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hariotte什么意思
你是不是打错了 应该是Charlotte
夏绿蒂·科黛(Charlotte Corday,1768年7月27日~1793年7月17日),是。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的重要人物。
中文名: 夏绿蒂·科黛 外文名: Charlotte Corday 国籍: 法兰西王国 民族: 法兰西人 出生地: 巴黎 出生日期: 1768年7月27日 逝世日期: 1793年7月17日 职业: 女贵族 毕业院校: 女修道院 信仰: 天主教 主要成就: 刺杀“人民之友”马拉
夏绿蒂·科黛
夏绿蒂·科黛(Charlotte Corday,1768年7月27日~1793年7月17日),是恐怖统治时期的重要人物。出身破落贵族家庭,她是温和共和派支持者,反对罗伯斯比尔的激进派独裁专政。后策划并刺杀了激进派领导人马拉,被逮捕并杀害。编辑本段生平科黛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在修道院里长大,性格有些孤僻,没有男朋友,只喜欢看书。1791年女修道院被关闭了。法国大革命期间,她向往自由、平等、博爱。吉伦特被驱离国民公会,一些支持吉伦特的议员随着来到康恩。科黛时常用心的聆听吉伦特的演讲,她开始痛恨暴君马拉。1793年7月7日吉伦特聚集了17名志愿兵,科黛来到现场,决定前往巴黎刺杀马拉。编辑本段刺杀
夏绿蒂·科黛刺杀马拉图,1860年描绘
7
月11日夏绿蒂·科黛开始她的暗杀计划,四处打听马拉的下落,7月13日早晨夏绿蒂·科黛穿戴整齐走出旅馆,在商店里买了一把小刀,藏在披风下,租一辆马
车来到马拉家门口,计划暗杀正在进行保健浴的马拉。马拉晚年饱受皮肤病的困扰,全身溃疡,必须以冷水泡澡,整天坐在浸泡了药草的浴缸。
夏绿蒂前二次敲门被马拉的情妇西蒙妮挡在门外,眼看着天色渐暗,于是她又进行第三次拜访,仍被
西蒙妮拒绝,双方起了争执,马拉听到外面有吵嚷声,问西蒙妮是怎么回事,西蒙妮说有一位女孩要来告发吉伦特的阴谋,马拉说:“让她进来。”于是夏绿蒂获准
进入浴室拜见马拉,马拉回她有什么重要情报,科黛说:“支持吉伦特的议员来到康恩,正在到处煽动群众,打算造反……”马拉问她共有多少人,科黛说有18
人,马拉说他需要更详细的名单。
科黛逐一报告每一位成员的名字,马拉用笔一一记录,并露出得意笑容。这时她以小刀刺向马拉的胸
口,刺穿肺部、主动脉和左心室,鲜血四处喷溅。马拉发出惨叫声,当场死亡,科黛走到隔壁房间,等待警察的逮捕,警察将她送进亚贝监狱。科黛被搜出旅行证、
出生证,还有针线,此外并无其它文件。一位议员认为夏绿蒂的胸部有文件,执意搜查,夏绿蒂激烈抵抗,最后摔倒在地,胸部敞露在外,一些议员看不下去,进行
松绑,让她整理衣服,夏绿蒂的双手伤痕累累。马拉死后被国民公会授以烈士葬礼,遗体被送进先贤祠,但不久又迁出先贤祠。编辑本段行刑夏绿蒂·科黛的谋杀罪行遭到普遍的谴责,她在监狱里已经写好遗书,7月17日被判死刑,当天下午5点在革命广场的断头台执
行,一位画家为科黛画了最后的画像,科黛临刑前将长长的金发剪下,并拾起其中的一束送给画家。科黛穿着红色长裙,全身湿透,桑松带领她走向刑场,沿途市民
叫骂声不断;也有不少市民惊艳于她的美貌,他们简直无法相信,眼前这位柔弱文静的女孩竟是一名杀人凶手。科黛被斩首后,有崇拜马拉的木匠勒格罗
(Legros)将首级提起示众,并掌掴她的面颊。据当时的目击者回忆,这时尸首的脸上竟显现出“明显愤怒的表情”。勒格罗的举动招致了围观市民的不耻,
他因此被判入狱3个月。科黛死后被进行尸检,检查人员宣布她仍是处女。尸体被弃置在一个战壕旁边,紧临着路易十六,头颅则下落不明。
❷ 在法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夏洛蒂·科黛要刺杀马拉
