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几部现代战争题材的电影,巷战,真实,特种部队,的最好
<深入敌后 BEHIND ENEMY LINES> 2001年 专业指数:四星半
导演:约翰.莫雷 主演:欧文.威尔逊 吉恩.哈克曼
军事看点:本片最大亮点之一就是F-18“大黄蜂”战机躲避两枚导弹的飞行镜头,以及被击中后飞行员跳伞时弹射装置是怎样展开的镜头都相当精彩和刺激.另一亮点就是借被击落的飞行员敌后逃生的视角反映了前南联盟境内的种族屠杀和战乱.片中描写的街头交火和战事都非常逼真,最后前来营救的美军和前南联盟叛军交战的场面也很壮观。
<石破天惊 THE ROCK> 1996年 专业指数:五星
导演:迈克尔.贝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 西恩.康纳利埃德.哈里斯
军事看点:本片的军事水准和三位主演的分量不相上下,影片涉及到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荣誉与忠诚.本片由前“海豹”部队教官担任顾问,并有五名现役特种兵参与拍摄.影片中涉及到许多美海军陆战队的战术,如开场部分的突击海军军火库以及搜索进攻恶魔岛的突击队等.片中进攻恶魔岛的突击队明显就是以“海豹”部队为原形.突击队先是以AH-1“眼镜蛇”直升机进行佯动,欺骗岛上守军,而突击队则乘机下水,借助水下推进器从水路渗透进入恶魔岛,这也是“海豹”部队基本的渗透套路.最终突击队和守军在恶魔岛澡堂的遭遇战成为最经典一处(大量不足两秒钟的镜头快速切换显示出导演高超的剪辑技巧).本片涉及的VX神经毒气弹确实是美军拥有的一种化学武器.此外,影片充满了大量的枪战,追车,爆炸场面,以及曾是一座监狱的恶魔岛和五角大楼秘密地下基金等元素作为佐料加入其中,使影片的商业娱乐性成为最大卖点,被誉为每隔五分钟就有一个惊爆点的动作电影.还有一点就是本片的配乐相当宏大,富有气势,贴切的烘托出影片展现的军人气质.这要归功于好莱坞著名的配乐大师汉斯.泽梅尔,他为许多经典大片谱写了难忘的旋律.
<太阳泪 TEARS OF THE SUN> 2003年 专业指数:五星
导演:安东尼.福奎 主演:布鲁斯.维利斯
军事看点:本片故事老套,就是简单的讲述非洲国家发生的叛乱和种族屠杀,为了避免国际红十字会的白人医护人员尤其是美国医生遭到屠杀,就不得不派出拯救小队将他们带出那个国家.故事情节虽老套,但军事专业度就大不一样了.片中派出的特种部队一共为八人,他们深入敌后,带着他们需要拯救的女医生和几十名非洲伤员在茫茫的非洲丛林里穿行.影片并没直接交代这只小队的名称,但队长见到女医生时说他们属于美国海军,综观美国特种部队,能执行这种任务的只有陆军的"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和海军的"海豹"部队,所以片中的特种部队很显然就是"海豹"小队.这只八人小队很专业的向观众展示了特种部队在丛林中行进的队型和战术,以及每名队员的分工.片中具有代表性的场面:第一次在丛林里差点被判军发现时,小队队长用匕首解决了这名判军,充分显示了特种部队隐秘作战和尽量不同敌人正面交火的原则.片中比较全面的描写特种部队突击作战的例子,出现在队员们突击一个被判军占领的小村子.在这个场景中,特种部队突击作战时分工明确,隐秘,迅速,致命的特点完全展现无疑.而故事的结尾,判军的全面围剿和"海豹"队员们奋力保护平民,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再一次展现了美国式的英勇气概.最后从航母起飞的两架F-18"大黄蜂"战斗机投下的高爆炸弹使判军们灰飞湮灭,而幸存的"海豹"队员完成了一次
另外,以下的也值得一看:
深入敌后3,深入敌后2
❷ 类似于特种部队的电影
生于7月4日》
《全金属外壳》
《军人的转变》
《西线无战事》
《卢旺达饭店》
《我的儿子杰克》
《斯大林格勒》(德国拍的)
《第一滴血》系列
《野战排》
《战争之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战争子午线》
《猎鹿人》
《西线无战事》,美国1930,一个德军士兵在战争中的经历
《爱情与战争》,美国1996,作家海明威在一战中的爱情故事
《钢琴师》,波兰2002,一位波兰钢琴家在二战中的遭遇
《圣诞快乐》,法国2005,1914年冬德法士兵自发得停战过圣诞节
《悲情火绒草》,德国2004,一群德国少年对纳 粹暴政的反抗
《希望与反抗》,德国2005,人物传记题材
《玫瑰围墙》,德国2003,二战中的德国妇女们
《钻石利器》,法国1995,一名德国王牌飞行员对极权的自发抗争
《沉静如海》,法国2004,一名德国军官在一家法国人家驻扎时的故事
《寂静的夜》,加拿大2002,1944年冬几个德军与美军士兵在森林里一起过圣诞
《英国病人》,美国1995,北非英国飞行员的爱情故事
《没有出口的海》,日本2006,潜艇特攻队员的战斗与回忆
《战地浪漫曲》,苏联1984,爱情题材
《自己去看》,苏联1985,小游击队员的遭遇
《布谷鸟》,俄罗斯2002,芬兰士兵苏联士兵少数民族妇女三个人的故事
《弗朗兹和波连娜》,俄罗斯2006,一个德国士兵与一个俄罗斯少女的爱情磨难
《歼灭任务》,俄罗斯2006,二战后方某空军基地士兵的生活
《地中海》,意大利1991,一队意大利士兵误入地中海中的世外小岛
《美丽人生》,意大利1997,经典之作
《沙漠中的玫瑰》,意大利2006,一队意大利医疗兵在传教士感化下在非洲进行人道救助
《赎罪》,英国2006,一个英军士兵的爱情故事(勉强可以这么说吧)
《科尔迪兹要塞》,英国2004,关于战俘、友情、背叛的故事
《晚钟》,中国1988,抗战结束后的一段插曲,劝降的故事
《战争子午线》,中国1990,一群小八路的壮烈西征
《紫日》,中国2001,日本少女苏联女兵中国农民三个人的故事
《印度支 那》,法国1992,越法战争题材
《天与地》,美国1993,一个美军士兵与一个越南少女的爱情故事
《羞耻》,瑞典2004,一队恋人在战争中的遭遇,不知时间背景
《战争之王》,美国2004,军火商贩的故事
《卢旺达饭店》,美国2004,卢旺达大屠杀题材
《海岸线》,韩国2002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法国1995,一个法国导演在东南欧半世纪的所见所闻,耐看但气氛始终压抑,让人停不下思考
《烽火的启迪》,阿根廷2005,马岛战争题材
❸ 电影起源与发展
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
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艺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电影收益高,竞争激烈。1897年,爱迪生即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机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D.W.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如M.塞纳特、M.壁克馥和吉许姐妹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镍币影院逐渐被一些条件较好的电影院所代替;电影专利公司的垄断权势逐渐消失,终于在1915年正式解体。此时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已经出现。制片中心也从东海岸移到好莱坞。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却促成了美国电影的勃兴。美国电影源源不断地涌人欧洲市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建立起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导演格里菲斯、T.H.英斯和塞纳特对美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C.卓别林于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观众。1919年,卓别林、D.范朋克、壁克馥3位著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道创办了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体制。“制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拥有一批明星。除卓别林、范朋克和璧克馥外,先后成名的还有R.“胖子”亚布克尔、T.巴拉、J.和L.巴里摩尔兄弟、L.查尼、吉许姐妹、M.马许、T.米克斯、G.史璜逊、J.基尔伯特、G.嘉宝、B.基登、N.希拉、H.劳埃德和早逝的R.范伦铁诺。
