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老一辈电影家——康泰结过婚吗有子女吗他的妻子是不是老影人赵丹的女儿啊
和周璇订过婚。
中国电影演员(1927-1985),原名刘秉璋,北京人,1944年于北京第四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影艺学院,1945年入华北电影公司,抗战胜利后在北京业。1946年在北京梁游剧社担任话剧演员,曾在《雷雨》《日出》中分别扮演周冲、方达生。
1954年6月,《渡江侦察记》在全国上映,受到大众的热烈欢迎。该影片荣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故事一等奖”。康泰在这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为革命不惜橡喊销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周长喜。
1947年加入上海国泰影片公司,为了纪念在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中的成功,他开始使用“康泰”这个艺名,投身电影行列。
他先后拍摄了《玫瑰多刺》《钗头凤》《红楼二尤》《婚姻大事》《森林大血案》等影片,出演话剧《美国之音》《民主青年进行曲》《钦差大臣》。1953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在《渡江侦察记》《李时珍》《海魂》《青春之歌》《摩雅傣》《燎原》《红日》
《苦难的渗桥心》《快乐的单身汉》《第二次握手》等影片中主演或扮演重要角色。曾参加话剧《原野》《幸福》,并为《解放》《日本最长的一天》《军阀》《罗马大战》《Z》《橡树,十万火急》等译制片配音。曾于1980年获得长春电影制片厂举办的第二届“小百花奖”优秀男主角奖。
康泰用认真的态度、精湛的演技,以及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在银幕上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
B. 十面埋伏刘德华章子怡这部电影演的是什么
《十面埋伏》故事大纲: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败,民间涌现不少反官府的组织,其中以飞刀门的势力最大。飞刀门总部设在靠近都城长安的奉天县境内,朝廷深以为患,逐严令奉天县加以剿灭。飞刀门帮主柳云飞虽在与奉天县官兵的战斗中牺牲,但在新任帮主领导之下,飞刀门的势头不减反增。奉天县两大捕头:刘捕头刘德华饰、金捕头金城武饰奉命于十日之内,将飞刀门新任帮主缉拿归案。刘捕头怀疑新店牡丹坊的舞妓小妹章子怡饰是飞刀门前帮主柳云飞的女儿,逐用计将她拿下,押入天牢。二人并再度设下圈套:由金捕头化名随风大侠,乘夜劫狱,救出小妹;藉此骗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飞刀门的巢穴,以便一举剿灭。随风依计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随风对小妹呵护备致,小穏不禁对他渐生情愫;而随风与小妹朝夕相对,亦被她的出尘气质深深吸引。星月之夜,二人终究按捺不住,狂烈恋火,眼看一发不可收拾。林外,罡风凛冽,隐隐杀机正悄悄地向他们进逼……
《十面埋伏》影评:
无论是一个影评人还是一个喜爱电影的普通观众
我想都是喜欢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评论的,
对于网上若干网友的批评我想大家已经看得够多了
甚至我都认为它是一个十足的滥片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给一部分坚持眼见为实的朋友们,转贴下面几篇文章。
说的很中肯,也有一定的价值。也希望各位听了满脑子批评的网友们能够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我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所以不发表个人意见,
1。解读《十面埋伏》焦雄屏:非建设性谩骂无意义
在《十面埋伏》于全国范围内逐渐引起反响时,台湾电影人焦雄屏女士悄然到京,我们有幸就此部电影与一名资深电影人进行了一次对话,从另一个渠道对张艺谋与他的《十面埋伏》进行解读。
这本是场很有力量的对话,因为对话双方,原本应该是张艺谋与焦雄屏。一个国内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一个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制片人。他们的学术背景、从业经验、国际能见度,皆比普通从业者更宽泛,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到了其他人没能做到的事情,两人的对话将在对峙统一中完成,这也将是一场视点相对高的、不可能避开正在上映的《十面埋伏》争论的对话。这些足以让读者和我们共同兴奋。可是,当天夜里,所有人失去了与张艺谋的联络,包括张伟平,我和焦雄屏女士等待着,消息传来,张艺谋一直在奥申委开会,会开至深夜仍未结束。第二日清早即将离开北京的焦雄屏,最终回到酒店,我们不得不放弃原本意义重大的两岸电影人的深入恳谈,这场对话从而变成了我对焦雄屏的采访。
记者:看过《十面埋伏》您对它的感觉如何?
