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子复仇记》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王子复仇记》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48 黑白片 142分钟
英国双城影片公司摄制
制片人兼导演:劳伦斯·奥立弗 编剧:劳伦斯·奥立弗 艾伦·登特(根据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改编) 摄影:德斯蒙德·迪金森 主要演员: 劳伦斯·奥立弗(饰哈姆雷特) 琼·西蒙丝(饰莪菲莉娅) 艾琳·赫莉(饰葛楚德) 巴兹尔·西德尼(饰克劳狄斯)
本片获1948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美工、最佳服装四项奥斯卡金像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及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两项金球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男演员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奖
【剧情简介】
丹麦王国的城堡里,霍拉旭和另外两名守城的官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幽灵。他很像死去的先王,当北极星升起在夜空,他就神秘地出现;一旦公鸡啼晨,他又匆匆消逝。
先王突然去世尚不足月,王后葛楚德就改嫁国王的弟弟克劳狄斯;克劳狄斯因此篡夺了王位。这件事强烈 *** 了年轻的王子哈姆雷特,他为父亲的去世极度悲伤;又为母亲的 *** 感到耻辱。对于新国王,哈姆雷特非常反感,觉得他一点也不像自己完美的父亲。听了霍拉旭的报告,哈姆雷特决心去亲自等候幽灵。
深夜,幽灵重新出现了。他向哈姆雷特招手,引导哈姆雷特来到城堡尽头.并告诉哈姆雷特:他就是先王的灵魂, 正在炼狱受着酷刑。他并非像传闻所言,是在花园睡觉时被毒蛇咬死,而是遭到了弟弟克劳狄斯的暗害。他要求儿子为自己复仇,但复仇时不要玷污了自己的品质,并且不能伤害自己的母亲,至于王后的罪恶, 由上天惩罚就行了。哈姆雷特让亲历其境的几个人赌咒保密,立誓报仇。
为了复仇,哈姆雷特采取了装疯的策略,以便消弭叔叔克劳狄斯的疑心。从此,哈姆雷特在服装和言行上都变得狂妄怪诞起来。王后不知内情,以为儿子是因为哀悼亡父及爱情的缘故才变成这样。然而,克劳狄斯并不放心,打算将王子放逐到英国。
哈姆雷特热恋着御前大臣波洛纽斯的女儿莪菲莉娅,他给莪菲莉娅写信,一再表示爱慕。但波洛纽斯和莪菲莉娅的哥哥莱阿替斯都反对这门“不现实的婚姻”,他们告诫莪菲莉娅:哈姆雷特的地位太高,小心上当受骗。可莪菲莉娅无法摆脱对于哈姆雷特的深情,她不断试探哈姆雷特。可哈姆雷特为了伪装得更像,不敢向心爱的姑娘表露真情;仅仅暗示自己真挚的爱。这使莪菲莉娅的精神十分痛苦。
宫中来了一班戏子,哈姆雷特借演出前的机会继续装疯,他在爱情折磨下说出的双关语进一步刺伤了莪菲莉娅。波洛纽斯处心积虑地刺探哈姆雷特,可总猜不透王子的心。
戏班演出的是和谋杀先王相仿佛的剧情,哈姆雷特暗中观察叔叔的反应。从国王失态的神色中,哈姆雷特证实了幽灵说出的真相,他将自己的感受告诉了挚友霍拉旭。
良心的谴责搅得克劳狄斯坐立不安,他祈祷上天的宽恕。此时哈姆雷特恰在其侧,当王子正要动手时,一个念头制止了他——此时复仇正遇罪人忏悔,等于将恶人的灵魂送上天堂。必须在恶人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时再砍倒他,这样克劳狄斯的灵魂只能坠入地狱。高贵的哈姆雷特终于放弃了这次复仇的良机。
在母后的寝室,哈姆雷特斥责王后葛楚德。王后误以为哈姆雷特会将自己杀死,恐惧地叫嚷起来。同时,帷幕后也发出了“救命!救命!救命!”的呼叫。哈姆雷特认为是国王藏在里面,拔剑刺去,没想到扎死的是充当密探的波洛纽斯。借责备波洛纽斯的愚蠢,哈姆雷特又在灵魂上狠狠鞭挞了母亲的背叛,使得王后心如刀割。这时,幽灵重新出现,他要求哈姆雷特帮助母亲解脱良心上的折磨。
