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玛格丽特王后的故事和资料!
你可以看大仲马的小说或者电影《玛尔戈王后》,都非常的精彩。 地位 也有种叫法“玛戈”或者“玛尔戈”,出嫁以前全名是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她的父亲是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国王亨利二世(1547—— 1559),她的母亲凯萨琳王太后来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可以说她继承了欧洲声名显赫的两大家族的基因。在她的父王去世之后,她的哥哥们相继登上了法国王位,依次是弗朗西斯二世(1559——1560) 、查理九世(1560——1574)和亨利三世(1574——1589)。 生平 十六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徒与新教徒进行着残酷的内战。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为结束战争,决定与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联姻,身为国王妹妹的玛格丽特公主,自然成为了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婚礼在巴黎举行,玛格丽特嫁给了纳瓦尔的亨利,就在众人欢庆婚礼之时,巴黎城所有的钟声都敲响了,在凯萨琳王太后的策划下,一场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拉开帷幕,整个法国血流成河,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后来又经过数年战乱,玛格丽特的兄长们全都死于非命,而她的丈夫则意外地继承了法国王位,成为了波旁王朝的开国之君——亨利四世,玛格丽特也从法国公主变成了法国王后,史称玛格丽特王后。 她是个历史上倍受争议的人物,她的父亲是法国国王,母后来自大名鼎鼎的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她的三个兄长先后继承了法国王位,但全都是短命鬼,在瓦卢瓦家族所有的男人死光之后,只能由玛格丽特的丈夫——纳瓦尔国王亨利继承了法国王位。亨利也是波旁王朝的开国之君,历史上称他为亨利四世,也是法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君主,他统一了分裂的国家,发布‘南特敕令’,保证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大仲马的《三剑客》吗,里面有位懦弱的国王路易十三,他就是亨利四世的儿子。玛格丽特从来没有真正爱过她的丈夫,事实上她从婚后就一直看不起亨利,两人长期分居,早已形同陌路,更没有生下过儿女。在亨利四世继承法国王位之后,玛格丽特就被她的夫君抛弃了,她失去了法国王后之尊,带着一个黄金圣体匣在圣母院修行,最后病死在了圣母院里。但令人不解的是,亨利四世的第二任妻子,竟是他的仇敌美第奇家族的玛丽·美第奇。玛格丽特身上也有美第奇家族的血统。亨利四世和他的新王后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继承王位的路易十三。不过与他的政治对手一样,亨利四世同样也没有善终,他于1610年被刺身亡,享年57岁。在所有这些人里,最可怜的是玛格丽特的母亲——凯萨琳王太后,虽然她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一个接一个死去。最有戏剧性的一个例子是:她要用带有毒药的书毒死玛格丽特的丈夫,却不料那本书被国王查理九世看了去,结果女婿没有被毒死,反而毒死了自己的儿子。最后的结局具有莫大的讽刺意义,当凯萨琳王太后的儿子们全部死光,法兰西王位的宝座,只能落到她的仇敌也是她的女婿——玛格丽特的丈夫亨利头上。 瓦卢瓦的玛格丽特 Marguerite de Valois (1553年5月14日 – 1615年5月27日)法国和纳瓦拉的王后,又称玛戈王后(la Reine Margot)。瓦卢瓦的玛格丽特出生在圣-日耳曼-翁-莱伊的皇家城堡里。她的兄弟们称她为玛戈。她是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和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女儿。她有三个兄弟是法国的国王: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 她的姐姐,瓦卢瓦的伊丽莎白,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第三个妻子。尽管玛格丽特爱着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德·洛林,但是她那有野心的母亲是绝不会允许吉斯家族有任何机会控制法国。