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问央视电影频道播出过的一部二战背景喜剧片
英文名: To Be or Not to Be
中文名: 生死大逃亡
1936年,纳粹军队占领了莱茵兰,一炮未发;1938年3月,占领了奥地利,一炮未发;1939年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还是一炮未发。欧洲处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但波兰的布朗斯基剧院却忘记了他们的处境,仍然歌舞升平。在演员们感觉到战争的威胁的时候,剧院的老板兼主演的布朗斯基关心的只是他的戏剧和生意。而老板娘,也是整个城市最耀眼的女明星安娜也忙着和他的情人飞行员安德烈约会。
但好景不长,在那不久,剧团接到了演出的禁令,因为他们的演出节目有反希特勒的内容。而飞行员安德烈也飞往英国继续展开对纳粹的战斗,但因为军人们的疏忽,一份印有他们亲人朋友名字的名单落到了间谍萨兰斯基教授的手里。这封可能会摧毁波兰抵抗运动组织的密信事关重大,安德烈受命回国处理此事。但因为安娜的名字在名单上,剧院也被牵扯进来。
于是一群舞台剧演员在布朗斯基和他的妻子安娜的带领下,同纳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斗争,并且通过他们的演出有力地支持着抵抗运动。为了妻子,布朗斯基冒着生命假扮成欧哈德上校,将间谍萨兰斯基教授诓骗到盖世太保办公室(其实是他的剧院),想诱使他交出那份波兰地下组织名单。教授起初不辨真伪,糊里糊涂将名单献给了“他的德国朋友”。
然而,不明就里的教授谈起了布朗斯基与那名飞行员的“风流韵事”,布朗斯基妒火中烧,结果露出了马脚。教授这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演员们处决了这个卖国贼。虽然事情由些许漏洞,但演员们还是十分卖力的扮演各自的角色。甚至假扮希特勒蒙骗过当地的纳粹,最终,所有人乘坐飞机逃离了这个人间地狱。
精彩视点:
《生死大逃亡》改编自德国导演大师刘别谦曾经执导的著名黑色喜剧,开场戏乃公认的银幕经典。本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沦陷期间,一群舞台演员和纳粹斗智斗勇,防止一个间谍把有关波兰的重要情报送到德国,保护了华沙地下抵抗组织,并且从纳粹眼皮底下成功地逃脱。剧中情节紧凑,笑料恒声,虽然年代已久,但看起来依然乐趣十足,宛如一出《虎口脱险》。片名出自《哈姆雷特》著名台词,是男主角梦寐以求表演的内容,影片表达了导演对二战的控诉。
② 求一部讲述二战时期一位外交官解救犹太人的电影
佳片有约
《佩拉斯卡》(意大利)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25日 09:12
Perlasca Un eroe italiano
导演:阿尔伯托·内格林Alberto Negrin
主演:卢卡·津加雷蒂Luca Zingaretti、耶罗迈·安杰Jerome anger、阿曼达·山德雷列 Amanda Sandrelli
播出时间:2月5日 22:00 2月6日 10:37重播
在二战快要结束的1944年,纳粹法西斯继续在欧洲大肆残杀犹太人。佩拉斯卡原是位从事过贸易活动也参过战的意大利商人,面对满目的硝烟和战火,他的良心受到强烈震撼,舍弃与家人团聚的幸福,并投入自己所有的资金,开始想尽办法挽救犹太人的生命。这位机智而勇敢的中年男人利用各种机会,有时以金钱作为诱饵,有时凭借自己的口才据理力争,有时甚至装扮成西班牙外交官,在纳粹统治的夹缝中拯救了许多无辜的民众。
精彩视点:
意大利电视台/布达佩斯电影中心2002年出品。这部表现意大利二战时期风貌和英雄人物的电视电影营造出一幕气势恢弘的战乱场景,同时也塑造了一位敢同纳粹党卫军斗智斗勇、具有强烈人道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影片围绕佩拉斯卡个人拯救行为,不仅展现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和颠沛的生活,还揭示出深刻而复杂的人性。本片被誉为是《辛德勒名单》的续集,而且在艺术表现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 找一部电影,我是86年的,记得小时候电影频道放过一部好像是二战的电影,反正是战争片,好像是岛上,只