国王发现了波洛纽斯的死,更加怀疑哈姆雷特。他要王子立即出发去英国,并在捎去的信中要求英王将哈姆雷特处死。没想到哈姆雷特出海后遇上海盗船的袭击。交战中哈姆雷特作了海盗的俘虏。海盗们为求日后得到报答,优待了丹麦王子,并将哈姆雷特释放。哈姆雷特信告霍拉旭火速赶来,护送他回国。
回国后,哈姆雷特在墓地遇上一位掘墓人,正当他们进行一番充满哲理的对话时,来了一支送葬的队伍。队伍中有国王、王后和臣子们,可葬仪却很草率。哈姆雷特满腹狐疑,主教告诉他:被埋葬的是一个自寻短见的姑娘。按照教规,这种死法只能葬身荒野;只因上头有令,才得以安埋墓地。这姑娘就是哈姆雷特心爱的莪菲莉娅。
原来,莪菲莉娅得知父亲竟然死在恋人的手里,哀痛欲绝,很快就神经错乱。姑娘唱着歌,用鲜花野草编成花圈。当她要将花圈挂在河边的柳树上时,树枝断了,姑娘落水身亡。
莱阿替斯因父亲和妹妹的惨死深恨哈姆雷特,他跳进妹妹的坟墓,悲痛欲绝。哈姆雷特不能忍受有人比自己更加痛苦,也一块儿跳了进去,他说自己对莪菲莉娅的爱比四个哥哥还要深。哈姆雷特的表白并没取得莱阿替斯的谅解,国王又用心险恶地从中挑拨,莱阿替斯提出了要和哈姆雷特比武;哈姆雷特不明真相,接受了挑战。
在国王的安排下,莱阿替斯准备了一把尖头毒剑,哈姆雷特使用的却是无毒的圆头剑。莱阿替斯起先麻痹哈姆雷特,一旦得手,就用毒剑给他致命的一击。哈姆雷特仍不知情,他无意中将自己的无毒剑换过了莱阿替斯的有毒剑,并回刺了对方。这样,莱阿替斯也自食其果。这当儿,王后突叫中毒。原来国王给哈姆雷特备下的饮料中下了毒, 王后毫无防备地喝下了。哈姆雷特顿起疑心,当即下令追查。莱阿替斯临死前说出了真相,哈姆雷特原谅了他,并将涂有毒药的剑头刺中了国王,这个阴谋家终遭报应。哈姆雷特要求霍拉旭在他死后将真相大白天下,然后闭上了眼睛。将士们抬起了这位高贵的王子鸣炮致哀。
【鉴赏】
英国的古典文学戏剧是其传统文化的瑰宝,莎士比亚戏剧更是英国的“国粹”。将这“国粹”搬上银幕而不伤其神髓,一直是英国电影艺术家的一个心愿。英国人的这一民族心愿终于在劳伦斯·奥立弗手中得以实现。
奥立弗是英国最著名的戏剧、电影演员,他曾任老维克剧团团长和英国国家剧院院长,因艺术上的成就册封勋爵,成为终身贵族和英国戏剧界第一位上院议员,在英国这是戏剧界有史以来的最高荣誉。奥立弗在老维克剧团以演莎剧闻名,对莎剧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他在英、美又曾主演过不少电影,对电影艺术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944年当他接掌老维克剧团的领导权后,便开始了将莎剧移植到银幕上的尝试。首先,他自任制片、导演和主角,将莎剧《亨利五世》搬上银幕,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美国影艺学院因此片授予他一项奥斯卡特别奖)。这第一步的成功使得奥立弗雄心勃勃地决定进一步把《哈姆雷特》改编成电影《王子复仇记》。然而,尽管有了《亨利五世》的经验,《王子复仇记》的拍摄依然是极为困难的。将莎剧改编成电影至少要冒来自两个方面的风险:莎剧权威在学术上的苛求和一般观众因理解的困难而带来的票房考验。从美学上说,40年代末的电影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它同戏剧艺术的差异非常明确。莎剧是公认的戏剧艺术高峰,奥立弗虽然成功地改编了《亨利五世》,但《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悲剧,要用业已成熟的电影表现形式来体现莎剧的精髓,这个挑战只有奥立弗这样影剧两栖的艺术大师才敢迎接。
根据电影艺术的规律,改编者明确了“加快节奏、缩短篇幅、通俗易懂”的目标,对原剧进行了很大的改造。他们删减了大段不适合电影表现的戏剧对白,去掉了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这两个人物,随之又简化了若干情节。这些改造应当说是大胆而成功的,虽然上演后遭到不少批评家的抨击,但从电影的拍摄来说,无疑是必须的。因为原剧的对白产生于17世纪英国舞台,离当时已有300余年,不经大段删减(包括人物和情节),不仅在长度上不适合于电影,而且不符合观众接受的习惯。但同时,奥立弗又在对白中保留了莎剧特有的诗化风格,这说明改编还是力求忠实于原著的。最后完成的剧本是一个戏剧化的电影本而非电影化的文学本,这同后来苏联导演柯静采夫和日本导演黑泽明对于莎剧彻底电影化的改造是不同的。
