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法国电影不可触及影评

法国电影不可触及影评

发布时间:2022-08-11 23:21:50

⑴ 电影不可触及中的配乐都叫什么名字(或者给个链接),尤其是那些钢琴曲……

第一首是Ludovico Einaudi – Fly
后面
Earth, Wind & Fire – September

Frédéric Chopin – Nocturne en si bémol op. 9 n°1

Ludovico Einaudi – Writing poems

Ludovico Einaudi – Una mattina

Franz Schubert – Ave Maria D.83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The magic flute, Birdcatcher

George Benson – The ghetto

Ludovico Einaudi – Senza respiro

Carl Maria von Weber – Nein, länger trag’ ich nicht die qualen

Terry Callier – Your goin’ miss your candyman

Jean-Philippe Rameau – Les Indes galantes

Georg Philipp Telemann – Colombine ouverture burlesque

Georg Friedrich Haendel – Concerto grosso

Antonio Vivaldi – Les quatre saisons, l’été, troisième mouvement

Jean-Sébastien Bach – Suite n°1 en sol majeur BWV 1007, prélude

Jean-Sébastien Bach – Suite n°2 en si mineur BWV 1067, badinerie

Jean-Sébastien Bach – Concerto en fa mineur BWV 1056, largo

Antonio Vivaldi – Les quatre saisons, le printemps, premier mouvement

Nikolai Rimski-Korsakov – Le vol bourdon

Earth, Wind & Fire – Boogie Wonderland

Ludovico Einaudi – L’origine nascosta

Nina Simone & Hal Mooney – Feeling good

Ludovico Einaudi – Cache cache

Antonio Vivaldi – Concerto pour 2 violons et orchestre en la mineur op.3 n°8, allegro

⑵ 求好看的法国电影电视剧。感恩(拒绝恐怖悬疑惊悚等元素)

天使爱美丽,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暗流。法国经典四部曲

⑶ 触不可及电影主人公原型

触不可及中菲利普的真人是: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

他是路易威登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旗下perrier champagne香槟部门的副总裁。在1993年,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在滑翔伞事故中四肢瘫痪,作为法国最大的两个家族的继承人,他在事故发生后感到被社会抛弃。

该片改编自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的自传《第二次呼吸》,这个真实故事在2004年被拍摄成了一部纪录片。两位导演奥利维·那卡什和艾力克·托兰达在2004年看到这部纪录片时,就产生了想改编成剧情片的想法,但直到2008年才有机会付诸实施。



(3)法国电影不可触及影评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菲利普

富有贵族,在一次跳伞运动事故后下肢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无法自理。他乐观积极,厌恶他人的同情,渴望爱情但却缺少自信。

2、德瑞斯

生活在郊区贫民窟的黑人青年,曾因抢劫盗窃罪坐了六个月牢,刚从监狱出来的他,只能靠领取失业救济金生活。他言行粗鲁,性格直率,总是想说就说想唱就唱,风趣幽默插科打诨。


