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电影是关于法国历史的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国崛起》,《圣女贞德》,《乱世美人》,《绝代艳后》,《丹东》,《法国大革命》,《乱世冤家》,《法兰西之恋》
㈡ 法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其地位很不错的,有很多影史经典都是法国拍的,像天使爱美丽 、放牛班的春天、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布拉格之恋都非常好。而且很多好莱坞导演都是从法国走出来的。
法国是世界电影的发源地,是世界艺术电影的百年老字号。法国电影是艺术,浪漫,高端的象征,在好莱坞的全球攻略背景下,法国电影已成为民族电影独立与抗争的象征,法国的电影节则成为世界艺术电影寻梦与追梦的天堂。
㈢ 你对法国电影史的看法 一千多字数··
30年代 1超现实主义电影 在电影诞生的二十余年后,伴随着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兴起、意大利人卡努杜为电影正名的努力以及世界大战带来的各国电影市场相对隔绝,“先锋”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了电影领域,做为一种媒介,电影的表现手法(相对梅里爱以叙事为基础的视觉幻像)被统一到了人传递自身的渠道之内,这期间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做为培育出印象派电影的法国来说,顺势发展出超现实主义电影并不值得意外。 超现实主义电影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布努艾尔和法国的让·考克多,1925年布努艾尔借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的便利降临巴黎,在那里首先结识了一批绘画的朋友并尝试着指导戏剧,经过三年超现实主义气氛的浸润,他和达利以类似凯鲁亚克后来“自动写作”的方式创作《一条安达鲁狗》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并且这种倾向贯穿布努艾尔一生的创作,使他的多数作品都可以做为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探讨的范例。 总的来说,超现实主义电影的根源是精神分析学说,并且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相同,皆是文学、美术领域的先锋艺术运动的扩散与综合。 2诗意现实主义 在三十年代的传统剧情片创作中,诗意现实主义是股最重要的倾向,这个名称并不准确,以当时惨淡的国家经济为背景,这些电影中弥漫着困顿伤感的声调,讲述的都为找不到希望的悲观故事。 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是让·雷诺阿以及马赛尔·卡内。演员让·加宾主演了几部最重要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卡内的《雾码头》在诗意现实主义贯常的封闭之中融入了飘忽的气氛,用蒙蒙雾气给中景大行其道的舞台剧式传统电影带来了神秘的清新气息。 40年代 1刚硬 雅克·贝克、罗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三人的作品,虽然主旨与趣味向去甚远:贝克的犯罪题材电影、布列松带有宗教禁欲感的极简主义作品、塔蒂冷漠讽刺现代生活的喜剧,但表现手法上,都遵从克制的原则,减少了主观音效的使用,镜头与人物的距离更灵活,对话的重要性下降,以上特点构成了四十年代法国电影的主要风貌,仅从电影业内部的影响探讨,这是以雷诺阿为代表的三十年代主流电影衰落后必然的颠覆(过渡的过程在贝克身上尤其明显),虽然诗意现实主义的悲观调门被多少保存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愿意认为冷酷和失败才是世界的真相。 2独立公司 在谈论“新浪潮”时,梅尔维尔一直是无法越过的一环,这取决于梅尔维尔的制片公司对后来的特吕弗们深远的影响。1949年,梅尔维尔自筹资金拍摄了《大海的沉默》,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上映后取得成功,为他自己的制片公司持续运作创造了条件,成为“新浪潮”诸将津津乐道的摆脱大制片厂取得经济艺术双重独立的先例。 