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吕班执导的影片包括哪些
吕班执导的影片包括:
1957年,《未完成的喜剧》。
1956年,《新局长到来之前》。
1956年,《不拘小节的人》。
1955年,《黄河大合唱》。
1954年,《英雄司机》。
1952年,《六号门》。
1951年,《新儿女英雄传》。
1950年,《吕梁英雄》。
1943年,《搭肢掘前线》。
吕班(1912年11月30日-1976年10月14日),原名郝恩星,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市,中国内地演员、导演、编剧。
1937年,在剧情电影《十字街头》中饰演大学生阿唐。1943年,编导军事题材话剧《前线》。1945年,担任记录片《八路军》的编导演。1949年,参演剧情电影《桥》。195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吕梁英雄》。
1951年,凭借剧情电影《新儿女英雄传》获得第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奖。1952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六号门》上映,该片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 。
1956年,执导喜剧电影《新局长到来之前》。1958年,自编自导剧情电知核影饥携《没有完成的喜剧》。1976年,吕班逝世。
㈡ 谢添的人物经历
谢添,原名谢洪坤,曾名谢俊,(1914年6月18日-2003年12月13),中国著名演员、导演。
原籍广东番禺,生于天津。中国影协第三至五届理事,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早年就读于天津英文商务专修中学。1933年在天津开始业余话剧演出,曾参加鹦鹉剧社,演出田汉、曹禺等人的剧作。1936年谢添初登银幕。作为演员,谢添被称为“银幕上的千面人”,也被誉为影视界“四大名丑”之一;而作为导演,更是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2003年12月13日,因心脏衰竭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
1933年谢添在天津开始业余话剧演出,曾参加鹦鹉剧社,演出田汉、曹禺等人的剧作。1935年谢添来到上海参加业余剧人协会。1936年谢添初登银幕,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夜会》、《清明时节》、《生死同心》等影片。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随上海业余旅行剧团赴四川。1939年在成都任西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参加拍摄了影片《风雪太行山》,并演出话剧《芦沟桥》、《太平天国》、《钦差大臣》、《重庆二十四小时》、《小人物狂想曲》、《金玉满堂》等。抗战胜利后在中电三厂拍摄的影片《追》中饰演角色。建国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在《民主青年进行曲》、《新儿女英雄传》、《六号门》、《无穷的潜力》等影片中饰演了老教授、地主恶霸、封建地头和老工人等性格迥异的形象。
1958年在影片《林家铺子》中,谢添成功地塑造了林老板这个既是被压迫、被剥削者,又是压迫、剥削者的旧社会小商人的艺术形象,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双重性格,尽管他善于辞令,精于算计,对做生意很内行,但在社会动乱,经济崩溃的现实面前,在反动统治者的欺压和压迫面前,他只能走向崩溃。谢添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特定人物的复杂心态,以精湛的演技从不同侧面刻画了江南小镇林老板的独特性格,使其在十七年影片工农兵英雄形象林立的情况下独具风彩,之后入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学习。导演影片十余部,其中《小铃铛》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他所主演的《甜蜜的事业》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茶馆》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和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由他导演的电视连续剧《那五》,于1989年获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一等奖。谢添的作品风格多样,感情真挚,富于幽默感,他还参加了《洪湖赤卫队》、《老人与狗》等影片的演出。
