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电影演员陈述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陈述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余年了。每当人们提起艺术家陈述先生时,我们就会想到他在电影《渡江侦查记》中所扮演的敌情报处长的角色,以及那早已在人们心中刻下烙印的台词。陈述老先生饰演的情报处长阴险狡诈,入木三分,是当年最受欢迎饰演反派人物的演员之一。他的作品,数十年来被人们常常提起,津津乐道、经久不衰。
陈述先生艺术精湛,而且戏路宽广。他不仅能演话剧、电影,而且演过喜剧、小品等。陈述先生多才多艺,除电影、话剧之外,还从事过相声、绘画、书法、摄影、音乐、配音、等工作,且样样精通。他还喜爱体育,如吊环、游泳等,另外,他还喜欢文学、会化妆、好烹饪。陈述先生极有语言天赋,除会些日语、德语、俄语和意大利语外,其英语水平极佳,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陈述老先生曾在1957年文化部1949年~1955年的优秀影片评选中获得个人一等奖;1995年获得中国表演协会的“特别荣誉奖”;2005年,入选为100位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优秀电影艺术家”之一。
2006年底,陈述先生因病去世。
Ⅱ 电影演员陈述儿子是演员吗
不是。陈述是中国内地男演员兼电影导演,其儿子不是演员,而是镇江市化工企业的合伙人,其为人和善,深受企业员工爱戴。
Ⅲ 电影《难忘的战斗》的老演员们近况如何
经典老电影《难忘的战斗》拍摄于1975年,1976年1月公映,距今已经过去44个年头。
这部电影选取了刚刚解放后一个小镇上粮食斗争的故事,真正想表现的意思是夺取政权不易,巩固政权更难,敌我斗争相当艰难,而且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我军 粮食采购工作队队长田 文中由达式常饰演,这是一位老一辈电影表演艺术家,当时拍摄这部电影时只有三十五岁,不但外形俊朗、举止潇洒,而且表演真挚朴实、自然流畅。其他演员中,有以饰演反派著称的表演艺术家白穆、陈述、程之,还有后来因饰演康熙皇帝名声大噪的焦晃等,每个人物都给当时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以至多年以后还难以忘却。
那么,如今这些演员都怎么样了呢?
一、达式常,剧中饰演我军副团长、粮食采购工作队队长田文中
达式常, 原籍江苏南京, 1940年9月26日生于上海。
达式常一生塑造了无数经典银幕形象,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的观众几乎无人不知,除了《难忘的战斗》,他还主演过《年青的一代》、《曙光》、《燕归来 》、《人到中年》、《谭嗣同》、《书剑恩仇录》等,并凭借《燕归来》中的林汉华,荣获1981年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进入九十年代后,达式常曾在反映香港回归的电视剧《归途如虹》中饰演解放军少将李元博,电视剧《萍踪侠影》中饰演张宗周,电影《生命如歌》中饰演夏钢。
现在的达式常已是79岁高龄,但仍然活跃在影视舞台,2019年4月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永远的战友》中就有达式常的身影。从达式常老师近照来看,依旧神采飞扬,容光焕发,岁月没有抹掉他当年的英俊风采。
二、白穆,剧中饰演粮店老版,潜伏特务陈福堂
白穆1920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宁波,2012年4月26日病故,享年92岁。
白穆参演的电影有《农家乐》、《南征北战》、《不拘小节的人》、《祖国啊!母亲》、《苦恼人的笑》、《药》、《大泽龙蛇》等,《大泽龙蛇》,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第五届理事,并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会奖”,这也是对他一生演艺事业成就的肯定。
三、顾也鲁,剧中饰演陈福堂的帮凶朱善斋
顾也鲁是江苏吴县人,生于1916年,2009年12月23日病故, 享年93岁。
拍摄完《难忘的战斗》后,1977年,顾也鲁参加了电影《连心坝》、1980年,参演了电影《雪花和栗子球》,1981年,主演电影《革命军中马前卒》, 饰吴稚晖 ,参演电影《子夜》,饰 杜竹斋 。
