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有一部关于苏联\俄罗斯核潜艇事故的电影名字
猎杀红色十月号故事发生在1984年年底的北大西洋,苏联正处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夕,也是美苏冷战、进行军备竞赛的高潮时期。 当年11月,苏联红海军最新型的台风级核潜艇“红色十月”号,由资深潜艇教官马尔科·瑞米尔斯(Marko Ramius)出任艇长,出发前往北大西洋参加潜艇作战演习。该型潜艇排水量高达三万两千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潜水艇,并装备了大量核弹头弹道导弹。 经过美国情报部门通过卫星发现了“红色十月”的踪迹,并指派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达拉斯”号跟随监视。不料“红色十月”上安装了最新式的喷水推进系统,轻易地甩掉了“达拉斯”号。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瑞米尔斯舰长杀死了自己的政委,并伪造红海军最高司令部命令,让“红色十月”向着美国海岸挺进。他向全体官兵声称,此举是要利用该艇先进的无声喷水推进系统打破美国海军的监视网,并纵情游览美国的海岸线。 “达拉斯”无法追踪“红十月”,这使美国十分惊恐,以为这是一场偷袭。在秘密会议上,中情局情报员瑞恩博士(Dr. Ryan)大胆地认为瑞米尔斯有意变节投奔美国。这一判断得到了上司的肯定,并给他三天时间,设法与“红色十月”取得联系。 红海军最高司令部收到了瑞米尔斯舰长的变节通告信,大为震怒。红海军在北大西洋的各个舰队倾巢出动,布下天罗地网追杀“红色十月”。而美国方面收到了苏联关于“红色十月”企图擅自向美国发射导弹、挑起世界大战的警告,也对瑞米尔斯舰长的行为感到担忧,为保证安全,开始寻找并准备击沉这条巨大的潜艇。而此刻,“红色十月”又遭到了克格勃潜伏特工的破坏,陷入重重危机。三方在冰冷的北大西洋展开了一场全方面的混乱角逐。 瑞恩冒着被冰冷海水冻死的危险,登上美国潜艇“达拉斯”号,识破了借刀杀人的计划,并与“红色十月”取得了联系。瑞恩和瑞米尔斯彼此没有见面,却心有灵犀,不久,瑞恩和“达拉斯”的舰长、水手终于登上了“红色十月”,协助瑞米尔斯舰长,在幽深的海底上演了一场精巧而致命的潜艇战,击沉了追踪而来的苏联潜艇Kanavalov号,并击毙了潜伏在“红色十月”上的特工。 结果最终,“红色十月”号在一个平静的月夜驶入了美国的河湾……
② 苏联政委带头冲锋电影叫什么
出自电影《兵临城下》。
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剧情简介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
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③ 苏军拿板凳冲锋的电影叫什么
《决战要塞》是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该片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介绍
1941年6月25日,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鸟儿在歌唱、军乐队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公园里正举行联欢的舞会,祥和中,人们谈情说爱,追逐嬉戏,各自享受恬静、幸福的时光……
突然,飞机的俯冲扫射伴着铺天盖地的炮击撕裂了低沉的天空,爆炸的气浪和飞起来的尘埃瓦砾将惊恐的人们推倒、掩埋……
这就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最初的经典而残酷的战役改编成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开场。
布列斯特要塞是连接华沙-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8000名英勇的苏维埃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直至全部阵亡。
战斗中,团长和政委身先士卒,在反击中沉着指挥,鼓舞惊慌中的士兵燃起斗志,将不同建制的士兵拼成战斗团队,顽强防御要塞阵地。
另一侧,德军一队人突入要塞,在搜索前进中与红军中尉率领的边防军遭遇,红军战士们或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或是舞着工兵锹、铁棒甚至菜刀与德军展开白刃肉搏混战,刀枪不全的苏军凭借大无畏精神杀得德军死伤遍地、落荒而逃。
导演亚力山大,考特以红军小学员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这场苏德战争史上交战时间之长、红军战士之勇敢顽强、战斗场面之为“惨烈悲壮”的真实场景!
