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寻二战电影名:舰载战斗机夹着德国轰炸机撞倒大坝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名字不知道,我也在找。好像是个飞行员都喜欢将军的女儿,主人公为了讨好那女儿的弟弟就偷偷带他上飞机,结果飞机出故障需要跳伞。主人公以为弟弟已经跳了然后自己也跳了,其实那弟弟没跳伞自己驾驶飞机撞死了。主人公被迫退伍去一个岛上开旅游飞机,将军的女儿嫁给了另一个飞行员。
乘风破浪Ships with Wings (1942)
2. 寻片!!大家帮忙找一部科幻电影,讲一架二战德国战斗机穿越来到现代复仇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一战德军头号飞行员,我知道这家伙是被命名为红男爵,但是片子没看过,就当为你提供线索吧
3. 请教好看的二战电影!德国有关的,谢谢!
最震撼
《兵临城下》法国
导演:让·雅克·阿诺
主演:约瑟夫·费因斯 裘德·洛 瑞切尔·薇兹
瓦西里·泽索夫是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10天的战斗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然而在之后的几天,苏军的狙击兵也连连被人枪杀,对方同样只使用一发子弹。真正的对手来了!
《兵临城下》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战中共毙敌400余名,是前苏联著名的狙击英雄。和好莱坞的战争大片相比,这部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不遑多让,影片中,瓦西里和德军狙击手斗法的镜头让观众不由窒息,新兵们乘船渡河的场面扣人心弦,而苏联全线反攻的震撼场景,又使人欣赏到一道视觉盛宴。
《兵临城下》也是欧洲影坛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作品,达到了9000万美元,这其中德国资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拥有了反省德国历史的特别含义。
最难忘
《桥》南斯拉夫
主演:瓦·济沃耶诺维奇 斯·派罗维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的边缘,然而他们仍不死心,为了挽救危局,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
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
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一个工程师,但这个工程师恰恰是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影片是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真实再现一场激烈的大桥争夺战、一次勇气与信仰的考验。炮弹从头上掠过,大桥在脚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最伤感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意大利
导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贝鲁奇
1941年,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二战的硝烟之中,但西西里岛仍是一片宁和,这里正是男孩雷纳托的家乡。他和所有13岁的孩子一样,天真、快乐、不安分,对生活充满幻想。终于有一天遇到了改变他生活的女人——玛莲娜。这位漂亮的寡妇令所有的男人着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战争在继续。传来了玛莲娜丈夫的噩耗。玛莲娜为了生存,开始了出卖肉体的生涯。
影片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但是战争留给女人的伤痕,永远无法愈合。
最悲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前苏联
导演:斯·罗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表现了一场局部战斗,几位女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与德军的战斗。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流下热泪。
这部出品于1972年的战争影片,曾经获得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以及1975年列宁奖金等多项大奖。在中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不仅是因为片中有一幕在当时算是惊世骇俗的“裸戏”,更因为它将女性在战争面前的抉择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争,往往应该让女人走开,而在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中,女人却大胆地走入了战争。影片中,女兵们曾拥有的梦幻般爱情生活和战争的惨烈残酷相交织。当这群充满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女孩子最终相继战死沙场时,影片控诉法西斯暴行的主题得到了完全的展现。
最经典
《辛德勒的名单》美国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利亚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尔夫·费因斯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个国社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善于利用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