⑷ 触不可及由来

触不可及【解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难以达到某种水平或境界【近义词】:可望而不可及、鞭长莫及最近在报上偶然看到一个陌生的词语——“触不可及”。过去的,已随风而逝,未来的,我们触不可及。(《今晚报》2010年5月12日)从语言环境来看,作者是把它当作“遥不可及”“可望而不可及”的近义词来用,但为什么不用现成的词语,而要生造一个“成语”呢?笔者之所以认为它属于生造,是因为在手头所有的成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录,《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和台湾《国语辞典》网络版也查不到。它本身没有确切的来源(古籍或名著),缺乏理据,也没有作为新词语产生的语言内外部条件。它的产生实际上是受到了某些固定词组的影响,如可能是由“触手可及”和“遥不可及”两个成语“杂糅”而成,也可能是法国电影(2006)中文片名“不可触及”的变形、仿造,在含义和结构上又受到成语“可望而不可及(即)”的影响,总之是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一种“病变”,是“以讹传讹”的结果。“触”和“及”是同义词,都可表示触动、接触到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可由同义复用组成双音词“触及”(如“不可触及”“不敢触及”“触及灵魂”“触及道德底线”),而“触不可及”则从字面上不好解释,既然“触”了,又为何“不可及”?在上虽然可以搜到“触不可及”的用例,但使用率明显偏低。“知道”中也有解答,但所谓最佳答案是:“难以达到某种水平或境界。”这又明显不符合开头所引的例子。通过网络搜求可知,它的来源可能是某些歌词。如北京歌手薛枫的《想念》:我在这里 你在那里那么遥远 触不可及让风轻轻吹送着我的思念你的一切都让我惦记……另有日本动漫《夏目友人帐》片尾曲《爱你》的中文歌词:亲爱的,你能否/能否耐心听我抱怨/将你得到的瞬间,却似触不可及/你能否对我说些什麼……韩剧《吞噬太阳》主题曲中文歌词:我真的非常怀念那个人/不停的只是勾画我内心伤痛的人/那也让我无怨无悔的人/希望连着希望 企盼连着企盼/只能渴望而触不可及的人……流行歌曲对汉语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为了节奏或韵律的需要,会创造出在一般语境中于理不合或不宜使用的语言形式,如“一对双眼”“最高山坡”,有时外国歌曲或电影在中文翻译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地道的汉语结构,如“触不可及”。但由于流行歌曲在年轻人中影响很大,一些不规范、不适当的语言形式就会通过大

⑸ 有没有关于人物传记的精彩的电影。最好是真人真事。比如血色将至 美国毒枭 极速风流 斗士 华尔街之狼

2011年的法国电影“不可触及”(The Intouchables)是一部很棒的传记片。
2002年的美国电影“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
这两部是我认为除了你提到的影片以外比较精彩的两部。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⑹ 介绍下意大利的伊曼纽尔 克里亚勒斯

与威尼斯电影节同龄的凯瑟琳德纳芙女士,携带那支平均年龄52岁的评审团,踏上了古老的亚平宁半岛。这支呈老龄化趋势的评审团,汇集了导演、制片及演员共7人,整体上沿袭了历届评委会的搭配规律,但是和近五年的评委阵容相比较,本届大会首次未邀请电影技术部门的专家(如剪辑师、摄影师等)担任评审,而凯瑟琳德纳芙作为五年来的第二位演员主席(第59届由巩俐担任),似乎也预示着本届金狮奖将以更为纯粹的电影视角作出判断。
被喻为“法国影坛第一夫人”的凯瑟琳德纳芙,这些年除了继续在镁光灯下发挥能量,还穿梭于莫斯科、荷兰、中国的各大电影节,保持着敏锐的电影嗅觉。年过花甲的她,前卫的审美意识不输于影坛新辈,早在1994年,作为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副主席,她就促成了把痞子昆汀瓦伦蒂诺《低俗小说》送上金棕榈领奖台,而毅然放弃了呼声鼎沸的《红》,而金狮奖这几年接连表彰了《青楼姐妹花》、《维拉德雷克》和《断背山》这样的争议影片,也让人确信,德纳芙领导的评审团很可能秉承勇气,为这股风潮再掀新浪。
评审团成员富含着多元的文化气息。曾以《乳房与月亮》勇夺银狮奖的西班牙女演员比加斯鲁娜,善于对性心理进行深度刻画,作品中流淌着乐而不淫的思辨色彩,其审美趣味偏向于具有先锋意味的艺术电影;作为东道主的意大利导演米盖尔普拉契多,曾以《埃涅斯托》捧得1979年柏林影帝,转行当导演后成绩不俗,《犯罪小说》在今年柏林电影节上反响强烈。普拉契多与众多演而优则导的导演一样,擅长把表演经验与导演方法相结合,审片态度上偏好从导演和演员的技术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的鉴定。值得一提的是,像鲁娜、普拉契多这样的资深导演,同时还是才华横溢的编剧――本届电影节一改过去邀请专职编剧担任评委的嗜好(上届甚至请了影圈外的华人作家钟阿城担任评委),在保持对剧本足够重视的前提下,离电影本身贴的更近了。评委会中唯一的制片人,来自葡萄牙的保罗布兰科,至今已经制作发行了217部影片。阅片无数的他,审片经验比导演还丰富,毕竟其职业属性决定了他对一部影片的预知能力,布兰科在1999年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时就放出话来:任何影片在他眼中不出5分钟,就知是什么货色。评委会中年龄最小的是来自俄罗斯的女演员楚潘哈玛多娃,这位30岁的女演员在《激情》、《再见列宁》中均有上佳表现。选择国际影响力有限的哈玛多娃并不令人吃惊,因为这延续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一个传统:让影坛新秀有机会走向国际舞台,并用他们未被“经验”框住的大脑提出更新的观点,三年前,新人评委斯嘉丽约翰逊就在威尼斯的红毯上惊艳全球。这种“平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威尼斯电影节保持常青的一个潜在秘诀。
在评委会成员地域失衡的情况下,韩国导演朴赞郁和美国导演卡梅伦克罗,将分别代表亚洲和北美洲发出声音。善于拍摄“生活中最不快乐一面”的朴赞郁曾以《老男孩》惊艳戛纳,此次担任评委,成为继李英爱之后第二位参与三大国际电影节评审的韩国人,可让他郁闷的是,竞赛单元偏偏没有一部韩国电影,自己的“权力”只能在中国香港、日本、泰国组成的亚洲军团上发挥作用。深受比利怀德影响的美国导演卡梅伦克罗,对《失去的周末》、《日落大道》等现实主义作品推崇有加,其代表作《征服情海》、《几近成名》虽非尖锐的现实题材,却善于对现实生活中最朴素的人性加以提炼,他的审片趣味相对而言是最贴近大众的。
七人组成的评审团中,五个是欧洲评委,因此评奖过程中的欧洲倾向自然不可避免,但是“七嘴八舌”这个奇妙的词汇告诉我们:多出的那根舌头其实是观众自己的,如果最后的金狮成色不纯,观众的眼睛可不是吃素的,所以这个世界才有遗珠一说。