焦雄屏:张艺谋尝试一个新类型电影并不容易。很多想法和努力,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在他擅长的部分,他做得很好,他超越了大部分的导演。但是,另一部分,在类型电影中,有一定的规则和手段,这是必须遵循的。首先,我必须要说,张艺谋真的是个非常上进的导演,他用所有的元素创造票房奇迹,就商业上讲,这对中国电影是有帮助的,对于转型中的华语电影的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他让国际电影界了解到中国具有多么大的一个潜在市场,中国本土电影也具有着惊人的本土市场。无论怎么样,在电影史上,这两部电影将会有属于它的地位。不过,作为一部类型电影,《十面埋伏》又有着与类型电影的距离,他在某些地方有值得讨论的地方,这也是我特别想跟他聊的有关类型电影的方面。
记者:你说“有他值得讨论的地方”是指什么呢?
焦雄屏:类型片是一个演化型过程。绝对是市场的需求。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香港电影的小马哥,在当时,香港社会形态不稳定正义不明的情况下,这样一个电影角色的出现就被当成了正义英雄,超出了许多电影人的想象,这个类型电影有他的一定的环境,有市民对某些东西的期待,他们把希望赋予在电影身上,觉得有这样一个英雄就在自己的身边。我觉得这是环境与制作产品的重心相互影响的结果,电影中将投射出市场需求,这需要一个量产,在产品制作中移植符号或者套用符号都没有关系,但是,导演要有一个直觉性的,对电影绝对有用的东西,每个影片出来的确是个沟通的过程,有个与观众沟通的基础,不能大家各自一套,永远没有共识,永远在平行线上运动。
记者:现在对于《十面埋伏》有许多各种不同的说法,绝大多数是批评,对这些你怎么看呢?
焦雄屏:我不希望看到网络上的那些谩骂,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最好是有建设性的意见。非建设性的谩骂对于中国电影没有任何帮助,什么是电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一部电影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不需要把它全部否定掉。华语电影需要非常小心这种现象的发生。台湾的国产电影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我非常希望有关人士注意这个问题。
焦雄屏
1953年生,山西人,台湾政大新闻系毕业,美国德州奥斯汀分校广播电视电影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博士。以影评人身份致力于“提升台湾电影文化”,以她为首的大量评论曾促使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兴起,被人称为中国台湾电影“教母”。目前,担任着制片人、影展评审、教授等工作,并成立吉光电影公司,是《爱你爱我》、《望乡》、《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等多部影片的制片。
2资深评论:《十面埋伏》成全章子怡浪费刘德华
《十面埋伏》到底怎样,记者在《十面埋伏》首映第一日,有幸请到两位资深的电影研究者一起观看了这部影片,并在观映后采访了他们:周承人,参经是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创办人之一,现在是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李以庄,周承人的老伴,中山大学中文系的退休教授,中国高校电影协会的创办人之一。两位老人呕心沥血20多年写就的香港首部电影史《香港电影史》即将由香港三联出版社出版。
目前对《十面埋伏》的各种评论铺天盖地,但客观的说:多数评论都有意气用事之嫌,要么偏颇无力,要么浮夸表面。两位老人在看过影片后,对这部影片细致的作出了自己中肯的评价,他们认为:《十面埋伏》并不是一部失败之作,但是也不能说有太大创新。记者将他们的观点整理如下:
两大创新:牡丹坊之舞和竹林大战
《十面埋伏》在动作场面上胜过了《英雄》。。程小东在《十面埋伏》中的发挥比《英雄》要好。
《十面埋伏》中动作场面主要体现在两场戏中,一场是“牡丹坊之舞”,这是全剧的精华所在,刘德华撒豆指路,章子怡飞袖击鼓,是张艺谋的一个创意,这一场戏给人视觉上的惊艳和震撼,的确达到了张艺谋自己的追求目的———“即使影片被人批评得体无完肤我也不会在乎,只要我的影片能够为观众留下过目不忘的灿烂3分钟!”
