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凯瑟琳·德纳芙的人物评价
20岁的德纳芙曾因在《秋水伊人》中塑造一位可爱的“邻家女孩”而荣获戛纳电影奖,起点不可谓不高。但她并未沿着最初的清新形象继续走下去,而是转向表现女性隐藏在“美丽”背后的复杂人格。在《白昼美人》中,德纳芙诠释了一种病态的美。她饰演了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中产阶级贵妇,通过当妓女这种冒险的性游戏来寻求刺激。《白昼美人》演出时,德纳芙身着圣·罗兰设计的露背长礼服,圣·罗兰将她称作是“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此后更把她当作自己的缪斯女神。
她一直是高贵美丽而又带点冷的气质的美人, 提起德纳芙,这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了法国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誉为“法国影坛常青树”、“欧洲影坛第一夫人”的德纳芙,已经用一部部经典作品将自己写进了欧洲影史。 凯瑟琳·德纳芙是法国40年来当仁不让的影后,曾因拍摄《特丽丝塔娜》、《印度支那》、《黑暗中的舞者》等电影,让全世界的影迷认识了这个冰山美人。作为欧洲最美丽的电影女星,凯瑟琳·德纳芙被誉为“法兰西最后的华丽”、“欧洲影坛第一夫人”的尊称。 1995年,法国人选择德纳芙,把她作为法兰西最具代表性的女人,用她的脸型来翻修一尊纪念法国大革命的雕像,算是对这位“美人”最崇高的褒奖。
『贰』 凯瑟琳·赫本资料
物简介:凯瑟琳·赫本
简 介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有两个赫赫有名的赫本:一个是奥黛丽·赫本,一个凯瑟琳·赫本。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凯瑟琳·赫本也许是好莱坞获得奥斯卡奖次数最多的一位女明星。
身高1.73米,高高的颧骨、满脸的雀斑、刚毅的下巴、清瘦的身躯,热情、执着、急躁、勤劳、独立,喜爱骑车、打网球、游泳、缝衣服、编织圣诞花环,她最遗憾的事是没能扮演郝思嘉。
凯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争取妇女参政权力运动者。赫本与同年龄的女孩相比变得非常害羞,即使在家里也显得非常书卷气。赫本考入布瑞迈沃学院之后,开始立志做一名演员,在大学期间演了不少戏。
毕业后,她开始在百老汇和其它地方得到一些小角色饰演,她总能把角色演得很吸引人,特别是在《哈特和波特夫人》中的表演。后来她以舞台剧《勇士丈夫》正式步入美国演艺界。接下来她开始出演电影,在影片《离婚证书》中,由于在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拿到了自己标出的片酬并且与RKO公司签约。1932-1934两年间,她主演了五部电影。其中第三部影片《清晨的荣誉》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第四部影片《小女人》获得了当年最佳影片奖。这时关于她个人生活的报道和传闻也越来越多:在生活中举止傲慢,拒绝出演好莱坞的影片,穿着松松垮垮、而且不化妆,在照相机前不注意形象,拒绝记者采访…。而影迷们为她这种反传统的行为而喝彩。
因此,1934年赫本返回百老汇,出演了舞台剧《湖》,那些鼓励她这一行动的批评家和观众们,第一批买了票,在看完之后又是第一批对这场戏和赫本进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赫本只得返回了好莱坞,可事情并没有好转。在1935年到1938年这期间,赫本只成功地主演了两部电影,《爱丽丝与亚当》并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踏上舞台之路》;而其它影片都是失败的作品。她的影片成了票房失败的标志。赫本于是又回到百老汇出演了舞台戏《费城故事》,可这一举动又宣告了破产。这时的赫本采取了切实和解救的措施,买下了她主演的舞台剧的电影制作权。这一举动果然奏效了,1940年根据赫本的同名舞台戏改编而制作的影片《费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时也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在接下来的影片《而立之年的女人》中,她开始与男影星斯宾塞·屈赛联手上戏,后来他俩合作了8部以上的影片,同时在戏外他俩也开始了长达25年的罗曼蒂克史。