图片附件: 电影节礼堂.jpg (2006-8-20 04:24, 36.01 K)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片名单★
《堕落》Fallen 奥地利
导演:芭芭拉·艾伯特 Barbara Albert
《失落的星星》La stella che nonc’e 意大利、法国、瑞士、新加坡
导演:吉亚尼·阿梅里奥 Gianni Amelio
《源泉》The Fountain 美国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好莱坞之地》Hollywoodland 美国
导演:艾伦·寇尔特 Allen Coulter
《金色大门》Nuovomondo(The Golden Door) 意大利、法国
导演:伊曼纽尔·克里亚勒斯 Emanuele Crialese
《人类之子》Children of Men 英国、美国
导演: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on
《黑色大丽花》The Black Dahlia 美国
导演:布瑞恩·德·帕尔玛 Brian De Palma
《博比》Bobby 美国
导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Emilio Estevez
《女王》The Queen 英国、法国、意大利
导演:史蒂芬·弗里尔斯 Stephen Frears
《旱季》Daratt 乍得、法国、比利时、奥地利
导演:马哈马特·萨雷·哈罗恩 Mahamat Saleh Haroun
《不可触及》L’intouchable 法国
导演:贝诺特·雅克 Benoit Jacquot
《红辣椒》Paprika 日本
导演:今敏 Kon Satoshi
《私有财产》Nue Propriete 比利时、卢森堡、法国
导演:乔西姆·拉夫瑟 Joachim Lafosse
《虫师》Mushi shi 日本
导演:大友克洋 Otomo Katsuhiro
《绝密隐私》Petites Peurs Partagees 法国、意大利
导演:阿伦·雷奈 Alain Resnais
《他们的相遇》Quei loro incontri 意大利、法国
导演:让·玛里·斯特劳伯、达尼埃尔·于耶 Jean Marie Staub&Daniele Huillet
《放逐》FangZhu 中国香港
导演:杜琪峰 Johnnie To
《黑眼圈》Hei yanquan 中国台湾、法国、奥地利
导演:蔡明亮 Tsai Ming Liang
《黑皮书》Zwartboek 荷兰、德国、英国
导演:保罗·范霍文 Paul Verhoeven
《快慰》Ejforija 俄罗斯
导演:伊万·维里派夫 Ivan Vyrypaev
《综合症与一百年》Sang sattawat 泰国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⑺ 电影《触不可及》里面的音乐叫什么