相反她要求玛格丽特嫁给腓力二世的儿子唐·卡洛斯,未果。凯瑟琳·德·梅第奇也考虑过把玛戈嫁给葡萄牙王储唐·塞巴斯蒂安,也没有成功。最终玛格丽特被强迫嫁给了波旁家族的纳瓦拉王储亨利(即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亨利是新教胡格诺派的领袖。这个婚姻是计划用家族关系来协调和融合天主教和胡格诺派之间的关系。尽管亨利的母亲纳瓦拉女王让娜·达布雷特反对,很多纳瓦拉贵族还是支持这次婚姻。让娜·达布雷特在婚礼举行前就去世了。 1572年8月18日玛格丽特嫁给了亨利。当时亨利的母亲已经去世,他继承王位成为纳瓦拉国王。据记载整个仪式的过程中,新郎和新娘始终直视着前方,从未看过对方一眼。当红衣主教问玛格丽特是否愿意嫁给亨利时,她没有回答。因此查理九世按住她的头,强迫她点头同意。 这段婚姻才过了六天,在圣巴托洛缪日,凯瑟琳·德·梅第奇带动法国的天主教徒对数以千计的胡格诺派教徒进行了屠杀,史称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在婚典和骚乱后,亨利离开了他的妻子,逃离巴黎,回到纳瓦拉。而玛格丽特则被她的哥哥亨利三世控制,成为了事实上的困在家里的囚犯。最终她还是得到允许投奔到丈夫那里,在以后的三年半,玛格丽特和她的丈夫在波城过着被非议的生活。他们都有公开的情人,并且经常吵架。在1582年的一场病后,玛格丽特返回法国王室。但是亨利三世对她的声誉产生了反感,强迫她离开王室。经过很长的商谈,她被允许返回她丈夫的国家。但是她受到冷淡的接待。为了度过难关,她在她的封地Agen发动了一次政变并夺取了政权。在几个月的防御后,Agen的市民奋起反抗,并把她关押到Carlat城堡。在1586年,她被亨利三世关押在奥弗涅的Usson城堡, 在那里她度过了18年。在1592年,开始了长达7年的关于解除她和亨利婚约的谈判,1599年,谈判以保留她王后的称号结束。而在不久的将来她的前夫会成为法国而最受喜爱的国王之一。 在这些年间,玛格丽特写了她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在她去世后的1658年发表。回忆录中以故事的形式记述了她的哥哥们和前夫的生活。 然而后来她的美丽渐渐褪色,她陷入了贫困,债务人上门催讨。无奈中,她变卖了所有的珠宝。她和她的前夫,及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德·美第奇和解,返回到巴黎,成为贫穷的艺术家和赞助人的顾问。她经常帮助宫廷活动计划和养育亨利四世和玛丽的子女。她于 1615年5月27日在巴黎逝世,并埋葬在瓦卢瓦的教堂。数千个热爱她的人哀悼着她的离去,同时也哀悼着瓦卢瓦王朝的消亡。 相关小说或影视作品 由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历史小说玛戈王后(法语名为"La Reine Margot";英语名为"Queen Margot")是一部关于玛格丽特和纳瓦拉的亨利的虚构故事。这部小说在1994年改编成一部法国电影, 玛戈王后 感情及相关事迹 美丽而坚强的玛格丽特有很多情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约瑟夫·博尼法斯·德·拉莫尔,Jacques de Harlay, Seigneur de Chanvallon和比塞·德·安布鲁瓦。当时全法国最英俊的青年博尼法斯·德·拉莫尔,在巴黎格莱沃广场被斩首。博尼法斯·德·拉莫尔,正是玛格丽特王后最心爱的情人。拉莫尔同时还是纳瓦尔国王亨利的密友,当时国王查理九世快要死了,凯萨琳王太后把国王亨利囚禁在宫中,拉莫尔率领两百名骑兵准备救他出去,但被王后太的手下逮捕了。玛格丽特则也被软禁在了巴黎。当拉莫尔再度出现在巴黎时,玛格丽特知道自己已离不开这个男人了,她丝毫不顾及自己的丈夫,而深深地投入到与情人的爱中。残忍的宫廷斗争仍在继续,凯萨琳王太后要毒死玛格丽特的情人,在一本写有拉莫尔名字的书上下了毒药,但这本书却阴差阳错地被她的儿子查理九世国王看了去,查理九世中了慢性毒药,逐渐吐血而死。于是,拉莫尔被当作谋害国王的凶手而被捕,无论玛格丽特如何哀求,终究无法拯救情人的性命,拉莫尔走上了断头台。在拉莫尔被斩首之后,玛格丽特竟向刽子手索要了爱人的头颅。在巴黎阴郁的天空下,玛格丽特一身白衣被鲜血染红,她怀抱着爱人的头颅,坐在马车中漠然离去……第二天午夜,她捧着拉莫尔带血的头颅,坐上一辆马车,亲手将它葬在蒙特马尔山脚下的小教堂里。
㈡ 想找电影《玛戈皇后》的影评或者历史背景~
《玛戈皇后》背景
电影《玛戈皇后》改编自大仲马的同名小说,不仅让文学著作焕发风采,也使法国历史里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重返公众视野,重现波旁家族在宗教战争的腥风血雨中入主王座的历史背景。
《玛戈皇后》所描述的时代,残忍的杀戮已持续十多年,电影提及历代法国王室均以百合花作为家族纹章,天主教和新教在长期的拉锯战中都成了“嗜血的百合花”,电影呈现史实。