然而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他清楚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地保护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泪流满面,他为未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将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
《辛德勒的名单》让全世界感到震惊,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实
《最长的一天》美国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罗·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的诺曼底登陆战。这也是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庞大的一部战争片,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底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仿如在观众眼前重现整个事件。并且粗中有细,无论决策的将军或登陆的士兵都显得栩栩如生,成绩相当难得。
影片的演员阵容也属空前,歌手保罗·安卡也演出了一个动人的角色,并为本片写了一首雄壮的主题曲。《最长的一天》被影迷奉为二战电影盖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脱险》法国、英国
导演:杰拉尔·奥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飞机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飞行员分别被油漆匠、动物管理员和乐队指挥所救。迫于形势,油漆匠和指挥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在浴室碰头。在几次误会后,他们终于接上了头。
在热情的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这部影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当年曾创下法国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奈斯与演技派明星布尔维尔配合杰拉尔·奥利天才的编导手法,使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
或
《布谷鸟》\(俄罗斯\、《安妮日记》\(美国\、《狙击手》\(苏联\、《老枪》\(法国\、《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桥》\(南斯拉夫\、《虎口脱险》\(法国\、《六月六日登陆日》\(美国\共8部精彩的二战电影在每晚10时播出。 这其中《老枪》、《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虎口脱险》
好莱坞在过去50年拍过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起码有好几十部,本文主要将重点锁定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正统战争片,稍为边缘化的二战电影,像《辛德勒名单》、《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爱。
或
1。《西线平魔》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国老兵争议。
3。《桂河大桥》1957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大奖。
4。《最长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5。《坦克大决战》1965年出品,叙事手法流畅,加上亨利方达等演员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6。《大布列颠之战》1969年出品,由英国精英群起出动拍摄而成,片中战机遮天蔽日的空袭场面拍得壮观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顿将军》1970年出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来龙去脉,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9。《中途岛》1976年出品,二战影片多以西线为背景,这部是极少以东线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阵容强大,海战场面真实,使本片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4. 请推荐以二战中德国空军为背景的电影。国内没禁播而且有中文字幕的就行。
列宁格勒战役里面有部分
《不列颠空战》
《伦敦上空的鹰》
5. 求一部二战影片几个人从德军手中逃走,是坐着两架滑翔机逃走的。汽车拉着两架飞机从山上飞走的
虎口脱险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虎口脱险《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1966)是一部法国经典超爆笑战争喜剧片,由两位著名的法国喜剧演员布尔维尔(Bourvil)与路易·德·菲耐斯(Louis de Funès)主演。二战期间,一架英国皇家轰炸机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机上的一名英军中队长与两名士兵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德军占领的巴黎市内的土耳其浴室见面,他们降落在巴黎的不同地点,得到两名法国人,一个是油漆匠,另一个是乐队指挥的帮助,他们结成了生死同盟,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
中文名: 虎口脱险
外文名: La Grande vadrouille
出品公司: Les Films Corona
制片地区: 法国、英国
导演: 杰拉尔·乌里
编剧: 杰拉尔·乌里等
制片人: Robert Dorfmann
主演: 布尔维尔,路易·德·菲耐斯,玛丽·杜布瓦
类型: 战争 / 喜剧
片长: 132 min / West Germany:101 min