1951年,已步入中年的赫本以影片《非洲女王》第五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进入50年代,赫本塑造的角色多是具有显赫地位或特殊身份,并以此多次赢得了奥斯卡提名,这些影片包括《夏季》、《唤雨巫师》、《最后的夏季》。60年代,赫本出演的影片不多,因为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与屈赛的恋情之中。但是,赫本并没有放弃在演艺事业上的追求,她以影片《长夜旅行》为自己赢得了第九个奥斯卡提名。这之后赫本离开了影坛五年的时间,复出后她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猜猜谁来赴晚宴》,这也是赫本与屈赛合作的最后一部影片,屈赛在完成这部影片之后就去世了。《猜猜谁来赴晚宴》使赫本第十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并且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第二年赫本出演了影片《冬狮》,这使她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和第十一次获得提名。到了70年代,赫本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电视电影方面,但她还继续出演了几部影片,包括《公鸡考格本》和《金色池塘》。《金色池塘》使赫本最后一次(第十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同时也第四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1991年开始撰写个人传记《我》。
赫本是20世纪美国电影最有力的见证人之一。
1994 Love Affair 风流韵事
1990 Tales of Helpmann, The 赫本的故事
1987 Hollywood The Golden Years: The RKO Story
1984 George Stevens: A Filmmaker's Journey 乔治•斯蒂芬:一个制片人的生活历程
1984 Grace Quigley 格瑞斯•奎格里
1981 On Golden Pond 金色池塘
1978 Olly, Olly, Oxen Free 欧利,欧利,自由的公牛
1975 Rooster Cogburn 公鸡考格本
1973 Delicate Balance, A 优雅的平衡
1971 Trojan Women, The 特洛伊的女人
1969 Madwoman of Chaillot, The 狂女查洛特
1968 Lion in Winter, The 冬狮
1967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猜猜谁来赴晚餐
1964 MGM's Big Parade of Comedy 米高梅公司的喜剧电影回顾
1962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长夜旅行
1959 Suddenly, Last Summer 去年夏天
1957 Desk Set 约柜
1956 Iron Petticoat, The 铁娘子
1956 Rainmaker, The 造雨人
1955 Summertime 夏日时光
1952 Road to Bali
1952 Pat and Mike 帕特和迈克
1951 African Queen, The 非洲皇后号
1949 Adam's Rib 亚当的肋骨
1948 State of the Union 美利坚
1947 Song of Love 爱之歌
1947 Sea of Grass, The 草之海
1946 Undercurrent 暗流
1945 Without Love 没有爱
1944 Dragon Seed 龙种
1943 Stage Door Canteen 小卖部后门
1942 Keeper of the Flame 跳动的火苗
1942 Woman of the Year 而立之年的女人
1941 Women in Defense 警戒的女人
1940 Philadelphia Story, The 费城故事
1938 Holiday 假日
1938 Bringing Up Baby 养育成人
1937 Quality Street 特色街道
1937 Stage Door 通往舞台之路
1936 Woman Rebels, A
1936 Mary of Scotland 苏格兰的玛丽
1936 Sylvia Scarlett 塞莉娅•斯卡利特
1935 Alice Adams 爱丽丝•亚当
1935 Break of Hearts 破碎的心
1934 Little Minister, The 小头领
1934 Spitfire 烈性子
1933 Christopher Strong
1933 Little Women 小妇人
1933 Morning Glory 清晨的荣誉
1932 Bill of Divorcement, A
姓 名:奥黛丽-赫本
英文名:Audrey Hepburn
逝 世:1993年1月20日
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生 日:1929年5月4日
星 座:牧羊座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她出生时的名字是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她的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在她的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并在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上学。她的母亲随后回到荷兰,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亲一起到了荷兰的Arnhem。当纳粹进入Arnhem后,赫本经常会营养不良,心情郁闷。(这也许是她这么瘦的原因之一?)解放后,Hepburn进入伦敦的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并获得了奖学金。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加入到电影行业。