1939年,在西北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风雪太行山》中担任角色。1946年以后,在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主演了《圣城记》、《追》等影片。建国后,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在《民主青年进行曲》(1950)、《新儿女英雄传》(1951)、《六号门》(1951)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7年导演了影片《探亲记》。1959年主演了影片《林家铺子》。之后,导演了《水上春秋》(1959)、《洪湖赤卫队》(1961)、《花儿朵朵》(1962)、《小铃铛》(1964)、《甜蜜的事业》(1979)、《七品芝麻官》(1979)、《丹心谱》(1980)、《茶馆》(1982)等影片。《甜蜜的事业》获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谢添获1980年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谢添,著名电影表演、导演艺术家,原名谢洪坤,曾名谢俊。祖籍广东番禺,1914年旧历五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天津。父亲是铁路员工,爱好雕刻、音乐,能品箫作画;母亲是个电影迷。父母的兴趣和爱好。使谢添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十七岁时,谢添就走入社会,自谋生计,他画过广告,也给报社写稿。当时,沈浮在《国强报》上办了个“鲜货摊”专栏,谢添经常为此栏撰稿。 由他编剧的电影《小铃铛》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有他导演的电影《甜蜜的事业》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和《茶馆》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和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此外由谢添导演的电视连续剧《那五》,于1989年获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一等奖。
谢添从影已近半个世纪了,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塑造了林老板等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导演了一些优秀影片,在电影表、导演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在建国以后,他的艺术才华得到发挥,成长为有成就、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家。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在于谢添对中国人民的电影事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热情。
建国三十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共参加了十二部影片的表演创作和十九部影片的导演创作。为此,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 据谢添之子谢钢回忆,谢老生前扮演的最后一个角色是1998年电影《红娘》中的老和尚,最后一个主要角色是1992年电影《老人与狗》中的老人,而最后一部导演的影片是1988年的蒲剧电影《烟花泪》。 2003年12月13日,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谢添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谢添主演与执导了众多深受广大观众喜欢的影片。12日,谢老心脏不适,住院急诊,次日在医院因心脏衰竭去世。
这是谢老生前留下的遗书的最后部分,体现了这位老艺术家伟大的人格。 “我的愿望:一、服装问题:布干部服一套(蓝色)布鞋朴素为好。二、骨灰问题:撒到靠近天津的渤海中。三、骨灰安放问题:服从组织安排,再听听孩子们母亲的意见。四、是否通知亲属,通知天津,是否来京由他们自定。”
谢添的称号:“银幕上的千面人”、“中国的卓别林”
㈢ 师伟个人资料
师伟
姓名:师伟
性别:女轮高 出生年月: 学历:大学 籍贯:中国 师伟,194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国大学物理学院生物系。曾参加“祖国剧社”,演出《虎符》等话剧。1948年入华北大学文工团,走上演员道路。 1950年,师伟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参加影片《吕梁英雄》的拍摄,扮演主角翠兰。同年,还出演影片《儿女亲事》中的李秀兰。她还在《新儿女英雄传》中演小八路,《红色战斗员》中演小英。 1953年调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影片《母亲》中演小喜鹊,较准确、细腻地表达了人物纯洁、善良、温柔的性格。 1957年,在《不夜城》中扮演了大资本家困毁的独生女张文铮。之后,又在《苗家儿女》、《三八河边》等影片中扮演角色。 1959年,师伟又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林海雪原》、《东进序曲》、《白求恩大夫》中,分别扮演白茹、周明珠和小贾。在影片《秘密图纸》中演特务方丽,较为真实可信。她还参加了《林冲》、《爱厂如家》等片。 1972年,她开始担任导演工作,曾任《闪闪的红星》、《走在战争前面》、《怒吼吧,黄河》、汪桐备《飞行交响乐》、《失去的歌声》等影片的副导演、导演工作。 话剧:《虎符》 电影:《儿女亲事》、《新儿女英雄传》、《红色战斗员》、《母亲》、《不夜城》、《林海雪原》、《东进序曲》、《白求恩大夫》、《秘密图纸》等 曾导演的影片:《闪闪的红星》、《走在战争前面》、《怒吼吧,黄河》、《飞行交响乐》、《失去的歌声》等