电影《触不可及》里面的音乐是《por una cabeza》,演唱者为thomas newman。

《por una cabeza》是一首小提琴曲 ,它是在《辛德勒名单》、《闻香识女人》和《真实的谎言》(又名 魔鬼大帝)中都出现过的著名探戈舞曲。

自1935年诞生以来,Por Una Cabeza成为电影中探戈的首选舞曲,钢柔并济的旋律似乎适应着每一个角色的心理任何一个场景的铺垫。

电影《女人香》(又译 闻香识女人)、《真实的谎言》(又名魔鬼大帝)、《辛德勒的名单》,《史密斯夫妇》中都选择了 Por Una Cabeza 作为电影中的舞曲,此外《纵横四海》也是选择了这首名曲, 其魅力可见一斑。

(7)法国电影不可触及影评扩展阅读:

《por una cabeza》的风格:

《Por una cabeza》首段呈现慵懒以及幽默的口吻,进入到B段转小调,转而呈现激情的感觉,接着又转回大调。由小提琴和口琴作对位和声的表现。两个部分那种前后矛盾而又错落有致的风格充分的展现了探戈舞中两人配合的默契。

进入B段后的激情将舞者与观众的情绪推到最高点。然后突然做减慢,回到首调收尾。整首音乐在帕尔曼精湛的演奏下委婉、激荡,尽现了探戈舞曲的精制。

小提琴尖锐却不刺耳,抑扬顿挫却内敛干练,高调又内敛的引领着旋律,犹如踩着探戈舞步的女人,有着高贵的步伐傲视一切的态度,对舞伴欲迎还拒,纠缠其中。

而钢琴鲜快明亮的节奏,把情节步步引入高潮,在音乐高潮到来前有力的击键,仿佛是在下一个旋转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就出发,去征服这个舞池,风琴略带舒缓的伴奏,就是那欲迎还拒中的风情……一首曲尽,而脑中的旋律挥之不去,犹如一场没有尽兴的舞蹈,永远只差最后一步。

⑻ 一个黑人和一个百万富翁友谊的电影...

回楼主

是法国电影《无法触及》

望采纳

⑼ 触不可及是真实事件吗

不是。

影片故事背景跨越70年之久,讲述了一段战争时期的旷世恋情。《触不可及》将一位地下工作者与一位舞蹈老师错综的恋情诠释得淋漓尽致,烘托出在战乱时期中的一段谍恋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傅经年(孙红雷饰)有着双重特工的身份,他和拍档“影子”(徐静蕾饰)原本要进行最后一次合作,可随着接头人“回声”(黄磊饰)被傅经年上司——军统特务头子纪曾恩(方中信饰)捕获,两人均面临重大威胁。危急关头影子牺牲了自己解救了傅经年,真相被影子收养的义妹宁待(桂纶镁饰)看在眼里,随着深入接触和一系列事件纠葛,宁待与傅经年宿命般地相爱了,可是好景不长,国仇家恨又使两人分离。

抗战结束后,纪夫人(蔡少芬饰)给傅经年介绍了好姐妹卢秋漪(蒋勤勤饰),此时此刻宁待又出现了,双重身份、国共两党的纠葛使得傅经年面对近在咫尺的爱情却无法触及,组织上的任务让他面临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

拓展资料:

《触不可及》既不是谍战外衣包装的爱情片,也不是加入爱 情元素的谍战片,更像是谍战片和爱情片的合体。影片追求的更高境界,也应是谍战和爱情的完美融合,兼具谍战的骨架、爱情的血肉,而且通过谍战和爱情的双重推演,升华出对人性和时代的思考。影片要表达的不仅是对一段爱情的触不可及,更是对一种人生状态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与触不可及

