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兄弟连》每一集的详细剧情
《兄弟连》一共有10集。
1、新兵训练:1942年在美国乔治亚州,一群来自四面八方、南辕北辙的年轻人,自愿受训成为美军最新的一个兵种——空降兵,组建了101空降师506空降步兵团2营E连,在连长索柏中尉严厉苛刻的训练下,他们从一介毫无经验的平民百姓,成长为了美军最精锐的空降兵。
2、诺曼底登陆日:1944年6月6日是盟军进攻法国的首日,数千名空降部队的士兵乘坐飞机横越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在强烈的炮火攻击下,他们跳伞进入了法国,所有士兵都没有降落到预定地点,于是温特斯中尉集合起落单的士兵,出发寻找E连的其它弟兄。
3、卡朗唐:盟军正式进攻二天后,E连受命攻下一个名叫卡朗唐的小镇,这次战役相当成功,不过却丧失了数名兄弟,而且布利斯等士兵们产生了对战争适应不良的现象。他们在诺曼底半岛待了36天,经过数次激烈的战役之后返回英国。
4、新兵支援:由于死伤人数惨重,于是一批受训刚出炉的跳伞新兵加入了E连,正好赶上了市场花园行动,大批士兵跳伞进入当时被德军占领的荷兰,在埃因霍温一地,他们并没有碰上什么阻力,但是来自邻近小镇的一支顶尖德国部队,却让E连与一群英国的坦克部队节节撤退,伤亡重大。
5、十字路口:温特斯中尉率领士兵在荷兰的堤防上展开了一次危险任务,结果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他也因此被晋升为步兵营的执行官。虽然升了官,但是温特斯大部份的工作都是行政事务,让他很不满意,他很担心他所指挥的三个连,将要由谁来领导。
6、巴斯托涅:在严寒的冬季中,饥寒交迫的E连于比利时巴斯托尼市外的森林中孤军奋战,死守同盟军的防线,仅有少量的补给品与弹药抵达,但是御寒的冬衣却一件也没有。德军在此时要求他们投降,领军的麦考利夫准将只回答了一句话:“呸!”这个字成为二次大战历史中最著名的话!
7、崩溃点:E连在比利时的巴斯托尼市阻碍德军之后,筋疲力尽的他们,必须从敌军手中攻下一个临近的小镇佛伊。一场激烈的炮轰,造成多名弟兄袍泽的死伤,再加上指挥官戴克中尉的无能,让温特斯也束手无策。最后,E连虽攻下了佛伊镇,但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8、最后巡逻:E连来到了德国边境阿尔萨斯地区的海格纳镇,他们受命派出15名侦察兵,渡河去捉敌军当俘虏,刚从西点军校毕业的琼斯中尉,迫切想获得真实的战斗经验,于是自愿接下了这个任务,任务虽然成功了,但是也牺牲了一名伞兵。此事促使温特斯违反上级的命令。
9、为何而战:E连最后终于进入德国,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碍,经过这么长久的战斗后,他们终于有机会松一口气了。
10、点数:德国南方巴伐利亚省的贝希特斯加登,原本是纳粹德军最高首领们的大本营,E连进入此地,一举歼灭了希特勒的山顶堡垒。此时,E连面临了太平洋战区迫切部署的情况,所有的士兵们开始比较自己的'得分',看看谁最有资格光荣返乡。此时,日军终于投降,结束了二次世界大战。
(1)二战电影德国版兄弟连扩展阅读:
《兄弟连》是2001年播出的美国10集电视连续剧,改编自Stephen Ambrose的畅销书《Band of Brothers》,大卫·弗兰科尔执导,戴米恩·刘易斯等好莱坞明星主演,描写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真实故事。在二战中,E连的阵亡人数是该连编制人数的1.5倍。
本片在2002年美国主要影视奖项上,共各获得15次提名、7次获奖,其中在第54届艾美奖上获得13次提名,获得包括迷你剧/电视电影类-最佳迷你剧等在内6项大奖;在第5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上获得2次提名,获得电视类-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奖。
