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era the mass 是什么意思
一首歌
The Mass
演唱:Era
Semper crescis 始终满盈
Aut decrescis 或又虚亏
Vita detestabilis 可恶的生活
Nunc obrat 时而铁石心肠
Et tunc curat 时而又关心抚慰
Ludo mentis aciem 当作游戏一般
Nunc obrat 时而铁石心肠
Et tunc curat 时而又关心抚慰
Ludo mentis aciem 当作游戏一般
Egestatem 穷困
Potestatem 权力
Dissolvit ut glaciem 被它如冰雪般融化
Divano 圣哉
Divano me 圣哉,弥
Divano messi 圣哉,弥赛
Divano messia 圣哉,弥赛亚(救世主)
Divano messia 圣哉,弥赛亚
Divano
Divano me
Divano messia
Divano messia
Sors salutis 命运将我的健康
Et virtutis 与道德情操
Michi nunc contraria 时时摧残
Est affectus 虚耗殆尽
Et defectus 疲劳不堪
Semper in angaria 永远疲于奔命
Hac in hora 就在此刻
Sine mora 不要拖延
Corde pulsum tangite 快拨动震颤的琴弦
Divano
Divano me
Divano messi
Divano messia
Divano messia
Divano
Divano me
Divano messia
Divano messia
Divano
Divano me
Divano messia
Divano messia
In divanooooo
Sors salutis 命运将我的健康
Et virtutis 与道德情操
Michi nunc contraria 时时摧残
Est affectus 虚耗殆尽
Et defectus 疲劳不堪
Semper in angaria 永远疲于奔命
Hac in hora 就在此刻
Sine mora 不要拖延
Corde pulsum tangite 快拨动震颤的琴弦
Divano
Divano me
Divano messi
Divano messia
Divano messia
Divano
Divano me
Divano messia
Divano messia
Hac in hora 就在此刻
Sine mora 不要拖延
Corde pulsum tangite 快拨动震颤的琴弦
Quod per sortem 因为命运
Sternit fortem 打倒了坚强勇敢者
Mecum omnes plangite 所有人同我一起悲号
㈡ 《the mass》这首歌是什么语什么文
是德国党卫军第一装甲师进行曲,不过好像是拉丁文
附歌词Semper crescis 始终满盈
Aut decrescis 或又虚亏
Vita detestabilis 可恶的生活
Nunc obrat 时而铁石心肠
Et tunc curat 时而又关心抚慰
Ludo mentis aciem 当作游戏一般
Nunc obrat 时而铁石心肠
Et tunc curat 时而又关心抚慰
Ludo mentis aciem 当作游戏一般
Egestatem 穷困
Potestatem 权力
Dissolvit ut glaciem 被它如冰雪般融化
Divano 圣哉
Divano me 圣哉,弥
Divano messi 圣哉,弥赛
Divano messia 圣哉,弥赛亚(救世主)
Divano messia 圣哉,弥赛亚
Divano Divano me Divano messia Divano messia
㈢ 什么叫体裁,要详细
体裁 tǐcái
[modes of expression;type of literature;style] 文学作品的分类,可用多种标准来划分
genre
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体裁,是指诗文的文风辞藻。
前苏联奥夫相尼柯夫《简明美学辞典》:【体裁】表示一门艺术内部分类的概念。因为体族是在各门艺术内部形成的,所以这个概念具有一般美学性质。在每一种体裁中都可以看到内容的某种共同牲(生活联系和关系的特殊性)以及方向性、生活现象取舍及其艺术体现、思想和审美评价、感染作用特点的某种共同性。每一种体裁都有一整套相对稳定的艺术手段,这些艺术手段就是这体裁的独特辨认标志。这些艺术手段具有派生的性质,因为它们都受各种体裁所特有的反映对象制约。体裁同艺术形象结构的各个方面,首先是同主题、情节和布局相关,体裁的各个要素(其外在的、物质的标志)可以归入艺术形式,但它在整体上体现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体裁又是一个历史范畴,现实的艺术运动只有通过体裁才能得以实现。体裁的兴起、发展及演化受历史环境的制约。体裁还体现时代特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每个时代都有只属于自己时代的体裁,而各种体裁的总和则反映时代的总体艺术风貌。体裁运动虽然最终制约于社会关系领域,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内在的发展逻辑。体裁反映了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稳定倾向,体现了艺术过程的特征和统一。体裁形式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嬗变过程,这-过程受艺术家的表现方法、艺术风格和世界观的影响。通过对体裁的选择,以及活跃多变的体裁形式,可以看出-个艺术家的生活、思想和审美定势的总貌。体裁形式的分类过程中体现看分合倾向的错综交叉。求分倾向预示着各艺术门类和种类内部新兴体裁的产生,而求合倾向则体现了各种体裁形式的相互联系和共同特征。
体裁的门类众多,-般包括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绘画体裁:风景画、肖像画。静物画、风俗画、战事画、主题画等;雕塑体裁:肖像、动物像、风俗、历史、花纹图案、纪念性雕塑等;舞蹈体裁:民间舞、古典舞、民族舞、技巧运动舞、节奏造型舞等;电影体裁:故事片、新闻片、戏剧片、喜剧片、音乐戏剧片、艺术文献片等;音乐体裁:交响乐、奏鸣曲、颂歌、浪漫曲、歌曲等;建筑体裁:宫殿、文化设施、住宅、厂房等。狭义的“体裁”,有时是文体的同义词。
体裁是诗歌的外在形式。
体裁 古诗:古体诗
近体诗:绝句:4句 1、2、4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
律诗:8句,4联 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
音乐体裁:
音乐的各种表现样式和类别。从简短的歌曲到宏大的交响曲,其中包含大小不一,繁简各殊的体裁。音乐作品的体裁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声乐、器乐和戏剧音乐三大类,其中每一类还可细分。例如器乐类即有幻想曲、前奏曲、托卡塔等即兴性体裁,赋格、创意曲等复调性体裁,以及组曲、奏鸣曲、室内乐、协奏曲等套曲体裁。近代交响乐队演奏的管弦乐作品,总称为交响音乐,包括音乐会序曲、交响曲、交响组曲、交响诗等。声乐类有独唱、重唱、合唱、康塔塔、清唱剧等;戏剧音乐类有歌剧、舞剧、话剧配乐等。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一般分为民歌、曲艺音乐、歌舞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5大类。其中每一类还可分为较小的体裁。如民歌中有山歌、号子、小调;曲艺中有弹词、大鼓、牌子曲等;歌舞中有采茶、花灯、秧歌等;戏曲中有昆曲、高腔、梆子、皮黄等;器乐中有丝竹、吹打、弦索等。
音乐体裁的具体分类如下:
1. 曲调(air,法、英)具有歌唱性的器乐曲,常用于18世纪的组曲中。
2. 阿勒曼德(allemande,法)17世纪盛行于法国和英国的舞曲体裁,四拍子,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常用于组曲。同样的名称在19世纪指流行于瑞士乡村的三拍子轻快舞曲,它是华尔兹的前身。
3. 赞美歌(anthem,英)英国基督教教会仪式所用音乐,有独唱、合唱形式,歌词大多取自圣经,用英语演唱,一般用管风琴伴奏。
4. 咏叹调(aria,意;air,英、法;Arie,德)独唱曲,是歌剧、清唱剧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段落,也可以是独立的作品。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幅度较大的情感抒发。
5. 叙事歌;叙事曲(ballade,法、德)⑴13、14世纪的法国世俗歌曲。⑵19世纪盛行于德国的具有叙事性的歌曲,内容常与民间故事、传奇有关。⑶19世纪抒情浪漫的器乐曲,如肖邦和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
6. 芭蕾舞剧(ballet,意)由舞蹈演员身着剧装在音乐伴奏下表演的戏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传入法国获得极大发展。最初的法国芭蕾舞剧音乐不仅有器乐,还有歌唱和朗诵,因此可看作是歌剧的前身(当时的歌剧中也有芭蕾舞,此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并影响到意大利歌剧)。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大量优秀的芭蕾舞剧音乐,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等。
7. 船歌(barcarolle,法;Barkarole,德;barcarole,意)来源于威尼斯船夫歌曲的器乐曲(钢琴曲为多,也有管弦乐曲),6/8或12/8拍,速度和缓,通常是在荡漾的节奏韵律之上有一条歌唱性的悠扬曲调。
8. 摇篮曲(berceuse,法;cradle,英;lullaby,英;Wiegenlied,德)安静温和的声乐或器乐小曲,节奏有如摇篮缓缓摆动。
9. 布鲁斯(blues,英)一译蓝调。美国爵士乐的一种风格,源于黑人灵歌。通常为十二小节,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其名称来源于别具特色的常降低半音的大调第三和第七级音(称作"怨音"blue notes)。
10. 波莱罗(bolero,西)西班牙舞曲,三拍子,稳定的中速,用响板敲击具有特性的节奏。拉威尔的管弦乐《波莱罗舞曲》是最著名的作品,肖邦也写有这种风格的钢琴曲。
11. 布列(bourrée,法;borry,boree,英;bore,意)⑴盛行于17和18世纪的法国舞曲,速度较快,通常为2/2拍。⑵现流行于法国中部奥弗涅山区的三拍子舞曲。
12. 康康(cancan,法)19世纪末盛行于法国的舞曲,快速,2/4拍,热烈而粗俗。最著名的是奥芬巴赫所作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康康舞曲。
13. 卡农(canon,系)一种二声部或更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形式,当一个声部的旋律出现之后,另外的声部紧跟模仿。有将旋律完全保持的"严格卡农",也有带些变化的"自由卡农"。它可以是一首独立乐曲的形式,也可在大型作品中出现局部性的卡农写法。
14. 康塔塔(cantata,意;Kantate,德)一译大合唱。盛行于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的多乐章声乐作品,包括独唱的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与清唱剧相类似,但规模较小。有宗教的也有世俗内容的。巴赫留存于世的二百余部康塔塔是经典之作。