触不可及网络

⑽ 双面薇若妮卡的特色影评

一种内在化的尝试——论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与Kieslowski
□ foxmachia
困难的开始
无始无终
万物有灵
不可触及
飘忽不定
令人惊喜
我命谁定?
我曾看见我孩子时种下的树
我曾拥有一张张稚嫩的脸
我曾感觉一掠阳光穿越我的眼
我曾发现树叶的茎
我曾燃烧过老鼠的血
我曾张狂或懦弱
我曾哭泣或喜悦
我曾听见悠远的歌声
而如今这一切
却不知如何去寻
波兰导演Krzysztof Kieslowski在1991年拍摄的奇妙电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为一个业已开始一体化的世界的人们创造了一幅全景式的生存图景,他没有常规地如其他导演将如此哲学题材的内容拍得僵硬不堪甚至只有叙述,也没有像那些仅为了追求影片精致化的导演般把一部电影加工成一幅古典油画。Kieslowski设定了详细的时间与地点,但由此地点、时间和人物将影片塑造成为了一部可能具有超越时空意义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的艺术影片。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 Weronika生活在波兰的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主义的波兰开始崩溃了,当波兰的Weronika和法国的Veronique在波兰的广场上偶然相遇的时候,这个混乱的时代在镜头中成为了许多人永远看不清的脸和叫喊,飞奔却不知方向的人,疯狂的坦克,高昂的歌声和不带任何滤镜的一片暂时的惨白。这是一个看来不知道方向的波兰。人们只有热情却没有理想,人们只有动力却没有方向。他们在追寻他们要的资本主义和自由与民主,在这片嘈杂的背景中,历史最后不容置疑的告诉了我们波兰走向了集体的精神溃败式的国家。 在这个狂乱的时代,唯独Weronika,置身度外。也许只有在夕阳下那被卡车运走的列宁像,才是她对这个有象征意义的时间的唯一感受,她躲开了那个像滑稽木偶一般的列宁像也就是象征性地逃离了这个时代。当别人都躲雨唯恐不及的时候,她继续歌唱着享受这雨,以此脱离了俗事的规律。同时那种温暖的橙黄色滤镜制造的在她周围的安详的光晕也是她不同于其他人的悲惨的结局的映照。只有Weronika一个人还在用个人的心性感受世界,这种温暖的橙黄色代表了一种细致的心灵,对周遭的敏锐的体会,在这纷乱的时空中的安详和平静,但是那时的波兰何需如此的色彩?要么是积极热情的红色,要么是冷漠抗拒的白色,还是道德溃败的黑色。
在歌唱的时候,在睡梦的时候,在与父亲和姨妈交谈着自己奇妙的感觉和爱情的时候,Weronika的双眼充满着期待,而除此之外的一切有悖于心性的事物——游行、示威、法律都让Weronika充满了迷茫,那是Weronika些许惊恐的双眼。Weronika是一个生活在自己心灵中的女性,以至于在她心脏病第一次突发,她都拼命奔跑将枯叶扫过,美得让人心痛。暴露狂这个看似在片中随意走过的人,代表了这个畸形变幻的世界,Weronika没有惊奇,没有愤怒,没有求助于权力机关的制裁,她只有思考和怀疑,这个畸形变幻的世界在Weronika面前表现了丑陋的一面,安静地走开了,Weronika不能明白却也无心恋遐,而这个时代和世界也按照自己的方向远离了Weronika,Weronika一丝微笑,意味毁灭。
如果绿色的光代表了死亡的来临,如果驼背老太太代表了命运的改变,那么Weronika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的古代天使,她看到了垂暮的时代和死亡的来临,看到了冷漠的对抗,她看到了时代从她身边走过,可是她却不明白,她一心用心的歌唱,她一心想帮助垂暮的老太太,但就如片中所述只有当她死后,成为真正的天使,她才在云端上看着惊慌失措的人们。
这是Weronika的美好结局。她属于自己的心性,于是在这个时代,她属于天国,她只能做天使。
同时间的巴黎,一切都安静、美丽、传统、经典,生活的水准非常高。但法国Veronique在片中不断地以汽车而不是步行的方式出现,隐喻地说出了法国Veronique生活环境的状态——在一成不变的(驾车)方式中度过,在暗含遵守某种规范中度过,在飞速的人群面前掠过。