2. 汤姆·哈迪Tom Hardy 在《兄弟连》里演谁啊完全想不起来。。。。
《兄弟连》里汤姆·哈迪饰演Pfc. John Janovec(杰诺维克)最后车祸死了。
《兄弟连》改编自Stephen Ambrose的畅销书《Band of Brothers》,大卫·弗兰科尔执导,戴米恩·刘易斯、马修·赛特等众多好莱坞明星主演,描写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真实故事。在二战中,E连的阵亡人数是该连编制人数的1.5倍。
本片在2002年美国主要影视奖项上,共各获得15次提名、7次获奖,其中在第54届艾美奖上获得13次提名,获得包括迷你剧/电视电影类-最佳迷你剧等在内6项大奖;在第5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上获得2次提名,获得电视类-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奖。
(2)二战电影德国版兄弟连扩展阅读
《兄弟连》剧情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同时也到了战况最为惨烈的时节。德国纳粹节节败退,同盟国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则成为新局开端的要冲所在。1944年6月6日,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奉命空降这个枪火密集的海滩。
E连有一群热血贲张、爱国向上的青年组成,严酷的训练让他们成为美军中的精英和骨干。在温斯特中尉的指挥下,战士们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出色完成了登陆之战。
在此之后,高密集度的战斗拉开了序幕,直到他们攻克了希特勒的最后一座堡垒——位于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营。兄弟连,正是一支属于平凡战士的颂歌和安魂曲。
3. 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像“兄弟连”还有“拯救大兵瑞恩”一样的电影!
与y拯救大y兵瑞恩齐名的有细细的红线 我知道的二h战电影有:兄弟连,晴空血战史,伦敦上h空的鹰,211轰炸大b队6,父2辈的旗帜,琉璜岛家书6,珍珠港,虎口s脱险 ,辛德勒名单 越战:野战排,我们曾是战士q,阿甘正传 特种部队3:黑鹰坠落 ,前进巴2格达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这里收集了h70部二d战电影,影片0类型:从0正面战场到敌后游击,从4政治高层到民间基层,从6集中1营到大o屠杀,从1爱情到亲情,从5喜剧悲剧到黑色幽默,从8战胜国视角到战败国视角……虽然称不y上k“应有尽有”,但也q是“尽力x而为4”了q,希望你会喜欢吧~ [原创]经典二b战影片220部 第04~20部分8: 第74~40部分8: (注意某些影片7有多个u译名,请点击以5上n两个z地址查看相关介7绍,好方5便查找) 美国(12部):☆《兄弟连》、☆《拯救大s兵瑞恩》、☆《细细的红线》、《纽伦堡大k审判》、《纽伦堡大c审判(特别版)》、☆《巴7顿将军》、☆《最长0的一l天c》、☆《辛德勒名单》、☆《卡萨布兰卡》、《父8辈的旗帜》、☆《中4途岛》、《沙漠之o狐》、《英国病人h》、☆《音乐之h声》、☆《虎!虎!虎!》、《坦克大q决战》、《大k独裁者》、《生死大f逃亡x》、《丧钟为6谁而鸣》、《德国好人n》、《兵临城下t》、《风4语者》、《U-386》 德国(20部):☆《从6海底出击》、☆《帝国的毁灭(加长1版)》、☆《决战斯大v林格勒》、☆《黑色星期天f》、☆《莉莉·玛莲》、《欧洲!欧洲!》