在烘托宏大主题内涵的同时,激战场面扣人心弦,空袭、爆炸、火炮、坦克重机枪、火焰喷射器,加之大量烟火、音效、特技的运用,战争大片所包含的元素精彩呈现,视听效果空前震撼!
剧情鉴赏
本片其实主要讲的是在1941年的夏天,苏联人民都还沉醉在安居乐业、欢声笑语的世界中,大家从来没有预感到战争会降临,但是突然炮弹光临到这个宁静的小镇中了,原来是德国人伪装成苏联的军队对这个地方进行了突袭。欢声笑语变成了尖叫哭喊,房屋倒塌,砖砾乱飞。战争就这么悄悄地降临了。
由于没有苏联自己的军队来支援,因此手无寸铁的苏联布列特斯的战士只能硬上,他们没有什么武器,因此会出现上边的景象,战士拿起板凳等各种能战斗的所谓的“武器”与德国军队的坦克枪炮进行对抗。他们就靠着这样的保卫家园的强烈愿望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德国侵略者的进攻。
④ 电影<<兵临城下>>里,最后政委为什么和瓦西里闹翻了
为什么闹翻,抢了他女朋友呗,明星的光环让他喜欢的小女兵塔尼亚围着瓦西里转,而且让他亲眼看见他们抱在一起。另外对公上,瓦西里受女女影响,不想维持这种明星光环的困局,向政委表示退缩之意,而此时赫鲁晓夫又收到德军解决了瓦西里的消息对政委大发雷霆。于公与私政委都有对瓦西里恼火的充分原因,要说想杀了他的心都有了!可是瓦西里是国家英雄,政委对自己的国家利益看得高过一切,他不能杀他,塔尼亚的心思他也无从挽回,心灰意冷之下,听到瓦西里说解决德军的狙击教练康尼还差一个诱饵,他决定成全塔尼亚和他的国家英雄,伸出头去让康尼崩了,也靠这样最后瓦西里解决了康尼!
⑤ 求助:一部前苏联的影片,80年初代中央电视台播出过!
这是中央电视台从1979-2001的所有苏联译制片,看看有没有你找的那部影片
他们为祖国而战 (苏联)
升华 (苏联)
34次快车 (苏联)
红莓 (苏联)
共和国什基德 (苏联)
阿巴里特66 (苏联)
继承者 (苏联)
萨里达的故乡 (苏联)
柳波芙?雅洛瓦娅 (苏联)
人留在大地上 (苏联)
幼儿园 (Kindergarten /1984) (苏联)
列宁办公室一个半小时 (苏联)
白俄罗斯火车站 (苏联)
列宁的故事 (4集, 苏联)
柴科夫斯基 (Tchaikovsky /1971) (苏联)
两个人的火车站 (苏联)
无权转让的钥匙 (苏联)
小幻想家 (苏联)
红钟 (苏联)
湖畔奏鸣曲 (苏联)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12集, 苏联)
打击 ( 苏联)
财宝 (苏联)
红莓 (苏联)
海神节 (苏联)
英雄少年 (苏联)
1799年的秋季战役 (苏联)
动身前夕 (苏联)
舞步的力量 (苏联)
森林之歌 (苏联)
战争第四年 (苏联)
被遗忘的长笛曲 (Forghotten Tune For The Flute, A /1988)(苏联)
小薇拉 (Little Vera /1988) (苏联)
豺狼的陷阱 (苏联)
命令 (苏联)
没有证人 (苏联)
魔珠的故事 (苏联)
苦难的历程 (13集,苏联)
秋天的马拉松 (Autumn Marathon /1979) (苏联)
女政委 (Commissar, The /1968) (苏联)
奥勃洛摩夫生活中的几天 (Few Days Of Oblomov’s Life, A) (苏联)
格里波夫的女演员 (Actress From Gribov, An) (苏联)
寻找格兰特船长 (Searching For Captain Grant) 3集,苏联)
办公室的故事 (Story Of The Office, A) (苏联)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Moscow Does Not Believe In Tears /1980)(苏联)
女警官 (苏联)
同乡 (Countrymen) (3集,苏联)
⑥ 原苏联电影《女政委》 观后感
1967年,阿·阿斯柯尔道夫根据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说《在别尔季切夫城》改编并导演了影片《女政委》,影片延续了苏俄的传统蒙太奇,是蒙太奇学派的高峰。