“好莱坞”此时己成为“美国电影”的同义语。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业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在W.H.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订了“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对美国电影的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
严格的审查制度使美国无声电影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H.劳埃德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C.B.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R.英格兰姆的《启示录四骑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少欧洲导演陆续来到好莱坞,他们的才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制片公司的抑制和扼杀。他们和美国导演一道,拍摄出无声电影的最后一批重要影片,如F.鲍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与魔》(1927)、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和K.维多的《大检阅》(1925)等。R.J.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则为纪录电影奠定了基础。
20年代中期,豪华的电影院已基本上取代了镍币影院。20年代末期,好莱坞电影为战胜商业无线电广播这样的竞争对手,在音响方面进行了一次革命,产生了有声电影。
美国早期有声电影
1926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拍摄了用唱片来配唱的由J.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A.克罗斯兰导演)。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1928年7月6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至1930年,除卓别林继续拍摄了几部无声片外,全部故事片均为有声片。 在导演中间最先适应有声片制作并拍摄出富于创造性影片的有:R.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观镜头的《化身博士》(1932),L.迈尔斯东的《西线无战事》(1930)和《头版新闻》(1931)、刘别谦的《爱情的检阅》(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K.维多的《哈利路亚》(1930)。卓别林也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城市之光》(1931)。 好莱坞的制片公司是1912年开始相继建立的。随着1928年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形成了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它们包括5家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组建于1914)、20世纪福斯(始建于1915,合并于1935)、米高梅(合并于1924)、华纳兄弟(1923)和雷电华(1928);3家较小的公司,即环球(1912)、哥伦比亚(1924)和联美(1919)。
美国电影黄金时代
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 (1933)、《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风月无边》 (1936)和《齐格飞大歌舞》(1936);盗匪片《小恺撒》(1931)、《公敌》 (1931)、《疤面人》(1932)和《吓呆了的森林》(1936);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
除上述类型影片外,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代表作的影片,如F.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第兹先生进城》(1936)和《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1939);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1936);J.克伦威尔的《人类枷锁》(1934);G.顾柯的《八时餐会》 (1933)和《小妇人》(1933);M.柯蒂斯的《新新监狱两万年》(1933)、 《黑色的愤怒》(1935)和《侠盗罗宾汉》(1938);V.弗莱明的《勇敢船长》(1937)、《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J.福特的《告密者》(1935)、《青年林肯》(1939)、《关山飞渡》(1939)、《怒火之花》 (1940)和《青山翠谷》(1941);E.戈尔汀的《大饭店》(1932);A.希区 柯克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1940);F.朗格的《狂怒》 (1936);M.李洛埃的《我是越狱犯》(1932);刘别谦的《风流寡妇》 (1934);J.von斯登堡的《摩洛哥》(1930)和《上海快车》(1932>;W.惠勒的《红衫泪痕》(1938)和《呼啸山庄》(1939)等。此外,H.霍克斯、H.金、R.马莫里安、R.华尔许等亦拍摄了多部质量优秀的影片。
当时对美国电影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众多的表演艺术家,其 中包括F.亚斯坦、H.鲍嘉、C.鲍育、G.古柏、J.克劳藻、B.戴维斯、 O.德.哈维兰、H.方达、C.盖博、C.格兰特、K.赫本、E.G.鲁宾逊、 J.史都华和R.泰勒等。优秀的电影家中还包括摄影师G.托兰和黄宗沾。此外,童星S.邓波儿等主演的影片对于鼓舞30年代的美国民众起了特殊的作用。
从20年代末开始,W.迪斯尼创造了米老鼠、唐者鸭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动画形像;从1938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创造了《木偶奇遇记》(1940)、《幻想曲》(1940)、《小鹿班比》 (1942)等脍炙人口的动画长片,使美国动画片的影响遍及世界。
