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演员 > 去伪存真电影演员少监

去伪存真电影演员少监

发布时间:2023-04-10 04:08:07

❶ 做演员需要哪些条件

做演员需要具备悟性、个性以及审美能力等条件。
悟性。接受了这种的训练,或者说有比较好的文化修养的时候,悟性就相对的要高一些,文化素养差一些的惰性就要相对的低一些,小聪明可能弥补一些,但是总体上来讲,悟性也就是理解力和表现力,和文化修养、专业素质修养是分不开的。
个性。如果天性寡言,多说三个字都觉得累,恐怕干演员不是太合适。没有一个人的个性是相同的。个性将是支撑你气质的本原,但不是全部。个性会在自己悟性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变的更加成熟起来。

❷ 季羡林先生的感人事迹

广华学被石盘水库冷醒,转移简城;凭吊绛溪英魂周克芹,给热跑,返资阳,闪入空调房,身心凉爽。忽然噔儿一声,吉大好友酸溜溜短信发酵:“嗟乎!国学大师季羡林谢世。”我立刻回敬:“该死了,这个家伙《牛棚杂忆》喷粪狂吠毛主席时代改造知识分子。我拜周克芹墓,了结二十八年心愿,同学开车送归,现在单位写游记。”

一下子把友人打哑,酷暑静夜,醒来清凉,意犹未尽,再打一枪:“小李祖籍甘肃秦安,我想是不是源于陇西成纪,和李青莲有无同宗之谊呢?我说搞清这个,既是家学又是国学。再者我觉得要以华学取代国学,凡是有关中华的学问都归它了。任何一国之学都叫国学,咋区别,简直是名字都错了,华学是对的。”一石激脱三层皮:“呵呵,爷爷说是西夏李氏后裔,好像又和李闯有千丝万缕般联系吧。中暑了,一直昏沉沉的,昨天才没给信息。”哈哈,我道被打哑,她说是中暑。国语改称汉语,国文定名中文,这是老早的正名。啊,你这温室里的弱苗,地北天远,都中暑输液好几回了;我们来自青山绿水间,地南天近,汗瀑迎战热浪,免费海洗蒸气浴,气爽神清。似此娇弱生在清末民初,幸亏毛主席身怀大仁,打掉娇骄二气,才有巴金百零一、季羡林九十八的可喜寿元;心悦诚服地主动接受改造,钟敬文讲台站到九十七、谢冰心活到九十九,儒将萧克百龄、吕正操百零四岁还在,从不把农民腾出的上等茅草房称为牛棚,把机关五七干校的瓦屋自贬猪圈。牛棚者,抱怨关押牛鬼蛇神的窝铺也。自称住过牛棚的知识界都自居精神贵族,工人农民腾空最好的房子免费让住,他们得好便卖乖,桀犬吠尧。吉大小弟弟小妹妹读了伪书《牛棚杂忆》,会不会站在无产阶级党和政府对立面,紧握无缚鸡之力的馒头拳,誓欲弯物砸穿地球仪;中国老一辈外国小字辈读了怪作《猪圈催情》,该不该站在人民群众对立面,咬牙捏碎原子弹。
人不宜好,懒馋贪占变。忧劳所以兴国,逸豫所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俗语格言是好心肠的古话,奈何骸骨迷恋就是不听。国故僵尸牙牙学语摇摇学步,导师告诉他自己说自己走,含混了张开嘴再说就明了,摔跤了爬起来歼闹兆再走就稳了,谁知他不领情,把严父慈母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正面引导、挫折教育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安排他见习一下书斋以外的世面,帮助他打开三大知识领域,他却一口咬定是迫害,出了书,牧师五次接见,吠击导师的声音更响了。凡是抵触改造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者,他们的物质观都是自私自利,只管个人舒适享受,金钱美女,稍有劳动,轻则大呼小叫,重则祭出虚胖浮肿的滥情悲鸣文学,辅以虚构夸张,软下疳流着脓杜撰“我控诉”云云,社会责任感、民族整体忧患意识在哪里。

国学哪天起轿,抬轿子的轿夫们不记得,满塘青蛙瞎起哄。温室里的花朵没有耐心包本整套四书五经连正文带附注背诵,但是他们会取巧,一边和你远程聊天,一边利用搜索引擎,输入话题关键词,和你海阔天空,经纶满腹,天知一半地知完。一个国家民族革命战争岁月、社会经济复苏时期,一国固有之学就消沉,充其量也是常规发展;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停止革命、复辟倒退、小修小补以改良冒充革命的时期,国故僵尸就甚嚣尘上,癌变出口,说是地方的才是世界的,需要传播,小有斩获,就自以为中国文化征服世界了。

任何学问都是可分的:有用之学、无用之学,大用之学、小用之学,急用之学、缓用之学,可用之学、可废之学,叮尸之学、生肌之学,明智之学、昏头之学,强国之学、迷魂之学,团结之学、分裂之学,阳光之学、阴谋之学,利人之学、害命之学,通达之学、郁闭之学,前进之学、后退之学,荣身之学、光国之学,救世之学、迷邦之学,兴华之学、乱民之学,亲民之学、贱人之学,自强之学、自宫之学,一言以蔽之曰为谁读书。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华学是客观存在的,咋分因人而异,要旨还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借助前人智慧,吸取经验教训,先改造思想,再改造客氏租观世界。

人类最初浑朴,没有阶级。私有制起根根发脉脉,生枝枝冒丫丫,学问是各个阶层的经验总结,多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只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主人翁通过全心全意维护他们根本利益的人民公仆的领导,党群同心同德,各界各派为人民服务,这时的华学是坚持马列主义的。在延安,毛主席写信给范文澜,说他以马克思主义清算经学,这还是头一回。中国儒家经典需要继承传播,其他各家典籍也该保存流传下去,看你是站在原始人立场去搜集阐释,还是自命奴隶主戴着花岗岩头颅去整理分析,或是幻化封建领主去祭奠涂饰,抑或沦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学格局里伪装偷换,甚至站在帝国主义、奴隶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修正主义、官僚主义立场灌输蛊惑。电子时代,听任封资修杂糅的华学怪诞猖獗,放弃马列毛主义透视华学,不肯消毒,把土洋垃圾当至宝,毁谤古圣与今贤,在上滔滔以为能行,在下期期以为不可。