《大海的沉默》全片人物对白不多,情节靠画外音推动,从风格上来说是标准的法国四十年代作品,梅尔维尔在后来的创作中将刚硬冷峻的风格一直维持了下去。 3类型片 法国的好莱坞式类型片正式成型于四十年代,乔治-亨利·克鲁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克鲁佐出道于四十年代,在五十年代达到个人事业的高峰。擅长拍摄压抑而具讽刺性的恶棍人物惊险片。 50年代 1新浪潮 “新浪潮”一称指向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法国电影业新导演大量涌现的潮流。新浪潮产生的背景中,有三件事很重要,一是上面提到的独立制片公司成功先例;二是安德列·巴赞电影理论的崛起;三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出现,分别从经济、理论等方面为新浪潮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新浪潮之“新”,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年轻导演摆脱制片厂体系,绞尽脑汁筹集影片拍摄资金的做法前所未有的普及开来,无论遗产、房产、朋友间的集资以及国家或企业资助,都成为谱写银幕诗篇的弹药。当然,个人所能够负担拍摄成本仍是以设备的成本普及为前提,此后的几十年,由于技术发展,资本独立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大型电影制造企业影响力不断下降,最终将走向消亡与转型(日本的情况尤其突出)。 一般意义上的新浪潮导演,以五十年代《电影手册》的几位撰稿人为主,雷乃、瓦尔达等左岸知识分子通常被称为“左岸派”,左岸派与新浪潮互相交错之处甚多,无法划出明晰的分野,比如政治上新浪潮整体偏右,但戈达尔无疑是个异类,左岸是左派的,可大多数时候态度柔和甚至暧昧;左岸擅用形式,但瓦尔达的作品在这一点上跟新浪潮的距离更短,相对左岸派依附文学的形势探索,戈达尔不过更偏重音乐以及美术而已。故此我们很多时候把新浪潮和左岸派混为一谈,在这一语境下,“新浪潮”的含义趋向含混而蓬勃的潮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上命名电影盛世的惯例,比如后来的“捷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等等。 2纪录片与半纪录片 五十年代中后期的纪录片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除开新闻作用为主的战争纪录片,制作者更在意自身视角的表达。拉摩里斯和让·鲁什是这一期间重要的导演(还应算上一般归为左岸派的克立斯·马克以及雷乃),拉摩里斯最好的作品来自以儿童为主人公、赋予动物或非生命体人格的半剧情半纪录电影,和后来基亚洛斯塔米的作品形式接近,这些篇幅不长的杰作画面充满诗意;鲁什五十年代末开始在非洲拍摄用人类学目的介入的纪录片,摄影基本为手提轻便机,时常有鲁什与主人公讨论以及解说的画外音,和今天的《动物世界》栏目非常类似,和鲁什联系紧密的一个概念的是“真实电影”,真实电影与同时期出现的直接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制作者会刻意引导、调动被记录者的情绪,介入并影响观点的发展,大部分时候,真实与直接的区别被归入欧洲和北美的地域划分,然而就技术角度来说,真正的真实电影数量非常稀少。 60年代 1田园之风 在六十年代的法国电影业中,以乡村为故事背景的优秀影片集中出现。让-保罗·拉帕诺和克劳德·贝里是突出的两个代表,拉帕诺借助稍强却柔和的用光打在城堡树丛之类典型象征物上烘托怀旧的浪漫情调,贝里的视线则要悲观一些,使用乡村风光营造反差的美感。候麦则在第一部长片之后便将主要阵地转向精挑细选的田园舞台,做为一位大力探讨男女情感关系的导演,纯粹的背景无疑能为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效果。而其他一些前辈导演,比如布列松,这一时期也来到了乡村工作。 2政治 六十年代末的政治风潮席卷全球,法国政治电影无论质量数量都无法与她的欧洲近邻意大利相提并论。这期间法国最为耀眼的政治影片出自希腊移民加夫拉斯之手,加夫拉斯用摄影相对通俗而剪辑凌乱的风格讲述政治阴谋、当局迫害。发展到七十年代,法国政治电影水准有所提高,但一般都以类型片的形式示人,手法上用了当时法国电影独有的特色,比如反映种族问题的《无辜的强暴》用了散漫的不同层面多线叙事;戈达尔在因为车祸暂时离开故事片拍摄与1968年之间先后组建了“维尔托夫小组”和“声音影像”两个拍摄小组,用抽象但又强烈的语气阐述政治问题的关节所在,形式更灵活。 