上映时间: 1966年
对白语言: 英语 法语 德语
发行公司: 博伟电影公司
目录
电影《虎口脱险》基本信息
演员表
职员表
制作发行
影片简介
剧情介绍
影片背景
主演介绍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穿帮镜头
上译配音
影片影响
主要看点
影片评价
歌曲《虎口脱险》
在线观看 电影《虎口脱险》 基本信息
演员表
职员表
制作发行
影片简介
剧情介绍
影片背景
主演介绍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穿帮镜头
上译配音
影片影响
主要看点
影片评价
歌曲《虎口脱险》
在线观看
展开 编辑本段电影《虎口脱险》
基本信息
更多外文片名: Grande vadrouille, La Don't Look Now, We've Been Shot at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Finland:K-8 Sweden:Btl Iceland:L USA:G West Germany:6
演员表
显示方式:默认显示|全部显示角色 演员
Augustin Bouvet 布尔维尔
Stanislas Lefort 路易·德·菲耐斯/Louis de Funès
Peter Cunningham 克劳迪奥·布鲁克/Claudio Brook
Soeur Marie-Odile 安德丽·帕里西/Andréa Parisy
Sister Marie-Odile 安德丽·帕里西/Andréa Parisy
Germaine Colette Brosset
Alan MacIntosh Mike Marshall
Mère Supérieure Mary Marquet
Le grand-père de Juliette - propriétaire guignol Pierre Bertin
Major Achbach Benno Sterzenbach
Juliette 玛丽·杜布瓦/Marie Dubois
Sir Reginald 泰瑞·托马斯/Terry-Thomas
Lt. Stuermer Sieghardt Rupp
Un caporal allemand Reinhard Kolldehoff
L'officier allemand dans le train (as Helmut Schneider) Helmuth Schneider
Le pêcheur Paul Préboist
Officer S.S. Otto Weber Hans Meyer
Un bassonniste (as Grosso) Guy Grosso
Soldat allemand qui louche (as Modo) Michel Modo
Un officier allemand Rudy Lenoir
Le voisin de Peter au wagon-restaurant Pierre Roussel
Plombin Pierre Bastien
La vieille locataire (as Mag Avril) Mag-Avril
Méphisto Jacques Bodoin
Le machiniste résistant de l'opéra Gabriel Gobin
L'homme des ns turcs Paul Mercey
L'employé zoo (as Henri Genes) Henri Génès
Un homme de la gestapo (uncredited) Georges Atlas
John - le bombardier (uncredited) Nicolas Bang
Marguerite dans 'Faust' (uncredited) Anne Berger
Harry - le mitrailleur (uncredited) George Birt
L'employé aux ns turc Guy Bonnafoux
Un officier allemand (uncredited) Guy Bonnafoux;
Claude Salez
Un joueur à la gare (uncredited) Christian Brocard
Un soldat allemand (uncredited) Jerry Brouer;
Jean Minisini;
Raymond Pierson
Un colonel allemand (uncredited) Georges-Fréderic Dehlen
Un joueur de basson (uncredited) Jean Droze
La prostituée (uncredited) Alice Field
Un colonel Allemand (uncredited) Fred Fischer;
Konrad von Bork
Le gros bonhomme (uncredited) Guy Fox
Une religieuse (uncredited) Yvonne Gradelet
Le motard qui prend la citrouille (uncredited) Rémy Julienne
Le guide à Chaillot (uncredited) Jean Landret
Une religieuse Catherine Marshall
Nun (uncredited) Catherine Marshall
Un employé à la gare (uncredited) Clément Michu
Un figurant à l'opéra (uncredited) Edouard Pignon
Patrick - le mécanicien (uncredited) Jean-Pierre Posier
Le soldat allemand assommé (uncredited) Percival Russel
Dick (uncredited) Anthony Stuart
Barbot (uncredited) Lionel Vitrant
Faust (uncredited) Joachim Westhoff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职员表
服装设计 Tanine Autré;Léon Zay
艺术指导 Jean André;Théobald Meurisse
副导演(助理) Claude Clément;Lucile Costa;Gérard Guérin;Serge Vallin
编剧 杰拉尔·乌里/Gérard Oury;达妮埃尔·汤普森/Danièle Thompson;Marcel Jullian;Georges Tabet;André Tabet
导演 杰拉尔·乌里/Gérard Oury