《十面埋伏》另一场堪称经典的动作场面是竹林之战,竹林之战在胡金铨的《侠女》和李安的《卧虎藏龙》中都非常经典,前者有杀气,后者有诗意,李安《卧虎藏龙》的竹林戏周润发如雕塑般的形象以及章子怡的足尖微颤完全显示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和身份,没有一丝杀气,只有诗意充盈。《十面埋伏》的竹林之战杀气凌厉,竹雨如箭,造成了困境重重之感,在这一点上,完全区别于胡金铨和李安,因而《十面埋伏》的竹林戏也得以脱颖而出,成为武侠片中竹林戏的又一个经典。
演员表现:章子怡有可塑性
可以看出来张艺谋把全部精力几乎都用来力捧章子怡,章子怡这次的表现也不错,证明她是个好演员。她演的盲女感觉到位,在感情戏上的表现,可以看得出是用了真感情的,不是K滴眼药水,至少比当年的巩俐会演戏。我记得当年巩俐在《霸王别姬》中,张丰毅被拉去批斗,巩俐揭发张丰毅的一场戏,导演给了巩俐一个特写镜头,这对表现巩俐复杂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镜头推进的时候,巩俐的眼神是空洞的。
而另一明星刘德华在《十面埋伏》中却被张艺谋给浪费了。金城武是事实上的第一号,主场戏都是他,而卧底的刘德华并没有表现出他的两面角色的复杂性。他与章子怡以及大姐之间的见面,也没有表现出他们的历史背景(在表演上的)。他和章子怡的三年恋爱史以及卧底身份都是说出来的,并不是在动作中展现出来的,他也就无戏可做了。
刘德华成为了一个符号,张艺谋浪费了一个好演员。
三大遗憾
没有超越的偷师:张艺谋说:“武侠片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其实《十面埋伏》里装了《卧虎藏龙》里的人性和《无间道》中的卧底。张艺谋从《卧》中偷了很多桥段,虽然有自己的变化,但其实金城武+章子怡就是《卧虎藏龙》中张震+章子怡的翻版,是尊崇自我的,无忌的。而刘德华+章子怡,跟《卧》中的周润发+杨紫琼有某种相似,都是尊崇规矩的,克制的。而对于《无间道》的卧底,张艺谋简直就是照搬了过来,但是又没有像《无间道》那样在卧底身份的目的和感情上交代得那么充分明白。
体裁上的失败:《十面埋伏》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一开头牡丹坊就让观众兴奋起来,很简洁,节奏也很紧凑,但是后劲不济,最后的高潮没有上去,结尾没有扬起来,这是最大的缺点。不过这跟张艺谋对影片的体裁把握不准有关系,《十面埋伏》到底是正剧还是悲剧?张艺谋没有这个全局的意识,像影片最后的雪地大战,本来是很苍凉很凄美的,但是正当观众都要掉眼泪的时候,却开始哄堂大笑。如果导演按悲剧体裁处理,让金城武和章子怡这两个追求生命自由,用3天时间就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一起死去,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观众看,这会是很凄美很悲壮的,但是张艺谋没有自觉地对体裁的把握,让章子怡生生活过来好几次,其实暴露了张艺谋不知如何让雪中大战结束的尴尬,搞得最后的结尾又拖沓又窝囊。
穿帮的激情戏:跟李安在处理《卧虎藏龙》激情戏时候相比,张艺谋在关键时刻舍不得。例如最后一场激情戏,章子怡和金城武两个人在草地上翻滚的激情场面,摄像机一开始是平视的,但是后来突然用了俯视的拍法,这一鸟瞰,观众席上是一片笑声,章子怡和金城武都是只裸露了上半身,下半身都穿得很齐整,这样的激情戏就瞬间穿帮了。
发行霸道