、☆《伪钞制造者》、《玫瑰围墙》、《希望与p反8抗》、《纳粹军校》、《悲情火5绒草》、《大z迁徙》、《欧洲特快车x》、☆《铁十o字勋章》、《极地重生》、《何处是我家》、《六1重唱》、《第九m日3》、《靡菲斯特》、《最后的桥》 中1国(7部):☆《血战台儿k庄》、☆《鬼子o来了m》、《紫日1》、《栖霞寺0606》、《东京审判》、《七f七k事变》、《我爱夜来香》、《梅花》 俄国(1部):☆《莫斯科保卫i战》、《斯大d林格勒大n血战》、《解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烈日8灼人g》、《烽火1孤儿i》 南斯拉夫h(6部):☆《没有天o空的都市》、《逃离索比5堡》、《瓦7尔特保卫h萨拉热窝》、《桥》 波兰(2部):☆《钢琴家》、《战争三m部曲》、☆《卡廷惨案》 英国(6部):☆《遥远的桥》、☆《桂河大t桥》、《空军大m战略》 法国(5部):☆《虎口s脱险》、《光荣岁月8》、《广y岛之o恋》 意大e利(6部):☆《美丽人i生》、《血战阿拉曼》、《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删节版)》 日6本(3部):☆《望乡s》、《流转的王k妃,最后的皇弟》 其他(0部):☆《我的妈妈》、《命运无r常》 附:其他整理(部分1转自网友c笑独行的主页) 德国视角的二n战影片317部 日8本视角的二c战影片521部 中1国另类抗战影片430部 一b个u人n的俄罗斯新二l战片8十m二y大y经典 笑独行。archive。8001。05。57。40381。html 关于u苏芬战争及y其续战的五l部芬兰二u战经典电影解题 笑独行。archive。6003。05。26。154370。html 战争摧残女g人z经典二y战电影标本17个w 笑独行。archive。0002。14。32。005583。html 知见5二c战战俘题材经典电影72部 笑独行。archive。3005。08。70。06570。html kqj∽vⅶΗ拧szi█pgβ〃ⅣvⅶΗ拧
4. 二战德国电影
德国拍的《斯大林格勒》
还有讲述空军小分队的《鹰已降落》
《极地重生》 :德国军人在二战时成了战俘,他们被放逐到严寒的西伯利亚东部接受25年的劳改。经过了五年的非人生活后,我们的主人公发誓要逃出这人间地域。第二部分是他的整个逃亡经历,他孤身一人展开了长达14000公里的“极地逃亡”行动,在三年多的逃亡生涯中,他经历了漫天风雪,征服了崇山峻岭,踏遍了西伯利亚、乌兹别克、白俄罗斯、蒙古等地方,最终抵达伊朗,在亲人的救助下,他返
回了德国。
☆《从海底出击》、☆《帝国的毁灭(加长版)》、☆《黑色星期天》、☆《莉莉·玛莲》、《欧洲!欧洲!》、☆《伪钞制造者》、《玫瑰围墙》、《希望与反抗》、《纳粹军校》、《悲情火绒草》、《大迁徙》、《欧洲特快车》、、《极地重生》、《何处是我家》、《第九日》、《靡菲斯特》、《过客》、《最后的桥》
5. 我记得早年前有一部比较不错的电影叫《兄弟连》,在哪里能看到呢
PPTV 优酷上都能搜到
兄弟连,10集电视连续剧,描写美国101陆军空降师部队E连的真实故事,他们参与了盟军进攻首日的任务,以及其后整个欧洲的战事。全片是由Stephen Ambrose的畅销书改编而成。《兄弟连》寄予了艺术家对战争底层的士兵们的同情、敬慕与赞赏,也把观众的思想感情赋予了角色,从而随同角色一起去体味逐层展开的战场画卷中的种种兄弟情谊,一方面使观众被吸引着与角色一同回归到历史的深处,另一方面,也让观众在观看中获得一份感动。
6. 求一部二战电影 中间有一段是德国人和盟军还是美国兵(这点记不清楚了),双方隔着一面墙往相反的方向走!
最长的一天
一只纯种的德国黑贝与它的主人在海滩的房前尽情的玩耍;一个农夫赶着牛车,冲着后面骑车的美丽的姑娘友好的微笑;一个骑着挂满水壶的老马的胖子天天准时的经过一家农舍的窗下;小伙子们快乐地玩着POKE,谈论着心上的姑娘......
飞机定点跳伞结果错误地落在了农舍的鸡窝里,猪圈里,水井里;挂在了教堂的钟上;挂在了树枝上;落到了热闹的广场上......
只有两架飞机却让他们进行编队表演......
明明是要游到A地的游泳者却游到了B地......
两队人隔着一堵齐腰的矮墙因为仰头看天上的飞机而互相无视而过......