70年代 1裸露 法国于七十年代开放了电影拍摄的尺度,直接导致情色电影大批涌现。贾斯特·杰克金凭借虚妄封闭感中充溢幻想气质的作品在这一潮流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柔光运用达到泛滥的地步,但也确实人为制造出了甜蜜的触感。而另外一些导演,比如天生喜好接触争议的巴贝特·施罗德,更借助开放的机会推出了虐恋题材的作品来达成先前受禁止的计划。总的来说,法国导演对于裸露的兴趣止于维持人物关系的可信度。 2新浪潮的孩子 七十年代出道的导演中,有几位和新浪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耳濡目染新浪潮诸将的创作,是新浪潮着力不一的学生。克劳德·米勒曾经担任特吕弗的副导演,某些时候被视为特吕弗的继承者,他一再在作品中提醒我们反思被忽略的生活真相,温柔的点醒对游戏规则的蒙昧认知。六十年代进入《电影手册》的安德列·泰西内则用优雅的笔触描绘年轻人蜕变的过程。这一批导演的心态跟手法普遍比较柔和。
㈣ 法国有哪些历史片值得推荐
一、《第一夫人 Jackie》
主要是因为女神娜塔莉·波特曼让我对这部电影有了兴趣,从《黑天鹅》开始喜欢她,到《湮灭》,一直是演技与颜值并存的好演员,还有她那独特的知性气质。
向左转|向右转
《第一夫人》讲述了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的前四天时间里,发生在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身上的故事。
可想而知,自己的丈夫刚刚离开人世,除了伤心之外,还要顾虑舆论,稳定人心,简直是太难了。
二、《敦刻尔克 Dunkirk 》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就是那个拍《记忆碎片》、《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的诺兰大大,嗯嗯,没有错,所以你可不能错过这部片子。
向左转|向右转
本片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
开头印象最深的就是士兵们抬着受伤的战友,他们在敌军的虎视眈眈下撤退,这是一场博弈,一场与时间的博弈,一场与生命的博弈呀。
三、《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向左转|向右转
溥仪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说实话,他的一生是幸运的,同样也是不幸的。
㈤ 简述法国电影史 急急急 !!求帮助!简述简述 不用太多!
先驱者
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第一次公映是在巴黎Grand咖啡馆的“印度沙龙”,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十部主题简单的一分钟影片(《婴儿喝汤》(Baby eating his soup)、《大墙爆破》(Demolition of a wall)等),第一天有35个观众,后来每天有2500个。
用让-吕克·戈达尔的话说,如果卢米埃尔兄弟是最后的印象派,那么乔治·梅里爱就是新艺术的第一个诗人。在他的摄影棚(他内心是个赌徒),他再造了新闻事件,拍摄了一些魔术电影如《月球旅行记》(A Trip to the Moon)。公众很喜欢它。同一的公众随之追捧路易·弗亚德的神秘电影系列《芳托马斯》(Fantômas)和《吸血鬼》(The Vampires)。
默片高峰/法国先锋电影
第一次
世界大战末期,法国出现了印象派电影,像马赛尔·莱皮埃等电影导演偏爱简单的有大量感觉和跳跃性的虚构叙事组成的故事,这在当时很常见。
1924年,一种象征性的先锋电影加入了印象派电影。这次先锋电影由“达达运动”的雕塑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和曼·雷组成,他们放弃了叙事来创造正式的视觉诗歌,如费尔南德·莱热的《机器舞蹈》和路易·布努埃尔和他的《一条安达鲁狗》。
三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银幕不仅能够被看见,而且也能够被听到。在法国,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带来了诗歌现实主义,后者导演了《亚特兰大号驳船》(L’Atalante),这是他的代表作和这次运动最华美的表现。让·维果去世之后,朱利恩·杜维威尔和马塞勒·卡内使诗歌现实主义电影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最终,让·雷诺阿的电影随着1939年的《游戏规则》(La règle jeu)而在同行中兴盛起来。
