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纪录片<玄奘之路>中玄奘的扮演者是谁
王新源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中文名
玄奘之路
导演
金铁木[1]
类型
人物,历史,文化
语言
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1
视效制片人
李慧兴
旁白解说
徐涛
⑵ 六小玲童姓章吗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汉族,1959年4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现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六小龄童六岁从父六龄童(本名:章宗义,猴戏表演艺术大师、绍剧一代宗师,被誉为“南猴王”)练艺学武。1976年6月在上海高中毕业后,考入浙江省昆剧团艺校,专攻武生,曾主演昆剧《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美猴王大闹龙宫》、《武松打店》、《三岔口》、《挑滑车》、《战马超》等,颇受观众好评。
1982年初,六小龄童在杨洁导演、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二十五集大型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主演孙悟空一角,此片1988年新春在国内外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荣获年度中国“飞天奖”的特别奖、“金鹰奖”最佳连续剧一等奖。六小龄童因此被评为中国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及第一届(新时期十年1978年至1987年)“中国电影电视十大明星”奖,同时,以一百二十三万多张巨额选票当选为“中国第二届电视十大明星”首席。2007年12月,在联信天下、《天下英才周刊》、《南方周末》等主办的“2007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中获得“2007最受公众尊敬的表演艺术家”奖项。
1991年初六小龄童参加了由黄健中导演的影片《过年》及主演另三部电影的拍摄(其中《过年》中饰中年教师程志,获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提名)。1992年春,他完成了由李安琪导演、湖北电视台录制的纪实人物专题艺术片《父子美猴王》,发行国内外。1993年秋,他在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华华集团公司联合摄制的反映其家族史的八集电视连续剧《猴娃》中饰演其父六龄童,并荣获中国第十二届“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成为“金鹰奖”史上第一个两次获此殊荣的演员。《猴娃》一剧获第14届“飞天奖”及第12届“金鹰奖”最佳儿童连续剧奖。
1994年9月,他参加了由上海东方电视台、谢晋任总导演、武珍年导演的十五集电视连续剧《大上海屋檐下》的拍摄,主演著名京剧武生颜世鹏。1996年6月,由他出任艺术指导、杭州电视台拍摄的人物专题艺术片《六龄童》荣获全国“星光杯”一等奖。1998年7月,他继续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后15集中主演孙悟空,并荣获2000年度由中央电视台颁发的全国十佳优秀演员奖,名列前茅。1999年月10月,与郭凯敏导演合作,在六集电视连续剧《追踪309》中主演刑警队长罗大鹏。还在电视电影《一九三九·恩来回故里》中主演周恩来并出任该剧制片人,在三十集电视连续剧《义海风云》中主演一位当代珍珠商老板李正平,2002年至2005年又相继在电视连续剧《啼笑因缘》、《连城诀》、《欢天喜地七仙女》、《荀慧生》中出演重要角色,2007年6月在38集全球首部立体电视连续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中同时扮演吴承恩和孙悟空两个角色,12月在电视连续剧《贺龙传奇》中再度扮演周恩来。
前不久,北方文艺出版社发行了以他父子生活艺术经历为题材的《两代美猴王》一书。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描写他与已故的二哥小六龄童(本名:章金星)童年生活的传记小说《猴娃》一书。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一套《猴娃》纪念首日封及“猴王世家”纪念小型张。中国青年出版社又出版了传记作品《美猴王——六小龄童》发行数十万册。
六小龄童曾出访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澳门等地区,所到之处掀起“《西游记》热”和“六小龄童热”,被誉为“当代美猴王”、“国猴”、“再世孙悟空”、“天下第一猴”、“猴圣”。1988年11月,他应温哥华市市长的邀请,赴加拿大为筹建当地儿童医院病房而义演,并受到了卑诗省省督林思齐(译音)先生颁发的“杰出华人艺术奖”。农历猴年(2004),“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在中国淮安落成,丹麦首相又任命其为2005年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中国区形象大使,他也是北京儿童医院首任爱心大使。2006年9月27日在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管司司长才华向其颁发了“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象塑造特别贡献”奖,2006年11月15-21日,六小龄童参加中央电视台“玄奘之路”印度段的考察。同时,因前后17年(1982-1999)完成一部世界名著电视剧《西游记》,六小龄童成为中国影视界第一位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记录的人!