是鼓噪尊孔读经奴役人民,愚化百姓,还是高扬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念教育人民,鼓舞士气,这是牧师和导师的试金石。山洪秋水,河伯沾沾自喜,听见东海玄龟陈述汪洋的宏阔,无地自容。私有制一回潮,封资修大杂烩破瓦片装稀饭要不完了,以为华学同化世界。一切游谈无根,迟早撕破画皮,莫怪遮羞布。剔除糟粕,弘扬民族精神,华学任重道远。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三日雁城马东路大街

❸ 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书画成就有哪些

还有沈括的《梦溪笔谈》、郭守敬的《授时历》等等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青年时代即在沭阳(今属江苏)任主簿,大力修治沭河,灌田70万亩。宋仁宗时中进士,授职扬州司理参军,因熟悉天文学,还命其兼管司天改渣芦监事,负责观测天象和修订历法,提出了与现今阳历相似的“十二气历”。宋神宗时参加过王安石变法运动,时常出京到各地察访新法实施情况,先后到过两浙、河北等地,还奉命出使过辽国。每到一地,都留心观察自然风物和风土人情,随时做记录。他由浙江雁荡山的地形,认识了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石中海洋生物的遗迹,推知山东的陆地原为海洋。他博学多才,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历史、考古等都有较深的研究。晚年,定居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修筑梦溪园,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一书。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沈括集科学研究、社会考察、文史掌故以至街谈巷议、奇闻异说等,兼收并蓄写作而成的。该书完成于11世纪末。包括《梦溪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共30卷。全书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术、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共17目,609条,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部分,有二百多条,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制图、地质、气象、数学、物理、化学、水利、建筑、冶金、医药、农业、动物、植物以及武器制造等,足以反映北宋的科学水平。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元朝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他的祖父郭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郭荣曾让郭守敬拜当时天文、地理专家刘秉忠为老师。郭守敬32岁那年,刘秉忠的老同学张文谦将郭守敬推荐给元世祖。元世祖召见郭守敬,郭守敬面陈发展华北水利的六项建议,每奏一项,元世祖都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当即授提举诸路河渠。不久,郭守敬随张文谦视察宁夏一带,修复了不少古渠,提升为都水少监。

元朝初期,承用金朝的大明历。大明历的误差已很显著。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下令由太子赞善王恂、都水监郭守敬领导,设立太史局,召集南北历官,修订新历。并且命御史中丞张文谦、枢密副使张易主管此事。王恂主要负责历法本身。郭守敬主要负责仪器和观测。郭守敬创制了近二十件天文仪器,主持了大规模的测量,他自己也作了许多观测。经过四年努力,新历告成,被命名为《授时历》,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颁行。就在这一年,王恂病故,当时尚有许多材料尚未整理定稿。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最终写成定稿。

晚年,郭守敬又转归水利工作。至元二十七年(1291年)春,他领导整修大都至通州的运粮河,经一年多的时间,运河修通,定名通惠河。为了解决通惠河水源不足的问题,郭守敬主持修筑了白浮渠,“引北山(今北京昌平神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今北京昆明湖),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充足的水源,保证了漕粮船只可以直接驶入大都积水潭,积水潭上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极景象。

中医成绩显著.

宋元时期,隋唐两代兴起的国家对医药进行管理与教育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发展。

宋代的医学管理机构与教育机构是分开设立的,新设翰林医官院是管理机构,太医局则是医学教育机构,这与唐代有所不同。元代以太医院为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为教育机构,名称虽不同,路子是一样的。

作为国家的医学教育机构,对医学的分类是整个医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对医学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唐代的医学教育分为四科:医科、针灸科、按摩科、咒禁科,显然较为粗糙。宋代分为九科:大方脉科、风科、针灸科、小方脉科、眼科、产科、口齿咽喉科、疮肿兼折疡科、金镞书禁科,比唐代一下子多了一倍以上。元代更是增加到了十三科:大方脉科、风科、针灸科、小方脉科、眼科、产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杂医科、祝由科、禁科,是唐代的三倍多。

从唐代到元代,医学分科的发展速度相当之快。这种快速的发展,正说明原来的不成熟。而从核带元代再往后,分科的速度又趋缓,则表明了宋、元时代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重要时期。

医学分科的成熟与精细,对于医学人员的专门化、技术的精益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梁昌

国家对医药技术发展更直接的促进措施,是国家组织编纂医药著作,主要是本草类与医方类的医书。

在本草方面,宋政府先后编撰了《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图经本草》。此外,根据当时唐慎微私人撰修的《证类本草》三次加以重修而出版枣《大观经史证类备用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书》,成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前最优秀的本草类著作。

在医方方面,先后组织编纂了《神医普救方》1000卷、《太平圣惠方》100卷、《圣济总录》200卷,成为收方最多的著作。

编纂这样的大型医药书籍,一般的私人自然是无力组织进行的,而它们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由国家组织编纂医书,其功至伟。

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下诏编修院设置校正医书局,组织校正出版重要的医书。这是个重要的举措,对于重要医书的出版起了保证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促进医学发展的举措。

如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翰林医官院铸造了俞穴铜人两个,作为针灸教学与考试医生之用。这两个铜人的声名甚至传到了金国,以至在高宗建炎二年金宋议和时,金方居然将索要铜人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

又如,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在开封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又称熟药所)。接着,又陆续在各地开设和剂惠民局(简称惠民局或和剂局)。这种药局既卖药也看病,完全是现代国立医院门诊的雏形。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因此,元、明两代也依然采用。

在国家对医药事业的大力推动下,整个国家的大形势对医药的发展极为有利,从而为这时期的医药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

二、迟迟成形的法医学与艰难起步的解剖学

法医检验,是对凡有人生伤亡案件进行审理的首要而重要的步骤。

在《礼记·月令》、云梦睡虎地秦简律书中,都有临案勘察伤亡情况的记录,这是我国最早的法医萌芽状况。

法医学的起源虽早,但成形较迟。据说在北齐有徐之才的《明冤录》,是我国最早的法医学专著。但这部书不久就失传了,具体内容无从知晓,反映出法医这一学科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成形。