这部“幻想剧”表现了处于二战边缘的法国社会的问题。它拍摄于1939年7月,引来嘘声一片。几周之后,二战就爆发了……
占领期的法国电影
最有天赋的电影导演的流亡使得一些新的有才华的导演的出现,如罗贝尔·布莱松、马赛勒·卡内,后者拍摄了占领期的第一部伟大电影《夜间来客》(Les visiteurs soir),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把避难融入超自然力的电影,来避免处理一些时代话题。但是有一个例外:亨利·乔治·克鲁佐导演的《乌鸦》(Le corbeau)。
战后的转变
二战后,法国电影并没有恢复往昔的光辉。然而,有四位电影导演仍是出类拔萃的:让·雷诺阿、马克斯·欧弗斯、罗贝尔·布莱松和雅克·塔蒂。
拒绝传统电影的布莱松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角色的表演上,他总是使用非专业演员。他逐渐把音乐从他的电影中过滤掉了。
雅克·塔蒂把噪音当作插科打诨的灵感,他的英雄,胡洛先生(他自己)在一个被荒诞统治的诗意世界上进化着。
1956年,《上帝创造女人》像一股雷暴般爆炸开来。这种对淫邪的颂扬宣告了未来新浪潮的大胆。
新浪潮
多亏了轻便的新摄像机和易感光胶片,新浪潮的电影导演们离开摄影棚到外面去拍摄。带领一个最小的剧组,他们拍摄得很快,预算很低。他们选择每一项大胆的技术,拒绝按场面调度的经典规则去拍摄,完全自由地表现当代话题,贴近他们所关注的东西。
在法国,克劳德·夏布洛尔是第一个拍摄新浪潮长片的电影导演,这部影片即是摄于1958年的《漂亮的塞尔日》(Le beau serge)。
㈥ 法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好莱坞影片的竞争﹑国外市场的丧失﹐加上百代采取全面清理的政策﹐关闭了他经营的制片﹑发行机构﹐卖掉了掌握法国主要影院网的百代交易公司和万塞纳胶片厂﹐使法国电影濒于消亡的边缘﹐影片产量大幅度下降﹐影片输出几乎等于零﹐为了重振法国电影﹐德吕克﹐L.发起组织电影俱乐部的运动﹐并以他为中心创立了一个包括杜拉克﹐G.﹑莱皮埃﹐M.﹑爱浦斯坦﹐J.﹑冈斯﹐A.等人的电影流派──印象派。
他们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著重于气氛的创造。他们摄制的影片虽然不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目》(1920年)﹑《太阳的死亡》(1921年)﹑《微笑的布迭夫人》(1923年)﹑莱皮埃的《海上的人》(1920年)﹑《无情的女人》(1924年)﹑《金钱》(1929年)﹑爱浦斯坦的《巴斯德传》(1922年)﹑《忠实的心》(1924年)﹑《美丽的尼维尔纳斯河》(1924年)﹑冈斯的《车轮》(1923年)﹑《拿破仑》(1927年)。印象派电影由于追求造型美﹑寻求新奇的视觉形像和新颖的拍摄角度﹐发展到完全否定人和社会﹐脱离现实。1924年德吕克故世后印象派便告衰落。印象派虽然只昙花一现﹐但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技巧上却有所贡献﹐其中有德吕克在《狂热》(1921年)中的深焦距镜头﹐冈斯在《车轮》中的加速蒙太奇﹑在《拿破仑》中叠印的人物及合成银幕和多种角度拍摄的主观镜头﹐莱皮埃在《黄金国》中从人物眼中看到的各种景像等。
㈦ 法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彩色电影,以及法国电影的发展经历那些过程
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1927年5月3日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浮华世界》(美国 )马摩里安 导演
获奖最多的有三部影片,它们都获得了十一项奖,分别是:《宾虚》,《泰坦尼克号》,《魔戒3:王者无敌》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A.卢米埃尔和卢米埃尔﹐L.两兄弟﹐在前人研制的基础上﹐于1894年制成了一种既可用于放映﹑又可用于拍片和冲洗底片的活动电影机(cinmatographe)﹐卢米埃尔用这种手摇的电影机拍摄了一些纪录日常生活情景的短片《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公映﹐获得成功﹐这一天被公认是电影诞生的日子。以后卢米埃尔派他的学生和助手到世界各地去﹐一方面放映影片招徕观众﹐一方面就地拍一些街头风光和官方庆祝典礼的影片。由于“活动电影机”在世界各地进行广泛的放映﹐由cinmatographe简化的cinma一字从此成了“电影”的国际名词。活动电影的放映时间只有两三分钟。因此观众的新奇感很快消失。尤其是在1897年