在影片的造型方面,奥立弗也基本采取了戏剧风格,他将非必要的布景一律从简,同时为了避免与剧情的阴郁气氛不相协调,不使用色彩修饰影片,影片的基调始终是“灰色”或“死黑色”。因为在奥立弗的眼中,《哈姆雷特》是一座雕塑,而不是一幅油画。在形式上,影片的造型也更接近舞台而非生活的真实。这些虽然不符合于电影的本性,但却有利于忠实原作的风格。从影片获奥斯卡美术设计奖来看,对奥立弗和罗杰·弗斯的追求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同样是为了戏剧电影的美学追求,奥立弗在影片中强调运用了深焦距摄影的技巧。这种技巧能将前景和背景拍得同样清晰可辨,具有黑白影片的最大魅力。这种技巧大大减少了“追拍”和分切——例如,对白时就不必把画面从这个人物的面部切换到那个人物的面部,这样就能够拍摄较长的镜头,而且避免造成字里行间的诗意中断,以取得不寻常的戏剧性效果。尽管这是部戏剧电影,但在摄影机运动上毕竟不同于早期的戏剧电影。奥立弗充分发挥了电影视点的灵活自如,比如哈姆雷特夜遇幽灵的那场戏,摄影机就采用了跟移的手法,将城堡的幽深、恐怖,哈姆雷特遇父的神秘、急切表现得异常精采。这都是观看舞台剧时由于视点固定所无法体验到的艺术效果。
奥立弗是伟大的莎剧演员,他那圆润、动听的嗓音和富于表情的面部,将哈姆雷特演成了一个深刻真挚的人物。虽然当时奥立弗已经40岁了,但他在影片中的表演仍然像一个年轻王子那样地身手矫健,充满活力。影片中的决斗场面被普遍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击剑连续镜头。乔治·萨杜尔认为奥立弗的演技使这部作品“具有一种伟大的气魄”。同台演出的其他演员也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角色。扮演王后葛楚德的艾琳·赫莉比奥立弗小13岁。她扮演的王后既像一个母亲,看上去又年轻妩媚,足以打动克劳狄斯下毒手谋害自己的胞兄。莪菲莉娅一角选择了18岁的琼·西蒙丝,她在这之前扮演了《孤星血泪》中的艾斯泰拉,受到奥立弗的赏识,几经周折,最终应邀出演。琼·西蒙丝演莎剧完全是生手,她甚至不曾看过莎剧,她的全部实践经验就是拍电影。原先,她对这个角色没有一点信心,但奥立弗坚信自己的选择。结果,西蒙丝的“舞台”味最少,是全班演员中最接近于“电影化”的表演。
《王子复仇记》上映后获得巨大成功,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劳伦斯·奥立弗为莎士比亚——同时也是为珍爱或者愿意学着去珍爱莎士比亚的人们——做出了贡献;如果有谁也能这样做的话,那他当然是他自己时代中卓有成就的人了。严格地说,奥立弗的两部影片(指《亨利五世》、《王子复仇记》——撰写者注)还不是富有创造性的电影艺术作品:当代电影的基本艺术最主要的是视觉因素,而他那富有视觉魅力的影片的艺术特点却主要是语言艺术。奥立弗的影片在电影、戏剧和文学三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等边三角形,也就是在三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就是一种精心培育的生命力闪耀出的光辉,这就是艺术。”——詹姆斯·艾吉(《时代》杂志)。
在这之后,奥立弗又监制、执导和主演了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另一部电影《理查三世》(1956),同样大获成功。这三部莎剧电影不仅标志着奥立弗电影事业的辉煌成就,而且也被公认为是英国戏剧电影的代表作。
② 电影《哈姆雷特》一共有几个版本,哪个版本最经典
哈姆雷特 (1948)
(Hamlet)
其他片名:
王子复仇记
导演:
· 劳伦斯·奥利维尔(Laurence Olivier)
编剧:
· 劳伦斯·奥利维尔(Laurence Olivier)
· William Shakespeare
演员:
· John Laurie
· Esmond Knight
· Anthony Quayle
· Niall MacGinnis
· Harcourt Williams
语 言: 英语(English)
播映时间: 155分钟
类 型: 犯罪(Crime) / 剧情(Drama) / 爱情(Romance) / 惊悚(Thriller) (更多...)