但经历了千余年沧桑磨炼考验,法医学成形的时刻有幸降临在五代至北宋时期。

五代时期,和凝、和□父子联手撰著了《疑狱集》(公元951年)。

到两宋时期,这类著作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下子涌现出了许多部,如无名氏的《内恕录》、郑克的《折狱龟鉴》(公元1200年)、桂万荣《棠阴比事》(公元1213年)、赵逸斋的《平冤录》、郑兴裔的《检验格目》等等。在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诞生了一部汇集众说,体系完整的法医学名著枣《洗冤录》。

《洗冤录》,又名《洗冤集录》、《宋提刑洗冤集录》,五卷,宋慈撰著。

宋慈(1186??249),字惠父,福建建宁建阳童游里人,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进士。宋慈长期职事政务,尤其是历任广东、江西、湖南等处提刑,对于法医学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洗冤录》卷一载《条令》等4篇,总论法医的法令原则与基本方法;卷二载《初检》等12篇,讲述各种尸体的情况与尸检方法;卷三载《验骨》等5篇,卷四载《验他物及手足伤死》等10篇,卷五载《验罪囚死》等22篇,都是讲述各种伤亡的状况与原因,以及尸体发掘、救死方法等。

宋慈对法医的重要性、法医的职责,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对法医的责任心尤其重视,强调必须不惧脏累,"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

宋慈指出,法医的工作程序应该是:到达现场后,先要进行对有关人员的询问,再记下尸体的位置,验看周围场所,最后进行尸检。

宋慈对于各种伤亡的鉴别极为精细、准确,对自杀、他杀、病故的区别十分精细和准确。

如,对于吊尸,宋慈指出:要仔细观察吊起的现场与被吊者颈部的情况,还有绳索的情况。要注意吊的高度、绳子的结法、上面有没有尘土、绳子是否移动过。如果是死后遭绳扎的,死尸上就没有"紫赤"、"血 "而只有"白痕"。

其他如溺死、烧死、自刑与杀伤等等,都有详细的阐述。

在书末,还附有各种救死方。如人工呼吸、用明矾蛋白解砒霜毒等等,有些至今仍在使用。

《洗冤录》是一部集大成的法医著作,既是《内恕录》等著作的经验总结,也有宋慈自己的经验心得,达到了一个相当系统而高超的水平,标志着我国古代法医学的正式形成。

在《洗冤录》问世后直到西方近现代法医学传入以前,它一直是古代中国法医学的指导性著作。在现代,《洗冤录》已经被译成荷、法、德、日、朝、英、俄等多国文字,真正成为了世界法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与法医事业紧密相关的是解剖尸体的工作。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尸体解剖是一件不足为奇的医学工作,对于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古代中国却是一个不见于明文的"禁区",是一个不可逾越一步的"雷池"。

但历史记载在宋代有两次尸体解剖,而且绘成了图谱,难道是这"禁区"与"雷池"从此就被打破了?

第一次尸体解剖是在庆历年间(公元1041?048年),由画工宋景绘成《欧希范五脏图》。

第二次是崇宁年间(公元1102?106年),也由画工绘成图,经医生杨介整理校对,著成《存真图》一卷。

这两幅图的原件都没有能流传下来,但《存真图》的图谱被元代孙焕的《重刊玄门脉诀内照图》录用而保存了下来,多少还能让后人有些幸运感。

从当时的记载来看,解剖是成功的,记载的内容是基本正确的,所存的图虽然疏略粗糙,但价值依然极高,因为这毕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人体解剖图著。

可从此以后,人体解剖又在中国销声匿迹了。于是,不由人们要探究宋代解剖的人体究竟是什么人。

幸好在文献中有据可查,才使后人不致永远被蒙在鼓中。第一次被解剖的,图名中写得很明白,姓名是欧希范。欧希范是何许人呢?原来他本是广西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被统治者诱杀后,又被剖腹刳肠(参见郑景壁《剧读录》)。第二次被解剖的,人名已经无从可知了,但也可能是一位农民起义者(杨介《存真图》自序。皆录自《中国医籍考》)。

由此可知,宋代的解剖实在是偶尔为之的特殊例子,"禁区"与"雷池"并没有被打破,一切依然如旧。

然而,正因为如此,宋代的两次解剖,在中国传统的医学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

三、金、元四大家

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名医与流派层出不穷。达到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最负盛名的,则是著名的"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恪守《内经》、《伤寒》的传统体系,又各有所创新,形成各自的风格。

1.刘完素

刘完素(公元1110?200?年)字守真,河北河间人,人称"刘河间"。

刘完素一生嗜好医学,不愿为官,坚持在民间行医。由于他医德高尚,医技精良,深得民众欢迎。他一生医著甚多,有《素问要旨》、《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药证》、《伤寒直格》、《医方精要》、《三消论》等。其中《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与《三消论》两书,后人疑为托名之作。

《素问要旨》,主要论述五运六气。《素问玄机原病式》是将《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加以引申、发挥,从而确立他的火热立论的主张。《宣明论方》也是在于阐发他的运气之理。《伤寒直格》是将致病机理中的寒、热二症加以区分,并继续主张他的热病之长。

总的来看,刘完素在运气学说上颇有发展,强调运气的"常"与"变"应该辩证相待。在致病机理上,对火、热的因素更有心得,治疗也以寒凉药物的运用为长,故有"寒凉派"之称。

2.张从正

张从正(1156?228)字子和,自称"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兴定中(公元1217?222年)曾任太医,但不久即辞去,亦在民间从医。

张从正的著作较少,今存仅《儒门事亲》一书。

《儒门事亲》15卷,由零散的10种著作合成,为后人所编。前3卷是原本《儒门事亲》,张从正原著。其余部分是他对学生麻知几、常仲明等"讲求医里"的实录,由麻氏等编辑成书。

除前3卷《儒门事亲》外,其余卷4?为《直言治病百法》,卷6~8为《十形三疗》,卷9为《杂记九门》,卷10为《撮要图》,卷11为《治病杂论》,卷12为《三法六门》,卷13为《治法心要》,卷15为《世传神效名方》,另有《三复指迷》1卷,文已佚失。又,《撮要图》后附有《扁鹊华佗察声色定生死诀》与《病机》,在《治病杂论》后附有《河间先生三消论》,最后附有《太医先生辞世诗》5首。