5月巴黎义卖市场放映电影时的一场大火﹐烧死了许多贵夫人以后﹐电影被看作是危险的娱乐﹐更加速了它的危机。要摆脱这一危机﹐就必须把电影从单纯的纪录工具引向戏剧的道路﹐用戏剧的艺术来表现故事。法国电影先驱梅里爱﹐G.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梅里爱原是一位魔术师和戏剧导演兼演员。1897年﹐他在巴黎附近的蒙特勒伊建造了一个摄影棚﹐开始拍摄一系列的幻景片和神话片。他的摄影棚四壁和棚顶都用玻璃镶成。棚里有一个可移动的舞台﹐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摄影机固定在舞台正面﹐靠日光拍摄。从1897年到1913年﹐梅里爱拍了许多神话故事片﹐如《灰姑娘》﹑《小红帽》﹑《圣诞节之梦》﹑《格利弗游记》﹑《仙女国》﹑《月球旅行记》﹑《北极征服记》等。此外还有一些排演的新闻片﹐如《德雷福斯案件》﹑《战舰缅因号的爆炸》。在拍摄幻影片时﹐他除了使用舞台上的机械装置﹐还采用了幻灯﹑照相技术(如叠印﹑叠化﹑合成照相﹑多次曝光等)和他自己发明的特技(慢速度摄影﹑调换的特技摄影﹑应用模型和通过玻璃鱼缸的摄影来表现海底景象等)。梅里爱的故事片深受大众的欢迎﹐他的事业在20世纪初达到顶峰。但由于他固步自封﹐固守舞台剧的格式﹐用手工方式制作影片﹐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一个失败者﹐直至破产。1901年﹐经营留声机起家的C.百代在巴黎万塞纳建立了一个摄影棚﹐委托出身于游艺场演员的F.齐卡来监制影片。齐卡效仿英国G
㈧ 关于法国历史的电影
《玛戈王后》、《三个火枪手》、《铁面人》、《绝代艳后》、《拿破仑传》,等等,等等。
㈨ 法国电影发展史
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第一次公映是在巴黎Grand咖啡馆的“印度沙龙”,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十部主题简单的一分钟影片(《婴儿喝汤》(Baby eating his soup)、《大墙爆破》(Demolition of a wall)等),第一天有35个观众,后来每天有2500个。
用让-吕克·戈达尔的话说,如果卢米埃尔兄弟是最后的印象派,那么乔治·梅里爱就是新艺术的第一个诗人。在他的摄影棚(他内心是个赌徒),他再造了新闻事件,拍摄了一些魔术电影如《月球旅行记》(A Trip to the Moon)。公众很喜欢它。同一的公众随之追捧路易·弗亚德的神秘电影系列《芳托马斯》(Fantômas)和《吸血鬼》(The Vampires)。
默片高峰/法国先锋电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法国出现了印象派电影,像马赛尔·莱皮埃等电影导演偏爱简单的有大量感觉和跳跃性的虚构叙事组成的故事,这在当时很常见。
1924年,一种象征性的先锋电影加入了印象派电影。这次先锋电影由“达达运动”的雕塑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和曼·雷组成,他们放弃了叙事来创造正式的视觉诗歌,如费尔南德·莱热的《机器舞蹈》和路易·布努埃尔和他的《一条安达鲁狗》。
三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银幕不仅能够被看见,而且也能够被听到。在法国,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带来了诗歌现实主义,后者导演了《亚特兰大号驳船》(L’Atalante),这是他的代表作和这次运动最华美的表现。让·维果去世之后,朱利恩·杜维威尔和马塞勒·卡内使诗歌现实主义电影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最终,让·雷诺阿的电影随着1939年的《游戏规则》(La règle jeu)而在同行中兴盛起来。
这部“幻想剧”表现了处于二战边缘的法国社会的问题。它拍摄于1939年7月,引来嘘声一片。几周之后,二战就爆发了……
占领期的法国电影
最有天赋的电影导演的流亡使得一些新的有才华的导演的出现,如罗贝尔·布莱松、马赛勒·卡内,后者拍摄了占领期的第一部伟大电影《夜间来客》(Les visiteurs soir),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把避难融入超自然力的电影,来避免处理一些时代话题。但是有一个例外:亨利·乔治·克鲁佐导演的《乌鸦》(Le corbeau)。