好莱坞在30年代发展为美国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及其他人士相继来到这一电影都城。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拍摄出一批社会意识较强的影片,如上述《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新新监狱两万年》、《黑色的愤怒》、《告密者》、《怒火之花》、《青山 翠谷》、《狂怒》、《我是越狱犯》以及《巴斯德传》(1935)、《左拉传》 (1937);《华莱士传》(1939)、《他们不会忘记》(1937)、《黑色军团》 (1936)和《穷巷之冬》(1936)。年轻的O.威尔斯1941年导演的《公 民凯恩》吸取了经典美国电影的精华,导演了这部从叙事结构到镜 头结构均有重大创新的影片,把美国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点。威 尔斯的《公民凯恩》和《安倍逊大族》(1942)对以后电影的结构、摄 影和电影理论的影响十分深远。
美国的纪录片在30年代中期,在英国的J.格里尔逊和荷兰的 J.伊文思的影响下再次受到重视,拍摄了《开垦平原的犁》(1936)、 《河流》(1937)和《城市》(1939)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除为军方摄制了大批军事训练片和战争纪录片外,还摄制了数量相当 可观的堪称经典之作的纪录片,如J.福特的《中途岛战役》(1942), J.休斯登的《来自阿留申群岛的报告》(1943)、《圣被得罗之役》 (1945),W.惠勒的《孟菲斯美女》(1944),L.德.罗歇蒙的《战时女朗》(1944)等。卡普拉率领他的分队自1942年起用资料片和缴获 的敌方影片制作出《我们为何而战》的系列片。 G.卡宁和英国的 C.里德合作导演的《真正的光荣》(1945)被誉为长纪录片的顶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有柯蒂斯的 《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和《出使莫斯科》(1943); 顾柯的《费城的故事》(1940);霍克斯的《约克军曹》(1941);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疑影》(1943)和《救生船》(1944);W.休斯登 的《马耳他之鹰》(1941);H.金的《皇家空军中一名美国佬》(1941); 朗格的《刽子手也死亡》(1943);李洛埃的《魂断蓝桥》(1940)和《东京上空三十秒》(1944);刘别谦的《生死问题》(1942)和《天堂可以等待》(1943);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迈尔斯东的《鼠与 人》(1940)、《北极星》(1943);L.匹查尔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1943);O.普雷明格的《劳拉》(1944);G.拉托夫的《俄罗斯之歌》 (1944);H.舒姆林的《守望莱茵河》(1943);华尔许的《目的地缅甸!》(1945);W.A.惠尔曼的《黄牛惨案》(1943)和《大兵乔的故事》 (1945);B.怀尔德的《通向开罗的五座坟墓》(1943)和《失去的周末》(1945);S.伍德的《战地钟声》(1943)和《金石盟》(1942);惠勒 的《小狐狸》(1941)和《忠勇之家》(1942)等。L.褒曼、B.克罗斯贝、 J.迦伦、R.海华丝、B.霍普、G.佩克、L.透纳和J.韦恩等演员在这 一时期加入了美国电影明星的行列。
从战后开始直至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 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影片有:卓别林的《凡尔杜先生》 (1947);S.多南和G.凯利的《雨中曲》(1952);福特的《亲爱的克莱 蒙丁》(1946);霍克斯的《红河》(1948);休斯敦的《宝石岭》(1948)、 《柏油丛林》(1950)和《非洲女王》(1951);H.金的《正午十二点》 (1949)和《枪手》(1950);E.卡善的《君子协定》(1947)、《漂亮的混 血姑娘》(1949)和《欲望号街车》(1951);J.L.曼凯维支的《慧星美 人》(1950);V.米纳里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和《邪恶的和 美丽的》(1952);R.罗森的《当代奸雄》(1949);斯蒂文斯的《阳光照 耀之地》(1951)和《原野奇侠》(1953);维多的《太阳浴血记》 (1947);华尔许的《白热》(1949);怀尔德的《日落大道》(1950)和 《十七号战俘营》(1953);惠勒的《黄金时代》(1946)、《女继承人》 (1949)和《罗马假日》(1953);F.齐纳曼的《正午》(1952)和《走向永生》(1953)等。
美国电影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挑战。首先,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拖延 多年的“派拉蒙案”作出裁决,判定大公司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 司放弃发行和经营电影院的业务。这就切断了大公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其次,美国电视发展迅速,到1953年,电影观众人数与1946年相比减少了一半。为争夺观众,早在20年前即已发明出来的宽银幕电影此时开始成为与电视竞争的手段。
最甚者是自1947年起,“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开始针对好莱坞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1948年,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判处好莱坞十人案,1951年又继续加深和扩大对电影界人士的迫害。许多人被指控为共产党,800余人被列入黑名单。这场迫害极大地损伤了美国电影的创作元气。但受迫害的电影界人士克服重重困难,摄制出描写锌矿工人罢工的影片《社会中坚》(1954,H.比伯曼导演),至今仍受到电影研究人员的重视。主要发生在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的美国“黑色电影”,如B.怀尔德的《加倍赔款》(1944)和《日落大道》(1950),T.加奈特的《邮差总是按两次铃》(1946)和N.雷伊的《以夜维生》(1949),亦是在这种政治气候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并随着50年代末政治迫害的消退而逐渐消逝。
美国当代电影状况
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各大公司从印年代中期开始解体或转产,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废除。随之出现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
在“好莱坞之后”的年代里,一些经典题材和类型电影发生了变化。N,雷伊、V,米纳里和D,西尔克使美国情节电影前进了一步,出现了西尔克的《写在风中》(1957)、《被玷污的天使》(1958)和《生活的摹仿》(1959),米纳里的《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蛛网》(1955)和《家在山那边》(1960)等有代表性的影片。自《枪手》和《正午>开始,传统的西部片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称之为“成人西部片”中,单枪匹马的主人公有些变成群体的主人公,并出现了福特的《搜索者》(1956)、G.R.希尔的《虎豹小霸王》(1969)和S.佩金珀的《野性的一群》(1969)等与过去不同的西部片。歌舞片中的佳作当推顾柯的《窈窕淑女》(1964)、R.怀斯的《西区故事》(1961)和《音乐之声》(1965)以及惠勒的《滑稽女郎》(1968)。