张从正的医学思想沿着刘完素的思路而又有所发展,他赞从刘完素一直信仰的"六气致病"说,把各种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归于六淫的邪气入侵,在治病原则上很自然地以"攻邪"为主,补养为次,在具体治疗手段上也就以汗、吐、下这三法为主,甚至认为攻就是补,于是得了"攻下派"的称呼。

张从正的医学风格十分鲜明,三法的运用有独到之处,但他的"速攻"之策颇招致异议,因此对他的评价往往赞扬与批评兼而有之。

3.李杲

李杲(1180?251)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李杲出身于"赀富乡里"的财主之家,因母病死于庸医而立志学医,拜张元素为师,学成后名在其师之上。

李杲的医学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脾胃论》、《医学发明》、《用药法象》等。

李杲的行医特点非常鲜明,他的医学思想集中在脾胃诊治上,他以传统的五行理论"脾胃为土"枣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为基础,建立起他的理论:(一)元气为人生之本,脾胃为元气之源;(二)脾胃之气必须升降有序,序乱则致病;(三)火为元气之贼,治则以"甘温除热"为主。

李杲这一思想,是与"外感"论相反的学说,因此他力主内补除病。他的这种偏重于内的倾向,也在获得好评的同时招致了某些批评。

4.朱震亨

朱震亨(公元1281?358年)字彦修,义乌(浙江义乌)人,人称丹溪翁。

朱震亨学初宗文,后因母病、师病而改学医,44岁始师从刘完素再传弟子罗知悌。学成后,又深研《内经》、张仲景、张从正、李杲等学说,参以《易经》太极之理,作"相火"与"阳有余、阴不足"之论,名声始传于四方。

朱震亨的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新论》等,以《格致余论》与《局方发挥》最为著名。

朱震亨最著名的思想就是"相火"与"阳有余,阴不足"理论。

"相火"论的要点为:(一)人有居火(心火)与相火(在肝肾、膀胱、三焦、心包、胆)。(二)相火主动,所以能生生不息。(三)相火为元气之贼。

"阳有余,阴不足"论的要点为:(一)天地、人身都是"阳有余,阴不足"。(二)相火易动,故阴易泄,故阳更有余而阴更不足。

朱氏的这一思想,是刘完素火热说的新发展,因此他的医术强调滋阴降火,并创制了"越鞠丸"、"大补阴丸"、"琼玉膏"等养阴膏丸,从而得到了"滋阴派"(或称"养阴派")之名

❹ 哪位大哥大姐能给我一个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的PDF或者word什么的,我感谢万分啊!!!!!!!!