2005年,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华诞之际,顾也鲁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
四、程之,剧中饰演土匪头子武大赖子
程之1926年2月3日生于湖北武汉,1995年2月14日因心肌梗塞病逝于上海,享年69岁 。
著名演员牛犇曾这样评价程之,说他是上影厂不可多得的看家反派,对事业绝对认真,给人们的感觉是这个人除了长的不太好看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好 。
的确,程之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很多经典反派角色,《春苗》、《特殊任务》、《儿子、孙子和种子》、《苦恼人的笑》、《他俩和她俩》、《笔中情》、 《开枪,为他送行》、 《子夜》 等影片中都有他的身影,年轻观众对他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央视版《西游记》中的金池长老。
五、焦晃,剧中饰演副区长、潜伏在我军内部的内奸刘志仁
焦晃1936年7月8日生于北京,今年83岁。
焦晃不但是国家一级演员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因主演话剧、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等,素有“莎剧王子”的美誉。
1975年参加完电影《难忘的战斗》 之后,焦晃曾出演过多部电影,如《沙漠驼铃》 、《拓荒者的足迹》 、《女儿经》、《庭院深深》、《世界屋脊的太阳》、《第一诱惑》等。
近些年,焦晃塑造的最经典影视剧形象就是1997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饰演的康熙皇帝,曾被誉为“千古一帝”,此外,他还参演了胡玫导演的另一部经典电视剧作品《忠诚》,饰演老书记钟超林,此后,又参与了《李卫当官》,仍然扮演康熙皇帝,2004年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饰演汉景帝。
2013年,焦晃在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饰演北大教授何其沧 ,同年获得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
六、陈述,剧中饰演地主汪明德
陈述 1920年6月30日出生,至 2006年10月17日病故于上海,享年86岁。
同程之一样,陈述是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以饰演反派著称,曾因在《渡江侦察记》中饰演国军情报处处长一举成名,后来又相继在《铁道游击队》、《海魂》、《林家铺子》、《聂耳》、《飞刀华》、《难忘的战斗》 等三十余部影片中出演过各种反派角色,从而成为 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称的著名电影演员。
2005年,陈述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
陈述在《难忘的战斗》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直到现在都被人铭记。
七、曹铎,剧中饰演阴坏的账房先生
曹铎声誉1929年12月,2005年病故,享年76岁。
曹铎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 表演艺术家 ,中国电影协会会员。曾在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误入雷音寺"一集中扮演黄眉老怪。
除了上述演员,出演过《难忘的战斗》的还有郭凯敏、陈烨等,郭凯敏曾和张瑜合作,主演过电影《庐山恋》,而陈烨后来曾出演过电影《火烧元民怨》中的慈安东太后。
老电影《难忘的战斗》是由汤晓丹、天然、于本正联合执导,由达式常、白穆、周国宾、马昌珏等人联合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76年拍摄放映的一部故事片。该片讲述的是江南某城刚解放时,国民党特务利用粮食等物资溃乏之际,妄图制造混乱、破坏胜利成果。解放军工作队与敌特斗智斗勇,最终消灭敌特,维护了城市的稳定,保住了胜利果实的故事。然而,敌特也有漏网之鱼,战斗仍将继续下去的故事。
四十年已然过去,当年那些演员们现在怎样了呢?
