❼ 电影院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小规模、非核心地区影院损失最大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为22.38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2000座以上规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规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88%;500座一下规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91.3%,受疫情影响程度最大。
❽ 2017上映电影数量
2017年是电影产业的丰收之年,全年上映电影数量达到了超过800部,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据统计,国内电影数量约为530部,进口电影数量约为280部。在进口电影中,美国电影占据了大含岩握多数份额。而在谈庆国内电影中,除了传统的喜剧、爱情、动作等类型外,也涌现出了一些具有新意的题材和风格,例如《战狼2》、《芳华》等。此外,2017年也是中国影视产业与海外市场交流合作的重要一年,不少国内电影也在国际上枣衫获得了认可和好评。可以说,2017年是一年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电影年份。
❾ 五一档票房2.97亿,全国近七成影院恢复营业,电影院未来的前景如何
电影院未来的前景不容乐观。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并没有彻底褪去,这也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电影院没有办法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程度。在这种影响之下,很多电影院本身的票房成绩并不好,电影院的上座率甚至只有可怜的5%左右。如果想要一改电影行业的颓势,包括电影院在内的很多场所需要逐步开放,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效防控新冠疫情。
五一档的票房数据只有2.97亿元。
在五一假期期间,虽然全国范围内70%的电影院已经恢复营业,但到电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的数量非常少,整个五一档的票房数据也只有2.97亿元。在往年的时候,五一档的票房数据可以达到20亿元以上,这个数据已经足以证明五一档的票房数据有多么差了,电影院的运营情况也岌岌可危。
❿ 【北京篇】城市影院供需研究 | 灯塔研究院 ×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与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联合推出 影院系列研究计划——“城市影院吸引力指标及影院投资潜力报告”, 旨在帮 助影院投资方、建设方、运营方挖掘潜力地区,调整运营方向。
这是该系列研 究计划的第二篇:北京影院供需平衡和投资潜力研究。
最近一年,人们对于在中国城市投资开一家电影院的考虑正在变得更加谨慎。 根据灯塔研究院统计的影院数据,2018年中国票房最高的20座城市共计新开了469家影院,比2017年少了40多家。除了广州、长沙和北京,其他头部票仓城市的影院开业速度在2018年都相比2017年更慢了一些。
随着观影人次的增长变慢,开个电影院“躺着数钱”的日子过去了。以北京为例,2018年全年票房不足千万、观影人次不足25万的低票房影院共有38家。 和欧美市场对比,中国城市人仍然需要更多优质影厅,但选址运营都需要更加仔细了。
和所有精明严谨的商业品牌一样,电影院的投资方也有着自己的选址标准,人口、商业、区域经营竞争指标等都是影投方着重考虑的因素。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与阿里灯塔研究院合作, 用观影消费、商业品牌以及居住人口大数据,结合地理分析能力, 用相比传统经验分析更为量化的方法,探索城市重点片区的影院供需平衡情况、挖掘影院投资潜力地区。
考虑到现在正值2019北京电影节举办周,新一酱和灯塔研究院首先选取了北京地区进行研究。
上图中,我们用数据划分出了北京三类值得重点研究的片区:
●商圈: 根据主流消费品牌门店组团聚集情况划定
●居住区: 用链家住宅小区户数模拟居住人口密度,提取具有一定居住人口密度的片区
●大学区: 有2家及以上本科高校连片集聚的区域
为了便于计算与理解,我们将部分区域进行了合并计算调整(如5环外部分被大型居住区完全包围的小型商圈、大学区直接并入该居住片区),最终共有149个片区纳入研究。
截至2019年3月北京在营业的226家影院中,有195家影院位于这些重点研究区域内。