15. 随想曲(capriccio,意;caprice,法)⑴16世纪末至17世纪较为自由的赋格性质器乐曲,多为古钢琴作品。⑵技巧性练习曲,如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⑶19世纪用于形式较为自由的乐曲,常借用著名曲调为主题,如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曲《意大利随想曲》。
16. 夏空(chaconne,法;ciaccona,意)一译恰空。盛行于17世纪的风格庄重的三拍子舞曲,也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即在固定的主题或一连串固定的和声进行之上作多次变奏。
17. 室内乐(chamber music,英)指适合在室内而不是大厅由少数人演奏的器乐曲,早期曾包括声乐。主要体裁是数种重奏,最常见的是古典时期的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现在虽常在音乐厅演奏这类作品,但依然保持原有的细腻亲切的特性。
18. 众赞歌(Choral,德;chorale,英)基督新教(路德教派)的赞美诗曲调,最早出版于1524年。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将其作为改革手段之一(他本人还曾创作过一些)。其特点为:采用本国语演唱,曲调大多选自朴素通俗的民歌和古老的圣歌。起初为单声部,后来出现了主旋律在最高声部的四部合唱式以及复调形式。17、18世纪众赞歌成为重要的音乐创作源泉,如巴赫的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变奏曲以及大量宗教康塔塔中都以众赞歌旋律为素材。
19. 众赞歌前奏曲(chorale prelude,英)以众赞歌为素材的管风琴曲通称,盛行于17、18世纪。在路德教派的教堂仪式中,会众唱赞美歌之前要先由管风琴将其旋律演奏一遍。演奏者可将旋律作自由变奏,这种做法逐渐形成了众赞歌前奏曲体裁。
20. 协奏曲(concerto,意;Konzert,德)也称作独奏协奏曲,是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的协奏。形成于18世纪,通常为快-慢-快三个乐章。在莫扎特奠定的古典协奏曲模式中,第一乐章有两个呈示部,即乐队先呈示主题,然后由主奏乐器在乐队伴奏下带有变化地再次呈示主题;第一乐章(有时也在末乐章)将近结束处有"华彩乐段"(cadenza),即主奏乐器单独演奏的炫技性段落。19世纪逐渐不再遵循这种模式。
21. 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意)盛行于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多乐章作品,是由几件乐器组成的独奏小组和管弦乐队的协奏。主奏组大多由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大提琴、古钢琴组成,通常为2-5件乐器,它们细腻纤巧的音响与宏亮的乐队合奏形成鲜明对比。
22. 库朗(courante,法;corrente,coranto,意)盛行于17和18世纪初的活泼的三拍子舞曲,常用于组曲。
23. 恰尔达什(csárdás,匈;Czardas,德)一译查尔达什。匈牙利舞曲,由缓慢而忧郁的lassan段和快速热烈的friss段构成。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即典型的恰尔达什舞曲。
24. 嬉游曲(divertimento,意)盛行于18世纪末的轻松怡情的多乐章室内乐或小乐队作品。在莫扎特的嬉游曲中,也有些比较深刻严肃。
25. 二重协奏曲(double concerto,英;Doppelkonzert,德)两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如勃拉姆斯《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
26. 二重奏(唱)(et,英;o,法;etto,意)供两人演奏(演唱)的形式,二个声部不分主次,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器乐二重奏(除钢琴二重奏外)还专门称做o。
27. 练习曲(étude,法;study,英;studio,意)专为练习乐器演奏技巧而作的乐曲。19世纪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人加强了这种体裁的艺术性,使之成为音乐会上的正式曲目。这类作品称为"音乐会练习曲"。
28. 凡丹戈(fandango,西)活泼的西班牙舞曲,快速、三拍子,用响板和吉他伴奏。
29. 幻想曲(fantasy,英;fantasia,意;fantaisie,法;Phantasie,德)器乐曲,总体特点是形式上自由不拘,带有幻想的性质。⑴文艺复兴时期指不采用舞曲形式或变奏手法而采用复调技巧自由写作的器乐曲。⑵巴洛克时期即兴性的键盘或琉特琴乐曲,如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⑶古典主义时期在写法上比奏鸣曲更为自由的大型作品,如莫扎特的钢琴《幻想曲》K396、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op.27no.2(作者标明"类似幻想曲的奏鸣曲")等。⑷浪漫时期带有幻想色彩的乐曲,如勃拉姆斯的钢琴曲《幻想曲》op.116。⑸根据现成主题(民歌、他人音乐素材)所写的乐曲,如李斯特《根据贝利尼歌剧<梦游女>主题而作的幻想曲》等。
30. 法朗多尔(farandole,法)古老的法国舞曲,目前仍流行于普罗旺斯一带。6/8拍,也有2/4拍,如比才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中的《法朗多尔舞曲》。
31. 弗拉门科(flamenco,西)盛行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的歌舞体裁,用吉他伴奏,常常带有悲伤意味。在西班牙吉他作品中弗拉门科是一种典型风格。
32. 赋格(fugue,法;Fuge,德;fuga,意)在一个主题上构成的多声部(至少二声部)复调作品。单声部的主题在原调上出现之后,另外的声部依次进行模仿。主题在全曲多次出现,中间有数个"间插段",它们大多采用主题片断作素材,在不同调性上进行丰富多样的变化,也可引进新材料。最后一次主题在原调上完整出现,便告结束。赋格可用于一部独立的作品,也可用于一部大作品的局部,称作"赋格段"。
33. 加伏特(gavotte,英)盛行于17世纪的法国舞曲,传入宫廷后,成为当时各种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形式,如歌剧、组曲中常有加伏特舞曲。快速,4/4拍。
34.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英)一译"素歌"。罗马教会所保存并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宗教歌曲集,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单声部旋律,节奏自由,以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为依据。分为两大类:⑴用于教堂举行弥撒的成套圣咏,内容集中于耶稣最后的晚餐与受难;⑵用于修道院每天不同时辰祈祷的"日课"圣咏。
35. 哈巴涅拉(habanera,西;abanera,意)一译"阿伐奈拉"。起源于古巴哈瓦那的舞曲,较慢的二拍子,第一拍为切分音。19世纪传入西班牙。
36. 哈里路亚(hallelujah,希伯莱;alleluia,拉)希伯莱文原意为"赞美上帝之歌",是圣经中欢乐地赞美上帝的专门用词。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常将其用于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声乐作品,如亨德尔《弥赛亚》中的合唱"哈里路亚"。
37. 幽默曲(humoresque,法)盛行于19世纪的一种形式较为自由的器乐体裁,如德沃夏克的《幽默曲》op.101。
38. 即兴曲(improperia,法)盛行于19世纪的钢琴小曲体裁,具有精美典雅以及自由灵动的特性。如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
39. 间奏曲(interlude,英;entr'acte,法)同intermezzo⑵、⑷。
40. 幕间曲(剧)(intermezzo,意)⑴盛行于16、17世纪在戏剧幕间演出的带有音乐的短剧,它是18世纪喜歌剧的前身。⑵在戏剧或歌剧两幕之间的器乐曲。同interlude。⑶一种独立的器乐小品,如勃拉姆斯等人的钢琴小曲。⑷多乐章作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中较为的短小乐章。
41. 引子(introction,英)乐曲的开头部分,常见于交响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较大型作品,通常为慢速,与快板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42. 爵士乐(jazz,英)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音乐风格。其中含有非洲鼓乐的节奏、欧洲的和声、美国福音歌曲的唱法以及布鲁斯(即"蓝调")、"拉格泰姆"(ragtime,一译雷格泰姆)等诸多因素。称之为Jazz大约是在1915年左右,但含义模糊。之后发展出多种类型,如摇摆(swing)、比博普(bebop)、博普(bop)等。
43. 吉格(jig,英;gigue,法)16世纪出现的英国舞曲,17世纪盛行于欧洲,常用于组曲。快速活泼,三拍子。
44. 霍塔(jota,西)源于阿拉贡地区的西班牙舞曲,快速,三拍子,用吉他和响板伴奏。
45. 利德(lied,德)原意为歌曲。现专指德、奥浪漫歌曲,如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的歌曲。其特点是歌词选用短小的诗作,音乐和诗歌紧密结合,钢琴伴奏部分担任重要的烘托气氛和描绘情景的作用。
46. 牧歌(madrigale,意;madrigal,英)意大利古老的世俗声乐曲。最早出现于14世纪,大多为二声部(也有三声部的)复调形式,至16世纪发展为以五声部最为常见的复调重唱或合唱。此外还有独唱形式,如蒙特威尔第的作品。
47. 进行曲(march,英;Marsch,德;marcia,意)伴随队伍行进的音乐。两拍子或四拍子(快速的也有6/8拍子),重拍突出,乐句对称。常用于歌剧、交响曲中,如威尔第歌剧《阿伊达》中的大进行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
48. 弥撒曲(mass,英;Messe,德;missa,拉)天主教(基督教旧教)用于圣体圣事礼仪的音乐,由成套的圣咏组成,用拉丁文演唱。常规的弥撒形式有五个固定部分: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羔羊经(Agnus dei)。中世纪后期开始对其中某些乐章进行多声编配,以后更是出现了丰富而自由的创作。
49. 玛祖卡(mazurka,mazur,波)波兰民间舞曲,中速或快速,三拍子,节奏带有附点,强拍常处于第二或第三拍上。肖邦将其高度艺术化,作有大量钢琴玛祖卡。
50. 小步舞曲(menuet,法;minuetto,意;minuet,英)17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中速三拍子舞曲,源自民间,后成为宫廷舞。18世纪常被用于多乐章器乐曲,如交响曲、弦乐四重奏的第三乐章。
㈣ 那些英文歌曲最好听
1. don't cry--guns n' roses这首歌曾唱哭了千万人。总是能够触痛了心底最软的地方,心抽痛着,眼圈红了,却没有眼泪渗出,每多听一次就多一次的依恋...