战后的转变
二战后,法国电影并没有恢复往昔的光辉。然而,有四位电影导演仍是出类拔萃的:让·雷诺阿、马克斯·欧弗斯、罗贝尔·布莱松和雅克·塔蒂。
拒绝传统电影的布莱松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角色的表演上,他总是使用非专业演员。他逐渐把音乐从他的电影中过滤掉了。
雅克·塔蒂把噪音当作插科打诨的灵感,他的英雄,胡洛先生(他自己)在一个被荒诞统治的诗意世界上进化着。
1956年,《上帝创造女人》像一股雷暴般爆炸开来。这种对淫邪的颂扬宣告了未来新浪潮的大胆。
新浪潮
多亏了轻便的新摄像机和易感光胶片,新浪潮的电影导演们离开摄影棚到外面去拍摄。带领一个最小的剧组,他们拍摄得很快,预算很低。他们选择每一项大胆的技术,拒绝按场面调度的经典规则去拍摄,完全自由地表现当代话题,贴近他们所关注的东西。
在法国,克劳德·夏布洛尔是第一个拍摄新浪潮长片的电影导演,这部影片即是摄于1958年的《漂亮的塞尔日》(Le beau serge)。
但是1959年赞誉来临了,特吕弗在嘎纳国际电影节上由于其第一部长片《四百下》(Les 400 coups)摘得了最佳导演奖,它讲述了一个英俊的小偷男孩逃跑的不幸遭遇。
第二年,让-吕克·戈达尔拍摄了这次运动的主导影片《筋疲力尽》(A bout de souffle),是一个罗曼蒂克和铤而走险的青年的谢罪故事,它由弗朗西斯·特吕弗编剧。
新近
接下来的数十年,既有新浪潮传统又有新的电影导演的出现,比如七十年代的贝特朗·塔维尼埃,、亚伦·科诺、 克劳德·米勒、莫里斯·皮亚拉。
七十年代对于新的电影明星也具有相同的意义,包括伊莎贝尔·阿佳妮和热拉尔·德帕迪约。伊莎贝尔·阿佳妮不经常出现在银幕上,但是从《阿黛尔·雨果的故事》(The Story of Adele H)到《玛尔戈王后》(Queen Margot),她的每次表演都是一次重大事件。相反,热拉尔·德帕迪约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表演者。他的表演包含了各种类型,从《跳华尔兹的人》(Going Places)中的小阿飞,到根据法国作家左拉的小说《萌芽》(Germinal)和巴尔扎克的小说《夏蓓尔上校》(Le Colonel Chabert)改编的历史角色。
八十年代是一代人关注美丽图像的美感和天分的时代:《歌剧红伶》(Diva)中的阁楼变得像尚贾克贝内的《巴黎野玫瑰》(Betty Blue)中碧翠斯·黛儿的嘴巴一样著名。年轻一代的偶像是吕克·贝松,他的《碧海蓝天》(The Big Blue)达到了另类电影的地步。九十年代初期,演员克里斯蒂安·克拉维埃在影片《时空急转弯》(Les Visiteurs)中正式成为新的路易·德·菲耐斯。
如今,法国电影提供了一块独一无二的作者调色板:阿兰·雷斯奈斯、安德烈·泰西内、让-保罗·拉珀诺(《屋顶上的骑兵》(Le Hussard sur le Toit),朱丽叶·比诺什主演)、贝特朗·塔维尼埃和克劳德·勒鲁什(《爱的勇气》(Le courage d’aimer)),同时不要忘了新一代电影导演,他们的代表如:阿诺·德斯普里钦、劳伦斯·弗瑞拉·巴博萨、马里恩·弗诺克斯、托涅·马歇尔、帕斯卡尔·费兰和马修·卡索维茨……
㈩ 简述法国电影发展史 大概简述一下就行了
先驱者
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第一次公映是在巴黎Grand咖啡馆的“印度沙龙”,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十部主题简单的一分钟影片(《婴儿喝汤》(Baby eating his soup)、《大墙爆破》(Demolition of a wall)等),第一天有35个观众,后来每天有2500个。
用让-吕克·戈达尔的话说,如果卢米埃尔兄弟是最后的印象派,那么乔治·梅里爱就是新艺术的第一个诗人。在他的摄影棚(他内心是个赌徒),他再造了新闻事件,拍摄了一些魔术电影如《月球旅行记》(A Trip to the Moon)。公众很喜欢它。同一的公众随之追捧路易·弗亚德的神秘电影系列《芳托马斯》(Fantômas)和《吸血鬼》(The Vampires)。
默片高峰/法国先锋电影
第一次
世界大战末期,法国出现了印象派电影,像马赛尔·莱皮埃等电影导演偏爱简单的有大量感觉和跳跃性的虚构叙事组成的故事,这在当时很常见。
1924年,一种象征性的先锋电影加入了印象派电影。这次先锋电影由“达达运动”的雕塑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和曼·雷组成,他们放弃了叙事来创造正式的视觉诗歌,如费尔南德·莱热的《机器舞蹈》和路易·布努埃尔和他的《一条安达鲁狗》。