达式常——饰田文中
达式常于1962年在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在《年轻的一代》《燕归来》《他们在相爱》等多部片中担任主要角色,曾获得过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等多个奖项。达式常是观众非常喜爱的一位表演艺术家,他曾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白穆——饰陈福堂
白穆1941年开始从事演艺事业,建国后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白穆从艺数十年,先后在《风流人物数今朝》《苦恼人的笑》《药》等多部片中担任重要角色。白穆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2012年,白穆因病去世,享年92岁。
周国宾——饰赵东生
赵东生曾在《不要离开我》《走出死亡陷阱》《血囚》等多部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大多是配角角色。
马昌珏——饰李光明
马昌珏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话剧系,曾担任过南京话剧团副团长及演员、江苏省话剧团副团长、编剧及演员。马昌珏先后在《艰难的抉择》《甲申纪事》《刑警队长》等多部影视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马昌珏曾获得过文华奖、中国话剧表演金狮奖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作者:“小方说 历史 ”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 历史 ”
云绯 历史 号:故纸堆间
Ⅳ 中国电影史上有很多表演精彩的反面角色,其中都有哪些
阿蒙葛斯,《辛德勒的名单》
阿蒙葛斯,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中最成功的角色莫过于阿蒙葛斯,由拉尔夫·费因斯刻画的这位杀人犯,有气质,很多影迷都喜爱,是影史上最经典的反派角色之一。
Ⅳ “经典反派演员”陈述:病中子女冷淡,死后子女却和妻子争夺房产
197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将1954年拍摄的《渡江侦察记》翻拍成彩色的。除了原编剧沈默君和原导演汤晓丹不变外,剧组人员和角色扮演者都来了个“大换血”。
在确定敌军“情报处长”这一角色时,剧组人员犯了难。这个角色,个子不能太高,人也要瘦瘦的,还得有点奸猾狡诈的模样。 选来选去,剧组人员觉得谁演都不如原来的扮演者适合。
在1954年上映的《渡江侦察记》中,饰演敌军“情报处长”的演员是素有新中国大银幕的“五大恶人”之一的陈述,他饰演的“情报处长”阴险狡诈,入木三分,是当年最受欢迎扮演反派人物的演员之一。
陈述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敌军“情报处长”的剧照
一个大反派,居然能演到让人“恨之入骨”,成为银幕上的经典角色,无法取代,足见演员功力。 最终,编剧和导演共同拍板:情报处长非陈述不可!就这样,时隔20年,陈述与“情报处长”再续前缘。
1920年,陈述出生在上海。陈家是书香门第,而1920年的上海,新旧思想、中西方文化,也在不断地碰撞、交互、融合......
陈述还在咿呀学语时,就每天听母亲为他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东方经典,为陈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睡前故事,则是爸爸朗读的《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等国外名著,催化了性格中的自由进取,激发了性格中勇敢、向上的力量。
转眼,陈述到了上学的年龄。家境还算优渥的他,进入了当时上海非常有名的万竹小学读书。 那几年里,陈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学识、阅历都快速增长,也打下了很好的外语基础。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上海局势动荡,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15岁的陈述,看着时局影响下日渐衰败的家,心中很是不安。
“父亲,家里供我读书多年了,该是我为家里承担一些了。”陈述跟父亲提出停止学业,并找一份工作,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里负担,又可以赚钱略微贴补一点家用。
于是,15岁的陈述终止了学业,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做了一名职员。“去印书馆,不仅可以工作,还可以继续看书学习,也算是爸爸给你的补偿吧!”陈爸爸慈爱地说。
陈爸爸给予陈述的补偿,反而在少年陈述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 工作的便利,让陈述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剧本,他常常透过这些精彩的文字,琢磨剧本中演员的神态、动作。
工作之余,陈述会跟爸爸聊起在印书馆工作的心得,也曾经问过爸爸:“演员是怎么把剧本里的内容展示出来的呢?”陈爸爸看儿子对演戏居然很感兴趣,于是也留心起与演戏有关的事情来。
1939年,陈述进入上海邮政管理局工作。在爸爸的支持下,陈述利用业务时间,先后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少年剧团等社团参与演出。 在与舞台多次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陈述越来越喜欢演员这个职业了。
无论是印书馆还是邮政管理局,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无疑是一份令人羡慕的体面工作。 但陈述很清楚地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1942年起,陈述先后在未名剧团、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等多个剧团做兼职演员。 舞台上的陈述,灵动而鲜活。 抗战胜利后,陈述又在上海剧艺社参演了《升官图》、《雾重庆》等多部话剧。
通过几年的舞台实践,陈述学到了很多表演的技能,他已经可以将角色的语气和神态把握得非常自如了。 对于角色的选择,也从最开始的跑龙套,慢慢变成了舞台上的主角。
终于,陈述决定放弃原有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舞台,投入演艺事业中。陈爸爸看着儿子一路走来,也非常支持: “难得吾儿在这乱世中尚能保持一腔热情!”