2. fade to black--METAllic金属乐队也有很经典歌曲,相信国内有好多人都是听了这首歌的前奏才去学吉他的!METALLICA经典中的经典,也是METALLICA饱受争议的作品,因为当时有乐迷自杀就是出于这首歌,胆小别听哦~
3. dreaming my dream--cranberries有着王菲一样变幻倚俪的唱腔,高雅离开了原本浩渺的苍穹来到人间,它带着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身上的变动和永恒,爱尔兰的卡百利乐队就这样汲取了精灵与传说的浩渺气质,沟通了人间和天空的美,把人的故事,爱情,历史,死亡,社会都融进那飘忽而真切的女声中...(卡百利,本是蔓声浆果的藤蔓)
4. dying in the sun--cranberries不断地重复着放这首歌,简短迂回的旋律,简短迂回的歌词。平躺在这样的歌里,晕乎乎的,渴望在阳光下睡死...
5. never grow old--cranberries 最近常听朋友们说时间过得好快~! 感觉自己在一天一天的虚度光阴! 不由得想起了这支歌~!
6. far away from home--groove coverage德国新晋乐队,这首歌已被众多知名DJ誉为当今舞曲最为精华的传世之作,听了不下几百遍了,旋律好的很,女声好的很...
7.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guns n' roses(“野蛮师姐”主题曲)艾薇儿翻唱的和枪花版的都给人一种爽歪的感觉,当然女生版的更加恬静,睡觉之前是要听的奥。
8. imagine--john lennon约翰列侬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摇滚乐队“甲壳虫”(或叫披头士)(beatles)的灵魂人物,死于1980年12月8日,是被一名狂热的歌迷开枪打死的,他的死震惊了世界,他在六十年代吸毒,目无宗教和governme-nt,在七十年代致力研究东方宗教和宣扬童话般的爱(有一颗小星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声音听来象预言者的祈祷,而歌词依然是固执的理想,或许列侬所要求的泰国绝对,太过纯洁,但作为梦,难道你我就不曾有过吗?
9. yesterday--beatles这么经典的还说什么呢,电台点播率已经超过一亿次了,没听过的太逊了。
10. let it be--beatles昔日创下了榜史纪录,也是Beatles解散时成员们的心态写照。有时候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至于结果就让它Let it be...
11. it's my life--bon jovi曾用来做CS的MTV背景音乐。
12. that's why(you go away)--meachael learns to rock半路在一家美发店的门前听到了that's why (you go away)的钢琴版!!! 感觉很好,这样听起来That's why就更经典了! (放的声音越大越有感觉哦)
13. you can't say(韩剧"爱上女主播"主题曲)相信大家对这首歌不会感到陌生了哦!!!每当旋律一起就能体会其中的柔情...
14. yesterday yes a day 温柔醇厚的声音,静静地用心体会,很舒服的21岁的挪威女孩marlin,自己写歌自己唱,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歌曲,就像爱人在你耳 边轻轻呢喃,超好听的...
15. heal the world--meachael kjackson他是疯狂热爱和不羁职责的承受者,年轻的巨富,心理怪异而各声纯洁的奇人,他富于创造,不向任何一个流派*拢,虽然,杰克逊现在的形象不好,但他曾经为世界的慈善事业作了很大的贡献,这首歌也正是他心意的表现吧...最起码他在音乐方面的高度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16. the girl is mine--meachael jackson.纯洁的仿佛童话,干净的让人不敢呼吸...
17. delicious way--仓木麻衣。我本人也十分仇恨日本人的,但是听到这么纯洁的歌曲感觉到音乐真的是没有国界的哎~~
18. under the sea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插曲,可总感觉张邵晗唱的更有活力。再听听原唱的,就知道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哪里了。
19. fighter--Christina 厚重有力的嗓音穿透着我的耳膜,装饰着闪亮碎钻的眼眸冲击着我的视网膜...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为那个fighter... 蛮有爆发力的一首歌。
20. without you--mariah carey我喜欢的歌星!因为她在唱功方面显得极为细腻,而且她的声线真的是性感迷人而且非常有爆发力和感染力...~~这是高音上唯一可与i will always love you媲美的歌,下面还有一首两人合唱的,绝对体现唱功哦~~
21. when you believe--mariah carey n' whitney houston不多说了,任何人都唱不成这样的。
22. Crying in the Rain大概算的上是欧美最具生命力的情歌之一了,这首出自民谣女歌手Carole King的作品对原来舒缓深情的作品来了一次颠覆性的改造...
23. never say goodbye--Hayley Westenra充满曼陀铃和竖琴声音的歌曲当中透显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少女形象,歌曲是从爱尔兰传统歌曲中改编过来,Hayley Westenra的声音如同丝线一般,在演唱技巧上更已达到完美的境地,而嗓音天生的优美更是让人不得不赞叹和艳羡。
24. Sugar Ray's Someday。Sugar Ray(据说应该翻译作“拔丝”乐队-_-bbb),他们的音乐风格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Summer,他们只在夏天出片,歌儿一听就让人想起夏天——总是阳光明媚、活泼愉快。与此相反的,他们的歌词却是比较深的,那个身上有着13个纹身、英俊得完全不像个rock band主唱的Mark McGrath经常用很夸张的肢体语言在MTV中摇摆,加上十分十分正宗的传统摇滚式配器,恐怕在今天活着的乐队中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band。
25. Iris-- Goo Goo Dolls清脆急促的吉他solo,John Rzeznik饱含沧桑的低沉嗓音,对世事、爱情满腹的疑问,后面的爆发,“And I don't want the world to see me, 'Cause I don't think that they'd understand. When everything's made to be broken, I just want you to know who I am!” 这是有着无穷韵味的箴言。
26. Mystical Machine Gun--Kula Shaker比较难得的是,Kula Shaker的音乐受了很多东方思想的影响,这一点同时表现在歌词、音乐和配器之中。乐队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专辑就是《Peasants, Pigs & Astronauts》专辑干净的声音,迷幻的吉他,如印度梵音般的和声,充满现场感的录音,总之在当时背景下,属于绝对的异类。
27. Elemental--tears for fears.其实只是主唱oland Orzab一个人而已,整张专辑所有词曲、每一轨录音(器乐、主唱、和声)全部出自这家伙一人之手(口),真是吓了一跳(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全才啊)!
28. gone away--the off spring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乐队。跟99%的美国摇滚乐队一样,也是来自学校同学的组合,经过很长时间的地下活动,终于走到地上,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就是主唱Bryan Holland的十分金属化的硬朗狂放的唱腔,歌词有着对世事无情的玩弄和嘲讽。
29. A Question Of Lust--peche Mode很容易和“冷”这个字联系起来,冷冰冰的纯电子音乐,冷冷的唱腔,冷僻的歌词,似乎特别适合目前这个季节来听...
30. this is how we do it蛮欢快的一首现代英文混音dj舞曲,偶个人比较喜欢。
31. boom boom boom各位爱跳舞的朋友,这就是你们的音乐,做为音乐和舞蹈的信徒,你们起床要放的音乐。
32. Earth song--meachael jackson请保护大自然!~ 崇高的敬意!~ 看过mv后真的感觉心里堵堵的...
33. everybody dance now相信看过韩国综艺节目情书的朋友不会陌生吧~里面好多背景音乐就是用的这个,尤其是uncle shin的抖动dance甩你的双手,很简单的一个步骤,音乐炸进你的头,活着就要开心些嘛!!!顺便说一下, 我超级喜欢那个张英兰~~~~
34. the day you went away--M2M是当之无愧的小甜甜咯,相信谁都不会忍心伤害这样的女生,不过歌词有点伤感,我们从来都不知道珍惜所拥有的直到永远的失去它,将如何承受这种痛苦,现在,我不得不说,我是真的真的失去了你...
35.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Krauss多次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女声,坐拥11座格莱美奖,被无数人翻唱过... 男孩地带的也同样也是不可错过的哦!
36. hero--enrique iglesias出生在马德里,有着西班牙人独有的深邃的双眸,冷峻而又性感的脸庞,富有磁性的嗓音,再加上他那令人神魂颠倒的外表...
37. god is a girl--groove coverage从个人角度看sweetbox和groove coverage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女唱乐队,下面还有几首歌都是她们的,很喜欢女主唱有些慵懒而很清脆的声音,他们的风格...喜欢听这种节奏感强,比较热闹的歌曲。觉得这个乐队的风格还是挺新鲜的,也比较大众化,应该会有不少朋友会喜欢,因为大众不等于庸俗。
38. she--groove coverage
39. can't get over you--groove coverage
40. 7 years and 50 days--groove coverage
41. encore une fois--helene segara一首抒情法语歌,哀而充满无奈的歌,你能体会到它的忧伤,也许有一天 我会离开你,途跋涉寻找真的自己也许有一天...也许有一天...