制作人 Robert Dorfmann
摄影 André Domage;Alain Douarinou;克劳德·雷诺瓦/Claude Renoir
配乐 Georges Auric
剪辑 Albert Jurgenson
主要配音演员 尚华(乐队指挥)、于鼎(油漆匠)、杨文元(中队长)、严崇德(麦金托什)、施融(皮特)、翁振新(德军上校)、童自荣(德军司令)、程晓桦(朱莉叶特)、丁建华(嬷嬷)、乔榛(斗鸡眼)、苏秀(老板娘)、盖文源(旁白) 译制导演 苏秀 剧中人物 中队长:雷金纳德 中尉:彼得.库宁汉 士兵:麦金拖什 油漆匠:奥古斯德.布卫 指挥:史丹尼斯拉斯.拉福 木偶剧团姑娘:朱丽亚
制作发行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制作公司:Les Films Corona [法国],The Rank Organisation Film Proctions Ltd. [英国] 发行公司: 博伟电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国] ..... (1969) (USA) Tobis Filmkunst [德国] ..... (West Germany) Valoria Films [法国] ..... (France) 上映日期: 法国 France 1966年12月8日 瑞典 Sweden 1967年6月28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7年9月15日 丹麦 Denmark 1967年12月18日 芬兰 Finland 1968年3月8日 英国 UK1968年5月 ..... (London) (premiere) 美国 USA 1969年2月16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芬兰 Finland 1978年10月20日 ..... (re-release)
影片简介
1966年,是人类近代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法国宣布退出了北约组织,那一年,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风雨飘摇,那一年,列侬宣称“披头士乐
虎口脱险 海报(3张)队比耶稣更加流行”,那一年,法国银幕上出现了一部将被永远记入史册的卖座喜剧片---《虎口脱险》。 1700多万的入场人次令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法国影史票房冠军,直到1998年,才有《泰坦尼克号》以2000万的人次刷新了它保持了三十多年的纪录,但它仍是法国影片的票房纪录保持者,直至今日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这部影片的中译本也可视为中国译配电影中的巅峰之作,上译厂的老艺术家们对影片台词所做的二次创作,只可用绝顶精彩来形容,相信很多观众都能大段大段的背诵片中的精彩对白。
剧情介绍
虎口脱险的剧照(7张)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大胡子中队长雷金纳德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而另外两名士兵,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布尔维尔 饰)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费内斯 饰)的帮助下掩藏好了。即便德军展开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挥和中队长还是在浴室顺利的会面,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盟,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对抗严酷德军,险相迭生,滑稽搞笑,为了逃出虎口,共同战斗。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法国维希政府统治区的安全地带。
影片背景
1966年5月16日,在8个月的前期筹备之后,影片开拍,剧组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没有人有过拍摄一部如此昂贵的电影的经验,当时的1400万法郎,将通胀率计算在内换算成今天的货币要接近1000万欧元,这在今天的法国影坛也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制作,更不用说当年了。此外,在1966年,沦陷题材仍属于喜剧片的禁区,之前从没人敢在大银幕上拿它开玩笑,以至于在拍摄期间,《虎口脱险》的对外宣传打的都是“一部艺术实验电影”的旗号。 下里巴人的油漆匠和阳春白雪的大乐队指挥,本来是毫无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阶层的代表,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或者,更确切的说,在导演乌里的精心安排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不同的个性发生种种冲撞,产生各种笑料,最终又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成为朋友。从这一点来说,《虎口脱险》也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 《虎口脱险》的价值还体现在它也是乌里、德·费内斯、布尔维尔三人组合的最后一次合作,当然,在当初拍摄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点。1969年,乌里又为布尔维尔拍摄了《大脑》,但他的搭档却是让-保罗·贝尔蒙多。1970年9月23日,布尔维尔因多发性髓瘤去世。1971年,乌里为德·费内斯拍摄了《疯狂的贵族》,原本为布尔维尔所准备的仆人一角只得由伊夫·蒙当取代。1973年。在为布尔维尔追颁荣誉勋章的大会上,德菲奈斯发表了一篇满怀深情的致词,追忆自己的好友和工作伙伴。10年之后,德·费内斯也永远的离开了深爱着他的全球影迷。
6. 有什么关于二战德军的电影吗
《美丽人生》。
剧情简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意大利。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和好友菲鲁乔驾着一辆破车从乡间来到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上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