1793年7月9日,一位女郎乘坐出租马车匆忙向巴黎赶来,她就是吉伦特派狂热分子、24岁的法国女青年夏洛蒂·科黛。现在,她要执行一项特殊的使命一刺杀马拉。
马拉之死震动了整个法国。但吉伦特派这一卑鄙举动并没能阻止革命的步伐,相反却激发了雅各宾派更高的革命热情,直至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马拉死后的日子里,全法国都为马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凶手夏洛蒂·科黛在刺杀马拉时当场被擒,经审讯后被革命人民送上了断头台。
❸ 夏洛特·科黛做了什么震撼巴黎的事情
法国正在进行着大革命,巴黎没有人知道,生活在遥远的诺曼底地区康恩小城的夏洛特·科黛,这个25岁的法国女子将震撼整个巴黎。
然而,如果你见到这个刺客的画像,一定会感到惊奇:这竟然是一个柔弱文静并且美丽非凡的女子。
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的科黛,在修道院里长大并接受教育,性格有些孤僻离群,惟一的朋友就是书本。在她热情如火的生命里,她把身心都献给了她幻想中一个特殊的情人: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
从大革命一开始,科黛就成为彻底的共和主义者,但随着革命一步步走向毫无节制的恐怖和杀戮,科黛开始失望和怀疑:难道这样一个嗜血的怪兽,就是我的梦中情人?
吉伦特派被马拉一党驱逐出国民公会之后,一部分议员被捕,还有一部分逃出巴黎,其中20多人来到康恩,向巴黎发出了武装反抗的宣言。吉伦特派的每一次聚会科黛都不错过,她如饥似渴地聆听演说,从中找到了答案:共和国的不幸,根源就是那个疯狂的暴君马拉。7月7日,是康恩的人民义勇军出发去巴黎解除暴政的日子,尽管吉伦特党人极力呼吁,空空荡荡的广场上,只聚集了17名志愿兵!市民们默默地在一旁观看,一个吉伦特派议员发现科黛也在人群中,满面泪痕。这个女孩一定是来为自己的情人送别的,议员想到这儿,便走过去轻声安慰了她几句。
然而这个性格刚强的女子流泪是因为愤恨于男人们的软弱与胆怯。或许就是在这一刻,她最终下定了决心:用自己的手,去消灭巴黎的那头怪兽!
1793年7月11日,科黛到达巴黎。她花了两天时间去打探马拉的去处。第三天早晨,科黛穿戴整齐走出旅馆,先在附近的商店里买了一把小刀,把它藏在披风底下,然后叫了一辆出租马车,来到马拉的家门口。
由于马拉在躲避敌人搜捕的时候,常常在穷人的地窖中工作,潮湿的环境使他得了严重的皮肤病。为了减轻病痛,同时又不影响工作,他每天不得不泡在带有药液的浴缸里坚持工作。
科黛第一次和第二次敲门,都被警惕性极高的房东太太挡在门外,当天黄昏时候她第三次敲门,仍然被拒绝。这次双方争执起来,吵闹声传到了正在浴室工作的马拉耳朵里,问是怎么回事。房东告诉他,一个从康恩来的年轻女人,说有关于吉伦特派的重要情报,要向他当面报告。“让她进来!”马拉说。
不一刻,科黛已经站在马拉的面前。“女市民,你有什么重要情报要告诉我?”马拉问。“吉伦特派的议员来到康恩,正在四处煽动,还准备进攻巴黎……”科黛尽力抑制住声音里的颤抖。“这些吉伦特派的叛徒!到底他们有几个人?”“18个”“我现在就要知道他们的名字。”
科黛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报姓名,马拉一边用笔记录一边说:“好极了!用不了几天,他们就要在巴黎的断头台上了。”
这句话让科黛直起了身子,她拔出小刀,毫不犹豫地刺进了马拉的胸膛。这一刀正巧切断动脉,血如泉涌,马拉的惨叫声传遍了整幢房屋。
科黛完成任务后,走到隔壁房间,静静地等待被捕。令他们遗憾的是,不管面对警察的询问还是搜查,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个女子和康恩的吉伦特派逃亡议员有任何关系。
“我听见人民的声音,我服从他们”
❹ 夏绿蒂·科黛是好人吗
答:无法判定。
对于敌对方而言她是坏人,对于他们自己的一方而言她是好人。
