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鲁士执弹兵Pk法国老近卫军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还是法国老近卫军厉害
当时德国军队是法国军队的手下败将
而老近卫军堪称法国军队的军中之军,精锐程度超过当时的普鲁士掷弹兵
只有英国部队才能与之相媲美
2. 帮忙给我介绍几部二战电影
<辛德勒铭单>~
<钢琴家>~
3. 全军十年老兵,身上伤痕是炫耀的功勋,拿破仑的老近卫军有多强
确实非常的强,身上有许多伤疤,可以看得出经历过许多战争,经历过许多危险。
4. 拿破仑全面战争里的这个掷弹兵是不是后来的老近卫军他们为什么戴熊皮帽
5. 威灵顿的战场英雄
他在印度采取一种节制饮食和乐天知命的养生之道。由于长兄理查德·韦尔斯利前来当总督,他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
1799年,英国发动对南印度迈索尔王国的第四次殖民战争。他指挥一个师去进攻迈索尔的蒂普苏丹,因强弱悬殊,蒂普苏丹被迫退守都城色林卡帕坦。威灵顿陈兵城外,层层包围。5月4日,威灵顿军队用大炮轰开城墙,冲进城内,将该城洗劫一空,蒂普苏丹阵亡。从此,迈索尔便处于英国管辖之下,而威灵顿则成为这个地区的军事长官。
1803年,中印度马拉塔联盟各国发生内讧,英国乘机发动对马拉塔的第二次侵略战争。威灵顿转战南北,连连胜利,特别是1803年9月在阿萨耶战役,他率7000人强袭4万人的迈索尔军队(由法国人训练,装备100门大炮和骑兵),在战死了两匹座骑和损失了1/4的士兵后,他获得了生平第一场决定性胜利。接着又于11月在阿尔干战役中击败邦斯勒的军队,迫使战败国缔结德奥冈条约,承认英国对古塔克和巴拉索尔地区以及瓦德河以西的领土的所有权,从而确立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他认为这此战役对他个人来讲比滑铁卢战役更辉煌。他日后在欧洲各战场上所显示出来的一切取胜的特质都是在印度培养出来的,包括︰能决断、有常识、注意细节;爱护士兵、注意给养;与老百姓保持良好关系。后来拿破仑笔下只把他说成是一个“印度士兵将军”,那是不智的。
1805年威灵顿封爵士后返回英格兰。 被提升为少将,任爱尔兰事务大臣。
威灵顿的新差事是令人失望的:他率驻哈斯丁斯的一个旅远征汉诺威,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时已经是公认的大人物了。
1806年,当年拒绝他的凯瑟琳小姐的家人来向他提婚,他被告知有一个女孩十多年一直在等他,爱尔兰的贵族太太们之间都疯传着关于他们爱情神话,虽然这些年来他们没有通过一次信,说过一次话,但他不能拒绝这个神话,他答应了婚约,只是低低的埋怨了一句“她变丑了”。当年小副官心中高不可攀美丽的女王13年后已经变成一个发胖的老姑娘了。同年进入国会以驳斥激进派对其兄在印度政绩的攻击。他以托利党首席秘书的身分在爱尔兰停留两年。在为期很短的对哥本哈根的军事远征(1807)中,打败丹麦军队。
1808年葡萄牙人起来反对拿破仑时,威灵顿奉命前去支持。 威灵顿不打算“战争还未开打就输掉一半”——这是拿破仑的霸权对欧洲大陆各国军队的通常效果。他希望以“稳如磐石的军队”阻挡住法军的攻击。他所统率的英国步兵“浅红队列”在维米耶罗确实击败了号称“风暴”的让-安多歇·朱诺将军的纵队,这是拿破仑的战术体系第一次完败。但前来的两名英国高级爵士不准乘胜追击,因为他们愿意签订不得人心的《辛特拉条约》,这样一来,朱诺的军队便得以安然回国。由于群情激昂,威灵顿和他的几个同僚被送上军事法庭。虽然被判无罪,威灵顿还是返回爱尔兰任首席秘书。但是,在他的继任者约翰·穆尔爵士阵亡,英军从西班牙撤退之后,他认为仍能守住葡萄牙,1809年要求政府让他带兵重新开战,这是对欧洲极为重要的一个决定。他在军队中的地位由于他的哥哥理查德·韦尔斯利出任外交大臣而得到加强。他在里斯本登陆,奇袭苏尔特元帅,(拿破仑称为欧洲最好的战术家,法国历史上4个大元帅的最后一个)攻占波尔图,以伤亡23人的代价击破2.3万敌军,一路穷追把法军赶回西班牙。