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的电影才是观众最喜欢的
1、就是要有好的故事,优质的电影必有一个好的故事,这就像是一辆豪华的汽车,必须有一个牛x的发动机一样,这是硬性指标,我还没有看过哪一部电影故事很烂,还会有观众喜欢的,那部经典的科幻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投资仅两万美元,没有一个知名演员,甚至一个配得上科幻的特效都没有,却能获得无数人的赞美,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有一个非常牛的故事。
2、好的电影一定要有好的演员来演绎,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就是要有大牌的演员,小鲜肉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片酬,也是基于市场需求,尽管他们电影基本上是赔钱的。
3、场面要够大,我们常说看大片,一般人看电影就是冲大片去的,好莱坞摸准了中国观众的习性,所以才会拍那么多只针对中国市场的烂片。国产电影也一样,故事讲得一塌糊涂,但场面够气派,一看就是花了不少钱拍出来的,往往也能取得不菲的票房,无论是《长城》,还是《战狼2》、《红海行动》等,都是因为“大片”取胜的。
4、中国电影市场中,喜剧电影更容易获得高票房,这也是很多导演、演员更青睐喜剧电影的原因。不过说实话,国产喜剧电影出精品的概率和中国出好电影的概率一样低。
⑵ 现在的电影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影
看电影,我觉得是一件陶冶情操的事情,我们的生活是很枯燥的,有时候我们就要通过一定的娱乐方式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现在的电影非常的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喜欢的电影。那么有的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现在的电影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作为一个观影者,我觉得最喜欢的电影就是喜剧性的电影,因为生活中有很多让自己烦躁的事情,就想通过看喜剧电影来让自己得到放松。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看法,那么你觉得现在的观影者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⑶ 现在什么类型的电影演员比较吸粉呢原因是什么
在影视市场也推出了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在观看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观众都觉得喜剧电影是比较不错的,而很多喜剧电影在上映之后都有着很高的票房,比如《疯狂的外星人》,《夏洛特烦恼》等作品。在演艺圈当中成为一个喜剧演员也是比较容易吸粉的,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因为一一些问题而感觉到压力,在观看喜剧电影的时候心情也能够得到放松,所以才会对这种类型的电影产生好感。当然如果在演技方面有实力的话,也可以考虑去出演一些科幻电影或者是战争题材的电影。
沈腾和黄渤等人作为喜剧演员,也出演了很多喜剧电影,这些作品在上映之后票房也是轻松的刷新了记录,这也能够看得出来,两人在喜剧道路上还是比较有天赋的。在选择电影的类型时,也要结合自身的水平,这样才能够避免翻车。
⑷ 类型电影的四要素是什么
一部好电影需要具备的要素
评价是否为好电影的四大要素:
一、人物角色
1、这部电影中有哪些主要演员?
2、这些主要演员谁是影片中的主角?谁是配角?谁是友情出演?
3、该演员饰演的主角是怎样的一个角色?该角色的影响力?
4、该主角演员在娱乐圈中的影响力如何?
二、悬念
一部电影有了好的演员,有好的角色之后,需要的就是悬念。如果一部电影情节平淡,观众看了几分钟就能猜出电影的结局,一点悬念都没有,观众就不会接着往下看,这样的电影肯定是失败的。
一部好的电影肯定有让观众继续往下看下去的悬念,就像一团谜团,能够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据说世界上最短的一篇小说是这样的: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三、情绪--戏剧冲突
电影具备了人物角色、悬念之后,还需要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情绪。情绪的定义是: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具体要电影中的四要素之一,情绪是指这部电影中的内容或多或少,能够让观众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之一。或者说电影中至少能有一点是独特的,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
四、剧情--细节刻画
影片的内容信息、音乐、背景、灯光、色彩、音效。
⑸ 《悬崖之上》票房破8亿,这部电影值得推荐的理由是
《悬崖之上》累计票房已经突破8亿,可以说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不仅实现了口碑和票房双逆袭,也引发了人们对电影中建筑原型的打卡热潮。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值得推荐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这部电影无论从剧情、演员演技、制作都是一流的。
三、《悬崖之上》制作精良
作为张艺谋执导的一部电影,《悬崖之上》可谓是制作精良,无论是对那个年代的还原,还是精心布置的场景,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也给观众带来了很好的观影体验。特别是雪中的戏份,在漫天鹅毛大雪的衬托下的各种惊心动魄跟是让观众看的大呼过瘾。
总的来说,《悬崖之上》无论是剧情、演员演技还是制作都是一流水准,这样的好电影没有不推荐的理由。
⑹ 类型是建立在观众与制作者普遍认同和默认的基础上是制片人观是不是对的
观点是对的。
⑺ 不同的影视类别(电影,电视剧,网剧)在不同领域的区别
网剧和电视剧、电影的区别在于播放媒介不同,观众不同,制作成本不同,审核和播放范围不同
网剧:即网络剧,网络剧是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通过互联网播放的一类网络连续剧。与电视剧一样,网络剧一般分单元剧和连续剧。观众不同。看网剧需要会操作智能手机和会上网,观众以中青年为主;而电视剧、电影观看不需要操纵上网,只需在家或者到电影院观看即可,所以观众以少年和老年人为主。电视剧、电影可以在网上播放,网络剧却不能在电视上、电影院播放。
电视是一种以对话为导向的媒介。在电视创作中,编剧为王。编剧在创作人的指导下构架整部剧集。编剧个人,靠创作夺人耳目的角色对话产生戏剧张力,电视剧的对话是向观众表达情节、主题和角色的最重要的手段。
而电影涉及文、导、表、摄、服、化、道、特等诸多部门,电影的采样、声道、封装格式有相应播出标准,这是最大的差别
制作成本也不同。网剧的制作成本很低,而电影、电视剧的演员衣服搭配需要达到精致的要求,情节要求也特别严,所以制作成本高。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喜欢请关注
首先,电影。通过最短的时间去描述一件事情,情节紧凑,主次分明。他的播放媒体主要是影院。在影院观看电影,能让你在视觉上的有最舒服的享受
其次,网剧。目前各大视频直播平台都在自己做网剧,也有一些小众的导演和小众的演员愿意去通过网络平台去展现自己的才华。网剧一般集数较少,大都集中在12集到24集左右,通过新奇的故事情节,穿越等故事,让一些鲜为人知的演员出演。通过网络大平台播放,赢得流量和口碑。
最后,电视剧。电视剧之前主要的播放媒体就是家庭电视机上,但是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各大视频直播的网站上也可以看到电视剧。电视剧一般集数都略长,大都超过了30集.另外,电视剧的观看群众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接触电视的应该是整个 社会 。所以,电视剧一般不会出现一些奇思妙想的情节,都是比较切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故事。
前段时间有一部网络在朋友圈流传,名字就是《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这部网剧也让小鲜肉胡一天成为新晋男神,其实近几年热播的网剧有很多,从《太子妃升职记》、《余罪》到《无心法师》、《最好的我们》,每部网剧的评分都非常高,那么网剧和电视剧有哪些区别?一起来和我了解下吧。
网剧是什么意思?