人的好与坏其实有时候是无法分辨的,有时候是立场不同,所以看待的角度不同。当你觉得一个人是坏人时,可能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好人,因为你们站在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会不同。
❺ 夏绿蒂·科黛的人物生平
夏绿蒂·科黛1767年7月27日出生在法国诺曼底地区,是剧作家皮埃尔·高乃依的后代。她的母亲及姐姐在她小时候去世。这之后,她的父亲雅克·弗朗索瓦·德·柯尔代(1737-198)将她和她的妹妹送入修道院。科黛在修道院的图书馆中阅读了普鲁塔克、伏尔泰及卢梭的著作。1791年后,科黛在法国科恩与表亲一同居住。
夏绿蒂·科黛受到了相对温和的吉伦特派的影响;吉伦特派反对激进派山岳党,后者主张唯一防止革命被内战与外国势力扼杀的方法就是实行恐怖政策并处死反对这一政策的人士。科黛怀疑山岳党的主张 ,并认为吉伦特派能拯救法国。 科黛同时相信,路易十六不该被处死。
马拉是一名激进派政治家及记者。 1792年,有传言称奥地利-普鲁士联军一旦进入巴黎后就将杀死“一切善良的共和主义者”;9月2日,被这一传言激怒的的民众闯入巴黎各地的监狱,杀死大量贵族与教士。 科黛认为马拉对此负有责任。 科黛相信,马拉在危害法国。 1793年7月9日,科黛离开她的表亲。 。马拉晚年饱受皮肤病的困扰,全身溃疡,必须以冷水泡澡,整天坐在浸泡了药草的浴缸。
夏绿蒂前二次敲门被马拉的妻子西蒙妮挡在门外,眼看着天色渐暗,于是她又进行第三次拜访,仍被西蒙妮拒绝,双方起了争执,马拉听到外面有吵嚷声,问西蒙妮是怎么回事,西蒙妮说有一位女孩要来告发吉伦特的阴谋,马拉说:“让她进来。”于是夏绿蒂获准进入浴室见马拉,马拉问她有什么重要情报,科黛说:“支持吉伦特的议员来到康恩,正在到处煽动群众,打算造反……”马拉问她共有多少人,科黛说有18人,马拉说他需要更详细的名单。科黛逐一报告每一位成员的名字,马拉用笔一一记录,并说“这些人不久都将出现在巴黎的断头台上” 。这时她以小刀刺向马拉的胸口,刺穿肺部、主动脉和左心室,鲜血四处喷溅。马拉发出惨叫声,当场死亡,科黛走到隔壁房间,等待警察的逮捕,警察将她送进亚贝监狱。科黛被搜出旅行证、出生证,还有针线,此外并无其它文件。马拉死后被国民公会授以烈士葬礼,遗体被送进先贤祠,但不久又迁出先贤祠。 夏绿蒂·科黛在审判上宣称“我清楚他(马拉)在搅乱法国”、“我杀了一个人,却救了十万人“。这可能是在隐射罗伯斯庇尔的”路易必须死,因为祖国必须生)”,同时极力强调刺杀是自己一人所为。 最终,她被判处死刑。
夏绿蒂·科黛在监狱里已经写好遗书,她的死刑于1793年7月17日在革命广场的断头台执行,科黛执意要求站着到刑场。科黛被斩首后,有崇拜马拉的木匠勒格罗(Legros)将她的首级提起示众,并掌掴她的面颊。据当时的目击者回忆,这时头颅的脸上竟显现出“明显愤怒的表情”。勒格罗的举动招致了围观市民的不耻,他因此被判入狱3个月。科黛死后被进行尸检,检查人员宣布她仍是处女。科黛的尸体被埋在玛德琳墓场;她的遗体后来被送入巴黎地下墓场。
❻ 夏绿蒂·科黛的介绍
玛丽-安妮·夏绿蒂·德·科黛·阿尔蒙特(Marie-Anne Charlotte de Corday Armont, 1769年7月27日-1793年7月17日,又译夏洛特·科代等),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地区。法国革命期间,她支持吉伦特派。1793年7月13日,她谋杀了对吉伦特派的倒台负有极大责任的激进派人士马拉;此事导致科黛同年7月17日被送上断头台。
❼ 夏绿蒂·科黛的书籍形象
日本作家桐生操著《残酷的处刑史》