为此他英、西联军虽然在塔拉韦拉获胜(7月27~28日),而围攻马德里却因为他不愿损耗兵力而失败了。尽管由于发动攻势而受封威灵顿子爵的头衔,此时,鉴于拿破仑在奥地利取得胜利,威灵顿预感到拿破仑可能掉转头来全力对付自己,带领他的部队退回葡萄牙基地,撤退途中于1810年9月27日在布萨科击败马塞纳元帅。5万英葡联军击退6万5法军,仅1千2伤亡(英葡各626),而法军损失5千,含5位将军。(马塞纳元帅曾经在瑞士击败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而拯救法国,被称为帝国元帅中最具有大军统帅才能的人物,称号胜利的宠儿)安然退入他曾秘密构筑横跨里斯本半岛的著名“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这个陷阱本来是准备用来对付拿破仑的,但猎物变成了马塞纳的军队。马塞纳撤出葡萄牙(1811年春,伤亡2.5万)和德欧尼奥罗败北(5月3~5日)成功地说明威灵顿的防守焦土政策是正确的,也使部下对他的信赖更加坚定。他的士兵管他叫“大鼻子”和“我们的阿蒂”(Our Atty),他的军官管他叫“花花公子”。所以给他起这样的绰号是因为他有175公分的修长身材,喜爱穿剪裁十分合体的便服;有棕色波浪式头发,眼睛又亮又蓝。
他那一步一步壮大起来的军队直到1812年才有足够的力量攻占西班牙要塞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这样就守住了进出西班牙的两扇大门,造成随时威胁马德里法军补给线的态势。7月22日在萨拉曼卡战役以少击众击败马尔蒙元帅40,000名法军仅用40分钟之后,他进入马德里(8月12日)。由于围攻布尔戈斯未成,他的军队再次撤回葡萄牙;1813年5月从这里出发,最后一次向西班牙进军。他率兵急速横跨半岛千里之后,在维多利亚盆地把约瑟夫·波拿巴国王率领的5万法军逼入绝境,击溃他们,并缴获他们的全部辎重(6月21日,120门大炮被缴获119门)。造成法军在西班牙的统治全面崩溃。对于胜利者来说,这种光辉灿烂的战利品实在太多了,连儒尔当的镶金元帅杖也被英军缴获,他们竟容许法军逃进庇里牛斯山脉,当时威灵顿公开斥责他那醉酒的部队像“粪土一样”。维多利亚战役大捷鼓舞欧洲反拿破仑联盟,为此乐圣贝多芬专为此战谱写了《威灵顿的胜利》交响曲来庆祝。旱季来临时威灵顿在盟军中第一个攻入法国本土,击破苏尔特元帅的顽强防御,跨过一道道河上防线,直至1814年4月10日攻入图卢兹才完美的结束半岛战争(4天前拿破仑已经退位)。当时他已经是侯爵和陆军元帅,这回又封公爵,由国家赐给50万英磅,后来又赐给他汉普夏的斯特拉特费尔德-萨耶,以保持他的地位。他进入上院的头衔有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和公爵,还荣膺嘉德骑士的称号。 拿破仑流放厄尔巴岛时威灵顿被任命为驻复辟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八世宫廷的大使。1815年2月他代替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子爵出席维也纳会议,但代表们还未能结束调停争端的工作,拿破仑便已从海岛逃走,3月1日登陆法国,开始他的百日统治。6月16日,拿破仑以5万余兵力牵制英军,主力近7万人在林尼击败了布吕歇尔军队。随后,拿破仑命令格鲁希军团尾追布吕歇尔军队,自己率领主力转攻威灵顿军队。
威灵顿以6万7对拿破仑的7万3。他手下的半岛老兵只有不到1/3,其余全是雇佣军。18日午后,法军在重炮掩护下连续向英军两翼阵地发起进攻,遭到英军顽强抵抗。下午三时半,因未攻破两翼阵地,拿破仑转而向英军的中央阵地发起猛攻,并配以万余骑兵加入冲击。就是这样,他还是稳稳的守住了阵地。那一天威灵顿骑着坐骑,待在战场的制高点——圣约翰山高地的一株大树下,整整一天都保持着同一个位置,即使他身边的副官被当场击毙。当炮弹不时地在离他不远处爆炸时,他的部将罗兰德·希尔担忧地问道:“将军,如果你遭遇不测怎么办?”他的回答只有一句:“像我一样去做。”当看到法军龙骑兵肆意屠戮着他的步兵时,他仍然可以面不改色的由衷称赞他的敌人:“十分出色!”,而不把他的预备队拉出来。
