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法国电影单刀直入原声大碟

法国电影单刀直入原声大碟

发布时间:2022-08-19 15:52:35

1. 单刀直入怎么没有范迪塞尔啊!难道有两个同名的电影

《单刀直入》 A Man Apart(2003)


导演:F·加里·格雷
编剧:Christian Gudegast/Paul Scheuring
主演:范·迪塞尔/拉伦兹·泰特/蒂莫西·奥利芬特/杰奎琳·奥拉德丝
类型:剧情/动作/惊悚/犯罪

2. 请问,韩国电影《标靶》有续集吗谢谢

没有的,标靶是翻拍的法国电影单刀直入,单刀直入就没有续集这一说。

3. 电影《单刀直入》

Buddy Klein - Nothing to Lose 好想是它

4. 电影《单刀直入》主题曲

哦 是不知道吧 我想 因为没有人回答,我只好回答你了

5. 动作电影 单刀直入 高清下载地址,高清bt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http://hi..com/pdy_movie/blog/item/b6b8dd726234af3bab184cff.html

这个片子算是典型的法国片里节奏紧凑的的一个了,从一个懦弱的幸福的小男人突然变成一个穷凶极恶的通缉犯,打人、袭警、开枪、劫持、抢车。那些小瞬间,他突然用电击器击倒警察;他小宇宙爆发,一枪打碎公车站的玻璃;他抢车,把人击倒在地,用手指着车主很凶恶的说:不许动!其时,手里并没有枪,但车主仍然被他气势所摄,呆在原地。

6. 范迪塞尔 单刀直入的片尾曲 就是电影结束时。他们在坟墓那里时那首。

Buddy Klein - Nothing to Lose

听听看是这个么

7. 各位电影达人帮忙想,这是部啥电影

星际传奇,共两部
范·迪塞尔 演的
范·迪塞尔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姓名:Vin Diesel
译名:范·迪索
又译:文·迪塞尔
原名:马克·文森特Mark Vincent
生日:1967年7月18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
身高:188cm
家庭成员:父母、双胞胎弟弟、两个姐姐
宠物:意大利大牧犬
爱好:《龙与地下城》游戏
◆2003年《首映》好莱坞权势榜第46位

[编辑本段]个人 简介
范·迪塞尔至今仍拒不向外界透露他的生活履历,甚至连真名都讳莫如深。他只向外界公开说自己的真姓是文森特,在纽约长大,父亲是一个戏院教师而母亲是占星术士——在狗仔队成群的好莱坞,能够如此有效的保守秘密简直是一件奇迹。

