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静静的顿河 AND QUIET FLOWS THE DON怎么样
格拉希莫夫擅长拍摄大制作的长片,这部将近6个小时,是格拉希莫夫拍摄过的影片中最长的一部。花了好几天才断断续续的看完,若说是史诗,恐怕是谈不上,但依然有其波澜壮阔的一面。大时代下各色人物的命运完全不能自主,所谓的墙头草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不这样还能怎么办呢?最重要的是,电影跳出了非白即黑的脸谱化的模式,对于苏维埃和白军的描绘并无太多的偏倚,这在那个时代,是相当可贵的。
② 谁有静静的顿河电影百度云资源,跪求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dSzLIEWlYt0bYH3dXPUnWw
《静静的顿河》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格里高利,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
③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前苏联肖洛霍夫著,全书共4部,分别在1928、1929、1933、1940出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2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国内战争这一动荡历史时期为背景,通过顿河地域哥萨克在战争和革命过程中的遭遇,反映出由于革命和战争的结果,人们在风尚、生活和心理状态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动。主人公葛利高里体现了中农阶层在革命进程中摇摆不定的特点,也体现了哥萨克这一特殊社会阶层的传统观念,他的悲剧命运与这些特点和他所处的历史潮流息息相关。在小说中个人传记和个人感情波动相结合。小说具有史诗与悲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风景描写洋溢着顿河草原的气息,衬托着人物的心境。
小说作者因这布巨著或者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美学追求:
苏联20年代以国内战争与革命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但大多是以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为主人公,歌颂他们高尚的品质、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这样一批文学,多有“应命”文学的痕迹,塑造人物上有“高、大、全”式的弊病,虽然自称“革命现实主义”,但都具有粉饰和拔高的不“现实”的通病。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却是一个例外,这是“一部使世界为之惊异的书”,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肖洛霍夫从另外一个美学视角展现了战争与革命,伟大之处在于--如他自己所言,他是写“白军对红军的斗争,而不是红军对白军的斗争”,也就是说,是从“人”的角度来审视革命,而不是从革命的角度来批评“人”。在这里,他的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肖洛霍夫继承并发展了托尔斯泰那种把道德意识与审美意识相结合的美学传统,以一个艺术家全部的良知,直面现实,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谱写了一曲悲剧主题的伟大史诗。为了实践这种人道主义追求,在《静静的顿河》中,作者运用了一种不同于“革命现实主义”的真正的现实主义原则,即:不粉饰现实、不拔高人物、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几点说起来虽然简单,但在当时万马齐喑的苏联文坛却是非常勇敢和难能可贵的。
