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爱的》发布团圆海报,这部电影有哪些感人之处
寻子14年,电影《亲爱的》原型人物孙海洋儿子已被找到。孙海洋与儿子孙卓在深圳相认,一家人相拥而泣,14年骨肉分离终团圆。
2007年10月9日,4岁的孙卓在深圳白石洲被人拐走。从此,他的父亲孙海洋踏上了漫漫寻子路,14年间从未放弃,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拍成电影《亲爱的》。公安机关查明,一名山东籍男子就是当年被拐的孙卓,经DNA确认后孙卓与亲生父母在深圳相认。
4岁的孙卓在深圳白石洲被人拐走。从此,他的父亲孙海洋踏上了漫漫寻子路,14年间从未放弃,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拍成电影《亲爱的》。一名山东籍男子就是当年被拐的孙卓,经DNA确认后孙卓与亲生父母在深圳相认。
2. 《亲爱的》作为一部亲情电影,是好电影还是在赚感情钱
《亲爱的》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电影,主要讲得就是孩子被拐卖,然后父母寻找孩子的过程,整部电影非常的催泪,看下来觉得非常的压抑,但是会引起自己一些人性的思考。
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为什么会有拐卖孩子的现象存在。为什么农村的思想水平这么地下,到底是什么引起这么多拐卖孩子的事情发生?又是为什么法律不能给与人贩子足够大的惩罚呢?
3. 电影亲爱的是真人真事改编的吗
电影原来是根据发生在深圳的真实故事改编。正是这种真实的元素,给予了电影震撼人的力量。这些电影人物的原型其实都有见诸报端,但他们的现状如何,却因为这部电影的上映而引发人们的关注。深晚记者上周采访了所有主要演出人物的原型,为你讲述这部催泪故事背后更真实的故事。
原型:彭高峰 电影人物:田文君 演员:黄渤
原型:高永侠 电影人物:李红琴 演员:赵薇
原型:彭高峰妻子 电影人物:鲁晓娟 演员:郝蕾
彭高峰:看到她,我恨不起来
2011年2月8日,彭高峰见到彭文乐那一刻,大声嚎哭,所有人都被震撼了。这个七尺男儿,在见到自己的小孩时,禁不住泪如奔涌,和电影中的场景没有两样。
“我还记得我小孩脸上的几颗黑痣,一模一样,和他一模一样,我自己的小孩我认得!”当他把彭文乐紧紧抱在怀里时,似乎父子俩再也不会分开了。可就在下一刻,他看到和自己一样痛苦的高永侠,他是喜极而泣,释放所有负担和悲伤,她则几近崩溃,要和小孩分开了。
3年后见到自己小孩
2011年2月5日,当在深圳坐上飞往邳州的飞机时,彭高峰心里七上八上。他不停翻看手机发过来的那张照片,觉得跟自己小孩真的太像了,他抱着很大的希望和期待。到邳州后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警方在走访查证,他却如坐针毡,非常着急,恨不得一下子看到那个照片中的小孩。对于抱走小孩的人,他几次说过,很想拿把刀从录像的那个背影刺下去。
在寻子的3年时间里,他做过好多次见面的梦,还跟着警方找过不下20次。北京、长沙、合肥、潮汕等地,他都奔走过,每一次都是筋疲力尽,最后见面后非常失落非常沮丧。“那时,每一次的寻找,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折磨!”有一段时间里,彭高峰瘦得剩下55公斤,他妻子也在忧虑和挂念中,瘦得只剩35公斤多。
几次想手刃“仇人”的彭高峰,在见到小孩那一刻,他忘记了所有的仇恨。彭文乐被他抱在怀里,却明显有些躲避,对他很陌生,一直嚷着要见高永侠,当时他一直喊“妈妈”,对她非常依赖。看到高永侠那张脸开始,彭高峰再也恨不起来了。“我感觉她和我一样很痛苦,我小孩对她也很依赖,她对我小孩有很真诚的感情,谁都会感受得到!”