途经一座谷仓塔楼时,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从塔楼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多拉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圭多立刻对她产生了好感,热情地为她处理伤口,为表示谢意,多拉送了一些鸡蛋给圭多,意味深长地目送他远去。
阴云密布的意大利,纳粹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墨索里尼推行强硬的种族改良政策,圭多因有犹太血统,他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拖了很久才得到。好友菲鲁乔的工作也久无着落。
期间由于生活所迫,圭多只好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他以真诚、纯朴、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其中就有一个喜欢猜谜语的李医生,对圭多聪明的头脑和真诚的态度表示敬重。
一次圭多在填写申请时无意中把一盆花砸到了签字人(鲁道夫)头上,签字人就去追圭多,圭多在一个拐角撞上了多拉,两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爱情的火焰。他不失时机地向多拉表白爱慕之情。
多拉是某学校的教师,有一天从罗马来的督学要到学校视察,圭多得知后,竟冒充督学来到多拉所在学校视察。校长热情地接待他,为取悦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讲台施展起喜剧演员的才华,惹得学生开怀大笑,令校长和教师瞠目结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鲁道夫要去剧院看歌剧,他也买票前往,坐在楼下的圭多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楼上包厢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对圭多的苦苦追求并不在意,但是由于多拉讨厌鲁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鲁道夫一厢情愿地举办和多拉的订婚晚会。晚会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饭店。
圭多巧妙地使多拉摆脱了鲁道夫的纠缠,因此赢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闹翻,离家出走,嫁给了圭多。
婚后,好事接踵而来,圭多梦寐以求的书店开业了,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乔舒亚。圭多闲来无事时常和儿子玩游戏,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可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在约叔华五岁生日这天,纳粹分子抓走了圭多的叔叔、圭多和儿子乔舒亚,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
当多拉和乔舒亚的外祖母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只见人去楼空,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她虽没有犹太血统,但她坚持要求和圭多、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多拉被关在女牢里,圭多不愿意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的阴影。
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多拉报平安,一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乔舒亚,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计分1000就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圭多的话信以为真,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车呀。
乔舒亚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圭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圭多一边乐观地干着脏苦的工作,一边编造游戏的谎言。他还因为李医生的帮助而幸存下来。本来所有的小孩要在洗澡时被杀死,而乔舒亚不知情地逃掉洗澡,而后,父亲圭多让他混在德国孩子之中,告诫他不要说话,说这是拿分的关键。
当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圭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千叮万嘱叫乔舒亚不要出来,否则得不到坦克。
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乔舒亚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但不久,就听见一声枪响, 历经磨难的圭多惨死在德国纳粹的枪口下。
天亮了,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最后,乔舒亚母子团聚。
(6)二战中德国战机追着马车大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圭多
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来到阿雷佐小镇,途中邂逅多拉,两人终成眷属。但是好景不长,圭多和儿子因犹太血统被强行送往集中营。
圭多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他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他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