1948年,她在一部欧洲电影《变小七次的荷兰》(nederlands in 7 lessen)里担任了一个很小的角色,随后在1951年的电影《少妇的神话》(young wives‘s tale)里,她终于有了第一个有台词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的分量还是很小,于是,赫本赴美国发展。1953年她与好莱坞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罗马假日》,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令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与此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的赫本,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之后,57年的《滑稽的面孔》也是同样的一部引人制作,使她又一次提名奥斯卡。之后的三次提名分别得益于《修女的故事》,《窈窕淑女》,《蒂芬妮早餐》。
50年代她主演了许多影片,表演质朴而富于激情。如《战争与和平》、《滑稽的面孔》、《下午的爱情》、《绿色公寓》、《萨布瑞娜》,其中那些仪态万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60年代初期,她的主要作品有《不能忘记》,《蒂芬妮早餐》,《孩子们的时刻》,《愤怒的巴黎》,《字迷》,《窈窕淑女》等。后期有《爱神》,《怎么偷一百万》《等到黑暗》,之后曾长期息影,复出后又拍摄了《罗宾和玛丽安》(1976年)、《血统》(1979年)、《他们都笑了》,(1981)《总是如此》(1989年)等影片。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叁』 凯瑟琳 泽塔琼斯 拍过哪几部电影
2005年 《佐罗2》 Zorro 2
2004年 《烟&镜》Smoke & Mirrors 、《十二罗汉》Ocean s Twelve 、《终点站/幸福终点站》Terminal
2003年 《辛巴达七海传奇》(配音)Legend of the Seven Seas
2003年 《惨无人道》Intolerable Cruelty
2002年 《芝加哥》Chicago
2001年 《美国甜心》、《毒品网络》
2000年 《高保真》High Fidelity
1999年 《鬼入侵》The Haunting、《偷天陷阱》
1998年 《佐罗的面具》
1996年 《幻影/轰天奇兵》Phantom, The (1996)
1995年 《蓝色果汁》Blue Juice
1993年 《狼兄鼠弟/最快的继承人》Splitting Heirs
1992年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Discovery
1991年 《突变》Out of the Blue
1990年 《一千零一夜/穿梭时空大逃亡》1001 Nights
获奖情况:
2003年因《芝加哥》获得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肆』 国外60、70年代的老电影女明星有哪些
奥黛丽·赫本、
凯瑟琳·赫本、
多丽丝·戴、
伊丽莎白·泰勒、
朱丽·安德鲁斯、
索菲亚·罗兰、
葛丽亚·嘉逊、
玛吉·史密斯、
格兰达·杰克逊,
凯瑟琳·德纳芙
费雯·丽
格蕾丝·凯丽,
『伍』 法国女星凯瑟琳德纳芙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你最喜欢她的哪部剧
法国女演员卡特里娜德纳芙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该奖项在电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获奖的人物也几乎举世闻名,德纳夫本人曾在柏林和戛纳获得终身成就奖。 虽然已经快80岁了,但德纳芙过去在电影界创造的辉煌却令人难忘。 她不仅是最佳女演员奖的常客,还获得了许多终身成就奖,但这一荣誉可以证明德纳夫的非凡之处。 从十几岁开始,德纳芙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电影业,给很多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
1964年,她在歌舞片《印度支那》中扮演女主角,以由衷的热情和抑郁的幽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确立了自己的明星地位。 奈丽和维多利亚订婚后,逃了出来。 丈夫追着妻子,妻子却走向偶然相遇的马丁的怀抱。 马丁是法国的中年男性。 他协助奈丽逃出,开车送她到机场,并还给她一张去巴黎的机票。 后来,马丁回到自己的小岛,觉得可以过上平静寂寞的生活。 当然,他错了,奈丽还会来给他添麻烦。