分级级别: ETGO 0 级
总 点 击: 1115
国家/地区: 英国(United Kingdom) (更多...)
上映日期: 1948年10月13日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环球(Universal Pictures)
1948年由劳伦斯奥立弗主演的黑白版 第一个
这样说吧, 我认为 1980 年 BBC 版 Derek Jacobi 的 Hamlet 是最传神的, 虽有人说他的表演太夸张, 但他确实能把 Hamlet 内心的挣扎及个人的魅力演译得很不错, 他念独白时也比较有感情。有人说 he makes Hamlet makes sense, 一点也没错。
其次是 1990 年 Mel Gibson 的, 虽然这版电影对原著作了很多改动, 但他把 Hamlet 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及装疯时的状态演得很到位, 电影的节奏也很明快, 可看性很高。
1948 年版的 Laurence Olivier 虽是演 Hamlet 的始祖, 但他的演技比较一般, 他把 Hamlet 演译成一个很压抑很木纳的人, 动作有时不大自然, 但基本上还可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剪接十分好, 人物的服装超美, 比其他所有版本都好。
1996 年 Kenneth Branagh 的版本我目前正在看, 他的版本是4小时的完整版, 对学习很有帮助, 他的表演也很精采, 把 Hamlet 的矛盾及心境的变化诠释得不错挺自然, 不过我觉得他演 Hamlet 有点太老了 (虽然上述的多版都有类似的问题, 但他的老态好像比较明显...个人认为啦...), 值得一提的是 Derek Jacobi 在这版也有演 Claudius 哦, 很有趣不是吗? 基本上这一版也是值得一看的。
从无声片到现在,包括中国在内,拍过四十多个版本
③ 哈姆雷特是谁
著名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同时,哈姆雷特也是该剧主人公丹麦王子的名字。后有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和越剧等艺术作品。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 丹麦王子。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对杀父凶手复仇。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
哈姆雷特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丹麦国王哈姆雷特的父亲突然逝世,不到两个月,王后乔特鲁德就和国王的弟弟、新国王克劳狄斯结了婚。这一连串事情在朝中引起了议论,有些大臣认为乔特鲁德轻率无情,居然嫁给了可憎卑下起克劳狄斯。甚至有人怀疑克劳狄斯是为了篡位娶嫂,卑鄙害死了已故的国王。 受刺激最深的还是王子小哈姆雷特。因为哈姆雷特总是把他已故的父亲当作偶像来崇拜,所以最令他难受的倒还不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而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在哈姆雷特看来,这桩婚事是十分不正当的,用“乱伦”两个字来形容是再恰当也不过了。悲痛和郁闷使年轻王子昔日惯有的快乐荡然无存,在他眼里,一切高洁的花卉全都枯死了,倒是杂草却在那里疯长。新王和王后想尽了办法叫他快活起来,但哈姆雷特总是穿着黑色的丧服来表示他的哀悼,甚至在新王举行结婚大礼的那一天,他仍旧身着丧服以示鄙视。 在无数天悲哀的日子里,年轻的王子反复思量着他敬爱的父亲是怎样死的。虽然克劳狄斯宣称国王是给一条蛇咬死的,但敏锐的哈姆雷特怀疑克劳狄斯就是那条蛇,而且,他猜测母亲乔特鲁德也有可能参与了谋杀。这些怀疑和猜测困扰着哈姆雷特,直到有一天他听说鬼魂的事,整个宫廷阴谋才开始显露出轮廓。 有学问的霍拉旭是哈姆雷特的好朋友。他和宫廷警卫马西勒斯曾在夜半看见过一个鬼魂,长得和已故的国王一样,乌黑的胡子略带些银色,穿着一套大家都很熟悉的盔甲,悲哀而且愤怒地走过城堡的高台。一到子夜他就来了,哨兵对他讲话,他好像作出要说话的样子,但这时鸡鸣天亮了,鬼魂就消失了。当霍拉旭向哈姆雷特讲起此事时,困惑中的王子立刻相信了,他断定这一定是父王的鬼魂,他认为鬼魂这样出现一定不会是无缘无故,说不定有什么冤屈的事要讲,尽管鬼魂一直没开口,但哈姆雷特认为父亲会对儿子说的。于是,王子决定当天晚上和哨兵一起去守夜,好见到父王的鬼魂。 哈姆雷特焦急地等待黑夜的到来。天刚黑,他就和霍拉旭、马西勒斯等人登上了鬼魂经常出没的高台。月冷星稀,朔风刺骨,给鬼魂的出现更添了几分寒冷的前奏。正当他们谈着天气的时候,霍拉旭打断了池们的谈话。