迪塞尔生就一张浅黑色、神秘兮兮的脸,外加一副低沉的嗓音,外型看上去像个足球运动员多过像演员。1997年他曾经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小投资影片《迷失》(Strays),这部影片给他带来了4万7千美元的收入。但是真正让他引起好莱坞注意的却是他此前出演的另一部影片,1995年的《千面人》(Multi-facial)。
一向善于发掘新人的斯皮尔伯格正是在看了《千面人》之后,注意到了范·迪塞尔,让他在《拯救大兵瑞恩》里扮演士兵阿德里安·卡帕佐一角——斯皮尔伯格是如此信任迪塞尔,甚至没有给这个角色安排替补B角。虽然这个人物只是一个戏份不那么多的小角色,但是斯皮尔伯格却给予了范·迪塞尔足够的信任,甚至没有给这个角色安排替补人选。一向标榜我行我素的范·迪塞尔虽然狂傲,但是却善于抓住机会,在大导演的悉心指导下,他所扮演的那个最壮实的二战士兵还是给人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也为他以后的演艺事业铺平了道路。接着,迪塞尔出演了两部相当成功的片子:科幻片《星际传奇》和讲述华尔街股市黑幕的《沸腾空间》。
迪塞尔强硬的作风也给他惹了一些麻烦,约翰·弗兰克海默曾想请他出演《驯鹿游戏》,结果他不但拒绝穿上垫衬肌肉的道具,还坚决要求增加自己的戏份——最后人家当然只好请他开路。
范·迪塞尔今年将与约翰·马尔科维奇和丹尼斯·霍普合作,在影片《暴力帮》(Knockaround Guys)中扮演一名暴徒的儿子,此外他还将在影片《暗黑破坏神》(Diablo)中出演毒品联盟的头目。同时多才多艺的迪塞尔还打算写一部有关纽约板球运动员的剧本《守门员》(Doormen)。
如果以前有人被好莱坞的专业人士评价为“拥有兰博一样的岩石个性,还有像詹姆斯·邦德一样的迷人风度”,那么你也许会感到言过其实。然而在如今这个崇尚狂放个性的时代,有一名影星却毫不谦虚地接下了这项赞誉。因为在他看来,他自己就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动作巨星。神秘、炫耀、张扬、冷漠、轻蔑,这一切特立独行、玩世不恭的街头做派,都不过是他极力标榜、吸引观众眼球的噱头。这位自我感觉比好莱坞的媒体膨胀得还要快的人物就是范·迪塞尔,一位声名远远凌驾于实力之上的明星。
不过,当范·迪塞尔告别了《拯救大兵瑞恩》后,这位对自己的未来戏路没有什么远大规划的男影星却陷入了迷惘之中。他在那部讲述华尔街股市黑幕的影片《股票分析员》中,莫名其妙地就充当了同时代影星本·阿弗莱克的配角,让人们看到了他因为缺乏定位而有些傻乎乎的眼神和表演。或许对后来崇尚耍酷的范·迪塞尔来说,《股票分析员》是他最想一笔抹去的演艺经历之一,因此此后他往往以奉行神秘主义为借口,对这部影片含混带过或者避而不谈。
但似乎幸运之神对这个淡黑脸庞的小伙儿有点情有独钟,因此范·迪塞尔并没有郁闷多久,就很快迎来了他迄今为止最风光的一部影片《速度与激情》,并成功地在其中向人们展现了他一身出色强壮的肌肉。事实上,在此之前,范·迪塞尔已经通过出演科幻片《星际传奇1:漆黑一片》奠定了自己动作明星的戏路。像他这样拥有高大威猛的身材却没什么演技的演员,走兜售自己力量与肌肉的动作路线,无疑是一种讨好的选择。尤其是在这部充满了疯狂飚车场面的《速度与激情》中,他更能在汽车的疾速奔驰中,将自己威猛而充满力量的肌肉与风一样的速度融为一体,把时尚与速度的视觉快感呈现给银幕前的人们。于是,在少男少女们的惊声尖叫中,《速度与激情》成为了2001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影片,范·迪塞尔也相应地成为了大红大紫的青春动作偶像。
迅速走红为范·迪塞尔带来了众多的片约,他也如同一辆加足了油的赛车,在自己的演艺之路上飚得不亦乐乎。在急速飞越了火爆的《速度与激情》后,他的名字与那张让人过目难忘的脸又出现在了间谍片《极限特工》中。在这部影片里,他公开对现代间谍电影的鼻祖詹姆斯·邦德表示出不屑。他认为007已经完全过时了,现在这个时代呼唤着用劲爆的啤酒代替温和的马丁尼,用功率强劲的越野摩托代替优雅的阿斯顿马丁跑车,用松垮随意的街头T恤代替一尘不染的名牌西装,最后归结为用狂傲不羁的他自己代替彬彬有礼的皮尔斯·布鲁斯南。他用自己的张扬与另类为《极限特工》打上了“范·迪塞尔影片”的烙印,也把更多人吸引进了他的魅力磁场中。
也许在这个新好莱坞的时代,无需演技,也不用智慧,仅凭几个火爆的角色就可以被人们称为新的精英代表。
在崇拜范·迪塞尔的人看来,他就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动作片新星,哪怕是那部仅仅把他当作一个西部牛仔符号的动作片《单刀直入》,也在观众席上赢得了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好声。
这时的范·迪塞尔已经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他骄傲地认为自己就是票房明星的代名词,他所主演的任何一部影片都能够刮起一阵票房风暴。但是当他满怀信心地在《星际传奇2》中再次充分地展示着他剽悍的肌肉、线条鲜明的脸庞和冷漠不羁的眼神和自以为神秘落寞的男人味道时,寥寥可数的票房收入却给这位自信满满的帅哥泼了一瓢冷水。范·迪塞尔顿时从演艺生涯的最高点跌落到了事业的低谷,他终于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去锻炼一下他那生疏已久的演技了。
于是,在2005年的喜剧片阵营里,我们看到了这位动作明星努力经营的影片《神勇奶爸》。虽然他在这部转型喜剧片中的表现生硬而笨拙,但却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脚踏实地的范·迪塞尔。他不再装酷,也不再盲目自信,只是用心地打磨着自己的演技,或许,这位迷失太久的小伙子是该捡起他七岁时在戏院里学到的表演基本功了。
或许范·迪塞尔所代表的,是一个与前辈影星完全不同的电影时代。这些新时代的偶像们不再从跑龙套做起,而是凭借外形条件一步登天;他们也不再以谦逊为美德,而是崇尚解放个性的傲慢与张扬。但是,他们也应该看到,无论是那个正在淡出我们视野的古典电影时代,还是他们主宰着的新电影时代,英雄和猛男都只是一种标签,而真正能吸引人们视线的,还是作为一个演员那不变的核心灵魂——演技。
范·迪索是好莱坞的一个谜,从不吐露自己的过去,似乎也不大在意自己的未来。在演完《速度与激情》、《极限特工》之后,范·迪索就被推成新一代动作天王,可他神情依旧,冷漠依旧。
范·迪索生就一张浅黑色、神秘兮兮的脸,外加一副低沉的嗓音。其实他真正叫人们疯狂的,并非是6英尺2英寸的威猛身材,也不是结实厚实的强硬肌肉,而是他玩世不恭、特立独行的街头做派。那样的轻蔑,那样的不屑,也许如此的气质才属于X世代的真正巨星。
● 以上十一个段落的介绍纯属完全外行的连影迷都算不上的超级业余解说
首先请分清电影与演员的区别
《星际传奇2》不受欢迎不代表迪塞尔演技有问题,因为《星际传奇2》更大的弊病是它根本就没有剧情,一个垃圾本子,让谁演也不可能获得成功,08年的《正当杀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罗伯特·德尼罗加上阿尔·帕西诺两人联手也不可能拯救一部垃圾片!
迪塞尔的迷人之处在于他的真实,在当今这个世界,人人都戴着面具,能有一个真实面对自我的硬派演员活跃在银幕上实属难能可贵!迪塞尔作风确实直率,但他也兼具着成熟的特性,他张弛有度的性格使他非常适合演那些能够拯救世界的英雄,加上他玩世不恭的态度——就成了另类的英雄。如果有些对电影和表演一知半解就已经混成影评人的人对迪塞尔的演技有微词,那我问你们,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游戏人间的小P孩还是一个虽然玩世不恭却能掌控局面的人?那些无知的影评人批评迪塞尔没有智慧,我问你们,你们写过剧本吗?你们知道写一个剧本和写一个几千字的影评的差别吗?你们做过制片人吗?我一直相信,一个人越多才多艺,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能走得更远,范·迪塞尔是个电影工业里的多面手,所以他更清楚走到镜头前时该做什么,本着忠于自己的态度,娴熟的做他该做的,这就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迪塞尔的个人魅力,推荐去看《星际传奇1》,也翻译成《一片漆黑》等。这部片子可以说简直就像是为他量身订做,他那张狂的个性、低沉的嗓音、危险却诱人的眼神、强健的身体等等这些都使得这个平庸的科幻剧本散发了独特的味道。《星际传奇1》拍摄于2000年,相比于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效果,也许这部年代较为久远的电影已无法满足习惯了宏大场面的观众,但迪塞尔的表现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大概是人们已腻歪了大多一副正义凌然的英雄形象,这也是他能够凭借这部电影跻身新时代动作影星的原因之一吧。
《星际传奇2》的剧本诟病很多,但对于迪塞尔迷来说,这部电影无疑将迪塞尔的个人魅力继续深化。比起《星际传奇1》中的耍酷缄默,第二部中的迪塞尔更加有血有肉,我想能看到他更为细腻的一面才是最值得的,将那后现代式莫名其妙的剧本情节抛之脑后吧,他在第二部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this could be one speed , mine!", 有意思的是"one speed"也是电影原声大碟音乐中的一首曲目,看来霸气十足也是大家公认的迪塞尔魅力。
接下来,迪塞尔拍了不少动作电影,不可否认的是他似乎并没有很仔细的挑选剧本,又或者在这个优秀剧本缺乏,特别是好的动作剧本匮乏的好莱坞时代,他已经没有什么太大选择。
《极限特工XXX》、《速度与激情》、《单刀直入》
连着3部电影,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另类不羁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而且都比较成功。
相较于老牌动作影星在电影中更为多面的个性,迪塞尔的英雄形象更为直接,他的动作电影中较少涉及爱情故事情节,这让他看起来威猛冷漠不近人情,也使得他的角色比较平面单薄。双刃剑,于他有好有坏。
2005年拍摄的《神勇奶爸》有不少人觉得它凸显了迪塞尔在喜剧方面缺乏幽默感的拙劣表现,可回头想想施瓦辛格那部喜剧圣诞片,也许我们的迪塞尔还是不错的。