42. je m appelle helene--helene rolls听了首法语歌后觉得法语太美了,让人感觉说法语的人嘴上摸了奶油,...于记忆深处,要我找到简单的爱情,于我的爱情,歌词中有着淡淡的伤感...
43. here i am--bryan adams那是布赖恩亚当斯的作品,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他那首绝对经典的歌“( Everything I Do )吧,这个帅帅的沧桑男人的声音是谁都无法抗拒的哦。
44. Everything i do--bryan adams不多说了,绝对经典中的经典。
45. 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毫无疑问,U2是80年代英国最受欢迎的摇滚乐团,不过我个人只喜欢这一首,具体也说不出为什么,可能感觉声音和旋律搭配的很棒吧~~
46. big big world--Emilia看上去是一个爱整洁的乖女孩,尤其在唱“Big,Big World”这样的慢歌时,她显得十分纯情而古典。目前Emilia的唱片在瑞典已卖过了3白金的数量。而首支单曲“Big,BigWorld”则成为了瑞典历史上流行速度最快的一支...
47. right here waiting--rachard max这是一首很经典的老歌,歌唱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这是我曾经最爱的一首老歌,相信每个人也都听过无数遍,但依然是...
48. stay--williams(野蛮师姐主题曲)特别特别特别的欢快,每次不知道为了什么一心烦就不由自主想听这首歌,连我们宿舍一个平时不怎么愿意听歌的哥们也喜欢上了这首...
49. live forever--Oasis 是近十年来英国最受欢迎和最受评论家承认的乐队之一;live forever是我朋友推荐给我的,听过后感觉真的很不错呢...
50. life for rent--dido清爽的时节,清爽的女孩儿,清爽的音乐。Life for rent,把整个生命都出租出去,不属于任何人,无根地飘荡,听起来有一些伤感。
51. promise don't come easy跟着CD慢慢的哼着,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了,若有若无的思绪缠绕着自己,象梦一样。
52. lonely--nana是一首黑人说唱歌曲,同时加入了R&B和Blues的曲风,歌曲的当中还有女声的伴唱,旋律非常优美。不会再有第二首歌可以超越...歧视,家庭的破碎...
53. dilemma--kellyrowland与饶舌巨星nelly搭档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虽然风格老套,但仍然在全美电台创下近两个月蝉联冠军宝座的纪录。
54. you took my heart away舒缓的节奏,简洁的编曲,十足的优美旋律,都展现了mltr最擅长的迷人功力。
55. helene segara-encore une fois一首经典法语歌,同样将法国浓郁的浪漫气息,法国当红歌手helene segara 专辑,她的音乐和她的人一样别有风情。她的嗓音并不是十分突出,但声音中有一种魅惑迷离的特质。
56. sealed with a kiss 以吻封缄,经典美国乡村音乐,一首极具浪漫色彩的老歌,叙离别情,但不伤感;道分手苦,但不低沉。饱尝相思之苦的恋人们听来,肯定别有一番滋味...
57. only time--enya无由的哀愁随着Only Time的歌声涌上心头。而当爱情灭绝、心泣莫名、欲盖弥彰的绝望凄清,却只有时间为唯一的目击者...
58. i will be missing you记得第一次听它的时候,只记得旋律很HIP-POP,直到后来无意中才知道了它的来历。于是找来下载,听,一遍又一遍。
59. civil war--guns n' roses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度,一支摇滚乐队创作出这样一首忧国忧民(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激愤)的歌曲,这不是对摇滚乐的反判,恰恰是对摇滚更好的诠释。我想,摇滚乐在国外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地位正是由于国外的很多摇滚乐队有着对社会、对国家的主人精神以及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精彩绝伦的演绎。国内呢?只有流行乐泛滥罢了,摇滚不光是非主流,几乎成末流了...悲哀啊...
60. sunny came home1998年葛莱美大奖获奖作品,现在已很难找得到这样动听的旋律了.
61. the one--Mr big每首歌曲中都有一段经典耐听的吉他SOLO。我想有这一首歌就足以流芳百世了,即使多少年以后,这首歌也会引起人们无限的共鸣。
62. to be with you--Mr big几乎所有的吉他教材都可以看到这首《与你同在》,这首歌用木吉他超越了轰鸣,用随便超越了夸张,用一群拍着首合唱的小伙子超越了舞台上的超级巨星...时间总会流逝,浪漫和现实,究竟哪一个会与你同在呢?
63.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oasis称不上经典,但是也总能给人一种疲倦到不想说什么的地步,如过明天我死了...
64. cinderella太鄙视SHE的媚日情节,所以只好听英文版的这首半糖主义,不过发现比她们唱的好听一百倍!!!
65. the sound of silence是奥斯卡最佳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歌,是美国流行音乐大师保罗西蒙的代表...我相信,一百个人当中会有一百个人喜欢听这歌的。
66. should it matter--sissel kyrkjeb我喜欢这个低调又华美的女子,淡淡的感觉,仔细听可以听出性感哦!
67. stuck in my heart旋律很优美,中间有一段很完美的合声。
68. utopia--sweetbox下面三首歌都是出自sweetbox的,丢失了以后心疼到现在呢,哪位哥哥姐姐能知道哪里下的到一定告诉小弟哦,谢谢咯!!!他们的歌曲都巧妙地融合Pop、摇滚音乐,行云流水的律动带出女主唱Jade戏剧性的歌声,不仅开启歌迷的想像空间,而且扣人心弦,真的不动心都不行啊...
69. alright--sweetbox
70. one kiss--sweetbox
71. dreams come true--ses被无数个电台做过无数次的背景电乐,旋律响起你就知道你肯定听过的...
72. sweet dream很喜欢的一首歌了,张娜拉长的实在是太可爱了,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去找下这个MV看下,相当不错哦~~
73. back to you--bryan adams不多说了,布莱恩.亚当斯的每一首歌都那么经典...
74. forever and ever-because i love you。绝对好听,因为dido就是因为这首歌红的。
75. Say It Isn't So--bon jovi硬汉唱的柔情歌曲也蛮感人的嘛~~
76. now and forever--richard max可能大家很少听他的歌吧`~`其实他的歌真的很不错!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
77. angle of mine一个很老的乐队唱的,具体名字我忘了,超好听。
78. dream cranberries就是大名鼎鼎的卡百利乐队 ...这首《Dream》选自他们第一张专辑 王菲曾经翻唱过,翻唱得...我都听不出真假...可惜每次出去唱王菲的歌都感觉在糟蹋音乐哎~~
79. faint--lincoln park林肯公园,乐队名字是因为每天乐队的例行练习结束回家时,他都会驾车路过林肯公园,重要的是,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出头哦...他们的音乐给人蛮另类的感觉
80. somewhere i belong--lincoln park节奏蛮快然后有点另类的歌。
81. *****--meredith brooks开朗轻快的曲风很讨人喜欢,名字(妖精)是不好听了一点点,但整首歌却是有一点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并不会为任何人改变。
82. westlife有一段时间,很喜欢Westlife的歌,每天在他们的歌声中吃饭,看书,入睡。
83. the power of love--celion dion提起席琳迪翁(Celine Dion),大家都知道她的演唱以倾情投入而闻名于世,她的音色极具表现力,声域宽广,很有张力,最喜欢的歌曲,,完美的歌曲。
84. a new day has come--celion dion她以满腔的爱与希望蕴育出另一个炽热的生命,她歌唱生涯中第八张英文专辑「a new day has come真爱来临」,在细腻悠扬、情感丰沛的歌声中,感受到旺盛的生命能量,热烈地传送到世界每个角落。
85. more than word*--**treme被翻唱了无数遍的歌,只用一把木吉他伴奏,但他高贵的气质却随着真情流露,胜过了有着华丽织体的热闹声音,当然,这首歌最迷人的,还是天衣无缝的合声部分--那轻轻的,起伏的,隐现并滑翔而逝的伴唱,只有真正胸怀开阔,品位脱俗的人才能这样写情歌,也只有真正温柔可爱的人才值得被这样的歌声围绕。
86.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roberta flack 由于年代久远,这首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留声机时代遗留下来的贵族味道,一遍遍地重复“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她已经醉了,已经无力逃脱了,她更象是自言自语,捧着胸口喃喃自语而脑子里眼睛里全是他全是他全是他啊...
87.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Elton joh工整清晰的吐字,彬彬有礼的抒情,不紧不慢的钢琴,只能有那些拥有严谨文化传统的中老年英国人来展现。
88. lemon tree--fool\\'s gardon5个得国小伙子组成的“傻子花园”乐队,可根本没想过要写一首叫做《柠檬树》的英文歌,给一个台湾女孩子(苏慧伦)翻唱成中文版,在这个东方大国漂起!“ i wonder how, i wonder why, yesterday you tell me about the blue blue sky...”
89. vincent--don mclean这位歌词有着诗一样已经的青年为人了精神殉道者,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伟大的疯子文森特梵高献上了感人的一曲,这首歌唱到了艺术家的孤独和世人的不义,唱到了崇高的痛苦和爱,唱到了内心矛盾,唱到了神,宁静和永远...