说鬼魂出现了。 哈姆雷特看见鬼魂果然和霍拉旭他们描述的一模一样,起初他又惊奇又害怕,他还祈求天神保佑他们,因为他不知道鬼魂是善是恶,更不知道它带来的是祸是福。可是渐渐的他觉得父王的鬼魂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悲哀地望着他,好像很想跟他说话。哈姆雷特胆子就大了起来,走向前去,望着和父亲无甚两样的鬼魂,情不自禁地喊道:“国王,父亲!”恳求他说说为什么不好端端地安息在坟墓里,却要离开那里出现在月光底下的高台上?他请鬼魂告诉他怎样才能平息它不安的灵魂。于是,鬼魂就示意哈姆雷特跟它到人少僻静的地方去好一吐为快。霍拉旭他们竭力劝阻哈姆雷特不要跟鬼魂去,生怕鬼魂露出狞恶的面目吓坏了年轻的王子。但睿智的哈姆雷特早就盘算着揭开父王暴毙的秘密,怎肯放弃这样的机会?至于生命,他早就看得透了,而他的灵魂,既然也同样是永生的,鬼魂又怎能加害于它呢?所以年轻的王子突然觉得像狮子一样强悍,挣脱了霍拉旭们的阻碍,跟着鬼魂走了。 当四处无人的时候,鬼魂打破了沉默,说它正是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鬼魂说他是被人害死的,凶手就是他的亲弟弟克劳狄斯,目的是为篡夺王位、霸占王嫂。当老国王照老习惯午后在花园里睡觉的时候,歹毒的克劳狄斯趁他熟睡的时候,偷偷溜进花园,把毒草汁灌进国王的耳朵和眼睛里。那致命的毒汁像水银泻地一样流进了他全身的血管里,烧干了血液,并使皮肤到处长起硬壳似的疮。这样,卑鄙的弟弟夺去了他王兄的生命,篡夺了王位,霸占了王嫂。鬼魂请求哈姆雷特说,要是他确实崇拜和挚爱他父亲的话,那他一定要向那卑鄙的凶手复仇。鬼魂又喟叹说没想到恩爱多年的妻子居然如此寡廉鲜耻,轻易地就投入谋杀她丈夫的凶手的怀抱。但鬼魂又嘱咐哈姆雷特在复仇时千万不可伤害到他的母亲,让上帝去裁决她,让她不安的良心时时刺痛她自己就够了。 哈姆雷特含泪听完了鬼魂的控诉,答应鬼魂一切都按它的吩咐去办,鬼魂这才放心地消逝了。 哈姆雷特立誓要把他所记得的所有事情,包括他从书本及阅历里学到的东西统统忘掉,只剩下鬼魂告诉他的话和要他做的事来支配他的脑子和身体。这个秘密,哈姆雷特只谨慎地告诉了密友霍拉旭一个人。他吩咐马西勒斯等人对那晚上所看到的一切都要绝对地保守秘密。 在得知这个宫廷阴谋之前,精神的痛苦就使哈姆雷特的身体虚弱,精神颓唐,鬼魂揭开秘密又在他心灵上增加了极其沉重的负担。哈姆雷特生怕这样下去会引起克劳狄斯的注意,认为哈姆雷特知道许多内情而要对付他,因此存起什么戒心来。于是王子就作出了一个奇特而大胆的决定:假装发疯。这样一来,克劳狄斯可能就不会认为他有什么图谋,也不会有什么猜忌了。而且,假装发疯不但可以巧妙地掩盖他内心中的真实的不安,也可以给他机会冷眼窥视克劳狄斯的一举一动。 自此,哈姆雷特在言语、服饰及各种行动上都装得疯癫怪诞。他装疯十分肖似,以至国王和王后都被他哄骗了过去。他们压根儿不知道鬼魂揭秘的事,所以认为哈姆雷特的发疯除悲悼他父亲的逝世外,一定还有爱情的折磨,而且,国王和王后还自作聪明地看出来王子爱上了哪一位姑娘。在所有的变故发生之前,哈姆雷特确实爱上了一个叫做奥菲利娅的美丽姑娘,她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哈姆雷特曾经给她写过情书、送过礼物,有过许多热辣辣的爱情表白,正大光明地向这位纯洁美丽的少女求过爱,她也肯相信所有王子的海誓山盟都是真挚的。自从哈姆雷特定下装疯的计策,他就故意显出一副对可爱的姑娘非常冷酷无情的样子来。好心的奥菲利娅倒并没有怎样怪他,只是觉得王子的冷漠决非他的本意,而完完全全是因为他的疯病。她认为王子以前的高贵和睿智仿佛是一串美妙的铃铛能奏出非常动听的音乐,可是现在悲痛和忧郁损毁了他的心灵和理智,所以铃铛只能发出一片刺耳的怪响。 尽管哈姆雷特的复仇大事充斥了血腥味道,和求爱的罗曼蒂克很不相称,同时在他看来爱情这种悠闲的感情和他的责任也是格格不入的,可是他有时仍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可爱的奥菲利娅。有一次哈姆雷特突然觉自己的冷酷好没道理,就写了一封满篇狂热夸张词藻的信给奥菲利娅,什么可以怀疑星星不是一团火,怀疑太阳不会动,怀疑真理是谎言,可是永远不要怀疑他的爱情……等等。这狂躁的表现很符合他的疯癫的外表,但字里行间倒也不免稍稍露出一些儿柔情,好让这位好姑娘不能不承认哈姆雷特在心里是深深爱着她的。奥菲利娅把这封信拿给她的老父亲看了,于是国王和王后也清清楚楚地知道了什么才使聪明的王子发疯的。母后乔特鲁德倒真心希望哈姆雷特是为了奥菲利娅的美貌才发起疯来的,那么,姑娘的温柔是很可以叫哈姆雷特恢复到原样的。 可是哈姆雷特的心病是远非他母亲所能想象的。丹麦王子的脑海里旦旦夕夕想的都是他父亲的鬼魂,是为父亲复仇的神圣命令。每天每时的拖宕在他看来都是罪恶的,都会破坏命令的神圣。但那国王整天有卫兵保护,而且总是和乔特鲁德在一起,想要杀了国王不是那么容易的。另外,篡位者恰好是他母亲现在的丈夫,这使他分外痛心,要真动起手来就更犹豫不决了。