[编辑本段]作品年表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4 《速度与激情4》(2009)演员
* Babylon A.D.,《巴比伦密码》 (2008)演员
* Hitman,《职业杀手》 (2007)制片人
* Find Me Guilty,《判我有罪》 (2006)演员
* The Pacifier,《超级奶爸》(2005)演员
* The Chronicles of Riddick ,《Riddick的历代》(2004)演员,制片人
* A Man Apart,《单刀直入》 (2003)演员,制片人
* Knockaround Guys ,《黑帮第二代》(2002)演员
* XXX,《极限特工》(2002)演员,制片人
*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速度与激情》 (2001)演员
* Boiler Room,《开水房》 (2000)演员
* Pitch Black2,《星际传奇2》 (2004)演员
* Pitch Black,《星际传奇》 (2000)演员
* The Iron Giant,《钢铁巨人》 (1999)演员
* Saving Private Ryan ,《拯救大兵瑞恩》(1998)演员
* Strays,《迷失》 (1997)演员,制片人及编剧
* Multi-Facial,《千面人》 (1995)演员,导演,制片人及编剧

8. 求好电影(精品)

推荐一些能感动你的电影
《我的名字叫罕》
很多朋友推荐.一部非常好的印度电影.前半部分你会笑,后半部分你会哭,结束的时候你会感动.
《这个杀手不太冷》必看的法国电影
《天伦之旅》看完后相信你对亲情会有更深的理解
《仙境之桥》我们要勇于面对一切,敞开自己的心扉。
《肖申克的救赎》不需要女主角的好电影
《千与千寻》我想对于它,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了
《暹罗之恋》少年之间的爱总是唯美感伤的

再来一些悬疑的电影,不到最后一秒你都不知道真相
《迷雾》
07年美国电影。
这简直是对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极大讽刺,完全反主流行为。
人性就是一团迷雾,你总在对与错之间徘徊。然后怅然若失。
《水果硬糖》
05年美国电影。
只有两个演员。
优等生凶猛。萝莉威武!
最后结局值得打个问号
《致命切割》
09年泰国电影。
《假面》的模仿作品,十分成功,我认为能超越原作。画面清新唯美之程度让你忽略掉了所有血腥
《致命魔术》
06年美国作品。惊悚悬疑作品美国作品是旁人超越不了的。
前一个小时比较闷,挺住了你发现高潮不断。最后有些科幻。
影片的最后让人脊背发凉,没有善与恶,只有真实。
《狙击电话亭》
02年美国作品,一个小小的电话亭,这样一个场景你能想到什么?
我只能感叹编剧无敌!
《致命ID》
03年美国电影。
如果你多多重人格产生好奇,欢迎围观。目前没有可以超越的
《记忆碎片》
2000年美国电影。
片段式叙述,重新在脑海中的剪辑穿插,让你一点都不觉得看电影是一种放松,那简直是脑细胞的告诉消亡。不坚持到最后一秒你永远不知道真相。
《蝴蝶效应》
难得的爱情惊悚悬疑片儿。

我唯一能做的最爱的你事情,就是让你远离我
《11:14》
03年美国电影。
黑色幽默非线性叙事的典范。
不算惊悚不算恐怖很轻松很可笑。
互为因果的多线叙事,让你看完恍然大悟。

就这些吧,希望你会喜欢。

9. 单刀直入的男主角是谁他还演过什么电影

吉尔·勒卢什 演过偷情大丈夫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 小小白色谎言

10. 《巴黎圣母院》的英文版好词好句

fig-油脂

对国内观众而言,美国社会的“油脂现象”(Grease)是很难理解的,要去观看这部过时电影的最大动力,无非就是如今吨位升级成“肥尊”的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 Travolta)在26年前的骨感以及当年他电动马达般的矫健身姿。而这部色彩鲜艳、没心没肺、片如其名显得有些甜腻的电影又何以会成为一代美国人的情结?