90. one love--bob marley他用歌声带给人快乐,并为公正而斗争,这样的一生足以使任何一位歌者在死神面前保持尊严,牙买加总统参加了他的葬礼。
91. careless whisper--wham威猛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接受的西方流行音乐,现在听来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
92.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maonna她卖弄性感,出售神圣?可是她并不比任何人虚伪,当她撕开人们的虚伪时,我们听到的是一副越唱越好的嗓子,和一种越来越真实的性格。阿根廷前总统夫人依维塔确有一生传奇的经历--寒门女子最终身居国母,用圣洁的博爱感动了整个国家,她为穷人所做的一切,她的真诚和无私,在歌声得到了永生。
93. two steps behind--defleppardKB海峡拥有高超的不鲁斯吉他技巧,低沉嗓音的半说半唱,成熟睿智的歌词,以及难以言表的宽厚情怀,整个八十年代,不知多少人依*他们的音乐,完成了由青春向成年的过渡,不知多少人被那悠远延绵的意境带走,超脱于现实的无聊纷争...
94. no more i love you--annie lennox此人于1995年推出了专辑“Mesa”(《美杜莎》)美杜莎,是希腊女神中最狰狞古怪的一个,把超人的魔力给了这个歌手,让她有力,跌宕起伏,在我们想象之上拖曳高音,延续着从唯美派文学到新古典音乐的影响,也徘徊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沟通着尘世的想象。
95. my heart will go on--celine dio*我深信,这是即使小学生也听过而且非常喜欢的一首歌。
96. ***sing you now--meachael bolton这个男人具有轻易征服听众的才能,曾是美国电台播放给“面的”司机听的最佳人选,可以用最直接的方法来美化我们的听觉,而且,我们根本无须费心去听,只要跟着,哼着,忙自己的,快乐就产生了。
97. yesterday once more唱者卡伦卡彭特被称为美国的邓丽君,当她死于神经性厌食症时,人们突然发现,在所有那些包装精良,华美诱人的热门金曲中,可能只有卡伦卡彭特的声音值得被收藏,她把悠长的旋律唱得光芒耀眼,即使怀旧,都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恩,她的歌声始终在呼唤人们热爱的本能。
98. goodbye--air supply 80年代最受欢迎的一对组合,他们高低的配合优美的歌词动听的旋律令人难以抗拒。喜欢这样凄美华丽的声音,唱出那句痛彻心肺的“There's no other way than to say goodbye”
99. your song--Elton john平滑流畅的钢琴和Elton john淡淡柔情的演唱,似乎就是和爱人相拥坐在黄昏中的木屋顶,看远处夕阳西下,与世上最最甜美的双眸对望,任似水年华静静流淌,这时不用很多钱,不用大房子,只要有一首由爱人所唱,但却只属于自己的歌就足够了...
100. hotel california--Eagles我喜欢那充满磁性的嗓音,木吉他弹奏出简单幽怨的调子外,我想,喜欢它的另一个理由便是对回忆的孤独感受。这样的曲子,适合一个人听,一遍又一遍地重听,随乐韵飘荡到广袤却寂寥的
㈤ 莫扎特的资料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莫扎特一生漂泊劳碌。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尔夫冈与姐姐南内尔的欧洲巡演拉开序幕。从慕尼黑、林茨到受弗朗西斯一世接见的维也纳之行后,他经由波恩、科隆、布鲁塞尔抵达法国,在巴黎他短暂碰壁,随后在英国重整旗鼓,在意大利度过的岁月则为莫扎特日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了无限源泉。
1773年,在意大利受挫的莫扎特重返故里,从粮食大街四层狭小局促的公寓迁至萨尔茨河对岸新城的马卡特广场八号。在萨尔茨堡,莫扎特被任命为大主教宫廷首席乐师,但是这个人生阶段于他而言,却充满了忧郁压抑。新任大主教科罗瑞多让莫扎特深切体会到萨尔茨堡的保守封闭。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 。
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
(5)法国电影圣哉扩展阅读
莫扎特善于把艺术中美好的东西和渗透生活的深刻性结合起来,再把强大的力量、直率的气质和刚毅的意志以及现实意义的感觉结合。其作品具有古典乐派的严谨,对称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令人称道的是诗与音乐完美的结合,贯穿了他的创作时期的始终,因此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点 。他的音乐作品主题完整,有着鲜明的轮廓,细小的结构单位之间也有精致的、动机的联系。
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精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后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于创新精神,思维活跃。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美妙动听、晶莹剔透、充满幽默感。
㈥ Era的《The Mass》 歌词
歌曲名:The Mass
歌手:Era
专辑:弥撒
The Mass
Era
semper crescis
aut descrescis
vita detestabilis
nunc obrat
et tunc curat
ludo mentis aciem
nunc obrat
et tunc curat
ludo mentis aciem
egestatem
potestatem
dissolvit ut glaciem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blessi
Divano blessia Divano blessia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blessia
Divano blessia
Sors salutis
et virtutis
michi nunc contraria
est affectus
et defectus
semper in angaria
Hac in hora
sine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blessi
Divano blessia, Divano blessia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blessi
Divano blessia, Divano blessia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blessi
Divano blessia blessia blessia~
Divano
Sors salutis
et virtutis
michi nunc contraria
est affectus
et defectus
semper in angaria
Hoc in hora
sinc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blessi
Divano blessia, Divano blessia
Divano blessia, Divano blessia
Divano blessia blessia blessia~
Hac in hora
sine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quod per sortem
sternt fortem
mecum omnes plangite!!
http://music..com/song/18401622
㈦ 求世界上所有的轻音乐乐团名称、所属国家及简介,越多越好!!!
三大乐团
概括
轻音乐在当前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优美、健康的轻音乐不仅可供消遣娱乐,同时也能陶冶情操,提高欣赏者的音乐水平。世界上有不少优秀的轻音乐队,其中以法国的保罗.莫里亚乐团、德国的詹姆斯.拉斯特乐团和意大利的曼托瓦尼乐团最为著名,他们的演奏都十分注重悦耳的音响,并运用现代音乐的手法改编了一些古典名曲,使人们逐渐熟悉了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等大师们的名作,对于普及古典严肃音乐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曼托瓦尼之声
意大利曼托瓦尼乐队 曼托瓦尼乐团在流行音乐乐坛中拥有大量听众,这个乐团的演奏风格流畅舒展,旋律优美、动听,音响华丽丰满。 这个乐团的指挥曼托瓦尼于1905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音乐世家,父亲曾是托斯卡尼尼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曼托瓦尼自小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小提琴,青年时代举家迁居英国,考入伦敦音乐学院。16岁即公开演出布鲁赫和圣-桑的小提琴协奏曲。18岁时,他在伯明翰组织了一个六人乐队,在旅馆和剧场中作职业性演出,以演奏轻音乐为主,他是乐队的主要小提琴手。他那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华丽、明朗的美妙琴声,使人听后回味无穷,于是他以小提琴演奏家的身份赢得了巨大的声望。1933年,曼托瓦尼加入了英国籍,此后他重新建立了一个以弦乐为主的庞大的管弦乐团,这就是后来的曼托瓦尼乐团。 曼托瓦尼从管弦乐队的弦乐器中找到了一种富有特殊色彩的音响,这种富有特色的弦乐演奏,就此成为他的乐团所独有的音乐特色。此后,他改编了大量雅俗共赏、和谐悦耳的乐曲,听众给他的乐团起了一个“曼托凡尼之声”的雅号。相比那些喧闹热烈的现代流行音乐来说,曼托瓦尼的音乐无疑是一服令人舒畅的清凉剂。 曼托瓦尼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充分了解小提琴的表现方式,并能恰如其分地操纵管弦乐队,使整个乐队非常精确地表达出这位小提琴家所特有的演奏风格,使听众为之着迷。
2.法国音乐之神