㈣ 地里麦子压成肉了那个不只道是谁演的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句安慰之词,毕竟小角色获得的关注度,微乎其微,但赵子岳一生出演了40多部影视剧,却只演了2个主角,但依旧是令人敬重的表演艺术家,甚至连他的出生地都有两个地方相争。
人不是想要高飞就能站在山峰之巅,认真做好当下的事也是一种成功,因为脚踏实地可以把足下的土地垒成高峰。
赵子岳,1909年出生,网络中显示他是山西古县城关镇城关腊肆庆村人,而当年曾归属安泽县,不过安泽县和川镇岭南村的村口都有一尊赵子岳拉二胡的塑像,历史性的问题早已无从追溯,但这也足见人们对他的看中。
他的祖父曾是一个画匠,父亲曾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曾做过山西怀仁县县长,他年幼时就失去了母亲,由祖父母抚养成人。
在祖父的潜移默化中,他从小喜欢绘画和音乐,农村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而农村过年过节时,在民间组建的演唱活动,甚至连婚丧事中的鼓乐伴奏都令他非常痴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他十二三岁时,就能够吹笛子、拉板胡、弹三弦等乐器了,不过,这些只做为自己的消遣还好,若是在当时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就会被人瞧不起。
他就曾因跟着父亲穿着长袍马褂去一个体面家贺喜时,站在了门口的吹鼓手队伍里,因父亲感到失了体面,将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在家乡读完了高小,1924年,15岁的赵子岳便考入了山西省第一师范学校,还在第二年参加了由学生组织的募捐演出队。
从而结交了很多朋友,成为了一名进步学生,毕业后,他曾考入了杭州"艺专",但因为1932年父亲失业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他便只好回到了太原,并担任了女子师范的音乐教员。
他曾教过战士唱抗日歌曲,也教过工人唱过抗日歌曲,1936年,27岁的赵子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太行区党委宣传部成为了一名干事。
在这里他还写词谱曲,教大家唱革命歌曲,在文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列宁的后代》便是他创作的。
后来他还在太行山剧团组建了一个晋剧队,并在《韩玉娘》、《打渔杀家》中出演了丑角,还创作了话剧《笑了的人》,创作了剧本《一把斧头》。
赵子岳开始走上大银轮握幕,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他担任的是山西省剧协副主任,而北京电影制片在拍摄《吕梁英雄传》时,来山西吕梁地区拍摄外景。
此事,正好由他负责接待工作,因而有幸在片中饰演了农民康天成,从此他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电影演员生涯。
之后,他的片约接踵而来,1951年,42岁的赵子岳又在片中出演了《新儿女英雄传》,并饰演游击队长黑老蔡。
他不仅演绎出了黑老蔡面对敌人的沉着坚毅,还展现出了普通劳动者的纯朴忠厚的形象,由于他的精彩演绎,随后便被调入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
在其政谋其位,从此,赵子岳开始了自己对表演孜孜不倦的研究,他对艺术是虔诚的,对于每一个角色都是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
在时代的变革来临之前,他先后出演了25部影片,他是《丰收》中的合作社社长孙富贵,《英雄司机》中的老司机,《国庆十点钟》的办公室主任,《林家铺子》中的老通宝。
他也是《红旗谱》中的地主管家李德才,《青春之歌》中的老地主,《锦上添花》中的站长老解决,《停战以后》中的班县长,《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
他在当年很多红极一时的经典影片中,出演了角色,虽然很多都是配角,但他依旧演得十分出彩。
不过,1962年出演的《锦上添花》中,他饰演的是位男主角,这是一部喜剧片,要与剧中饰演"胖大嫂"的凌元上演一出黄昏恋。
对于几乎都是配角的演艺生涯,他却意味深长地说:红花好看需要绿叶作陪衬的。如果没有反面形象及配角配合,正面的主角形象的艺术效果也很难达到。
所以无论他饰演的角色,戏份有多少,镜头有几个,甚至有没有台词,他都不在乎,只是会认真的把人物角色琢磨个透雹罩彻。
正因为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他哪怕镜头只是一闪而过,他也足以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他在《青春之歌》中饰演的老地主。
在发现农民将他的大片麦子都割走后,那宛若割他肉一般的那声痛呼:"我的麦子……",那满是悲凉的哭腔,将视财如命的地主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却让人看着不由捧腹,大呼畅快!
