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蒙古闪击俄罗斯电影

蒙古闪击俄罗斯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27 18:10:31

『壹』 历史上,为何德法打败俄罗斯难于登天,而蒙古却能征服

1220年成吉思汗西征攻占了花剌子模,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穷追不舍,蒙军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于1223年大败钦察和俄罗斯的联军。1221年初成吉思汗进军格鲁吉亚地区,打败格鲁吉亚守军。1222年蒙军再次攻入阿塞拜疆的舍马哈,并进攻达格斯坦,并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阿速人和钦察人居住地区。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还有一点也是德法比不过蒙古人的,蒙古人对寒冷是有很大抵抗能力的,而位居西欧的法德在这一点上也是比不过蒙古人的,不用说西伯利亚了,就是东欧的气候,法德人都是不太适应的。

『贰』 希特勒的闪电战是什么

闪电战: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先用飞机轰炸敌方的重要战略设施、通讯中心、机场,从而使敌军指挥系统瘫痪,取的制空权。总的来说闪电战就是以奇袭快袭的集中在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下丧失士气。

『叁』 著名的闪击战战役大家推荐一些。

二战的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了。说说中国的:

唐太宗命李靖出征突厥,在突厥人以为唐军还老远不会打来时李靖让大军殿后,自带两千骑兵千里奔袭,夜袭突厥大营,数十万大军瞬间崩溃,突厥可汗被擒,这就是相当牛的闪击!

南北朝时有一位不世出的名将叫陈庆之,一生闪击经典无数,曾带领7000人打的北魏几十万大军望风而逃,他最善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绝对是中国历史上闪击战的专业人士!

『肆』 求苏联卫国战争电影!!!

苏联电影“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指的是由苏联电影导演尤里·奥泽洛夫执导的三部战争故事片——《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

推荐理由:

A.“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完整地再现了1941年至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和欧洲战争苏联战场的全貌,兼具编年史性质和史诗气质,即便稍有政治倾向,还原真实亦堪称完美。
B.“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中的三部电影都是真正大制作的巨片和大片,最短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也有三小时,而《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则更是长达六小时以上。
C.“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为同一导演即前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Yuri Ozerov)作品,其中三部电影的风格和水准均相当统一。
D.“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拍摄时间绵延20年,从1969年到1988年,且不谈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投入,能做到有始有终已自不易。
E.“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拍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均创世界影坛纪录,这些电影拍摄时,曾一次出动近万名士兵,数千辆坦克。几百架摄影机需要同时拍摄。有很多战争场面都是空前的。这样不计成本的大投入在当下的电影制作中,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当时的苏联可以做到。这些电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是不可复制的。

F.这些全景式的战争巨片也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特别是《莫斯科保卫战》,曾跨过了意识形态的界限,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电影讲述了卫国战争前期,苏联军民为保卫莫斯科付出沉重代价的悲壮事迹。整个电影的节奏如同交响乐,既有斯大林,朱可夫这样决定着历史航向的大人物,也有被战争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的普通人。
电影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俄罗斯领土广大,但我们已无退路,后面就是莫斯科。”还有那首雄壮的插曲《神圣的战争》都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莫斯科保卫战》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特别是很多战争场面,在实景的条件下,用长镜头拍摄,其真实性堪称完美。
G.遗憾的是,这些战争巨片在苏联解体之后,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由于这些电影本身在拍摄时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对历史的描述也是有选择性的。苏联解体之后,很多战争中阴暗的一面被挖掘了出来。比如苏德密谋瓜分波兰,以及随后的卡廷惨案,这些都让电影中最值得称道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与政治紧密相连的电影,当政治的风向改变之后,电影就沦为了牺牲品。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电影本身所具备的独特艺术价值。

『伍』 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大军横扫欧洲,蒙古大军的战斗力为何这么强悍

元太祖成吉思汗带领着蒙古大军开疆扩土,使当时中国的版图达到的历史上的最大,东到日本海,北到贝加尔湖,南到越南,西到东欧。蒙古军当时甚至横扫了欧洲,可见蒙古军的强大。而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强在哪呢?