网剧是近几年兴起的,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而且很多人都发现了互联网的商机,尤其是 娱乐 文化,在网络上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力,这也是这几年网剧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关注的原因,那么网剧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网剧就是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一种连续剧,因为它们是通过互联网播放的,所以才被称为网络剧,网络剧被分为单元剧和连续剧,而且因为网剧的限制比较少,所以特别适合一些小制作的连续剧,而网剧的崛起,也证明了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因此这几年网剧也会蓬勃发展。
网剧和电视剧有哪些区别?
自从《太子妃升职记》、《匆匆那年》、《无心法师》、《心理罪》等一系列网剧出现之后,人们对于网剧就开始关注起来,其实网剧现在在刚刚起步,和电视剧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那么网剧和电视剧有哪些不同?
其实网剧和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就是播放平台的不同,网剧是在互联网上播放的,而电视剧则是在电视台播放的,而除此之外,网剧和电视剧的差别并不大,它们都是一种连续剧,当然在制作方式、题材和演员的选择上,网剧和电视剧也是有着天壤之别,尤其是在演员的选择上,网剧只能是一些新人或者不太出名的演员出演,而电视剧的主角都是知名演员出演。
影视文化是多元的是五彩缤纷的! 现代的影视文化主要有电影、电视剧、网剧、纪录片、 动漫及动画片、微影视片下面我就为你讲一讲各个领域的特点吧!
一:电影
电影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时代活力、 科技 含量、市场价值、国际传播意义与 社会 影响 的文化样式之一。以丰富多彩的视听产品为核心内容、以电影电视为传播媒介的影视文化不仅在传 媒文化、 艺术文化、 娱乐 休闲文化的几个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扛鼎地位, 而且对于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 科技 乃至外交、经贸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全 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了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并且电影文化在新的 历史 影视文化功能的 政治 社会 化功能和 娱乐 功能地位日益突出作用并且不断的强化!
二:电视剧
电视剧划分为单本剧、剧场剧、纪实剧、系列剧、连续剧、肥皂剧、直播电视剧。随着电视剧的发展其类型化逐渐明朗,包括戏剧式、情景喜剧式等多种多样。笔者认为电视剧类型主要有青春偶像剧、情景喜剧、一般喜剧、武侠剧、破案剧、谍战剧、言情剧、伦理剧、科幻剧、魔幻神怪剧、 历史 剧、古装剧、军旅剧等。并且电视剧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电视剧所形成的种类。电视剧类型是根据长期制作、播出而形成的一些类型特征,是约定俗成的。电视剧类型是人们在电视剧欣赏与审美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心理认同经验,是人们对电视剧一种审美心理的积淀。电视剧类型注重类型元素的构成、表现与作用。
三:网剧
网剧(Network drama )是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通过互联网播放的一类网络连续剧。网络剧一般分单元剧和连续剧。网剧的主要播放媒介是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设备。这与电视的主演播放媒介有着很大的不同,网剧是顺应着现代 科技 发展的一种新型影视文化。而且网剧的优势是便捷性。互动性!
四: 纪录片
纪录片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纪录片运用真实形象进行论证的纪录片。它充分发挥电影的技术优势和艺术优势,运用可视材料进行论证,显示出形象性与思辨性相辅相成的特点。
纪录片的解说词在风格上接近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更注重 情感 的抒发和诗情的注入,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十分注重写意,讲究 意境。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有了“意”的加入,会很有韵味。
我认为纪录片最大的价值是纪录片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 社会 深度的洞察、对人生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一种超乎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的价值!