如果以此比较波兰的Weronika的生活,我们发觉汽车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后工业社会(我们可以说是法国也可以说是任何后工业社会)的象征,人们对优良生活质量的追求(比如国家的发达标准,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有汽车拥有量一项)是以放弃自由的行走这种个人化的举动为代价的。同时这种接受带来的暗含对规范的遵守,却使真正在路上行走的人变成了一排排整齐飞过的掠影,导演在这里的安排非常明显,从Veronique车窗看出去,路上的人整齐的走着,但只是在走着,不停的走,看不清方向。而Weronika却在街道上漫无目的的满步。
然而在这个看来个人都各自行事互不相干的时空中,Veronique的生活并不完全由她自己创造,她的生活不像Weronika是自我发现的,她的生活是被引导的。
对于Weronika来说,歌唱在片中始终是她生活的中心,而在生活中出现的其他因素没有给她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她的死是她自己选择的结局,她的宿命。她热烈地谈论和男性的性爱而这种快乐的另外一方其实被Kieslowski在一次出场之后便掠过了。她感受到了生命中的并非孤独但即便她已经看到了另外一个Veronique她依然只是诉说。一切生活的改变来自于她自己而并非其他的引导。
Weronika的生活如同碎片一般不可捉摸。这种碎片般四散飘落的生活美丽而残酷,因为她以死亡为结局不可接近。
然而,相对于Weronika短暂的生命,Kieslowski安排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讲述了Veronique依然在继续的生活。Veronique的生活也很美丽,但是这种美丽不是那种碎片式的,而是一种连贯的,一种戏剧化的,一种被精心安排下的(也许是最能被观众接受的——这是后话)美丽。
对于Veronique,那个她在开始和结束时遇到的男友也许容易被忘却,但是他在开始时和Veronique简单过场式的性爱暗藏了Kieslowski的苦心。Veronique和这个男友的上一次碰面是在中学毕业,然后没有开始一般的他们俩出现在了床上,除了性爱,没有了其他细心的关照,这个男友迅速离开,而Veronique也不想更多地表露她对Weronika的怪异感觉。这让我隐约感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性爱被赋予了符号式的意义,Veronique在日益被规训和设置的时代中试图寻找符号式的偶然相遇。偶然相遇,这种宿命的主题只有在Weronika那里被真正理解,而在Veronique那里却被错误理解并成为了她生活的“枷锁”。
原本不期而遇式的、令人惊喜或者悲伤的宿命在Veronique的生活中变成了两样东西,不断轻浮的表面化——符号化和戏剧般效果的期待、偶然和“猜中”。
也许我能相信,在最后Veronique找到了宿命的真实含义,但那个男友的忧郁,是否表示了他对世人的犹豫?
当我排除了这个男友,一位真正的旁观者,我会发觉Veronique的一切生活都是被生活中的其他人所引导的,她将生存的策略代替了生活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刻意或者潜在的在按照现代社会的规律将自己的生活投入到真实的非我的状况中,并以此为宿命。
Veronique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不孤独,在这里也许她感受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宿命,于是她做了一个全面放弃歌唱训练的决定,但是面对老头“No one has the right to do that”“You are deserved to be hauled straight towards the court”的回答,她重新开始犹豫地溃败。
木偶艺人是一个人世间上帝,他步步设置了圈套诱导了Veronique,并让她误解着就是一种不可知的宿命,他送了鞋带给她——如果观众仔细看这就是波兰Weronika的鞋带,如果我们产生了这就是两个人之间的联想,那么我们就错了;他用玻璃的反光照她——如果观众认为这是对她浪漫的表达,那么我们就错了;他给她录下了磁带,以此为线索让她去寻找——如果观众认为这是一种智慧和精巧的表达,那么我们就错了。人世间不能有上帝,而只能有我们自己。