他的表演从不把正面人物神化,也绝不把反派人物妖魔化,"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他的角色总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让那看似平淡的表演独具风采。
1981年冬,他还再次以72岁的高龄出演了电视剧《开市大吉》,并担任了主角傅老耿,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他拥有了厚实的生活底子,而演技也是日益精进。
对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让一个质朴、耿直、憨厚又富有幽默感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
同年,他为了鼓励青年演员树立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还将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一万元捐献了出来,作为"北影厂青年演员进步奖",用以培养和奖励青年演员。
这样的一位老艺术家,如何能不让人心生敬意呢?他的一生为观众奉献了无数个精彩的角色,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让我们向艺术致敬,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
1997年时,88岁的赵子岳因病去世,但他曾精心演绎的角色,却一直留在了观众的心中!
㈤ 孙馥香扮演者是谁
钱琳储
描 述:贵妇人
姓 名:钱琳储
拼 音:qianlinchu
生 日:01-01
现住地: 广东
籍 贯: 广东
民 族: 汉族
身 高:166厘米
体 重:50公斤
年龄段: 中年(36-59)
地 区: 大陆
国 籍: 中国
语 言:普通话
特 长:闷陪表演
职 业:影视演员(影视)
毕业院校:河北大学
钱琳储的作品
【电视剧】
《红灯绿灯》饰演:梁玉蝶
《惊魂》
《新儿女英雄传》
《女人天生爱做梦》
《半个冒险家》
《爱的港湾》
《青山巍巍》
《周拉奴》
《香江入海》
《海翁》
《家事风云》
《今夜无风》
《红树林》
《沉浮》
《生命》
《警察世家》
《凤舞霓裳》
《情剑飘香》
《不惑之年》
《热血》
《大山深处的110》
《选妃记》
《青鸟的天空》
《共产党员》
《不弃今生》
《越走越好》
《生命的颜色》
《红灯绿灯》
《致命追踪》
《奇妙女孩》
《牵动你心》
《青春纪念册》
《新昨夜星辰》
《风云卢沽湖》
【舞台源绝剧】
话剧:
《野百合》
《哥仨和媳妇》
【其他雹罩姿】
《周拉奴》获95年电视剧飞天二等奖
《不惑之年》获2002年电视剧金鹰奖
㈥ 毛晓峰和陈廷嘉什么关系
毛晓峰和陈廷嘉是一对恋人,他们在一起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彼此相互理解,支持,关心缓毁,照顾,给彼此带来雀哪誉温暖和幸福。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爱情,更是一种友谊,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一起分享快乐,一起面对困难,一起支持彼此,一起实现梦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深厚的情感,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也一起面对了许多困难。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深厚的友谊,他们彼此相互理顷段解,支持,关心,照顾,给彼此带来温暖和幸福。
㈦ 这部69年前的老电影,众星出演,单冲谢添演技,也值得一刷再刷
《新儿女英雄传》原本是一本小说,作者是袁静和孔厥,后来北影厂将其搬上银幕,并于1951年3月8日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史东山和吕班,两位导演在解放前就都已从事电影工作。解放后也努力适应新形势,拍出了许多好电影,《新儿女英雄传》就是其中的一部。1951年7月,该片还获得了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荣誉奖” 。
《新英雄儿女传》上映后,在当时曾引起巨大反响。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两个字——那就是真实。
这部电影,拍得实在太真实了。
它几乎是用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抗战时期冀中白洋淀地区军民齐抗战的情景,没有过度美化,反而显得朴实而令人回味无穷。其中农民训练班扫盲,集体演唱抗日歌曲,集体做简易的广播体操等场景的再现,无不令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岁月,有身临其境之感。
另外就是演员们的表演,也太真实。质朴得就跟地里的庄稼一样,甚至带有泥土的味道。
而69年的时间过去后,各位还记得这部老电影吗?
还记得影片中那些真实的场景,和那些演员们吗?
