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法国老电影纳粹让狗

法国老电影纳粹让狗

发布时间:2022-07-24 15:03:32

Ⅰ 有哪些是反映二战纳粹内容的电影

您说的那个是电影《红樱桃》
《刺杀希特勒》(Valkyrie)
◎片 名 Valkyrie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德国

◎简 介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汤姆·克鲁斯在片中扮演德国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施陶芬贝格当时担任柏林预备军总长,是德国反抗力量中最有机会接近藏身于“狼穴”内(纳粹指挥部)的希特勒的人。施陶芬贝格和一群德国高官策划刺杀希特勒,从而结束战争、拯救德国,该计划被命名为“瓦尔基里”(Valkyrie)。1944年7月,施陶芬贝格试图通过藏炸弹的公文包杀死希特勒,结果随后希特勒虽然也受了伤,却幸运逃过一劫。刺杀计划的相关人等皆被处死。

中文名: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英文名: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发行日期: 2003年
◎简 介

1889 年,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镇一个公务员家庭。青年时期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他的出现与崛起是希望的开端、还是灾难的开始?这个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长大后却指挥了德国军队大规模入侵各国,掀起了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文名: 暗杀希特勒
发行日期: 2004年2月25日
国家:德国

史道芬贝格上校带头策划的“七月阴谋”(The July Plot),是几乎成功暗杀阿道夫·希特勒、一举推翻纳粹政权的暗杀密谋。
纳粹德国国防军中有许多高层军官,对於向人民犯下的可怕罪行感到惊愕,他们认为这样做违反了道德。很多军官相信,德国会伤亡残重,都是因希特勒坚持采用灾难性的攻击战略。
越来越多的军官认定拯救德国的唯一方法,就是消灭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掀起一场政变。此外他们期盼和盟军达成停战协议。1944年7月,盟军已经从法国登陆攻击,他们怀着一些希望,也许有机会可以阻止斯大林在“东部战线”的进攻。
暗杀任务十艰巨,因为独裁者身边都有保镖,行动也飘忽不定。过去所有的刺杀行动不是中途放弃就是失败。因为行踪神秘的希特勒总在最后一刻更改计划。

◎译 名 拜见希特勒/关于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实真相/我的元首
◎片 名 Mein Fuehrer
◎年 代 2006
◎国 家 德国
◎类 别 喜剧/剧情/战争

◎简 介

剧情:
希特勒因为在孩子时代遭受过虐,就让世界遭受苦难。他喜欢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战舰,总是尿床,性无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仪中。
这部新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纳粹时期的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还不放弃任何希望。戈培尔从一个集中营里叫来希特勒的前犹太籍表演指导阿道夫·格林巴姆,让他打扮成这位独裁者的样子,到一个盛大集会上去鼓舞德国人。当瘦弱的格林巴姆进入元首府时,戈培尔对他说:“不要亲自做出决定。”
纳粹军官挤满了办公室,举起手臂兴奋地高呼“万岁,希特勒!”每隔几秒就有一次举手礼。格林巴姆杀死希特勒的计划连续多次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他辞去这位独裁者表演指导的职务,最后还变成一个有点像精神病专家的人。他在一个偶然机会竟然发现一个秘密:希特勒从来都没有博得严厉父亲的喜欢,这一直都是他内心的一块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办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烦恼的童年往事。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的父亲曾经给我一个弹弓。他抬头看了看,并对我说‘杀死那只鸽子!’我弹出子弹,死掉的鸽子落到他的脚上。父亲说‘真倒霉!’然后就愤然离开了。”这时眼泪从希特勒的脸上静静滑落。
影片的另一个画面显示,爱娃·布劳恩说“我不觉得你是元首”时,躺在她怀里的希特勒显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结尾中,希特勒的理发师无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胡子,使这位独裁者火冒三丈。几分钟后,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气去发表演讲。

片 名】Der Untergang
【译 名】帝国的毁灭 *加长版
【年 代】2004
【国 家】德国/意大利/奥地利
【片 长】155Mins
【类 别】剧情/战争
【语 言】德语/俄语