2012年,彭高峰还带着礼物回到江苏邳州,看了高永侠一次,他很想知道彭文乐之前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很想了解他的学校和生活圈子。因为彭文乐回到深圳一年了,可看起来还是很认生,教育他让他非常头疼。
儿子回来后很不适应深圳生活
回到深圳后,家里还有一个2岁多的弟弟。可能是习惯了有个妹妹,他对这个弟弟很不待见,有时弟弟调皮起来打了一下他,他一定得打回去。看到彭高峰抱弟弟时,他也蹭在一边,嚷着要抱他。
有一次,彭高峰不让他上网,他发了很大脾气,用凳子砸彭高峰。在学校里跟班上同学们也相处不好,除了爱乱扔垃圾,有时同学碰了他一下,他也得打回去一下。“他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没有安全感,对我不是很信任,这让我感觉较难受。我后来想回去看看他在邳州的生活圈子,就是想更好地教育他,他在那边也是算单亲家庭,养父很早过世了,很依赖他养母,家里还有个妹妹。”
彭高峰的妻子现在也在石岩打工,她把彭文乐放在父母家里养。“彭文乐10岁了,现在上5年级,我感觉他性格很开朗,挺好相处,就是喜欢和弟弟争宠,不听我们教育,他其实很少讲他在养母那边的事。我们问,他才答。他心里感觉那边是不对的,但他不记得当时被抱走的情况了。我问他怎么知道我们是他爸爸妈妈呀,他说是警察叔叔告诉他的,他相信警察!”
彭高峰说,现在事情过去3年多了,他一切感觉都没有了,但回想起自己的艰难寻子路,他想感谢所有支持他的人。
原型:小粤粤
电影人物:吉芳
原型:彭文乐
电影人物:田鹏
小粤粤:已经有了完整的家
李红琴爬在空调主机上与吉芳对话的场景,是电影中最催泪的段落之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原名小粤粤。因为生父母难寻,她暂住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她不爱笑,思念着远在江苏邳州的高永侠。
三年前经过媒体报道后,不少深圳市民为她的去处揪心。是将她送到爱心家庭寄养,还是送回养母高永侠农村的家?法与情如何倾斜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亲爱的》上映后,人们更对小粤粤的现况充满关心:小粤粤在何处?过得如何?开心吗?
昨日,深晚记者在深圳市福利中心得知,今年年初小粤粤已被寄住的爱心家庭正式收养,家里有爸爸、妈妈、与她年纪相仿的小姐姐,生活温馨而平静。
书香家庭收养小粤粤
“今年春天,小粤粤寄住三年的爱心家庭正式收养了她。”福利院工作人员告诉深晚记者,经过三年的相处,小粤粤已经完全融入了新家庭。养母是深圳某高校教师,养父经商,二人有一女儿,比小粤粤稍大一点。养父母脾气温和,全家气氛很好。
“我们当初选择爱心家庭时正是看中了这点,家庭关系融洽,家境殷实,可以给小粤粤一个良好的充满爱的成长环境。”2011年5月,小粤粤被送到这户书香家庭寄养,福利院工作人员定期回访,发现小粤粤变得爱笑了、开朗了。
彭高峰一家和小粤粤的缘分不浅。2011年寻子三年的彭高峰得到线索,他的儿子被拐到了江苏邳州一户农家。警方赶到邳州韩忠青家时,找到了失踪三年的彭文乐,更意外的发现,这家三岁的小女孩也非亲生,因为不能确定是否被拐麦,警方暂时接管了小粤粤。
彭文乐回到深圳与父母团聚,而小粤粤的生父母遍寻不到,无奈只能暂住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从襁褓时期小粤粤便在韩忠青夫妇身边长大,视韩忠青的妻子高永侠为生母。在福利中心,小粤粤很少笑,吃糖果或零食时会懂事的抓一点放到口袋里,说留给“妈妈吃。”
在福利中心住了五个月,关于小粤粤的去处令工作人员为难。当时福利中心有一个想法,小粤粤与养母高永侠的感情如此深厚,若让小粤粤去爱心家庭寄住,无异于告诉孩子她是一个弃婴。
“我们想让高永侠继续抚养小粤粤,于情合理,却于法不合。”小粤粤何去何从也引起了舆论的争议,不少市民反对将孩子还给高永侠,称“这是对犯罪的纵容”。
最终,福利中心综合各方建议,决定将小粤粤送往爱心家庭寄住。“对爱心家庭我们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允许养母高永侠看孩子或者和孩子联系。”2011年5月,这户爱心家庭已和小粤粤在福利中心玩耍过几次,将小粤粤带回了家,也是这户家庭,三年后收养了小粤粤。
患难兄妹感情依旧亲密
“小粤粤刚被寄养半年时,我带着乐乐去看了她。”距离找到儿子已过去三年,彭高峰一家生活已步上正轨。当年他的儿子乐乐与小粤粤被韩忠青拐到家中,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个孩子,有了三年的兄妹亲情。