五:动漫及动画
动画中所有的形象,包括角色或是背景,都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以及夸张、变形、寓意和象征等手法人为塑造的,其像视结构是以美术造型元素为材料的视觉经营,都要进行角色与背景的影像结构设计,无论是平面的绘画设计风格或是立体的偶像,都不能脱离作为美术形态的范畴。因此,美术是动画影像设计及导演创作的基础,造型性是动画的根本特性之一。
动画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它是一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活动起来的造型艺术,技术性是动画艺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并且动画是一门新兴的集文、理、技、艺综合的学科,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不仅涉及文学和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成分,又涉及到科学技术,综合了摄影、计算机等许多科学技术手段,是一门把艺术和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和独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六:微影视
对于微影视我个人觉得有三大特点。
一是微时长放映,一般30秒—300秒;
二是微型制作,投资成本从几万到几十万,准入门槛低,参与者多为草根;
三是微平台播出,大多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视频平台播放,贴近普通大众,普及度更高。多媒体网络、3G 无线上网手机等新技术的应用,更是给了微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者尹鸿认为,电视剧“是中国大众最喜爱的一种虚构性叙事形态,它一方面成为当代人生活、 情感 的‘见证’,同时它的发展过程也成为中国 社会 发展进程的组成部分”①。网剧则是指区别于电视媒介,通过互联网播出的剧演。网剧是互联网的产物,因此与电视剧的差别最初仅体现在播放媒介上。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和资本的大量注入,网剧走向规范化、产业化,受众规模不断扩大,电视剧和网剧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二者俨然已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研究电视剧和网剧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网剧而言,洞察了电视受众的一般需求和兴趣,对于网剧能否在电视台播出的判断更合乎理性;而电视剧也能去粗取精,精准把控高收视率的来源。当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电视剧和网剧的“台网融合”,而忽略了差异以及二者在受众群体上的分化。在中国,电视频道从最初的单一、固定频道到中央电视台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辟了50个电视频道(16个免费频道、21个付费频道、13个境外/外语频道)。除此之外,地方卫视也增设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频道。③而在网络播放平台,更是从建立之初就根据受众群体对内容进行分化。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优酷、爱奇艺、腾讯等视频网站甚至实现了根据用户使用偏好进行算法推荐,对相同内容产生兴趣的用户被分到更细的圈层。 受众分化是媒介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电视和网播平台都实现了受众细分,但二者受自身限制,在分化程度上产生了较大差别。前者实现受众分化是多种因素和 社会 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则从出现起就扮演了垂直细分的角色。电视剧和网剧在内容的选择和制作上具有明显区别,主要取决于目标受众。卫视平台受众以中老年用户为主,网播平台受众则以年轻人为主。 根据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截至2018年6月,城镇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3.7%,农村网民仅占26.3%;年龄分布上,20岁—40岁是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⑤因此,网剧主要用户以年轻城市人群为主,反之,电视剧受众以年龄在40岁以上的农村群体为主。因此笔者将根据受众分化理论,从内容、制作和付费模式三个方面浅谈电视剧和网剧的差异。
不同的影视都是在讲故事,只是呈现的手法不同罢了。电影、电视剧、网剧,三者的时长不同,电影1-2小时,网剧一集20-30分钟,一剧二十几集左右;电视剧一集45到60分钟,一剧四十五集至六十几集。
不同领域是指什么?
从文化传播人群讲,电影和网剧主攻年轻一代,电视剧主攻家庭主妇等有大量空闲时间的人群。而电影和网剧虽然都是主攻年轻一代,但是所营造的观看氛围却不同。
电影更重视艺术性,诉诸视觉的画面感,特写,风景,以此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时空更浓缩,故事更紧凑,悬念更紧张,冲突更集中。适合展现生活片断。
电视剧更注重故事性,适合反映时间跨度较长的内容,表现一种 历史 的纵深感,展示人物的命运。
网剧从题材到内容到形式,都更注重吸引点击率的效果,或 时尚 ,或炫技,或捕捉时事新闻,或直击当下人们心灵的事件。总之是追求点击率。
不好好睡觉,琢磨这些干什么?
1.概念和性质不同
1.电影20世纪诞生的一种艺术类别。以现代 科技 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一般而言,电影是一种综合了艺术和 科技 的综合性艺术,电影还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不仅如此,电影还是一种由纯视觉艺术发展而成的视听艺术。蒙太奇是电影最基本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电影的蒙术奇,除了镜头内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关系外,还包括画面与音响、音响与音响之间的组合关系,由此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电影还可称为时空艺术,它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性质,能将各种形式的时空组合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现物质世界的时间、空间关系。银幕上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复合体。电影是各类艺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导演是影片摄制的中心,他必须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进行全面设计、总体构思,充分调动各个艺术和技术门类的创造性,共同完成影片创作。
2.网络剧(Network drama )是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通过互联网播放的一类网络连续剧。网络剧一般分单元剧和连续剧
3.电视剧
一种专为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电视剧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艺术样式。一般分单本剧和系列剧(电视影集)。
4.传播介质不一样。
电影一般是电影院的宽银幕,电视剧一般就是家里电视机。电影是用胶片拍摄的,电视剧是用录像带拍摄的。
5.视听效果不同。
电影的视觉效果很好,因为它的显像一般采用16位制式,有的高清甚至达到32位,而电视剧一般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因为电视是采用8位制式的。所以它的色彩很单一,远没有电影色彩丰富。电影一般采用环绕立体声,而电视剧没有这样的效果。
6.网络剧的优势是便捷性、互动性。电视剧则不能随时随地的观看,需要电视播放才可以,电视观众只能单方面接受,不能进行反馈和互动。
7.叙事安排不同。电视剧篇幅较长(一般二三十集),叙事可以很清楚,故事交代比较明白```人物刻画很精细,剧情设置可以下大工夫。电影最多两三个小时,多讲的就一两个事件,进行集中刻画
区别大了,电影一个多小时,电视几十集,网剧投资比较小,播出的平台也完全不一样。
这个很简单啊电影就是豁的出去电视剧就是浪的可以网剧就是一群贱人每个领域的人都挺想得开的
⑻ 类型电影是什么意思
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踞统治地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电影也都是以类型观念作为影片制作的基础观念的。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即:1.公式化的情节。2.定型化的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类型电影的制作根据观众的心理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类型作为制作重点,即采取所谓"热潮更替"方式。在人们厌烦了西部片之后,便换上恐怖片,然后再继之以其他类型影片,如此周转不息,反复轮换。在诸多的影片类型中,最有典型性的是四个类型,即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它的规定性和对影片创作者的强制力,只有在以制片人专权为特点的大制片厂制度下才有可能发生作用。因此,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五十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愈来愈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了.