获奖纪录:

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9届多伦多电影节参展影片
德国巴伐利亚电影观众选择奖

影片简介

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12天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几天前,由奥利弗西斯贝格导演的德国影片《毁灭》(Der Untergang)开始在法国公映。电影院场场爆满,巴黎媒体更是持续高烧,每天都有人议论这部富有争议的影片。趁热看完之后,笔者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反思纳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该片去年9月份在德国甫一公映便引发争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禁区,“打开了重评纳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贝格将希特勒从魔鬼还原成了人,还原成一个“可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体热炒的影响之下,短短一个月内有300万人被劝进了电影院。当月,《汉堡周刊》为这部影片做了17页的专题报道;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辩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毁灭》的创作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生于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中文名: 德意志的胜利
英文名: Triumph des Willens
别名: 1934/2004
1934年,当希特勒和他的党羽们在纽伦堡举行阅兵典礼时,32岁的莱妮·雷芬斯塔尔被选中,指挥全部电影拍摄工作。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36架以上的摄影机同时开工,再加上无数的聚光灯随时听候调遣--希特勒投下这么多的马克,为的就是要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雷芬斯塔尔做到了这一点。《德意志的胜利》在经过长时间的禁止后,重新发行了DVD并在电视上公映。她在这两部纪录片中创始的技法,被无数后人或巧妙或拙劣地反复模仿着。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都曾公开地向她表示过同行的敬意。在这个意识形态对立逐渐淡化的时代里,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两部作品中强大的力量、秩序和美。中国的学院教授们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胜利》在课堂上全部放完,他们说:"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我的学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会变成真正的纳粹。"
反映纳粹的外国纪录片更是数不胜数。
您可以在电驴搜索获得

Ⅱ 描述二战时一个狗救犹太人,带路翻越雪峰去瑞士的故事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灵犬雪莉其实这部电影并不是主要说狗狗,讲述的其实是二战时期发生在被德国入侵的法国边境小镇的人民在面对战争来临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有表面看来冷冰冰却暗中帮助被残害的犹太人从法国边境逃离到瑞士。德国军官为了自我救赎暗中给村民们信息。不是亲生的爷爷,但是对小男孩比亲生儿子还好。

电影最好的就是,说的是二战的事情,却没有多着笔墨描写战争的残酷。只有在狗狗带领下他们成功翻越雪山到达瑞士边境,两个犹太成人的相互拥吻喜极而泣才让我触动。才想起在二战时期的集中营,集体抢杀等等。

当然小男孩与狗狗的友谊不必说是电影里最触动人心的地方。一个饱受虐待的狗狗在第一次遇见小男生时,带着几分犹疑站在高处开着呼唤它的小男孩。慢慢的它发现,这个小男生和以前的主人不同,不会打它反而对它很好。就这样形影不离了。

在这部电影里,感觉似乎人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Ⅲ 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狗的电影