最后就是战术上的领先。最早的生化战,向敌军投掷带有病疫的死尸,造成大范围杀伤。还有心理战,不开城门就像其他城池一样,攻开以后屠城,造成人心惶惶,最后城里守军迫于心里压力打开城门,最终结果还是屠城,这是心理战的一次成功运用。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是冷兵器时代,对组织,纪律,分工最为明确的一直部队。蒙古族人擅长骑马射箭,战士作战能力很强,后勤保证充足,并且对战术战略的成功运用,让他们所向睥睨。

『陆』 闪击战是谁首创

海因茨·冯·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一级上将,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人。1888年出生于东普鲁士一德国陆军军官世家,1908年正式加入德国陆军,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接受过正规而系统的军校教育,但对于坦克战则是勇于创新,无师自通而远胜他人。虽然英国的富勒和利德尔.哈特最早提出高速坦克战理论,并且世界上第一支实验性的装甲部队也是英国人最早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组建的,但是,古德里安以惊人的执著超越了这些理论先驱,一手创建和训练了德国的装甲兵,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胜利都必须归功于这个人。因为在那时,单是以各方兵力和装备的对比来看,德国并不足以取胜任何一个欧洲强国,只是因为成功运用了高速坦克战(即“闪击战”)的战术,才使得德国人的胜利显得如此辉煌。古德里安提出的闪击战核心是:“以具有强大突击和机动能力的快速机械化进攻部队,集结大量作战飞机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的重炮,以向装甲兵提供迅速,炽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突击力量,并产生令人胆战心惊的震撼,使敌人在惊愕中丧失斗志,使敌崩溃而非全歼敌军,由后续部队完成清剿溃散敌军”。希特勒的上台为古德里安的实践提供了最广阔的场所。1939年8月,他担任第19军军长(含第3装甲师),一个月后就参加了波兰战役,这个坦克军作为德军北翼的开路将,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他和克莱斯特的装甲军的高速前进就使战术落后的波兰人陷入重围,德国步兵所起的作用就是围捕包围圈里的敌军。1940年5月,参加法国战役, 他又一次担任了攻击矛头,由于曼斯泰因的建议,德国人将主要攻势移至南翼的阿登山地——通常被认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地区——古德里安在这里决定性地超越了他原来的纸上谈兵,他的进攻速度不仅令对手,甚至令他的上级和希特勒都胆战心惊:在渡过马斯河后,他就不再将坦克当自行火炮使用,而是尽可能地发挥高速向深远地区运动,从色当直到滨海的阿布维尔、 格拉夫林, 完成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大包围圈, 把北部法兰西和比利时的所有盟军都装进了口袋。并且,他还打破了现代战争史上的进攻速度纪录,就是在不到六天的时间里他的装甲军长驱直入四百多公里,即横贯法国,将坦克开到了大西洋岸边,如不是空军元帅戈林争功,希特勒下令就地停止追击,英法联军将在敦刻尔克全军尽没,在整个人类史上,也许只有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和美国内战时期的薛尔曼曾经有过同样纪录。1941年5月,他升任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的果敢前进再次震惊世界,他与霍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成了决定性的突击力量, 在五个月内,连续进行了几个有名合围歼击战,即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会战和维亚兹马会战,直逼莫斯科城下,光是俘虏就差不多有两百万人,这在人类战争史上只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基辅会战也做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合围歼灭战而载入史册——俘虏苏军达六十六万多人。基辅战役后,古德里安率军北上,参加对向莫斯科作战的“台风攻势”。他的部队曾攻到莫斯科城下,但在实力雄厚的苏联红军面前,“闪击战”失去了效力。俄罗斯严寒的冬天降临了,德军的战斗力锐减,古德里安断定攻取莫斯科无望,因而极力建议将部队撤往冬季防线,休整再战而惹恼了希特勒,结果被免去军职。其后他仍然被希特勒起用,担任过装甲兵总监和总参谋长,负责编组,训练新的装甲部队,他虽已反感希特勒,但仍据绝了参加1944年7月暗杀希特勒的“黑色乐队”。因而再得希特勒信任,在7月22日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但直到大战结束,他再也没能亲自指挥他手创的德国装甲部队驰骋沙场。1945年3月,他因力主停战而再次被解职,5月10日在慕尼黑家中被美军俘虏,1954年古德里安死于心脏病,终年68岁。