今天,就让咱们一起再来重温一下吧。
影片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在冀中白洋淀地区的一个小村子里,青年农民牛大水和美丽的小梅是从小一块长到大的伙伴。两人心里装着彼此,但又无法言说。后来小梅由母亲做主,嫁给了家境富裕的张金龙。牛大水感到异常失落。
小梅的姐夫黑老蔡是位地下党员,他从外面回到村里组织大伙建立起了抗日自卫队,牛大水积极报名参加。而他们所组织的雁翎队活跃在白洋淀一带,机智勇敢地打击了鬼子的嚣张气焰。
小梅在张金龙家受到婆婆虐待,逃回娘家后,也投身到革命队伍,并成为了积极分子。张金龙来请小梅回家,反被小梅说服参加了抗日组织。但因为他流氓成性,恶习不改,所以没过多久他就叛逃,投奔了汉奸何世雄。
日寇的扫荡开始了,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正义战胜邪恶,自卫队消灭了日寇,而牛大水带领的抗日队伍也活捉了汉奸何世雄和张金龙。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但耐人寻味的是影片的表现手法,以及演员们精湛的表演。
令我吃惊的是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堪称强大。它几乎汇聚了当时北影厂的所有演员,完全可以用“群星荟萃”四个字来形容。所以当我们看这部电影时,里面出现的每个人物,我们都有好面熟的感觉——就包括一些跑龙套的演员,后来也都成了大明星。比如 于洋 ,就在影片中出演了一个大群众,仅一个镜头,两三句台词,主要的任务,是蹲在路边,调侃耀武扬威的张金龙。
尽管于洋完全是冀中农民的扮相,手里还拿个旱烟袋,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而张金龙的扮演者是谁呢?
他就是 谢添 。
他在其中演得实在太好了,将张金龙这个人物,塑造得实在太有层次了。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他在影片中的扮相也很帅气吗?
张金龙并非生来就是汉奸,他也曾有过想参加抗日的举动,但最终却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且好逸恶劳,而走上邪路。影片中他娶了女主角小梅为妻,一般的影视剧为了突出这个人物的坏,会将他塑造成一个无恶不作的恶棍。但谢添并没这么做,他很注意人物关系及分寸感的把握,演得活灵活现。既让观众看到人物的性格,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小梅的夫妻之情。从而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就包括他为角色所设计的流里流气的动作,也是那么自然到位,一点都不生硬,就好像他天生就是这样一样。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坏其实也是有基础的,而谢添,就把张金龙坏的基础,都给演了出来。所以大伙才觉得,这个张金龙,可真是坏得能掐出水来。
由此可见,谢添可真是一个天才演员,不仅有天赋,而且极具创造性。
重温这部老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51年的时候就有百花奖的评选,那么谢添也许会成为最佳配角奖的最有竞争力的演员呢。
而影片中另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好演员,名叫郑保民,他演鬼子,非常投入,就跟自己真是个鬼子一样,一举一动,都属于角色,不增不减不做作,也不脸谱化,却就是让人相信,他——就是“这一个”。
影片中的其他演员,也都很好。
那么,他们都有谁呢?
我们先来看一份演员名单——(按出场顺序): 今欣、姚向黎、阎增和、许蓝、赵莹、郭允泰、刘宗、侯健夫、陈方千、严皇、田烈、李景波、王为光、康玉洁、李唐、封顺、谢添、李健、李林、张茜、赵子岳、桑夫、刘柳、赵文法、高平、周凋、张凤祥、史宽、师伟、刘节、李雨农、莽一萍(演员表上是莽依萍)、黄素影、李天佑、于洋、黄非、弓志、丛硕文、魏赓、梁新、郑宝民、管宗祥、赵国兴、方化、陈志坚、邸力、韩焱、阎争 等。
大家是不是看到许多熟悉的名字?