三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银幕不仅能够被看见,而且也能够被听到。在法国,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带来了诗歌现实主义,后者导演了《亚特兰大号驳船》(L’Atalante),这是他的代表作和这次运动最华美的表现。让·维果去世之后,朱利恩·杜维威尔和马塞勒·卡内使诗歌现实主义电影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最终,让·雷诺阿的电影随着1939年的《游戏规则》(La règle jeu)而在同行中兴盛起来。
这部“幻想剧”表现了处于二战边缘的法国社会的问题。它拍摄于1939年7月,引来嘘声一片。几周之后,二战就爆发了……
占领期的法国电影
最有天赋的电影导演的流亡使得一些新的有才华的导演的出现,如罗贝尔·布莱松、马赛勒·卡内,后者拍摄了占领期的第一部伟大电影《夜间来客》(Les visiteurs soir),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把避难融入超自然力的电影,来避免处理一些时代话题。但是有一个例外:亨利·乔治·克鲁佐导演的《乌鸦》(Le corbeau)。
战后的转变
二战后,法国电影并没有恢复往昔的光辉。然而,有四位电影导演仍是出类拔萃的:让·雷诺阿、马克斯·欧弗斯、罗贝尔·布莱松和雅克·塔蒂。
拒绝传统电影的布莱松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角色的表演上,他总是使用非专业演员。他逐渐把音乐从他的电影中过滤掉了。
雅克·塔蒂把噪音当作插科打诨的灵感,他的英雄,胡洛先生(他自己)在一个被荒诞统治的诗意世界上进化着。
1956年,《上帝创造女人》像一股雷暴般爆炸开来。这种对淫邪的颂扬宣告了未来新浪潮的大胆。
新浪潮
多亏了轻便的新摄像机和易感光胶片,新浪潮的电影导演们离开摄影棚到外面去拍摄。带领一个最小的剧组,他们拍摄得很快,预算很低。他们选择每一项大胆的技术,拒绝按场面调度的经典规则去拍摄,完全自由地表现当代话题,贴近他们所关注的东西。
在法国,克劳德·夏布洛尔是第一个拍摄新浪潮长片的电影导演,这部影片即是摄于1958年的《漂亮的塞尔日》(Le beau serge)。
但是1959年赞誉来临了,特吕弗在嘎纳国际电影节上由于其第一部长片《四百下》(Les 400 coups)摘得了最佳导演奖,它讲述了一个英俊的小偷男孩逃跑的不幸遭遇。
第二年,让-吕克·戈达尔拍摄了这次运动的主导影片《筋疲力尽》(A bout de souffle),是一个罗曼蒂克和铤而走险的青年的谢罪故事,它由弗朗西斯·特吕弗编剧。
新近
接下来的数十年,既有新浪潮传统又有新的电影导演的出现,比如七十年代的贝特朗·塔维尼埃,、亚伦·科诺、 克劳德·米勒、莫里斯·皮亚拉。
七十年代对于新的电影明星也具有相同的意义,包括伊莎贝尔·阿佳妮和热拉尔·德帕迪约。伊莎贝尔·阿佳妮不经常出现在银幕上,但是从《阿黛尔·雨果的故事》(The Story of Adele H)到《玛尔戈王后》(Queen Margot),她的每次表演都是一次重大事件。相反,热拉尔·德帕迪约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表演者。他的表演包含了各种类型,从《跳华尔兹的人》(Going Places)中的小阿飞,到根据法国作家左拉的小说《萌芽》(Germinal)和巴尔扎克的小说《夏蓓尔上校》(Le Colonel Chabert)改编的历史角色。
八十年代是一代人关注美丽图像的美感和天分的时代:《歌剧红伶》(Diva)中的阁楼变得像尚贾克贝内的《巴黎野玫瑰》(Betty Blue)中碧翠斯·黛儿的嘴巴一样著名。年轻一代的偶像是吕克·贝松,他的《碧海蓝天》(The Big Blue)达到了另类电影的地步。九十年代初期,演员克里斯蒂安·克拉维埃在影片《时空急转弯》(Les Visiteurs)中正式成为新的路易·德·菲耐斯。
如今,法国电影提供了一块独一无二的作者调色板:阿兰·雷斯奈斯、安德烈·泰西内、让-保罗·拉珀诺(《屋顶上的骑兵》(Le Hussard sur le Toit),朱丽叶·比诺什主演)、贝特朗·塔维尼埃和克劳德·勒鲁什(《爱的勇气》(Le courage d’aimer)),同时不要忘了新一代电影导演,他们的代表如:阿诺·德斯普里钦、劳伦斯·弗瑞拉·巴博萨、马里恩·弗诺克斯、托涅·马歇尔、帕斯卡尔·费兰和马修·卡索维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