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观看“一战”“二战"期间的电影,体会战争的灾难性,写一篇观后感,字数500字左右。
写个《战马》的观后感吧,非常合适
B. 谁能帮我找几篇关于二战电影的观后感
不用写,介绍你看几部片子,或许你更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兵临城下》
。《拯救大兵瑞恩》
还有连续剧《战火兄弟连》
C. 急需一篇看二战电影的英文观后感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对这部磅礴伟大的电影,实在不敢妄加评论。可是,又觉得对于这样一直想看却一直不敢看的电影,如果不写点什么,也实在难以告慰自己粗鄙又真挚的感情。
哎,好生纠结。一如辛德勒先生的每一次抉择。又很庆幸自己是在这个时候才看的这部电影,小一些时,微薄的耐性一定无法让我对着黑白片花上3个多小时,一定会干出中途睡着、吃零食等挫事来分散注意力吧?
一直以来对犹太民族都有着难以言说的好感。他们的聪明勤奋以及在世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瞩目,甚至连他们的面容我都喜欢,尤其是女生,多半有着挺直的鼻梁,以及深邃的大眼睛,眼里总是闪烁温柔而智慧的光芒。
这样的一个民族,却一直经历着磨难。一直到现在,以色列不曾得到过真正的和平,战火蔓延,二战期间,更是经历了令人发指的疯狂屠杀,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权,将这个充满智慧、善于创造财富的民族列为劣等民族,赶尽杀绝成为最通用的政策。一个个集中营林立,枪声不断,每一声枪响,都是一个无辜的犹太人的倒下,有强壮的男人,有清秀的女人,也有稚嫩的孩童。
即使对这段历史有不算太详实的记忆,看《辛德勒的名单》时,还是一阵阵的揪心。力求还原于真实的一帧帧影像,让我只觉影片持续时间过长,实际上对于那漫长屈辱的屠杀史而言,
三个多小时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渺小吧?
即便如此,还是深深折服。辛德勒先生的拯救行为,犹太人的顽强、乐观、聪明等美好秉性,纳粹军官的残忍,历历在目,犹如乘坐时光机,回到那段令人不忍目睹的黑暗年代。
最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地方正在于他并不刻意强调主人公的高大全的绝对美好,而是本着纪录片的真实,因此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真实的人,辛德勒先生的投机心理,做为一名商人的奸诈,最开始的对于犹太人的麻木,在影片开始便能轻易知晓,但这些并不影响他的伟大。不像国内许多人物传记电影总喜欢在讴歌赞美的同时,把伟人的瑕疵一并抹去,不百分百完美誓不罢休,殊不知一个总是考一百分的好学生必定是一个无趣的学生,一个从来不曾萌生过任何小邪恶念头的人也必定是一个乏味的人。
犹太女人的智慧与果敢实在让我深深震撼。在纳粹军官要进行体检,只留下健康的犹太人以作为工人时,那些瘦弱苍白的女人纷纷刺破自己的手指,硬是挤出鲜红的血液,姑且充当胭脂,而后抹在每个人的脸上,以便让每一位女人看起来脸色红润一些,制造身体健康的假象。对生的渴望那般强烈,实在让我唏嘘不已。活着的人,为什么要鄙薄自己的生命?不过又觉得自己甚爱说教,看了这样的镜头,就要上升到生命诚可贵的高度,也实在多余。在那样艰难的情势下,选择生还是死都不容易,而在最坏的年代里,每一位犹太人却爆发出无限的勇气以及能摧毁一切的团结,即使在有限的躲藏空间里,因为空间的逼仄,而拒绝更多的人的自私与决绝,看起来还是带着一丝丝的果敢。
突然发觉自己几乎就要把犹太群体当做本片主角了,事实上,每一位犹太人的鲜活、真实,才让这部有意表现辛德勒先生的电影这般深入人心。我热爱那个民族的抗争、重建的勇气、以及能屈能伸的柔韧。这部电影里看不到《南京!南京!》中以刘烨为代表的爱国硬汉角色,犹太人的群体坚韧却一览无余。顺便多言一句,在看完该片后,便觉得南京一片的拍摄手法有多么拙劣,妄图从不同角度表现南京大屠杀,却让人对那段历史更加模糊。我总觉得,真正尊重历史的电影,不需要过多的铺垫以及渲染,近乎于纪录片的忠实,会让电影更加好看。或许我始终热爱叙事文甚于抒情文吧?