唐代石刻文献的重要收获
——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特辑》
陈尚君
今年五月在北京见到千唐志斋主人张钫先生的外孙女李鸣女士,她因为与我是大学同年级同学,因此谈得很投机,
给我看了有关张钫先生家族的许多珍贵资料,还谈到河南文物部门准备纪念张先生的安排,最后说到千唐志斋近十多
年来广徵石刻碑志,数量多达五六百方,有许多珍贵的发现,而且不久有出版的可能,引起我更大的兴趣。我始终认
为二十世纪唐代石刻文献的大宗发现,极大地改变了唐代文史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全新的气象。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就是三十年代张钫千唐志斋的一千二百多方藏品。近 二十多年新发表的大批唐代碑罩桥志,其 中超过一半发现于洛阳一带。
以千唐志斋的地位和影响,新藏品肯定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十分值得期待。承西安碑林博物馆王庆卫先生告知,我得
以见到这批新志的目录,不久又得见全书。披览所及,深感此批墓志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洛阳地区新发表墓志中分量最
大的一批,其中涉及到唐代政治、社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记载极其丰富,且绝大多数为首次刊布,具有极其重大
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唐代石刻文献的又一次重要收获。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藏志特辑》( 后文径称《特辑》,引录时仅注页码), 三秦出版社 2006 年 6 月出版,署吴
刚主编,王京阳、赵跟喜、张建华副主编,点校者除三位副主编外,还有陈忠凯、袁宪、马驰三位,其中赵跟喜为洛
阳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前言》由其撰写;马驰为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可以说是文物学者与唐史学者合作整理的
成果,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准。全书收入墓志共 589 篇,唐以前35 篇,宋以后 33 篇,唐五代墓志凡 521 篇,其中极
少数为旧志,如《元显儁墓志》,可能发表虽早,后归千唐志斋,因收入。个别墓志在他处也曾发表,如崔颢《唐故
太子洗马荥阳郑府君(齐望)墓志铭》也见于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绝大多数为近十多年出土而为千唐志斋收
集,并在《特辑》中首次发表,显得特别珍贵。
《特辑》承《全唐文补遗》的一贯体例,因收入千唐志斋近年所得全部墓志而稍作变通,将唐以前和宋以后墓志
六十多方,作为附录收入,是妥当的处置。这些墓志中,确有一些很重要的文献。唐前所出弘农杨氏的多方墓志,王
庆卫先生已经另作文考试。李 清臣撰范仲淹妻张氏墓志,涉 及范氏家室生平关系至大,就 不必我再费辞言了。范 杲( 小
传作范景,恐误,杲为宋初名臣范质子)撰刘温叟墓志,对于五代史研究关系至大。我先前作《旧五代史新辑会证》
未能利用,是很可惜的。其中关于刘岳家世和温叟知贡举始末的记录,尤其珍贵。
当然,《 特辑》在体例、标点、作者等方面,仍有一些细节出入。如因为全部唐墓志均按照时间先后编次,以致卢
载、崔从、崔沆、柳雍门等有二篇之作者,均两次列目,有失《全唐文》作者归一的原则。标点之出入,如 244 页《崔
氏墓志》“ 以山越叛,换裴君实施于戎事,以疆场之近,而夫人不获乎偕行”,“ 换”当作“涣”, 应连上句读,“ 疆场”
应作“疆埸”。 未见拓本,可能是原本如此。再如 358页《唐故巨鹿魏府君墓志铭》“ 曾祖知南府,皇守侍中、户部尚
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以其下文求之,知为玄宗相魏知古,“ 南府”二字不可解,可能属于误录而失校。182 页《崔
氏墓志铭》“ 父神基”保存了“基”字末笔的阙笔,也没有必要。以上诸点均属细节出入,并不影响全书的基本质量。
石刻文献多数都属于私家文献,但因为写于特定时地,为特定原因写作,与史书之为官方史家系统整理成史者有
很大不同。墓志当然是为死者盖棺而作的作品,具有不可避免的掩瑕颂德的目的,即使称为谀墓也不为过。但若学者
善于综合分析,去伪存真,也可以发现许多可以补充史实的重大记录。现在的墓志考释类文章大多是将墓志所述与史
书比读,以资于解读墓志,若有与史书不同或者史书不载者,就认为可以订补史书。这种方法不能算错,但史物弊猛书不能
备载一个时代的所有鸡毛蒜皮的事情,墓志有而史书卜搏不载者非常正常,不必指责史书。对此,岑仲勉先生在《贞石证
史》中已经有过经典的论述。本文即拟秉持此一立场,重点揭示本书中所包含的有资唐代文史研究的重要信息。
《特辑》提供了大量唐代著名文人的文章,可以提到的很多,在此仅举两个具体的例子。杜甫《壮游》诗云:“ 斯
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自注:“ 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魏启心的诗文一直没有存世者。本书收入开元二十一年
太子中舍魏启心撰《唐故冀州刺史姚府君夫人弘农郡君杨氏墓志铭》,颇有文采,对于研究杜甫早期生平很重要。顺
2
便提到,崔尚的墓志也已经在《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发表,可知崔曾为杜甫祖父杜审言赏识,诗歌也颇负时名。中
唐著名诗僧清江,今存诗一卷,其生平详《宋高僧传》卷一五本传,但无文章传世。本书收其撰《唐故安国寺清源律
师墓志》,志主即《宋高僧传》所称之“与同学清源从守直和尚下为弟子”之清源,守直则应从《文苑英华》卷七八
六皎然《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作守真。此篇可以见到清江的文章才能,见到他与清源的同学深情,在
僧文中颇罕见。同时,墓志提到清源是严挺之孙,严武子,而前引《宋高僧传》和皎然文均称其为越州人,对于了解
严武一家的实际占籍,也提供了重要线索。
《特辑》收录有诗篇传世者之墓志,即有邵炅(146 页姚重晠《唐故朝请大夫行尚书考功员外郎上柱国魏郡安阳