(2)美第奇皇太后法国电影扩展阅读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历史
开始于1572年8月24日,并持续了几个月。由于胡格诺派的不妥协的强硬态度,使该事件成为法国宗教战争的转折点。
1572年8月24日凌晨,巴黎数万名天主教民伙同警察士兵对城内的胡格诺教徒进行血腥的大屠杀,他们根据事先画在胡格诺教徒居所门前的白十字记号闯进屋去,把多数还浓睡未醒的人进行杀戮,然后将尸体抛进塞纳河中。
包括科利尼上将在内的高官贵族都被处死,连查理九世的妹夫亨利及孔德亲王都被迫改宗天主教。继巴黎大屠杀之后,许多其他法国城镇也发生了屠杀胡格诺教徒的事件。由此又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 直到1598 年南特赦令颁布后才告停息。
㈢ 美剧风中的女王女主角最终跟谁一起
玛丽最终嫁给了弗朗西斯。出现这一情景是在第13集。
本集讲述混乱中美第奇被玛丽袭击,弗朗西斯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迫于压力,玛丽不得不答应尽快完婚。在婚礼日日益临近的时候,弗朗西斯突然带着Lola回到了法国宫廷,玛丽必须决定自己究竟要嫁给弗朗西斯还是塞巴斯蒂安,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她只有一种选择。
让事情更加复杂的是,玛丽的母亲、爱尔兰摄政王太后突然抵达法国,她似乎对玛丽另有安排。玛丽王太后的出现令国王和王后十分担心。为了法国的命运,他们不惜采取一切行动,无论谁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最终玛丽嫁给了弗朗西斯。
(3)美第奇皇太后法国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介绍:
15岁的玛丽在四个密友的陪伴下踏上了法国的土地。为了确保苏格兰与法国的战略联盟,玛丽被安排与法国王太子弗朗西斯订婚。但是这项协议还未最终达成,一切取决于政治、宗教和各种秘密计划。
弗朗西斯王子对这个苏格兰女孩很感兴趣,但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不想这么快就结婚,他还想享受青春的快乐,而且他对法国和苏格兰结盟一事有着不同于父母的看法。无论如何,玛丽和弗朗西斯还是被对方深深吸引,但弗朗西斯同父异母 的兄弟Bash让他们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当玛丽对Bash投去青睐的目光时,一段王室三角恋悄然形成。在权力斗争激烈的法国宫廷里,强大的对手和黑暗的力量密谋破坏玛丽与弗朗西斯的婚姻。面对危机还是面对性丑闻,玛丽的四个密友。她们将帮助她找寻正确的人生方向,在这块新土地上平衡爱情与国家大任的关系。
㈣ 跪求文艺复兴教父:美第奇家族2004年上映的由Mario Biagioli主演的在线免费播放资源
链接:https://pan..com/s/1lBEJln1nq7KuncclEKpjqg
提取码:k16v
《文艺复兴教父:美第奇家族Medici:GodfathersoftheRenaissance(2004)》
导演:贾斯廷哈代
编剧:SusanHorth
主演:MarioBiagioli、Dr.JerryBrotton、IanBustard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首播:2004-02-04(英国)
集数:4
单集片长:55分钟
又名:PBS帝国系列之文艺复兴教父——美第奇家族、帝国系列之文艺复兴教父:美第奇家族、美第奇:文艺复兴教父
这是一个来自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斯的家族。美第齐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在欧洲崛起。通过自身的魅力、技巧、欺诈、他们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是他们点燃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和艺术的革命――欧洲文艺复兴。但是由美第齐家族促成的这种变化终有一天会颠覆以他们的规则所统治的世界。
美第奇家族(Medicifamily),或译为梅第奇家族、梅迪契家族,是佛罗伦萨13世纪到17世纪时期拥有强大势力的家族。在这个家族里产生了三位教皇、佛罗伦萨众多的统治者,并且也成为了法国皇族的最新成员。
美第奇家族的家徽最初这个家族并不起眼(名字的起源是不定的,虽然它大概反应了医疗贸易的词汇-medico),家庭通过银行业务积累起最初的力量。美第奇银行是欧洲最兴旺和最尊敬的银行之一。以此为基础,家庭开始在佛罗伦萨获取政治力量,并且以后将势力扩张到了意大利和欧洲。
...
㈤ 玛格丽特皇后的历史
关于玛格丽特皇后
有两本书可以读一读!
写的很详细!
一、一本是大仲马的小说《玛戈王后》后来还拍成电影了!