彭高峰告诉深晚记者,回家后儿子乐乐很思念养母高永侠,也思念“妹妹”小粤粤。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当时彭高峰未能收养粤粤,但他经常带着乐乐去见妹妹。
“我们去到小粤粤的寄养家庭家里,那家布置得很温馨,小粤粤和家里的小姐姐相处得很好,还和小姐姐一起上钢琴课、兴趣班。”彭高峰带着乐乐和小粤粤去公园游玩,乐乐拽着哥哥的手,还顽皮地爬到哥哥背上。
一次拐卖事件,让小孩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亲情。彭文乐现在也经常和小粤粤的养父母电话联系,听听小粤粤的近况。“兄妹之间也经常联系,现在通讯发达,我们没有约束小孩,这也是一种缘分,他们长大后会更珍惜的。”小小的患难兄妹感情依然亲密,养母高永侠也没有停止关心孩子们。今年暑假,高永侠打电话给乐乐和小粤粤,细细询问他们的近况。她现在独身一人,在老家的一间超市工作,定期给两个孩子打电话,乐乐妈妈现在也会“吃醋”。
“她并不知道孩子是丈夫拐来的,在农村那么不好的环境,也细心照顾小孩子。”彭高峰说,多一个人关心孩子也是好事。
时间过去了三年,孩子的伤疤会被时间逐渐冲淡。福利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粤粤现在过得很好,成绩在班级也名列前茅,希望媒体不要过多的去打扰她,让她健康快乐的成长。
原型:孙海洋
电影人物:韩德忠
演员:张译
孙海洋:只想知道孩子过得好不好
深圳晚报讯(见习记者 崔晓丹) 没有电影中的豪宅名车,但就像电影中表示的那样,孙海洋联络了一帮痛失子女的父母,相互帮扶一起寻子。
在白石洲街头,有这样一个招牌吸引着路人的目光,黄底红字写到:悬赏二十万,寻儿子店。孙海洋的儿子孙卓七年前在这里被人拐走,至今杳无音讯。如今孙海洋已搬离白石洲,但他请求房东保留这块招牌,他希望有一天找到儿子时,告诉他“爸爸妈妈一直在这里等你回家”。
寻子七年,他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耗光20多万积蓄,皱纹深深地刻上了他的脸庞。孙海洋说,他坚信儿子还活着,他会继续寻找下去。
4岁被拐走,儿子孙卓今年已经11岁了,到了懂事的年纪。如果孩子找回来不认他们怎么办?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现在孙海洋只想知道孩子的下落,过得好不好,有在读书吗,冬天穿得暖不暖。“如果他不愿离开养父母,我们只要能知道他在哪就满足了。
为了找孩子,他利用网络建立起一个全国寻子联盟。“以前很多假线索,我们找费时费力,成本很高。现在接到线索,群里的家长会先帮我们核实。”孙海洋说的群是“QQ寻子群”,他建了四五个寻子群,群里是来自全国各地寻子的家长。“有人说在安徽见到我的小孩,群里安徽的家长先去寻找,如果线索属实,我再赶去,节省了很多费用。”
寻子联盟让很多的家长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小孙卓的下落却依旧渺茫。“悬赏20万元的条件依然有效,只要人贩子和买家提前提供线索,我们绝不追究责任。”孙海洋的声音沉重,却透着坚定,他们一家都在等待儿子回家团聚。”
两年前,孙卓的弟弟孙辉诞生,给这个满是创伤的家庭带来了一丝快乐。二儿子取名“辉”,谐音“回”,意为望哥哥能早日回家。现在孙辉由他的父母带回老家抚养,经历了一次丢子痛苦的爷爷奶奶,一刻也不敢疏忽对小孙子的照看。
“早在几年前,我和广东被拐儿童家长全国各地浩浩荡荡寻子时,我就在想:这要是有大明星大导演将我们真实故事演成一部电影片,让社会大人小孩都能看到,让悲剧不再重复,该多好。”这是孙海洋在微博中的一段话,随着电影《亲爱的》上映,他也希望借助电影的力量,帮助自己找到孩子,圆一家人团聚的梦想。
原型:徐永胜
电影人物:打拐民警
演员:余皑磊
徐永胜: 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在电影里,打拐民警是一个外表冷漠内心火热的角色,他的戏份不多,以至于影片中田文君对他说“你也是孩子的爸爸”的时候,让人感觉有些突兀。
事实上,来自深圳是公安局光明分局的刑警徐永胜和他的同事们,在彭高峰三年寻子的过程中,出动了近30次,在一次次失望而归之后,徐永胜在邳州成功解救了彭文乐。
对于当年解救彭文乐的经过,徐永胜记忆犹新。