法国保罗·莫里亚乐队 每当你听到那种独特、新鲜、浪漫的弦乐音响,明晰、活泼的节奏和铜管、打击乐器的音色后,就很容易分辨出这是保罗·莫里亚乐团演奏的轻音乐。 这一乐团的指挥保罗·莫里亚于1925年出生于法国马赛,幼年学习钢琴,并显示出良好的音乐天赋。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的四年间,他受到了扎实的正统音乐教育,1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院。由于对爵士音乐感兴趣,他最终放弃了作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圈内。17岁时,他组织了一个乐团,最初在各国的夜总会和音乐厅巡回演出,以后转移到欧洲的音乐活动中心巴黎演出。他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对编曲、作曲和演奏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因而声名大噪,一帆风顺。各国重要的音乐节日都纷纷邀请他率团参加演出。 保罗·莫里亚乐团被人誉为“情调音乐的使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音乐之神”。该轻音乐团拥有包罗万象的曲目:著的电影的主题歌和主题音乐、欧美各国的流行音乐、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爱情歌曲、法国歌曲、俄罗斯名曲、夏威夷的吉他曲、肖邦的音乐、日本风情的乐曲、圣诞歌曲乃至甲壳虫乐队的歌曲等等,简直是无所不包、应有尽有。他善于同流行歌坛的名星合作,为他们谱写和改编乐曲。他的音乐也如其人,温和典雅、平易近人、饶有风趣。 保罗·莫里亚乐团十分注重旋律与和声,其风格清新明朗,华丽纯朴,从不过分夸张。尽管他也以弦乐为主,但他巧妙地利用弦乐器来改进乐曲的节奏,与清亮、舒适的打击乐器相配合,所产生的清晰、活泼的节奏成为保罗·莫里亚乐团所独有的特色。
3.舞会音乐之王
德国詹姆斯·拉斯特乐队 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以热烈的旋律、独特的和声赢得了千百万听众的欢迎和赞赏。詹姆斯·拉斯特擅长将乐队作多种多样的变化,以多种不同形式的组合来演奏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歌剧或舞剧音乐、电影插曲、舞曲、流行音乐以及舞台剧、电视剧中的插曲等等。此外,这个乐队还配置了一支训练有素、和声优美的伴唱、合唱队。 乐队指挥詹姆斯·拉斯特出生于德国不来梅,自幼学习钢琴。14岁时,考入当地的音乐学院专攻大提琴。1955年,他在汉堡德意志广播电台提任大提琴演奏员并开始作曲,以后自行组织乐队,并担任领班、编导和作曲,一举成为欧洲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1968年,他的乐队被评选为当年最佳的流行乐队。从此,这位身材修长的“舞会音乐之王”成为誉满全球的流行音乐乐坛的杰出人物。 詹姆斯·拉斯特乐团的音乐常透露出欢乐、愉快和乐观主义的气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动人心弦的感染力。不管是古典音乐、流行歌曲或民族民间音乐,都渗透着他自己的风格。一般人认为,古典音乐比较艰深难懂,但他以现代手法加以改编后,古典乐曲便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力,而且以使人亲近和了解的方式演奏出来,使从未听过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人,也能享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妙。平时,他经常与乐队队员研究、探讨乐曲的改编和演奏方式,使队员感到人人有份,从而达到协调一致,充分体现他的要求。 前些年,西方广播电台每每于午夜播放一种叫做“入梦乐”的音乐。这种宁静而优美的小曲即由詹姆斯·拉斯特改编,这些小曲可以帮助人们松弛紧张的神经,消除一天工作后的疲劳,促使人们在平静愉悦、温暖柔和的音乐声中进入梦乡。
1.“班德瑞”的轻音乐 《森林中的一夜》、《童年》、《安妮的仙境》、《追梦人》、《春野》、《初雪》、《海王星》、《迷雾森林》、《森林之月》、《下雪》、《静静的雪》、《安迪姆斯》、《蝴蝶》、《日本女孩》、《马可·波罗》、《安妮的歌》、《日光》、《普罗旺斯》等。 2. 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轻音乐 《蓝色的爱》、《梦中的婚礼》、“秋日的私语》、《少女的祈祷》、《野花》、《记忆》、《海边的祈祷》、《星空》、《秘密花园》、《给母亲的信》、《威尼斯
理查德.克莱德曼
[2]的旅行》、《爱的纪念》、《爱之梦》、《绿袖子》、《德朗的微笑》、《柔如虹彩》、《海边的星空》、《思想曲》、《冷藏的爱》、《异国情》、《梦里的故事》等。 3.环保音乐家马修连恩的轻音乐 《布烈瑟浓》、《海角乐园》、《飞鼠溪》、《 栖兰山雨》、《独角兽”、《归乡之翼》、《宁静的安息》、《蓝光》、《北极心》、《大地之母》、《万马奔腾》、《北极心》、《归乡之路》、《哭泣的雪特莱》、《吾爱》、《福尔摩莎》、《力气与悲伤》等。 4.“神思者”的轻音乐 《热浪》、《海神》、《阿普洛迪》、《南十字星》、《闪亮的季节》、《西吉拉?女郎》、《悲情城市》、《故宫的回忆》、《故宫的日暮》、《再见,故宫》、《君临天下》、《两千年之恋》、《坚强的灵魂》、《卡杰罗》、《月之石》、《地之水》、《有你在的风景》、《航向丝路》等。 5.喜多郎的轻音乐 《大蛇》、《宋家王朝》、《孙文与庆龄》、《恋慕》、《回到越南》、《空海之旅》、《亚细亚》、《响宴》、《超越时空》、《天山》、《长城》、《丝绸之路》、《大地的天职》、《地平线》、《家长指引》、《创造》、《黑水城的幻想》、《黎明》、《曼陀罗》、《天空》、《振奋》、《光环》、《遥远的心之旅》、《天空》、《钟楼”、《千年女王》、 《敦煌的随想》、《宋家三姐妹》、《菩提树”、《大银河》、《宇宙诗》等。 6.川井郁子的轻音乐 《圣哉经》、《南国遐思》、《红色小提琴》、《激情》、《蓝月》、“永恒》、《红色狂想曲》、《夏日风暴》、《绿色思想病》、《小提琴的冥想》、《蓝色乡愁》等。 7.贾鹏芳的轻音乐 《二泉映月》、《竹田摇篮曲》、《岛歌》、《睡莲》、《浪漫武藏》、《光舞》、《天狼星》、《博大的爱和理想》、《冬舞》、《人生的天空》、《远雷》、《上路》、《山雪》等。 8.久石让的轻音乐 《夏天》、《天空之城(从天而降的少女)》、《幽灵公主》、《菊次郎的夏天》、《千与千寻》、《少年的黄昏》、《夏天的路》等。
久石让
[3]9.沙拉布莱曼的轻音乐 《告别的时刻》、《寂静之声》、《斯卡博罗集市》、《月亮河》、《雪绒花》、《毕业生》等。 10.“女子十二乐坊”的轻音乐 《流云》、《敦煌》、《辉煌》、《大峡谷》、《自由》、《奇迹》、《紫禁城》、《世界上唯一的花》、《梦里水乡》、《如川流的河水般》、《蝴蝶》、《胜利》、《东方动力》、《刘三姐》、《赛马》等。 11.其他轻音乐 《天佑女王》(联合王国-英国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挪威国歌)、《优雅》(苏格兰风笛)、《黑眼睛的哥萨克姑娘》(苏联民歌)、《校园的早晨》(根据歌曲改编而成)、《德意志之歌》(根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歌改编而成的轻音乐)、樱花(日本名曲)、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名曲)。
经典曲目:
1 天空之城
2 卡农
3 月光
4 茉莉花
5 初雪
6 梦中的婚礼
7 故乡的原风景
8 小星星
9 星空
10 雨的印记
11 二泉映月
12 婚礼进行曲
13 罗密欧与朱丽叶
14 秋日私语
15 绿袖子
16 出埃及记
17 欢乐颂
18 和兰花在一起
19 最终幻想
20 月亮
21 蓝色多瑙河
22 天鹅湖
23 水边的阿狄丽娜
24 爱的纪念
25 雪之梦
26 克罗地亚狂想曲
27 寂静之声
28 献给爱丽丝
29 神秘园之歌
30 土耳其进行曲
31 春野
32 梦幻曲
33 安妮的仙境
34 安魂曲
35 似曾相识
36 森林狂想曲
37 闪亮的日子
38 清晨
39 思乡曲
40 蓝色的爱
41 小步舞曲
42 宋家王朝
43 仙境
44 圣母颂
45 爱之梦
46 断情殇
47 雨中漫步
48 悲情城市
49 仲夏夜之梦
50 故宫的记忆
51 G弦上的咏叹调
52 西班牙斗牛士
53 风姿花传
54 中国花鼓
55 Tarantella
56 Liebeslied
57 La Campanella
58 索尔维格之歌
59 跨越时代的思念
60 革命家们
61 晨鸟之歌
62 野鸟情歌
63 云淡风轻
64 未来之瞳
65 昔日情怀 钢琴
66 树蛙之歌
67 宋家皇朝
68 千年的祝福
69 跨越日光
70 棕发少女
71 最好的朋友
72 卡布里的月光
73 克劳汀幻想曲
74 欢乐之歌
75 黄金大地
76 海边的星空
77 海王星
78 黑风车
79 胡桃夹子
80 给母亲的信
81 告别小苏西
82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83 风的气息
84 风的呢喃
85 非洲日落
86 风中之尘
87 风流寡妇圆舞曲
88 第六感生死恋
89 第40号交响曲
90 德朗的微笑
91 春水
92 大地的旋律
93 晨光
94 城南夜
95 布拉姆斯的摇篮曲
96 贝古依奈的出发
97 变幻之风
98 安妮的歌
99 安迪姆斯
100 爱尔兰摇篮曲
101 巴居多的白沙
102 巴格达的星星
103 乒乓之恋
104 莫扎特摇篮曲
105 魔法风
106 魔笛
107 普罗旺斯
108 菩提树
109 你眼中的奇迹
110 牧童短笛
111 欧塔妃
112 隐喻
113 夜间巴塞罗那
114 英雄交响曲
115 印度人的梦想
116 印第安夏雨
117 幽默曲
118 翩翩起舞
119 异国情
120 雨中的故事
㈧ 罗马发源地一共有多少个人物
1. 中世纪音乐的旋律是怎样的?
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
2. 中世纪音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圣咏节奏是自由的,以歌词(大多是圣经经文)的韵律、句子长短为基础。
3. 中世纪的音乐采用什么调式?
通常以8个教会调式为基础。较自由地使用不协和音。
4. 中世纪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
主要是单声织体。从公元九世纪开始有了2、3或者4个声部的复调织体。
5. 中世纪的音乐使用什么音色?
主要是声乐,单声织体的音乐由较小的合唱组演唱,复调织体的音乐通常有独唱者小组演唱。在中世纪后期器乐音乐也得到了发展。
6. 中世纪的主要音乐体裁有哪些?
圣咏。由成套的圣咏组成的弥撒曲。宗教的和世俗的经文歌。宗教仪式剧。世俗歌曲(包括牧歌、猎歌、回旋歌等)。器乐舞曲。
早期格里高利圣咏
1.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或称作格里高利素歌)是怎样形成的?其音乐有什么特点?