“章氏猴戏”在中国已延续了四代,其家族是国内外公认的“猴王世家”。《西游记》一剧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及东南亚各国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六小龄童从此家喻户晓、名振中外。
⑶ 玄奘之路纪录片制作成本
200万。《玄奘之路》是由金铁木执导,王新源主演的纪录片。制作成本是200万,该片于2011年10月31日在中国大陆首播。该片讲述公元七世纪,玄奘法师为求了义的大乘佛法踏上了丝绸之路,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
⑷ 唐俊杰的演艺经历
演艺经历:央视纪录片《玄奘之路》饰演辨机和尚 导演金铁木
电影《孟二冬》客串孟二冬学生 导演哈斯朝鲁
电影《无间罪》客串江枫好友 导演夏咏 合作演员刘锡明 林重延
电影《两个人的月亮》客串郑天 合作演员许绍洋 张林
电视剧《加油优雅》客串李睿好友
电视剧《女人有约》饰演齐高飞 导演蔡建刚 合作演员金铭
电视剧《新版红楼梦》饰演冯紫英 导演李少红 合作演员于小彤
电视剧《全家福》客串服务生 合作演员张少华
电视剧《业主的故事》客串警察 导演刘惠宁
电视电影《穿越时空之大清宫祠》饰演顺治皇帝 导演陈晓雷 合作演员吴静一 陈大伟
电视剧《麻姑传奇》饰演林捕头 导演吴家骀 合作演员孙菲菲 王斑
电视剧《暗线》饰演周浩 导演于博 刘畅 合作演员周浩东 郑晓宁
电视剧《柴达木之恋》饰演袁亮 导演杨真 合作演员周浩东 方晓莉 于子健
电视剧《天网行动》饰演于大全 导演田少波 合作演员朱研 霍政谚
电视剧《长沙保卫战》饰演小吕 合作演员张丰毅 郑昊 导演董亚春
电视剧《红流》饰演戴述人 合作演员王鹏凯 钱枫 导演张金标
曾代表学院去国家大剧院参演话剧《伊戈尔王子》话剧《地质师》饰演洛明话剧《安魂曲》饰演卫生员
mv《留个电话吧》mv《启程》
广告:海航集团宣传片、乐天集团宣传片、节能减排公益宣传片、中信银行、中国人保等等。
⑸ 电影《玄奘大师》和纪录片《玄奘之路》有关系吗
他们是一样的 根据不同规格剪辑出的
⑹ 求纪录片《玄奘之路》的高清下载,最好是720P以上的,非常谢谢
《玄奘之路》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takdy_44fA7iP6Zudw5oXA
⑺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玄奘之路》获得啥奖项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电影名字叫《大唐玄奘》。
2016年9月23日,《大唐玄奘》荣获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16年传媒荣誉最佳故事片奖。
《大唐玄奘》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环球浩翔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霍建起导演,黄晓明、徐峥、赵文瑄、罗晋、谭凯、楼佳悦等主演的历史片。
该片讲述的是唐朝高僧玄奘历时19年,不畏艰难险阻,前往天竺取经的传奇故事。影片于2016年4月29日在中国上映。
中文名:大唐玄奘
出品时间:2016年
出品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环球浩翔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拍摄地点:新疆,横店,印度,中影
拍摄日期:2015年
导演:霍建起
编剧:邹静之
类型:历史
主演:黄晓明,徐峥,蒲巴甲,罗晋,汤镇业
片长:90分钟
上映时间:2016年4月29日
票房:3300万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艺术指导:王家卫
剧情简介:
大唐贞观盛世,年轻的玄奘法师为求佛法真谛冒死偷渡出境,一路上遭遇千难万阻,天灾人祸,却也深得民间疾苦。官兵围堵、徒弟背叛、埋身沙海、断水绝粮,玄奘坚持不懈,一心向佛,朝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不断前行。他不仅将大量佛学经书从印度带回了中国,也将盛唐的文明传播到了沿途各国。最终抵达印度,在印度弘扬善念静心修佛,等到从无遮大会辩论成功回国之时,已经是年逾五十了。
⑻ 《玄奘之路》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玄奘之路》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座座寺院奏起一声声梵音,一点点翰墨回城一部部佛经。烟雨浩渺,佛号经声,法像莲座,宝相庄严。在这万千宝刹,无尽伽蓝间,似有一位虔诚的僧人,迈着小而坚定的步伐,向璀璨的西方缓缓行去。他,就是玄奘。
当他第一次肃穆庄严地走向净土寺时,心中一定早已明了他一生的道路。稚气未脱的脸上却镶着一双坚定不移的眼睛。当他第一次向着宏大精妙的佛像行礼时,冥冥之中一定有着一盏明灯,引领着他一步又一步行在佛法的大道上。他十分清楚自己将走向哪里,追寻什么。他知道自己将在一座又一座宝刹伽蓝间穿梭往返,将佛法弘扬远大。
他一遍又一遍深究钻研,确实感理论不精,翻译不确。他决心独自踏上去往那烂陀寺的路,为大唐的佛教做出贡献。他带着行囊,牵一匹瘦小的枣红马,独自一人行至神秘的西域。他曾受到热情款待,被敬为上宾,奉为圣师;他曾受尽捉捕打劫,终逃过一劫,死里逃生。他曾在炙热荒凉的沙漠中迷失方向;他曾在冰封千里的雪山上受尽严寒。他曾费尽心思从国王的领域脱身,他曾虔诚念佛自野人的地盘出逃。万般艰险,几次诱惑,都没能使这位虔诚的僧人停下西行的脚步。西行路上,远眺西方,他看到的是光辉闪烁下的佛法真言,是风沙掩映下的西行大道。他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佛理,如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照亮西行之路。
在那烂陀寺,他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他师从名门,刻苦学习。他漫步过一座座高大的佛像,他游行至一处处绝美的佛地。他与高手切磋辩经,为弟子谈佛讲学。他的博学为他赢得了无上的荣誉。他常常眺望东土大唐的方向。他知道这里远不是他的终点。取得真经,弘扬佛法,造福大唐,才是他最初的心愿。
又一次辗转,他回到了故土。帝王与他以权力,金钱,劝他还俗。但他一次又一次拒绝。他心中只有最纯粹的佛法。在弘福寺,他组织译经。在晨光熹微的黎明,在薄雾初开的上午,在日上三竿的午后,在月下梢头的傍晚,他都安定祥和的端坐桌前,就着一盏荧荧的灯,小心翼翼地阅览着一片片贝叶经。他用翰墨书下千古最深的佛法,他用明灯照亮未来长远的大道。他像一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佛法之路。一个个深夜,他挥毫谱下佛法最美的华章。
无数次面对着明灭灯光下古奥闪烁的梵文符号,他的精力终于耗尽。那是他最后一次礼佛。他向面容端庄的佛深深一拜。他心境沉静,平静如一,一如当初第一次礼佛的虔诚少年。那一刻,他心中一定有了些什么,却又在转头的一瞬间叹息一声,尽皆放下。在青灯古佛间行走了一生的他,最终在奇妙美丽的梦境中去往西方。在生命的最后,玄奘相信,他能够成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玄奘,走在自己的玄奘之路上。虽然成功的目标似乎十分遥远,只要心志坚毅,一定能完成自己的目标。有些人,可能在净土寺安于现状;有些人,可能在西行路畏难而退;有些人,可能在那烂陀洋洋自得;有些人,可能在为官场上勾心斗角……万般艰险诱惑,只有守住本真,方能成佛。
下一座宝刹,下一顶伽蓝,在远方等着我们。
十一长假里,我看了纪录片《玄奘之路》,让我知道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唐僧,也深深地为之所感动,所震撼!