在2011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彭高峰收到一个大学生发过来的一张手机照片,上面的小孩眉眼酷似彭文乐,他立即报给光明公安分局。“主要是到了当地,要如何分析营救风险系数。大过年的,亲戚朋友都集中在一起,发生群体事件的影响大不大,还有如何判定要联系省厅的技术处帮忙验DNA等问题。”在彭高峰寻子的3年里,光明公安分局也派出大量民警,帮他一次次出外寻子,总共近30次,每一次都是失落而归。
徐永胜是属于最幸运的一次,这次,他们找对了彭文乐。许永胜说,当时他们进到江苏邳州高永侠所在的村庄时,感觉像是走进了三国演义的拍摄现场。
“那里太穷了,太落后了,到处看到芳草萋萋,都是泥土房子。我是在深圳长大的,从来没见过这么落后的地方,总感觉进入了三国演义那个邳州拍摄现场!”徐永胜是在2011年的2月3日接到分局电话的,那时正好是大年初一,他觉还没睡醒,起来就赶到分局开会研究彭文乐的案情。
彭文乐当时正在“外婆”家玩,他在这里被赋予了一个新名字,他从来没有意识到那天是他人生中的转折点。当他被带到当地的分局大院,看到一个流泪的爸爸时,他用江苏口音对当地警方说,“俺记得他是俺爹!”
徐永胜告诉深晚记者,当时他从深圳带着彭高峰,找到邳州当地的派出所,请求协助帮忙。在没有亮身份之前,他们和提供线索的大学生见了一面,大学生表示孩子照片是在村里拍摄的。当地警方带着他们走访村委,还查了村里的户口本。在找到孩子前这三天时间里,彭高峰特别着急,恨不得赶紧找到小孩。他则做了很多工作,走访,查看村子的外围情况等等,当第四天他和当地警员进村,走到高永侠家里时,却见不到彭文乐,他去了“外婆”家。于是他们又火速奔到隔壁村庄,很担心小孩被转移了。
“见到孩子后,我们亮明身份后就立即抱走,很担心等会儿人一多就有事情,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都聚集在一起。”
当时高永侠也被一起带到了当地的分局。她整个人都蒙了。她告诉警方,彭文乐是她死去的老公和别的女人的私生子,几年前让她老公抱过来养。当民警告诉她实情时,她大哭起来,感觉自己要失去孩子了,所有的悲痛都写在脸上。“她看起来很惨很可怜,当我们说彭文乐有可能是彭高峰的儿子时,她的脸一下子就变了。听到我们说DNA出来了,要带彭文乐走,她几近崩溃了。她就是那种很淳朴的农村妇女,逆来顺受的,没什么文化,但对孩子的感情很真,一心一意地抚养,那种真诚你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徐永胜回忆说。
尽管回到深圳后徐永胜作为解救小孩的英雄民警,被众多媒体采访包围,他说的最多的话仍然是,“这是我的工作而已。”现在他回忆这段经历,仍然觉得很平淡,“我们和彭高峰不同,我们作为警察,很多方方面面的问题要考虑到,不可能有太多的感情外露,但当在分局大院现场看到彭高峰大哭时,心里还是被触动了一下,不过那时DNA还没验呢,当时想着不知道这次是否又找对了?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电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但有些情节并没有真实发生,是为了电影情节的需要,大部分还是尊重事实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4. 如何评价电影《亲爱的》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多得是,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
孩子并非一个超大版的钱包,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的延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
我们都无法体会那种丢失带来的巨大空洞感和绝望感。
只是你可以尝试去感受一下,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触摸到丢失孩子为人父母的疼痛和绝望。
但是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不是一部讲失踪儿童父母痛苦或宣传打拐的电影,导演的立足点应是在伦理和法律的冲突上。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讨巧的点,也是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
