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苏联歌曲三驾马车歌词是什么
前苏联歌曲《三驾马车》在国内常用译名是《三套车》。
中文名称:三套车
填 词:列昂尼德·特瑞佛列夫
谱 曲:彼得·格鲁波基
音乐风格:俄罗斯民歌
歌曲语言:俄语
歌曲歌词:
俄文:
Вот мчится тройка почтовая
По Волге-матушке зимой
Ямщик уныло напевая
Качает буйной головой
О чем задумался детина
Седок приветливо спросил
Какая на сердце кручина
Скажи тебя кто огорчил
Ах милый барин добрый барин
Уж скоро год как я люблю
Да нехристь староста татарин
Меня журит а я терплю
Ах милый барин скоро святки
И ей не быть уже моей
Богатый выбрал да постылый
Ей не видать веселых дней
Ямщик умолк и кнут ременный
С голицей за пояс заткнул
Родные Стой неугомонный
Сказал сам горестно вздохнул
传统译本: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
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
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
为什么低着你的头
是谁叫你这样的伤心
问他的是那乘车的人
3你看吧这匹可怜的老马
它跟我走遍天涯
可恨那财主要把它买了去
今后苦难在等着它
你看吧这匹可怜的老马
它跟我走遍天涯
可恨那财主要把它买了去
今后苦难在等着它
1901年左右,一首民歌《三套车》流传开来,歌曲表现了马车夫深受欺凌的悲惨生活。当时,俄罗斯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马车成了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马车夫的生活也格外漂泊。在歌曲《三套车》中,马车夫奔波在寂寞的长途,唱出了忧伤,苍凉的旋律。
B. 俄军战略轰炸机三驾马车至今仍有威慑力吗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成立远程轰炸航空兵和研制装备远程重型轰炸机的国家,早在1914年12月23日,沙皇俄国就成立了远程轰炸机部队,因此俄罗斯将这一天确定为“远程轰炸航空兵日”。至今,俄罗斯的远程航空兵已经走过了106年的风雨历程,这期间既有卫国战争时期辉煌战绩,也有冷战时在全世界天空高悬核剑的耀武扬威。
不过,相比于前上述两款战略轰炸机展示的强大打击能力,图-22M3展示出的配置就有些寒酸了。俄军在其前方放置的都是一些无制导炸弹,这显示出这款飞机很可能用于投放俄军军火库中的普通炸弹,而非精确制导武器。考虑到俄罗斯军火库中精确制导武器的比例,还并不是那么高,图-22M3和非精确制导武器搭配也就可以理解了。
C. 俄罗斯空军有三驾马车中国空军有什么
j10改,j11b(j11就是山寨su27,但中国人山寨后知道吸收改进,就该出了ab两型,b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俄罗斯装备的su27了),以及传说中的j20(这个可是纯国货,美国的f-22,f35都没形成可靠战斗力,俄罗斯的t50更不知道在那个娘胎里呢)
D. 为什么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上的造诣上有那呢多成就 啊
大噶好,【知道日历】官方回答时间到!
俄罗斯是一个艺术大国,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音乐领域,有居伊、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形式多样,囊括交响乐、协奏曲、歌剧、器乐独奏,可谓应有尽有;
舞蹈上,出现过尼因斯基一度震惊世界的现代舞,也有古典芭蕾;
文学方面,托尔斯泰、果戈里、别雷、陀斯多耶夫斯基各有建树;
艺术上也有开创了构成主义的塔特林、罗辰柯等…
综上所述,独特的社会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政治上从上而下的推广、人民自发的热爱等等,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有了俄罗斯繁盛的文化建树,如今去俄罗斯留学进修艺术的学子,依然为数众多。
关注【知道日历】官方账号,历史上的今天有什么,知道日历都知道。
E. 当代俄罗斯电影的介绍
《当代俄罗斯电影》是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李芝芳
F. 俄罗斯冬奥会是哪一年
俄罗斯冬奥会是2014年2月7日。
北京时间2月8日0时14分,2014年索契冬奥会正式开幕。本届冬奥会共设15个大项,98个小项的比赛。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将参加4个大项、9个分项、49个小项的比赛,虽然没有了王濛等名将参赛,但仍有希望冲击4枚金牌。
俄罗斯冬奥会介绍
在这场冬奥盛会的开幕式上,俄罗斯人借由体育、奥林匹克所述说的“俄罗斯之梦”,翩跹起舞。开幕式向观众展示了俄罗斯童话人物、果戈理作品《死魂灵》中的俄罗斯三驾马车、彼得大帝率领的五艘军舰组成的舰队等多个经典形象。观众被从俄罗斯沙皇时代带入二十世纪。体育场中呈现出15座建筑、6部机车、6座桥和雕塑。