新一酱把北京每个影院投到地图上,并把周边3公里算作它的覆盖范围,可以发现, 北京五环以内地区已基本被图上的红色区域覆盖完毕,而五环到六环之间还存在不少未有影院进驻的空白地带。
若是把其中位于已经具有较高人口密度的居住区内的住宅小区提取出来,可以发现昌平回龙观北面的沙河一带、丰台五环附近的二七厂等地,仍有大量小区在3公里范围内不能找到电影院。 这些人口已具有一定密度,但仍未有影城进驻的地区,是值得留意的潜力进驻区域。
在五环内,仍有少数集中了品牌门店资源、有一定商业氛围的中小型商业片区仍未被影院覆盖——鲁谷、紫竹桥、太平桥、车公庄、双龙公园等区域均值得考察。
进入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区域并不一定保险。反过来想,已经有影院进驻的地方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维度的参考指标。
北京有83个区域在2018年以前已有影院进驻。我们利用这些区域里2018年以前开业的影院去年全年的票房数据,结合周边的居住人口分布,来衡量这些区域进驻更多影院的潜力大小。
以昌平回龙观的中影国际影城永旺店为例,2018年共有超过101.6万人次的观众来这里看电影,它周边3公里覆盖的住宅小区户数为4.19万户。 用观影人次除以周边小区覆盖户数,可得出该影院的“观影潜力指数”。
(另注:上图B1区域的”鼓楼大街“为北京昌平区的鼓楼大街)
取不同区域内影院在观影潜力指数上的平均值,便可以得出区域总体的观影潜力指数,指数越高,则该片区进驻更多影城的理论潜力越高。 回龙观这个数值为8.37,在所有研究片区中排名第三。
除去一些观影人次和人口密度过低的区域,五环以内的丰台万达、五棵松、西红门等地,以及五环以外的天宫院、后沙峪、回龙观等地观影潜力指数较高,都比较具备容纳更多影院进驻的潜力。
要验证这里提到的几类值得影院选址团队考察的潜力区域,我们用2018年之后新开业影院的选址就可以判断。 2018年北京新增了36家影院,其中有33家影城落在我们所框定的重点研究区域内。
我们分别统计了新开业影院坐落的商圈与居住区观影潜力指数的中位数,并把观影潜力指数高于这个水平的区域视为“观影潜力指数较高”的区域。统计得出,有21家影城落在了观影潜力指数较高的区域——最受青睐的片区是望京,有奥兰环球影城等4家新影院进驻;而西小口东融国际影城等7家影院则开在了我们认为观影潜力指数相对较低的东直门、清河等地。
需要指出的是,影院投资者进入一些观影潜力指数较高的区域时,也要同步考察一些其他指标, 比如日票房的波动可能与城市外围的“睡城”地区特性高度相关。
尽管天通苑等地观影潜力指数整体较高, 但区域内电影院的周末票房占比明显偏高,这意味着工作日的影厅很容易空置 ——由于影厅受到院线严格管理不能随意关闭影厅以作他用,租金和人力成本都会有较大程度的空耗。观察这些片区的影院投资人,需要更慎重考察,不能盲目选择那些租金太高的商场,也要避免开影厅数量太多的影院。
讲完哪里还有可能再开电影院,新一酱还将提供一份“避坑指南”。 对于北京这一级别的城市来说,电影院市场已经有明显的过渡供给地区出现。
北京2018年全年票房最高的10家影院,有半数位于朝阳,票房最高的10个研究区域也有一半位于朝阳。但整体来看,北京西边的单影院平均票房表现要整体优于东部,昌平、海淀、石景山三个行政区的单影院平均票房均高于朝阳。
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朝阳区全年综合票房收入不超过2000万元的影院占比较高,大幅拉低了区域平均票房收入表现,大批不饱和影城存在升级改造空间。 如新影院选择继续进驻朝阳,则对选址和运营的要求较高,必须谨慎关注细分区域的竞争指标。
而海淀区、昌平区和石景山居住人口密集,同一个片区内的影院密度远低于朝阳,当前平均运营状况相对健康。海淀五棵松、石景山万达、丰台丽泽桥等几个片区的影院平均全年票房超过3000万。
进一步筛选出北京2018年全年票房、观影人次以及影院观影潜力指数均低于所在行政区均值的0.5倍的18家人气较低的“不饱和影院”。
这18家影院中,北京剧空间影院现在更多地专注于话剧,电影放映场次很少,属于特殊情况;而另有12家商业影院则均位于我们在认定的区域观影潜力指数较低的地区。
当然业绩不佳也未必总是选址的锅。 西红门星美影商城、北京国宾菁英电影院所在的区域,有潜力容纳更多影院,但自身票房指标表现不佳,可在运营和影院改造上做进一步的升级。
阿里灯塔研究院将持续和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合作,推出影院吸引力与投资潜力研究系列报告,用数据观察电影行业的动向与机遇。更多城市的影院投资研究结果将陆续发布在新一酱公众号和灯塔专业版APP上。
昨天发布了
TOP20票仓城市影院吸引力指标体系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文/卓宇晶 视觉/蒋亦哲 王方宏
灯塔研究院
策划执行/丹蕾 行业指导/牧晨 难追 视觉/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