罗马利亚的《沉默的朋友》

Ⅳ 这个视频的电影是什么

中文片名
帝国的毁灭
原片名
Untergang, Der
更多中文片名
帝国陷落
更多外文片名
The Downfall: Hitler and the End of the Third Reich .....(USA)
Untergang - Hitler und das Ende des 3. Reichs, Der .....(Germany) (working title)
Cata - Gli ultimi giorni di Hitler, La .....(Italy)
Declino, Il .....(Italy)
The Downfall .....(literal English title)
影片类型
剧情 / 战争 / 历史
片长
156分钟
国家/地区
德国 意大利 奥地利
对白语言
德语 俄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评级
Rated R for strong violence, disturbing images and some nudity.
级别
Australia:M Iceland:16 Norway:15 UK:15 USA:R Australia:MA Hong Kong:IIB Singapore:NC-16 Spain:18 Germany:12 Brazil:16 Netherlands:16 Argentina:16 Portugal:M/16 Finland:K-15 Switzerland:14 Malaysia:18SG New Zealand:R13 Philippines:R-13 Ireland:15A Taiwan:R-12
制作成本
13,50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
&; 2004 Constantin Film Proktion GmbH
拍摄日期
2003年8月12日 - 2003年11月15日
导演
奥利弗·西斯贝格 Oliver Hirschbiegel
编剧
Joachim Fest .....(book)
Traudl Junge .....(book Bis zur letzten Stunde) and
Melissa Müller .....(book Bis zur letzten Stunde)
Bernd Eichinger .....(screenplay)
演员
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Adolf Hitler
茱莉安·柯勒 Juliane Köhler .....Eva Braun
马赛斯·哈贝奇 Matthias Habich .....Prof. Dr. Werner Haase
托马斯·克莱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SS-Gruppenführer Hermann Fegelein
乌尔里希·诺登 Ulrich Noethen .....Reichsführer SS Heinrich Himmler
波奇特·密尼梅雅 Birgit Minichmayr .....Gerda Christian
杰拉德·亚历山大·海德 Gerald Alexander Held .....Walter Hewel (as Alexander Held)
丽扎· 波亚尔斯卡娅 Liza Boyarskaya .....Schwester Erna (as Lisa Boyarskaya)
朱丽娅·耶特斯 Julia Jentsch .....Hanna Potrowski