一七六八年,夏绿蒂-科黛出生在法国诺曼底一个名叫里约里的小村庄,是古老贵族之家的后裔。虽然姓氏继承自贵族,但有名无实,父亲只能靠着耕种一小块农地维生。不过,夏绿蒂的祖父倒是对身家颇为自傲,经常对她说:「我们家是比国王更高尚的贵族。」十三岁那年,夏绿蒂-科黛的母亲去世,她和妹妹从此被送进修道院里生活。夏绿蒂幼年时就天资聪颖,喜欢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沉思,也常常连续好几个钟头沈浸在书本的世界里,是个文静的少女。当年的修道院,经常会收容贫穷贵族的子女,因为这些家庭负担不起结婚的聘金,干脆把小孩送给修道院去养育。不过,夏绿蒂这女孩打从一开始就对婚姻不抱持任何梦想,她曾说:「我不希望别人寄信给我时,在信封上注明某某夫人收这样的称谓。无论如何。我都不愿意舍弃我的自由之身。」在修道院的这段期间,夏绿蒂经常和朋友通信联系,还看了许多卢梭、高乃依的著作、以及普鲁塔克的《英雄传(列传)》。这些思想在她年轻的心中萌芽,夏绿蒂暗自立誓,她的人生一定要奉献给英雄式的丰功伟业。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修道院因故关闭,夏绿蒂只好搬到康城的亲戚家去住。这段时期发生了一件令人玩味的轶事,足以看出她追求独立不羁的精神。有一天,亲戚一家邀朋友聚在一起吃饭,在席上有人提议要为国王干杯,只有夏绿蒂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 同桌的人因此非难夏绿蒂,但夏绿蒂不甘示弱,这样告诉他们:「我承认路易十六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国王,但是在此同时,他也是一位懦弱无能的国王,因为他没有能力让国民远离不幸。」革命家与刺客当时夏绿蒂最关切的就是摇撼全法国的革命运动,她后来说,她在这期间读遍了五百多本「赞成革命与反对革命的宣传手册」,藉此了解两方阵营的主张与目标。那时在巴黎掌控大局的革命指导者马拉,放任百姓烧杀掳掠,毫无管制。马拉这个人个性残忍,他打算在监狱中庭设立观众席,男性坐在右侧、女性坐在左侧,让一般平民到监狱去欣赏绞死贵族的过程。听到这样的传一百,夏绿蒂内心燃起了正义感,她无法认同这道德沦丧的革命。夏绿蒂心想,要是让马拉这位凶残的革命指导者继续活下去,那么血流成河的情况必定会越来越严重。到了一七九三年,吉伦持派的二十九名议员遭到国会驱逐,这就是所谓的「五月三十一日~六月二日事件」,这场国会斗争事件导致吉伦特派撤离政治权力中枢,实权从此被雅各宾党所掌握。夏绿蒂相信,这个事件的幕后主谋就是马拉。夏绿蒂心意已决,迅速的展开行动,一七九三年七月九日,夏绿蒂写了一封信给父亲之后,就搭着共乘马车前往巴黎,找了一间旅社暂住,并且到刀具店里买了一把厨刀藏在身上。暗杀马拉想要接近独裁者马拉,必须想办法登上政治权力中枢才行,夏绿蒂没那么多时间建立自己的名声,只好走美色这条路,请发型师为她整理头发,换上高级的仕女服装,很用心的化妆打扮自己。七月十三日,夏绿蒂把厨刀藏在胸前,前往马拉在柯德里耶街的宅邸。马拉的家人借口马拉有病不见客人,想把她给赶走,但争执的声音传到了马拉耳里,于是马拉下令放行,夏绿蒂顺利的进入了马拉的房间。当时马拉正在浴缸里泡热水澡,夏绿蒂见机不可失,从胸前抽出小刀,用力刺入马拉的胸口。马拉大声惨叫之后倒卧不起,泊泊流出的鲜血把浴缸里的水染成了红色。 夏绿蒂当场被捕,被押送到巴黎古监狱囚禁。因为犯的是杀人重罪,就算还没审判,也猜的到会被判处死刑,七月十七日,法庭开始审判夏绿蒂的案件,当夏绿蒂走进法庭时,坐在旁听席的人都倒抽了一口气。 原本大家以为行凶的刺客是个手染鲜血、拿着屠刀的暴民,没想到走进法庭的被告竟然是个身穿白衣、如同天使一般的文弱女子。法官问夏绿蒂是谁下令她去暗杀马拉,夏绿蒂回答这都是她个人的行为,并且大声宣示:「我杀死一个人,为的是拯救数十万人的生命。」接着,夏绿蒂向法官恳求,希望能找画家来画下她在法庭上的模样。 法官答应了这项请求,于是,检察官一面在庭上问案,画家则同时画下了夏绿蒂受审时的神情。画家笔下的夏绿蒂长发垂到肩膀,身上披着罩衫,模样清纯、五官秀丽。这幅画至今仍旧收藏在美术馆里。为什么夏绿蒂会当庭要求请画家画下自己的画像呢?