肖洛霍夫一贯坚持艺术真实要遵循生活真实的原则,他曾告诫年轻的作家:“作家在小事情上违背真实,便会引起读者的怀疑,读者会想,在大的问题上可能他也会撒谎。”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秉笔直书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肖洛霍夫艺术的良知,也是他在现实主义美学上的独创性。
主题:
相对于波澜壮阔的革命而言,个人不过是旋涡中的一滴水。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在行进的路上,不可避免地要碾碎许多个人的美梦。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正是以悲悯的情怀,通过描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从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
《静静的顿河》全书四部八卷,140余万字,据统计共写了434人。而在这样宏大的篇幅中,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命运始终处于小说的中心位置。
葛利高里有两大追求,一是爱情与婚姻,二是作为哥萨克的名誉。而在这两个方面,葛利高里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在个人生活中,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婀克西妮亚在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被枪打死。在哥萨克视为天职的战士生涯中,葛利高里徘徊于白军与红军之间,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加入白军,最后成了身处绝境的散兵游勇,年纪不到30却已鬓发斑白。穷途末路之际,他把武器丢进顿河的冰水之中,回到家破人亡的故居,此时,他与巨大的、冰冷的世界的唯一联系只是他幸存的儿子了。
造成葛利高里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他的哥萨克身份。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人”。原指从中亚突厥国家逃到黑海北部从事游牧的人,后来泛指15-17世纪俄国从农奴制压迫下逃亡出来,迁移到边远各地的农奴、仆从和市民。南方顿河两岸的大草原是这些“自由人”聚居的地方之一。从16世纪开始,哥萨克因替沙皇政府镇守边疆,被免除劳役和赋税,并获得一定的奉禄和土地,同时哥萨克形成了带有相对自治性质的组织,他们是沙皇兵力的主要来源,18世纪开始成为特殊的军人阶层。特殊的历史一方面使哥萨克保留了许多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酷爱自由,粗犷善战。可以说,哥萨克最大的矛盾是:内心向往自由,身份上又是沙皇镇压自由的工具。葛利高里就是在矛盾的哥萨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青年哥萨克的代表,他有责任感、有良心,有哥萨克特有的群体归属意识,也有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哥萨克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葛利高里的迷惘:是拥护布尔什维克,因为他们许诺给受压迫者以自由;还是选择哥萨克,因为自己世世代代身为哥萨克。就这样,葛利高里是千百万在红军和白军犹豫不决的哥萨克的缩影。正如葛利高里所属的那个白军师的师参谋长考佩洛夫所说:“一方面你是一个拥护旧时代的战士,另一方面--请原谅我说话尖刻,又有点象个布尔什维克。”
造成葛利高里的悲剧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又不仅仅是个哥萨克,而是一个善良的、有良知的人。与他那些甘心被白军挟裹的亲戚朋友不同,葛利高里除了哥萨克效忠沙皇的原则之外,还有自己的原则--良心,还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珍惜人类生命。所以,当他第一次看白军滥杀俘虏,就勃然大怒,几乎杀了凶手“锅圈儿”。