二、她的自传,估计国内没出版
貌似要叫王后才对
㈥ 玛格丽特到底是怎样的女人她还有怎样的历史事件
也有种叫法“玛戈”,出嫁以前全名是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她的父亲是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国王亨利二世(1547—— 1559),她的母亲凯萨琳王太后来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可以说她继承了欧洲声名显赫的两大家族的基因。在她的父王去世之后,她的哥哥们相继登上了法国王位,依次是弗朗西斯二世(1559——1560) 、查理九世(1560——1574)和亨利三世(1574——1589)。
编辑本段生平
十六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徒与新教徒进行着残酷的内战。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为结束战争,决定与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联姻,身为国王妹妹的玛格丽特公主,自然成为了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婚礼在巴黎举行,玛格丽特嫁给了纳瓦尔的亨利,就在众人欢庆婚礼之时,巴黎城所有的钟声都敲响了,在凯萨琳王太后的策划下,一场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拉开帷幕,整个法国血流成河,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后来又经过数年战乱,玛格丽特的兄长们全都死于非命,而她的丈夫则意外地继承了法国王位,成为了波旁王朝的开国之君——亨利四世,玛格丽特也从法国公主变成了法国王后,史称玛格丽特王后。 她是个历史上倍受争议的人物,她的父亲是法国国王,母后来自大名鼎鼎的意大利美第
奇家族,她的三个兄长先后继承了法国王后,但全都是短命鬼,在瓦卢瓦家族所有的男人死光之后,只能由玛格丽特的丈夫——纳瓦尔国王亨利继承了法国王位。亨利也是波旁王朝的开国之君,历史上称他为亨利四世,也是法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君主,他统一了分裂的国家,发布‘南特敕令’,保证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大仲马的《三剑客》吗,里面有位懦弱的国王路易十三,他就是亨利四世的儿子。玛格丽特从来没有真正爱过她的丈夫,事实上她从婚后就一直看不起亨利,两人长期分居,早已形同陌路,更没有生下过儿女。在亨利四世继承法国王位之后,玛格丽特就被她的夫君抛弃了,她失去了法国王后之尊,带着一个黄金圣体匣在圣母院修行,最后病死在了圣母院里。但令人不解的是,亨利四世的第二任妻子,竟是他的仇敌美第奇家族的玛丽·美第奇。玛格丽特身上也有美第奇家族的血统。亨利四世和他的新王后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继承王位的路易十三。不过与他的政治对手一样,亨利四世同样也没有善终,他于1610年被刺身亡,享年57岁。在所有这些人里,最可怜的是玛格丽特的母亲——凯萨琳王太后,虽然她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一个接一个死去。最有戏剧性的一个例子是:她要用带有毒药的书毒死玛格丽特的丈夫,却不料那本书被国王查理九世看了去,结果女婿没有被毒死,反而毒死了自己的儿子。最后的结局具有莫大的讽刺意义,当凯萨琳王太后的儿子们全部死光,法兰西王位的宝座,只能落到她的仇敌也是她的女婿——玛格丽特的丈夫亨利头上。 瓦卢瓦的玛格丽特 Marguerite de Valois (1553年5月14日 – 1615年5月27日)法国和纳瓦拉的王后,又称玛戈王后(la Reine Margot)。瓦卢瓦的玛格丽特出生在圣-日耳曼-翁-莱伊的皇家城堡里。她的兄弟们称她为玛戈。她是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和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女儿。她有三个兄弟是法国的国王: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 她的姐姐,瓦卢瓦的伊丽莎白,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第三个妻子。尽管玛格丽特爱着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德·洛林,但是她那有野心的母亲是绝不会允许吉斯家族有任何机会控制法国。相反她要求玛格丽特嫁给腓力二世的儿子唐·卡洛斯,未果。凯瑟琳·德·梅第奇也考虑过把玛戈嫁给葡萄牙王储唐·塞巴斯蒂安,也没有成功。最终玛格丽特被强迫嫁给了波旁家族的纳瓦拉王储亨利(即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亨利是新教胡格诺派的领袖。这个婚姻是计划用家族关系来协调和融合天主教和胡格诺派之间的关系。尽管亨利的母亲纳瓦拉女王让娜·达布雷特反对,很多纳瓦拉贵族还是支持这次婚姻。