我们只能猜测,或许这一刻她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名字将会流传到后世吧。在断头台上结束了人生法庭宣判结果,不出所料,所有法官一致判处死刑定谳。一七九三年七月十七日,夏绿蒂剪去那一头秀发,双手反绑在后,被押送到刑场,押送的过程很不顺利,因为民众都争着想看看她的容貌,所以造成押送的马车进退两难。在前往刑场的这一路上,夏绿蒂的美丽脸庞上始终没有露出一丝对死亡的恐惧。她以超然的态度面对这一切,行为举止仍旧优雅,脸上还露出淡淡的微笑,就这样忍受着路人的诟骂。快要抵达刑场的时候,死刑执行官山森拿出黑布,要把夏绿蒂的眼睛蒙上,可是夏绿蒂说:「我也是个有好奇心的人,难道我不能亲眼看看断头台的样子吗?」 说着她就把上身探出马车外,当夏绿蒂看到吉乐汀断头台时,她的脸上突然失去了血色,但是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马车到了刑场,夏绿蒂自行跳下马车,快步走上处刑台,死刑执行官为她穿上披肩,免得她俯卧下来时让围观群众看到她的胸部。然后夏绿蒂不靠他人协助,自行趴在断头台的平台上等候行刑。当吉乐汀断头台的铡刀发出凄厉的响声、重重落下时,那一瞬间,整个革命广场都被庄严的静谧所笼罩。 夏绿蒂被处死时年仅二十五岁。这位独立自主的女性没有遭到人间邪恶的污染,就像她所向往的古希腊与罗马的英雄一般,凭恃着勇气迎向死亡。而她的美,彷佛不是出自于这个世界一般,是那样的脱俗而纯净。
❽ 著名的油画《马拉之死》中的马拉是什么原因而被人害死的
马拉是科德利埃俱乐部和雅各宾俱乐部的重要成员。在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中,他成为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随后又当选为国民公会代表。主张进行改革,实行累进所得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后,《人民之友》报改名为《法兰西共和国报》。他激烈反对吉伦特派的统治。1793年4月初,马拉以雅各宾总部主席的身份向全国发出组织控诉运动的通令,1794年被吉伦特派交付法庭审讯,后被宣判无罪。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取得政权之后,马拉强调要建立革命专政,用暴力确立自由。雅各宾派执政期间,血流成河,在马拉的煽动下,至少50万人被处死。在断头台不够用的情况下,使用了枪决、水淹、炮轰等集体处决手段。1793年7月13日马拉在巴黎寓所被一名伪装革命家的吉伦特派支持者夏绿蒂·科黛刺杀。马拉之死震动了整个法国。 7月16日,巴黎人民为马拉举行了庄严的葬礼。国民公会决定给他以进“先贤祠”的荣誉,但不久又迁出先贤祠。 大卫是马拉的好友,在马拉被刺之后不到两小时就到了现场,目睹了马拉的惨死,难忍悲愤之情,创作了著名的《马拉之死》。
❾ 人头落地的最后时刻,大脑还有意识吗
据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反对罗伯斯庇尔专政统治的共和派支持者——夏绿蒂·科黛,因为刺杀民主派革命家——马拉而被送上了断头台。
可是,科学家并不是一群容易相信结论的人。2011年荷兰有位科学家将电脑仪器链接在了一只老鼠身上,在老鼠的脑袋被分离的4秒内,电脑仪器上竟然显示出了频率的波动。
就是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老鼠的脑部还是存在意识活动的。
这并非是孤例。科学家们疯狂地探索着死亡与意识的边界。有个震惊科学界的事件,叫做“无头鸡麦克”,似乎证实了动物头部离开身体,仍可存活的说法。
事件发生在1945年到1947年间,主导者是跟科学全然无关的农夫奥臣。他的岳母和一般美国人不一样,她喜欢吃鸡颈,于是奥臣特意只斩下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