你说的应该是70年代是老译制片,英文名:Murphy'sWar,中文名:新战海浮生,据说当时上映的名字叫:特殊的战争。网络上说是美国片,但我记得好像是英国的,。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夕。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三角湾,一艘武装的英国商船“凯尔”号,被一艘德军潜艇击沉。德国法西斯分子十分残恶地对跳海或爬上小船的英国船员疯狂扫射,除航空机械师摩菲幸免外,其它船员全部罹难。身体健壮的摩菲游出了危险区,被一个叫路易的法国人和当地村民所救。在女医生海登的精心医治下,摩菲很快恢复了健康。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那艘潜艇并消灭它,为死难的同胞报仇。没过多久,村民又救了一位身负重伤的英国飞行员埃利斯。摩菲和他认识,他要求摩菲找到他那架烧坏了的飞机并修好它。 海登医生那里有一架电台。由于她发出的为摩菲与外界联系的电报被德潜艇截获,德军上尉艇长劳克施便率领士兵上岸到村中进行搜查。结果,英国飞行员被他们发现并枪杀,电台也被他们炸毁了。摩菲找到了埃利斯的那架飞机,与路易一起修好了它,飞机终于飞上了天空,沿着河道飞行,去寻找那艘潜艇。当摩菲发现了伪装隐蔽下的潜艇时,潜艇也发现了这架来历不明的飞机。 这次侦察试飞很成功。摩菲与路易找来了玻璃瓶、火药、汽油等物品,制造了土炸弹。他不顾海登医生的劝阻,驾驶载着土炸弹的飞机第二次起飞了,准备去炸毁那艘潜艇。他还是沿着河道飞行,估计离目标不太远时,燃着了用来点燃炸弹导火线的烟。潜艇很快发现了摩菲的飞机,立刻进入战斗准备,机枪枪口一直在追逐着飞机。当飞机飞临潜艇上空时,上尉一声令下,密集的火力向飞机射去。摩菲全然不顾,一个盘旋向潜艇俯冲飞来,他抓住时机投下了挂在机翼下的土炸弹。炸弹爆炸了,潜艇附近冒起了浓烟,燃起了大火。 虽然飞机中了弹,摩菲的一条肋骨也受了伤,但很高兴,他满以为潜艇被他炸沉了。然而。潜艇依旧停泊在河中。这次的突然袭击,遭来了德潜艇的公开报复。潜艇上的机枪面对岸边的那架飞机、岸上的村民及建筑物扫射。飞机中弹爆炸烧毁了,一些村民受伤……接着,一批敌军在上尉率领下窜上岸来进行搜捕。摩菲与路易各自巧妙地躲藏起来。德军新的暴行,激起了摩菲复仇的决心,他要与潜艇决一死战。他与路易驾起驳船向潜艇的方向冲去。这时,收音机里传出了德国宣布投降的消息。摩菲没有听完,便砸毁了收音机,继续驾船前进。海登医生听到广播以后,乘小船来追赶摩菲,告诉他战争结束了,要他停止行动,但摩菲全不理会继续快速前进。 这时,潜艇上的德军正在艇上照像,他们也收听到了广播。由远而近的驳船马达声使他们注视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摩菲的驳船驶来了,德军上尉用话筒对驳船高喊:“战争结束了!德国投降了!”摩菲嘴里说道:“你们的战争,不是我的!”驳船全速前进。劳克施上尉见势不妙下令射击,机枪子弹向驳船飞泻而来,但摩菲驾驶着船继续向潜艇驶近。上尉急忙命令发射鱼雷,一颗长长的鱼雷直奔驳船而来,摩菲立刻一个急转舵,鱼雷紧挨驳船边缘向河岸方向奔去。摩菲象疯了一样,驾船向潜艇撞去,德军上尉命令潜艇紧急下潜。当驳船扑过来时,潜艇刚刚潜入水底,摩菲惋惜地说:“错过了!差三尺!”摩菲监视着水下的潜艇。突然,他俩发现水里向上翻滚着水花,摩菲兴奋地告诉路易潜艇搁浅了。他把船向岸边方向开去,他跳下船走向岸边,让路易放松船上吊车的缆绳,把缆绳拴在搁浅在河岸的鱼雷的尾部。此时,路易看出此行凶多吉少,竟不顾摩菲的劝告,毅然离去。摩菲并不灰心,更增强了复仇的决心,他只好自己一人,回到船上,把鱼雷高高吊挂在船头。当他把驳船开回潜艇潜入的地方时,水面一片平静,不知潜艇在哪个地方。摩菲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水面,突然几个气泡冒了出来,知道了潜艇的位置。摩菲迅速调动驳船的位置,让鱼雷对准潜艇,猛地松开缆绳,鱼雷霍地钻入水中。一声巨响,鱼雷爆炸了,德军潜艇被炸毁,潜艇里的德军官兵全部葬身水底。摩菲被倒塌的吊车铁架压住动弹不了,也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献出了生命。
④ 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
1、《珍珠港》
是试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剧情电影。由迈克尔·贝执导,本·阿弗莱克、凯特·贝金赛尔和乔什·哈奈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区上映。
2、《拯救大兵瑞恩》
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
3、《兵临城下》
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