邵府君墓志铭》)、张锡(152 页邢巨《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绛州刺史上柱国平原郡开国公张府君墓志铭》)、许
景先(160 页韩休《大唐故吏部侍郎高阳许公墓志铭》)、郑虔(详下)、 崔备(324 页张惟素《唐故谏议大夫清河崔府
君墓志铭》)、 徐放(327 页元佑《唐故朝散大夫守衢州刺史上柱国徐君墓志铭》)、 贺兰遂(341 页许丰《唐故河南贺
兰府君墓志铭》)、 卢 载( 376 页卢载自撰《 唐朝议郎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卢载墓志铭》)、裴 夷直( 397
页李景让《唐故朝散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赠工部尚书裴公墓铭》)。 墓 志提供了这些作家研究的完整资料。如贺兰遂,《日
本国见在书目》中有其集二卷,《千载佳句》中存其诗十多联,但其生平一直无从考索。友人孙猛方作《日本国见在
书目》的笺证,苦无资料,我告之此墓志已出,很感兴奋。自撰墓志,《 特辑》中有两篇,卢载自撰墓志是很有特色
的一篇。卢载不按当时的习俗备载家世阀阅,而是自称“性灵疏愚,言语方质,才知耸善,未及有方”, 并引与友人
书,以为“身不登神仙,道不济天下,过此以往,则皆略同,便当处山”, 可见其自负之高。墓志中引到他自认为得
意的文章,有“《 建中德音述》一篇,是兴起德宗皇帝终美之意;《文定》一首,是伸陈伯玉微婉被谤之由”, 另有为
魏博节帅起草的文书,可以见到他道济天下的努力。遗憾的是,虽然官至兵部侍郎,但仅存《元德秀诔》一文和写于
南岳的两句诗。此 篇墓志的发现,让 我们有机会了解一位傲兀文人的自负和追求。日 本京都大学川合康三教授曾著《 中
国的自传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年出版蔡毅中译本),着力研究有个性人士在自传中的个人描述。卢载此篇与
《全唐文补遗》第八辑收梁宁《唐故尚书水部员外郎以著作郎致仕彭城刘府君墓志文》所引刘复自叙,是近年发现文
献中最有特色的两篇自传,值得向川合教授作介绍。刘复有文集三十卷,凡五百多篇,今存诗十多首,较卢载稍微幸
运一些。
《特辑》中墓志的文学史料也极其丰富。樊宗师《樊凑墓志》( 278 页),是继《千唐志斋藏志》收录其《樊涚墓
志》后再次发现其遗文。这位以文章怪奇名世,但被韩愈许为“文从字顺各识职”的文章家,再次让世人看到其为文
平易顺畅的一面,证明韩愈的评价确非虚誉。陈翃《唐故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驾部郎中兼同州长史郭公(湜)墓志铭》
(271 页)记墓主“著书数十卷”, 今存惟《高力士外传》一种,是研究开元天宝轶事的重要著作,墓志提供了作者
的完整传记。陈翃撰有《郭汾阳家传》,虽然已经亡逸,但宋人引用尚多。本志是其撰文墓志第二次出土。裴虔馀《唐
故秀才河东裴府君(岩)墓志铭》云:“ 数年之间,遂博通群籍,能效古为歌诗,迥出时辈,多诵于人口。前辈有李
白、李贺,皆名工,时人以此方之。” 裴岩没有诗传世,时人的评价恐不免夸张,但以李白与李贺并提,这是很早的
例证,当为文学史家注意。本书 315 页收前试大理评事王建撰《李仲昌墓志》,作者是否诗人王建,还有待查考。
崔胐《刘元贞墓志》(196 页,题长不录)是体例很特殊的一篇墓志,志主为玄宗天宝间的宿卫将领,任职三十
五年,卒于任。作者始称“君子则尔哭,小人则尔歌。小人歌公德,君子哭公恒。” 又云“君子必哭也,小人必歌也”,
在墓志末则附歌一首:面松岳兮小有阳,东望溟兮饮太行。夹河洛兮地一藏,奉天劳兮憩北邙。窀穸奄兮不重光,大
贤邮兮物感伤。甫奇谷兮三畛强,永为古兮从此张。” 体式还是墓志中常见的骚体,但称为歌,值得注意。在墓志中
引诗作,《 特辑》中只有一例,即卢蕃《唐故越州剡县尉卢府君(广)夫人陇西李氏合袝墓志铭》引录卢广赴剡县任
时,吟诗云:“ 挂席日千里,长江乘便风。无心羡鸾凤,自若腾虚空。”《 全唐诗》没有收录卢广的诗。附带说到,《 洛
阳新出土墓志释录》收《崔尚墓志》,收录崔尚所献《温泉诗》和贾升颂美崔尚诗的断句,为石刻存诗的最近例证。
就文学研究来说,《 特辑》发表墓志中学术价值最高的无疑是郑虔墓志。谨全文抄录如下:
大唐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府君并夫人琅瑘王氏墓志铭并序
公讳虔,字趍庭,荥阳人也。本枝自周,因国氏郑,尔来千有馀年,世为著族。曾父道瑗,随朗州司法参军。
大父怀节,皇澧州司马,赠卫州刺史。父镜思,皇秘书郎,赠主客郎中、秘书少监。公则秘书之次子。源长庆深,
世继其美。公神冲气和,行纯体素,精心文艺,克己礼乐。弱冠举秀才,进士高第。主司拔其秀逸,翰林推其独
步。又工于草隶,善于丹青,明于阴阳,邃于算术,百家诸子,如指掌焉。家国以为一宝,朝野谓之三绝。解褐
3
补率更司主簿,二转监门卫录事参军,三改尚乘直长,四除太常寺协律郎,五授左青道率府长史,六移广文馆博
士,七迁著作郎。无何,狂寇凭陵,二京失守,公奔窜不暇,遂陷身戎虏。初胁授兵部郎中,次国子司业。国家
克复日,贬公台州司户。非其罪也,国之宪也。经一考,遘疾于台州官舍,终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九,时乾元二
年九月廿日也。夫人琅瑘王氏,皇凤阁侍郎平章事方庆之孙,皇侍御史晙之女。承大贤之后,盛德相继。母仪母
则,传在六亲;妇道妇容,闻于九族。享年廿有五,以开元十四年十一月二日,先公而殁。嗣子元老、野老、魏
老。有女五人。既奉胎中之教,又承庭下之训。动乃应规,言必合则。咸以世事多故,或处遐方,唯长女、次女、
幼子在焉。初,公以权厝于金陵石头山之原,夫人在王城南定鼎门之右,顷以时艰,未遑合袝。昨以询于长老,
卜于龟筮,得以今年协从是礼。长女、次女相谓曰:“ 吾等虽伯仲未集,而吉岁罕逢,今誓将毕乎大事。” 于是自
江涉淮,逾河达洛,万里扶持,归于故乡。昨以六月廿五日,将启城南故窆,言归郑氏新茔。大隧既开,玄堂斯
俨。盘藤绕塔,彰神理之获安;葛蔓萦棺,未精诚之必感。青乌有言曰:“ 地之吉,草木润。神之安,福後胤。”
此其是也,必不可动。佥曰:“ 此其为万代柽槚,胡造次而易哉!” 于是长女、次女等叹曰:“ 不归故乡,亦闻古礼。”
遂以大历四年八月廿五日,袝于夫人故茔,崇礼经也,议不可动也。外生卢季长备闻旧德,书此贞石。铭曰:於
昭我舅,道德是尊。才高位卑,天道奚论。茫茫野田,苍苍古原。凄凉对阙,冥冥双魂。陇月夜明,松风昼昏。
千秋万祀,传于子孙。鼎门之右,龙门之侧。郁郁佳城,志荥阳茔域。
关于此篇墓志的价值,我将另文详细考释。在此先述要点。十多年前作《郑虔生平与著述补考》(收入《郑虔研究续
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出版),依据杜甫《八哀诗》注,认为郑虔与郑审为叔侄,并据郑审家世推定为郑