『柒』 成吉思汗真的首创了闪电战和快速机动突击作战的方式吗

成吉思汗,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是闪电战的创始人。闪电战的三个核心要素是速度集中栖息。闪电战既是战略也是战术,战略上全局性强,整体协同作战,战术上奇特精妙,灵活多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攻其不备,速度极快,像闪电一般,闪电战最初的载体就是蒙古人的骑兵,为此蒙古军队被称之为蒙古旋风。闪电的精髓有三个方面,一是长距离攻击敌人,二是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是不给敌人以任何还手的机会。



成吉思汗的后代,蒙古的西征军更是在征服的欧洲的过程中,把闪电战发挥到了极致。蒙古西征军打下北俄罗斯只用了两个月05天,平均每天的行进速度是85~90公里,打下南俄罗斯只用了两个月零5天,每天的行军速度也在80公里左右,打下波兰和匈牙利只用了三个月,每天的行进速度在60公里左右。

『捌』 请大家推荐一下蒙古帝国的著名战争

元太祖十四至十九年(1219—1224年),成吉思汗率军与花剌子模国进行的一场战争。
成吉思汗灭亡西辽后(参见蒙古攻西辽之战),其地便与中亚最强大的国家花剌子模王国接壤。花刺子模王国原是里海之东的小国,都城兀笼格赤(原名花刺模,一作乌尔达赤,蒙古人称玉龙杰赤,在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宋庆元六年(1200年),摩诃末继位后,逐渐强盛,夺取西辽西部地区;又通过多次远征,吞并了波斯(今伊朗)、阿富汗等周围各国,达到全盛时期。建新都于撒马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企图远征蒙古,派使节到中都(今北京),探听大蒙古国虚实和路线。其后,由于分封诸子,政出多门,国力渐弱。
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派使节到花剌子模王国,缔结通商贸易协定。成吉思汗按协定派出使臣与商队450人,500头骆驼,携带大批金银珠宝与商品前往通商。至讹答剌(一作兀都刺儿,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总督亦难出见财起意,诬指商队为间谍,上报国王屠杀之,侵吞商品与骆驼。成吉思汗为集全力攻金,避免中断贸易,争取和平解决,派出使臣,致书摩诃末责其背信弃义,要求交出凶手。摩诃末拒绝要求并杀害正使,剃光两位副使胡须,押送出境。
成吉思汗遂以攻金事付木华黎,而自谋征讨花剌子模之事。十三年(1218年),灭西辽后,蒙古西境遂与西域接壤。十四年,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征,历时五年。消灭了40万军队,征服了花剌子模。
十四年六月,成吉思汗亲统大军从额尔的失河出发,越过阿勒台山,经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仰吉八里(今新疆马纳斯西北)、天地(今新疆寨里木湖)、畏兀儿(今新疆东南地区)、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哈刺鲁(今哈萨克斯坦伊犁河以北地区)各以兵从,共23万人,号称60万。摩诃末与大臣议定,命各城坚壁清野,不出战。
成吉思汗于是年中秋前后抵达虎思斡耳朵,稍事集中休整,立即向锡尔河进攻;以哲别率5000骑兵为奇兵,取道畏兀儿、可失哈儿(今新疆喀什市北)、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地区),进入阿姆河上游,从花剌子模东南部,进攻摩诃末战略上敏感的地方。以造成切断王国与两大资源地和新军筹建基地阿富汗与呼罗珊联系的假象,吸引摩诃末的注意力。摩诃末中计,派其主力指向拔汗那对付哲别。