4、《风语者》
这是一部以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为背景题材的影片。风中的语言,在战争中,指的是传递着无数秘密的电波。每个风语者都背负着高级军事机密。
5、《太极旗飘扬》
是由姜帝圭执导,张东健、元斌联袂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以1950年爆发的朝鲜半岛战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对被迫被推上战场的亲兄弟的悲情命运。该片于2004年2月5日在韩国上映。
6、《硫磺岛家书》
由梦工厂出品的历史战争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渡边谦、二宫和也、伊原刚志等人主演。该片讲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栗林忠道中将指挥日军坚守在硫磺岛与美军进行一场没有胜算的战役。
(4)二战电影以我同胞的名义在线扩展阅读:
一、《珍珠港》剧情简介:
雷夫(本·阿弗莱克饰)与丹尼(乔什·哈奈特饰)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两人对于飞行从小就十分有兴趣。长大之后,时间正值二次大战时空,两人一同加入美军飞行的队伍。受训期间雷夫结识了军中护士伊夫林(凯特·贝金赛尔饰),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此时美军决定派出精英部队前往欧洲大陆,协助欧洲各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雷夫自告奋勇前往参战。于是将伊夫林托付给丹尼照顾,不久之后欧洲传来噩耗,雷夫的座机在空战中不幸遭德军击落,生死未卜。伊弗琳与丹尼得知噩耗后,只能互相勉励对方,但是爱情的幼苗却悄悄地萌芽。
但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现在伊夫林与丹尼驻扎的珍珠港。正当三人不知如何面对这个难题时,日军也悄悄地准备偷袭珍珠港。雷夫与丹尼这对好朋友又是情敌,还得一起并肩作战,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开打,两人只能将儿女私情暂时抛在一旁,共同为自由、正义而战 。
二、《拯救大兵瑞恩》基本信息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
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选2014年美国“国宝影片”名单。
⑤ 找一部二战的片子
片 名: Escape to Athena
译 名: 逃往雅典娜
导 演: ( 乔治·科斯马图斯 George P. Cosmatos )
主 演: (罗杰·摩尔 Roger Moore) (泰利·萨瓦拉斯 Telly Savalas) (大卫·尼文 David Niven) ( Stefanie Powers) (克劳迪亚·卡汀娜 Claudia Cardinale) (理查德·朗德利 Richard Roundtree)
上 映: 1979年06月06日
1944年,希腊的某个小岛上有一座德国人的拘留营,拘留营的指挥官奥托上校是一个文物迷,他召集文物专家布莱克教授和一些当地人为他挖掘藏在古迹中的珍贵文物。
他的拘留营里有各式各样的人,包括马戏团演员黑人纳德、意大利厨师和来自美国的喜剧演员查理和他的搭档脱衣舞女德尔玛小姐。他们都和暗藏在妓院里、为配合盟军进攻爱琴海的当地抵抗组织的头目--假冒神父、希腊人泽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国人在希腊当地随意杀人引起了抵抗组织的愤怒。泽诺在谋杀了德军头目布朗中尉后遭到通缉,如果他不出来自首,那么10个无辜的希腊人又会被残忍杀害。为了保卫同胞,泽诺答应想办法阻止事情的恶化。
拘留营里,纳德和查理等人计划安排一场慰问德军官兵的演出,他们的提议得到了奥托上校的批准。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德军的注意力,泽诺等人里应外合,得到了拘留营的控制权。
之后他们说服奥托上校入伙,从而顺利地劫下法场,10个希腊人获救。他们接管油库,阻止德军潜艇加油。泽诺还带领查理等人到山上的修道院摧毁了德军的导弹基地。
战争结束后,奥托和查理等人在美国开了一个古玩店,他们一直寻找的价值200万美元的希腊金盘子也出现在了陈列台上。
是这部老电影吗?