在风格、主题、结构,甚至角色型态上,表现出类似趣味的影片。如:美国的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踞统治地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电影也都是以类型观念作为影片制作的基础观念的。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即:1.公式化的情节。2.定型化的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类型电影的制作根据观众的心理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类型作为制作重点,即采取所谓"热潮更替"方式。在人们厌烦了西部片之后,便换上恐怖片,然后再继之以其他类型影片,如此周转不息,反复轮换。在诸多的影片类型中,最有典型性的是四个类型,即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它的规定性和对影片创作者的强制力,只有在以制片人专权为特点的大制片厂制度下才有可能发生作用。
对于类型电影观念,在电影发展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和分歧,60年代前,电影史学家和艺术家们把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看作是在电影工厂里按照固定的模式,成批量地生产出来的相互雷同的娱乐品而不是艺术品。60年代以后,“作者理论”则认为,在一部 好的作品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作者”,并声称如果你没有看过某位导演的全部作品,你便不可能真正地看懂他的某部影片。这种极端的观点不过是对前一种理 论的否定,是要显示美国电影类型观念的重要性。因为,在他们看来一部影片的成功往往得益于某种类型的传统,而不是导演的独特贡献。这与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电影不是去追求艺术流派,而是为确立类型电影的观念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事实上,是在主题和题材、图像和符号、人物和情节以及形式和技巧等方面所进行的雷同的比较。而特别是那些明星,当他们所塑造的人物形 象,被作为影片叙事欣赏的主体,吸引着观众视线,并因此而夸大了他们的才能的时候,人们的确是把他们理想化了。而他们不过是“静态的叙事媒介”,作为图像 符号和类型姿态的体现者,作为类型形式的一部分在起着作用。如若让西部牛仔——约翰·韦思、侦探——亨弗莱·鲍嘉、强盗——凯格尼去演音乐片,他们肯定不会具有弗莱德·阿斯泰尔的那种特有的类型本质。然而,好莱坞类型片的规范也并不是没有它的积极意义,它对于一些有才能的、好 的制作者,在一定的叙事形式和叙事语言的表现上,是一种积累、提高、精益求精的过程。约翰·福特和希区柯克等就是这样。这也是好莱坞能够创作出一些精品的 原因。对于观众就范那些容易辨认的、熟悉的惯例的类型片,这本身对于他们就是一种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莱坞把电影视为大众化艺术的一种传统,而类型电 影在这方面则强调了艺术家与他的素材的关系,以及素材与观众的关系。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制作和类型电影观念的发展,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形式和叙事语言,但从整体上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仍旧隶属于戏剧 性的叙事模式。类型片强调影片故事情节取胜,人物关系也从属于情节关系。“电影叙事的发展是人为的、形式主义的,并且像它的人物——样是定型的”。好莱坞 强调连贯性的剪辑和流畅性的时空组合,以利于一环扣一环的封闭的因果关系的线性发展。影片的情节和镜头也遵循着逻辑的发展,竭力造成时空的连贯性,便于得 到观众的认同。封闭的结构模式造成了影片大团圆的结局,也决定了影片人物和环境的假定性和不真实性。这一叙事模式还带来了一系列技巧和手段的封闭性:画面 构图的全部信息集中在银幕主人公的中心位置上;灯光照明造成通堂亮的效果,使人物与真实环境隔绝开来等等。而“三镜头”法作为好莱坞分镜头的程式化手法, 谁说话镜头就给谁,代替观众的思维,让观众跟着故事走,诱使观众简单地认同影片及人物的观点和态度。剪辑方法则不过是完成分镜头的任务,并使影片顺畅、连 贯和光滑地让人看不到剪辑的痕迹。这种顺畅往往是台词接台词,因此声音也是封闭空间的表现。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是为了褒扬那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属性。景和物、人物和动作是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文化属性的一种概念。正是这种封闭 的态度创造出了一个自满自足的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世界。使电影成为某种仪式,在观众的心目中造成一个具有真实表象的幻觉世界。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经济大 萧条时期,好莱坞一直为人们勾勒着那个神话般的、理想的,或者说是完全不存在的“现实空间”。
⑼ 电影艺术引发了哪些艺术观念的改革和变化
电影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亦是具有庞大受众数量的大众文化形态、大众传媒和重要的文化产业,在文化价值观的传播、认知、认同,乃至文化自信力的提升上,起着重要作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业在世纪末的低潮和改革的阵痛中艰难但又是大步地前行。回望中国电影的发展,电影观念的蜕变革新堪称剧烈。一部电影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观念革新的历史。
人是有观念的动物,能思想的芦苇。观念就是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它对人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原则、方向和行为轨迹,起着根本的指示和规范作用。观念的内核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由它决定的行为方式,决定了人最为基本的活动方向和样式,因此,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