玄奘法师,为千百年来的人们所称道,所赞叹,被鲁迅先生称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梁启超先生称作是“千古一人”,被唐高宗称为“国宝”,后人说是探险家,旅行家,哲学家,翻译家,宗教家,这都不为过,在我的心中更是佛菩萨的示现,更是一名僧人,一名佛子。
作为一名佛子,让我感叹的是玄奘法师身上所折射出的`一种信仰的力量,也就是他出家之初的“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初衷,正是他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使得他取经路上“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面对“禁边令”,他毫不犹豫,偷渡瓜州,穿越大漠,他不畏艰难;面对高昌王的挽留,他绝食明志;历经凌山,草原,雪山他九死一生;面对声誉和厚待,他毅然离开天竺,义无反顾······这就是玄奘法师,不畏困苦,不为名利,心中只有信仰。他为取经历经磨难,他为译经,殚精竭虑。
看《玄奘之路》的过程中,我几次落泪,是感叹于先人西行求法的诸多磨难,是感叹于那种为法忘躯的精神力量。我想,这一切都源于对佛法的信心,更是一种担当,并由此而生的愿望——为究探佛法本源,解决所疑,不顾生命安危,誓愿西行。这就是由于对佛法的信仰而生起的不惜生命来捍卫的力量,就是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不恰恰就是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生动写照吗?
对照法师,我们呢?如今不必为佛经的难得而惆怅,打开网页就有,去寺庙、书店就可以请,是如此的轻而易得。我的信心呢?不用说为了信仰献出生命,就是让我去守持五戒都很难,还想再吃几年肉,等老了再去不吃肉;想再信口忽悠几年,可以做生意多挣点钱;可以在仕途上再奋斗一番,过几年再学佛!如此等等,对于皈依佛门已久的我来说,信仰对我是什么?有多重?
在佛法东传的岁月里,又有多少先哲们为法忘躯啊!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而这期间又饱含着多少人的心血!在唐朝义净法师的《西域取经诗》中说道:“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远路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这仿佛就是一幅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先人取经求法的历程,这在我看法显法师的《佛国记》的时候,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呢?对这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经典,珍爱了吗?恭敬了吗?
如今,经典很容易获得,我们也不必远渉千里去寻师问法,法师大开方便门,以三级修学接引众生,而我等入的门来又有几分珍惜和精进呢?
在观看《玄奘之路》的时候,让我对先人生起了深深的感恩,更为期间信仰的力量所震撼!“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我会安住于此,“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
对于每年寒暑假都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我来说,故事的主角是有着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而唐僧只不过是那个磨磨叨叨、遇到困难只会寻求徒弟帮助的师父,他的轮廓也不是很清晰。今年寒假,《玄奘之路》让神话回到了历史,让传奇回到了真实,颠覆了我的认知。演员没有任何台词,通过平实的讲述,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内心。
受《西游记》的影响,加上我是个历史盲,一直以为是唐太宗派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的,而玄奘法师只是遵从唐太宗的旨意完成任务而已。当知道玄奘法师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违背唐太宗的旨意,在西行开始就要面对官方的追捕,冒着生命危险去实现一生心愿时,我羞愧难当。不仅因为自己对历史的无知,更是因为我曲解了玄奘法师。看着他孤独的身影在异乡徘徊等待时,他该何去何从也深深牵动着我的心。
身处三级修学中的我,是何等的幸福。这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是一个有方法,有次第,有氛围,适合当今学人修学的地方,我当加倍珍惜。对于我来说,没有三级修学的支持,寸步难行。
当玄奘法师进入浩瀚的沙漠中,不久打翻了维持生命的水源时,绝望的心情无人知晓,为了践行“宁可西行死,决不东归活”的诺言,他毅然走入了无边无际的沙漠。凡夫的我在想,为什么不能先回去取点水再继续西行呢?好过白白丢了性命。后来好像想明白了,也许一次的妥协,就会导致一次次的妥协,以及妥协之后所带来的变数,都有可能导致西行愿望的搁浅,甚至夭折。所以,哪怕为了自己一生所愿而死,也不愿苟且而活。这是怎样的精神境界?怎样的信仰?它能够战胜对死亡的恐惧,超越对生命的执著。
我需要做到的:坚持每天定课,坚持每天背诵“真诚认真老实”的定义和八步骤,诵读健康生活五大信念,一天不落。每天相对固定的时间闻思法义,坚持做下去,不给自己一次妥协的机会!