剧情介绍
作为第一部“正面”描绘希特勒的纪实性历史反思影片,以及德国影史上第一部由演员扮演希特勒的影片(其扮演者正是《柏林苍穹下》的悲悯天使布鲁诺·冈茨),《帝国陷落》引发的巨大争议要远远超过《华氏911》掀起的政治攻歼浪潮——希特勒是魔?是神?还是人?
影片从希特勒身边最后一任速记员的视角出发,以平实、客观的立场展现了这位战争狂人在掩体中度过的生命最后12天。
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
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12天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几天前,由奥利弗西斯贝格导演的德国影片《毁灭》(Der Untergang)开始在法国公映。电影院场场爆满,巴黎媒体更是持续高烧,每天都有人议论这部富有争议的影片。趁热看完之后,笔者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反思纳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该片去年9月份在德国甫一公映便引发争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禁区,“打开了重评纳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贝格将希特勒从魔鬼还原成了人,还原成一个“可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体热炒的影响之下,短短一个月内有300万人被劝进了电影院。当月,《汉堡周刊》为这部影片做了17页的专题报道;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辩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毁灭》的创作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生于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关于电影】
《帝国的毁灭》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展示了对真相的揭露,它不是一种简单化的反讽,而是最大限度保留了世界的复杂本性。这种简单化反讽混杂着盲目的道德优越感,使希特勒越来越远离历史的本来面目,变成了一个任由后代涂脂抹粉的邪恶符号——任何对希特勒做出的有悖于这种道德感的阐释都会引起巨大的争议与莫名其妙的焦虑。对于奥利弗·西斯贝格来说,这一切似乎显得非常荒谬。
西斯贝格并没有把希特勒简单看作一个撒旦派到人间的使者,他以一种更为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更为诚恳的方式回首德国历史上这个最为黑暗的篇章,对历史提出了强有力的质问:为什么慈爱的父亲会变成邪恶的杀人怪兽,人民变得野蛮成性?为什么整个国家都在用一种如此荒谬的眼光看待世界?西斯贝格没有回避这些问题带来的痛苦,洞察历史事实和抵抗历史虚无的勇气让他迈出了有力的一步,以一种纪录片的方式,近乎客观地拍摄了这部电影。
正如他在一次访谈所说的一样——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为这部电影自豪。
【关于导演】
1957年奥利弗·西斯贝格生于德国汉堡。从沃德福毕业后,西斯贝格又进入汉堡大学,师从西格玛·波尔科学习绘画和艺术设计,并对电影产生了兴趣。1986年他拍摄了第一部电视电影《Das Go! Projekt》,剧本是他自己亲自写就的。此后,他成为一个成功的电视导演,拍摄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2001年上映的《致命实验》获得了广泛认可,使西斯贝格确立了自己在电影界的地位。2004年拍摄的《帝国的毁灭》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引起了全球性的轰动。目前西斯贝格正在拍摄一部好莱坞电影《致命拜访》,该片将于2007年8月上映。
BBC对西斯贝格的访谈
BBC:从小到大你听到过多少关于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事情?
西斯贝格:很多,但是这些讨论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只是列举事实,告诉大家我们犯了错,并且再也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千百年来,德国一直是一个文明国家,我们贡献出那么多美妙的音乐,伟大的诗歌,思想家,哲学家,还有发明家。可是,突然之间,二战就爆发了。我认为对任何一个有勇气探究这种现象本质的国家来说,这都是一种责任。
BBC:你想知道些什么?
西斯贝格: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没有人注意到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已经被边缘化了吗?他们被发送到军营,被骚扰,被挫败,或者不得不逃离这个国家。一些德国人走出家门说:“我一直想要架钢琴,罗斯伯姆斯(一个犹太姓氏)家有一部,咱们去搬过来吧。”在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自我意识?人们在怎么想?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BBC:你在这些问题上有所保留吗,尤其是作为一个德国人?
西斯贝格:我过去认为我是绝不会去拍一部关于历史的电影,因为大部分我见到的人都是些无知的滑稽演员或者是些骗子,尤其是要谈论第三帝国,我想,没门儿!但是后来我读到了伯尔尼写的剧本,开始慢慢意识到有必要做这件事情。我知道,拍这部电影的主要障碍是至少要花两年的时间来处理这段可怕的历史。在纳粹统治时期,没有丝毫的智慧,独创和娱乐可言,完全是恐怖,各个层面都是。三四个月后,我的妻子劝我不要再做下去了,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拍这部电影。
BBC:这部电影中人性化的希特勒在德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你理解这些反应吗?
西斯贝格:我不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我们都知道希特勒不是一条鳄鱼,也不是一只大象,他是一个人,一个真正变态畸形的人。所有这些人都是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BBC:希特勒经常被看作一个演员,这是你和布鲁诺·甘茨理解他的方式吗?
是的,我们同意。希特勒是一个聪明的演员,他会用尽所有技俩来煽动群众。他有很强的自我暗示能力,他会自己劝说自己接受某些奇怪的观点,并且让其他人也相信。还有,这个人内心有极端的破坏欲,所有他下达的命令基本都指向毁灭、谋杀、暴力等等等等,非常吓人。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布鲁诺·甘茨为了准备扮演希特勒曾在一家瑞士医院研究帕金森氏病人。
·现存唯一的希特勒谈话录音为布鲁诺·甘茨准备角色帮了大忙。这份录音记录的是希特勒与菲尔德·马歇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的一次私人谈话。1942年6月4日希特勒意外出现,祝贺曼纳海姆的75岁生日。这个聪明的芬兰人秘密录制了列车车厢中的谈话——希特勒不允许私下录音和拍照。在这段大约11分钟的录音中,希特勒非常放松,语气平和,向曼纳海姆描述了他关于战争的观点。1992年,这段录音的两个副本之一被发现,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对它做了研究。
·布鲁诺·甘茨2005年1月出席棕榈泉电影节时谈到,起先他并不想接受阿道夫·希特勒这一角色,但在看了《希特勒的末日》(阿尔宾·斯柯达扮演希特勒)后,他意识到这个角色可以更有深度,于是接受了扮演希特勒的邀请。
·德国国家民主党是一个著名右翼政党,是一些光头党和新纳粹的政治避难所,曾险些被联邦法院判定非法。卡尔·里克特是该党党员,他设法扮演威廉·凯特尔将军的一个助手,混进了电影。在被要求试穿军装,举起右手大喊“嗨,希特勒!”时他显得非常得意。电影制作人并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也不知道他对所要求的任务实际上非常熟悉。
·电影中希特勒一直盯着的画像人物是腓特烈大帝。
·《帝国的毁灭》创作来自于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著作《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特劳德·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生于1920年的慕尼黑, 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直至1945年希特勒败亡为止。
·电影开始对特劳德·琼格的一段访问来自于2001年4月拍摄的纪录片《盲点》。因为严重的健康问题,琼格不能出席《盲点》的首映式。影片首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摄影师赶往医院通知琼格,她说:“我毕生的事业已经完成,现在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几个小时后,与癌症长久搏斗的琼格闭上了眼睛,享年82岁。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玛格达·戈培尔正在给她的前夫生的儿子哈罗德·匡特写信——他的照片就摆在她的面前。匡特是二战中玛格达·戈培尔唯一活下来的儿子。1944年,空军中尉匡特在意大利被盟军击伤俘获。
·在电影中提到的37个真实人物中,罗查斯·米什是电影上映时唯一还活着的地堡生还者。
·影片大部分外景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拍摄的,选择彼得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城中有很多德国风格的建筑。二是城市里的很多街道没有或很少有现代广告和其他商业元素。
·根据阿尔伯特·斯皮尔和特劳德·琼格的说明,片中很多希特勒的政策都是准确的,符合历史事实。
·当玛格达·戈培尔和斯滕费格医生出现时,戈培尔的孩子们正在读一本德语版的《萨姆猪》,这本书的作者是非常著名的英语儿童作家艾莉森·阿特里。
·希特勒从自己衬衫上取下,送给玛格达·戈培尔的纽扣是纳粹党金徽章,这种徽章只发给1925年入党的高层党员。希特勒1933年为自己颁发了1号徽章,尽管他不是最早加入该党的党员。苏联人在地堡中发现了这枚徽章,并把它保存在了卢比扬卡克格勃总部的顶层。1996年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发现了这枚徽章并于2005年展出了它。2005年11月18日,在触发警报器的情况下,这枚徽章被强行偷走,直到2006年8月,还没有被找回。
·科林娜·哈弗奇说在拍摄玛格达·戈培尔毒杀自己孩子那一幕时,她几乎崩溃。当戈培尔的孩子们一起唱歌时,布鲁诺·甘茨正抱着其中一个孩子在他的大腿上玩,他也有类似崩溃的感觉,因为他知道,这几个孩子马上就要被他们的父母毒死了。
·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
·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高清预告片
http://v.ku6.com/show/3IBB7_xRhU7C9zy0.html