其中, 今欣 扮演的牛大水, 姚向黎 扮演的小梅, 赵子岳 扮演的黑老蔡, 郭允泰 扮演的小伙, 李健 扮演的张金龙母亲等,都给我们留下难忘印象。
而 阎增和、田烈、李景波、李林、封顺、高平、周凋、莽一萍、黄素影、黄非、方化、陈志坚、邸力 等演员,也都在其中出演了角色,戏份虽不多,却人各有貌。后来,他们都成为了演技精湛的老戏骨,像方化,更因出演电影《平原游击队》,而成为了“鬼子王”。
影片中跑龙套的演员,除了我们大家熟悉的于洋外,我还看到了 师伟 、 管宗祥 等著名演员。师伟扮演一名八路军女战士,而管宗祥塑造的是日军的翻译官,神形兼备地体现了一副狐假虎威的嘴脸。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时的他们,可真年轻啊。
是啊,那时于洋21岁,师伟、郭允泰才23岁,姚向黎、方化也才26岁,今欣30岁,谢添37岁,年纪稍微大一点的赵子岳,也才41岁。
可是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仍健在的,也就是于洋、师伟等几个人了吧?如今于洋90岁,师伟92岁。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这些老艺术家,身体 健康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看老电影,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总能把过去的事儿再想一想,把失落的记忆再寻一遍,就好像把过去的时光又重新过了一次一样,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这次重看《新儿女英雄传》,也是一样,发现了许多之前没发现的东西,比如我觉得影片的配乐就很出彩,而一些台词,也显得很鲜活。我记得小梅和张金龙结婚的那场戏,婚宴散去,李健扮演的婆婆出场,吩咐一个半大小子:“看着点咱们家的剩菜,别让人给拿走了。”一句话,就把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内在心理活动给体现了出来。
㈧ 赵子岳的艺术之路
赵子岳1909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十五日)生于山西省古县城关镇城关村的一户普通家庭中。祖父是个画匠。父亲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在阎锡山部下作国文教员,1931年被晋升为山西怀仁县县长。
赵子岳从小失去母亲,由祖父母抚养长大。在祖父影响下,他自小喜欢绘画和音乐,特别对农村过年节时的民间演唱活动及办婚丧事时的鼓乐伴奏非常迷恋。当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吹笛子、拉板胡、弹三弦等。有一次,他父亲穿着长袍马褂到一家体面人家贺禧,发现赵子岳站在门口吹鼓手队伍里,感到有失体面,回到家里就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他在家乡读完高小以后,1924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太原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赵子岳积极参加了募捐演出队。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进步同学,并被很快吸收进学生进步组织“进社”。在这个组织里,他学会了“国际歌”,并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1926年,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实行残酷屠杀,阎锡山也在山西大搞白色恐怖,把武装军警开进了学校,进行清校运动,追查共产党人。组织被破坏了,赵子岳只得暂时离校,待白色恐怖过后,他回到学校,在艺术科学完绘画。毕业后,他又考入了杭州“艺专”。1932年他的父亲被撤职,他在外求学经济上已没有保障,只好回到太原,在女子师范担任音乐教员。1934年,经友人介绍,他到石家庄正(定)太(原)铁路扶轮小学担任了音乐教师。这时,日本侵入我东三省,东北军退到关内,石家庄驻有一个团,赵子岳经常去这个部队,教战士唱抗日歌曲。后来,正大铁路工人组织起了一个六、七十人的业余歌咏团,赵子岳担任了该团的指导,每天晚上教工人唱抗日歌曲,并带着大家唱着歌走上街头进行游行,宣传,演讲。至今,在赵子岳像册中还保存着当时他在街头向群众演讲的一张照片。这是当时国民党新闻摄影机构在街头拍摄的现场。解放后,新影的同志在资料影片中发现了这个镜头,特意为他洗印了一张。从这张照片上可以活灵活现地反映出青年时代的赵子岳的革命热情和精神面貌。当时,他还与大家一起,进行募捐活动,派慰问团到前线,支援绥东抗战。他在这些活动中,与石家庄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并于1936年12月被吸收为中共党员。“七七事变”后。