⑥ 以我同胞名义,求电影链接
字幕是我逐字逐句翻译的拿走不客气
⑦ 谁知道这部2战题材的电影
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
具有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
深具史诗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绪力量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1939年9月,德军在两周内攻占了波兰,纳粹下令波兰全境的犹太人必须集中到指定的城市进行登记,每天有一万多名犹太人从乡村来到克拉科夫。
在克拉科夫的犹太人推举了24名犹太人组成委员会帮助被集中到该城的犹太人解决住宿膳食,分配劳役和排解纷争等问题。
刚从家乡来到克拉科夫的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举止风流倜傥。他在酒店及各种社交场合慷慨地大量结交德国军官和党卫军。
辛德勒也来到登记处,找一个曾在利勃兹一家搪瓷厂当过会计,名叫伊扎克·斯泰恩的犹太人。辛德勒有意买下那个经营不善的搪瓷厂以生产食用器皿,供应军需,发战争财。他要斯泰恩当他的会计师和助手来管理工厂。可令斯泰恩疑惑的是:辛德勒做什么呢?
资金重新到位,工厂重新命名为埃马利亚。党卫军规定:雇佣犹太技术工人每天工资7马克,其他工种和女工每天5马克,但必须直接全部付给政府财政部门,犹太人分文得不到。而雇佣波兰工人工资要高一些。于是,犹太人成了辛德勒当然的选择对象。
招工处人头济济,斯泰恩仔细地给应征者有效的指点,帮助同胞找到合适的去处,还暗中伪造了各种资格证书给那些不具备进厂条件的教师和音乐家,以躲避被抄上黑名单让德军推上卡车送走。
一天有一个叫鲁因斯坦的独臂工人,来向辛德勒当面致谢。他说自己差点被党卫军打死,很感激这个工厂救了他,他会报答他的。但在日后清扫积雪时鲁因斯坦还是被德国军官从队伍中拉出来枪毙了。辛德勒找德军交涉,有个党卫军高级军官对他说,让犹太人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意味着背叛。
一次,斯泰恩和许多犹太人被送上了火车,辛德勒得知后火速赶往车站,机智地斥责德军军官,并在火车启动时在窗口找到了斯泰恩,并把他留了下来,责怪他日后别忘带工作证,以免遭此横祸。
1943年3月13日,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党卫军开着军车带着成群的狼狗进入了犹太区,见一个杀一个,克拉科夫一片肃杀之气,个个如惊弓之鸟。腥风血雨,其状甚惨。和情妇骑马归来的辛德勒驻足小山坡,眼前的一切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不忍卒睹的情妇,哽咽着恳求他离去。
望着空无一人的工厂,辛德勒忧心忡忡。思虑再三,他决定去找党卫军司令官阿蒙·戈特,让他批准将埃马利亚工厂定为一个附属劳役营,重新恢复生产。戈特推说要达到目的须具备很多条件,以此乘机狠狠赚它一票。辛德勒自然心领神会,表示只要鼎力相助,他定会给以令人满意的报答。
辛德勒来到普拉绍夫劳役营,乘机和斯泰恩见了面。斯泰恩告诉他到时别忘了给党卫军军官及家属的生日送礼,还必须按时孝敬财政部和军需局的人,党卫军司令部的费用每个月的第一天就得送去。以此来换取获准开设集中营金属加工厂的权利。
在德军疯狂屠杀犹太人的日子里,辛德勒开设的工厂成了众多犹太人的避难所。辛德勒庆祝生日时,吹灭了五层高的蛋糕上的蜡烛并亲吻了身边的每个女人。工厂里的犹太姑娘带着一个犹太女孩,也捧着他们的蛋糕,代表全体工人祝他生日快乐,辛德勒也亲吻了她们,但他没料到由此却惹下了祸。
广播里传来了叫所有活着的犹太人立刻到广场集合的命令。刚从匈牙利来到集中营的犹太人不知道在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命运。阿蒙·戈特下令把有病的犹太人全部消灭掉。听军官说要脱衣检查身体,女人们纷纷弄破手指挤出血来涂在脸上、唇上增加血色。
在站台上,呆在闷罐车里的犹太人承受着烈日的炙烤,口渴难忍。辛德勒给坐在月台上的戈特递上冰镇汽水后建议叫辆消防车来,用水笼头朝那些犹太人喷洒,以此取乐。于是,戈特吩咐士兵执行,犹太人纷纷用嘴去迎接这生命之泉。辛德勒吩咐士兵朝车顶多喷一点,注视着他的戈特意识到了什么,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了起来。
盖世太保逮捕了辛德勒,罪名是违反了元首的种族法规,在他生日当晚无意中吻了那位送蛋糕的犹太姑娘。戈特向盖世太保头子朱利斯解释,并为辛德勒说情,用钱解决了问题。辛德勒在受到一番警告后获得保释。
1944年4月,在克拉科夫和普拉绍夫犹太人居住区中被杀害的犹太人已超过一万。阿蒙·戈特奉上级之命挖出早已埋葬的尸体焚化,并把剩下的犹太人运往奥斯威辛集中营。辛德勒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戈特给他的会计师特别待遇。