成吉思汗率主力乘机推进到锡尔河的讹答剌,分军为四;第一路军由皇子察合台、窝阔台指挥,留攻讹答剌。经强攻六个月,最后占领讹答剌,活捉亦难出;第二路军由皇子术赤指挥,顺锡尔河西北攻占昔格那克(也称速黑纳黑,今哈萨克斯坦契伊利东南)、讹迹邗(今吉尔吉斯斯坦乌支根)、巴耳赤邗(今契伊利西北),毡的(今哈萨克斯坦克齐尔.奥尔达东南);第三路由阿剌黑、速亦客秃、塔孩指挥,沿锡尔河东南攻占伯纳克特(一作别纳客,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忽毡(今塔吉克斯坦之列宁纳巴德)。成吉思汗与拖雷率领主力,以速不台为先锋,渡过锡尔河,通过600公里宽的基吉尔库姆沙漠,直取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撒麻耳干,切断摩诃末向受围各城支援的通道。
成吉思汗于十五年秋,派以术赤为主帅,察合台、窝阔台为副,指挥第一、二路军往攻玉龙杰赤,次年攻克(参见玉龙赤杰之战)。成吉思汗用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消灭花剌子模国30万军队,攻占花剌子模本土和河中地区,取得了具战略决战性的河中战役的胜利,为灭亡花剌子模国打下了基础(参见河中之战)。
成吉思汗军至撒麻耳干,获情报:摩诃末已从忒耳迷(今乌兹别克斯坦捷尔梅兹北)渡河,暂住夏营地,兵力不多。于是派哲别、速不台、脱忽察儿三将,各率领1万骑兵往攻,摩诃末认为新都撒麻耳干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没有三至四年不能攻克,不料五天陷落,遂率部逃窜(参见撒麻尔干之战),路经纳克休普(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北)、巴里黑(马扎里沙里夫西)、你沙不儿(今伊朗东北部内沙布尔)(参见你沙不儿之战)、可疾云(今伊朗德黑兰西北加兹温)、哈马丹(今伊朗德黑兰西南哈马丹),马三德兰(今伊朗东北部马赞德兰省)至里海阿疏儿.阿迭岛(今伊朗戈尔甘河口以西,其岛或已下沉)、阿必思浑岛(今已无可考)隐蔽。哲别、速不台二将率领部队跟踪追击,俘其母后秃儿堪可敦和嫔妃,缴获了金库,押送撒麻耳干至成吉思汗大本营。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待命往攻玉龙杰赤,阻击乘船沿海北上的摩诃末军。
当摩诃末得知其母后、嫔妃被俘,幼子丧命,又患肋膜炎,自知不久于世,乃立札兰丁为嗣主。成吉思汗立即命令哲别、速不台率领3万骑兵(包括脱忽察儿之1万骑兵)北越高加索探察。哲别、速不台率军由南面迂回里海,进入亚塞拜然(今阿塞拜疆)进行了乔治亚(或称谷儿只,即今格鲁吉亚)之战,扫荡高加索南北诸役,举行了帖雷克河之战、迦勒迦河之战,破俄罗斯联军10万,打开了俄罗斯大门,班师回国。
拖雷奉命率领军扫荡阿姆河以西呼罗珊地区(今土库曼南部、伊朗东北部和阿富汗西北部地区)。成吉思汗率领主力攻占忒耳迷及渡口,进军忽儿忒地区(今阿富汗北部)和撒蛮(今阿富汗北部之萨曼甘),攻占了巴达哈伤(今阿富汗东北部兴都库什山以北,喷赤河以南地区)和巴里黑、塔里寒(今阿富汗东北之塔利甘)(参见塔里寒之战),平定了阿姆河以北地区,尔后进军并攻克了另一个塔里寒(又称言内思剌惕——苦黑)。
札兰丁继位国王,决心据旧都玉龙杰赤抗击蒙古军。玉龙杰赤有9万守军,但守将不拥护甚至密谋杀死札兰丁。札兰丁率领帖木儿.灭里等300骑逃奔到哥疾宁(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的加兹尼),广事号召,奋力救亡,其部下从四面八方投奔而来,马鲁都督汗灭里(也称额明木勒克)、赛甫哀丁———阿里拉黑各率领4万人马来到,札兰丁信心倍增,重整军备,准备反攻。两军在巴鲁安(又作八米俺,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巴米安)遭遇。成吉思汗闻报立即率领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各军向巴鲁安急行军,追歼札兰丁,于十六年十一月举行申河(今印度河)战役,全歼札兰丁4万多众,札兰丁率50余人向印度逃遁(参见申河之战)。成吉思汗派拖雷、巴拉二将渡申河追击札兰丁,未获而还。
点评: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为军事、政治、外交综合运用。成吉思汗的战略基本原则是: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在政治上,争取对方贵族、官吏、宗教领袖、军事首领等代表人物降服,在军事上,针对花剌子模分军防守要点的特点,采用迂回及突然袭击等战术,逐次占领对方战略要点,从而取得了第一次西征的胜利。