有了家人的支持,陈述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拥抱自己钟情的舞台了。 1948年,陈述作为特约演员效力于文华影片公司,正式走上演艺之路,并与王丹凤等很多著名演员共同出演了多部电影。
很快,陈述就凭借精湛的演技,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演员之一 。1951年,陈述加入了大同影业,31岁的他出演了首部电影《美国之窗》,完成了自己的银幕首秀。
一年后,陈述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正式的、专业的电影演员。 1954年,陈述参与了上海电影厂出品的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拍摄,得到了真正让自己名扬四方的机会。
在《渡江侦察记》中,陈述出演的敌方“情报处长”是个大反派,但陈述长得很端正,丝毫没有凶狠的感觉。 为了让角色活灵活现,陈述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
他不仅将敌方“情报处长”阴险毒辣、凶狠狡诈等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把那句“根据情报,饺子还是老李家的好吃”,变成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流行语。
影片主演孙道临曾这样评价陈述:“他的演技不是偶尔,他的剧本上,永远都是红蓝铅笔标的批注......” 用心揣摩角色的每一次心理变化、每一个动作神态,这些,是陈述接到剧本后的必修功课。
陈述说:“电影创作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就是剧组全体人员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体验生活’,这是保证影片质量和演员表演真实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正因如此,在拍摄《渡江侦察记》前一年,他曾专程到南京军事学院访问了一些前国民党高级军官,请他们介绍国民党军队内部的情况,为自己塑造角色提供了丰富充实的依据,表演起来游刃有余。
陈述凭借精湛的演技,出色地塑造了敌方“情报处长”这一角色。 他本人也凭借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个人一等奖。
此后,陈述为观众奉献了很多惟妙惟肖的大反派形象:《铁道游击队》中凶狠歹毒的日军队长岗村,《海魂》中灭绝人性的国民党海军鼓浪号副舰长,《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的黑帮老大……
虽然陈述出演过很多反派,但多年话剧舞台的沉淀,陈述戏路很宽,而且多才多艺。
拍摄《渡江侦察记》时,陈述用自己学过的撑杆跳技能,为剧中情节设计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登船动作,让导演拍案叫好。他还凭借精湛的游泳技术,为剧中角色担任替身,在上海高桥海面上完美呈现了泳姿。
陈述还曾塑造过一些非常富有喜剧性的人物。 《老兵新传》中的农民老王头、《今天我休息》中的理发师等,让观众看到了他亲切可爱的一面。
但是,观众们还是对他塑造的反派角色“情有独钟”,陈述并不介意将自己定位成“反派”专业户,他认为:“ 正角与反角并无差别,塑造角色首先应该熟悉角色,按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刻画才能传神。 ”
从影五十余年,陈述始终保持着刚入行时的初心与热情。 2000年,已是80岁高龄的陈述坚持不用替身,光着膀子在零下8度的室外足足拍了7个小时,完美的塑造了影片《鬼子来了》中疯七爷的形象。
然而,就是这个55岁仍可表演后滚翻爬,57岁还能从桥上后翻跌到河里的陈述,在2001年因脑梗塞而倒下。 至此,这个让观众“恨”了一辈子的“坏蛋”,被迫告别了钟爱一生的银幕和舞台。
在长达5年的反复治疗期间,每当老友叶惠贤前往探望时,陈述都会紧握着老朋友的手不放:“老叶,我再不能演戏了!”说完便嚎啕大哭。而此时,能陪在身旁的只有他的第二任妻子,李波。