Ⅳ 法国有哪些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值得一看

关于一些二战题材的法国电影,我给大家推荐以下几部。

1.《随心所欲的五月》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入侵法国,加莱海峡小村庄的人们准备逃离故土,躲避战乱,一个母亲带着儿子逃离的而展开的战火间的故事。电影一面展现了法国乡村美丽醉人的景色,另一面展现了与德国纳粹的惨无人道。影片中,掉了队的军官,在自家酒窖睡过头的农夫,带领村民逃亡的村长,以及受尽战乱之苦的百姓,导演利用不同角度来呈现这段令人心痛的历史。影片虽然展现了纳粹惨无人道的一面,但是影片中的一些小细节还是体现出了在那个战火燃烧民不聊生的时代人性的光辉依然闪耀。

Ⅵ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电影大概是讲战争时期,战争后方的动物园转移动物的故事~

《战火天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804061.shtml

2001年出品

编剧:马修·拜索、劳夫·席曼

导演:劳夫·席曼

主演:萨姆·尼尔、吉娜·麦克

播出时间:9月15日 22:05

故事梗概:

在东欧地区,人们饱受着德国纳粹的欺压。随着战况的日益严峻各大工厂和社会机构纷纷解散,动物园也面临着这种困境。在战火连天的城市,没人愿意再继续照看这些动物,除了动物园管理员路德韦奇。因为此从和妻子离婚后,他就一直一个人生活,他热爱这些动物。即使在极度危险的战争年代,他也依然不愿意放弃它们。除了他。动物园长也执意留在动物园坚守岗位,但他的犹太籍身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危险,很快他就被纳粹军官抓了起来,并吊死在树上。路德韦奇悲愤万分,亲手埋葬了动物园长,在接下来孤独的日子里,他忍受着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一方面,他对这些纳粹恨之入骨,一方面,为了保护动物园,他不得不对这些杀人魔头笑脸相迎。