这一时期是美国青年思想最动荡的年代,相应出现的表现青年疑虑、反抗的所谓“反英雄”影片有:雷伊的《无因的反抗》(1955),卡善的《伊甸园东方》(1955),J.洛甘的《野餐》(1956)以及后来的M.尼科尔斯的《毕业生》(1967),A.潘的《邦尼和克莱德》(1967),D.霍珀的《逍遥骑手》(1969),J.施莱辛格的《午夜牛郎》(1969),T.马里克的《荒原》(1973)等。
这一时期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R.阿尔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1970)和《纳什维尔》(1975);P.波格丹诺维奇的《最后一场电影》(1971);地密尔的《十诫》(1956);M.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1975);A.希勒的《爱情故事》(1970);休斯登的《不合时宜的人》(1961);S.库勃里克的《光荣之路》(1957)、《斯巴达克斯》(1960)、《怪癖博士》(1964)、《2001年太空漫游记》(1968)和《发条橘子》(1971);尼科尔斯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F.沙夫纳的《巴顿将军》(1970);G.西顿的《飞机场》(1970);斯蒂文斯的《巨人》(1956);怀尔德的《热情似火》(1959)和《公寓》(1960);惠勒的《宾虚传》(1959)。希区柯克在这一阶段拍摄了他最有影响的一批影片,如《后窗》(1954)、《眩晕》(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病患者》(1960)、《群鸟》(1963)和《玛尔妮》(1964)。
美国黑人演员过去在电影中只扮演次要的甚至是反面的角色,自S.波蒂埃开始,在《挣脱锁链》(1958)、《蓝斑》(1965)、《吾爱吾师》(1967)、《炎热的夜晚》(1967)和《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中扮演了正面角色,并开始尝试由黑人自己编导关于黑人生活的影片。从L.斯特拉斯堡在纽约开设的演员讲习班培养出来的M.白兰度、M.克利夫特、P.纽曼和J.方达等加人了电影演员的行列。从大学电影系毕业的年轻导演亦开始崭露头角,如F.F.科波拉的《教父》(1972)、《教父》(续集,1974)和《对话》(1974),G.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1973),M.斯科西斯的《穷街陋巷》(1973)和《出租汽车司机》(1976)等影片显示出美国青年导演在承继美国电影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为70年代的复兴准备了条件。
美国电影的“复兴”是从S.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1975)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开始的。这两位导演都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运用当代工艺技巧制作的传统类型片(灾难片、科幻片)引起强烈的反应,并导致美国电影的制作和票房收入直线上升。受到美国青少年观众欢迎的科幻片发展为集灾难片、冒险片而成的场面壮观的影片的一个新片种,这些影片包括《第三类接触》(1977)、《异物》(1979)、《外星人》(1982)、《失去方舟的入侵者》(1981)、《金刚》(1976)、《超人》(1979)、《侏罗纪公园》(1993)以及这些影片的续集。
在7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如W.艾伦的《安妮.霍尔》(1977)和《汉娜姐妹》(1986);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1980);R.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R.雷德福的《普通人》(1980);H.罗斯的《转折点》(1977);齐纳曼的《朱莉亚》(1977)等。关于越南战争的影片当推H.阿什比的《归家》(1978)、M.西米诺的《猎鹿人》(1978)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关于工人的如《诺玛.雷》(1979)、《洛奇》(1976)、《蓝领》(1978);表现青年的如《周末狂热》(1g77)、《油脂》(1978)、《毛发》(1979)和《闪光舞》(1983)等。
❹ 林志颖个人资料简介
中文名:林志颖
英文名:Jimmy Lin
昵称:Jimmy、小志、小旋风、旋风小子、顽皮豹(儿时外号)
生 日:1974年10月15日晚上
出生地点:台湾省台北市家中客厅的地毯上
现居地点:台北市
身 高:172cm
体 重:58kg
生 肖:寅虎
星 座:天秤座
血 型: O
学 历:华冈艺校戏剧科三年级 (主修表演 副修摄影)
求学过程:忠孝小学-怀生国中-华冈艺校
个人品牌:JR(Jimmy Racing)
出道时间:1992年2月28日
旧金山林志颖日:10月17日
现住地:中国台湾-台北市
籍 贯: 中国台湾-台北市
民 族: 汉族
家庭成员:父亲(林德雄)、母亲(不详)、一兄(林志杰)、二弟(林志鑫、林志龙)、一妹(林志忆)
初恋年龄:15岁(华岗一年级)
初恋的年纪(初出道时的答案):三岁(幼稚园时)
看异性先从何处看起:眼睛
喜欢异性类型:长发,大方,温柔,直爽,体贴
要求:重要的是性格和得来
休闲娱乐:赛车、野战、摄影、上网、玩游戏、健身、潜水、漫画、KTV、滑雪、音乐动画、骑自行车、滑浪板、水上摩托艇等等
收集品:模型车、关于车的杂志、邮票、相机、枪支
吃的口味:不吃酸辣
宗教信仰:佛教
出道年龄:17岁
入伍日期:1994年11月15日
退伍日期:1996年11月16日
兴 趣:跳舞、摄影、赛车、话剧表演
嗜好:睡觉、上网、潜水、赛车
休闲娱乐:上网、跳舞、摄影、开车
最喜欢的运动:赛车、棒球、游泳、高尔夫球
衣服尺寸:上身M、腰28寸、裤子S、鞋子7寸半
临睡前的习惯:吃东西
起床后第一件事:刷牙
去过最远的地方:美国
生气的方式:直接讲
哭泣的方式:流眼泪(被爸爸打)
个性:择善固执
视力:左右各1.5
睡觉姿势:仰睡
游泳方式:蛙泳
此刻心愿:继续努力,成为成功的艺人
对自己唱歌的感觉:加油加油再加油
钱花在何处:买相机、维修改装赛车
喜爱的影星:刘德华、张曼玉
喜爱的歌星:王杰
喜爱的赛车手:车神舒马赫
喜爱的表情:笑
最喜欢的服饰:牛仔
最喜欢吃的东西:巧克力、冰淇淋、泰国餐
最喜欢吃的水果:香蕉、西瓜
最喜欢喝的饮料:牛奶、白开水
最喜欢的颜色:红、黑、白
最喜欢的动物:狗
最喜欢的季节:夏天
最喜欢的运动:赛车、棒球、篮球、潜水(98年拿到潜水执照)、跳舞、骑自行车、滑浪板、水上摩托艇等等各种刺激性运动
最喜欢的花:玫瑰
最喜欢的口头禅:“不知道耶”“还好啦”“不要这么说”
最信奉的名人名言:“人因梦想而伟大!”
最尊敬的人:父亲
最喜欢自己的一首歌:黎明破晓前
最欣赏的自己的早期的电视剧:《绝代双骄》
最满意的自己的电视剧:《天龙八部》
最喜欢的电影类型:喜剧,动作片
最喜欢的音乐类别:舞曲
最喜欢的约会方式:到DISCO
最喜欢的数字:7
最喜欢的书:史达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汽车杂志
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直到永远(Always)(1989年奥戴利.赫本等主演)
最喜欢的交通工具:公车
最喜欢的事:大家一起去跳舞
最讨厌的事:想做的事不能做
最伤心的事:好象没有
最难忘的事:公演舞台剧当男主角
最失望的事:与朋友约会但朋友失约
最头痛的事:答不出问题
最拿手的菜:煎蛋
最满意自己身体的部位:眼睛
最怕听的话(初出道时的答案):说他帅呆了
最怕听的话(现在的答案):歌迷叫他猪头/笨蛋...