电影观念的变革,如影随形相伴于新世纪电影的始终。与这些观念变化相应,电影的美学形态、叙事形态、美学观念等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的电影观念曾经是宣传、工具、事业,是主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或者是像第四、第五代导演那样把电影当作艺术表达或文化反思的载体;20世纪80年代有过触动禁忌的电影“娱乐性”的争论;继而邵牧君提出“电影工业论”,则曲高和寡,批评声不绝。但到今天,经过新世纪以来以大片为肇端的电影的全面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不论是电影局的领导,第一线的影人、编剧、导演,还是理论研究者,甚至是普通观众,在电影观念上都认可或是默认了电影的商业、工业的特性。时代的发展已经让电影的工业或文化产业观念、电影营销理念深入人心。
如果说电影的生产主要涉及电影的对象世界、生产者(策划创意、融资投资、编剧、导演、演员等的集体性创造)、生成品(影视语言、形式结构、生成特性、艺术形态、类型特征、后期制作、技术的介入)、观众与市场(宣传发行营销、影院经营等)等环节的话,观念变革几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在发生。
本文主要从工业观念、艺术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等几个重要方面(涉及电影的策划、制片、创作或生产、宣发营销等几个环节进行)梳理总结。
一、 电影工业观念:制片中心制与营销观念
电影工业观念中至为重要的观念之一是制片观念与营销观念,分别位列电影生产的上游和下游。
1、 制片人中心制与创意制片管理观念
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在制片机制方面凸显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制片人中心制”,并使得制片管理机制在电影生产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制片人中心制”观念是电影工业观念的核心之一。制片人(Procer)是电影生产体系中的关键角色,他的主要工作是制片管理(Procing)。而我们所要重点强调的“制片机制”则是制片人的制片管理模式。就好莱坞视野中,理想意义上而言,“制片管理不仅包括电影制作过程的管理,其更丰富的内容在于电影剧本的开发、电影融资以及制片人通过行使其“枢纽”的职责实现对电影创意的管控和与其他主要工种之间的权力制衡。”[1]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电影制片传统,制片观念是狭隘的。中国当下制片管理机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不以制片人为中心,而以导演为中心(也有以大腕演员为中心的或以现成的剧本)为中心。二是制片人的工作职责狭窄,或者说是对制片的环节或制片人的工作不重视,没有赋予相应的要求,投资人也没有在制片这一环节上给出制片人足够的权力、时间和财力物力。在很多电影中,“制片人”的工作职责甚至还未脱离“制片主任”(通俗点说就是一个财务主管、拍摄及后期制作的管家)的范围。而对照美国的电影生产,一位美国著名制片人在谈及中美制片的不同时曾发人深省地说过,“好莱坞电影工业与中国电影工业的差别在于,中国只重视制作(Proction)这个阶段,但制作前的发展(Development)这个阶段在中国通常时间很短,差不多只有两年,但好莱坞平均将近10年,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从拿到剧本到最后开拍一共整整10年[2]。
如果按照转换观念后的制片机制来看,制片人或者说制片管理的工作可以说贯穿于整个影片从策划创意、编剧导演、生产制作、宣发营销、后产品开发的所有环节。制片人本身就不仅仅懂投资,也懂艺术,也了解文化动态,他管理资金的合理分配,参与各个部门的工作,安排宣发营销,提早设计后产品开发等。因为至少从最表面的角度来看,制片人对资金的控制安排和分配就决定了影片各个环节的具体运作——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时机与时间的长度,深度与广度等。例如迄今高居华语电影票房榜首的《画皮2》就实践并完善了一种好莱坞化的,极为有效的电影制片管理机制。 他们对品牌战略的重视,对前期“艺术设计”[3]的重视和不遗余力,对营销战略、后产品开发的重视以及长期性、制度化的运作,都是具有借鉴启示意义的。
《画皮》系列电影的成功,正是从制片人品牌策划创意,到编导艺术设计、文本创意、导演表演创作创意,到画面造型制作技术创意,外围宣发创意,营销运作机制创意、后产品开发创意等等因素的共同组合,才促成了《画皮》之神话的诞生。
2、营销与全媒体营销观念
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大片引发了中国电影的观念革命,确立了电影的工业或产业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革命是营销意识的强化。
电影大片确立的大投入,大制作,大发行,大市场的商业模式是好莱坞电影获取全球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是其成功之道。电影大片广泛吸引资金,注重国际市场,开拓海外明星,以国际化的视点、东方化的奇观、“高概念电影”的商业化配方等进行经营,表征了中国电影业的商业化、市场化转向。在宣发营销发行上,大片按照“活动经济”和“事件营销”的策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组织首映礼等各项活动,吸引注意力,强化关注度,拉长事件持续的时间,表现出以产业链经营为基础、产业集群为特征。除票房外,一些影片还试图向纵向产业链(包括电影版权、广告、赞助、票房、衍生品开发等)和横向产业链(包括图书、剧本、电影、电视、音乐、游戏、演出经纪、拍摄基地等系列行业)进发。
由此,中国电影逐渐确立了电影营销的观念,张伟平曾说,“《英雄》出现之前,我们的艺术家们,包括电影投资人,他们第一没有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第二没有看到一部国产片上映会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第三没有意识到,电影是需要经营、营销的。”[4]因此,《英雄》成功的宣传营销策划,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宣告了一个电影创意营销时代的来临。张伟平创造的一系媒体宣传手段到现在也被各个大片所沿用和复制。
但张伟平开创的粗放式的、大规模、豪华型的营销方式很快受到了新媒体营销的巨大冲击。近年来,微博、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媒体关键词,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电影营销依赖的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媒介特征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对电影营销的内容和渠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我们处身于一个全媒介时代,单一的媒介营销已经远远不够。于是,在传统宣发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迎来了一个电影营销的新媒体、多媒体整合营销宣传的时代。例如《让子弹飞》就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微博、手机、户外移动电视等新媒体营销。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的巨大票房成功,新媒体尤其是微博营销功不可没。