对于《十面埋伏》霸道的发行,我们很有意见,曾经还想过抵制不看,《十面埋伏》这部电影虽然并不能说是失败,但是我们不喜欢他们做买卖的方式,文革的时候10亿人看八个样板戏,但是这一次是13亿人在两周内同看一部电影。在《十面埋伏》的发行后面,明显有一只有形的手在操纵,对于其他影片是不公平的,国产电影花了半个世纪才从喉舌变成了商品,这一次,却打着保护国产大片的旗号,行的是欺行霸市的行为,我猜度,这样作的意思,是要创造一个让全国人民都惊讶的票房,但是这似乎有生造“政绩”之嫌,有违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
C. 介绍一下台湾影星甄珍
甄珍
(1948-)
女演员。
原名章家珍。原籍浙江杭州,生于北 平(今北京)。曾随父至日本,后迁 居台湾。
1964年泰北中学高中肄业, 后入国联影业公司。
1966年主演黄梅 调歌唱片《天之骄女》等。
1967年起 任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演员, 因主演喜剧片《新娘与我》而知名。 后在多部影片中饰演纯洁而又淘气的少 女。
1970年主演影片《缇萦》,次年 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
70年代在《彩云飞》、《海鸥飞处 》等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影片中扮演 气质娴静的少女,在台、港及东南亚 观众中赢得声誉。参加拍摄的影片主 要的尚有《英烈千秋》、《黄埔军魂 》等。
1978年息影,与其夫刘家昌赴 美国。
1982年在旧金山经营“甄珍旅 馆”。
1983年重返影坛,在香港、台 湾两地参加拍摄《风水二十年》、《 圣战千秋》等影片。
演出影片:
1966:天之骄女 几度夕阳红 远山含笑
1967:凤阳花鼓 陌生人
1968:新娘与我 四季花开
1969:今天不回家
1970:群星会 行行出状元 吾爱吾妻 喜怒哀乐 缇萦
1971:最短的婚礼 骗术奇谈 淘气姑娘
1972:白屋之恋
1973:明日天涯 心有千千结 彩云飞 天使之吻
1974:英烈千秋 婚姻大事 我心深处 一帘幽梦 冬恋 晴时多云偶阵雨 海鸥飞处 台北顽皮猫 1975:盲女奇缘 喜从天上来
1976:未讲完的故事 大富人家 爱在夏威夷
1977:爱有明天 秋诗篇篇 枫林小雨 烟水寒
1978:黄埔军魂
1983:风水二十年 我的妈妈
1984:圣战千秋
D. 秦祥林主演的老电影有哪些在哪里可以下载到
1968《夏日初恋》; 1969《黑豹》; 1969《龙吟虎啸》; 1969《枫林渡》; 1969《一剑情深》; 1969《莲花寨》; 1970《异乡客》; 1970《壮士血》; 1970《我爱莎莎》; 1971《浪子之歌》; 1971《钞票与我》; 1971《无敌铁沙掌》; 1971《财色惊魂》; 1971《淘气姑娘》; 1972《龙兄虎弟》; 1972《三十六弹腿》; 1972《骗术大观》; 1972《男人女人》; 1973《大密探》; 1973《女警察》; 1973《追杀》; 1973《心有千千结》; 1974《婚姻大事》; 1974《广岛二十八》; 1974《一帘幽梦》; 1974《纯纯的爱》; 1974《长情万缕》; 1974《纯情》; 1974《雪花片片》; 1974《半山飘雨半山晴》; 1974《我父我夫我子》; 1974《晴时多云偶阵雨》 (又名《好女十八变》) ; 1974《东边日出西边雨》; 1974《雨中行》; 1975《长青树》; 1975《西贡,台北,高雄》; 1975《战地英豪》; 1975《女朋友》; 1975《烟雨》; 1975《金粉神仙手》; 1975《我心深处》; 