天性温柔敦厚的哈姆雷特本来就认为把一个同类活活杀死,是讨厌而且可怕的。再加上他长时期的忧郁和颓唐也使他摇摆不定、无所适从,所以一直没能采取果断的行动。再说他听说魔鬼是摇身百变的,或许它变成了他父亲的样子来叫他去杀人也未可知,于是他决定不能单凭幻象或幽灵的指使去行事,一定要有真实的根据才行。 正当哈姆雷特心意闪烁不定的时候,宫里来了个戏班子,这便给了王子一个试探的机会。哈姆雷特以前就很喜欢看他们演的戏,特别是里头有个演员表演特洛伊老王普里阿摩斯的被杀和王后赫卡柏的悲痛这样一段悲剧的台词,常令哈姆雷特感动不已。哈姆雷特亲自去向戏班子表示欢迎,说是过去听了那段台词是多么地难以忘怀,并要求那个演员再表演一次。那个演员果然又活灵活现地演了一遍,演那个老国王如何被人残忍地谋害,城池和百姓如何遭灾,王后如何疯子般光着脚在宫里跑来跑去,本该戴王冠的头上蒙了一块破布,本该披着王袍的腰里却裹了一条毯子。这场戏演得非常逼真生动,不仅流出了眼泪,观看的人也都以为他们看到的是真的事情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哈姆雷特心里有些别扭,他想到那个演员仅仅说了一段编造的台词,居然便动起情来,为千年前的古人赫卡帕流下同情的泪,那么他哈姆雷特该有多么迟钝,因为他有真正该恸哭的原因——一个真正的国王,一个慈爱的父亲给谋杀了,——然而他居然如此无动于衷,好像他已经忘了要复仇似的。不过,这件事还是给了哈姆雷特一个启发,他想一出演得逼真的好戏对观众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些奸诈的凶手往往会在观看表演时,由于场面和情节的相似,良心发现,居然会当场招供自己所犯的罪行。那么,克劳狄斯是否也会这样呢?于是,哈姆雷特决定叫这个戏班子在他叔叔面前表演鬼魂所说的谋杀场面,然后仔细观察克劳狄斯的神情反应来确定他究竟是不是凶手。 照王子吩咐准备的一出戏是讲发生在维也纳的一件谋杀公爵的案件的。被害的公爵叫贡扎古,他的妻子叫白普蒂丝姐。说是公爵的近亲琉西安纳斯为了霸占贡扎古的家产,便在花园里毒死了公爵,并骗取了公爵夫人的委身。国王和王后都应邀前来看戏。国王压根儿不知道他上了哈姆雷特的当,当他和大臣们坐下来看戏时,哈姆雷特便坐在他旁
④ 关于1948版的黑白电影<哈姆雷特>
全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简称:Hamlet
又名:王子复仇记
作者:英国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著名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同时,哈姆雷特也是该剧主人公丹麦王子的名字。
主要角色
(因为版本差异,人名可能有出入,请参考英文原名和莎剧汉译。以下从朱生豪译本。)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 丹麦王子。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对杀父凶手复仇。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
克劳地 Claudius —— 丹麦现任国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老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正是谋杀自己的凶手。他罪有应得,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
鬼魂 King Hamlet (Ghost) —— 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时,哈姆雷特正在国外。
葛簇特 Gertrude—— 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老王死后她改嫁克劳地,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这种关系被视为乱伦,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误喝下了克劳地预设的毒酒,当场身亡。
波隆尼尔 Polonius—— 克劳地的御前大臣。他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阻挠哈姆雷特与欧菲莉亚之间的爱情。哈姆雷特总是假装呆头呆脑来戏弄他。他躲在一块挂毯后,偷听哈姆雷特与王后的谈话时,被王子一剑刺死。
雷尔提 Laertes—— 波隆尼尔的儿子。为了父亲和妹妹的死用剑杀死了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剑下,尽管当时哈姆雷特没有意识到剑是带毒的。