让娜·达布雷特在婚礼举行前就去世了。 1572年8月18日玛格丽特嫁给了亨利。当时亨利的母亲已经去世,他继承王位成为纳瓦拉国王。据记载整个仪式的过程中,新郎和新娘始终直视着前方,从未看过对方一眼。当红衣主教问玛格丽特是否愿意嫁给亨利时,她没有回答。因此查理九世按住她的头,强迫她点头同意。 这段婚姻才过了六天,在圣巴托洛缪日,凯瑟琳·德·梅第奇带动法国的天主教徒对数以千计的胡格诺派教徒进行了屠杀,史称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在婚典和骚乱后,亨利离开了他的妻子,逃离巴黎,回到纳瓦拉。而玛格丽特则被她的哥哥亨利三世控制,成为了事实上的困在家里的囚犯。最终她还是得到允许投奔到丈夫那里,在以后的三年半,玛格丽特和她的丈夫在波城过着被非议的生活。他们都有公开的情人,并且经常吵架。在1582年的一场病后,玛格丽特返回法国王室。但是亨利三世对她的声誉产生了反感,强迫她离开王室。经过很长的商谈,她被允许返回她丈夫的国家。但是她受到冷淡的接待。为了渡过难关,她在她的封地Agen发动了一次政变并夺取了政权。在几个月的防御后,Agen的市民奋起反抗,并把她关押到Carlat城堡。在1586年,她被亨利三世关押在奥弗涅的Usson城堡, 在那里她度过了18年。在1592年,开始了长达7年的关于解除她和亨利婚约的谈判,1599年,谈判以保留她王后的称号结束。而在不久的将来她的前夫会成为法国而最受喜爱的国王之一。 在这些年间,玛格丽特写了她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在她去世后的1658年发表。回忆录中以故事的形式记述了她的哥哥们和前夫的生活。 然而后来她的美丽渐渐褪色,她陷入了贫困,债务人上门催讨。无奈中,她变卖了所有的珠宝。她和她的前夫,及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德·美第奇和解,返回到巴黎,成为贫穷的艺术家和赞助人的顾问。她经常帮助宫廷活动计划和养育亨利四世和玛丽的子女。她于 1615年5月27日在巴黎逝世,并埋葬在瓦卢瓦的教堂。数千个热爱她的人哀悼着她的离去,同时也哀悼着瓦卢瓦王朝的消亡。
编辑本段相关小说或影视作品
由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历史小说玛戈王后(法语名为"La Reine Margot";英语名为"Queen Margot")是一部关于玛格丽特和纳瓦拉的亨利的虚构故事。这部小说在1994年改编成一部法国电影, 玛戈王后 。
编辑本段感情及相关事迹
美丽而坚强的玛格丽特有很多情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约瑟夫·博尼法斯·德·拉莫尔,Jacques de Harlay, Seigneur de Chanvallon和比塞·德·安布鲁瓦。 当时全法国最英俊的青年博尼法斯·德·拉莫尔,在巴黎格莱沃广场被斩首。博尼法斯·德·拉莫尔,正是玛格丽特王后最心爱的情人。拉莫尔同时还是纳瓦尔国王亨利的密友,当时国王查理九世快要死了,凯萨琳王太后把国王亨利囚禁在宫中,拉莫尔率领两百名骑兵准备救他出去,但被王后太的手下逮捕了。玛格丽特则也被软禁在了巴黎。当拉莫尔再度出现在巴黎时,玛格丽特知道自己已离不开这个男人了,她丝毫不顾及自己的丈夫,而深深地投入到与情人的爱中。残忍的宫廷斗争仍在继续,凯萨琳王太后要毒死玛格丽特的情人,在一本写有拉莫尔名字的书上下了毒药,但这本书却阴差阳错地被她的儿子查理九世国王看了去,查理九世中了慢性毒药,逐渐吐血而死。于是,拉莫尔被当作谋害国王的凶手而被捕,无论玛格丽特如何哀求,终究无法拯救情人的性命,拉莫尔走上了断头台。 在拉莫尔被斩首之后,玛格丽特竟向刽子手索要了爱人的头颅。在巴黎阴郁的天空下,玛格丽特一身白衣被鲜血染红,她怀抱着爱人的头颅,坐在马车中漠然离去...... 第二天午夜,她捧着拉莫尔带血的头颅,坐上一辆马车,亲手将它葬在蒙特马尔山脚下的小教堂里。
㈦ 玛格里特(玛戈王后)资料
(瓦卢瓦的)玛格丽特Marguerite de Valois (1553年5月14日 – 1615年5月27日)法国和纳瓦拉的王后,又称玛戈王后(la Reine Margot)。瓦卢瓦的玛格丽特出生在圣-日耳曼-翁-莱伊的皇家城堡里。她的兄弟们称她为玛戈。她是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和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女儿。她有三个兄弟是法国的国王: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 她的姐姐,瓦卢瓦的伊丽莎白,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第三个妻子。尽管玛格丽特爱着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德·洛林,但是她那有野心的母亲是绝不会允许吉斯家族有任何机会控制法国。相反她要求玛格丽特嫁给腓力二世的儿子唐·卡洛斯,未果。凯瑟琳·德·梅第奇也考虑过把玛戈嫁给葡萄牙王储唐·塞巴斯蒂安,也没有成功。最终玛格丽特被强迫嫁给了波旁家族的纳瓦拉王储亨利(即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亨利是新教胡格诺派的领袖。