1976《秋歌》; 1976《情话》(又名《情深恨更深》/《不爱你爱谁》) ; 1976 《从就今夜起》(又名《今夜你和我》) ; 1976 《我是一沙鸥》; 1976《不一样的爱》(又名《爱的花蕾》) ; 1976 《明天20岁》; 1976《追球追求》; 1976《夏日假期玫瑰花》; 1976《微风细雨点点晴》; 1977《奔向彩虹》; 1977《慎孙毁异乡梦》; 1977《彩云在飞跃》; 1977《手足情深》; 1977《不要在大街上吻我》; 1977《风云人物》; 1977《杜鹃花开时》; 1977《爱的贼船》;1977《人在天涯》; 1977《我是一片云》; 1978《又是黄昏》; 1978《月朦胧鸟朦胧》; 1978《情窦初开》; 1978《金木水火土》; 1978《踩在夕阳里》; 1978《男孩与女孩的战争》; 1978《真白蛇传》; 1979《一片情深》 (又名《故人风雨》) ; 1979《一个女工的故事》; 1979《昨日雨潇潇》; 1979《成功岭上》; 1979《难忘的一天》;1979《落花流水春去也》; 1979《夺爱》; 1979《星期六的约会》; 1979《佳期假期》; 1979《摘星》;1979《细雨敲我窗》; 1979《应召女郎》; 1980《晚间新闻》; 1980《凶榜》; 1980《爱的小草》; 1981《皇天后土》; 1981《上尉与我》; 1981《海军与我》; 1981《爱杀》; 1982《血战大二胆》;凯粗 1982《杀出西营盘》; 1983《最长的一夜》; 1983《奇谋妙计五福星》; 1983《风水二十年》; 1984《圣战千秋》; 1984《上天赦令》; 1984《虎胆小子》; 1985《福星高照》; 1986《金门炮战》; 1986《八二三炮战》; 1986《日内瓦的黄昏》; 1987《东方秃鹰》; 1988《金装大酒店》; 1988《裤甲天下》; 1988《亡命鸳鸯》; 1988《五福星撞鬼》 电影可以到土豆上找,www。gougou。com也可以,其宽备实迅雷也有,老片找起来要有耐心!只能帮你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E. 上影老演员,豁达知性,秀外慧中,90岁去世
周末,我又重看了上影1957年孙道临主演的反映工商业进行 社会 主义改造的影片《不夜城》。以前也看过两次,一直觉得林彬那个张伯韩妻子,是她所有片子中扮相最好的一个角色,个人感觉比《林冲》中的娘子还耐看。也许《林家铺子》谢添是个小老板,那个老板娘印象不太深,本片中气质不俗、靓丽华贵,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前些年看《秋翁遇仙记》,她演那个唯我独尊,要百花一夜之间开放的女皇武则天,虽只几个镜头,但威严的架势还是给我留下较深印象,心想林彬还能演这类角色啊。在我的记忆中,除了至今无法看到的上影江南厂1958年拍的影片《热浪奔腾》中,林彬演过女主角、一个青工外,她在上影期间包括1979年退休以后参演的共20部左右片子,尽演些戏不多的配角,觉得比较可惜。
这些片子中的角色,我印象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妻子,如与孙道临《不夜城》的老板娘,与舒适《林冲》中的林娘子,与谢添《林家铺子》中的老板娘,与中叔皇《地下航线》中的妻子,还有一部也是无法看到的1958年上影江南厂《消防之歌》,她演李纬那个消防队员妻子。《林冲》中林冲刺配沧州时林娘子叮嘱以及最后自尽等几场戏,我觉得表演不错。《地下航线》中,高笑鸥客串警察搜查中叔皇那个地下党家中武器时,林妻那种紧张、焦虑的内心及惊恐的表情挺到位。汤晓丹导演的最初版本《红日》中,林彬曾经与饰政委的康泰演一对革命情侣,完成后领导认为恋爱情节不妥,被删了。