『陆』 国外60、70年代的老电影女明星有哪些
奥黛丽·赫本、凯瑟琳·赫本、多丽丝·戴、伊丽莎白·泰勒、朱丽·安德鲁斯、索菲亚·罗兰、葛丽亚·嘉逊、玛吉·史密斯、格兰达·杰克逊,还有我超喜欢的凯瑟琳·德纳芙
费雯·丽和格蕾丝·凯丽,以及玛丽莲·梦露都是50年代及以前的。
『柒』 法国女星凯瑟琳德纳芙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她有什么优秀作品
代表作有《瑟堡的雨伞》《白昼美人》《最后一班地铁》《特里丝塔娜》《黑暗中的舞者》《厌恶》《八美图》等。
『捌』 凯瑟琳·泽塔·琼斯演过什么电影
出生日期:1969年9月25日
出生地点: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
地区:英国
身高:177 厘米
婚姻状况:已婚
出道时间:11岁
家庭成员:父母、老公、儿子、女儿
第一部电影:《Scheherazade》
主要作品:
电影
2005年:《佐罗传奇》
2004年:《幸福终点站》(The Terminal)
2004年:《十二罗汉》(Ocean's Twelve)
2003年:《真情假爱》(Intolerable Cruelty)
2002年:《芝加哥》(Chicago)
2001年:《美国甜心》(America's Sweethearts)
2000年:《毒品网络》
2000年:《高保真》(High Fidelity)
2000年:《Ace in the HoleHigh Fidelity 》
2000年:《鬼入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
2000年:《天地大反扑》
2000年:《失恋排行榜》 (High Fidelity)
1999年:《将计就计(偷天陷阱)》(Entrapment)
1998年:《蒙面侠:苏洛》(Mask of Zorro, The)
1996年:《铁达尼号沉没记》
1996年:《轰天奇兵》(Phantom, The)
1995年:《蓝汁》(Blue Juice)
1995年:《凯瑟琳皇后》
1994年:《返乡记》
1994年:《煤渣路上德耻辱》(the cinder path)
1994年:《幻象》(The Phantom)
1993年:《狼兄鼠弟》(Splitting Heirs)
1992年:《征服四海》(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Discovery)
1991年:《Darling Buds of May》
1991年:《Out of the Blue 》
1990年:《1001 nuits, Les 》
1984年:《Calendar Girl Murders》
1984年:《舞台》(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
1984年:《Vegas Strip War》
1983年:《Bay City Blues》
1982年:《Not Just Another Affair 》
1981年:《停止呼吸》(Deadly Blessing )
1980年:《星尘往事》(Starst Memories)
电视:
《五月的花朵》(The Darling Buds of May)
《印第安那-琼斯历险记》(The Young Indian Jones Chronicles)
《国民的回归》(Return of the Native)
《伟大的凯瑟琳》(Catherine the Great)
《泰坦尼克号》(Titanic)
歌舞剧:
《安妮》(Annie)
《第42号街》(42nd Street)
《街景》(Street Scenes)
获奖情况:
1999年“西部影展”最佳女配角奖
2003年因《芝加哥》获得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星路历程:
美貌是好莱坞的敲门块,她----有着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一双琥珀般迷人的眼睛,仿佛天生带着一种独特的浪漫气质。第一次出现在银幕时,所带来的超凡脱俗的古典气质、婀娜轻盈的脚步,使观众们的眼晴有一种豁然明亮的感觉,好莱坞亲吻了她……。她就是凯瑟琳-泽塔-琼斯。
凯瑟琳,1969年9月25日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Swansea),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亲是威尔士人,经营一家小糖果厂,母亲是爱尔兰人,一个女裁缝。她很小的时候就在歌舞方面表现出了超人的天赋,参加了当地天主教会的业余表演剧团,成了一名多才多艺歌手和舞蹈演员。她演艺生涯的第一个角色是出演当地很受欢迎的孤儿《安妮》(Annie),那时她才11岁。