『玖』 元朝时期,蒙古军队凭借什么战斗力,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

1、战法不同,欧洲主要是步兵结成的方阵,而蒙古人以骑兵为主。步兵灵活和机动性差,骑兵灵活性强,速度快打速度慢效果不言自明。长矛和大盾可以克制骑兵,但是有一点不得不说,没有蒙古骑兵是傻到直接骑着马往大盾和长矛上撞得(电影上的骑兵和步兵的碰撞场面是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形成冲击让影片卖座才故意为之),真实的场景是这样:蒙古人骑着马,远了就用弓箭射,等你投掷长矛的时候人家就跑,而且比较无赖的是(被追击的时候)边跑边射箭,让你防不胜防。人家压根就不跟你正面接触,拼弓箭欧洲人拼不过蒙古人,蒙古人远距离放箭杀伤敌军,被追击时放箭消耗敌军,这种打法拖都能拖死欧洲人,跟别说敌军追击深入时直接被埋伺候的战法了,以机动灵活来拉散敌军阵型。不然正儿八经的正面冲撞,个头矮小的蒙古人是无法和身强力壮的欧洲人对抗的。
2、蒙古人从小就长在马背上,善于骑射,与其说马是他们的代步工具,倒不如说马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变长的脚),这是游牧民族的特性决定的。
3、蒙古人的占领政策,不投降我屠城,你投降我还是屠城,总之被占领的地区很少能幸免,不存在俘虏占用太多粮食的问题,也不存在当地人集体反抗的情况(城都给屠了上哪找那么多人去?),这种恐怖的打法,或者叫做国家恐怖主义,欧洲人很不适应、很恐惧,很自觉得把蒙古人的杀戮和破坏叫做“上帝之鞭”。
参考《明朝那些事儿》:
当你碰到蒙古骑兵时,你的噩梦就开始了。进攻前射箭,进攻的过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时,还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这种类似无赖的打法可以把人逼疯!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蒙古军队进攻东欧时,那些体格远远比他们健壮的欧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
他们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剑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
而蒙古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就是屠城。
蒙古人从东亚打到西亚,再打到欧洲,一直都来这一套,他们的屠城是比较有特点的,值得一说。
从各方面资料来看(多桑蒙古史、元史),蒙古人的屠城并不是放纵军纪造成的,他们的屠城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注意这一特点)。
屠城是为了让对手屈服。
在攻城前他们一般会打好招呼,投降就不屠城,不投降后果你们自己去想。
但他们缺德之处在于,不投降他们必然会屠城,但是投降的他们也并不放过,这是为什么 呢。
这是为了保障后方的需要,他们认为,有人留在自己的身后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杀光才安心(盖蒙古兵不欲后路有居民,而使其有后顾之忧也)。
蒙古的狂潮席卷全球,不过欧洲人似乎更有自律精神,他们认为无端出来这么些恐怖的家伙,是因为自己犯的错太多,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所以他们称呼蒙古人为“上帝之鞭”。
这一荣誉称号的授予在欧洲历史上是第二次,第一次给了匈奴王阿提拉。

阅读全文

与蒙古闪击俄罗斯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