在法国大街的茫茫人海中,Veronique逃脱不掉,她毫无办法惊慌失措。然而在仅仅与木偶艺人相隔几米的彩色玻璃的民居中,她却寻找到了暂时安全和心灵恬静的避难所。她感觉大街和旅馆是她可以逃脱的归所,她抉择了也失败了。心灵的恬静在旅馆中永远寻不到,而安全的彼岸也不是世俗的天堂。
Veronique在感受到了上天有灵,她不孤独的时候,开始对这种规训化的世界发生了怀疑,她开始寻找自身的意义,但是却被误入歧途。木偶艺人——我更加愿意称他魔王,在人间创造了意义,让Veronique去寻找,所以说,当Veronique找到了他设置的意义,终于来到了木偶艺人的身边,但木偶艺人给她看了Weronika的照片,当木偶艺人做出了两个惨白的Veronique掐住她们的后颈在手中表演,当木偶艺人写出了一个the double life of xxx的故事的时候,Veronique感受到了,那个手法轻盈美丽的木偶艺人只是在一个被掩盖了的人间魔王,因为木偶艺人在表演的时候掐住了木偶的后颈,而她自己的生活不过是一个重新被设置过的意义寻求的过程。自我的丧失和宿命的误解被Kieslowski用另外一种故事表达了出来。
Kieslowski设置了一个套中套的故事,片中的Veronique是一个被设置的人,她如同Weronika一样美丽,但却不同。而所有看这个故事的观众也是被设置的人,当我们喜心于木偶艺人和Veronique的浪漫故事的时候,我们也陷入了歧途,这也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Kieslowski的圈套,木偶艺人的圈套,只不过木偶艺人并非给Veronique解套,而Kieslowski给我们了一个生活在延续的结尾。
Kieslowski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妙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果是成功的,那么Kieslowski的企图就是失败的,而他所焦虑的人类对自我的丧失也就永远不会有尽头,他所想表达的宿命则永远是Weronika的一种不可企及的魅力。如果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到了失败,那么Kieslowski的企图也就成功了,他所焦虑的人类对自我的丧失也许并非没有尽头,他所表达的宿命也将成为他一种希望观众内在化观察的企图,面向自己重新审视时代价值与自我价值的企图。但问题在于Kieslowski给我们的命题,在哲学上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性,而在艺术上的完美更加增加了我们对现世的悲观。Kieslowski的命题是,在我们不断进行内在化的尝试并且发掘自我理念的时候,我们要么选择自我,要么选择世界,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表面化,而这种紧张又不可通约。
老基离去了,他在拍完《红》之后对拍摄电影的评论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哲学思考的发出人自身的自相矛盾。老基完成了他一次次内在化的尝试,但是就如Weronika的结局,逝去是一种最好而且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这个世界的宿命与个人的宿命永远无法通约。
愿老基长眠,而世人依然在忍受痛苦。
后记:老基也许只是一个在风中抓住叶子的孩子,他不能也不想告诉我们任何关于意义的内容,因为意义与宿命也不可通约,他抓住了那片叶子,展示给我们看。我们之所以解读,只因我们匆匆走过。
黄小邪:当时老基说这部影片时说他不关注政治
只关注人,细腻的感情,宿命,神秘……
但是我们看来,他生活在那个时代那种环境
他无法逃避,潜意识里不能挣脱
想起别尔嘉耶夫讲俄罗斯和波兰的关系说:亲缘的和相近的民族,要比遥远的和陌生的民族 更难相互理解,更易相互冲突。同源的语言发出不愉快的声响,仿佛自己的语言中了邪……
……显得如此不擅长于国家机构的建设和具有个人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特征的波兰民族,在精神上表现得非常强大,坚不可摧,世界上再没有其他民族拥有如此强烈的民族情感。

阅读全文

与法国电影不可触及影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