制片与营销的观念变革促使电影回归工业本性,深化了市场化经济,其意义显而易见。
二、艺术观念:从艺术电影的创作到类型电影的生产
新时期以来艺术电影的流脉,明显区别于主旋律电影和商业化电影:“从几代导演共同努力的艺术的“苏醒”,到以第四代导演为主体的艺术创新潮流,到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新时期电影艺术的高潮和高潮过后的萎缩与分化以及“后五代”导演对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到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坚持,以及新世纪以后,第六代导演和不断冒出的新生代导演关注现实,融合艺术与商业、与主流的努力,而呈现出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5]
无疑,电影有其工业生产特性和商业性,这种特性一定程度上与艺术电影的追求是相矛盾的。“电影制作的商业和文化现实大大抵消了希望成为一个个性化创作者的愿望,抵消了希望拥有自己的主题风格和个人化的世界观的愿望世界范围内的电影产品的经济现实和绝大多数电影观众的口味抵消了这种愿望。”[6]
例如,部分“第六代导演”集中呈现了“小众化”、非主流、“独立制片”等特点的艺术电影观念。导演们走的一般是艺术电影之路,大多对好莱坞比较反感,美学趣味骨子里是贵族化的、欧洲现代主义和艺术电影式的。
总体而言,第四、五、六代导演所践行的艺术电影观念与市场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也因此,他们长期处于与市场、受众尖锐的矛盾与艰难的磨合之中,都面临着痛苦的转型。
但自新世纪以来,这种状况有了一定的变化。新老导演们更加重视影片进入市场:戏剧化强度的追求,类型片元素的借用以及明星的加入等。姜文的转变构成重要的标志。从极度自我化、艺术化的《太阳照常升起》到创造中国电影票房奇迹的《让子弹飞》,表征了姜文的大众化趋向。虽然《让子弹飞》在意识形态上还保留了他个人化的对历史、对现实的思考。但《让子弹飞》在商业性、艺术性、主流性的三维中巧妙地保持了某种平衡,姜文的“艺术电影商业化”之路是基本成功的。
约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类型化道路逐渐成为了电影人的共识。类型电影观念开始确立。类型电影有相应的类型规则,要求反映最深层的民族集体无意识,核心性、普适性的主流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呼吁中国电影的类型化道路,也就是认可其商业性,认可其对最大可能限度的观众与票房的追求,
而且,类型化趋势不仅成为业界的共识,甚至也成为批评界的显学。电影的类型研究,切近了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等品性,涉及到中国电影从创意、叙事、形态到生产、宣发、分销的电影全过程、全方位的众多问题,因而是一个相当有效的视角。
虽然中国电影的类型性并不充分完备(与好莱坞相比)但毋庸讳言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电影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电影的生产环境与好莱坞会越来越接近,更为接近好莱坞意义上的类型电影也会不断出现。
在类型观念和工业体制下编剧、导演的创作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传统的电影创作观念中,编剧是“一剧之本”的案头视觉化的文学写作。导演则是以导演为中心的作者化电影的创作。但在一个市场化和创意经济的时代,电影生产的经济因素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制作因素、团队协作性越来越强,相应地导演的个性因素、“作者电影”风格被压抑,这使得编剧导演的主体地位明显降低。说到底,导演个体的功能必须要结合到整个电影生产的有机环节中才能圆满发挥。这正如赵宁宇揭示的导演的一种“产业化生存”[7]现状,在他看来,作为导演,要具有相当综合全面的素质,甚至也要懂市场、投资、商业和技术。
《画皮2》导演乌尔善对工业体制上内导演功能与作用的变化认识得很清醒,他诚心服从于体制,服从于工业化的生产并与之达成恰当的张力。正如自觉认识到的那样,“我们看美国的大型商业电影,如《指环王》、《哈利波特》、《阿凡达》,他们都有一个标准化的工作程序。中国电影行业反倒比较特殊,许多导演不愿意按照工作流程去坐,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不知道工作的方向。---我不相信个人能力,我相信的是团队和组织团队的方式是否科学,是否能把个人能量凝聚为集体智慧。”[8]
《画皮2》的艺术总监与营销总监杨真鉴对“艺术设计”的阐释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编剧导演工作、功能的某些微妙变化。他认为,“今天的商业电影的艺术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那种把前期艺术设计寄托在一个好编剧身上的观念已经非常过时了。电影前期的艺术设计包含了题材设计、艺术规划、编剧规划、编剧实施、美术概念设计、美术视觉设计(含造型、服装、化妆、场景道具)、镜头成像设计(含灯光效果设计)、动作系统设计、 CG技术规划、表演体系设计等。”就是说,这种艺术设计不是仅限于剧本的平面的设计,而是立体的,影像化的设计。他还具体分析其中的“艺术规划”部分要做的工作:“一、文化概念体系的设计”、“二、角色设计”、“三、思想概念体系的设计”、“四、美学呈现体系的设计”、“五、互动设计”。这里有些工作自然不必也不可能是由制片人独力来做的。但杨真鉴对这些工作的总结表明了他们(广义的制片人)对编剧、导演工作全面介入的深刻程度。杨真鉴这里所强调的“艺术设计”工作其实就是好莱坞所极为重视的“剧本开发(Script Development)”的工作,即“前期制作开始之前的那部分工作,80%跟做剧本相关,20%跟选角、视觉概念设计等有关----好莱坞针对剧本开发自身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里面有编剧、经纪人、管理人、大片厂创意行政、剧本医生等多种角色在互相博弈。”[9]
三、文化价值观: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观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电影的艺术观念。与此相应,电影导演主体意识则不乏精英知识分子精神。