直到有一天,一个持枪的犹太小男孩晕倒在了他的门口,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男孩叫做索埃克,战争开始后,犹太人遭到德军的迫害,他的父亲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自己和母亲幸运地逃脱了出来。路德韦奇细心地照料着这个可怜的小男孩,但他不得不下狠心赶走索埃克,因为他的犹太身份将会给动物园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可是倔强的索埃克不但没有离开,还把他的母亲安娜带到了动物园。路德韦奇几乎崩溃,现在他要照看两个犹太人,但善良的他还是收留了他们。

为了不让的纳粹发现母子俩个,路德韦奇努力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安娜偷看了路德韦奇写的诗,了解到在这个铁汉的心底也有最柔情的一面,对他产生好感。路德韦奇知道自己的诗被偷看后大发雷霆,要把母子二人赶走。没想到,此时德国军官的走狗萨考夫来到了动物园。愤怒的小男孩索埃克用枪杀死了这个魔头,给动物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安娜劝路德韦奇和他们一起逃离这个城市,但路德韦奇放不下动物园里的动物,执意留下照看他们。炮火越来越猛烈,动物园也遭到了轰炸,很多动物惨死在爆炸之中。此时的路德韦奇终于醒悟过来,决定和安娜母子一起离开。就当快要离开时,安娜被纳粹打死。在埋葬了安娜之后,路德韦奇迈着沉重的脚步带着索埃克踏上了流亡之路。

Ⅶ 求一部二战影片

这部没看过,但比较有名的,你可以参考下:

1. 《战地军魂》(Stalag 17,17号囚房,美国,1953)
早期二战经典。战俘逃亡题材。二战后期号称“牢不可破”的纳粹德国战俘集中营,美军战俘策划越狱和清除内奸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貌似没心没肺、无恶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争暗斗,其乐无穷。威廉•赫顿等主演。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2.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营、龙虎榜、绝处逢生,美国,1963)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43年,戒备极为森严、声称“绝对不可能逃脱”的纳粹德国第三集中营,一批盟军战俘在一位美国英雄的领导下实施集体逃亡计划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营的70多名战俘最终却只有几个人幸运地存活下来……自由是不屈不挠的结果。史蒂夫•麦奎因、詹姆斯•加纳、理查德•阿滕伯勒、詹姆斯•科本等主演。
3. 《黑狱枭雄》(King Rat,鼠王,美国,1965)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根据英国通俗小说作家同名小说改编。战时新加坡日军战俘集中营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称的美国反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美国人生存之道的战俘标本。乔治•西格尔等主演。
4.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国、美国,1957)
战俘题材经典。1941年,泰国北碧府日军集中营盟军战俘被迫为日军建造桂河大桥的故事。战争中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经典标本,英国绅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与心理刻划极为出色,英、美、日三国军官的不同风格和个性十分鲜明。影片中英军官兵用口哨吹出来的《桂河大桥进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七项大奖。美国电影协会(AFI)100部最惊心动魄的美国电影第58位。
5. 《终止战火》(To End All Wars,终结战争,英国、美国、泰国,2001)
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攻占新加坡后,一批盟军战俘被送到缅甸建造死亡铁路、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战火终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宽容相待,战火才会真正终止。罗伯特•卡莱尔、基弗•萨瑟兰等主演。
6. 《哈特之战》(Hart''s War,哈特战争、裁决之战,美国,2002)
战俘逃亡题材。战俘营中的种族歧视问题。根据美国作家同名纪实小说改编。战时的纳粹德国战俘集中营,以上校为首的美军战俘借审判谋杀案嫌疑犯分散德国纳粹注意力、实施逃亡行动的故事。布鲁斯•威利斯、科林•法瑞尔等主演。
7. 《海陆空大逃亡》(The McKenzie Break,战俘营、暴动战俘营,爱尔兰、英国,1970)
战俘逃亡题材。战时苏格兰麦肯锡英军战俘集中营德军战俘的逃亡故事。自作聪明的英军与德军战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而结局则是英军“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8. 《胜利大逃亡》(Victory,大胜利,美国,1981)
战俘逃亡题材。二战末期的巴黎,一场特殊的足球赛——纳粹德国国家队对同盟国战俘队,一场热闹非凡的盟军战俘大逃亡行动。其间,由于球王贝利以及众多欧洲足球高手加盟扮演战俘,致使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场世界足球超级明星的个人绝技大展示。
9. 《战火纷飞》(Raid on Rommel,奇袭隆美尔,美国,1971)
1943年的北非战场,英德两军对垒之际,英军军官冒险将关押在德军军营的盟军战俘释放,并率领他们发动突袭的故事。理查德•伯顿、约翰•科里考斯等主演。(笑独行按:或有混同于《沙漠之狐》者。)
10. 《大偷袭》(The Great Raid,卡巴那图大营救,美国,2005)
根据美国作家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反攻巴坦岛时的一次战俘营救行动,目的是营救可能被日军屠杀的卡巴那图战俘营500多名盟军战俘,该行动得到了菲律宾游击队的大力协助,号称美军历史上最成功的营救行动。本杰明•布拉特、约瑟夫•法因斯、康妮•尼尔森等主演。
11. 《雷恩的快车》(Von Ryan''s Express,战俘列车、大逃亡,美国,1965)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1943年,意大利军战俘集中营的英军战俘在意大利战败、重获自由后又不幸被德国纳粹的侦察机发现,被集体装上火车运往德国。此前因飞机坠毁而被意军俘获的美军空军上校也在其中。他率领英军战俘夺取火车,经由被俘德军军官指点,一路骗过德国纳粹,将火车驶向瑞士。而他自己却不幸在最后时刻倒在了德国纳粹的枪口下……弗兰克•西纳特拉等主演。
12. 《逃离索比堡》(Escape from Sobibor, or Les rescapes de Sobibor,英国、南斯拉夫,1987)