欧菲莉亚 Ophelia—— 波隆尼尔的女儿。她与哈姆雷特双双陷入爱河,但种种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们无望结合。作为哈姆雷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
赫瑞修 Horatio—— 哈姆雷特大学里的密友。他没有直接卷入王室之间的阴谋,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传声筒,莎翁用他来烘托剧情。他也是唯一一个活到全剧结束的主要角色。虽然他曾扬言要自杀。
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 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 都是哈姆雷特大学中的老同学。他们被克劳地招来照看哈姆雷特。虽然两人在剧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两人是间谍。当国王下密令要处死远在英国的哈姆雷特时,他把名字偷换了。于是两人在幕后莫名其妙地死去。
福丁布拉 Fortinbras—— 挪威王子。在剧中只有短短的过场戏。但他的重要性在于,全剧的最后台词由他说出,似乎象征着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阐述了剧作主题。
电影简介
内容类型
视频类型: 剧情片 故事片
所属国别: 英国
语种
原文语种: 英文
配音语种: 中文
原著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导演: 劳伦斯·奥利维尔(Laurence Olivier)
主演: 劳伦斯·奥利维尔(Laurence Olivier)
其它责任者
摄影: Desmond Dickinson
作曲: 威廉华尔顿 (William Walton)
出品者: J. Arthur Rank Films Pilgrim Pictures Rank Film Organization [uk] Two Cities Films Ltd. [uk]
内容创建日期
摄制日期: 1948年
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真正拍出莎剧古典戏味的代表作,由劳伦斯.奥立佛自导自演,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
描述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劳迪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王子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子之痛投河自杀,引起雷奥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葛楚皇后误饮,雷奥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自己亦壮烈牺牲。
全片成功地突破舞台剧局限,在场景设计和镜头运动上都充分发挥了电影的映象魅力。奥立佛的念白和表情同样精彩,将王子的性格悲剧诠释得丝丝如扣,吉恩.西蒙丝饰演奥菲莉亚则纯美至极。
“有人因天性不良而丧失理智,或因积习难返而抱憾终身,虽有纯洁的道德,亦无法补救”,本片时莎士比亚作品般上银幕上,成就最高影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提名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
⑤ 哈姆雷特的演员表
哈姆雷特 - 2000年麦克·阿尔默瑞德导演电影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Hamlet 伊桑·霍克 ----
Claudius 凯尔·麦克拉克伦 ----
Polonius 比尔·默瑞 ----
Laertes 列维·施瑞博尔 ----
Ghost 山姆·夏普德 ----
Gertrude Diane Venora ----
Ophelia 朱丽娅·斯蒂尔斯 ----
Horatio 卡尔·盖瑞 ----
⑥ 简·西蒙斯的曾参演电影
陆运会 (Sports Day,1944年)
给我们月亮 (Give us the Moon,1944年)
艾曼努尔先生 (Mr. Emmanuel,1944年)
和新娘吻别Kiss the Bride Goodbye (1945年)
Meet Sexton Blake (1945年)
战火云天 (The Way to the Stars,1945年)
埃及妖后前传 (Caesar and Cleopatra,1945年)