这个婚姻是计划用家族关系来协调和融合天主教和胡格诺派之间的关系。 尽管亨利的母亲纳瓦拉女王让娜·达布雷特反对,很多纳瓦拉贵族还是支持这次婚姻。让娜·达布雷特在婚礼举行前就去世了。 1572年8月18日玛格丽特嫁给了亨利。当时亨利的母亲已经去世,他继承王位成为纳瓦拉国王。据记载整个仪式的过程中,新郎和新娘始终直视着前方,从未看过对方一眼。当红衣主教问玛格丽特是否愿意嫁给亨利时,她没有回答。因此查理九世按住她的头,强迫她点头同意。 这段婚姻才过了六天,在圣巴托罗缪之夜,凯瑟琳·德·梅第奇带动法国的天主教徒对数以千计的胡格诺派教徒进行了屠杀,史称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在婚典和骚乱后,亨利离开了他的妻子,逃离巴黎,回到纳瓦拉。而玛格丽特则被她的哥哥亨利三世控制,成为了事实上的困在家里的囚犯。当时还有一个小细节,玛格丽特的情人之一同时也是在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中逃过一劫的约瑟夫·博尼法斯·德·拉莫尔,想将玛格丽特从她的哥哥控制之下救出来,但计划失败,自己也被亨利三世处死,后玛格丽特通过私下买通刽子手得以见到她情人的尸体,并偷偷亲自取走了他的头颅。这一事迹在司汤达的著作《红与黑》里亦被提起,该作的女主人公之一马特儿效仿玛格丽特,在爱人于连受刑之后也偷走他的头颅。 最终玛格丽特还是得到允许投奔到丈夫那里,在以后的三年半,玛格丽特和她的丈夫在波城过着被非议的生活。他们都有公开的情人,并且经常吵架。在1582年的一场病后,玛格丽特返回法国王室。但是亨利三世对她的声誉产生了反感,强迫她离开王室。经过很长的商谈,她被允许返回她丈夫的国家。但是她受到冷淡的接待。为了度过难关,她在她的封地Agen发动了一次政变并夺取了政权。在几个月的防御后,Agen的市民奋起反抗,并把她关押到Carlat城堡。 在1586年,她被亨利三世关押在奥弗涅的Usson城堡, 在那里她度过了18年。 在1592年,开始了长达7年的关于解除她和亨利婚约的谈判,1599年,谈判以保留她王后的称号结束。而在不久的将来她的前夫会成为法国而最受喜爱的国王之一。 在这些年间,玛格丽特写了她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在她去世后的1658年发表。回忆录中以故事的形式记述了她的哥哥们和前夫的生活。美丽而坚强的玛格丽特有很多情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约瑟夫·博尼法斯·德·拉莫尔,Jacques de Harlay, Seigneur de Chanvallon和比塞·德·安布鲁瓦。 然而后来她的美丽渐渐褪色,她陷入了贫困,债务人上门催讨。无奈中,她变卖了所有的珠宝。她和她的前夫,及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德·美第奇和解,返回到巴黎,成为贫穷的艺术家和赞助人的顾问。她经常帮助宫廷活动计划和养育亨利四世和玛丽的子女。成了一个著名的宫廷奶妈。她于1615年5月27日在巴黎逝世,并埋葬在瓦卢瓦的教堂。数千个热爱她的人哀悼着她的离去,同时也哀悼着瓦卢瓦王朝的消亡。
㈧ 玛格利特
玛戈王后
今天把玛戈王后翻出来又看了一遍。不得不感叹经典就是经典,永远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很多年以前看过的片子,每次再看仍然有不同的发现。伊莎贝尔·阿佳尼绝对是这部片子的灵魂。她演的玛戈既清纯又冶艳,即使素颜乱发也是诱人上瘾的毒药。真实的玛戈王后结婚时只有18岁,但是已经阅尽风月。她是当时的国王查理九世的妹妹,情人无数私生活混乱,甚至据说沦为自己三个亲兄弟的性欲俘虏。她的母后凯瑟琳为了政治目的而将信奉天主教的玛戈许配给信奉新教的纳瓦尔(当时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小国)国王亨利――也是玛戈的一个表哥――为妻(汗啊。。。当时的法国宫廷怎一个“乱”字了得!)。但这场婚礼真是的目的却是麻痹新教教徒,为当天夜里的宗教大屠杀作准备。历史上的玛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庇护了他的丈夫亨利。但是在大仲马的小说和据此改变的电影里,却给了这段历史一个充满浪漫与冒险的诠释。故事里的玛戈王后是个身在腐朽宫廷中的无奈女子,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她为亲情所困跟自己的兄弟纠缠,又被野心勃勃的母亲用作联姻的政治工具。婚礼过后,即发生宗教大屠杀,新 教徒拉莫在被人追杀的危急关头遇到玛戈,玛戈发现她原来是自己在一次街头寻欢时所邂逅的陌生人于是将他救下,两人也因此坠入爱河。而玛戈对丈夫纳瓦尔国王亨利的庇护一半是由于她对母亲兄弟暴行的憎恶,另一半则是由于对于她的爱人的身份和信仰的同情。比之历史,我更喜欢这个浪漫的另一版本。美女,英雄,爱情,阴谋,屠杀,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让一个故事激动人心的呢!大仲马,虽然你写了三个火枪手那么boring的书(我是这么以为,也许法国人看起来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不过有了《基督山伯爵》和《玛戈王后》,让人想不爱你都不行啊!