此后的战役中,葛利高里目睹了双方的残酷行径,虽然为了生存,自己也要不断地杀人,并且获得过白军颁发的四个乔治勋章和四个奖章,升为白军师长,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他一直痛恨杀人、特别是无缘无故地滥杀俘虏--无论是对红军还是对白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战争渐生厌倦,几次想放下武器。但是社会与时代的具体环境又迫使他一次次重新拿起武器。于是,葛利高里的心灵运动始终建立在内心的矛盾与斗争之中:他厌恶白军的腐朽反动,又对红军的过激行为不能容忍。而在具体行动中又始终处于无可奈何、无法选择的状态:在克里摩甫斯基战役中,他勇猛地挥刀砍杀,之后又趴在地上大哭起来:“我杀死的是什么人呀?为了上帝,砍死我吧。”在1920年他回到家乡,却因为遭到红军政权的怀疑而再次当上了叛军。--一个独立、渴望自由与真理的人生活在一个无法找到独立和孤傲的世界里,这便是葛利高里的悲剧之所在。
肖洛霍夫对葛利高里的毁灭表示了无限惋惜和同情,也对导致葛利高里毁灭的红军的错误政策和过激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某种意义上,葛利高里的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革命的悲剧和历史的悲剧。
叙事特征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性小说。所谓史诗,是指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具有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等特征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这部作品所涵盖的时间从1912年延续到1922年,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等重大历史时期,所触及的空间从平静的顿河的农庄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从混乱的白军司令部到小村子里的革命委员会,从列强伺机侵入的边疆到中心地带的城市。而这种广阔的时空性质又不同于其他的史诗性作品。
专家指出:“同样是规模宏伟、气象万千的长篇巨著,与〈战争与和平〉的开放性结构不同,〈静静的顿河〉具有的是一种纺锤性的网络结构,其纺锤的中轴乃是支配作品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历史潮流。历史与人物命运的勾连处则是战火纷飞、狼烟遍地的国内战争,其主要网络体系乃是主人公葛利高里驰骋疆场的足迹。”简单而言,作者没有如托尔斯泰一样,高屋建瓴地给历史的来龙去脉以高度理智的分析;也不象一般的史诗性作品,把故事放在大事年表上,犹如在写什么历史的编年体讲义。肖洛霍夫本人隐退在叙事之后,隐退在主人公之中,这样一来,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命运、共呼吸,就象实际生活中一样,每个人都置身历史之中,而又未必理解历史的走向、原因与意义。比如在作品中,对于俄国人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划时代的十月革命,作者“令人惊讶地”并没有正面描述,而仅仅是用一个段落中的寥寥数语,从哥萨克所听到的“传闻”这一侧面来略作说明。关于这个时代的著名伟人列宁,全书也只有两处一笔带过。
作者的视角与主人公的视角一致,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视角,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视角。因为从真实的角度来衡量,人活在历史之中,但历史事件只有与个人命运相交织,方才显现出历史对于个人的真实面貌。简而言之,《静静的顿河》之所以是现实主义杰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史诗性与独特个人视角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④ 静静的顿河主要内容
《静静的顿河[3] 》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一部很有影响的重要作品。它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表现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动落后势力必然失败灭亡的命运。 哥萨克麦列霍夫家是一个自足和富裕的家庭。一家之主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
