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有哪些
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携早电影
1、《活着》1994年 导演: 张艺谋
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
这部电影也是巩俐主演,以大红为主色调,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与无奈。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辩颂雀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等奖项。
⑵ 由中国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有哪些
1、《红高粱》
《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
⑶ 由中国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有哪些
由中国文学电影改编的电影有《红高粱》《白鹿原》《原野》《骆驼祥子》《闯关东》等。
⑷ 中国著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有哪些
苏童的《红粉》/《妻妾成群》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
莫言的《红高粱》/《白狗秋千架》改编《暖》
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茅盾的《林家铺子》
柔石的《早春二月》
王蒙的《青春万岁》
沈从文的《边城》
贾平凹的《鸡窝圭人家》改编《野山》
刘恒的《伏羲伏羲》改编《菊豆》
铁凝的《哦,香雪》
李碧华的《霸王别姬》
冯骥才的《炮打双灯》
刘醒龙的《凤凰琴》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王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声叹息》
余华的《活着》
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
⑸ 中国有哪些小说改编电影
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1994年,该片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奖项。一个人为之一生的跌宕起伏,像是一艘破烂的小船挣扎在狂风暴雨的大海里,福贵就是其中一个。他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所有的悲剧并不是一个人的命不好,而是让人感受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你以为是命运选择了你,但你能选择人生态度。-2-《城南旧事》原著作者:林海音导演: 吴贻弓主演: 沈洁 / 张丰毅 / 张闽上映日期: 1983年| 电影《城南旧事》剧照影片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以小英子童稚的视角,记录了北京城南的市井生活,及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贯穿影片: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旧事,那飘逸在童年角落让人回味无穷的点点滴滴,或喜或悲。请不要为了那业已消逝的时光而怅惘,如果这就是成长,那么就让我们安之若素。-3-《边城》原著作者:沈从文导演: 凌子风主演: 冯汉元 / 戴呐 / 刘汉璞上映日期: 1992年| 电影《边城》剧照影片改编自沈从文同名小说《边城》,讲述了民国初年湘西山区一个偏远小镇茶峒城发生的故事。影片《边城》准确把握了小说质感,流畅运用了镜头语汇,采用用大量固定机位摄影和长镜头来凸现文字中的诗情画意,是一部很美的诗意电影。小说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在胶片上流转变成了一幅幅清新隽永的图画。-4-《骆驼祥子》原著作者:老舍导演: 凌子风主演: 张丰毅 / 斯琴高娃 / 殷新上映日期: 1982年|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该片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讲述的是祥子作为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力车夫,历经三起三落,最终没有摆脱被旧社会吞没的命运。年轻的人,谁没有梦想,谁不憧憬未来,祥子的出身虽然卑微,但他也一样有他的梦想。祥子的梦想再简单不过,买上一辆自己的车,然后勤俭节约,成家立业。可是,任你步步为营,又怎抵的过它釜底抽薪。祥子第一次买的车,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好容易逃了命,自然丢了车。第二次好容易攒够了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抢了去。第三次买了车,最后生活所迫,又卖了。在这希望的一次次落空中,祥子渐渐迷失了自己。穷苦的人,经不起这般折腾。 “人若没了理想,岂不跟咸鱼一样。”从此,祥子便赖活着。-5-《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作者:苏童导演: 张艺谋主演: 巩俐 / 马精武 / 何赛飞上映日期: 1991年|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影片秉承并发扬了原作《妻妾成群》的主旨和风格,反映了“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相应的生存原则。巩俐对作品核心人物颂莲的塑造非常成功,而饰演三姨太的何赛飞和二姨太的曹翠芬也在片中有出彩表现。陈老爷的扮演者马精武在片中没有任何正面镜头,主要以声音来体现出他的存在,却将一个冷酷无情的封建家长式的人物表现得入木三分。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成为继《菊豆》后第二部提名该奖项的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