Ⅷ 有哪些从正面描写纳粹的电影

《帝国的毁灭》The Downfall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帝国的毁灭》一片中的故事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琼格生于 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片名:The Downfall/Der Untergang

译名:帝国的毁灭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Oliver Hirschbiegel

主演:布鲁诺·冈茨Bruno Ganz

亚历桑德拉·玛丽亚·拉拉Alexandra Maria Lara

类型:剧情

片长:150分钟

级别:R级(强烈的暴力,令人烦扰的形象和一些裸体场景)

发行:Constantin Film

上映日期:2004年9月16日(德国)

官方网站:www.untergang.film.de/

国别:德国

获奖纪录

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9届多伦多电影节参展影片

德国巴伐利亚电影观众选择奖

Ⅸ 求一部电影,二战关于纳粹集中营的,开头是一群犹太人进毒气室,然后一个小女孩被狼狗吓哭了

我汗!《美丽人生》这么经典的电影你都忘记了,回头重温下吧,挺赚眼泪的。

Ⅹ 求一部老电影叫大屠杀,关于纳粹集中营的!

《辛德勒的名单》

夜与雾名称: Nuitetbrouillard
中文名称: 夜与雾
类型:纪录片
发行时间: 1960年10月21日
导演: 阿伦·雷奈 Alain Resnais
演员: Michel Bouquet,Adolf Hitler,Reinhard Heydrich
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片长: 32 min
发行公司: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内容简介: 这部揭露纳粹集中营恐怖暴行的纪录片,历来被公认是纪录电影杰作。本片时间不长,32分钟,但其震撼人心的效果则远远甚于《辛德勒的名单》。画面中黑与白的色彩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堆积如山的女人的头发,用尸体做成的肥皂,还有一张张印有mark的人皮。影片警醒世人:战争已经平息,但我们不能闭上眼睛,营周围的检阅广场上重新长出青草,被遗忘似的村庄依然危机重重,火葬场已废置了,纳粹的罪恶已成为如今孩子们的戏剧,9OO万阴魂游荡在这郊区。

阅读全文

与法国老电影纳粹让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