述祖五世孙。现据此志及其他郑氏家族墓志,知前述推论并不错,但郑审仅是郑虔从侄,为虔父镜思兄进思之孙。郑
虔生年,临海郑广文纪念馆考证为 685 年,并于去年举办了其诞辰 1320 周年的纪念活动。据本志,则郑虔生卒年应
为 691 年至 759 年,可见据诗文和宗谱考证之难以精密。郑虔曾登进士第,以往记载中都没有述及,可以补《登科记
考》之缺。郑虔七次仕历的经过,也大致可以得到印证。郑虔妻为武后相王方庆孙女,属显宦世族之家。《 特辑》另
收郑虔撰文之《大唐故右千牛卫中郎将王府君(暟)墓志铭》,为洛阳发现的第三方郑虔撰文的墓志,暟为方庆第六
子,为虔奉妻族命而作。郑虔陷伪的任官,史书作水部郎中,墓志作兵部郎中,又多国子司业一职。郑虔至德二年冬
贬台州司户,到乾元二年九月去世,包括赴台州路途,一共不足二年。以往根据杜甫诗和宋人杜诗注,认为郑虔亡于
广德二年,显然差距很大。事实是杜甫在秦州一带生活时,郑虔即已经去世,由于相隔太远,消息不通,杜甫在数年
后方得知郑虔噩耗。墓志对于杜甫一系列诗歌的解读,也都有意义。郑虔的丧葬和子嗣,墓志都交待得很清楚。大约
在台州病故后不久,即权殡于金陵,到大历四年归葬洛阳,时距去世已经十年。现在临海有郑虔墓,似乎需要重新检
讨。郑虔入袝夫人王氏故茔,有些特殊,故墓志有详细说明。但在已见唐代墓志中,也有类似情况。郑虔的子嗣,墓
志提到元老、野老、魏老三子,并云营葬时,二子在遐方。郑虔长子元老墓志也已经出土,见《全唐文补遗》第八辑
103 页,名忠佐,字元老,贞元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其父子墓志都没有留居台州的记录,今临海有大量郑虔遗裔,
各支谱系出入很大,也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就艺术史研究来说,包佶《大唐故朝请大夫盛王府司马诸王侍书上护军范阳张公(怀瓌)墓志铭》(236 页),对
于唐代著名书学理论家张怀瓘的家世、生平研究,极其重要。今人薛龙春著《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天津人民美术
出版社 2005年 7 月出版)对怀瓘生平考证已详,本志称张家“侨居于广陵”, 与《述书赋》称张氏为海陵人虽有细节
出入,大体近是。志没有叙及为张华之后,薛著认为怀瓌曾孙《张中立墓志》称华后疑出依托,可得佐证。墓志云:
“曾祖礼。祖隆,唐太子左司御率。父绍宗,赠宜春郡太守。” 可以考知其家世系。薛著依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疑与张说为同一支,但其祖隆与张氏还河东之祖张隆名同,恐非其后人。墓志述其曾祖礼与父绍宗皆无官职(《张绍
宗墓志》称绍宗为邵州武冈令),绍宗赠官当因其二子位达之故。又称怀瓌为绍宗第五子,天宝十四载卒,年六十四,
可据以推知怀瓘约生于垂拱前后。
就唐代家庭社会史研究而言,《 特辑》也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贵的资料。笔者不久前发表《唐代的亡妻与亡妾墓志》,
分析唐代男性为其妻、妾所作墓志及其感情和家庭生活的状况,所得亡妻墓志凡八十七篇、亡妾墓志十九篇。据本书
则可以再补充亡妻墓志十二篇,即刘肱《大唐前同州澄城县主簿南阳刘肱妻河东裴氏墓志》( 174 页)、薛襄《大唐前
陈留郡陈留县尉薛襄故夫人王氏墓志铭》(193 页)、郭湜《大理司直郭湜故妻陇西李夫人墓志铭》(248 页)、卢士瑀
《大唐范阳卢公故夫人清河崔氏墓志铭》(285 页)、高锡《唐高氏故夫人夫人河东裴氏墓志铭》(294 页)、 卢载《唐
前黔中观察推官试太常寺协律郎卢载妻郑氏墓志铭》(308 页)、卢士琼《唐东都留守推官试大理评事卢君故夫人荥阳
4
郑氏墓志铭》(314 页)、 郭文应《唐安州都督法曹参军郭文应亡妻范阳卢氏墓志铭》(330 页)、崔彦崇《唐故荥阳郑
夫人墓志铭》(340 页)、皇甫弘《唐泾原节度掌书记试太常寺协律郎皇甫弘妻博陵崔氏夫人墓志铭》(343 页)、张澹
《和州乌江县令敦煌张公故夫人范阳卢氏墓志铭》(369 页)、崔镇《唐乡贡进士崔镇亡妻荥阳郑氏墓志铭》(396 页),
加上《书法丛刊》2005 年 4 妻刊出的李岘为妻撰墓志,使今存唐亡妻墓志达到了百篇,确是很可观的珍贵记录。亡
妾墓志也可以增加一篇,即孙絿《王氏墓志铭》。此志整理者加括注云“孙絿妻”, 不太准确。墓志中云:“ 余年十七,
命尔为箒妾,逮今仅纪矣。” 王氏的身份确为妾而非妻。此批墓志包含的研究信息非常丰富。比方《王氏墓志铭》中,
孙絿云:“ 余湎于酒,尔能排之;余不好书,尔能励之。每言及是,不觉垂涕良久。余自叹曰:‘ 为男子身,束身冕首,
不能行世间美事,反惰其业,为酒所惑,使儿女子勉诫,得不悲乎!’ 遂掷瓢命秩(疑当作帙),贯览坟典,不三二岁,
且有所补。一日,朋友俳余曰:‘ 孙氏子可谓道长矣。’ 余思之,乃尔之力也。” 这一段,几乎就是《李娃传》后半浪
子回头故事的减缩版。墓志记王氏临终所言:“ 余父冢长安中,苟终,愿归窆于其侧。” 也是值得玩味的。虽然孙絿解
释此语为“殁则侍父以孝”, 并以子女祭奠为由没有遵从其遗言,仍窆于孙氏墓地,而此点因关涉唐代出嫁妇女与其
本家的关系,以及妾在葬制中的选择,特别值得重视。
《特辑》收录洛阳出土唐代世家大族墓志之重要,赵跟喜馆长在《前言》中已经说到:“ 这批新收墓志大多出于洛
北邙山、洛南万安山、龙门西山及偃师、关林等地,其价值弥足珍贵,如万安山出土的李、卢、姚、范官僚家族墓志,
龙门张沟一带出土的多与皇亲国戚有关联的人物墓志等,其中人物事件或见诸史册,或补缺拾遗,皆可印证唐史之一
般。” 全书可以补充唐史或者考订唐代世家谱系的资料实在太丰富,本文难以一一遍举,可留待学者今后进一步的研
究。在此仅举皇甫氏一例。郑薰《唐故中散大夫守给事中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刑部侍郎皇甫公(鉟)墓志铭》云:“ 其
先自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为宋司徒。生仲,仲生发,发以王父字为族。汉兴,改父为甫,因氏焉。至武帝初,雍
州牧鸾始自鲁国迁茂陵,故起鸾为始祖。鸾生裒,举至孝,为彭城相,北徙安定,家三水。裒生儁,东汉复为安定都
尉。儁生稜,渡辽将军,以永平初徙居安定朝那,为郡著姓。稜有八子,为八祖,坟墓皆在安定郡城之西石虎谷口。
八祖之后,皆出安定,关中谓之望族,故世为安定人。公即渡辽第六子旗之后也。” 虽然皇甫氏的得姓原委,在《元
和姓纂》卷五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都有所述及,但都没有此节详尽。有关皇甫氏占郡安定的始末,以及八祖