玄奘法师能在一夜之间让信奉拜火教的国王改变自己的信仰,让印度公主从小乘改信大乘,玄奘法师的智慧、辩才,以及感染力一定是非同一般的。他的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我只能望其项背。我所认识的不再是容貌十分俊美的唐僧,而是博学多识的智者玄奘法师。
我需要调整的:安住在三级修学中,努力学习佛法智慧,不断提升自己,在尊重缘起的基础上,因上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走上觉醒之路,包括最让我头疼的家人。
西行求佛19年,翻译经文19年,他放弃一切荣耀,只为弘扬佛法。而19年的西行求法只是为后面的翻译工作做的准备。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震撼了,原来19年的磨砺,只是开始!他生命的最后19年才是他实现心愿的过程。但是没有前面的种种磨练和学习,他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心愿。原来生命中的种种经历,没有一刻是白费的,过去的种种就是为了求得这最终的圆满。
我的心愿:我想起了电影《摆渡人》中的一句台词,一辈子太短,也许一件事也做不完!三级修学的八年时间也只是个开始,一生做一事,一事做一生。有导师的指引,有师兄们的陪伴和鼓励,菩提路上无所畏惧!
用了4天值班时间看完《玄奘之路》这部12集纪录片,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震撼,已经不是简单能用一句两句话概括了,干脆为它写篇日志吧。知道这部纪录片是这次演出结识了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火车上他推荐我看这部他解说的这部纪录片,正巧这周值班,漫漫午后无事可做,便开始看了起来。
整部纪录片以玄奘法师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为主,从人文、地理、历史和现状4方面来述说这段历史行程,以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为重点叙述了他一生的同时,又简单概述了他一路的经历和见闻,还阐述了佛教的发展史,把人的思绪带入1000多年前的唐代,复原了当时西域的风土人情,还根据《大唐西域记》里当时的人文地理结合现状现况来讲解,使简单的一段西行取经又东归的行程变得生动、立体起来,无论是佛教徒还是喜欢地理、历史的观众来说都会有特别的意义!
玄奘能够活着从大唐偷渡、走到印度那烂陀寺绝非偶然,也不是仅凭运气,还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没有智慧,他就不会说服他的第一个胡人徒弟带他偷渡、说服他放过自己而没有被他灭口,没有智慧,他早就惨死在焉耆土匪的刀下,没有智慧,即使到了那烂陀寺也会因为辩经辩不赢对手而死去,没有智慧,即使取经返回大唐也会因为当年偷渡的行为而获死罪……每逢遇到困难,他都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化解了,而又是因为他有坚定地信仰来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撑着他,达到他的目的、获得他想获得的知识。从他28岁西行印度到回到大唐一共19年,19年他已从青壮年变成中年人,完成这一切得需要一个人有多么强大的内心?
看片子的时候,我无数次想回到那个年代做一个唐朝人,无数次想跟随玄奘西行,哪怕受尽那九九八十一难也值得,玄奘法师,他身上一定有很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极其渊博的知识,我这个皈依弟子对于佛教的了解连皮毛都没有,惭愧至极。下次去西安,一定要再去大雁塔看看,此生要有机会,一定走下玄奘之路!
这两天晚上看电视,发现北京台有个《光阴》栏目在播“玄奘之路”。由于本来我对这些就有点兴趣,我看了下去。
就看了两集,怎么说呢?
三藏法师去印度取经的过程实在艰辛,我看到的是路途中即使遭遇险情磨难依然坚忍不拔的他,对佛法绝对的热忱与信念,使得他的各种情绪显得异常动人:在看到佛法衰落时他的悲伤,在看到佛祖释迦摩尼佛像时他的脆弱,站在菩提树下虔诚膜拜时他的信仰,在那烂陀拜戒贤法师为师时他的喜悦,似乎都是太过浓重的情感,他的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信仰真是很神奇的东西。一个人能爱它信它到狂热的地步!他可以不顾一切阻碍,甚至不惧舍弃生命,也要追求到自己信仰的。在我心里,这是非常感动我的一种品质。为了一件东西,可以牺牲一切,可以心甘情愿放弃一切,这是绝对虔诚绝对忠心而德高的信徒。
不管信仰什么,有信仰都是幸福的。拥有自己认可的认知,有明确而真实的目标,有甘愿花费余生为之奋斗为之探索的未来,可还有什么不安?这样的我们有自己在意的事,世间各种情态,每个人都有可依托走下去的支撑。这是多么容易被满足多么真实的存在啊!