三年后,一个巡回音乐表演团到了斯旺西,14岁的凯瑟琳去面试,剧团制作人被她的镇静和多才所吸引,把她招入团中,从此她陆续参加了一些当地舞台剧及音乐剧的演出。很有天赋的凯瑟琳很快成长为一个小明星,她在15岁时就拿到了第一张演员协会的会员证,并被伦敦的剧评人称为“最有潜力的新人”,这年凯瑟琳定居伦敦开始了专职演艺生涯。她在歌舞剧《第42号街》(42nd Street)中担纲主角长达二年之久,这期间她开始潜心钻研古典芭蕾、舞蹈。频繁的演出,严格的舞蹈和声乐训练,使她不仅精于芭蕾舞,还曾获得过全英踢踏舞冠军,音乐歌舞剧的表演造就了凯瑟琳深厚的舞台表演功底。在《第42号街》演出结束后,她去法国度假,在法国导演菲利普-德-布罗卡的影片《Scheherazade》中担任了一个主要角色,这是凯瑟琳出演的第一部电影。
1991年凯瑟琳回到了英国,这位新星在根据H.E.贝茨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五月的花朵》(The Darling Buds of May)中出演一个农夫家的大女儿,她的艺术潜质得以充分的发挥,清秀脱俗的形象在英国家喻户晓。此剧一播三年,非常成功,轰动了英伦三岛,凯瑟琳成了在联合王国家喻户晓的超级明星,从此踏入影视圈。之后,她认识了美国制片人让-彼得斯(Jon Peters),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印第安那-琼斯历险记》(The Young Indian Jones Chronicles)系列剧,以及电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Discovery)中取得了不俗的评价,初次跻身好莱坞。这时让-彼得斯(Jon Peters)开始频繁与她接触,并向她求婚,由于不愿意成为又一个“好莱坞妻子”,她拒绝了他,也失去了一个“爬楼梯”的机会。她又从新回到了舞台,出演了一部英国国家歌剧院的《街景》(Street Scenes)。
在英国,她的一言一行都在小报记者的“关照”之下,这位影星的身心受到很大的压抑。有一次,为了逃脱记者的追踪,车子撞上了街灯柱,差点成为“戴安娜第二”。于是她毅然决定离开英国,到美国定居。但凯瑟琳很快发现,她在英国的“超级明星地位”在好莱坞可吃不开,这里不属于她,一切只能从头开始。
开始凯瑟琳只是电视片领域中施展拳脚,1994年她在CBS的电视剧《国民的回归》(Return of the Native)中的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她又主演了曾获金球奖的微型系列剧《伟大的凯瑟琳》(Catherine the Great),同年又拍摄了不太引人注目的冒险电影《幻象》(The Phantom),开始了在好莱坞的创业。1996年凯瑟琳主演了电视系列片《泰坦尼克号》(Titanic),片子没引起观众的关注,但却引起了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注意,认为她演技非凡,立即把她举荐给《佐罗的面具》(The Mask of Zorro)的导演马丁-坎贝尔(Martin Campbell)。而就是这部影片改变了凯瑟琳的命运,这位来自威尔士的美女成功地进入了好莱坞。在《佐罗的面具》中,凯瑟琳饰演佐罗的女儿伊莲娜,与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和安东尼奥-霍普金斯演对手戏。她一炮打响,表演的自然、大方、细赋,既有火辣辣的野性美,又充满了英国古典淑女的优雅。当人们为她的美艳所折服时,也对她的表演赞叹不已,观众很快记住了影片中那张妩媚动人的新面孔,评论家和观众赞誉不断,称赞她是“有胸又有脑”的美人,由此窜升为好莱坞最受瞩目的新世纪女星,她多年的积累与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由于她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使她获得了1999年“西部影展”最佳女配角奖。
1999年是凯瑟琳频繁“上镜”的一年,先是与老牌明星肖恩-康纳利合作出演浪漫惊险片《偷天陷井》(Entrapment),凯瑟琳扮演的女主角极富冒险精神,魔鬼身材,身手利落。她在一道道红外警戒线以芭蕾舞的高难形体动作穿过,表演得轻巧优美,极具感染力,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感,充分显示出凯瑟琳柔如蛇行的优美体态和精湛的芭蕾舞功底。美国《电影线上》杂志称她为“全球最美得惊人的人”。《偷天陷阱》上映后,这对“老少配”的精湛演技大获好评,凯瑟琳的身价徒长,片酬已达800万美元。接着在导演扬-狄邦(曾拍过《生死时速》、《龙卷风》)的《鬼入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中,与利亚姆-尼桑和丽莉-泰勒联袂主演,凯瑟琳的魅力在这部影片中同样难以抵挡,观众又见到了她的美艳和矫健的身材,该片票房收入极佳。随后在由导演史蒂文-弗里尔执导的《高保真》(High Fidelity)中出演角色,并在筹划与著名影星凯文-科斯特纳合作拍片。同时成为流行游戏软件《古墓丽影》(Tomb Raider)中的劳拉(Lara Croft)的原型候选人之一。无疑,今天的凯瑟琳已正在走向一个新的顶峰。
好象是缘份,凯瑟琳使好莱坞最有成熟魅力的大明星迈克尔-道格拉斯坠入了她的情网。1999年这两个从未见过面的明星,在巴黎的一次电影活动中偶然遇见,惊异地发现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而且整整相差25岁,这两个当时正各自经历感情低潮的明星很快走到了一起。尽管新闻界对他们关系进行了各种猜测和报道,不过这对情侣终于在去年的最后一天宣布订婚,不久凯瑟琳怀孕的消息也传出了,今年9月他们将迎来他俩的第一个孩子。