话说回来不能不提本片的导演帕特里斯·夏侯(Patrice Chéreau),这也是一个大牛。没有他这部电影大概也不会这样成功。此人有两项拿手绝技――大场景的历史故事和大胆直露的性描写。看玛戈王后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绝对不行的。这部片子不存在什么删节版本,要真实的感受震撼就一定要看完整的故事不可。宫廷中肉欲的狂欢,接下来街头血腥的屠杀,尸床上剖开的尸体和诡异药剂师的尸体占卜术,以及最后玛戈手捧情人的头颅离去的情景。试问还有谁能够那样打动人心?
下边这段给对《玛戈王后》这部电影有兴趣却又因为不知道历史背景而看不太懂的人。一段正史,一段野史,大家各取所需:)
**********************************************************************
正史部分(这个估计很多人会直接跳过,呵呵)――
主要时关于玛戈的丈夫亨利和他们的婚姻的。这个亨利其实指的是亨利四世,他是法国新教领袖纳瓦尔国王安托万·德·波旁公爵之子。本身也是新教领袖。
??1570年的《圣日尔曼敕令》形成了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暂时和解。在短暂的和平中,亨利的母亲到巴黎与法国王太后凯萨林·美第奇(就是电影里那个阴险的老女人,玛戈的母亲)达成了亨利和查理九世之妹玛格蕾特公主(即我们的“玛戈王后”)的婚事协议,之后让娜突然去世,当时人们都认为她是被太后凯萨林·美第奇下毒暗杀的。电影里亨利对凯萨林的指责也是由此而来。
?? 接着亨利前往巴黎与玛格蕾特举行婚礼,由于两人的婚姻被视为法国宗教和解的重大标志,大量新教徒云集巴黎参加庆祝。而在婚礼当晚,也就是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罗缪节夜间,在太后凯萨林·美第奇策划下,发生了天主教军队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即“圣巴托罗缪之夜”,一夜间,包括许多重要领袖人物在内,共有超过3000名新教徒被杀。由于妻子的保护,亨利在被迫宣布放弃新教信仰改信天主教之后得以幸免,但被施以软禁。(这一段是电影的主要内容。)
??后来查理九世病死(电影里是被他的母后凯萨林无意中毒死的,凯萨林的本来目标是玛戈的丈夫,当时被软禁的亨利),王弟亨利继位,称亨利三世,但这位天主教国王与天主教贵族首领吉斯公爵(大屠杀的实施者,电影里玛戈的前情人)之间矛盾不断,因而开始对新教徒采取怀柔政策,亨利借机逃出巴黎并否认自己被迫接受的天主教信仰,重新成为法国新教徒的领袖。
?? 再后来玛戈的哥哥们相继死去,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亨利继位成为法国国王,即亨利四世。――为什么他能继位?别忘了他是玛戈的表哥兼丈夫!――此时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内战仍然继续。鉴于法国90%以上的人口信仰天主教,亨利四世决定改宗信奉天主教以避免进一步的战争。但是后来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承认新教徒在法国全境的信仰自由,并享有与天主教徒同等的权利。所以说别看电影里的亨利四世懦弱猥琐,历史上的他“放弃”了自己信仰的成就国家的和平和人民的信仰自由,也算是一代明君了。**********************************************************************
再来是野史:
关于玛戈的家庭背景。前面已经感叹过法国宫廷的“乱”,下面是他们家的家庭关系,其实大部分还是有事实依据的。首先是玛戈的父亲亨利二世(汗死。。老外起名字真是没有创意:P)搞婚外恋,喜欢一个年纪可以当自己的妈的老女人。由此看来玛戈的妈太后凯萨林后来那么变态还是有原因的。他们的儿女的性取向也因为这对变态的父母而发生了偏差。首先是电影里面提到的玛戈跟她的三兄弟之间的关系,然后她的哥哥亨利(就是电影里查理死后当皇帝的那个)是个异装癖,喜欢穿女人衣服而且还豢养了一堆年轻男宠(我怀疑他应该是个同性恋)。同时玛戈的母亲凯瑟琳心里变态妄图控制着自己孩子的生活,把他们当做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工具。但是其中她对亨利三世的态度又尤其不同,据说母子之间存在着某种乱伦的关系,这一点电影里面也有――虽然不是直接描写,看起来也鸡皮疙瘩还是掉了一地。然后关于玛戈,托她王兄的福,和玛戈谈情说爱的人十有八九都掉了脑袋。不过因为玛戈美艳无双,所以不怕死的人们还是前赴后继。