也许《油脂》对于美国人的意义也就像是《少林寺》之于我们,电影里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丹尼(Danny),他那油光锃亮的飞机头俨然就是美国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激动人心的迪斯科舞步、花团锦簇的青春以及一代美国人在年少时迷恋过的一切事物。这样的青春虽然找不到内涵,但就像油脂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叫人忍不住会羡慕这种年少优游。电影《油脂》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导演朗戴尔·克利瑟(Randal Kleiser)原本只是想拍一部针对青少年观众的青春校园歌舞片,但没想到竟然成就了几个“第一”: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第一部大制作、奥莉维亚·纽顿·强(Olivia Newton-John)(片中扮演女主角珊迪Sandy)的银幕处女作、影史上最赚钱的歌舞片之一、美国销量最高的电影原声专辑……而《油脂》的音乐剧同名原型也并非泛泛之辈,它以一出实验剧的身份慢慢渗入外百老汇,最终攻克百老汇舞台,直到1980年4月下档,以3388场演出的成绩,成为当时百老汇有史以来最长寿的音乐剧,这个纪录后来被音乐剧《歌舞线上》(A chorus line)打破。

电影《油脂》的剧情很简单,高中生丹尼和珊迪两情相悦,但就像歌舞片中任何一对小儿女一样,他们在进入最终的和谐境界前总要经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波折:矜持、猜忌、患得患失……最后在高中毕业嘉年华会上,丹尼与珊迪终于重归于好,他们俩乘着一辆鲜红的跑车,竟然就像是童话结局一般飞上了天空。

《油脂》的音乐很明显是以50年代的摇滚元素为基调,而电影本身则开创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迪斯科舞的新时代,相信就是这双重的怀旧色彩令国内观众在这部顶着经典光环的歌舞片面前摸不着头脑,却令一代美国人如醉如痴。但《油脂》片中蓬勃高涨的活力却是极富感染力的,这群发育成熟的高中生们,他们成长中的烦恼是极为舞台化的,以致观众会认为他们根本就无忧无虑,而当他们在摇滚舞曲的伴奏下,跳起既优雅又激烈的50年代社交舞时,这种青春在手的自信又令观众忍不住赞叹连连。《油脂》不问世事的纯真也许的确是种头脑简单,但它那样放肆以致到了古怪地步的青春表白,无论何时何地对你日渐沉闷的生活都将是次刺激。

fig-奥莉维亚·纽顿·强

与片中约翰·特拉沃尔塔充满年代特色的演唱相比,奥莉维亚·纽顿·强的歌声似乎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26年过去了,珊迪那首柔肠百转的《不可救药爱上你》(Hopelessly devoted to you)听来依然是那么动人且自然。这首女声独唱是电影《油脂》为扮演女主角的澳大利亚女歌手-奥莉维亚·纽顿·强度身订做的,因为在音乐剧原型里,属于女主角的唱段并不是很多,于是在经纪人-约翰·法拉(John Farrar)的一再坚持下,制作人罗伯特·史蒂伍德(Robert Stigwood)同意由约翰·法拉亲自为奥莉维亚创作了一首抒情歌曲。随着电影的热映,在无数观众的心目中,这首《不可救药爱上你》便成了楚楚动人的女主角-珊迪的象征,歌中那种少女情窦初开的感觉,就像这一幕场景时的皎洁月光,慢慢沉入水底的粉红色信纸和浮现在珊迪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丹尼笑脸,一切让人既惆怅又依恋。

奥莉维亚·纽顿·强的名字对国内歌迷来说也许陌生,但在西方,她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殿堂级歌手。在奥莉维亚30年的歌唱岁月中,从青春偶像、性感标志直到备受尊崇的实力巨星,可谓历尽风云。奥莉维亚·纽顿·强是四座格兰美奖、九座全美音乐奖的得主,由她一人便缔造了26首英美十大金曲,而这首《不可救药爱上你》则是她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不可救药爱上你》在26年间被许多女歌手翻唱过,国内音乐爱好者恐怕更多是在玛丽亚·凯瑞(Mariah Carey)的夏威夷演唱会上首次听到这首歌曲,玛丽亚·凯瑞的翻唱可谓绚丽,但却把原唱衬托得更加清新质朴,奥莉维亚那种发自天然的少女情愫在今日看来当真千金难求。奥莉维亚·纽顿·强在《不可救药爱上你》中那些绵绵不绝的叹息真是令人刻骨铭心,尽管珊迪的相思跳不出“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老话的概括,但她的全心全意却仍不失为一次最深情的倾诉,同时也在电影《油脂》动感十足的跳跃色彩上添加了沉静的一笔,令其动中有静,音乐层次更为饱满。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单曲
luanbu发表评论于2004-12-31 18:38:54