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1946年)
The Woman in the Hall (1947年)
孤凤缘 (Uncle Silas,1947年)
黑水仙 (Black Narcissus,1947年)
Hungry Hill (1947年)
哈姆雷特 (Hamlet,1948年)
南海天堂 (The Blue Lagoon,1949年)
孤女芳心花开并蒂 (Adam and Evelyne,1949年)
So Long at the Fair (1950年)
红粉情波风尘泪 (Cage of Gold,1950年)
Trio (1950年)
The Clouded Yellow (1951年)
玉面蛇心 (Angel Face,1952年)
Androcles and the Lion (1952年)
深宫怨 (Young Bess,1953年)
恨短情长 (Affair with a Stranger,1953年)
圣袍千秋 (The Robe,1953年)
红伶泪 (The Actress,1953年)
妾意如绵 (She Couldn't Say No/Beautiful but Dangerous,1954年)
圣徒妖姬 (Demetrius and the Gladiators,1954年)
埃及人 (The Egyptian,1954年)
翠谷奇缘 (A Bullet Is Waiting,1954年)
拿破仑情史 (Desirée,1954年)
雾夜情杀案 (Footsteps in the Fog,1955年)
红男绿女 (Guys and Dolls,1955年)
兰闺怨 (Hilda Crane,1956年)
销魂金夕 (This Could Be the Night,1957年)
征人怨妇 (Until They Sail,1957年)
山河血泪美人恩 (The Big Country,1958年)
苦恋 (Home Before Dark,1958年) 太阳谷 (This Earth Is Mine,1959年)
灵与欲 (Elmer Gantry,1960年)
斯巴达克斯 (Spartacus,1960年)
绿苑春浓 (The Grass Is Greener,1960年)
田园春梦 (All the Way Home,1963年)
Life at the Top (1965年)
长相忆 (Mister Buddwing,1966年)
美国式离婚 (Divorce American Style,1967年)
猛虎屠黑龙 (Rough Night in Jericho,1967年)
海蒂 (Heidi,1968年)
大团圆 (The Happy Ending,1969年)
昨日再现 (Say Hello to Yesterday,1971年)
邮差先生的梦想 (Mr. Sycamore,1975年)
The Dain Curse (TV,1978年)
Dominique (1978年)
Beggarman, Thief (TV,1979年)
A Small Killing (TV,1981年)
荆鸟 (The Thorn Birds,TV,1983年)
December Flower (TV,1984年)
Midas Valley (TV,1985年)
Yellow Pages(1985年)
南与北 (North and South,1985年)
南与北续集 (North and South Book II,1986年)
Perry Mason: The Case of the Long Lost Love (1987年)
天伦梦醒 (The Dawning,1988年)
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1989年)
星际迷航:银河飞龙 (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1991年)
Dark Shadows (1991年)
借镜杀人 (They Do It with Mirrors,1991年)
编织恋爱梦 (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1995年)
十二月的雏菊 (Daisies in December,TV,1995年)
太空战士:灭绝光年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2001年,配音)
简·西蒙斯:英伦玫瑰 (Jean Simmons: Rose of England,2004年,纪录片)
哈尔移动城堡 (Howl's Moving Castle,2004年,配音)
Through the Moebius Strip (2005年)
情定托斯卡尼 (Shadows in the Sun,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