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的分析
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 代表党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过去提出的“文艺服从政治 、文艺从属政治”的偏颇提法 ,重申执行双百方针。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其主要特点 :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 。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2008年共有44部影片出口到6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收入总计超过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其中《功夫之王》取得6.7亿元、《赤壁》1.936亿元、《长江7号》1.497亿元。研究制订了《广播影视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协调商务部,对36家重点企业和39个重点项目从信用保险、资金奖励等方面予以支持。继续牵头组织国内影视机构联合参加戛纳国际影视节展,重点加强海外营销和宣传推广力度。2008年各影视机构仅通过参加国际影视节展,出口额已经达到近千万美元。
对外交流合作程度不断加深。2008年共有270部次影片参加116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39部影片在23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68个奖项。在日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的“2008东京中国电影展”上,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会见了中国代表团并全程观看了中国影片《赤壁》。主办了中国-东盟广播电视高峰论坛,发表了推动中国与东盟广播电视领域更深入广泛合作的《北京声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培训了8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300多名广播影视从业人员。抓住奥运契机,加强了与境外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
❷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目录
随着电影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电影企业资本运作日趋频繁,渠道扩张日益加速,国内优秀的电影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电影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电影产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电影产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电影产业背景及发展环境;国内外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电影制片业、发行业和放映业的发展分析;不同类型电影市场分析;电影产业消费者行为分析;新媒体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分析;电影海外推广及国际合作分析;电影产业主要企业经营情况以及电影产业投融资现状和投资建议;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电影产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第1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电影产业综述
1.1.1 电影产业定义
1.1.2 电影产业产业链分析
1.1.3 电影产业研究对象分析
1.2 电影行业相关政策环境分析
1.2.1 电影行业政策点评
1.2.2 电影行业政策趋势分析
(1)国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还将加大
(2)行业将逐渐趋于规范,国家对内容制作和影视从业人员的监督趋严
(3)推动两岸影视交流合作,电影国际化是趋势
第2章:国际电影产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电影产业发展分析
2.1.1 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2.1.2 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规模
(1)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规模
(2)全球电影票房地区分布
2.1.3 全球主要国家票房排行
2.1.4 全球主要市场平均观影次数
2.2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
2.2.1 美国电影产业政策环境
(1)政府监管
(2)分级制度
2.2.2 北美电影票房收入
(1)北美电影票房总收入
(2)北美3D电影票房收入
2.2.3 北美电影观影人次及平均票价
(1)北美观影人次
(2)北美平均票价
2.2.4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模式
(1)电影融资模式
(2)电影制作模式
(3)电影发行模式
(4)电影放映模式
第3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1)第一轮产业发展时期(1922年-1945年)
(2)第二轮产业发展时期(1945年-1976年)
(3)第三轮产业发展时期(改革开放至今)
3.1.2 电影产业特征分析
3.1.3 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十大事件
3.1.4 中国电影产业存在问题
(1)我国电影拍摄成本投入存在演员片酬过高的问题
(2)我国电影行业产业链处于垂直垄断状态
(3)电影市场不成熟
3.2 中国电影产业经营情况分析
3.2.1 影片产量规模分析
3.2.2 放映设施规模分析
(1)电影院线规模
(2)电影银幕规模
3.2.3 电影票房总额分析
3.2.4 电影产业营收来源分析
(1)国内票房营收来源
(2)海外销售及票房来源
(3)国内非票房收入
3.2.5 电影平均票价
3.2.6 电影观影人次
3.2.7 观影效率分析
3.2.8 电影票房排行榜
(1)票房总体排名
(2)票房过亿影片
3.3 中国农村电影市场发展分析
3.3.1 农村电影市场发展现状
——更详细目录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❸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分析,是什么影响了行业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产电影软实力亟待提升
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
暑期过半,今年的电影暑期档表现可圈可点,除了社会民生题材影片大热外,某些奇幻工业化大制作题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讨,其中显露出有关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进步与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国产电影票房统计分析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320亿,较去年同期大涨17.8%。6月全国票房最终以35.71亿的成绩收官,表现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为继4月后今年第二个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亿元来说,环比增长下降17.28%;单月观影人次为10415万人,环比下降13.79%;6月电影上映场次897.810万场,比5月上映场次增加了14.89万场。