答:按照传统的说法,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位)从统一治理教会的目的出发,搜集整理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圣歌集,从而统一了罗马教会的仪式和所用音乐。但实际上统一罗马教会仪式和圣咏的主要工作是在一百多年以后进行的,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在789年发布法令,催促废除高卢礼仪,全盘接受罗马圣咏。此后数十年中法兰克的大主教们对罗马的圣礼书进行修订和补充,编写出新的弥撒和日课唱本,形成以罗马传统为基础同时又融合了高卢因素的礼拜仪式和圣咏,这就是所谓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内容。这种圣咏扩散到其他地区,最后又反馈到发源地罗马。
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织体,其旋律以级进为主,不用变化音、装饰音。节奏自由,随经文句子的长短抑扬而定。在情绪上力求静穆、超脱,排斥人世激情。它专用拉丁文,以纯人声演唱(即不用乐器伴奏)。采用教会调式。
2.什么是弥撒(Missa)?
弥撒是基督教的主要崇拜仪式,由成套的圣咏组成。弥撒分为专用(或译作特定)弥撒(Prope)和常规弥撒(Ordinary)。前者是弥撒中的可动部分,取舍视该次弥撒的内容而定。后者为不变部分,每次弥撒都要用。
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为: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羔羊经(Agnus Dei)。
3.什么是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
教会调式共有八个:四个正调式和四个副调式,副调式音阶的音域比正调式低四度。虽然在名称上与古希腊音阶相同,但实质上并不同。中世纪的音阶是从下至上排列,有re(多利亚),mi(弗里几亚),fa(利第亚),sol(混合利第亚)这四个结束音。每个调式除了结束音以外,还有一个吟诵音(tenor),在正调式中吟诵音比结束音高五度;副调式的结束音和正调式相同,但吟诵音比正调式的吟诵音低三度;每当吟诵音落在B音上时,它被上移至C音。为了避免不好的音程(如三全音),有时B音要写成bB。
16世纪的音乐理论家格拉雷安(H.Glareanus,1488-1563)为8种教会调式又加上了4种:以la 为结束音的爱奥利亚(Eolian)调式,以do为结束音的伊奥尼亚(Ionian)调式以及各自的副调式。最终形成了12种教会调式,也称作中古调式。
象古希腊一样,中世纪对调式的伦理特性也有着不同评价,因此它的用法有独特的讲究。
宗教音乐的发展
1. 什么是奥尔加农(organmu)?产生于何时?
奥尔加农是产生于9世纪并沿用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
可分为以下几种:
平行奥尔加农:在圣咏的下方或上方添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构成两个声部的圣咏。其中圣咏曲调称作"定旋律"(tenor),也译作"固定调"。
斜向奥尔加农:一个声部保持不变,另一个声部向上或向下进行。 反向奥尔加农:附加声部与定旋律声部以反方向进行。
自由奥尔加农:以上几种形式的混合运用。
华丽奥尔加农:也译作花唱式奥尔加农。将位于下面声部的定旋律音符拖长,上方对以多个音,构成一音对多音的形式。
2.什么是经文歌(motet)?
盛行于1220前后-1750年间的一种复调音乐形式,通常为三声部,最低声部是定旋律声部,一般采自圣咏,用缓慢的长音符唱拉丁文的教义,其上方的两个声部采用与圣咏无关的世俗歌词,起初是拉丁文的,后来大多采用地方语言。通常定旋律节奏较慢,最上方声部(第三声部)较快,中间的第二声部介于两者之间。早期经文歌各声部的旋律包括上方声部全都是现成品,即用已有的旋律构成。起初定旋律声部惯用圣咏,后来也采用世俗曲调。曲名由三个声部歌词的头一个词(由上而下)构成。
3.什么是哥特式风格和巴黎圣母院乐派?代表人物是谁?
哥特式风格是指12世纪中叶的西方教会艺术风格。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家们创作的复调音乐是音乐上哥特风格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写法是越发复杂华丽的花唱式奥尔加农。两位杰出的作曲家是莱奥南(Leonin,约1159-1201)和佩罗坦(Perotin,约1170-1236)。
4.什么是纽姆记谱法(neumatic notation)?
中世纪的记谱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开始是用希腊字母变化而来的符号,后来有了纽姆记谱法(neumatic notation),即在歌词上方标出一些与语言重音、抑扬相对应的符号。11世纪初出现了用一根线贯穿纽姆符号的线谱,接着出现了两根、三根,11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四线谱。
5.什么是唱名法(solmization)?
把六声音阶中的每一个音与一个特定的音节联系起来唱,这就是唱名法。这是由法国教会音乐家圭多(Guido d'Arezzo,约997-1050)创立的。这六个音节(ut,re ,mi ,fa, sol,la)选自赞美诗《ut queant laxis》中相继各行诗句中的第一个音节。四线谱的确立也是他的功劳。
世俗音乐的发展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可分成三类:
1.与宗教内容和形式有一定联系的歌曲:
孔杜克图斯,12、13世纪的一种拉丁文格律歌曲,从单声部到三个声部都有,既有宗教内容的也有世俗内容的。
戈利亚德歌曲。这是云游四方、不守规矩的神学院学生(人称戈利亚德goliard)创作的歌曲,主题是爱情、酒、对宗教和时事政治的嘲讽。
2.属于贵族圈子的骑士音乐:
法国游吟诗人(Troubadour)用方言写歌词,内容以爱情为主,如常见的田园恋歌(pastourelle)。13世纪有3中带叠歌的体裁:叙事歌(ballade)、回旋歌(rondeau)和维勒莱(virelai)。它们大多是单声部的,有少量是复调织体。
德国恋诗歌手(Minnesinger)出现于12世纪中叶,很可能是在法国游吟诗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歌曲体裁主要是巴歌体(bar)。后来发展为名歌手(meistersinger),这是有组织的文学与音乐行会的成员。
西班牙有坎蒂加歌曲(cantiga),意大利有劳达歌曲(laude),都是单声部的。
3.民间职业音乐家的音乐:
在中世纪以演奏和歌唱谋生的职业音乐家被称作戎格勒(jongleur)或游吟艺人(menestrels)。他们擅长演唱英雄业绩尚松(chanson de geste),这是一种类似于希腊史诗的叙事曲。演唱时用维奥尔和小型竖琴伴奏。
中世纪的器乐和乐器
中世纪早期教会对器乐是排斥的,随着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器乐体裁,乐器种类也增多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拨弦乐器: 从罗马流传下来的里拉琴、索尔特里琴(psaltery)、琉特琴(lute)。
弓弦乐器: 提琴(vielle或fiedel)和轮擦提琴(organistrum)。
吹管乐器: 竖笛(recorder)、横笛、双簧管类的肖姆管(shawm)、风笛、小号、圆号。 键盘乐器:大型管风琴、便携式管风琴、固定式(桌式)管风琴。
打击乐器: 鼓、钵、响板等。
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
在意识形态的变革和音乐观念的发展上,欧洲14世纪的音乐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的时期。
1. 什么是"新艺术"?其音乐有什么特点?
新艺术(ars nova)一词是由法国人维特里(Vitry,1291-1361)在其《新艺术》一书中提出的,所谓"新"是与12世纪末-13世纪以巴黎圣母院乐派为代表的"古艺术" (ars antiqua )风格相对照而言。其音乐追求情感的表现,因此变得比过去生动多了。主要代表人物是纪尧姆.德.马肖(G.Machaut,1300-1377),作曲家、诗人。
2. 法国新艺术的主要世俗音乐体裁是什么?
法国尚松(chanson),这是为法语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多半是回旋诗模式,带有叠歌。
3.14世纪的意大利世俗音乐体裁有哪些?
牧歌(madrigal):以抒情诗、田园诗、恋歌或讽刺诗为歌词,一般为两声部复调织体合唱。(注:16世纪牧歌虽体裁名称相同,但实质很不同,其歌词是自由体,织体为五声部模仿式复调。)
狩猎歌(caccia):采用二声部卡农式演唱方式(caccia),音乐风格活泼幽默。
巴拉塔(ballata):与舞蹈有关的歌曲,较抒情,每节都有叠歌。大多为二声部或三声部。
4.意大利14世纪的重要作曲家是谁?
弗朗切斯科.兰迪尼(Landini,约1335-1397),盲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世俗歌曲。
5.14-15世纪上半叶对欧洲大陆产生重要影响的英国作曲家:
邓斯泰布尔(Dunstable,约1390-1453)。他的经文歌不用传统的定旋律,而是按照歌词意境自由创作。通常为三声部主调和声织体,有大量三和弦结构。
6.关于布艮第乐派。
15世纪上半叶活跃在布艮第(相当于现在的荷兰、比利时、法国东北部、卢森堡等地)宫廷的音乐家群体。该乐派音乐风格的形成直接受到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的影响,音响上趋于优美细腻,悦耳和谐,尤以三度音程为主要的旋律音程。布艮第乐派也被称作第一尼德兰乐派。
7.14世纪欧洲出现了哪种新乐器?