《静静的顿河》电影海报
奇已残年晚景,他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彼得罗已经娶亲,媳妇叫妲丽亚;小儿子葛利高里长得像父亲,比哥哥高半个头,生着下垂的鹰鼻子和一双有些发蓝的扁桃形的热情的眼睛,高颧骨上有一层棕红色的皮肤,笑起来带有一种粗野的表情;爱女杜妮亚希珈是个大眼睛的姑娘。
葛利高里爱着邻居司契潘的妻子婀克西妮亚。婀克西妮亚十七岁那年嫁给了司契潘,新婚第二天司契潘就凶狠地把她打了一顿,从此每夜都出去酗酒,搞女人,把婀克西妮亚关在仓房或内室,夫妻间没有爱情可言。因此,当葛利高里执著而又满怀希望地向她表示爱情,顽固地追求她时,婀克西妮亚在理智上尽力抵抗,而在心理上又感到温暖和愉快。司契潘进了哥萨克军营,圣灵节那天,全村都开始割草,半夜里他们终于找到了亲近的机会。自那以后,婀克西妮亚完全换了个样子,她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爱葛利高里。在军营里知道一切的司契潘回来狠命地揍婀克西妮亚,葛利高里跳过篱笆,和司契潘厮打。潘苔莱决定给葛利高里娶亲。他们去了靼鞑村的首富珂尔叔诺夫家。他家的长女娜塔莉亚长得很漂亮,她有—对灰色的勇敢的眼睛,身躯结实而美丽,还有一双会干活的大手。她喜欢葛利高里,葛利高里也下决心要和婀克西妮亚结束旧情,而婀克西妮亚却决心把葛利高里从娜塔莉亚手里夺回来。
这年10月底,一个声称从罗斯托夫来的头戴黑帽的人来到鞑靼村,他叫施托克曼,是布尔什维克派来的。他对哥萨克们说:“我们都是俄罗斯人。古时候有些农奴从地主那里逃跑了,移到顿河沿岸落了户,就管他们叫哥萨克。”他经过长期的淘汰和挑选,组成了有磅秤工人“丁钩儿”碾面工人达维德加、机械师伊万·阿列克塞耶维奇、年轻的哥萨克珂晒伏依等十个哥萨克参加的核心小组。施托克曼向他们慢慢地灌输着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政治修养,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厌恶和憎恨。
娜塔莉亚吃苦耐劳,可性格冷淡,对丈夫的爱意只会窘急的顺从,这就使葛利高里依恋起婀克西妮亚那种狂热的爱。他对娜塔莉亚说:“你简直象一个陌生人……你就象这个月亮一样:既不冷又不热。我不爱你……”于是他和婀克西妮亚的旧情重又复苏。这使娜塔莉亚非常伤心,她要回娘家去。对媳妇十分满意的潘苔莱气得哆嗦地对葛利高里说:“你要是不愿意和娜塔莉亚同住——你就给我从家里滚出去!”葛利高里一气之下从家里出走。他找了婀克西妮亚,一起去亚果得诺叶的贵族李斯特尼次基家,葛利高里当了他家的马车夫,婀克西妮亚在厨房打杂。婀克西妮亚生了一个女孩。娜塔莉亚在痛苦、耻辱和绝望中用镰刀自杀,但她没有死,只是脖子变歪了。1914年3月,她回到公婆家里,受到全家的热情欢迎。小姑杜妮亚希珈尤其和娜塔莉亚亲热,她告诉娜塔莉亚自己和珂晒伏依相好了。潘苔莱希望儿子和媳妇言归于好,葛利高里却不予理睬。
葛利高里参军入伍,分在第四连。军队生活寂寞无聊,哥萨克们怀念起家乡来。葛利高里看不惯军队里的人的作风,军官对士兵残酷无情,士兵们强奸妇女,这些都使他愤慨。第一世界大战爆发,葛利高里所在的连队向前线开发。在战场上,他遇到一个奥地利兵,便用长矛刺进了他身上,可杀人的行为却使他的脚步变得又乱又沉,内心感到异常痛苦。后来排里一个绰号叫“锅圈儿”的哥萨克对葛利高里说:“你不要去想这是怎么回事和为了什么,你是哥萨克,你的天职——就是不问青红皂白砍下去。在打仗的时候杀敌人,这是神圣的天职……”在争夺城市的—次战斗中,葛利高里受了伤,因为他带伤救了一个受伤的中校军官,得了乔治十字勋章。潘苔莱幸福得发了昏,拿着信到处给人看,因为葛利高里是村里第一个得乔治十字勋章的人。
娜塔莉亚去找婀克西妮亚,恳求她把葛利高里放回来。婀克西妮亚把对葛利高里的全部的爱都放在女儿身上。她听说娜塔莉亚要求她把葛利高里还给她时,露出激烈的憎恨神情,发疯似地保护着自己的地位。娜塔莉亚被说不出的痛苦压迫着,离开了婀克西妮亚。
青年肖洛霍夫