在俄国诞生的蒙太奇,在早期的电影中以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为蒙太奇理论的代表,他们都曾对蒙太奇问题作出各自的解释。
克勒雪夫把各种不同的场面,即空间和不同的时间所拍摄下的镜头结合,创造出好象是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发生的一个情景的效果,改变了全世界都采用一个场面,一个镜头的方法来拍摄电影。
维尔托夫主张通过组织拍摄素材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他认为蒙太奇就是进行这种组织的基本手段。他将蒙太奇的功能确定为:选择电影最重要的瞬间,按照联想的原则加以联结,有节奏的组织素材以加强其情绪的感染力。
库里肖夫把电影看作是外部动作的艺术,认为这种外部艺术要由造型手段和蒙太奇来再塑。按照他的观点,内容产生于各个镜头的组合和剪辑,而镜头本身是中性的,只在蒙太奇中才获得含义。
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的意义不仅归结为选择、有节奏的组织和联接,也不仅仅归结为情节元素加以联接。他发现两个镜头的对列及他们内在的冲突会产生第三种东西——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思想评价的契机,使苏联电影艺术家得以用有利的手段表达先进的政治思想,在银幕上体现社会斗争的激情。
《女政委》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也是一部女性题材的影片。在国内战争的严峻年代,一支红军部队击溃了白匪军,来到南方边陲的小城镇别尔季切夫。女团政委瓦维洛娃戎马厮杀,执行军纪毫不留情,她把逃兵叶海林当众处决了。这样一个血性方刚如同男人的瓦维洛娃竟然怀孕,而且已临近分娩,团长决定把她安排到这个小镇的洋铁匠叶菲姆夫妇家去待产。玛丽一家对她的关怀和爱改变了只是军人身份的她,把她变成了一个有母性的女人。而后对于革命的忠诚使瓦维洛娃放弃了孩子和平静的生活,独自追赶远行的队伍。
影片开头,军队的行进路线是从画左上方向画右下方移动,然后由画右向画左移动,最后向上方移动,看似是一个U型,路边有一座女性雕像,燃着小蜡烛。简单摄影机运行轨道、镜头的剪辑组成了一段有节奏有趣味的行走路线,女性雕像也蕴涵了影片主题,是女性题材。
影片的女政委扮演者诺娜.莫尔久阔娃运用简单淳朴的演技,或者说,根本没有过多的修饰来演绎这个女政委的形象,影片多次运用了交叉蒙太奇来丰富女政委的形象、填充她的军人经历、充羽她的实在生命。现实中的事物和生产时产生的幻觉有一定的联系,当被烙铁烫过的被单盖在身上时,她产生了沙漠行军的幻觉,燥热难忍,现实的喘息声与幻觉中推车的喘息重合,战士们发现了一条河,趴在里面畅饮,瓦维洛娃醒来,大口的喝水,生产的疼痛暂时停止了。看似无关的两个片段实际上是有一定联系的,烙铁与沙漠,河流和喝水,是具有相同特性的连接意象,把不同空间和不同的时间所拍摄下的镜头结合,创造出好象是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发生的一个情景的效果,运用蒙太奇这种有组织的手段,加强了情绪的感染力。
当瓦维洛娃从防空洞跑出来后,看到白匪军的军队,她费力的把木板拆下来,穿上军装,把孩子放在床上,自己离开。这样一组蒙太奇镜头,并没有表示她是去追赶自己的部队,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瓦维洛娃放弃了孩子和平静,要去追寻革命的洗礼。
孩子们残忍的游戏给了我很大的震动,镜头的排列将隐藏的内在含义显现。对娃娃的毒打,把姐姐当作假想的敌人捆绑、摇荡。三个男孩的游戏内涵是战争的暴力和不近人情的残忍带给人民的创伤,这是镜头联接后产生的另外一种东西。
苏俄的电影理论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蒙太奇不仅仅是将各个拍摄下来的片段加以连接从而使观众对连续发展着的动作获得完整印象的表现手法,而且是将各个现象的隐藏的内在联系变成最明显可见、不言自明的最重要的艺术方法。
⑦ 俄版向我开炮电影名叫什么