楔槌键琴(clavichord)和羽管键琴(harpsichord;[英]clavicybal),今称古钢琴,虽然在14世纪已经出现,但真正盛行是在15世纪。
㈨ 电影背景音乐
如果是跑车之类你可以用极品飞车游戏里的一些背景音乐:
或者用《跑跑卡丁车》游戏里的音乐,你点下面自己慢慢挑
或者有些车比较适合下面的:
这个是下面这些音乐的下载地址 ,主要看后面的那些地址
优美钢琴曲,这些都是
班德瑞全部专辑
和平之月大部分专辑
1 夕隐 千世子
2 春、ふたたび 宫西希
3 寒空 姜小青
4 海风吹 小宫瑞代
5 落叶 姜小青
6 夜空的彼岸 宫西希
7 风姿花传(强烈推荐) 谷村新司
き乃はち 日本尺八 宇宙 宇宙般宏大
き乃はち 日本尺八 一滴 悲哀悠扬
き乃はち 日本尺八 子之星
坂本龙一 末代皇帝主旋律 宫廷的气氛
坂本龙一 钢琴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清静
坂本龙一 钢琴 Asience~Fast Piano
班德瑞 寂静之声 寂静优雅
班德瑞 安妮的歌
音乐/5轻音乐/班德瑞/1、仙境wonderland/安妮的歌.mp3
班德瑞 巴格达的星星
音乐/5轻音乐/班德瑞/1、仙境wonderland/巴格达的星星.mp3
班德瑞 初雪
班德瑞 梦中的雪
班德瑞 童年记忆
班德瑞 老鹰之歌
班德瑞 海王星
班德瑞 风的呢喃
班德瑞 世外桃源
班德瑞 森林中的一夜
班德瑞 春野
川井郁子 小提琴 圣哉经 悠扬流畅经常用于背景音乐
川井郁子 小提琴 红色迷情
陈美 小提琴 寂静之声
陈美 小提琴 卡萨布兰卡
陈美 小提琴 缤纷之舞
陈美 小提琴 红色激情
陈美 小提琴 海阔天空
大长今电视原声大碟 苍龙 大气雄浑
大长今电视原声大碟 莲实 气势博大
大峡谷 重回大峡谷 身临其境之感
邓伟标 空 淡雅清静
邓伟标 千江汇流 像江河冲荡一般
恩雅 可能 指环王主题曲 深远抒情
恩雅 雨过天晴
恩雅 牧羊人之月
范吉利斯 火战车 如火车前进一般
范吉利斯 征服天堂 音质加强版 大气磅礴
,513193.mp3
范吉利斯 南极物语
鬼太鼓座 太鼓 Hana ya koyoi no
钢琴曲 卡农 优美清新
和平之月 加羽沢美浓 钢琴 火烧云 幽静心怡
和平之月 宫西希 日式筝 夜空的彼岸 这接连五个曲子都很悠远,云淡风轻
和平之月 贾鹏芳 二胡 睡莲
和平之月 贾鹏芳 二胡 岛歌
和平之月 贾鹏芳 二胡 如川流河水般
和平之月 贾鹏芳 二胡 竹田摇篮曲
和平之月 城之内美莎 钢琴 秋风
和平之月 城之内美莎 钢琴 明日之光
和平之月 城之内美莎 钢琴 布列塔尼
和平之月 姜小青 日式筝 寒空 淡雅闲适
葫芦丝 月光下的凤尾竹
葫芦丝 梦里水乡
葫芦丝 竹林深处
葫芦丝 军港之夜
横山菁儿 三国志 风姿花传 凄婉动人
横山菁儿 三国志 英雄的黎明 意境宏大,经常用于武侠片
横山菁儿 三国志 追忆
横山菁儿 三国志 徐州凯旋 英雄的黎明乐器版
凯文柯恩 钢琴 走过绿意 心旷神怡
凯文柯恩 钢琴 云淡风轻
凯文柯恩 钢琴 珍爱今生
凯文柯恩 钢琴 孰能无情
姬神 舞鸟 如凤凰翩翩起舞般
姬神 幻想水浒传I 幻想水浒传III
姬神 抬头看烟花灿烂 清新舒适
姬神 千年的祝福 意境深远厚重
姬神 十三春 悠扬凄婉
姬神 千年祈祷 犹如超越时空一般
姬神 诸神之诗 像漫天精灵飞舞
姬神 十三之童谣
姬神 未来之瞳
久石让 菊次郎之夏天 清凉的曲风,多次用于央视公益广告
(TOYOTA).wma
久石让 幽灵公主 悠远凝重
久石让 幽灵公主交响乐
久石让 天空之城 钢琴小提琴 经常用于背景音乐
久石让 天空之城 钢琴曲
久石让 千与千寻 钢琴曲 淡雅清新
久石让 少年的黄昏
久石让 亚洲之梦
掬水 云水禅心 古筝新世纪意象 浓厚的禅意
肯尼基 萨克斯 回家 使用频繁的背景音乐
肯尼基 萨克斯 清晨
肯尼基 萨克斯 雪绒花
肯尼基 萨克斯 昨日重现
肯尼基 萨克斯 茉莉花
理查德克莱德曼 秋日的私语
理查德克莱德曼 太阳红
理查德克莱德曼 水边的阿狄丽娜
理查德克莱德曼 星空
理查德克莱德曼 爱情的故事
理查德克莱德曼 绿袖子
理查德克莱德曼 梦中的婚礼
理查德克莱德曼 蓝色的爱
理查德克莱德曼 记忆
凛Rin 天华 清淡悠悠
凛Rin 闪回
凛Rin 樱花 如樱花飞舞般
凛Rin 梦火花
凛Rin 普遍时空
凛Rin Sakitama
吕秀龄 琵琶 情咒 经常使用的背景音乐
吕秀龄 琵琶 无尽的路 大气用于武侠剧
吕秀龄 琵琶 冷却多情弦
吕秀龄.-.[冷弦多情].专辑.(mp3)/01%20冷却多情弦.mp3
吕秀龄 琵琶 独舞
民族音乐/吕秀龄琵琶专辑情咒/独舞.mp3
吕秀龄 琵琶 白日梦
吕秀龄.-.[冷弦多情].专辑.(mp3)/04%20白日梦.mp3
马修连恩 海角乐园 大气浑厚
(Matthew%20Lien)-Island%20Collage-02.wma
马修连恩 布列瑟浓 悲伤
马修连恩 战前
马修连恩 飞鼠溪 绚丽的苏格兰曲风
马修连恩 力气与悲伤
马修连恩 归乡之路
马友友 大提琴 橙色回忆 荷兰
马友友 大提琴 卧虎藏龙主旋律
马友友 大提琴 天鹅
马克西姆 钢琴玩家 克罗地亚狂想曲
马克西姆 钢琴玩家 克劳汀幻想曲
马克西姆 钢琴玩家 出埃及记
马克西姆 钢琴玩家 大黄蜂的飞行
马克西姆 钢琴玩家 汉娜之眼
女子十二乐坊 世界上唯一的花
女子十二乐坊 茉莉花
女子十二乐坊 奇迹
女子十二乐坊 流云
女子十二乐坊 自由
女子十二乐坊 春江花月夜
女子十二乐坊 梦里水乡
女子十二乐坊 山鹰
女子十二乐坊 我只在乎你
女子十二乐坊 紫禁城
女子十二乐坊 如川流河水般
女子十二乐坊 阿拉木汗
音乐/女子十二乐坊-阿拉木汗.mp3
女子十二乐坊 敦煌
神思者 故宫之神思
神思者 悲情城市
神思者 海之女神(阿普洛迪)
神思者 热浪
神思者 故宫的记忆
神思者 闪亮的季节
神思者 妙音鸟
神思者 文清
莎拉布莱曼 永志不渝 告别时刻
莎拉布莱曼 月光女神 斯卡博罗集市
森林狂想曲
松居和 The Stone Monkey
松居和 This Empty Sky
松居和 Tribal Schubert
松居和 The Edge Of Sunrise
松居和 Windows Of The Dome
松居和 Planting Seeds
松居和 Red Forest
神秘园 神秘园之歌
西崎崇子 小提琴 千千阙歌
西崎崇子 小提琴 梁祝全长 25:45
喜多郎 宋家王朝
喜多郎 孙文与庆龄 温馨的曲子
mms://media.chinabroadcast.cn/chi/chinese_culture/ra050812003.wma
喜多郎 响宴 气势磅礴的大曲
喜多郎 宋家王朝 一首悠扬的曲子
喜多郎 地平线
喜多郎 丝绸之路
喜多郎 大蛇(古事记)气势宏大
喜多郎 千年女王 淡雅
喜多郎 halo
喜多郎 菩提树
喜多郎 飞天
喜多郎 Dance of Sarasvati
喜多郎 太始 创造
喜多郎 永远之路
喜多郎 曼佗罗
喜多屿修 BEHIND THE LIGHT秘
无间道插曲 再见警察
雅尼 夜莺
雅尼 和兰花在一起 (凤凰卫视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雅尼 卫城音乐会 圣托里尼 气势雄伟
雅尼 Prelude
雅尼 紫禁城
雅尼 ACROYAHSI
雅尼 whisper
雅尼 MANJA
雅尼 Standing In Motion
雅尼 Marching Season
雅尼 Renegade
雅尼 雨必须下
雅尼 Quiet Man
雅尼 Port of Mystery
雅尼 Tribute
雅尼 雨中漫步
雅尼 Written on the Wind
宗次郎 故乡的原风景
宗次郎 泣きながら (花仙子)
宗次郎 水心
宗次郎 渤海文明
宗次郎 黄河Civilization
中央电视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渔舟唱晚潜水姑娘
轻音乐的天堂
轻音乐公园
轻音乐下载
电影配乐
新世纪音乐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