今年仅暑期档票房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但是,相较于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我国电影工业化仍处于成长上升阶段,并一度陷入追求电影“重工业化”的误区,有“大作”无“大奖”、有“大导”无“大师”。
国内外电影质量对比分析
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为票房保证和电影工业化标杆。然而,纵观近年电影市场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奇幻、动作大片票房遇冷、难以追回成本等现象屡见不鲜。今年暑期档某些国产大片甚至遭遇换档、撤档危机。比如,某部影片声称邀请了数十个国家上百位顶级电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时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万元,口碑、商誉双失。
反观国外,日韩电影近年来佳作涌现,离不开电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更依托于对本国文化气质的细腻呈现;印度“宝莱坞”的电影工业始终立足本土特色,逐渐实现由“量大”到“质优”的提升。国外的经验再次表明,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乃至文化进步,不能机械照搬“技术性指标”、迷信“商业化标准”,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好的电影工业体系,依赖于导演、编剧、制片、摄影、美术、特效等各个环节同步成长,还需具备从“造产品”向“创文化”的转型姿态。所以说,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电影工业化道路,让中国电影享誉世界,必须常怀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精品意识,铭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使命担当。
❹ 为什么印度和韩国的电影质量水平都“超过了”中国
关键一点是中国电影所表现的人文关怀比较差,具体说来,就是对社会问题、底层民众的疾苦和期望关注得少,表现得肤浅,社会批判乏力,创作者过多考虑经济效益和审查官员的看法,所以,从整体水准来看,被超越是很正常的。就近期的国产燃片战狼和红海行动而言,口碑票房都甚佳,但不可能今后国产片都学这样的模式一一展示大国情怀十强大武力,这样的影片适合做国内的宣传片,但难以走向世界。当然,许多人认为,中国电影走不走向世界无所谓,自己看了兴奋和高兴就行了,那也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没必有对此评说。
❺ 动画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
1.原创能力不足
动漫作为一种流行艺术推广到大众生活中并不成功,还只是局限在一种“小众”艺术中。
因为种种的原因,国内的动漫企业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课题,基于目前国内动漫市场的不成熟,产业链的不完善,完全靠原创动画维持生计的动漫企业几乎没有,一些较有知名度的比较大的动漫企业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外加工来维持基本的生存,而一些中小型的动漫企业甚至动漫工作室都是靠这些大公司的“外包”来维持生存,而往往正是这样的中小型动漫企业和工作室因为其体制简单,结构合理,“体态轻盈”,才有更大的热忱和愿望去提升中国的原创动漫水平,但是也正是因为其能量不足,后续疲弱,导致很多优秀的创意和策划胎死腹中。这样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大型的动漫企业有能力而因为要维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不愿去做原创而局限在加工阶段,而有意向去做原创的动漫企业因为能力不足,资金匮乏而做不出真正的原创从而只能投向加工来维持生存,始终无法挣脱加工的桎梏来开创自己的原创产品从而发展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
2.观念意识落后
动漫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摆脱不了社会意识的强烈影响,不但老把动漫视作教育工具,还局限于为青少年创作。
很多人依然停留在“动漫就是给小孩看的动画片”的阶段,把动漫产品当作一种教育产品而不是一种消费产品,过分的强调了动漫产品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其娱乐性带来的潜力巨大的商品价值。认为去关注这些“小孩子才看的玩意”就是玩物丧志。动漫产品是不是“玩物”且不必讨论,而“丧志”和是否“玩物”之间根本就没有必然的联系。
动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文化产品的一切特点和优势,可以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动漫应该是文化的表现工具,它应该服务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战略,它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助力,其表现的内容合适与否,和动漫产业本身无关,动漫更不是让孩子“玩物丧志”的洪水猛兽。时代在不断发展,动漫产业的内容合适与否,不应该由社会固有的意识来左右,而是由市场,由其是否服从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潮流来决定。
3.盗版
盗版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创作的热情。
动漫产品普遍制作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特别是原创动漫,一个优秀的原创动漫产品往往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前期策划,而资金投入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往往因为盗版的猖獗而导致几年的努力付诸流水。正是这一点,导致力大量的动漫企业不敢轻易的投入原创动漫市场。
4.机制不完善
竞争机制不完善、市场动作能力不大。因为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行业运作模式都是处于摸索阶段,资金投入和收益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评测手段。政策和市场运作不能紧密的结合起来,出现政府有意扶持却不知从何入手,政府机构不了解动漫市场的运作情况,而实际参与到市场运作的企业因为不能第一时间得到相关政策的解读信息,而在市场盲目打转到情况。
不过,我们可喜的看到,随着政府对动漫产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相关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动漫协会的成立,动漫产业论坛的不断开办,政府和企业正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政府就像火车的铁轨和调度,负责政策的指引和总体的控制协调,动漫协会就像火车头,动漫企业就像各节车厢,整个动漫产业就在动漫协会的牵头下,在政府的扶持指引和控制协调下,不断提速。
5.人才匮乏
中国动漫人才缺口较大,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动画人才缺15万人”。动漫从业人员的匮乏也直接导致了原创动漫无法发展。
这是第七篇·你一篇篇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