傍晚,布吕歇尔率部即将赶到。拿破仑急切盼望格鲁希兵团来援,但杳无音讯,不得不孤注一掷,将剩下的预备队老近卫军投入战斗,向英军发起最后攻击。威灵顿已准备完毕,他为也许过于自信的法国近卫军准备了一场大规模的伏击,紧接着将是会让法军感到极为意外的反攻和像以往一样坚韧而守纪的英军步兵的交叉火力。战无不胜的拿破仑近卫军崩溃了,这一事件在拿破仑战争中是不可思议的,而这瞬间引发了法军其他部队的恐慌。威灵顿一跃而起,也投入了他的最后一只军队,苏格兰高地骑兵转入反攻。法军没料到英军还有余力,顿时阵脚大乱,溃不成军,伤亡3万,被俘7千。
威灵顿以及普鲁士陆军元帅布吕歇尔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的胜利使“公爵”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即使不是最喜气洋洋的——英雄。“我向上帝祈祷,希望我今后不再打仗。”他为阵亡将士一边流泪一边说︰“老打仗是一件很坏的事情。”他的希望实现了。作为驻法占领军总司令,他反对签订惩罚性的和约,拒绝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提出的枪杀拿破仑和焚烧巴黎的建议。他组织贷款以解救法国的财政,并提出在3年后撤出占领军。这几项政策使他赢得和会的感激,1818年带着6个外国授予的司令杖(陆军元帅的标志)回国。他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大约和击败战略之父汉尼拔的罗马名将大西庇阿相当。 威灵顿常常被描述成一位防御型的将领,虽然事实上许多、也许是大多数他的战斗都是进攻战(阿萨耶、波尔图、萨拉曼卡、图卢兹、维多利亚)。但是半岛战争中的大部分时间,他的士兵无论在人数还是在训练方面都无法打一场进攻战。同时,伊比利亚半岛提供了极好的打防御战的地形,而威灵顿也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
威灵顿的战术思想中有许多是从政治、补给或是财政中体现出来的:仅仅作为一个战场上的指挥官,他也不得不对付英国政府反复无常的政策、葡萄牙政府以及各式各样的西班牙军阀与游击队。同时,在贫瘠的半岛上补给是一个恐怖的问题:法军懒得理这问题,他们只是简单地抢劫他们所需要的物资;威灵顿需要获得平民的支持,需要从别处获得补给(特别是从美洲运来的小麦)并运送给战地的士兵。补给常是他的致命弱点,而他在补给线被敌方威胁时常被迫撤退或是采取守势。
在他的防御战中,他对防守战术表现出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的理解力: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意识到山后坡在防御战中作用的拿破仑时代将领,并且尽可能地使用它来隐藏兵力和保护士兵免于受到炮击。虽然如此,他几乎从未错过反击的机会,这时许多法军纵队就会发现他们被火枪齐射攻击后,接下来就会遭到刺刀冲锋的冲击。
威灵顿有时也很强势:他在波尔图的渡河是一次惊人的豪赌:而要不是一位下级军官犯了错误,苏尔特的军队也不会战败。在进攻方面威灵顿也显示出了对地形与战术明晰的理解力:在维多利亚之战中,他指挥了一次壮观且协调的攻击——四个纵队从三个方向同时出击,几乎击溃了整支法军部队,迫使他们将除了138门炮中的1门外其他的行李和补给都“让给”了英军。
然而,他必须非常谨慎:在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当马赛纳的军队正尝试包围里斯本并开始迂回时,威灵顿经常站在矮墙上,用望远镜观察法军,咕哝道:“我可以击败他,但需要(牺牲)10000人,而这是英格兰唯一的一支军队,我必须得保护它。”