眼看工厂将难以为继,辛德勒打算回家乡去,可斯泰恩说可以继续开厂,当然得另雇新工人。辛德勒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一行眼泪从前途未卜、生死难料的会计师斯泰恩的眼中滑落。辛德勒的心猛然唤醒了什么。
当辛德勒带着满满几皮箱的钱来到戈特的面前,说他要买下他的工人时,戈特疑惑地问:“究竟为什么?你肯定别有目的,你得对我说实话!”辛德勒说,这样他不需要再训练工人,而且对军队也有利,他要生产军火。辛德勒要戈特开价,一个犹太工人多少钱?
在工厂的办公室里,辛德勒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一面向正在打字的斯泰恩口授着名单,他终于用钱买通了戈特和朱利斯,他留下了全部儿童,他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他开列的名单越来越长,这时的辛德勒表现出异样的“贪婪”,他一次次地去见朱利斯,尽量力争多给一些名额。
斯泰恩捧着他打出的长长的名单,双手颤抖着……
名单的最后一页,留着一个空白的名额,那是留给戈特的犹太女仆海伦·凯丝的。戈特当然不肯将她交给辛德勒,他表示永远不会送她去集中营,而要带她一起回维也纳,要和她一起生活。辛德勒提醒他:这只是个一厢情愿的梦。但戈特说宁可带海伦·凯丝去树林,然后朝她的脑袋上开一枪。但最终戈特还是退却了、妥协了,以一万四千八百马克将海伦·凯丝交给辛德勒去劳役营上工。
名单上的犹太人到广场登记后,将用火车分男女两批送往捷克的兹维陶·布伦利兹——军火厂所在地。辛德勒告诉先期到达的犹太男人:妇女列车已离开了普拉绍夫,很快将到达军火工厂。妇女列车在行进着,车厢里一片欢腾。然而。火车却开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妇女们被命令脱光衣服进行沐浴消毒,传说中的可怕事情终于降临到了她们身上,人们一片惊恐。
心急如焚的辛德勒赶到奥斯威辛,向集中营头子要回他的工人。在软硬兼施之下,接受了贿赂的头目想用用另外300人替换。可是,辛德勒不同意,在他的坚持下,头目终于松口了。他还向德军士兵训话,不准他们随便开枪乱杀军火工厂的犹太工人。
一天,斯泰恩来向辛德勒汇报:工厂生产的炮弹质量全部不合格,恐招军方起诉。可是辛德勒却镇定地表示,他会去向德国人解释。他告诉斯泰恩,他们生产的炮弹质量不好,他非常高兴。整整七个月,他没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与此同时,他却花数百万马克以供应他的工人以及用来对德国官员行贿,同时还用钱从军火市场买来一些炮弹作为军人工厂的产品,搪塞一下德军。这样做,使辛德勒倾家荡产、濒临破产。
德国终于无条件投降了。辛德勒向全厂工人郑重宣布:他们从明天起就可以各自去寻找自己的亲人了。并回首劝阻守厂的德军士兵,放下武器,返回家乡,不要再充当纳粹的刽子手。士兵们垂头悄然离去。之后,辛德勒提议为纪念无数被杀害的无辜者默哀三分钟。临行前,辛德勒吩咐斯泰恩把厂里的东西全部分给工人。工人们把假牙融化取出银子打铸成一个质朴的戒指,上面用希伯莱文刻了一句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斯泰恩代表全体工人写了封信交给辛德勒,万一他被捕,上面有所有人的签名。
辛德勒激动得热泪奔流、难以自持。面对语无伦次的辛德勒,斯泰恩真切地说:因为他才使1100名犹太人幸免于难,他们的后代也蒙受了他的恩泽,永志不忘。辛德勒说:“如果我的生活不那么奢侈,我可以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赚点钱……我太荒唐挥霍了……”辛德勒泣不成声地伏在他的会计师肩上跪了下来,工人们纷纷围上前来抱住了他们的救命恩人。辛德勒走了,人们久久地尾随着,目送着他直到尽头……。
1958年耶路撒冷的浩劫纪念馆宣布他为义人,并邀请他在义人大道上植树。
战争结束时,波兰只剩下不到四千名犹太人,而今天有六千多人都是辛德勒救下的犹太人的后裔。
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每年都有许多许多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来祭奠他的亡灵。
《辛德勒的名单》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1908年出生于现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二战初期是个国会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是当地有名的纳粹分子中的坚定分子。他很善于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攫取最大资本。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这位精明的发战争财的辛德勒在他新创办的搪瓷厂只雇用纽伦堡种族法中规定的牺牲者。这些人得到搪瓷厂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暂时的安全,没有受到杀人机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在他那儿工作的人都受到从事重要战争产品工作的保护:搪瓷厂给前线部队供应餐具和子弹。