索契冬奥会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奥会。在筹备这次盛会的7年间,索契新建了11座冬奥会场馆,完成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冬奥会总耗资超500亿美元,其中70亿美元用于场馆建设,其余400多亿美元全部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G. 为什么俄罗斯的艺术如此深厚
契诃夫曾自谦地说过:“俄罗斯艺术的三驾马车,第一个毫无疑问,首推文豪托尔斯泰,其次分别为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画家列宾。”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828-1910)
小军官托尔斯泰可称得上是俄罗斯第一位战地记者。他的战争三部曲从火线传到后方,一下子就轰动了,从沙皇到百姓,“全俄罗斯都在读这些小说”,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沙皇还下令将小说翻译成法文。
是什么力量感动了读者?因为作家在小说中第一次描写了所谓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的牺牲精神与贵族军官的道德低下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条线索贯串了文豪一生的创作,特别是《战争与和平》。在这部煌煌巨作中,他无情地鞭鞑了阿那托里那种醉死梦生的纨绔青年。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战争与和平》让人想起柴可夫斯基的《1812》。《战争与和平》开卷明义第一章,写的是拿破仑无视国际法,越境从他国把翁季昂公爵捉拿回法国受审。这件事当时在各国引发轩然大波。
今天,同样的历史也在上演,某国先是从巴拿马越境缉拿该国总统诺列加回国审判。再先后追杀了伊拉克和利比亚两个国家的元首。
我们不得不钦佩托尔斯泰的洞察力,似乎早已预料到未来的世界舞台还会重演着这一幕。
托尔斯泰始终心系人民,年老之时为农民子弟办学校;在听《如歌的行板》时,会泪流满面,说“我已经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而这首哀伤的曲子恰恰又是柴可夫斯基从乡间泥水匠而来。两个伟人,心,是想到一处的。
托尔斯泰从小生活在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周围的亲友基本都会弹钢琴。他学过钢琴,知晓乐理,能四手联弹,对音乐有深刻的领悟与独特的见解。
他喜欢肖邦、格林卡和拉赫玛尼诺夫,而不太喜欢贝多芬,就像他不喜欢莎士比亚一样,还曾用贝多芬的一个乐曲名写过一部小有争议的小说《克莱采奏鸣曲》。
文豪的庄园雅斯纳亚-波良纳,经常都会迎来众多音乐家和以克拉姆斯科依为代表的画家,都成为庄园座上客。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844-1930)
然而,托尔斯泰似乎更钟情于克拉姆斯科依的学生列宾。当时,托尔斯泰本人首访了列宾的工作室,随后列宾也有幸在雅斯纳亚-波良纳小住,零距离一睹文豪的风采。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许多列宾画笔下的托尔斯泰。
列宾画托尔斯泰
画家墓地与托尔斯泰的墓地如出一辙,如此朴实,如此深厚,可见他们身怀着同样的情怀与信仰。
九世纪中叶,拜占庭教士西里尔兄弟以希腊语为基础,替斯拉夫人创制了文字。西里尔文就是曾经诞生过普希金和托尔斯泰这些大师的俄语的老祖宗。陪随着西里尔文和东正教的传播,具有浓重古希腊文明色彩的拜占庭文化进入了俄罗斯。
俄罗斯红场
俄罗斯,同神圣罗马帝国一样,沿用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国旗,沙皇称为凯撒(沙皇在俄语中就是凯撒谐音)。
以古希腊乐理知识为基础的拜占庭音乐,在东正教多样的礼仪中发展起来,对西欧和俄罗斯的音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俄罗斯艺术家看重文化的传承。
托尔斯泰谦恭地把普希金称为自已的父亲;柴可夫斯基为恩师尼古拉-鲁宾斯坦曾写下著名的钢琴三重奏,动情演奏出悲恸、敬仰的情感。
柴可夫斯基过世后,年轻的拉赫玛尼诺夫也为他写下了几乎是同样格调的一首钢琴三重奏,以悼念心中偶像。
俄罗斯艺术的深厚,还在于每一位艺术家的才识过人。
鲍罗丁工作上是投身科学研究前沿的化学家,而业余爱好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作曲。里姆斯基-科萨柯夫则是一名海军军官,他的航海日记成了小刀会研究的第一手史料。
俄罗斯艺术之所以深厚,还在于它的根是深深扎在土地中的。从总统到普通百姓,都热爱艺术,乐此不疲。
俄罗斯的地铁以雕塑和名画装饰点缀,因此被誉为“全球最美的地铁”;在博物馆里,你可常见到家长带着孩子富有兴致地参观与讲解。
俄罗斯有一首歌让人唏嘘不已—《鹤群》。那是一首士兵安魂曲。几千名士兵齐声吟唱,呼唤战友,台下则是一片抽泣。
“有时,我觉得那些战士,
没有从流血的战场归来,
他们没有埋在我们的土地,
他们变成一群白鹤,
从遥远的战争年代飞来,
送来声声啼唤……”
普京曾亲驾三角翼滑翔机,引领鹤群翱翔,进行飞行表演。有人说,那是一次精心的政治秀,但它的意义却非比寻常。普京要引领的,是整个俄罗斯,是这个民族的全体民众的心。
H. 国外电影强(世界各国电影综合实力15强排名)
国外电影强(世界各国电影综合实力15强排名)I. 求~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史
俄国文化:俄罗斯的电影发展史概述
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同时它早已被公认为一种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电影制造并驾驭舆论,所以它不仅吸引观众,也会引起当局的密切关注。