由于法军在西班牙的总数量总是远远超过英军和葡萄牙军可以派出的人数,法军指挥官总能放弃一些地区来集结比英军更庞大的军队,就像他们在萨拉曼卡之战后所做的那样。因而在最后的总攻之前,威灵顿总是需要小心谨慎地进攻西班牙。
在维多利亚之战前夕的一系列交战中,从里斯本到英军驻地的补给线被切断了,所以他将补给线向西班牙北部海岸延伸,迫使前线的法军部队回到他们的后方。
除了攻打布尔戈斯一战外,他其他的攻城战都是成功的。他的大部分此类战斗发生在印度,对抗比法军缺乏训练、装备与士气的印度军队。由于这个原因,他在他最糟的一战,也就是布尔戈斯之战中也许有点过分自信了。威灵顿几次需要重新夺回葡萄牙边境上的堡垒,因为法军在占领这些联军把守的堡垒时总是取得完全的胜利。同时,由于法军可以很快地召集援军,他不能在漫长的沃邦式的攻城上花费太多的时间。由此,他在罗德里戈城与巴达霍斯的突袭虽然成功地速战速决,但却代价昂贵。
他不喜欢他的骑兵指挥官们。他在1812年7月18日写了一封著名的信,批评骑兵除了在温布尔登开阔地外简直无法调动,并且总是一窝蜂地冲锋,而不是排成两线——一线冲锋而二线作为预备队。当然,由于家庭方面的矛盾,到1815年以前他一直否认亨利·佩吉特的才干。他同时还是他情报网的直接领导者,并且紧密监督他士兵们的供给与薪水。
他也在政治方面下了大力气:保证英国与西班牙政府对他的支持,为选择军官去疏通关节,并且使与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民与他合作。当法军以抢夺食物、枪杀反抗者与当地人民对立时,威灵顿却把大部分的补给从国外运来、为他在当地征用的物资付现金并且用严格的纪律来约束他的士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由于掠夺、谋杀或是亵渎宗教的士兵被处以绞刑。当地人便以服从指挥、应征入伍和提供情报来报答他。游击队更是与英军紧密联手对付法军:袭击法军通讯兵并且将俘获的法军士兵转交给威灵顿。
6. 法国老近卫军和英国红衣火枪兵哪方更厉害
老近卫军(Old Guard,Vieille Garde),是拿破仑最富盛名的紫金军团(Grande Armée),他们是由法军的精英老兵组成的帝国御前卫队(Emperor Napoleon‘s Imperial Guard)。老近卫军的士兵都是从那些最早跟随拿破仑一路征战而来的老兵中挑选出来的。
英国的红衣火枪手是那个时代最具效率的军队,也是英国称霸欧陆的主力。他们是当时唯一能用步枪对地方部队造成60%杀伤的部队
尽管滑铁卢战后老近卫军淡出历史舞台,红衣火枪兵在北美和南非战场一直延续。应该说单个和一定数量的比较而言,法国老近卫军要比英国红衣火枪兵要战斗经验和个人素质上高得多。选拔的机制也严格的多。但是红衣火枪兵成为英国争霸的重要力量,一直延续多年。
7. 拿破仑麾下的“老近卫军”为何对拿破仑很忠心
因为老近卫军中的士兵,都是当初和拿破仑同吃同住的战士,并且还是拿破仑一世亲自一个个的挑选的,挑选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体格要健硕,身材要高大,而且士兵还要有极高的军事素养。老近卫军中的每个士兵配备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经过无数次的残酷训练后,才成为其他国家的噩梦。
虽然拿破仑当时在老近卫军中的声望很高,而这些老近卫军对拿破仑也是很忠心的。只不过拿破仑除了老近卫军之外,就只有新兵了。而这些新兵的战斗力不怎么强,因此才会导致战争的失败。
老近卫军在拿破仑的多次战争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同时这些老近卫军的装备是非常精良的,衣着也是非常华丽的。而且每次老近卫军出击的话,都会是其他国家的噩梦。
8. 电影 滑铁卢战役 中,法国老近卫军的军歌是什么
La Victoire est a Nous 胜利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