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迷砂中的黎霞是谁扮演
黎少锋扮演者 李智楠 1985年10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
2000年出演首部电影《我们害怕》进入演艺圈;2002年主演校园青春剧《十八岁的天空》而成名;2008年出演都市情感剧《夫妻一场》;2011年主演电视剧《千山暮雪》;2012年主演电视剧《乱世佳人》;2013年出演的民国剧《烽火佳人》于2013年12月14日在安徽卫视、深圳卫视、河北卫视首播。
红羽扮演者 吴谨言,女,1990年生,青年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紫骏影视传媒集团签约艺人。
雪梅扮演者 李净洋,汉族,山东人,出生于1988年5月8号,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04级表演系本科。在电视剧《永不回头》,《幸福密码》,《烽火佳人》的精彩演出获得了网友的热捧。
⑵ 中国老电影的一些资料
当我们回顾6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时,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电影的蜕变和新生是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从电影的内容、样式,到生产、营销方式,都在不断的变革中。在这六十年里,中国的电影经历了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的转变;经历了从单一的样板戏到现在的类型片初见雏形的局面。这些发展都在表明,新中国的电影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变革。
1949-1966:“工农兵电影”和“写重大历史题材电影”
从1949年新和国开始,中国电影事业便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从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里,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虽然也受到政治气候的严重干扰,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波折,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是,电影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在17年里共摄制了600多部题材相当丰富的故事片,在数量与质量上较建国前的影片都有一些突破。
这一阶段的电影的电影可以概括为"工农兵电影"和"写重大历史题材"这两大类的电影。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这是国营电影制片厂生产的第一部体现工农兵方向的故事片。"有意思的是,三大电影基地之一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在新中国生产的第一部影片是《农家乐》,一工一农,一南一北,昭示着新中国电影的未来走向。
从1953年开始,新中国进入了有计划地、大规模地经济建设时期,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中国的电影反映的就是在实现工业化道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新人和新事。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五朵金花》、《老兵新传》、《阿诗玛》等影片,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与当时的电影工作者们贴近社会民众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写重大题材"的口号是在电影指导委员会的会议上提出的。当时,受到苏联战争电影的影响,电影管理者要求电影追求"史诗性",甚至采用行政命令手段,强制创作者去写"重大题材"。如反映抗美援朝的题材,要求必须具有史诗规模,规定影片中要出现中朝两国最高领导人和最高将领,并且要表现中朝人民的友谊,中朝军队的团结,以及战争的战略思想等等。反映土改的电影,也要求全面反映土改中各阶层人物的态度和土改政策的各个方面,成为指导土改工作的教科书。
这类作品是由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承担的,它们艺术地再现了1921年建党前后到建立新中国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革命斗争事迹。这里面的一大批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洗,已成为"红色经典",像《白毛女》、《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霓虹灯下的哨兵》、《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娘子军》等,精品之多,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大批擅长拍摄革命历史题材的导演,像成荫、崔嵬、凌子风、苏里、谢铁骊、李俊等,都是直接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过来的,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的感情、生活的质感和思想的表达都是有说服力的。而近年,这些电影频频被改编,像《小兵张嘎》、《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等,时间足以证明这些电影的魅力。
当时的电影工作者和解放了的人民一样,充满了高涨的革命激情和旺盛的创造精神,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们将电影形式与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结合起来,立志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主义电影。可惜,"政治本位论"严重束缚了十七年时期电影工作者的手脚,使他们不能完全施展出抱负。"文革"的到来,又把电影引向一条完全陌生的道路。
1966-1976:中国电影“戴着脚镣跳舞”
"文革"开始后,除了"老三战",十七年电影被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样板戏"电影。60年代的人对这个词汇应该不会陌生。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样板戏中的人物总而言之就是三突出、高大全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他们在精神上无限高尚、高大,但是却不是普通人,不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因此他们是一群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郁的英雄。是按照神话中塑造神的手段加以塑造出来的。
因为电影中的人物都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所以"样板戏"电影的创作者就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京剧表现方式怎样进行电影化处理?二是如何创造出绝对理想的英雄人物。难为了那些一流的电影工作者们,他们戴着脚镣跳舞,找到了一种方法,去表现这种理想化的英雄。当年的电影艺术家们摸索出的"红光亮"、"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等拍摄手法,虽然是极刻板和教条的,但也为这根从废墟上生长出的"枝条",增添了意外的光泽。
⑶ 要小陶红的资料
陶红
生日:5月11日
籍贯:重庆
星座:金牛座
身高:168CM
体重:52KG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
曾获奖项:
1998年 凭电视剧《运河人家》获第八届北京市电视艺术“春燕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0年 入选中国电视百佳艺术工作者
2002年 凭借电影《生活秀》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2年 凭借电影《生活秀》荣获政府颁发的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2年 凭借电影《生活秀》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3年 凭借电影《生活秀》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颁发的“电影表演艺术 学会奖”(金凤凰奖)
2005年 凭借电影《公主复仇记》荣获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5年 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演员歌唱鼓励奖
公益活动:
2002年 陶红参加由中华慈善总会发起的"世界儿童日"捐助活动
2003年 陶红参加北京青年报组织"帮村民看上春节晚会"活动,捐出数台新购彩电。
2004年 陶红以"爱心大使"身份参加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名为“蓝天爱心计划”活动
2005年 陶红成为四川甘孜州旅游公益大使
2005年 陶红成为国际体育联盟中国徒步万里行公益大使
2005年 陶红成为中国青少年公益电影大使
2006年 作为宣传慰问大使赴美国旧金山、雷诺两座城市参加中国侨胞春节慰问演唱会,并到敬老院、孤儿院慰问
2006年 被中国奥组委特聘为2008年中国文体明星奥运助威团志愿者
2006年 陶红成为中国禁毒大使,以健康的形象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工作,鼓励人们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2006年 被国家广电总局特聘为“哥伦比亚电影节”电影推广大使
2006年 协电影《生活秀》参加“迪拜电影节”
代表作品:
电影:
《公主复仇记》
《38度》
《跆拳道》
《生活秀》
电视剧:
《纯真年代》
《女人本色》
《笨小孩》
《女人心中有扇窗》
《妈妈的酱汤馆》
《茉莉花》
《梧桐相思雨》
《康定情歌》
《风云》
《黑洞》
《奇妙女孩》
《与谁共眠》
《策马啸西风》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
《运河人家》
《中英街》
《东方商人》
音乐:
《38度》主题歌《笑了》
《风云》插曲《风吹云散》
《策马啸西风》片头曲《罢了,罢了》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片尾曲《为了他》
《笨小孩》主题曲《找到自己》
《笨小孩》主题曲《别说我笨》
⑷ 历届金鸡电影节举办地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鸡奖的背景资料。
意义: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是中外电影的大交流,是中外影人的大聚会,是中国电影人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成就,是世界电影人了解中国电影现状,是中国和世界电影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重要而独特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