他与石家庄地下党的许多同志一起上了太行山,在太行区党委宣传部作干事。他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进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同时,他还编词谱曲,教大家唱革命歌曲。从此,无论领导或战士、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赵老师”。后来,他去太行区委党校学习过一个时期,为校长赖若愚所作歌词谱曲,创作了太行区党校校歌《列宁的后代》,人人会唱,流行很广。1940年,组织上调他去太行山剧团作艺术指导。他一面参加话剧活动,一面编写民间小调,配合当时的革命形势,进行宣传群众。由于太行山区部队的战士多半是山西人,喜欢看山西梆子,他就从各地搜集人材,在太行山剧团中成立了一个晋剧队。他自己也在《韩玉娘》、《打渔杀家》等剧中饰演丑角角色。在开辟新区的战斗中,他创作了话剧《笑了的人》,又以生产自救为主题,创作了剧本《一把斧头》。这些剧作演出后,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一次,军区“先锋剧团”借赵子岳在苏联《前线》一剧中饰演了一个角色,之后,便把他留在了该团担任了协理员。在这个剧团,他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杨白劳,并参加了上党战役及平汉战役。平汉战役时,他在前方俘虏收容所工作时,发现了一些有文艺才能的人,便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排练节目,并举行演出活动。后来他把这批人带回军区成立了京剧团,并被任命为团长。全国解放时,他将这个京剧团带进了太原。1949年,他作为京剧界的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被选为全国文联剧协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赵子岳任山西省剧协副主任。这时,北京电影制片厂《吕梁英雄传》摄制组到山西吕梁山区拍摄外景,赵子岳负责接待工作。导演吕班就借他在该片中饰演了农民康天成,这就成为他走上电影演员生涯的开端。
《吕梁英雄传》摄制完成后,史东山又邀请赵子岳在他导演的《新儿女英雄传》中饰演游击队长黑老蔡。赵子岳塑造的黑老蔡,不像当时某些影片表现的党的领导形象那样,被人为地抹上一层超人的色彩,而是不仅生动地表现了黑老蔡对敌斗争沉着坚毅的一面,又生动地表现了黑老蔡作为普通劳动者所具有的纯朴、忠厚的另一面。在同时期的影片中,这个形象是比较成功的。由此,他从山西省剧协被调入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从此,赵子岳开始孜孜不倦地钻研电影表演艺术。他在艺术实践中仔细体验,认真研究,一丝不苟地进行角色创造。从1949年起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六年间,他先后在二十五部影片中饰演角色。如在《丰收》中饰合作社社长孙富贵;在《英雄司机》中饰老司机;在《国庆十点钟》中饰办公室主任;在《深山里的菊花》中饰游击队长;在《林家铺子》中饰老通宝;在《春暖花开》中饰工厂干部;在《水库上的歌声》中饰赶车农民;在《上海姑娘》中饰老工人;在《水上春秋》中饰车间主任;在《矿灯》中饰老矿工;在《红旗谱》中饰地主管家李德才;在《青春之歌》中饰老地主;在《五彩路》中饰土新;在《暴风骤雨》中饰老孙头;在《汾水长流》中饰公社主任;在《锦上添花》中饰站长老解决;在《停战以后》中饰班县长;在《小二黑结婚》中饰二诸葛;在《烈火中永生中》中饰囚犯等。“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又参加了近十部影片的拍摄,如在《萨里玛河》中饰老贡布;在《拔哥的故事》中饰老书保;在《柳暗花明》中饰梅老爹;在《带手铐的旅客》中饰老公安局长王丰年;在《牧马人》和《如意》中饰老校工;在《骆驼祥子》中饰老农民等;赵子岳的银幕形象塑造中,除了在《锦上添花》影片中扮演了一个主角外,几乎演的全是配角。他曾意味深长他说:“红花好看需要绿叶作陪衬的。如果没有反面形象及配角配合,正面的主角形象的艺术效果也很难达到。因此,他在戏中,无论戏多、戏少、有的甚至只有几句台词,几个镜头,他都十分严肃认真地分析研究,体验生活,力求把人物表现得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主角也好,配角也好,塑造人物所经历的创作过程是一样的。既然是影片要出现的人物,不论是主、是次,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作为演员,只能精心地去刻画他,而不能认为自己演的是配角,就可以随随便便。如果带着演配角的观念去演配角,就一定不会演好的。他认为主角、配角是相对而言,某个处在配角地位的人物,对整部戏来说,他是配角,但往往在某场戏中,要以这个配角为中心时,这个配角也就成了这场戏的主角了。因此,他说他无论演配角还是主角,他都是抱着完全一样的创作态度去塑造人物的。