在今年7月份英国“国家接吻节”上进行的民意测验中,凯瑟琳被民众投票选为英国人“最可吻”女性。一双媚眼、微翘的嘴唇加上一副好身材,令人目眩神迷,美艳、性感的凯瑟琳是许多男士的梦中情人,美国的媒体纷纷以“她玩弄了我们的心,偷取了我们的灵魂”、“威尔士新任公主”等标题来形容她。然而除了完美的脸蛋和诱人的身材之外,凯瑟琳落落大方的态度也是她深受瞩目的特点。比如她可以大方自在地公开谈论自己对性的看法,批评极端女性主义者,表明女人就要善于发挥女性天赋特质的观点……等等,她的魅力真的是令每一个男人都难以拒绝。
『玖』 凯瑟琳·德纳芙的人物经历
1962年,德纳芙与法国男演员Jean-Pierre Honor在《乱世姐妹花》中的一幕。“走光一刻”也成了德纳芙最初的经典造型。与梦露那种白裙飘飘的性感火辣相比,德纳芙更多了一份清纯。
1965年,德纳芙在《冷血惊魂》中的一幕。这是波兰斯基执导的第一部英语片,德纳芙贡献了一次惊悚而令人震惊的演出。电影中,她走过满是手臂的窄巷,那一幕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恐怖经典。
1968年,《魂断梅耶林》中的一幕。
1966年,德纳芙在《柳媚花娇》中与另一位法国传奇女星弗朗索瓦·朵列合作。
1966年,德纳芙在《白日美人》中的一幕。这本是一部改编自三流情色小说的电影,但导演布努艾尔利用现实与幻想交错的情境,深入探讨女人的压抑与寂寞。凯瑟琳·德纳芙在片中大放异彩。
1968年,德纳芙登上《VOGUE》杂志封面。
1969年,美国制片公司“20世纪福克斯”向她伸出橄榄枝,邀请她到好莱坞发展。到美国后,她曾在《魂断梅耶林》和《八十年代人生》中扮演女主角,但这位“冰山美人”表现出的隐晦形象,与美国人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口味格格不入。她得到的是“表现冰冷”的评语,与她合作过的男演员奥玛·季瑞夫更公然表示受不了她的“冷漠高傲”。 1970年,德纳芙再次与布努埃尔导演合作,拍摄了《特莉丝塔娜》。在本片中德纳芙更深刻地展现了她“冰山美人”的一面。
1975年,《荒岛余生》中的一幕。德纳芙在做了大导演的文艺女神之后,又奉献了一部轻松的喜剧作品。
1981年,德纳芙与著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合作的《最后一班地铁》横扫法国凯撒奖。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项荣誉,德纳芙也凭借出色表现捧得了凯撒影后的奖杯。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德纳芙开始广泛接触好莱坞导演,拍摄了许多美国片。1983年,德纳芙参演了托尼·斯科特导演的《血魔》。这是她与苏珊·萨兰登在片中的一幕。
德纳芙与希区柯克以及法国男演员菲利浦·诺瓦雷在一次文化活动上碰面。
1986年的德纳芙与大卫·鲍伊。两个人曾经一起合作过影片《血魔》。
1994年,德纳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官Federico Mayor会面。德纳芙被任命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亲善大使。
199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德纳芙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都是评委会成员。
1993年,德纳芙因为在《印度支那》中的演出获得了凯撒奖最佳女演员大奖。
2005年,当时已经62岁的德纳芙依旧活跃在世界各地的银幕上,无愧为影坛常青树。这一年,她拍摄了法国喜剧《王宫风云》,她饰演的女王,雍容华贵,又专横虚伪。凭借本片,她再次获得恺撒奖提名。
2010年,弗朗索瓦·欧容的《傀儡》一片中,德纳芙再次颠覆形象送上喜剧表演。
2011年,德纳芙在柏林电影节上,依然精神焕发。
2013年,70岁的德纳芙出演《她在路上》。
『拾』 凯瑟琳·德纳芙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她在法国影坛的地位如何
凯瑟琳·德纳芙被誉为欧洲影坛第一夫人、法国影坛的常青树。凯瑟琳·德纳芙在巴黎于1943年10月22日出生 。她的家庭是一个电影世家,凯瑟琳·德纳芙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演员,在当时的欧洲很有名气,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凯瑟琳·德纳芙是一个星二代。在其父母和姐姐的影响下,凯瑟琳·德纳芙从13岁就已经开始接触电影了。她的首部电影作品是在安德烈·胡奈贝尔的《夕阳女孩》中客串。自此以后,凯瑟琳·德纳芙经常在一些小成本的电影中出演一些角色。
时至今日,凯瑟琳·德纳芙获颁第79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可见她在法国影坛的地位有多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