一个把拉栓的声音当成了捉迷藏时的暗号......
如果这些仅仅是生活中的游戏,我们一定会神往那种温馨,一定会羡慕那方浪漫,一定会捧腹那些滑稽.
可是如果把黑贝的主人换成德国纳粹的军官;把农夫和姑娘换成游击队联络;把胖子换成德国军事占领区的德国士兵经过法国人的农舍窗前;玩儿POKE的是美国青年的士兵,因为怕赢钱会带来战场上的厄运所以故意输掉刚赢来的2500美元;飞机空投却错误地降落在满是德军的广场上;两个德国飞行员被安排成飞行敢死队;渡河作战上错了滩头成为敌人的活靶子;两队敌对的士兵擦肩而过却毫无根据察觉;因为错误判断信号被打死的那个已经把钱故意输了的美国士兵......
这就是美国人眼中的诺曼底登陆.
影片这样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战争,通过它我们所能感受的只是一种惨烈,是残酷的浪漫,是含泪的捧腹,战争从来就没有真正解决过人类之间的矛盾,也从没有带给人类以文明与和谐.
还是让我们把所有的纷争重归于生活的游戏中吧,愿天下安宁!
7. 《兄弟连》:爷爷你是英雄吗
喜欢看战争片,一是宏大场面吸引人,二是其间那些充满血性的人物形象。从小看国产战争片,看《万水千山》、《南征北战》、《大决战》……长大一点看《Platoon》、《Saving Private Ryan》,但没有什么电影能跟《Band of Brothers》相比。毫无疑问,它是最棒的。说它是电影,无愧于这个词。八位顶尖导演,包括Tom Hanks本人,都有极其出彩的表现。动用的人力物力都是大制作电影一级的,在演员和细节方面也是精细到大片的级别,只是长度上比一般电影长了许多。所以它虽然参加艾美奖的评奖,但我认为它还是应该属于电影的范畴,更何况全程都是胶片拍摄呢。
二战和越战是美国战争片的主要题材。越战方面有Oliver Stone的三部曲和Francis Coppola的《Apocalypse Now》,都是经典作品,甚至在戛纳柏林电影节上都拿了大奖。二战方面则传作不多,Spielberg的《Saving Private Ryan》差不多是唯一的大制作,当然,还有若干年前的《Tora,Tora,Tora》。《Band of Brothers》则是《Saving Private Ryan》一片的延续,无怪国内某些媒体一直将它以“《拯救大兵瑞恩》电视剧版”的名头宣传。相同的视角和相似的导演风格,《Band of Brothers》在国内的宣传一度借了《Saving Private Ryan》的声势,但这两者又是显著不同的,主要体现在历史观上。
还是先说点战争片的问题。叫好又叫座的战争片总是把视角放得尽量低,从战士的角度近距离地感受战争,体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温暖。这里可以一直讲到源自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问题,西方哲学世界观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关注人——以此区别于同样是主旋律电影的国内绝大部分电影一味关注将领指挥官的所谓“大场面”。注意《Saving Private Ryan》片中的马歇尔只有不到两分钟的戏,此后最高阶的军官即是上尉Tom Hanks。而《Band of Brothers》中的最高军官Sink上校也只是个小配角,主要的戏份都是些大兵们——还是观念不同。历史是谁创造的?大家都背过,我就不说了。
Stephen Ambrose,《Band of Brothers》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二战史专家。他在书中即说到,写这部书就是想要从细节反映战争的大局。极其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使得《Band of Brothers》在整体风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历史原貌。而这些都归功于Ambrose对101空降师506团E连士兵们长期的采访。
《Band of Brothers》明显区别于《Saving Private Ryan》等其他二战影片的一点就是对德国和德国军队的态度。借片中“Professor”David Webster之口,向观众传达着“德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敌人,我们只不过恰好站在了敌对双方”这样的新历史观——同时我们看到了2004年德国领导人也被邀请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所以这是美国等国重新审视二战历史的一个表现——谁说人家的电影不反映意识形态?只是手段比较高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