陈述的原配妻子陆维华曾是他在话剧舞台上的搭档,也是他的知己。夫妻俩情投意合,并育有三儿一女,相伴数十载。 陆维华在陈述71岁时病逝,陈述很悲痛,一度无心续弦。
第二任妻子李波在新疆文工团、歌剧团工作过。 而陈述和李波的初见,可追溯到1987年,陈述与叶惠贤在新疆的一次“意外”。
八十年代退休的演员,工资待遇都不高,陈述虽然演了一辈子,艺术造诣很高,但退休后的工资仅一千元上下。陈述退休后,便和老友叶惠贤同去新疆演出,赚钱贴补家用。
结果,这次去新疆,因为演出收入太少,主办方赖账不给,还玩起了消失,将二人丢在新疆,两个人顿时一筹莫展。 就在两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叶惠贤想起在新疆支边时认识的同事李波。
李波是新疆人,一直留在新疆工作生活。 作为文艺工作者,李波有着姣好的外表,性格也很外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得知两人的难处,李波二话没说,立刻伸出援手,帮忙为他们买了两张回上海的机票。
在机场告别时,陈述第一次见到了小他30岁的李波。 陈述对李波的雪中送炭感激不尽:“太感谢了!有机会来上海,一定联系我们,再次当面致谢!”
几年后,陈述果然再次见到了李波。 不同的是,这次,陈述的生命中再无爱妻陪伴,而李波也因与丈夫离婚,独自一人来到上海疗伤。
叶惠贤与陈述提起李波来了上海,陈述心心念念地要感谢李波曾在新疆施以援手:“老叶,我们得尽尽地主之谊,人家来趟上海不容易,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一定尽力。”
于是,陈述满怀感激地为李波找住处,带李波在上海滩四处游览。陈述的热情,让初到上海的李波顿感温暖与安全。 凭借着对艺术共同的追求,对舞台的热爱,两颗孤独的心也靠得越来越近。
李波的热情开朗,填满了陈述丧偶之后空虚的感情,为陈述暗淡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光亮。 但,想想自己已经76岁,陈述退缩了,他没有勇气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更担心耽误了李波后半生的幸福。
李波不是没有想过,往前一步自己将面临什么:一个离异女人,带着孩子,嫁给比自己大三十岁的老头子,很难不被人怀疑是为了钱、为了老头子的房子和上海的户口。
但陈述一直是李波非常喜欢的偶像,陈述对艺术造诣和对舞台无限的热爱和追求,吸引着李波,更打动着李波。 她默默地对自己说:“我比他年轻,应该比他更有勇气面对生活!”
于是,李波鼓起勇气对陈述说:“你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不需要一个后妈了。但,我还年轻,需要精神上的导师,而你,也需要一个懂你的热情,了解你对艺术的执着的伴侣!”
李波的话,给了陈述莫大的鼓舞。 一个女人都能勇敢面对自己的心,他还有什么理由退缩、畏惧? 于是,1996年,两人排除万难,走到一起,他们要为自己再活一次。
陈述说:“与李波在一起,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的确,婚后十年的时光里,陈述给了李波五年的幸福,之后五年,陈述贫病交加,是李波带给他鼓励和安慰。
李波和陈述前五年的婚姻生活,平淡且温馨。 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李波的眼神中透着温柔,陈述的笑容里满是甜蜜。友人曾用《诗经》中的话形容两人的生活:“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001年陈述发病后,李波就寸步不离的照顾着他。她曾对陈述说:“我是你的妻子,你什么样我都不嫌弃,我会照顾好你,你要好好努力,早点好起来!”
然而,折磨李波的并不是照顾倒下的陈述。陈述每月只有1132元工资,很多疗效好、见效快的药物,陈述吃不起也用不起。 为了控制陈述的病情,李波坚持让医生用最好的药,自己则为医疗费四处奔波。
李波曾经做过酒店大堂经理,自己开过饭店,但很多工作都因要照顾陈述,不得不放弃。李波曾向自己的儿子借钱为陈述治病,但孩子积蓄不多,面对陈述的医药费只是杯水车薪。
看着为自己奔波忙碌的李波,陈述伤心又绝望:“我曾是是多么骄傲、多么有尊严的人啊!如今却人不人鬼不鬼的躺在这,还拖累着妻子和孩子,我生不如死啊!”