创作中,他注重深刻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有时,往往通过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赋予角色个性光彩。他在《暴风骤雨》中扮演一个赶大车的老孙头,拉着土改工作队到他们村里去。坐车的工作队员向他了解村里的情况,他不说不甘心但如实说又有顾虑,就似是而非他说了句:“差不离”。这句话,既表现了他拥护士改,又怕惹祸,想保全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就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上改斗争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这位善良而胆小怕事的贫苦农民的思想状况。赵子岳在表演中,分寸适度地掌握了这句话在不同场合的语调变化,并配以细微的面部表情及动作,这样就将这个老农的丰富的心理活动揭示出来了。再如,他在《停战以后》中扮演班县长在火车上与顾青相遇的一场戏里,他惹得对方笑,但却不明白究竟笑什么,可他又不得不陪着傻笑。这种笑,生动地体现了这个土县长浅薄无知,逢迎拍马的卑微心理和丑恶面貌。在《青春之歌》中,他扮演老地主。当发现农民将他的大片麦子割走了时,如割了他身上的肉似地呼叫着:“我的麦子……”虽是简单的一句台词,赵子岳非常传神地用一声长哭腔呼叫出来,就把地主贪财如命的本质揭示得入木三分。
赵子岳的表演“土味”浓,生活自然、逼真,善于通过富于特征的细节及细腻的表情,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赵子岳取得的艺术成绩,主要在于他长期兢兢业业,在艺术实践上精益求精,不倦地追求和探索,特别是非常重视观察生活、积累生活,认真体验,研究各种各样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把丰富的生活素材融会到人物创造中去。另外,他根据长期的艺术实践,深刻地体会到,创造艺术形象,决不能把正面人物“神化”、把反面人物“鬼”化。常言道,人不可貌相。反面人物也是人,生活中坏人脸上也并没有贴标签。因此,扮演反面人物,必须从生活出发。坏人在主观上并不认为自己己在做坏事。因此,表现这种人的丑恶,要表现他如何伪装,如何掩盖他的丑行,他们只有在紧要关头,万不得已时,才暴露出他们真正的凶相来。演员在表演时,不轻易露真相,才能把人物演活。
1981年冬,他已七十二岁高龄,又在电视剧《开市大吉》中饰演了主角傅老耿的形象。该剧导演说,赵老演了一辈子戏,又有厚实的农村生活底子,演农民这个角色,是驾轻就熟的,可赵老对创造角色总是那么严肃、认真,哪怕是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经过认真的思索、精心设计。因此,他将傅老耿第一次住高级饭店时的新奇感,自豪感,以及开子母灯、用气泵热水瓶的动作、神态,表演得生趣盎然,真实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质朴、耿直、憨厚又富于幽默感的农民形象。
赵子岳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常讲:“工作要向上看,生活要向下瞧。”他担任剧团领导工作,善于把党的文艺政策贯彻到艺术工作中去,并善于团结艺术家,特别对青年演员的培养,经常同青年演员交流思想和表演艺术经验,希望青年演员树立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1981年,他把自己克勤克俭积攒下的一万元捐献出来,作为“北影厂青年演员进步奖”的基金,以培养和奖励青年演员。
㈨ 小兵张嘎演员去世
《小兵张嘎》嘎子的奶奶扮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黄素影于2017年11月去世,享年99岁。黄素影参演过《新儿女英雄传》《祝福》《早春二月》《小兵张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70多部电影,多为配角和小角色,84岁时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
黄素影,原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19年1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建国前曾先后在上海救亡演剧宣传队、中国艺术剧社、中华剧艺社从事演剧活动,演出过《北京人》、《日出》、《雷雨》、《孔雀胆》等名剧。1949年调北影演员剧团。先后在数十部影片中扮演员角色。
《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由一名鲁莽捣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侦察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