fig-星幻

《星幻》,法语音乐剧堂堂开山鼻祖,其题材之另类不禁令她被笼罩在了一片神秘云雾之中。《星幻》的情节乍看之下就是一个科幻故事,与手冢治虫的名作《大都会》颇有几份神似:在未来一座超级都市(Monopolis)中,野心涌动。权欲熏天的大亨、恐怖分子、过气女星、咖啡馆女招待、迷惘青年与娱乐红人,各色人物的命运通过城中一档热门电视访谈节目-“Starmania”被串联起来。《星幻》的独特在于它不像一般故事那样以时间为情节推进的根据,似乎在跳进之间,剧中人物的命运便各得其所,这种平面的表达方式使整出剧情本身就犹如一个集锦,带有电视娱乐那种特有的轻浮气味。《星幻》诞生于整个法国尚不认同“音乐剧”的时代,因此被称作是“摇滚歌剧”,但以简练粗犷线条演绎无穷变相的艺术风格固然生猛,回荡于全剧之中的感情色彩却过于阴郁悲观,是摇滚所难以承受的一种隐晦,超级都市其实是对现代社会病态现象的一种妖魔化模拟,那里钢筋蔽日,以致不见阳光,人们之间的伤害更大于爱,因此在《星幻》结尾,悲剧中的每一方终于醒悟:这一切究竟是否值得?

剧中恐怖分子之一-乔尼·奥科弗(Johnny Rockfort),既桀骜又单纯,身为他人攫取政治资本的棋子却不自知,而当真爱来临,他又自然地将自己命运的操纵权交到了爱人手中。这首《伤心之地》(SOS d’un terrien en détresse)正是乔尼·奥科弗悼念爱人的哀歌,他在歌中悲叹一个男人灰色的世界刚因真爱的出现而燃起希望,却又被无情的命运再次放逐到无尽的黑暗中去。《伤心之地》旋律起伏巨大,那一声由极低至极高的哀号震撼之极,伤痛凄厉到无以复加,是《星幻》悲剧色彩的顶点。《伤心之地》的最高音对每一个男歌手来说几乎都是极端,他们只能用一种挤压式的假声来处理,此刻音质变得如钢丝一般,尖利尤甚女声,与真声的面貌大相径庭,形成极大的听觉冲击。《伤心之地》可以说是法语音乐剧中男声单曲难度的最顶点,对歌手音域及爆发力要求极高,每一个完整版本都是实力的证明,因此不容错过。1978年至今的《星幻》相关唱片中,共有四位歌手演绎过这首超高难度的歌曲,以下一一介绍。

1、 丹尼尔·巴拉瓦恩(Daniel Balavoine)

作词:吕克·普拉蒙东(Luc Plamondon)

作曲:米歇尔·贝尔吉(Michel Berger)

作为第一任乔尼·奥科弗,丹尼尔·巴拉瓦恩拥有两个版本的《伤心之地》:78年的概念版以及79年的现场版。尽管受《伤心之地》这首歌的难度所限,令个人发挥的空间变得异常狭窄,但每位歌手于近乎崩溃的边缘所爆发出的不同特质却极尽浓缩,因此印象强烈到惊人。丹尼尔·巴拉瓦恩的音质可谓阴柔,他在《伤心之地》中流露出的悲伤虽然柔软,但感染力却是历年版本中最强的,让人感叹在这世间竟然会有如此难以忍受的愁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丹尼尔·巴拉瓦恩每句尾音时的颤抖,似乎是哽咽一般,带着一种虚弱、疲惫以及孩子般的惶恐,栩栩如生地形容出了爱人死去这一打击对乔尼·奥科弗而言就如世界末日来临。

2、 诺曼·古乌(Norman Groulx)

作词:吕克·普拉蒙东

作曲:米歇尔·贝尔吉

1988年,诺曼·古乌扮演了乔尼·奥科弗这个角色,时隔十年之后,他又在1998年的《星幻》二十周年纪念版再次出演同一角色,诺曼·古乌在《星幻》舞台上的活跃令我们有机会比较十年前后同一人的两版《伤心之地》。1988年版的《星幻》充满了当时的时尚元素,钉满金属扣的黑皮衣、摩托手套、破烂的牛仔裤、单只耳环、鸡冠一般的朋克发型,便是代表了80年代的叛逆精神,其中的乔尼·奥科弗以恐怖组织首领的身份,造型自然极尽桀骜,但歌手的音质却有一种稚嫩的天真,于是在几首强劲的摇滚唱段中令人隐隐感觉这名恐怖分子的强悍不过是皮囊,一首《伤心之地》证实在凶悍的外表下,乔尼·奥科弗果然便如不经世事的孩子一般脆弱。而在1998年的二十周年纪念版中,诺曼·古乌的歌喉明显成熟,1988年时那种甜腻的感觉终于淡了许多,《伤心之地》中的哀号他终于有自信处理得呼天抢地般的响亮,另外他继续发挥了在1988年《伤心之地》里打破平稳节奏的处理手法,在假声部分将乔尼·奥科弗抑制不住的强烈痛苦一泻而出,更增强了戏剧的效果。

3、 彼德·金斯伯瑞(Peter Kingsbery)

作词:蒂姆·莱斯(Tim Rice)

作曲:米歇尔·贝尔吉

1992年,大名鼎鼎的词作者蒂姆·莱斯将这出吕克·普拉蒙东的原创改写成了英文剧本,命名为《大亨》(Tycoon),唱片公司召集了一批知名的欧美歌手灌录了一张《大亨》的精选唱片,而演唱英语版《伤心之地》-《你是唯一》(Only the very best)的是著名的知更鸟乐队(Cock Robin)主唱-彼德·金斯伯瑞。