最喜爱的国家:泰国
最喜欢的城市:北京
最得意的事:高一当上男主角
最喜欢的发型:自然中分
最喜欢的画:漫画
最奇怪的事:有一种现象叫林志颖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黄安还写了一首歌叫《样样红》。
对他最惊人的论断:以前没有过林志颖,以后也很难再有一个林志颖。
凭藉几张海报就能在台湾迅速窜红,专辑一发便在2个月红遍华语世界,一年开世界巡回演唱会,此乃娱乐圈奇迹。
最骄傲奖:国际杰出青年奖(美国三藩市市长布朗已决定把10月17日定为“林志颖日”)
代表曲目:《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 《今年夏天》 《十七岁的雨季》 《快乐至上》 《稻草人》
代表电影:《笑林小子》(旋风小子)、《生死对决》
代表电视剧:绝代双骄 天龙八部 放羊的星星
作品最大的特点:感人
林志颖毕业后的第二年很多年轻人放弃了考大学纷纷报考华纲艺校。
出版书籍:《大兵日记》《旋风再起》《放羊的星星》《生死对决》
唱片公司: 动脉音乐(台湾代理)、星丝雨(内地代理)
前唱片公司:华纳唱片、香港EMI 、丰华唱片
唱片数量:20张(包括精选)
目前经济人:葛静琪
前拥有的车:BMW M3,法拉利,Subaru Impreza,Smart ,福特150
现拥有六辆车和一辆重型机车:兰博基尼、悍马、BMW、法拉利、保时捷、奔驰、全球限量百年纪念版哈雷重型机车(机车之王)
曾组建车队:ESSO车队(美国ESSO石油公司赞助)
❺ 美国动作片明星有哪些
铁血硬汉--西尔威斯特·史泰龙
1976年,史泰龙根据生活的现实写出了剧本《洛基》,并担当了主演,演绎了一位面对生活困境,却依然充满斗志的业余拳手洛基,影片中那个出身卑微、但却不甘失败,为了尊严而勇于挑战的洛基,是自越战以后一代美国青年的代言人,正是有了这种“洛基”精神,美国人才从创痛中走了出来,为了美好的生活而重拾信心,或许这就是“洛基”的魅力所在。影片《洛基》一经上映便在全美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创造了奇迹般的票房。并夺得了当年奥斯卡大奖,史泰龙也因为在片中精彩的演绎和健康的外形而一举成名,成为英雄的化身。
1982年,史泰龙拍摄了著名动作片《第一滴血》。影片中史泰龙所饰演的兰博是一名从越战归来的特种兵,作为队伍中的幸存者,兰博前往俄勒冈州的乡下探访战友,却得到了战友死于癌症的不幸消息,途中,伤心失意的兰博遭到当地警长威尔无端的盘查,在警察局里,警员肆意对兰博进行虐待和侮辱,面对非人的待遇,战场上的痛苦回忆不断闪现在兰博的脑中,兰博无法忍受虐待,将警员个个击倒,冲出警察局,夺路而逃。
兰博走投无路,只能凭借着自己在战场上磨练出的野外生存能力,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中艰难前行,没有方向。当地警察恼羞成怒,他们如同上山打猎一样扛着步枪、牵着猎犬,进山追杀兰博。面对警察的枪弹与直升机,手无寸铁的兰博只能用石块反击,混乱中一名警察坠机身亡,心怀愧疚的兰博面对追兵,只有捡起武器继续向深山逃去。
山野中,特种兵出身的兰博以他擅长的军中作战方式与警察展开对抗,将威尔等人打得落花流水,然而手下留情的兰博不但没有让威尔就此罢休,反而招致了更多军队的追杀,无奈之中,逼上梁山的兰博被迫向政府宣战,驾驶着军车冲过路障,向小镇驶去,寻找威尔报仇。
影片《第一滴血》搏杀场面激烈,节奏紧凑,是动作片的上乘之作,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滴血》在中国大陆的上映,也使得史泰龙作为中国观众最早接触到的好莱坞动作明星而家喻户晓,一夜间成为千万中国青年的偶像。影片结尾处,兰博关于越战痛苦回忆的那段控诉,使得本片折射出浓烈的反战意味。
进入90年代,史泰龙先后在《特警判官》《警察帝国》《炸弹专家》等影片中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从各方面证明了史泰龙出神入化的演技。同时,在史泰龙整个演艺的颠峰时期,动作片、惊险片也开始大肆泛滥,一时间动作明星多如星辰,在这些人当中,最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当数:
2006-1-1 22:38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2楼
梦幻时尚--基诺.李维斯
凭借着《生死时速》、《黑客帝国》等影片而声名雀起的基诺.李维斯,无疑是在升起在世纪之交的一颗新星,如果找一个字来定义基诺.李维斯的表演的话,那就是--酷。依靠着高科技电影技术的支持,银幕上的基诺.李维斯一改往日动作明星套路造型,重新树立了一个新的动作片美学标准。《黑客帝国》中带有时装走秀式人物造型、极具科幻意味的场景设计,以及从电子游戏中获取灵感的武打设计,再配合着流行的电子音乐,这一切将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现实与想象糅合在一起的新动作片理念,在动作片的发展道路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抛开《黑客帝国》那晦涩难懂的故事情节,单纯的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审看《黑客帝国》中那精美绝伦的打斗场面,我们无不感受到一个全新的动作片领域的开创,而基诺.李维斯那极具时尚造型感的精彩演绎,更是为影片的整体观赏效果增光不少。
在近几年出现的影片中,这种新动作片理念被不断模仿和引用,在《刀锋战士》《黑超特警组》等影片中,我们从黑人动作演员维斯李.施耐得和威尔.史密斯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看到了《黑客帝国》中尼奥的影子,于是,我们期待着在随后的日子里,基诺.李维斯能够成为新世纪动作时尚的领军人一飞冲天。
2006-1-1 22:41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3楼
不老骑士--肖恩.康纳利
一个雨夜,身经百战,获得多枚勋章的海军陆战队汉墨将军以视察的名义带领部下潜入军火库,劫走了16枚致命毒气弹。随后汉墨带领手下占领并控制了原本是一个监狱的小岛——恶魔岛,将岛上的81名游客挟持为人质,并将毒气弹的目标对准旧金山市,汉墨向政府索要1亿美元,作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阵亡士兵家属的赔偿。
联邦调查局会同国防部召开会议,商量对策,然而恶魔戒备森严,地形复杂,在国家绝密档案中,只有老英国特工梅森是唯一曾经成功逃出恶魔岛的人,只有他的加入,才能协助突击队完成任务。
联邦调查局官员以获准梅森获得自由作为交换条件,让梅森加入行动小组,带领突击队潜入小岛。于是,梅森与化学专家斯坦利以及突击队员出发了。然而,登上小岛后不久,突击队员的行踪被叛军发现,混战中,突击队员全部被杀,只有梅森和斯坦利侥幸逃生。
于是,一个前英国特工与一位化学专家成为了拯救旧金山市的唯一希望,与一群训练有素的海军陆战队员进行殊死的搏斗。经过紧张激烈的搏杀,梅森和斯坦利终于打败了叛军,拆除了全部毒气弹,赶在轰炸机投放炸弹前点燃了象征胜利的绿色烟雾。