坟墓地点的记录,尤 其珍贵。其 材料来源显然是郑薰得自皇甫家人提供的谱牒记录,虽 汉前事实的记载可能会有出入,
但对于了解汉唐间世族发展历史和皇甫氏家族的重要性,相信会引起学者的兴趣。
又梁涉《大唐故中散大夫襄阳郡别驾上柱国李府君(庭芝)墓志铭》云:“ 十一代祖暠,晋凉武昭王。天宝中,主
上感肇霸之初,载兴王之业,有制册为兴圣皇帝。俾四公之后,咸属籍于宗正焉。”《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云开元二
十三年以姑臧、绛郡、武阳(一作陵)、南阳四房复附属籍,与此作天宝中不同。庭芝为义琛孙,出姑臧大房,可以
知道当时恢复宗室属籍的具体情况。
至于文学世家的材料,可以举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为例。曲石藏王之涣墓志,曾为学者反复研究。其实在《千
唐志斋藏志》中,还有此一家族的四方墓志,我在 20 年前曾撰文介绍(《 文学遗产》1987 年第 5 期《跋王之涣祖父
王德表、妻李氏墓志》) 。近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王洛客墓志》发表(《书法丛刊》2002 年3 期,又见北京大学
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中国古代碑帖拓本》),详细记载了其一生的文学活动。本书又收入之涣堂弟王之咸
墓志(229 页)及之咸子王绾墓志(280 页),为此一文学家族研究增加了新资料。
唐代海运史研究资料历来很少。《 特辑》169 页徐安贞《朱淑墓志》云:“ 父玄泰,幽州大都督府司马、摄侍御史、
兼河北道海运使。楼船鲸飞,輶车隼击。” 208 页李涓《大唐故北海郡千乘县令卢府君(均方)墓志》云:“ 调补洺州
平恩县丞。秩满,海运使朱玄泰奏君押运。越海有连樯之漕,安边有如京之防。且溟渤穷乎天壤,通波亘于万□ 。舳
舻电逝,委输云集。君皆饰躬履险,率先启行,昭宣国章,敷惠边土,使我东夏,保大定功。” 所叙都是开元年间由
朱玄泰实际领导、卢均方参与的从江南通过海路向河北运输粮食物资的实际情形,对于了解唐代经济史,以及安史之
乱发生的原因和睢阳保卫战对于阻厄乱军夺取江南的意义,也有参考意义。朱玄泰在两《唐书》中未见述及。
有关唐代交通史的资料,可以举出一例。华良夫《唐故殿中侍御史李公(举)墓志铭》云:“ 满岁,调授京兆盩
厔尉。县居剑南东西川谷口,中使、节制郎吏、西南夷宣诏使暨迁客,入者于是乎整驾,出者于是乎税息,亭传马牛
之损,毙不绝日,府为病而难其任。” 所述长安往两川经过盩厔时的境况,是很难得的记录。
有关民族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资料,《 特辑》也极其丰富。我认为史料价值最高的,一是韦承庆撰《大周故镇
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赠幽州都督上柱国柳城郡开国公高公(质)墓志铭》(79 页),二是缺名《唐故右领军中
5
郎将使持节招抚仆罗大使天水赵府君(臣礼)志文》(210 页)。 高质为高丽贵族,墓志记其十九代祖后汉末封王赐姓
并得赐铁券文云:“ 宜令高密子孙,代代承袭,自非乌头白,鸭绿竭,承袭不绝。” 又载质“曾祖前,本蕃三品位头大
兄;祖式,二品莫离支,独知军国及兵马事;父量,三品栅城都督、位头大兄兼大相”。 对于研究高丽史极其重要。
墓志记高质总章间归唐后,历任军职,万岁通天二年任泸河道讨击大使、充清边东军总管,在与契丹叛军作战中,困
守孤城,城陷被俘而遇害于磨米城。上世纪初洛阳曾出土高质子高慈墓志,罗振玉收入《唐代海东藩阅志存》,有关
其先世及父子战死的内容,与本篇记载一致,可以参看,相信会引起学者较多的注意。赵臣礼一生除曾贬官琼州的一
段经历外,在武后时期经历了西域的多次边疆冲突和招抚出使,更曾两次担任招慰仆罗使,后在归途中卒于武威。墓
志以其与张博望(骞)相比,可以见到其经历的特殊。
最后,特别想指出的是,最近几年发表的唐代墓志数量极其巨大,为唐代文史研究提供了空前丰富的资料,造成
了近年石刻文献研究的学术热点。1997 年,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编《唐代墓志所在总合目录》时,所得凡5482 件;
2004 年此书出版新版时,达到 6459 件,除增加了《全唐文》收录的文献保存的一部分外,多数为新发表者。2004
年以来,新发表的成批墓志,除本书外,还有《全唐文补遗》第八册、《邙洛碑志三百种》、《洛阳新出土墓志考释》
等,总数约达到 1500 方。此外,另行发表而特别重要者,我以为还可以举出魏烜《裴怀古墓志》(《中原文物》2005
年 5 期戴霖文)、《 王洛客墓志》(《书法丛刊》2002年3 期)、崔至《崔翘墓志》(《书法丛刊》2006 年2 期)、徐浩《李
岘墓志》(荣宝斋刊拓本,又见《书法丛刊》2005 年 4 辑)、令狐畲撰《狄兼谟墓志》(《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
1 期刊赵振华等文)、房凝《支谟墓志》(《洛阳大学学报》2006 年 1 期董延寿等文)等。此外,如陆邳《杨良瑶神道
碑》(《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 3 期张世民文)、智严《珪禅师纪德幢》(《敦煌研究》2004 年 6 期李文生文)等,
也有重要史料价值。赵跟喜馆长在本书《前言》中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洛阳出土的墓志,“ 主要有千唐志斋
六百馀方、洛阳文物二队四百馀方、洛阳师范学院三百馀方、洛阳宋氏、刘氏、王氏等五百馀方,其他散存于市县文
物单位,流散外地者几近千方。” 除《特辑》外,洛阳师范学院藏品部分发表于《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洛阳民间私
人藏品部分收入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洛阳文物工作队藏品收入《洛阳出土历代墓志缉绳》和《洛阳新获墓志》
者约有一千方。估计已经出土而至今未曾发表者,仍有一千多方。千唐志斋秉着学术为天下公器的态度,及时完整地
发表全部藏品,提供学术界作进一步的研究,实在是一件造福学林、功德无量的善事。十分期待有关藏家也能及时发
表藏品,共通开创唐代石刻研究的新局面,并由此为唐代文史研究带来新气象。

阅读全文

与去伪存真电影演员少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