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发两个家庭的动荡,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生二胎是否对丢失孩子的背叛,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情冲突,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善钻法律漏洞的律师与法律的冲突,无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责任推给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法庭也不太一样。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发聩。
有法律问题(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伦理问题,更多的是法律和伦理的冲突,这个内核是非常多好莱坞电影的内核,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讨巧的点。而意义自不必说,陈可辛导演是个文化导演,他和他的编剧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思考产生的表达野心。
可惜的也在于此,太多想说的,反倒一个都说不好。
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讲丢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作为电影来说,这里面的冲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但是塞进去的东西太多,显得太仓促。所以在镜头结束在赵薇饰演的李红琴在医院里因为怀孕而痛哭时,大部分人的反应是:啊,结束了!而我的反应是:我以为刚开始。
我知道这个结束的意味,但不认可。
影片提出了非常多的问题,也试图做了一点探索,但并没有提供导演和编剧的思索。
只是泛泛带过,然后终结在一种奇妙的荒谬感。
诚然,这个设计很精彩,但这样一个主题的片子落点放在人贩子老婆的怀孕上,无论如何都算是一种有意识的玩弄技巧。
哪怕是结束在孩子带着一口安徽普通话开始新生活上也好啊。
毕竟,这是一部曾用名为“亲爱的小孩”或者“打拐”的片子。
莫要为戏剧冲突走得太远而忘记最初想表达的东西。
至于编剧,细节处自是动人。包括黄渤诉说后来发现有人骗也是好的,包括片头在繁杂的网线里找红绳找网线的特意设计,包括小孩子去看溜冰、那种小孩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甚至贫富差距,包括小孩学方言的细节(之前郝蕾一直希望小孩讲普通话,黄渤认为陕西人的小孩就该讲陕西话,最后找回来的小孩却讲一口安徽普通话),包括张译守在黄渤家门口,被黄渤发现时闭上眼睛装睡、然后给黄渤发的那条短信。
而演员,我需要用更大的篇幅容纳一些溢美之词。
黄渤对郝蕾饰演的鲁晓娟,有一句评价,“只是我认命,你不认命。”
太准确!郝蕾的美始终有一种不认命的决绝和凄婉。
我记得她下楼的时候,黄渤问她,“你说孩子被拐之后多久才叫她妈妈的呢?”她回头看了一眼,千言万语在这一眼,愤怒,悲伤,绝望,痛苦,怨憎,和无奈,终于她什么也没说地转身下楼。
我记得她在那个互助大会上,面对张译说,“请鲁晓娟分享一下。”一阵沉默。沉默是最难演的,而且在片子的开头,她是一个那么渴望说话会争论的女人,在这里她沉默了。很难得的一段留白,没有周围人多余的面部特写和台词(虽然对于没给特写这一点也蛮奇怪的),但是空气中存在的那种张力,直到郝蕾突然出声而崩裂。她哭着说,“对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丢的。”能够看到她嘴唇颤抖,缓慢地蹲下去。我理解这种内疚感,联想到她之前在派出所打黄渤耳光的一场,能够深深理解这种因为内疚而带来的巨大折磨,这才是她不吃不喝拒绝丈夫性要求的真实原因,她无法原谅自己甚至无法直面自己的错误。而这一刻,她的爆发,才是她痛苦的真正爆发。
还有黄渤痛哭那场,她拦住想要上前的张译,自然,无声,了然地看了黄渤一眼,将心中的情绪都慢慢地压了下去。
动人的,都是这些细节,感情,都在眉眼之间。看起来,举动都平常,细细想,却是大恸。
黄渤的亮点,如果要一一记录,我大概需要一个EXCEL.