影片中,肖恩.康纳利所扮演的英国老特工梅森,睿智、果敢、又不乏风趣,刚毅的背后是英国绅士般的幽雅与浪漫,在影片中的魅力表现完全超过了当红明星尼古拉斯.凯奇,如同当年在《铁面无私》中的表现一样,虽然身为配角,但丝毫不能掩盖其无限的光芒。
在1999年的影片《偷天陷阱》中,肖恩.康纳利与年龄相差甚远的当红女星凯瑟琳.泽塔琼斯完美组合,更是充分展现了其不灭的魅力,难怪在英国的民意调查中,年过70的肖恩.康纳利依然当选“本世纪最性感男人”与“最理想的父亲”双重称号,并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士头衔,成为了颇具传奇色彩的“千年骑士”。
2006-1-1 22:46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4楼
性感神话--哈里森福特
1977年,著名导演、制片人乔治•卢卡斯推出了一部轰动全球的大制作《星球大战》(Star Wars),他大胆地启用了毫无知名度的哈里森•福特出演主角———太空走私船船长韩索罗(Han Solo)。福特果然不失众望,他精湛的演技和英雄的形象成为这部里程碑式的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星球大战》是一部改变美国影史的力作,也是改变福特一生的影片,福特由此开始青云直上。
1980年,福特出演了《星球大战》续集————《帝国反击战》,再次饰演韩索罗。这个太空冒险家的形象深受观众的喜爱,福特的巨星地位也得以进一步确立。
1981年,福特接演了由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卢卡斯担任制片的《法柜奇兵》。这部冒险片获得了非比寻常的成功,不但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也得到各方好评,英雄印第安纳•琼斯这个名字和哈里森•福特再也分不开了。
此后,福特于1983年出演《星球大战》第三集———《杰迪归来》;1984年出演“印第安纳•琼斯” 系列的第二部《魔域奇兵》;1989年又演出了第三部《圣战奇兵》。这些影片为福特赢得了巨大声誉,他在银幕上塑造的文武双全、勇于向各种风险和暴力挑战的英雄形象,使他成为一个受到交口称赞的银幕硬汉。而琼斯博士的历险故事满足了观众对冒险的向往,印第安纳•琼斯系列成了他们最喜欢的福特电影!
1985年,福特在影片《目击者》(Witness)中一改往日的英雄形象,扮演了一个颇有人情味和同情心的警察形象,更多地表现出对宁静、平淡的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福特对这一角色的全新演绎使他获得了第58届奥斯卡奖和金球奖最佳男主角两个提名。随后,他开始尝试出演不同的角色。1986年在《蚊子海岸》(The Mosquito Coast)中饰演了当代美国的唐•吉诃德式的人物(该片获得了当年金球奖提名);1988年在《打工女郎》(Working Girl)中塑造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银行家喜剧角色;1990年在《假定无罪》(Presumed Innocent)中,他又成功饰演了耿直、诚实的检察官。至此福特已是全球公认、能文能武的最佳票房保证。
1993年,福特以51岁的“高龄”再次出演了动作片《亡命天涯》(The Fugitive),这部怀旧惊险巨片火爆异常,成为当年美国票房之首,也创下了动作片男主角的年龄纪录。该片甚至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就一部动作片来说,这是较为罕见的。福特本人也被美国电影工会封为“世纪之星”(Star of the Century)。在1995年爱情传奇片《情归巴黎》(Sabrina)中,福特充分展示了迷人的绅士风采。这两部影片均获得了当年的金球奖提名。
1997年,福特以《空军一号》(Air Force One)再次创下个人票房首映纪录,在美国蝉连了数周的票房冠军。此次由福特扮演的美国总统不再是丑闻的中心,而是临危不乱、英勇善战的孤胆英雄。难怪美国总统克林顿会连看两遍这部影片,评论界也惊呼“福特的魅力仍是有增无减”。在1998年《六天七夜》(Six Days Seven Nights)、1999年《驿动的心》(Random Hearts)两部文艺片里,福特大演爱情戏,激情不减当年,再度展现了影坛长青树的风采,戏路的宽广也让福特成了最有观众缘的巨星。
福特的银幕英雄总带有一股书卷气味,有一种温文尔雅,充满智慧的特色风格。他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敬业精神,由于经常拍摄惊险动作片,又不用替身与特技,全靠真枪实干,因此身上多处负伤。从《星球大战》到现在已有二十余年,他长红不衰,可以说是影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影史上最卖座的前三十部电影中,福特一人包办了7部,包括《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杰迪归来》、《法柜奇兵》、《圣战奇兵》、《魔域奇兵》和《亡命天涯》,《空军一号》也进入了全美卖座五十强,仅《星战》和《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的票房总和就达30亿美元,这是个空前绝后的纪录。福特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好莱坞影星,恐怕难有后来者。
2006-1-1 22:51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5楼
抑郁王子---尼古拉斯凯奇
尼古拉斯凯奇1964年1月7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现代启示录》等片闻名于世的大导演科波拉的侄子。作为科波拉家族的一员,他从小就在充满音乐与书籍的环境中长大,并养成了喜欢观察的习惯。在尼古拉斯十八岁那年,他在影片《开放的美国学府》中获得了一个角色,这是他从影的首部作品。
毫无疑问,尼古拉斯凯奇已经用他的实力证明了这一点。凯奇在影片《石破天惊》中饰演一位化学武器专家,他以自己那精湛的演技弥补了人物形象本身的不足。影片推出即后也引起了轰动,尼古拉斯凯奇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好莱坞又一位炙手可热的动作片明星。在《石破天惊》完成之后,他又接连接下了两部动作片《变脸》和《空中监狱》的合约。《空中监狱》所取得的成功丝毫不比《石破天惊》逊色,尼古拉斯凯奇一跃成为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巨星。
2006-1-1 22:55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6楼
银幕硬汉--- 布鲁斯威利斯
体格强壮、轮廓鲜明,略带些谢顶的布鲁斯-威利斯是好莱坞颇受欢迎的动作明星。这大概主要是缘于他的《虎胆龙威》系列电影的极大成功。
1989年,布鲁斯-威利斯得以在《虎胆龙威》(第一集)(“Die Hard”)中出演纽约的一个不如意的警察。片中一群国际恐怖分子绑架了一个公司正在参加圣诞节晚会的全体员工,这个警察的不和睦的妻子也在其中。布鲁斯-威利斯与这群国际恐慌分子展开了机智灵活的斗争,这部电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影片节奏明快,并充斥着许多惊人之举,影片上演后广受欢迎,布鲁斯-威利斯也在好莱坞众多明星中被列入A级。