彼德·金斯伯瑞不像其他几位演绎者那样在舞台上直接扮演过乔尼·奥科弗这个角色,他的方式就颇为正气,自有一股冷冷的克制,尽管缺少法语版中那种悲痛欲绝的煽情力量,却又具备了一种即使不问前因后果也能单刀直入的犀利,非常适合并不了解剧情的流行音乐爱好者来感受歌曲要表达的极度痛苦。彼德·金斯伯瑞的特色在于他的鼻音很重,歌曲因此便带上了一种在英语流行歌坛中颇受欢迎的蓝调特质,再加上配器的方式比较温和,蒂姆·莱斯的英文歌词中也没有提到特意的戏剧情景,这令《你是唯一》既直接又通俗,纯粹便以一首流行单曲的面貌出现。

4、布乌诺·佩勒提耶(Bruno Pelletier)

作词:吕克·普拉蒙东

作曲:米歇尔·贝尔吉

这个深情的版本来自于94年莫甘达剧场版,由魁北克歌手布乌诺·佩勒提耶扮演的乔尼·奥科弗造型剽悍,外形与声线皆极尽阳刚狂野之能事,与乔尼·奥科弗“不问明天”的麻木人生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相比《星幻》的历年版本,布乌诺·佩勒提耶的表演才算是真正做到了角色姓氏所意味着的“激烈摇滚”(Rockfort). 而在这首慢版抒情《伤心之地》中,布乌诺·佩勒提耶的嗓音表现舒展,显示出了由低至高游刃有余的超强实力,以上介绍的几个版本中,歌手们在唱到真声部分最高音时都会用一个转折来进行缓冲,但只有布乌诺·佩勒提耶一人敢于一鼓作气直捣黄龙,而且他即使在那声假声的悲叹中,最末一记如嚎叫般将力量全部洒出的独特演绎办法也不失角色的狂野气质。布乌诺·佩勒提耶一贯强悍的个人风格和他那把著名的铁嗓不禁令人怀疑他这个版本的乔尼·奥科弗会不会依然外强中干?94年莫甘达剧场版的《星幻》带有极其浓烈的魁北克特色,女声苍凉男声有力,并有一种狂暴的性感盘旋其中,将《星幻》的不羁推向了光大,是历年中非常突出的一版。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cd
luanbu发表评论于2004-12-31 18:40:32

CD推荐之《巴黎圣母院》

剧目介绍:见第五章第一节

1、 法语版概念单CD

Notre Dame de Paris

发行年份:1998

唱片公司:Pomme Music

时间长度:01:04:22

主要演员:诺阿(Noa), 卡胡(Garou), 丹尼尔·拉瓦尔(Daniel Lavoie), 布乌诺·佩勒提耶(Bruno Pelletier), 派特利·费奥伊(Patrick Fiori), 吕克·梅尔维耶(Luck Mervil), 居莉·泽娜提(Julie Zenatti)

推荐度:****

fig-巴黎圣母院CD-1

概念CD中艾丝米拉达的角色是由美裔女歌手诺阿担任,诺阿音质浑厚,由她诠释的《波希米亚女郎》、《异教徒的圣母颂》及《求存》含有一种沧桑且苦痛的内涵,但论及情感流露的自然,那概念版中的艾丝米拉达则远远比不上98全剧版中的伊莲娜·西嘎哈。除了诺阿后来由于唱片合约问题而退出《巴黎圣母院》剧组外,概念版中的其他歌手全被保留到了首演阵容中。

在这张CD销量的面前,音乐剧迷和流行音乐爱好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这张概念CD在流行音乐市场上大受欢迎,令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未演即红。作为在正式公演前向大众推出的一个概念,几位主演在录音时仍没有完全地进入角色状态,但CD中收录的16首主打,其创作水准之高整齐划一,它们选择性地勾勒出音乐剧的大致轮廓,人们以小见大,情不自禁地从这张概念CD的动听出发,去揣测整出音乐剧将会是多么的不同凡响。这张概念CD的录制及发行为唱片公司、剧组及市场提供了一次热身,而后便共同期待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国会大厅的石破天惊。

2、 巴黎国会大厅版全剧双CD

Notre Dame de Paris Version Intégrale

发行年份:1998

唱片公司:Pomme Music

时间长度:02:16:33

主要演员:伊莲娜·西嘎哈(Hélène Ségara), 卡胡(Garou), 丹尼尔·拉瓦尔(Daniel Lavoie), 布乌诺·佩勒提耶(Bruno Pelletier), 派特利·费奥伊(Patrick Fiori), 吕克·梅尔维耶(Luck Mervil), 居莉·泽娜提(Julie Zenatti)

推荐度:*****

fig-巴黎圣母院CD-2

巴黎国会大厅版全剧双CD被公认为是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相关CD中最有收藏价值的一张。这套双CD装祯精美,并附有全部歌词及大量剧照,而最重要的是,它完整记录了1998年《巴黎圣母院》首演时震撼人心的全部过程。《巴黎圣母院》独特之一在于现场演出时音量极大,不论伴奏还是演员的歌声,在强度上首先便能对观众的感官形成冲击,在这种条件下,巴黎国会大厅版全剧双CD的现场收音仍然没有变“混”,保持着高度的清晰,演员们的音质甚至细微到气息都纤毫毕现。

相比概念CD中兢兢业业但总感觉有些貌合神离的演绎,那六位主演在1998年9月的现场表现令所有的巴黎迷们都为之叹服:诗人葛林果的澎湃飞腾穹顶响彻云霄,圣母院副主教弗候罗于尊贵中难掩如虫蚁咬啮心灵般的痛苦,敲钟人卡西莫多撕裂般的沙哑令人感慨他的无边苦难,卫队长腓比斯光芒耀眼便如同骄阳一般,乞丐王克娄潘狂放愤慨野性难驯,千金小姐百合的怨毒瞬间从花朵般的甜美中裂变……而替代诺阿加盟首演阵容的伊莲娜·西嘎哈,她扮演的艾丝米拉达仪态万方,深情且温柔,以上阵容被巴黎迷们形容为“梦幻”,是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魅力的一个重要源头。