如第五代导演就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和精英知识阶层。他们所代表的新时期文化精神与五四精神是具有历史承传性的。如陈凯歌一直自认为是“文化工作者”而非单纯意义上的电影导演,他说,“与其说我是一个电影导演,我宁愿说自己是一个文化工作者。我所做的工作,是以自己非常小的力量,去叙说(用弘扬、宣扬这类词对我来讲都太大了)一些自己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现在谈对中国文化现状的忧虑,是徒唤奈何,不一定引起大面积的呼应。但用电影表达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却是我的一种自觉选择。”[10]他还宣称,“当民族振兴的时代开始来到的时候,我们希望一切从头开始,希望从受伤的地方生长出足以振奋整个民族精神的思想来。”不难发现陈凯歌所禀有的那种“铁肩当道义”式的历史使命感、时代精神和启蒙理想。
在第五代导演的代表性作品如《黄土地》、《孩子王》、《盗马贼》等影片中,都寓言式地传达了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界反思民族痼弊,批判国民性、追求“现代性”、向蔚蓝色文明大踏步迈进的高远理想。
然而他们很快就面临着一个大众文化转型的事实。时代的大众文化转型导致了高雅艺术与精英艺术界限的消失。因为在这样的时代,大众仿佛具有了选择权和评判权,精英文化为了生存,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先锋性,磨平自己的棱角,填平雅与俗、高与低、先锋与大众的界限与鸿沟。高雅艺术与精英艺术也愈益丧失了标准。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都市化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主要以现代都市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的,通过当代影视网络新媒体、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不追求深度的,易复制的、按市场规律生产的文化产品。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其明显的特征是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大众化与精英化、小众化等相对,应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的切身利益有关,它是大众创造出来又为大众所消费的。实际上,大众文化是一种利用大众媒介来进行传播的现代工业文化。
电影本身是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导定位的新型大众艺术样式,但这种电影的大众文化观念也不是向来如此的,它也经历了观念的复杂而艰难的沉浮变迁。到今天,经过大片的市场运作,影视领域的“娱乐化”大潮等,则是认可了电影的商业、工业的特性及与工业观念相应的大众文化观念。
毫无疑问,大众文化本身的确是存在问题的(如某种“娱乐至死”的过度娱乐化),是需要主流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加以监督、调节、引导的,但在一个全球化的、全媒体的、文化剧烈变迁的年代,大众文化的崛起并且呼唤政府主管部门和学院知识分子更加重视和尊重,以期共荣双赢和健康发展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随着大众文化观念的确立,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由原来的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而向大众文化转化的“大众化”的过程。而原来的具有大众文化性的商业电影则融合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的某些特征,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为大众文化的“主流化”。从大众文化的角度看,我们不妨把这三种电影流向统称为“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化”。在当代语境中,大众文化消弭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差异,高雅与通俗不再格格不入,精英文化走下神坛,通俗文化步上台阶,向主流靠拢,共同在经济、政治、科技、商业与文化的全面渗透中互相交融。
正视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到今天,融合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和中国当下文化发展的现实,已经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本土的独特性的大众文化,包括本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独特性。
如前所述,中国电影“大众文化观念”的实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观念”,是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的结果,其中既有主导文化与商业文化、以及市民文化、青年文化等亚文化的冲突与调和,还有传统文化、香港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流变。这些文化资源的拼贴、融合乃至错位,共同营造了多元化的中国当下电影的文化格局。
四、中国电影:观念变革背景下的文化创新
观念指导行动,观念改造现实。在一个百舸争流、物竞天择的全球化商品经济时代和观念变革时代,中国电影别无选择而与好莱坞共舞,承担文化传承传播与产业经济的双重任务,积极实施产业推进和文化创新。
中国电影的文化创新大致在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电影大片昭示了一种新的可能与方向。而“古装”又使得此类大片更具文化符号性,因为“古装”本身就因其与现实、当下的疏远而别具诗性和文化符号性,别有一种超现实美学意味。
从某种角度看,中国电影大片以独特的影像化方式对中华文化实施一种影像化的转换。这种转化可以从传统诗学的影像符号化表述与写意性、表现性的影像再现两个方面来看。
电影大片的发展形成了自己“视觉本位”的美学。在这个视觉文化转型、视觉为王的大众文化时代是一种必然选择。而立足于电影这一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中华艺术精神自然也可以成为今日大众文化的有机源泉。古装大片堪称时代最重要的美学表征。一定程度上,这种视觉转向趋势与传统美学对意象的强调不谋而合。当然,对视觉奇观的强调会使得“意象”中意、情感这些要素大幅减少,然而以发展的眼光看,也许可以说,古装大片中的画面造型、场景、影调等等正是体现于电影的意象(尽管“意”差强人意)。而有些电影所表现的那种开阔的高远、全景镜头、画面所体现出来的超现实意味,也是传统美学中写意精神的流转,一种传统的现代影像转化。
大体而言,以《英雄》为代表的电影大片均极为重视对“场景”的凸显,以及对于影调、画面和视觉风格的着意强调。而这些场景均具有一种泛中华文化的味道,是一种多少有点“意味”的“形式”或“符号”。