有几次,陈述趁李波不注意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都被李波救下来了。 李波又气又急,哀求陈述道:“以前你活着,是为了演戏,为了舞台,现在,你能不能为了我,好好活着?”陈述听后,老泪纵横。
陈述的病情被 社会 各界得知后,人们纷纷向老一辈艺术家伸出了援助之手。 有了大家慷慨相助,暂时减轻了医药费上的负担,陈述的病情也略微稳定。
夫妻本是同林鸟,但李波并没有在陈述倒下后选择“各自飞”,而是留下来照顾他、温暖他。遗憾的是,李波的情谊并没有感动上天,2004年,长期卧病的陈述病情加重,脑梗塞引发痴呆,人越来越糊涂了。
之后的两年间,陈述的病情越来越重了,瘫痪、脑中风等,瘦得皮包骨,连喝水都十分困难。 李波一直默默陪在陈述身边,陪伴着他走向人生的终点。
2006年10月17日,陈述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6岁。 他将自己用毕生心血创作的许许多多反派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也以此为自己画下了一生的圆满。
陈述去世两年后,他的四个子女将李波告上法庭,向其索要陈述留下的一套杨浦区的60平米的小房子。 法庭上,子女们表示:“李波来上海后,是依靠父亲生活的,父亲的所有房子都应该由我们来继承。”
而事实上,在陈述与李波决定结婚的时候,陈述的子女就非常反对爸爸的决定。 为了避免矛盾,陈述将位于上海市中心淮海路的房子给了孩子们,和李波搬到了偏僻的杨浦区这栋小房子里。
陈述的子女认为,房子爸爸买的,应该由子女继承。甚至认为,李波是为了钱和房子才和父亲结婚的。 想想陈述生病的几年中,几个子女不闻不问的表现,现在又来诋毁她嫁给陈述的初衷,李波有些寒心。
“陈述不在了,但我对他的崇拜、敬仰和爱一直都在,房子承载着我俩最后的快乐时光,我希望留住这些回忆。一切交给法律评判吧!” 李波寸步不让的态度,使得矛盾彻底激化,双方最终还是对簿公堂。
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李波拥有房子一半的份额,剩下的一半属于陈述,由子女继承。 之后,李波将满载与陈述美好回忆的家出售,支付给四个子女每人十万元房款,事件终于平息。
李波说:“陈述的临终愿望是出一本书,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留在世上。” 在陈述弥留之际,这本《陈述的陈述》终于编印好,准备出版了,李波也终于舒了一口气。
“ 他多才多艺,相声、摄影、外语样样都精通。 他卧床这几年,我抓紧搜集他的报道、照片,交给出版社。有些我平时随手拍的照片,也能放进这个有意义的画册中,很欣慰。我的摄影还是他教的......”