就在人们普遍以为布鲁斯-威利斯会马上推出其第二部"重磅炸弹"之际,他出演了诺曼-朱维逊的一部喜剧《冷暖天涯》(“In Country”),在片中扮演一位心灵受创的越南老兵,孤身一人抚养着他的侄子----一个孤儿。同年,布鲁斯-威利斯又接下了新作《看谁在说话》(“Look Who's Talking”)系列片的第一部,1990年又出演了其第二部《看谁在说话II》(“Look Who's Talking Too”)。后来,他又继续在2部《虎胆龙威》系列电影中饰演警察的角色。1991年,他第一次出演自己编写的剧本《哈德逊之鹰》(“Hudson Hawk”),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后,虽然他继续保持着多产,但一路走来极不平坦。拍摄的《夜色》(“The Color of Night”)和《疯狂终级者》(“Four Rooms”)不是很成功,但也拍摄了诸如《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和《十二只猴子》(“12 Monkeys”)这样的好片。
1998年,布鲁斯-威利斯出演了斥巨资拍摄的《世界末日》(“Armageddon”),这部电影取得了较高的票房收入,并使他作为动作明星的声望达到了巅峰。这以后,布鲁斯-威利斯选择了一部规模较小的影片,1999年他出演了库尔特-冯内格特的筹划已久的《冠军的早餐》(“Breakfast of Champions”)。同年,他主演的低成本影片《第六感》成为当年票房和影评的双料大赢家。他2000年最新的影片包括《整九码》《小孩》和正在拍摄的《坚不可摧》等。
2006-1-1 23:20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7楼
魔鬼终结--阿诺.施瓦辛格
这位奥地利裔的世界健美先生,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强壮体魄,入足影坛之后的阿诺.施瓦辛格,在银幕上的每一次出现几乎都少言寡语,光是凭借着其健硕的肌肉与冷酷的眼神就足可以展现出那无法抵挡的男性魅力,1984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动作片《终结者》问世,天马行空的想象、突破性的机器人设计理念,完美而浪漫的情节设定,以假乱真的化妆,激烈而富个性的动作场面,使影片《终结者》一经公映便风头无量。
在《终结者》系列影片中终结者机器人T800的扮演者阿诺.施瓦辛格,以他那有如古罗马雕塑般完美健壮的体魄,冷酷的造型、惊人的力量、以及坚如磐石般的意志与躯体,一夜间成为了新硬汉的代言人,多少年来,那个身穿夹克、眼带墨镜,手持猎枪,骑着哈雷摩托纵横驰骋的终结者,成为多少青年竞相模仿的终结梦想。
1994年阿诺.施瓦辛格与詹姆斯.卡梅隆再度联手打造当年动作大片《真实的谎言》,《真实的谎言》作为中国大陆从好莱坞引进的第一批票房分帐大片,一经登陆便横扫中国院线,令中国观众叹为观止,眼花缭乱的特技场面,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穿插其间的喜剧元素,使得该片成为好莱坞动作片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施瓦辛格演技和力量的完美体现。
在好莱坞动作明星中,尚格.云顿是为数不多的靠真功夫,而不是花拳绣腿打天下的硬汉之一。幼年时期的尚格.云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李小龙的功夫片,从此便爱上了中国武术和李小龙,11岁便开始了他的武术生涯, 1984年,已经是欧洲职业空手道联盟中量级冠军的尚格.云顿开始向电影界进军,凭借着强健的体格和过人的身手,尚格.云顿很快在动作片舞台上打开了声誉,先后出演了《摩纳哥万岁》《黑鹰》《搏击之王》《再造战士》等影片,人们在欣赏电影中尚格.云顿英勇无敌的风采时,同时也为他那精湛武术功底所折服。
2006-1-1 23:24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8楼
功夫之龙--李小龙
在影片《龙争虎斗》中,李小龙对于武术的理解和武打设计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无论是标志性的“李三脚”,还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双截棍,一招制敌的搏击技术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影片结尾处,李小龙与在老演员石坚在地宫里的这场决斗,场景中镜子的巧妙利用,对紧张的气氛起到了极好的渲染作用,而这个创造性的场景也成为功夫片中的经典之笔而永远留存。
1973年7月20日,在影片《死亡游戏》拍摄过程中,李小龙突然辞世,给世界影坛以极大的震惊,同时也造成影片的未完成。最后,制片方只有借用替身演员和李小龙早期电影中的拷贝,将电影拼接完成,但是,李小龙毕竟是唯一的,纵使替身演员使尽浑身解数模仿李小龙的招势,但却如何也不能还原李小龙那孤傲不桀的气质与风采,所以影片整体效果的大打折扣也是意料之中。在电影行将结束之前,李小龙生前与NBA球星贾巴尔的那场打斗依然妙趣横生,十分引人入胜。
转眼30多年过去了,李小龙和他的电影,连同他的武术精神至今仍然影响着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而他所开创的新的武术门派--截拳道,至今仍在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中广为流传。的确,直至今日,还很少有一位动作明星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和时间的界限,将个人行为影响到全世界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因此,李小龙作为动作明星之龙,当之无愧。
李小龙的英年早逝对正在崛起的香港功夫片是一个不小损失,谁将是李小龙的继承者,成为当时香港电影届最具争论的话题,在经过一番激烈的龙争虎斗之后,成龙依靠他极富创造性的表演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成为了香港动作片新的领军人物。
2006-1-1 23:36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9楼
欢乐英雄--成龙
可以说,李小龙的逝世为成龙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契机,然而,戏曲学校毕业的成龙如何才能成为继李小龙之后的功夫片新宠,而又不做他的翻版?从一开始这就是困于成龙心中的一个难题,于是,成龙为了摆脱李小龙第二的阴影,决心反李小龙之道而为之,成龙一改李小龙在影片中酷、狠、冷的传统形象,转而变得诙谐调皮、亲切近人,无论是时运不济的警察,还是麻烦缠身的厨师,成龙所扮演的角色都十分的平民化,塑造的都是一些小人物、大英雄,从1978年的《醉拳》,到1985年的《警察故事》,再到1998年的《尖峰时刻》,成龙的每一部影片都延续着独特的成式武打设计和喜剧元素,在成龙的手中,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的桌椅板凳,甚至是瓜果蔬菜都成为手中的武器,令打斗充满乐趣和戏剧性,观看成龙的影片,观众总会忍俊不禁、开怀大笑,在体验紧张刺激的同时,也寻找到了欢乐。在欢歌笑语中,成龙的功夫喜剧逐步成为了功夫片市场的潮流。