到了1943年,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受到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破灭了。他早就知道德国人建造的火葬场及煤气室,早就听说,浴室和蒸气室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气。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更多地保护犹太人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纳粹的迫害。他仍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车错开到奥斯威辛--比尔肯利时,他破费了一大笔财产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厂。
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他,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他们用敲掉自己的银牙,把它打制成一枚银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忍不住流下眼泪。他为自己还有一颗金质胸章而懊侮,因为这样一颗如果将它卖掉的话至少可以多救出一个人。辛德勒为他的救赎行动已竭尽自己一切所能。他在战争期间积攒的全部钱财,都用来挽救犹太人的生命......
战后,辛德勒在瑞士的一个小镇隐居下来,身无分文,靠他曾经救助过的犹太人的救济生活。过了几年,辛德勒在贫困中死去。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辛德勒被作为"36名正义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影片结束时,是辛德勒的坟墓,那些在战前曾经获得辛德勒救助,而几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后裔代表先人走过坟墓,都在墓碑上放一个代表"感恩永远不变"的石块作为敬礼……
⑧ 求这一部美国二战电影的名字。
不用谢这样详细,简单的几个细节就够了
难得LZ这样描述得清晰,所有的细节都比较准确
这部电影是吴宇森指导的好莱坞战争大片:风语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初期,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外族人能够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1] 作为美国海军的秘密武器,每个“风语者”都肩负着美军的至高机密,因此,他们也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每个纳瓦霍译电员都由一名海军士兵贴身保护,一方面确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译电员即将被日军俘获,保护者必须杀死他以保证密码不外泄。
海军陆战队员乔·安德斯(尼古拉斯·凯奇饰)就是一名译电员保护者,他奉命保护一个名叫本·亚兹(亚当·比奇饰)的纳瓦霍士兵。在残酷的塞班岛战役中,被俘的命运就在眼前,执掌他人生杀大权的乔陷入了道德与军命两难的抉择:他到底能不能、该不该在紧急关头杀死已经和自己亲如兄弟的本,以履行军人的职责、保护美军的军事秘密呢……
http://ke..com/subview/37159/13757880.htm?fr=aladdin
⑨ 求一部关于纳粹犹太人的电影。其中有一幕是一个人往火车上装死人的衣服趁德国兵不注意藏在死人衣服逃走了
二战题材的电影我基本都看过了,但你描述的这个影片细节却记不起来。有很多描写二战期间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影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辛德勒的名单》了,你看下,是你要找的影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