在影片的结尾,当收到幸存的犹太人送给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来文: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辛德勒先生应该是情绪坍塌,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的正义胜利感也败给了无力和沮丧,他指着自己的车,表示那能和歌德军官换10个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针,表示那能换2个人,甚至更多。他泪流满面,抱怨自己的不够努力,没能赚更多的钱,以至于他能拯救的犹太人才区区1100多人。那一幕,着实让我动容。在倾家荡产并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终于彻底展示他伟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对于所有无辜的人类都有着宏大的爱。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伟大的人从来不以自己的功绩而自傲,却还在检讨自己的不足引为罪孽。事实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岁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他的爱与付出,让蒙受重创的犹太民族有了复兴的基础,看到片尾的文字描述,辛德勒犹太人已经有将近6000人时,深感安慰。其时是1994年,暌违15年过去,已经远远不是这个数字了吧?九泉之下,倘若有知,辛德勒先生一定会绽放舒心微笑吧?
在他简单的墓碑上,摆满了每一位扮演者及原型按照犹太仪式放下的石头,最后一位缅怀者放上了玫瑰花。在罪恶横行霸道妄图一手遮天时,正是辛德勒先生的人性绽放的光芒,让我们在漆黑里苦等也不至于彻底绝望。
写到这里,已经是五味杂陈。一张张犹太人的仓皇表情、辛德勒先生的优雅刚毅走马灯般晃过。辛德勒先生,我也想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块石头。
D. 二战感悟300字作文
写作思路: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结合自身感受,真实得描述,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
是的,我们通过战争击退了日本鬼子;通过战争保卫了祖国的领土;通过战争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可为了它,我们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这次战争,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伤了30多万人。据统计,死难者流出的鲜血达1200吨,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铁路车厢!在很多人的眼中,不论正义的或是非正义的战争,对于人民,对于国家都是一场灾难!因此,人们乞求和平,反对战争。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战争的阴影从来未离开过地球。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这些战争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这是一组多么令人惊心的数据啊!
E. 关于二战的电影狂怒读后感2000字
首先不得不说,那是个黑德国的水电影,能用上虎式的车组都是精英,看电影里打的,真水。
这电影的观后感,麻蛋,又要昧着良心说话了。你就写对战争的厌恶,什么争议必定战胜邪恶,一切反人类的战争都是必败的。等等这些或者写你对狂怒车组所表达的感情。
总之 一直吹就行
F. 二战时期电影的看后感
(最后的桥)这是一部让人反思的战争电影.当德国父辈们从辉惶走到没落的时候,这七八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了报护祖国而进行的战斗.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装满受伤德国士兵的战车从孩子们身边路过,我们可以想到德国父辈们都不能打赢的战争,这群孩子又能干什摸了. (从海底出击)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德国海军.从一战潜艇到二战潜艇的发展,才知道德国潜艇真是一等货.尽管比不上美国和日本的韩空母舰,但德国人的军事素质却比美国日本英国要高的多.影片反应了德国人极傲慢,自负,外冷内热,勇敢,严肃,勤奋的精神品质. (帝国的毁灭)真实的希特勒是更可怕的,因为,希特勒是人!他并非地狱魔王派到人间来捣乱的使者,而是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演化而来,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希特勒……现实中的恶魔往往并非面目狰狞、形象猥琐的,相反他们常常是外表漂亮,穿着得体,举止很有教养,周围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好人,但他们正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亲切的希特勒用拉家常的口吻说“平民的性命无关紧要”、温柔的母亲把毒药塞进孩子们的口中、和蔼的父亲拉开手榴弹炸死自己的家人……扭曲的心理,会使一个人变成罪犯,而罪犯一旦掌握权力和武力,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这种例子太多了。禽兽固然可怕,可衣冠禽兽更可怕。希特勒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 (中途岛之战)虽然日本的地位和战绩,人员素质还远远比不上德国,但他门拥有强大的海军,影片中可一看到那些日本自杀飞机,那种被激起的武士道静神.那些从韩空母舰起飞的一排排日本战斗机.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日本人的战术确实敌不过美军.美国的后勤保章强,10天就能修好一`艘韩母. (钢铁师团)影片中可以想到德国后期发动的阿登战役,德国后期缺乏石油,连许多战斗车和飞机无法发动.物资跟不上,许多德国军官虽然知道战役的艰难.但还是满怀信心的去接受战斗. 就这些了,上面是我一字一字的打上去的.手都麻了
G. 二战电影,战争力量的观后感2200字
战争让人死亡,也让人重生;战争毁灭世界,也改造世界。
H. 二战电影观后感,300或400字左右
推荐:狙击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桥》(南斯拉夫)、《虎口脱险》(法国)、《六月六日登陆日》(美国)
《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拯救大兵瑞恩》、《钢琴师》
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2008中
细细的红线/红色警戒/红色警戒线1998
风语者2002
珍珠港2001
很多好电影 初中生可以看 选一部看完写个感受 自己的感受就好
如果都什么不思考 会变得很没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