官司平息后,李波时常拿出这本《陈述的陈述》翻看:“本想他看见画册能有所好转,到时候,我在给他弄个首发仪式什么的。 没想到,拿到画册那天,医院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 ”
《陈述的陈述》最终是在陈述的追悼会上举行的首发仪式。 而这,连同后面的官司、纷争和世俗的一切纷扰,陈述都已看不见了。
但我们仍然相信,此时的陈述,依然怀揣着对舞台的热情,对生活的执着,对人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祝福着每一个记得他的观众,也祝福着他爱的,也爱着他的那些人。
Ⅵ 陈让和陈述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陈让,明代官吏南直隶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陈让历仕国子监掌教、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中宪大夫。两个人一个是明代官员,一个是现代演员,他俩毫无相关。陈述,原名陈致通,男,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演员。195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美国之窗》。
Ⅶ 我国电影演员陈志和陈述是不是弟兄俩人
不是兄弟俩。
陈述(1920年6月30日-2006年10月17日),原名陈致通,出生于上海市。陈志是个很年轻的演员,跟陈述没有亲缘关系。
Ⅷ 电影演员陈述是不是国家一级演员
实际上没有所谓“国家一级演员”这个职称。
在艺术专业系列中职称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二级为高级职称,三级为中级职称,四级为初级职称。具体细分,一级有一级编剧、一级导演、一级指挥、一级作曲、一级演员等。国务院人事部到各省的有关职称正式文件规定的职务名称中,只有教练员系列中的正高级名为“国家级教练”其它系列均没有国家二字。前面缀以“国家”二字是习惯使然,也显得相对荣耀。
也就是说,国家一级演员相当于我们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国家是不承认的。
陈述不是一级演员。
Ⅸ 了解张艺谋电影 <摇啊摇到外婆桥>中水生饰演者现在的资料档案!
[陈述档案]
名字: 陈述
出生日期: 1920年
出生地点: 上海
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
人物简介
中国电影演员。原名陈致通。生于上海。1935年入商务印书馆当练习生,后任职员。1939年入上海邮政管理局任邮务员,业余参加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少年剧团、中青剧团和邮务工会的雁声剧团,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大雷雨》等。1942年起相继参加未名剧团、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等职业剧团,任兼职演员。先后参加演出《雷雨》、《日出》、《茶花女》、《少奶奶的扇子》、《袁世凯》等三十余个剧目。抗战胜利后在邮务工会话剧组和上海剧艺社演出《升官图》、《雾重庆》等。1948年后任文华、大同等影片公司特约演员,参加拍摄《彩凤双飞》等影片。1951年起相继加入大同影业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在《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海魂》、《林家铺子》、《聂耳》、《飞刀华》、《难忘的战斗》等三十余部影片中,塑造不同类型的反派角色。其中在《渡江侦察记》中成功地饰演国民党情报处长,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1979年后参加《新郎之死》、《两家春》、《藏金记》、《翁婿之间》等电视剧的拍摄。(详细资料)
Ⅹ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电影演员你能记得哪几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电影演员我还能记得的有:
王丹凤(1924-2018)、原名王玉凤,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60年代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女理发师》、《护士日记》、《家》、《桃花扇》、《海魂》、《儿子孙子种子》、《万紫千红》、《春满人间》…
金 迪1933年2月25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原名金慧琴,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60年代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花好月圆》、《我的十个同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大雁北飞》…
秦 怡1922年1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高邮,著名电影表示艺术家。代表电影《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女篮5号》、《雷雨》、《苦恼人的笑》、《那些女人》…
秦 文(1928-2008)、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高邮,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毕业,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电影《上海姑娘》、《千万不要忘记》、《为了和平》、《飞越天险》、《母亲》…
刘尚娴1941年12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徐州,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芳…
廖有梁(1937-1999),上海嘉定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电影《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淮海战役》…