多拉
多拉是一位美丽的意大利女教师,圭多使用各种方式希望追到她,而多拉则是已经有了婚约,不过圭多仍在多拉的生活中添加了许多惊奇,多拉也渐渐爱上圭多,两人结婚后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
但是不久后,她的丈夫和儿子就被抓进集中营做苦役,多拉则因是女人而被送到女子集中营。最后美军抵达,多拉与儿子重逢。
乔舒亚
他乖巧可爱,原本和父母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因为有犹太人的血统而与父亲一起被送往了集中营。在德军投降的前一晚,父亲为了不让乔舒亚受害,编游戏让乔舒亚躲到箱子当中,慢慢等待美军的到来,乔舒亚照做了。
翌日,美军抵达,乔舒亚按照与爸爸的约定从箱子中出来,他见到了美军的坦克,并且也与母亲重逢。
鲁道夫
多拉的前男友。多拉很讨厌他,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鲁道夫一厢情愿地举办和多拉的订婚晚会,圭多巧妙地使多拉摆脱了鲁道夫的纠缠,之后鲁道夫与多拉分手。
幕后花絮
影片花絮
在片中扮演罗伯托·贝尼尼妻子的尼可莱塔·布拉斯基在生活中也是他的妻子。
贝尼尼在狱中穿的衣服的号码跟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的一样。
贝尼尼表示片名来自利昂·托洛茨基说所的话。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时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杀时,他看着花园中的妻子写出了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
穿帮镜头
Guido在集中营跟儿子说话的戏,小演员说台词时,贝尼尼也同时做口型。
军营中,Dora从床上站起来,去窗边听她丈夫放的音乐时,在屏幕左边可以看见电缆和工作人员的影子。
Guido的儿子从藏身之处走出时,他径直超一个道具走去,那显然是给小演员表演设置的“记号”。
Guido通过喇叭放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故事》中的《威尼斯船歌》,而事实上因为奥芬巴赫是犹太人,所以在纳粹集中营很难找到他的音乐。
7. 求一部二战喜剧电影; 有一个德国人骑摩托车在铁轨上追‘敌人"后来对面来了火车又去追他,摩托车都跑散架了
是电影《戴罪立功》,很久以前在电视上播过,好象是CCTV-6电影频道。
一伙犯人冒充德军,后来和同样冒充德军的美军特种部队发生误会。全歼了特种部队。为了戴罪立功,他们同空降的美军中校合作,去夺取导弹上的陀螺仪。在拆卸的时候引爆装置被启动,中校用铅笔别住。影片的最后中校拔出铅笔,同德军同归于尽。
你说的场景是小偷在冒充德军科学家的两个人上火车之后,用通讯器报告的时候,被人关车门的时夹断了天仙,小偷就偷了一辆摩托车去报信,结果中途遇上了一群巡逻兵,逃跑的时候被打中了油箱,他还用口香糖堵住漏油,后来被击中,临死的时候跑到放置炸药的地方,让他们不要炸桥
8. 求一部战争电影名字 二战的德国反攻的的电影 那个影片里德国有了最先进的坦克 不过最后 因为油库被炸 输了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 但是印象很深刻 叫《坦克大决战》因为没有真的虎王坦克 用的貌似是美国的M10或者M60 替代 美方用的是M26轻型坦克 记不太清了
9. 曾经看过的一部二战或一战电影,我记得其中有一个情节就是,人们用拖拉机改装成飞机去打德国的飞艇。
枪车战斗机(GUNBUS),我小时候也看过这部,希望能回答你的问题。
10. 求一部二战电影片名,附详细信息,不知道的不用推荐其他的电影
电影名:《王中王》
别 名:《金牌教练》《妙计闯三关》
导 演:盖拉德·欧利
喜剧难拍,战争喜剧尤其如此。从严格意义上,由明星贝尔蒙多主演的法国电影《王中王》(1982)不一定能算得上是喜剧,但其中的喜剧因素却又十分显见,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边缘性的战争喜剧片也是说得过去的。导演在把握题材的时候,并没有一以贯之地通片贯穿喜剧韵味,而是运用辛辣的尖刻的讽刺手段,在关键的段落里对纳粹进行了嘲讽。
故事发生在1936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当年,就是在这个法西斯头子的淫威下,在德国柏林举办了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拳击队教练乔治·加瓦利耶虽然痛恨德国法西斯,知道希特勒妄图利用奥运会的国际影响来为法西斯政权作宣传,但他不得不率领自己的队伍到柏林去参加拳击比赛。
法国运动员乘坐由巴黎开往柏林的列车,一路上大家满怀必胜信心。加瓦利耶曾经是一个出色的拳击运动员,外号“王中王”。他本人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过法国战斗机飞行员,击落过德军飞机,在法国名气很大。正是在这次大战中,他与一名德国空军军官甘特在空中交手,双方不分胜负。不打不相识。经过从空中到地面的较量,他们相互之间有了好感,成了好朋友。当时,他们都只有25岁。世事变迁,但二人仍保持着友谊。
在奥运会上他们又一次相遇了。在比赛中,甘特给加瓦利耶以大力支持,使法国拳击队赢得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巧,一个犹太孩子卡尔在偶然的机会中出现了。由于他的家庭遭到德国法西斯的迫害,父亲的书店被查封捣毁,家人也不知去向。加瓦利耶和卡尔相遇,非常同情孩子的遭遇。为了解救卡尔一家,加瓦利耶在甘特的帮助下,与纳粹分子进行了错综复杂的周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惊险。最后,英勇无畏的加瓦利耶终于战胜了敌人,把卡尔一家护送出国境。
本是一个沉重的逃亡题材,但在这里成为一个并不沉重的有关人间冷暖关爱的感人的故事。死里逃生成为最终结局,快乐正义的王中王,也给人带来了欢乐和希望。总是一脸笑意的贝尔蒙多所扮演的“王中王”成功地演绎了一个拳击运动员善良勇敢的精神气质,给留下深刻印象。
这一段〔其中一段“士兵们(似乎是美国兵)在装甲车(或者是坦克)里给一位孕妇接生,由于没有医用手套 ,便用避孕套戴在手指上替孕妇接生,而且装甲车外还有德军埋伏,我能记住的就这么多了,〕是另外一部二战电影的场景叫《红一纵队》。你可能记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