跟亨利结婚后,玛戈王后开始了和第一位情人的幽会,这便拉开了一系列悲情罗曼史的序幕。玛戈的皇亲国戚们十分讨厌这个名叫拉莫的年轻男子。由于被控阴谋反对查理九世,拉莫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指甲全部被拔掉,浑身筋骨俱断。最后在断头台上,他仍然不忘向他深爱的玛戈致敬。据说行刑之后,悲痛欲绝的玛戈王后命人把拉莫的头颅从示众台上偷走,自己把它秘密埋葬了。这个拉莫就是电影里面玛戈的爱人。
拉莫被处决之后,玛戈又找了几个情人填补空虚,这些人侥幸躲过了王室的毒手。亨利三世即位以后,玛戈为了摆脱专断的王兄和早已疏远的丈夫移居到法国小城阿让。当地一位名叫奥比雅克的年轻军官对美丽的王后一见钟情。他曾在相思中呐喊:“若不能一亲芳泽,还不如让我上吊算了!”很快,他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
当国王的军队横扫阿让城的时候,奥比雅克协助玛戈王后出逃。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确成了王后的情人,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奥比雅克被抓获以后,亨利三世宣布了凯瑟琳王太后的懿旨,玛戈的情人“将在于松城堡的庭院里被绞首示众,玛戈王后必须到场观看”。不幸的奥比雅克被当众倒吊起来,还没有咽气就被拖进坟墓里活埋了。
奥地利的唐璜曾为玛戈写下这样的篇章:“她的容貌只有天上的女神才可媲美,要她做人间的公主实在是屈尊。她的神采无法拯救男人,只能把他们引向毁灭之路。她的一颦一笑都会让我们下地狱的。”这群短命的情人恰如其分地证明了这个论断。
㈨ 法国玩宫斗才叫狠!被两次暗杀终结的三亨利之战
16世纪的法国国王亨利三世是凯瑟琳?德?美第奇最宠爱的儿子,他具备两位国王哥哥(弗朗索瓦和查理)所缺乏的许多王者品质:优雅高贵、智慧敏锐、写作与演说的天分、对艺术的鉴赏力,虔诚的天主信仰与身先士卒的勇气。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他或许能成为一代明君。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即位刚刚两年,纳瓦拉的亨利与孔代亲王便先后从巴黎出逃。这两位改宗者一旦脱离了国王的监控,便立刻宣布拨乱反正,重回新教信仰。
▲亨利三世被雅克?克莱蒙特刺杀
虽然亨利三世的卫兵终于反应过来,当场诛杀了刺客,但为时已晚。当天经过御医诊治,似乎国王的伤势并不致命。但亨利三世已经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他召集了全部大臣到自己床边,要他们发誓在他驾崩后效忠纳瓦拉的亨利。第二天清晨,瓦卢瓦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也去世了,此时距离吉斯公爵的被杀还不到一年。据说,因为群龙无首,围攻巴黎的王家军队自此做鸟兽散,而巴黎市民对国王的被害弹冠相庆,甚至称其为神迹,而把刺客雅克当做殉道者。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㈩ 风中的女王 第一季是女主最后怎么了
嫁给了弗朗西斯
“女主玛丽最终嫁给了弗朗西斯。出现这一情景是在第13集,本集讲述混乱中美第奇被玛丽袭击,弗朗西斯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迫于压力,玛丽不得不答应尽快完婚。 在婚礼日日益临近的时候, 弗朗西斯突然带着Lola回到了法国宫廷,玛丽必须决定自己究竟要嫁给弗朗西斯还是塞巴斯蒂安,在个人利益和国家...”
《风中的女王 Reign Season1 - 4》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5JL2c1JzlUfGLO1Q7LRu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