拍摄电影所需的各项技术在电影出现以前就已经具备了,但是必须把这些技术变成一种有效的体系,1895年卢米埃尔就做了这项工作。很快在巴黎放映了首场电影。电影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1896年也举行了首场放映。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了俄国的电影工业。俄国的首批电影公司是1908年出现的。俄国在电影发展中的杰出作用是,它很快就意识到了电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首批出现的艺术片都是为民歌和俄国经典著作配画。1911年至1913年,俄国摄制了头一批篇幅较长的动画片。导演弗拉基米尔·加尔金拍摄了电影《贵族之家》(1915年)。他还同雅科夫·普罗塔扎诺夫一起执导了影片《娜塔莎·罗斯托娃》(1915年)。普罗塔扎诺夫则执导了由著名演员伊万·莫茹欣主演的《黑桃皇后》(1916年)和《谢尔盖神父》(1918年)。由出名的美人薇拉·霍洛德娜娅和薇拉·科拉利主演的《人世戏剧》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苏联时期意识到了电影(尤里·热利亚布日斯基和列夫·库列绍夫拍摄的电影)的宣传作用。私人摄影室拍摄了根据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的剧本改编并由其参与制作的电影《小姐和流氓》(1918年)以及由伊万·莫斯克温主演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波利库什卡》(1919年)。从1922年起电影业由国家电影局主管。国家组建了电影制片厂,为电影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自由,这收到了震撼世界的效果。谢尔盖·爱森斯泰在《战舰“波将金”号》、《罢工》和《十月》(1925年,1927年),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在《母亲》(1926年根据马·高尔基的作品拍摄)、《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年)和《成吉思汗的后裔》(1929年)等影片中塑造了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新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以描绘生活的各个侧面而见长的电影艺术学派。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摄制的影片中,突出的有普罗塔扎诺夫的《第四十一》(1927年)、弗里德里希·埃尔姆列尔的《帝国的废墟》(1929年)、尼古拉·艾克的《生路》(1931年)和鲍里斯·巴尔涅特的《边区》(1933年)。
斯大林时期拍摄的影片急剧减少,国家对电影的监督严格化,每拍一部电影都需动员大量资金。新片的上映成了大事。在这种气氛下,出现了瓦西里耶夫弟兄的《夏伯阳》(1934年)、亚历山大·扎尔希和约瑟夫·海菲茨的《波罗的海代表》(1937年)和米哈伊尔·罗姆的《列宁在十月》(1937年)等影片。音乐剧成为电影艺术的另一个重要门类,它在当时的社会属于一种大众文化。音乐剧代表作品有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夫导演的《快乐的人们》(1934年)、《大马戏团》(1936年)和《伏尔加啊,伏尔加》(1938年),伊万·佩里耶夫导演的《拖拉机手》(1939年)和《养猪女和牧羊郎》(1941年)。当时还拍摄了历史史诗影片:爱森斯泰导演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伊凡雷帝》。
20世纪60至80年代,战争成了电影艺术的主题,这方面的影片有: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的《雁南飞》(1957年)、格里戈里·丘赫莱伊的《关于一个士兵的叙事诗》(1959年)、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1962年)和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年)。
20世纪60年代的问题反映在米哈伊尔·什韦采尔的《陌生的亲戚》(1956年)、罗姆的《一年中的九天》(1962年)和瓦西里·舒克申的《有这么一个青年》等影片中。格奥尔吉·达涅利亚的《我阔步在莫斯科》(1964年)和埃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小心汽车》(1966年)等喜剧片反映的都是生活问题。这一时期,许多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如科津采夫导演的《哈姆雷特》(1964年)和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战争与和平》(1966至1967年)。
20世纪70年代是导演-哲学家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安德烈·鲁布廖夫》、《镜子》和《思乡》)和格奥尔吉·达涅利亚的创作高峰期。马克·扎哈罗夫和埃利达尔·梁赞诺夫拍摄的大多数影片也集中在这一时期和随后的10年。费奥多尔·希特鲁克和尤里·诺尔施泰因创作了动画片的精品。
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经济动荡摧毁了原有的电影生产和发行体系,但是对电影的需求并没有下降。列昂尼德·盖达伊、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埃利达尔·梁赞诺夫、格奥尔吉·达涅利亚和安德烈·孔恰洛夫斯基等导演在困难的条件下继续进行创作探索。
这期间出现了不少新人。导演·索库罗夫、巴拉巴诺夫、罗戈日金和托多罗夫斯基等人拍摄的影片在俄罗斯国内外均受到观众的好评。
网络找的
J. 俄罗斯空中的“三驾马车”是哪“三架”
是指图-22M、图-95、图-120这三个型号的战略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