然而不久,婀克西妮亚的女儿患猩红热死了,她痛苦极了。这时,回家养伤的李斯特尼次基中尉趁虚而入,对她表示怜悯和亲热。被失望折磨着的婀克西妮亚顺从地委身于他。葛利高里出院归来,听说了婀克西妮亚的事。他借给李斯特尼次基赶车的时机,在一块洼地里,用鞭子狠狠地抽了李斯特尼次基一顿,又给了婀克西妮亚一鞭子,便离开庄园。婀克西妮亚追上去请求他原谅。他头也不回,径直回到自己家里。 在家乡,他这个乔治勋章获得者受到家人的关心和村里人的尊敬,他渐渐把对军队的厌恶忘却了,而以一个出色的哥萨克的身份重新回到前线。他心里一面不肯和战争的荒谬性妥协,一面又忠实地保留着哥萨克的光荣,一得到机会就表现出忘我的勇敢,疯狂地进行冒险。战争初期那种对人类的同情、怜悯的心情消失了,心肠变硬了,他冷淡而蔑视地玩弄着别人和自己的生命,因此又得到四枚乔治十字勋章和四枚奖章。而此时,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对孪生子,娜塔莉亚把全部心思都放到孩子身上。
国家的形势也在急剧地变化着。日俄战争产生了1905年革命,这次革命有促成新的革命,还要爆发国内战争。1916年3月,村里传来推翻专制政体的消息,这使村里人惶惶不安,不知道没有皇帝的日子该怎样过。而此时在前线,哥萨克士兵们也在新旧两种思想的交替影响下无所适从。1917年月,葛利高里加入布尔什维克军队,不久因战功而被提升为少尉,十月革命后他又当了连长。他时而认为应该建立人民政权,时而又认为顿河哥萨克应自治。当白军政权来袭击苏维埃军队时,他受了伤,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他不想参与任何党派争斗,只有和平的劳动才让他感到温暖。
1918年初,顿河地区的形势逐渐有利于苏维埃政权。村里组织志愿兵,向赤卫队进攻。葛利高里也支持志愿兵的行动,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杀红军,只隐隐约约觉得他们夺走了自己平静的生活,但由于他不赞成白军对红军家属的抢劫而被降了官。秋天,红军开始反攻,进驻鞑靼村。肃反委员会和军事法庭对在白军军队中服务过的人进行简单而不公平的审判和处决。葛利高里因为执行运输任务侥幸逃过死亡,他一回村就逃走了。珂赛伏依亲手杀死了葛利高里的哥哥彼德罗,葛利高里出于对红军的仇恨加入了叛军月申斯克军队并很快因作战勇敢而成为师长。可是革命形势让他认识到长期以这种形式保卫家乡是做不到的,他意识到:“咱们或是靠拢红军,或是靠拢白军,站在当中是不成的。”他偶然遇到婀克西妮亚后,两人又重修旧好。
战争改变着麦列霍夫一家人的关系。女儿杜妮亚希珈因父母剥夺了她嫁给珂赛伏依的希望而痛恨父母,大媳妇妲丽亚因守寡而开始和公婆争吵,后来投水自杀。娜塔莉亚意识到丈夫又和婀克西妮亚在一起了,决心流掉正在怀着的孩子,不幸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顿河哥萨克的军队被红军打垮,葛利高里又加入了红军布琼尼的十四师,指挥一个骑兵连。为了赎罪,他勇敢地作战,一直干到团长,但终因历史问题而被复员。1920年他回到家乡,本想利用已是他的妹夫的村委会主席珂赛伏依的关系,在村里过平静生活,不料,后者毫不徇情。一天夜里,妹妹来报信,说村里要抓他,于是葛利高里连夜逃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加入了佛明匪帮。但在红军的打击下,佛明匪帮很快解散。葛利高里离开了军队,偷偷回到村里,带上婀克西尼娅逃走。路上,婀克西尼亚被征粮队哨兵打死,葛利高里万念俱灰。他失去了一切宝贵的东西。1922年春,他结束了漂流的生活,回到家乡,把枪支弹药全都扔进河里。他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这是生活残留给他的全部东西,是他和大地能够发生联系的惟一的东西。
⑤ 《静静的顿河》的人物名字和关系是什么
一、以男主角格里高利展开人物关系:
1、妻子娜塔莉亚
2、情人阿克西妮亚
3、嫂子达丽亚
4、妹夫柯晒沃依
5、妹妹杜妮亚希珈
二、以女主角阿克西妮亚展开人物关系:
1、丈夫司捷潘
2、女儿塔季扬娜
3、情人格里高利
作品内容:
《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
主人公格里高利,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
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格里高利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
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从格里高利身上,读者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尊重。