出自电影《英雄儿女》。政委王文清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场战斗中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语句后壮烈牺牲,全军开展了学习他的运动。
⑧ 请问有女政委1967年上映的由诺娜·莫尔久科娃主演的在线免费播放资源
《女政委》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bSFwXAT_KbJ6A0vSHlosQ
《女政委》
导演:亚历山大·阿斯柯尔道夫
编剧:亚历山大·阿斯柯尔道夫、瓦西里·格罗斯曼
主演:诺娜·莫尔久科娃、罗兰·贝科夫、赖莎·涅达什科夫斯卡娅、瓦西里·舒克申、谢尔盖·尼科年科、奥塔尔·科别里泽
类型:剧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
上映日期:2004-11-21
片长:110分钟
又名:同志、人民委员、Komissar
前苏联1967年阿•阿斯柯尔道(AleksandrAskoldo)夫执导的一部遭禁20年的经典战争名片,根据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说《在别尔季切夫城》改编,诺娜•莫尔久阔娃(《青年近卫军》)主演,国内曾公映过。
影片拍成后即遭禁,导演也因此被开除党籍,本片也成为他唯一的一部作品。影片在拍成20年后(1987年)终于解禁上映,不但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轰动效应,并应邀参加了西柏林、多伦多等10多个国际电影节,荣获1987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并获1990年四项列宁奖金。
剧情:在国内战争的严峻年代,一支红军部队击溃了白匪军,来到南方边陲的小城镇别尔季切夫。女团政委瓦维洛娃戎马厮杀,执行军纪毫不留情,她曾把一个未经许可顺便回家住一夜的士兵叶海林当作逃兵处决了。目前,瓦维洛娃怀孕已临近分娩,团长决定把她安排到这个小镇的洋铁匠叶菲姆夫妇家去待产...
⑨ 苏联政委拿着木凳子带头与德军肉搏是什么电影
是电影《布列斯特要塞》
如图所示有图有真相
⑩ 苏联时期经典电影
1941年,一场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拉开了苏德大战的序幕,让世界看到了俄罗斯人的血性和刚烈,70年后,俄罗斯人怀着既惨痛又自豪的微妙心情把这一战役拍成了电影,在极致悲壮的气氛中,带观众回顾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幕幕枪炮与血肉的碰撞,演尽了战争的残酷。
影片从一个红军乐队小学员的视角,完整再现了一场令人为之窒息的战争,德军在布列斯特突然发动进攻后,遭遇了苏军的顽强抵抗,炮火中血肉横飞,在处于地狱边缘的要塞,政委、团长、士兵及一些平民角色为了各自的使命和责任,在人数、武器和资源都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与德军死磕到底,在生命被极端摧残的情况下,捍卫了俄罗斯民族的尊严。
史诗般恢宏的《兵临城下之决战要》运用大量篇幅来呈现场惊险、火爆的战争场面,例如苏德双方肉搏血战的场面,被导演赋予了类似“300勇士”般的暴力美学,弹如雨下的枪火设计也攻城场面也极具气势和震撼效果。还好影片并未执着于商业表演,而是牢牢植根于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和思考深度,在剧情方面很好的交待了保卫战的前后因由,以及人物在战争降临时所产生的怯懦、伤痛、愤怒和绝望,生动的表演、深入的塑造配合上扣人心弦的剧情推进,形成强烈的战争氛围,即便因为人物繁多、进程复杂,难免有些角色显得有些符号化,有些情景也过于的渲染气氛和画面效果,但在浑厚大气的电影手法下,仍然堪称是近些年来世界影坛风格最纯正的战争片。
影片中的很多画面都堪比经典,小男主角亚历山大与安雅在河边享受战前最后的宁静乡村风光;骑兵骑在骏马上追逐卡车的狂野不羁;突围失败后留在桥边和山坡边上的无数血肉残肢,还有亚历山大在喝边喝水时看着静静沉在河水中尸体,太多让人过目难忘的桥段和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