另一类是教师。如《地下少先队》中,她演的是抗日战争时为党做地下工作的女教师;《苗家儿女》中,演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女教师,尽管被“高衙内”金川那个角色甩了,但仍对驻守山村从教的决心矢志不渝;《护士日记》中,演的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向毕业生作临别赠言的女校长;《巴山夜雨》中,演的是在十年动乱中虽遭受挫折和不幸,内心不甘屈服的老教师,当女解差武断给她扣上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翻案的帽子时,老教师那句“高尔基等人的书是革命还是反革命呢?”,问得“张瑜”无言以对、张口结舌。
再一类,我觉得是母亲角色。比如文革片子《春苗》中,她客串的春苗妈,还有《青春似火》中杨雅琴那个轧钢厂电工角色的母亲。70年代末北影片子《拔哥的故事》中,她也演过几场戏的韦拔群母亲,王好为那部《潜网》中,她好象演刘晓庆角色的母亲?具体记不清了。对了,又想起一部长影《小字辈》,她演陈以心角色母亲,记得老演员梁明客串一个杂货店大妈之类角色,俩人经常窃窃私语议论别人,哈。
林彬(1925—2014,原名林孝文,北京人)演的第一部电影,是1947年综艺影片公司《吉人天相》,饰女主角音乐教师徐婉,因此片导演何通是话剧导演,片子拍的不算成功。解放初,还在惠昌、中企公司演过两部电影角色,分别是《婚姻大事》童养媳和《无限的爱》姐姐。之前,在美艺、风电、中国演剧社等团体演话剧。说起从艺,她其实挺早的,读小学时就经表姐沈浩(上影演员,导演叶明爱人,原青艺剧院演员)介绍,在阿英主持的剧团演出过话剧《赛金花》中的儿童角色珊儿。读中学时,在上海联艺、苦干等团体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艳阳天》《武则天》等20多部话剧。解放前后,还演过不少街头活报剧。上影期间,演出的《上海屋檐下》师母、《雷雨》繁漪、《西望长安》大嫂、《红色宣传员》(就是后来电影《李善子》))福善婶等都是比较成功的话剧角色。
林彬在电影配音上,应该说是有所建树的。她从1952年为前苏联影片《伊凡雷帝》配音开始,先后为40多部译制片配过音,包括10余个国家的影片,如前苏影片《第六纵队》《生活的一课》《第十二夜》,西班牙影片《影子部队》,意大利影片《如此人生》,墨西哥影片《生的权利》《被遗弃的人》,西德影片《献给检查官的玫瑰花》,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罗马之战》,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琴台三凤》《魂断蓝桥》,日本影片《生死恋》,英国影片《简爱》,波兰影片《广场奇遇》等等。其中在日本片《啊!野麦岭》中,一人同时为女厂主、妈妈、老女工等六个角色配音。
至于影片中尽演些妻母、教师之类配角,我想一个原因大概被导演们定位了,但并不能说演某类角色的演员就一定是戏路不宽,演技不好,要不她也不可能在《巴山夜雨》中和其他演员共同获奖了,这里面也有机遇等多种因素促成的。另一个跟她淡泊、豁达、知足的心性估计有关,犹如她银幕上多半角色一般,贤淑宁静,秀外慧中,从这个角度说,林彬老师基本上属于本色演员。宁静致远,并非人人都能够学会,也许正因为这个,让她快乐享受到了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