⑥ 求前苏联电影静静的顿河国语配音下载地址
《静静的顿河》是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TbUI9IBkCCOy8Vi4Th6EeQ
简介:《静静的顿河》是由谢尔盖·格拉西莫夫执导,彼得·格列波夫、艾琳娜·贝斯特里茨卡亚等主演的战争片。电影改编自苏联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同名小说。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日常生活与战争时期展现的个人命运。
⑦ 《静静的顿河(1957)》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静静的顿河》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eRzyhWWovhiosRfUnM2OiQ
⑧ 《静静的顿河》 这个2006版,字幕吗有
静静的顿河》是由Сергей Урсуляк执导的影视作品,叶甫盖尼·特卡丘克/谢尔盖·马科韦茨基/Полина Чернышова/尼基塔·叶甫列莫夫/康斯坦丁·热尔金等参加演出。
基本信息 听语音
导演:Сергей Урсуляк
编剧:Сергей Урсуляк/叶甫盖尼·波波夫/Илья Тилькин
主演:叶甫盖尼·特卡丘克/谢尔盖·马科韦茨基/Полина Чернышова/尼基塔·叶甫列莫夫/康斯坦丁·热尔金
类型:剧情/爱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首播:2015-11-29
季数:1
集数:14[1]
⑨ 静静的顿河的影视作品
《静静的顿河》默片电影于1929—1930年拍摄。《静静的顿河》彩色电影于1957年上映。完整改编全部原著; 电视剧《静静的顿河》于2006年上映,在俄罗斯电视台热播 。《静静的顿河》彩色电影摘得了全苏电影节的一等奖和最佳导演奖,1960年美国导演工会最佳改编影片荣誉奖。
⑩ 《静静的顿河》的人物名字和关系有谁知道中文也可以,最好是俄语!!很着急啊
《静静的顿河》主要人物表
葛利高里.潘苔莱耶维奇.麦列霍夫(爱称:葛利希加)一一中农家庭出身的哥萨克
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麦列霍夫一一葛利高里的父亲
娃西莉萨.伊莉妮奇娜一一葛利高里的母亲
彼得罗.潘苔莱耶维奇.麦列霍夫(爱称:彼求希加)一一葛利高里的哥哥
妲丽亚.玛特悦耶福娜.麦列霍娃(爱称:妲希珈)一一彼得罗的妻子
叶福杜吉亚(爱称:杜妮亚希珈)一一葛利高里的妹妹
司契潘.阿司塔霍夫(爱称:司乔巴)一一麦列霍夫家的邻居
婀克西妮娅.阿司塔霍娃(爱称:婀克秀希珈)一一司契潘的妻子,后与葛利高里同居
娜塔莉亚.米伦诺芙娜.珂尔叔诺娃(爱称:娜塔希珈)一葛利高里的妻子
米伦.格里郭黎耶维奇.珂尔叔诺夫一一娜塔莉亚的父亲,富农
卢古妮奇娜一一娜塔莉亚的母亲
德米特里.珂尔叔诺夫(爱称:米琪喀)一一娜塔莉亚的哥哥
格里沙加爷爷一娜塔莉亚的爷爷
谢尔盖.普拉托诺维奇.莫霍夫一一商人
伊丽莎白.谢尔盖耶夫娜.莫霍娃(爱称:丽莎)一一莫霍夫的女儿,
乌拉吉米尔.谢尔盖耶维奇.莫霍夫(爱称:伏罗加)一一莫霍夫的儿子
叶梅里杨.康斯坦丁诺维奇.阿杰平(绰号:“擦擦”)一一莫霍夫的合伙人
叶甫盖尼.尼珂拉耶维奇.李斯特尼次基一一沙皇时代的骑兵中尉
尼珂莱.阿列克赛耶维奇.李斯特尼次基一一叶甫盖尼的父亲,大地主
萨希加爷爷一一李斯特尼次基家的老马夫
云尼阿民一一李斯特尼次基家的男工
奥西普.达维陀维奇.施托克曼一一共产党员
“丁钩儿”一一莫霍夫家磨坊的磅秤工人
伊万.阿列克赛耶维奇.科特里亚洛夫一一磨坊机器师
米海伊尔.珂晒沃依(爱称:米希卡)一一葛利高里的同村人,贫农
普罗霍尔.泽珂夫一一哥萨克农民
安尼库希加一一哥萨克农民
贺里斯托尼亚一一哥萨克农民
伊里亚.德米特里耶维奇.彭楚克一一共产党员
安得利.贾兰沙一一具有进步思想的乌克兰籍机枪手
菲约陀尔.彼的捷尔珂夫一一非党的布尔什维克,顿河苏维埃的主席
米海依尔.克里沃希雷科夫一一彼的捷尔珂夫的助手
安娜.波古徳珂一一女共产党员,彭楚克的爱人
科尔尼洛夫一一反革命白军头子
亚克夫.佛明一一哥萨克,1918年参加红军,后叛变,成为一个土匪头子
珲金诺夫一一哥萨克叛乱的首脑
褚玛珂夫一一佛明匪帮的头子之一
卡帕林一一佛明匪帮的头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