陈 述(1920-2006),原名陈致通,上海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电影《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母亲》、《海魂》、《老兵新传》、《为了和平》、《难忘的战斗》、《聂耳》…
魏宗万193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余姚,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电影《三毛从军记》、《巧奔妙逃》、《湘江剿匪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夏 天(1920-2005),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邳州,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电影《羊城暗哨》、《翠岗红旗》、《金银滩》、《林则徐》、《飞刀华》、《秋翁遇仙记》…
周文彬(1907-1981),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无锡,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电影《英雄儿女》、《铁道卫士》、《海上神鹰》、《边寨烽火》、《党的女儿》、《前哨》、《甲午风云》…
严顺开(1937-2017),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北鄂城,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著名艺术家。代表作品电影《阿里Q正传》等;小品《张三其人》、《爱父如爱子》…
阮玲玉(1910-1935),别名阮凤根、阮玉英,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中山,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代表电影《野草闲花》、《新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
胡 蝶(1908-1989),原名胡瑞华,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鹤山,中华电影学校毕业,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代表电影《歌女红牡丹》、《狂流》、《姊妹花》、《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
1、应该是说5、60年代出生的观众看到的7、80年代的电影的电影演员吧?不是50、60年代出生的上海演员吧?两者跨度很大,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曾几何时,一个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一个上海电影制片厂几乎就垄断了整个的中国电影的,比文化中心北京都厉害得多的,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名流如云呢。五、六十年代活跃的演员多了去了,一些大师级的演员可都是在上海成名的呢。
2、前几年去过一次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大门除了上影厂的工农兵塑像厂标以外,还有谢晋、白杨、孙道临等人的雕塑,孙道临应该是跨越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了,代表作有《早春二月》、《家》、《永不消逝的电波》、《渡江侦察记》等等,记得八十年代以后了,还拍过《雷雨》、《非常大总统》、《詹天佑》,前两部还是自导自演的。但是,孙道临是地道北京人、毕业于燕京大学,一辈子都在上影厂工作的。
3、然后,早于孙道临的金焰、赵丹、袁牧之,晚于孙道临的魏鹤龄、韩飞、高博、白穆、陈述、温锡莹、达式常、梁波罗都是很有影响的男演员了;女演员里面呢,金焰的妻子秦怡是个代表性人物了,具有东方女性的柔美、贤惠,比秦怡资格老的胡 蝶、阮玲玉、上官云珠,跟秦怡同时代的白 杨、王丹凤、张瑞芳,后来的祝希娟、朱曼芳、黄梅颖、向 梅,都是很有影响的大明星了。再往后走,就到了陈冲、张瑜、邬君梅、郭凯敏、马晓伟、毛永明这代人了。
4、想当年呀,白 杨、王丹凤、魏鹤龄、韩非、达式常、张瑞芳、梁波罗、祝希娟、郭凯敏、陈 冲、张瑜这些人可都是影帝影后级的人物了。白杨的《祝福》里面的祥林嫂,还有跟她搭戏的魏鹤龄演的贺老六;王丹凤的《护士日记》、《女理发师》;
5、韩非的《乔老爷上轿》、达式常的《难玩的战斗》、跟潘虹搭档的《人到中年》,张瑞芳的《李双双》,梁波罗的《五十一号兵站》,祝希娟的《红色娘子军》,郭凯敏、张瑜的《庐山恋》、《小街》,陈冲跟唐国强搭档的《小花》,都是轰动一时、脍炙人口的好片子、经典片子,都给50、60年代出生的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的。
6、说说朱曼芳、黄梅莹、马晓伟、毛永明这几个海派风格明显的也没怎么大红大紫的演员吧?马晓伟呢,其实年轻的时候是跟唐国强齐名的美男子一个,南马北唐、并驾齐驱的,现在一个演蒋介石、一个演毛泽东,都成了专业户了,也是蹊跷,一生都在比拼了。
7、朱曼芳知名度不很高,但是那个年代的绝对颜值美女、上海风情的代表性人物,有两个当时很有名的片子,一个叫《年青的一代》,一个叫《少年犯》都有出演的;还有,现在很红的邬君梅就是她的女儿,优秀基因在传承呢;
8、黄梅莹呢,其实一直活跃在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面,一直都是海派妈妈、嫂子、小市民的最佳人选,《渴望》、《山楂树》、《金枝玉叶》中都有出色的表演,疫情之中过大年的《囧妈》就是徐峥跟她合作完成的,感觉黄梅莹一直普通话都是上海味的,上海人那种精致、细腻的味道,也被她刻画得淋漓尽致的。
9、毛永明曾经很火了一阵子的,浓眉大眼的,属于传统眼光中的标准形象,绝对不输郭凯敏、朱时茂的,估计就是因为跟朱曼芳、黄梅莹几个一样,一口的上海普通话,影响了男性荷尔蒙的发挥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就一直没怎么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