这套音乐容量比起概念CD来要超出三倍都不止的全剧CD,带给听众的感动又何止要超过三十倍?限于篇幅而无法在概念中展示的《钻石般的眼眸》、《愚人教皇》、《腓比斯的意义》、《以我居处为家》、《爱之谷》等大量唱段,终于被灌录在这套双CD中,令为它们而心醉神迷的人们得以一遍遍地重复聆听。由于是演出现场收音,台上台下的互动也通过掌声、喝彩、演员谢幕并返场等形式被记录在了唱片里,从中可以发现这出音乐剧在当时确实已经深入人心,观众收放自如的掌声既烘托了现场气氛又不至于打断演出的正常进行,证明他们对《巴黎圣母院》的结构有着相当充分的了解。

3、 英语版概念单CD

Notre Dame de Paris Version Anglaise

发行年份:2000

唱片公司:Pomme Music

时间长度:01:03:05

主要演员:蒂娜·阿瑞娜(Tina Arena), 卡胡(Garou), 丹尼尔·拉瓦尔(Daniel Lavoie), 史蒂夫·巴尔萨莫(Steve Balsamo), 布乌诺·佩勒提耶(Bruno Pelletier), 吕克·梅尔维耶(Luck Mervil), 娜塔莎·圣皮埃尔(Natasha St-Pierre),

嘉宾:席琳·迪昂(Céline Dion)

推荐度:***

fig-巴黎圣母院CD-4

这张CD是在英语版《巴黎圣母院》在伦敦西区著名的多米尼奥剧场首演前推出的概念唱片,著名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昂受邀在其中翻唱了音乐剧的主题曲-《求存》,这作为该CD的一大卖点而被媒体大加渲染。

英文版的阵容比起巴黎国会大厅版来有不小变化,主要是98年阵容里的法国籍歌手都被来自英语地区的歌手所代替,人气渐旺的流行新贵-澳大利亚的蒂娜·阿瑞娜和在96年版《万世巨星》中扮演耶稣的英国歌手-史蒂夫·巴尔萨莫分别扮演艾丝米拉达和腓比斯,而早在魁北克版《巴黎圣母院》中即接替居莉·泽娜提出演百合的娜塔莎·圣皮埃尔则与剧组中其他四位同样来自加拿大的男歌手一起凭借本身的双语优势加入了《巴黎圣母院》进军伦敦西区的壮举。

但英语版的问题在于剧本的翻译令人失望,当时剧组请来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得主,《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我心永恒》的词作者-威尔·杰宁斯改编法语原版,但没想到威尔·杰宁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英语版的剧本颇为直白,与原来法语版的意境之间形成了差距,况且威尔·杰宁斯在改写时没有很好地衡量过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呼应,因此令原曲的优美完整也被打了折扣。

英语版概念单CD的选曲与法语版基本相同,只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用蒂娜·阿瑞娜与卡胡的对唱-《囚笼之鸟》替换掉了两位加拿大男歌手布乌诺·佩勒提耶与丹尼尔·拉瓦尔的对唱-《佛罗伦斯》。这张CD里的歌手表现总感觉有些似是而非,蒂娜·阿瑞娜和史蒂夫·巴尔萨莫在概念中找不到角色感觉的状况还情有可源,但是从法语版移植过来的几位主演们,却在英语改编面前拘谨得放不开手脚,尤其是诗人葛林果的扮演者-布乌诺·佩勒提耶,他在法语版中那种令人印象极其深刻的超级自信在这张英语版概念CD中却大打折扣,而且那首作为《巴黎圣母院》气度标志的《大教堂时代》令人费解的被灌录得音量很轻,震撼度大大降低。

4、 巴黎莫甘达剧场版全剧双CD

Notre Dame de Paris Live Mogador 2001

发行年份:2001

唱片公司:Pomme Music

时间长度:02:09:41

主要演员:西厄勒(Shirel),杰热姆·高莱(Jérôme Collet),米歇尔·派斯卡(Michel Pascal),理查·夏厄斯(Richard Charest),奥迪·居里安内(Roddy Julienne),安·梅松(Anne Meson),苏伊勒·尼高莱(Cyril Niccolaï)

推荐度:***

fig-巴黎圣母院CD-4

这是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第二代阵容的现场全剧录音,演出地点在巴黎著名的莫甘达剧场,而这一阵容基本上也就是2002年12月-2003年1月赴华演出的阵容。与巴黎国会大厅版全剧双CD相比,莫甘达剧场版的现场录音效果依然极其完美,演员们的歌声及伴奏既有种庞大的空间感,而且质感也非常真实。

莫甘达剧场版在《腓比斯》、《身为神父恋红颜》、《坐骑》和《迷途知返》这四首唱段的顺序上发生变化,《生命摆荡》被改写成卡西莫多的唱段,另外《艾丝米拉达,你知道》、《奇迹之殿》、《诱拐》及《哨赠予你》中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动。

有巴黎国会大厅版珠玉在前,莫甘达剧场版中歌手们的表现很遗憾地只能被评作“二流”,不仅是实力上的差距,歌手们的感情也不够投入,从头至尾都游离在1482年的那场爱恨纠葛以外,这对于至情至性的《巴黎圣母院》而言,是致命的缺陷。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dvd
luanbu发表评论于2004-12-31 18:43:17

3.1.1 《巴黎圣母院》

fig-巴黎圣母院DVD

(1)简介:

2002年末至2003年初,携着新年的欢乐气息,第二代阵容的《巴黎圣母院》与北京和上海的观众见面了。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中国观众对新兴的法语音乐剧毫无概念。没想到,此番演出过后,国内迅速掀起了一股“巴黎热”——许多根本不懂法语,同时对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也懵懂无知的人,都被它所深深打动,同时人们追根溯源,最终倾倒于《巴黎圣母院》巴黎国会大厅首演版的无穷魅力。

《巴黎圣母院》DVD摄制于1999年,2001年正式发行,并没有遵循伦敦西区或百老汇的惯例,即演出下档前不发行该剧的录像版。这种开放的姿态不仅使观众们得以享受到一场音乐剧盛宴,同时也有效地扩大了该剧在世界各地的影响。

它的包装极富巧思,将文学气息与这部音乐剧本身的浓重特质熔于一炉。改编自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同名巨著的这部音乐剧,音乐优美滂沱,七大主演声色双全,并以一种极现代的舞台表现方式继承了原著中无垠的浪漫和炽热的人文激情。作为法语音乐剧无可争议的代表性剧目,《巴黎圣母院》带给观众的是一种与传统英美音乐剧截然不同的视听冲击。

《巴黎圣母院》的舞台宽20.2米,高8.9米,在演出中除了有一堵石墙作为背景以外,绝大多数时候几乎都空无一物,这座舞台就像是一幅硕大的抽象画,同时又具有一种表现主义特有的浓烈色彩与强劲笔触。在雨果的原著中,巴黎圣母院这座活生生的建筑是与具体故事情节分庭抗礼的另一名绝对主角,而圣母院这种奇特的,如人一般的感情在舞台上便通过三根排水兽石柱的缓缓移动而变得生动起来。另外,音乐剧也并没有省略雨果以一名思想家身份在书中所作的抒发,在相当于原著第五卷的唱段《佛罗伦斯》中,模拟圣母院玫瑰窗的灯光效果使文艺复兴三百年过程中人类面对神圣威慑却终于昂起头颅寻到自我的画面仿佛变成永恒一般。导演吉耶·马乌(Gilles Maheu)以这种大刀阔斧却蕴涵深意的表现手法令《巴黎圣母院》的意义被隐藏到了印象背后,一方面现代感官与这个1482年古老传奇之间再也没有距离,而另一方面,人们再也找不到有比这种前卫更好的方式用来保留原著神髓。

舞蹈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而且,与一般英美音乐剧不同的是,它采用了一种“歌舞分开”的方式。《巴黎圣母院》中的舞蹈场面全部是由专业舞蹈演员完成,因此难度极高,当舞者们以激烈的肢体语言表达剧中人物内心情感的同时,歌手们又从另一层面用歌声来刻画人物的心灵,这样舞台就成为一个多元的立体,也因此观众会觉得音乐剧中的人物要比印象中的原型来得更加血肉丰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黎圣母院》舞蹈中完成特技部分的是法国Yamakasi七人组,相信看过吕克·贝松名片《企业战士》的中国观众们对这七名极限好手的矫捷身姿一定印象深刻,在《巴黎圣母院》中,他们时而倒吊在100公斤的巨钟内完成种种高难动作,时而沿着石墙背景垂直下降,时而化身为卡西莫多与艾丝米拉达的灵魂盘旋升空,为音乐剧的观赏度添色不少。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最好听的音乐剧之一,由理查·科西安特(Richard Cocciante)谱写的旋律在两个多小时内竟然没有对白的打断,实在是惊世才华与绝对自信的展现,许多观众在第一次观看《巴黎圣母院》时即被优美的唱段所深深打动,更为其中七位主演的个人魅力而再次倾倒。当《巴黎圣母院》1998年在巴黎国会大厅首演时,七名主演中既有歌坛老将,也有默默无闻的新人,而《巴黎圣母院》暴风雨般的惊人成功不仅打开了法语音乐剧的局面,同时也成就了一次气势凌厉的造星之举: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扮演者-卡胡(Garou)一跃成为法国流行歌坛当年的最大一匹黑马,而如今卡胡则早已塑成法语流行第一男的金身,另外艾丝米拉达的扮演者-伊莲娜·西嘎哈(Hélène Ségara),也从当年的事业初有转机而一举当选为法国最受欢迎女歌手,更被媒体称作为“法语流行抒情天后”。

综此种种,相信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那座蔚蓝色舞台所秉承的写意精神自序曲伊始便能令你将不通法语无法领会剧中涵义的担忧抛向脑后。

(2)DVD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巴黎圣母院,又译“钟楼怪人”

法语片名:Notre Dame de Paris

类型:音乐剧

发行年份:2001年

发行公司:Pomme Music

视频:4:3

音频:杜比立体声

字幕:法语/英语/西班牙语/丹麦语

容量:D9*1

片长:150分钟

花絮: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幕后制作花絮

剧本:吕克·普拉蒙东(Luc Plamondon)

作曲:理查·科西安特(Richard Cocciante)

导演:吉耶·马乌(Gilles Maheu)

主演:艾丝米拉达(Esmeralda) – 伊莲娜·西嘎哈(Hélène Ségara)

卡西莫多(Quasimodo) – 卡胡(Garou)

弗候罗(Frollo) – 丹尼尔·拉瓦尔(Daniel Lavoie)

葛林果(Gringoire) – 布乌诺·佩勒提耶(Bruno Pelletier)

腓比斯(Phœbus) – 派特利·费奥伊(Patrick Fiori)

克娄潘(Clopin) – 吕克·梅尔维耶(Luck Mervil)

百合(Fleur-de-lys) – 居莉·泽娜提(Julie Zenatti)

阅读全文

与法国电影单刀直入原声大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