当得知我们需要写《玄奘之路》观后感时,我脑海里第一件想到的事便是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埋有玄奘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的问题。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为了让环境更优美。虽然后来相关部门再次出面澄清涉及拆迁的仅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新建建筑,但这其中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文物遗产,并不仅仅是建筑物,其中还蕴含了百年甚至千年的人的气息与精神,它是承载了长久的人类活动才能有今天的风貌。当地忽视众僧诉求,单方面进行规划与拆迁,高举申遗的牌子,而申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文物遗产,可这样保护下来的遗产是否还存在遗产本该有的样子了呢?当今,申遗层出不穷,各地千方百计挤进申遗的队伍,打着保护文物的牌子,可申请成功之后就将其当成获取利益的最佳手段。申遗并没有错,可倘若其目的不在保护而在开发,就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了。当文物遗产仅仅只作为供人们参观的“文物遗产”,我想这遗产也就失去它的意义了吧。
再说说看《玄奘之路》的一些感想。
其实,看完这十二集的记录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玄奘的坚韧、执着和信念,而是佛学给我带来的震撼。之前对佛学的理解是存在误区的,仅仅是很浅薄的一些认识,加上遭遇过很多愚昧的信徒,我甚至将其归为迷信。可当看了纪录片,佛学给我的感觉唯有用震撼来形容。尤其当看到玄奘在各地为人们讲经,人们虔诚的样子;那时的人们对佛学尊敬与信仰,特别是高昌王、西突厥可汗等等对佛学的尊崇对高僧的敬重;那烂陀弥漫的极其浓厚的学术氛围、数以万计传承佛法的学者以及当戒贤法师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时大殿的情景,都使我震撼不已。当众僧一起诵念经文,空旷的大殿回荡低沉的钟声,都使我内心感到特别平静与开阔。为此,我特意找出很早之前听过的王菲一首《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再次听了几遍。
爱因斯坦说,“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意成为一名佛教徒”。
或许只是因为我并未深入了解佛学,此时的看法依旧浅薄。但不可否认,它确有让人内心平静的力量。在这如此浮躁的世界,能为自己内心找一片净土,就是幸福的了吧。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进行着思考和生活,缺乏幻想和想象。我看东西经常会把故事情节与现实或历史对照起来读,也正因此春节期间看到央视在播《玄奘之路》的记录片时,激起了我极大的热情,毕竟《西游记》是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经典,通过与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联系,再看《西游记》或许能给自己一些现实的启发。
玄奘所着的《大唐西域记》和其弟子所着的《三藏法师传》是本部纪录片所依据的重要史实资料。看这部片子,更多是被历史人物信仰驱使下的坚持所打动,不仅经受八百里大漠和雪山等险恶自然环境的考验,而且要与不同民族、身份和信仰的人交流沟通取得支持。
《西游记》中的一些传说与《大唐西域记》中的描述不谋而合,白马驮经、经书落水的故事情节,石磐陀与孙悟空的人物形象。玄奘西游所行记录不仅启发了吴承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中外学术和历史界,带给后人巨大的精神感召。
玄奘沿古丝绸之路踏上西行求经的道路,他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地理的能手”,是探险家,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文化使者,在“输送财富”的丝绸之路上“传播信仰”。古印度的历史因玄奘的记录得以重建,同时《大唐西域记》更加坚定了唐太宗重建丝绸之路新秩序的信念。
一个僧人不仅在弘扬佛学事业上起到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而且对国家、对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感谢《西游记》,是它让我们有了与真实历史人物接触的冲动。
而同时,当看到英国考古学者斯坦因自称是玄奘在天之灵,欺骗看守墩煌的王圆箓掠走莫高窟大量珍贵文物时,内心一阵悲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精神支柱。看今日中国之传统文化,反而在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地方得到了好的继承,我们身边好多传统和手工技艺等在逐渐丢失,如果这是经济社会转型必经之痛的话,我们希望这种阵痛之后是传统文化受尊崇。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一个个像玄奘一样的坚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