与场景相应,在古装大片中,服装道美这些构成场景要素作为视觉元素的凸现也很明显。在影视剧中,服装、道具、美术一般来说只起辅助性的作用,但在古装华语大片中,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可以说具备了独立的审美观赏的价值。
当然,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角度看,这种在中国古典美学形态中并不占有优势地位的繁复奇丽、错彩镂金的美,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背景下兼具艳俗和奢华的双重性的新美学。这种新美学表明,在此类视觉化转向的电影中,色彩与画面造型的视觉快感追求被发挥到了极致。
在大片中,由于强化观赏价值,全力追求影像的视觉造型效果、电影运动的景观和画面的超现实境界,电影叙事发生了重要的变异。文学性要素、戏剧性要素、思想内涵等明显弱化了。
当然,奇观的展示,诗情画意、总体意境的呈现,也低度性地参与叙事表意的过程(如《英雄》中色彩与色调成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古装大片中,传统的时间性叙事美学变成了空间性造型美学,叙事的时间性线性逻辑常常被空间性的“景观”(包括作为武侠类型电影重要元素的打斗场面)所割断,意义和深度也被表象的形式感所取代。
2、传统边缘文化的现代化
在世纪初年崛起的大片渐趋衰落之后,中国的魔幻类电影颇有回升之势,基于中国古典民间传奇的《白蛇传奇》、《画壁》、《倩女幽魂》都是魔幻爱情题材。这些电影通过奇观化的建筑场景、风格化的服饰道具等物件营造出一种有别于好莱坞科幻大片的东方式魔幻类型电影,把人性、爱情、人与自然事物的原始情感维系从魔幻中询唤出来,完成大众对鬼魅的审美想像。《画皮Ⅱ》把这一类型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从而奠定了中国式的魔幻电影大片的类型品质。同时又是有一定哲学思考的魔幻电影类型,关注或涉及了某些超验性的深层问题。这一电影类型,在当下青少年观众当中应该是非常有市场的,票房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
《画皮1、2》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意义就在于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向居于边缘,非主流地位的狐妖鬼魅的文化,用一种电影的方式把它大众文化化。在这种大众文化化的过程当中,又结合很多西方魔幻电影的类型要素。影片中很多场景的设计、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渲染,并不是纯中国化,有很多西域的魔幻色彩,还有来自西方的东西。因此影片有颇具文化融合特征。实际上,除了“狐妖”这一角色的原型来自中国民间的志怪妖仙文化外,电影与原著《聊斋志异》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这部映射诸多当代话题(也是一种“接地气”)的魔幻电影中杂糅了蒙藏、日本等多元文化符号,并以精美奇绝的视觉效果呈现。它既有营造好莱坞式大片视听奇观的野心,又有着类乎独立电影的先锋性设计理念。
2、 青年边缘文化的主流化
当下,80后90后年轻一代开始逐渐显示出文化的重要性,更不用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暑期档、寒假档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只有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占据青少年票房市场才能在市场上居于不败之地。青年文化性特征是较为彻底的生活化、世俗性的,热衷游戏,“咸与娱乐”,政治意识不强,商业市场意识倒是不弱,平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强,社会经验、直接经验不足但想象力丰富,崇尚感性,不刻意追求深度、意义。
从电影导演代际的角度看,原来小资、小众的部分第六代导演及更年轻的电影导演终于“长大成人”了,开始正视社会、票房、受众口碑了,他们的电影也在艰难地向“主流化”靠拢。这是中国主流电影的生力军,青年文化因素、第六代导演的艺术电影传统等的融入主流电影文化,预示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流电影的未来发展。
例如《失恋33天》通过“接地气”的青年“意识形态询唤”,巧妙的市场把握和营销策略大获成功,其中并无牵强附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依赖,也无目的性明显的主流文化引导,以其大众化甚至是“电视化”的审美特征和青年文化的代言方式,获得了市场主流和广大青少年受众的认可,这是一个原居边缘的青年文化(甚至是一种以“小妞电影”为载体的“小妞文化”)成功进入大众文化视域并创造大众票房奇迹的神话,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以支流、偏锋制胜的案例。毫无疑问,对于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来说,青年文化的潜力是惊人的。
4、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及融合
好莱坞电影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市场的全面胜利,成为本土电影学习的榜样。中国电影在经历了“内向型”之后开始了全面的“外向化”转型,开始将眼光瞄准了主流的西方和海外市场,开始将展现丑陋的“伪民俗”策略转化为普世价值(如和平、天下、仁爱)的弘扬,从对西方“想象中国”的迎合变而为“中国想象”的呈现,将“中国梦”的想象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传播,将小众化的艺术电影加工成为高度工业化和商业性,同时又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想象的中国主流大片。
以《英雄》为发端的中国大片的成功无疑受到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生产方式的影响,大投入,大制作,大发行,大市场的商业模式正是好莱坞电影不断获取全球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集结号》开始时的巷战,近战手势语,钢盔和美式军备,让人恍如在看二战题材的美国大片;《赤壁》被有些人戏称为中国版的《特洛伊》,“加速了中国商业大片‘好莱坞’化进程”;《无极》被人讥称为到处皆有外来影响痕迹的“大杂侩”、“四不像”……
中小成本影片方面,本土化的痕迹也极为明显。新世纪以来“以小人物为中心,犯罪行为为线索,社会现象为背景、复现叙事结构、荒诞性为特征的‘黑色喜剧’正在成为一种流行形态,并在观众群中形成对一种电影类型的期待观看。”[11]此外,类型杂糅的特点,符合了古典好莱坞之后,世界电影发展的趋势——类型边界的不断模糊,反类型电影、“超级类型电影”不断出现。
当然,目前主流电影的生存,已经不是西方与东方简单对峙的阶段,而进入互融、互包、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