在成龙进军好莱坞的影片《龙旋风》中,成式的喜剧打斗在西方故事环境中得到了极好的嫁接与传承,这段模仿好莱坞歌舞片《雨中曲》中经典场面的打斗设计,可谓是在所有模仿者中最具创意的一个,令西方观众也不得不为成龙天才般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表演而喝彩。正是凭借这种不同于他人的风格化表演,成龙赢得了世界范围内观众的赞许与承认,并且确立了其在华语电影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今天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人演员。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当香港功夫片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功夫风暴的时候,中国内地的观众却因为种种问题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武林高手登上银幕。1982年,由香港导演张鑫炎执导的电影《少林寺》在中国内地公映,在这部影响了一代中国观众的影片中,年仅十七岁、连续五年夺得全国武术冠军的天才少年李连杰,凭借着他稍显稚嫩,但却鲜活自然的表演以及精湛的武术功夫而一举成名,同时也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武术不可撼动的宗师地位。
2006-1-1 23:38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10楼
功夫皇帝--李连杰
影片少林寺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恩仇故事,由李连杰扮演的少林和尚“绝缘”为了替父报仇而投奔佛门,刻苦学习少林功夫,最终战胜了仇人,替天行道。今天看来,《少林寺》之所以在当年取得如此轰动的效应,主要是因为李连杰那纯正地道的武术套繁硌荩�谝淮谓�谢�涫醯墓凵托杂胧嫡叫栽谝�簧险瓜值昧芾炀≈拢��庖坏阏�抢钚×�氤闪��荒艽锏降摹0樗孀庞捌�腵风靡全球,少林寺几乎在一夜间成为了中华武术的象征而名声大噪,同时,片中那首优美动听的“牧羊曲”也传唱大江南北,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凭借着在《少林寺》中的成功,李连杰开始逐步退出武术界,转而向影坛发展,接着拍摄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影片,在中国全境掀起一股少林旋风,然而,李连杰随后的演艺路途并不一帆风顺,在经过多年磨砺与沉寂之后,1991年,李连杰来到香港与徐克导演合作,出演了《黄飞鸿》系列影片,而这次合作则成为李连杰演艺事业新的起点,为他的演艺生涯创下新的高峰。
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上,黄飞鸿可能是被搬上银幕次数最多的一个英雄人物,迄今已经有不下一百个版本,而由李连杰所饰演的黄飞鸿无疑是最为成功的,紧张、浪漫、充满趣味的剧情,近乎完美的武打编排,使得李连杰的每一次登场都带给观众无限的精彩与新奇,同时,那首振奋人心的《男儿当自强》也成为每一位中华男儿心中的战歌。
继《黄飞鸿》之后,李连杰接着与徐克、王晶等多位著名香港导演合作拍摄多部武侠电影,在这些影片中,无论是民族英雄陈真,功夫皇帝方世玉,还是金庸笔下的令狐冲,李连杰都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武术功底,以及极具东方神韵的武打设计,将中华武术的柔与刚、力与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将传统武打场面由娱乐上升到艺术的层面。
一九九七年后,李连杰将事业重心移往好莱坞,向国际影坛进军,先后参与拍摄了《致命武器4》、《救世主》、《致命罗密欧》,以及《龙之吻》等多部影片,在这些影片中,李连杰扮演的大都是那些身处异乡,勇斗当地恶势力的东方好汉,在枪林弹雨中,凭借着过人的勇气与高超的功夫去迎战对手。不同于过往他在华语电影中的武侠功夫形象,李连杰在好莱坞电影中展现了集传统功夫与现代特技于一身的全新动作片风格,令打斗场面更具节奏感与震撼力,同时也为中国动作明星在国际影坛上占领了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
2006-1-1 23:42 回复
谁赞成谁反对
0位粉丝
11楼
佛国铁拳--柏朗依林
在安详宁静朗伯村,惟利是图的村民阿康砍掉了庙中的佛头,试图牟取暴利。
佛头的丢失让虔诚的村民失去了心中的依靠,为了重拾往日的宁静,从小被庙宇收养的阿丁自告奋勇,带着村民的希望与重托,踏上了寻佛之路。
阿丁来到曼谷找到同乡阿洪,希望阿洪可以协助他寻找阿康和佛头的下落,岂料身背高利贷的阿洪背地里将阿丁的盘缠偷走,来到地下拳场赌博,阿丁来到拳场找到阿洪,却无意间走进拳台,被迫与他人进行比赛。拳场上,阿丁一个回合便将高大的对手击倒,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目瞪口呆。接着,阿丁又从逼债的流氓手中将阿洪救出,就此也与当地黑势力结下了恩怨
于是,为了找回佛头,阿丁凭借着自己的功夫与阿洪一起并肩作战,在曼谷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拳场与凶恶的对手们做着不屈的斗争。
影片《拳霸》的剧情并不出彩,但是柏朗依林敏捷的身手,让久违了真正的动作片的影迷们惊叹不已,柏朗依林习武多年,功力深厚,每次出拳都快如闪电、重如雷霆,让观者都不禁为之握拳喝彩。影片中柏朗依林亲身穿过钢圈、越过玻璃、跳过车顶,在脚手架上上下翻腾的镜头,酣畅淋漓,没有丝毫的雕琢与加工,体现了柏朗依林绝好的身体素质和武术功底,犹如当年李小龙横空出世一样,这位泰国动作新星值得期待。
要说起那些年过花甲,却依然活跃在影坛上的老牌动作明星,从影40多年,已经年过七旬的肖恩.康纳利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头号人物,纵观光影百年,的确很少有像肖恩.康纳利这样影坛长青树,从32岁出演第一代007特工詹姆士.邦德开始,岁月的蹉跎仿佛丝毫减退不了这位苏格兰斗士的钢铁般的斗志。1996年,已过天命之年的肖恩.康纳利与著名导演麦克尔.贝携手打造了当年的动作巨片《勇闯夺命岛》,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都对他崇拜不已,赞赏道:世界上总共只有七个真正的电影明星,肖恩.康纳利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