我喜欢他含蓄的演技,在鲁晓娟蹲在地上抱住双臂痛哭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国产连续剧一样抱住她(像大团圆一样的温情),而是站在旁边,看着她,想要靠近,又并没有靠近,眼睛湿润,嘴唇颤抖,心里即便已经千山万水,然而终究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要做,那种节制而隐忍的演绎,于无声处更见情深。
也喜欢他突然的爆发。找回儿子之后派出所的一场哭戏 ,虽然也是慢慢地蹲下来,但是和郝蕾细腻的哭戏不同,黄渤的痛哭是震撼的,翻江倒海的,这种在巨大绝望之后重获希望的冲击,在压抑了三年之后,都在这场痛哭里了。黄渤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偶像包袱的人,所以他哭得很难看,涕泪横流,但是你看着看着,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下了眼泪。
黄渤和郝蕾,本是非常不搭的一对,从气质上来说,郝蕾若是清宫没落后妃,黄渤便是那市井中拉黄包车的,甚至都不如黄渤和志玲姐姐和谐。但是非常爱他们这一对夫妻。感谢导演的选人,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演技登对带来的酣畅淋漓感(多一句嘴,俩人都是好戏之人,而且都是属于特别认真演戏认真到魔障的人)。
两个人的对手戏都很家常,绝无大喊大叫用力过度的演出,但功底正在这种力量的把握。也不用一一叙述,希望大家到影院去看。就说一场,田文军在店里,房东来赶人,一阵挣扎无果,房东走开,黄渤抬头,一眼看到鲁晓娟一身黑衣坐在街边,两人对视一眼,说句做作的话,真是一眼万年。而印象最深的是,鲁晓娟走进店里,问,“你睡得好吗?”黄渤说,“睡不着,真希望不睡。”鲁晓娟递给他一瓶药,“吃了这个能睡个好觉,要是好用告诉我。”从头到尾俩人没有对视过,言语中也无情感起伏。但是两句平淡台词,自然的动作,我相信,他们是真的相爱过。
真正难得的并非演戏,也非复原生活,而是提炼生活的日常,却升华为戏剧中的表现,让观者映照出生活和自我。
观影后,陈可辛导演说了一句,这个演员阵容真是黄金阵容。是,几乎是可以即使为了演员就买票的阵容。黄渤和郝蕾自不必说,赵薇也是一线中演技有口碑的,张雨绮虽然还没成大器,但举手投足都透出晶光来,张译也是个认真演戏的人,虽然刚上大荧幕不久,比起另几位还是有点电视剧范儿,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佟大为演这种角色驾轻就熟,导演爱他,基本上都给他合适的角色,他也没掉链子,其余几个人,包括鲁晓娟丈夫、警察、两个小演员、四川工友,都可圈可点。
而值得庆幸的是,导演并没有浪费这个阵容(我们都知道,多少导演和片方浪费了好演员,常常让我们走出影院,吐槽无力,可惜了这演员阵容)。他几乎让每个人发挥了自己的潜力。
我说“几乎”,是,并没有完美。
这应该是赵薇从影以来比较大的角色挑战了,农村妇女,面目污迹不可辨,一口方言,没文化。看评论,也说她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大突破演技。我一向敬佩敢于抛弃偶像包袱可劲儿糟蹋自己的演员,她也实在演技和认真并在。
但是,这并不是个适合她的角色。虽然她已经努力作践自己,但还是没有那种糙的质感。或者我先入为主,总会在“小燕子”或者“姚木兰”的那张脸面前跳脱,她独特的念白方式和嗓音,即使在安徽方言面前也无法改变。
有一场戏,她穿着很土的衣服拖着行李从地铁站出来,她的打扮和这个繁华的城市格格不入。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穿越回了那部《姐姐妹妹闯北京》,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远,摄像老师残忍地给了一个脸部特写。
值得一提的是张雨绮,她从头至尾没几句台词,但气场强大。第一次出场一袭白衣女神儿范儿十足,而且是那种圣女贞德般的女神范儿。张雨绮最难得的是,把没台词都演出了戏。
张译我看过他一篇专访,也很喜欢他。
他有一场戏,在田文军孩子的生日宴,他说出妻子怀孕,然后走掉的一场,他一边走一边仰头,眼泪流下来。这部戏很多哭戏,但这一场,滋味难辨。
片子进行中,想到韩国那部叫《今天》的片子。同样思考案件背后的伦理与法,我认为《今天》在表达和思考上更胜一筹。
但我还是要像个水军一样打五星,因为我希望它是一个起点。
如果大家因为这部片子,对路上乞讨的孩子多看一眼,在网络或者电线杆上看到寻人启事多看一眼,少那么一点点的恶,多那么一星儿的善,那就足够。
我希望大家去影院看,希望它票房好,此后会有更多商业导演关注现实题材,希望这种类型的片子不会受资金掣肘,演员们也不会怕叫好不叫座愿意接演,我们也能有今天熔炉素媛告白或者更好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