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潜艇浮出海面加油,这时盟军反潜机突然出现了,发起了攻击是什么电影
从海底出击。
(从海底出击)是由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尤尔根·普洛斯诺主演的战争剧情电影,改编自战地记者布赫海姆的同名自传。
该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德国U型潜艇奉命出航搜索并击沉大洋上的英国商船队,历经惊涛骇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后返回基地。
2010年《帝国》杂志(Empire)将该片评为史上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剧情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U-96号潜艇受命前往北大西洋海域,负责阻挡扰乱英国船只的运输补给工作。艇长海恩里希·莱曼(尤尔根·普洛斯诺饰)明白他所担任指挥的潜艇,并不能完全负起战斗的任务。这次出海执行任务,他认为是有去无回,他所拥有的就是一群服从并效忠德国的潜艇士官兵。当U-96到达执行任务海域时,自然碰到了英国驱逐舰而展开了一连串的战斗,以潜艇的火力自然战斗得相当艰苦。战斗受损之后艇长打算返回德国,却又在途中接到命令,必须穿越更多英国舰队所在的直布罗陀海峡,以执行下一个任务。这对U-96而言简直是以卵击石,原本以为可以在艇长的计划之下安全通过英国舰队的防御部署,却想不到再度遭受英军另一次更大的袭击,U-96的前途命运危在旦夕。
B. 十大潜艇战争电影大全
美国拍过一部叫《直捣东京》,黑白片,讲述的是一艘美国潜艇潜入东京湾,击沉日军航空母舰的故事。
注意事项
美国还拍过一部《海底喋血战》即《The.Enemy.Below》狗狗上可以下到,讲述了二战时美国海军一艘护卫舰与一艘德国U型潜艇斗智斗勇《U-571》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二战潜艇战影片。
导演花了两年时间搜集潜艇资料,走访二战老兵,讲述了美国潜艇兵夺取德国U艇密码的故事 ,整部电影情节紧凑,节奏明快。
《猎杀红色十月》是讲述冷战时期潜艇战的片子,主角是苏联一艘改进的台风级核潜艇,情节是虚构的。
C. 电影《从海底出击》里面的潜艇型号是U96吗
是的U96。是以那艘艇为原型的。但是艇长的结局不一样,《从海底出击》里的艇长阵亡了,但是事实是U96的艇长直到20世纪80年才死去,并且是本部片子的顾问之一,是在片子公映前逝世的。片子里的潜艇,是麻省理工学院造的模型。一共造了两艘。一艘可以航线的。
①《从海底出击》是由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尤尔根·普洛斯诺主演的战争剧情电影,改编自战地记者布赫海姆的同名自传。
②该片是电影史上少见的广受好评的战争片,在出品本片的德国创下了极高的卖座纪录。其完整版片长为293分钟。
D. 能推荐几部关于潜艇战舰的电影吗
这类片子不少,老王就推荐自己喜欢的几部吧,也许不少人也都看过了。
1.猎杀U571
这是部2000年的片子,所以画质、特效方面还是比较出色的,而且那个年代正流行军事电影,诞生了一大批好片子,《猎杀U571》算的上后期少有的二战潜艇好电影。
这部片子一定程度上参考了真实的 历史 史料,融合了好莱坞式的高峰情节,情节比较跌宕,拥有伪装潜艇、U艇作战、反潜等许多精彩情节。全片以二战时德军“狼群”用于联络的“恩尼格玛编码机”为引子,完成了一场大洋之中的的激烈鏖战。
总的来说,《猎杀U571》几乎融合了所有二战潜艇战的段子和要素,什么极限深潜、夺艇、特攻都玩了个遍。
2.《猎杀红十月》
这部1990年的片子虽然老了点,但绝对是曾经的经典,它展现了80年代冷战时期的苏、美核潜艇的凶猛英姿,还有肖恩·康纳利等老戏骨的加盟。
片中CIA、克格勃、核弹、世界大战的元素将冷战时胶着的空气渲染得十分到位,还有谍战、轰炸机投弹、美军驱逐舰等多种极度到位的元素存在,尤其是主题曲《红色十月之歌》令人特别有感觉。
总之,极力推荐这部老片,目前为止,记忆力好像没有哪部片子如《猎杀红十月》这样让你把一艘潜艇从官兵到作战到里里外外看光。
3.《潜艇总动员》
先说明,千万不要与国内那个同名动画片搞混,这是20世纪福克斯1996年的作品。
喜欢看喜剧的话,这是部能让人捂着蛋傻笑的无厘头军事片,而且拿潜艇来 搞笑 的恐怕这是独一份。影片我就不剧透了,内容相当丰富。大致是一群乌合之众在一个贬职艇长带领下,从报废柴电潜艇奔向“海狼级”的彪悍故事。
这部片子似乎总在有意无意的讽刺美军,不过,实际它也可以作为潜艇入门“启蒙片”,假如你不把眼神总落在女艇员的紧身服装上的话,会发现有不少初级军事知识混在里面,比如“潜艇里放屁”会怎样噻?
4.《海底喋血战》
老王一般不喜欢推荐太老的片子,因为过低的特效以及略显沉闷的情节会让现代某些观众审美不来。
但《海底喋血战》我认为是一部海军军迷必须看的电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1957年的早期彩色片显得更纯粹,更质朴,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们离战争更近,哪怕是拍电影,其中展现的细节也足以令人细细品味。
电影讲述的是一艘德国U艇与美军驱逐舰艰苦鏖战的故事,双方杀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展现的战斗精神也描绘的犹如中世纪骑士对决,喜欢的人会看得荡气回肠。
5.《红潮风暴》
可能这部片子会引起一些争议,因为它略微有点特殊,实际上这部片子潜艇只是个由头,核弹才是主角,背后影射的是大国间的碰撞和权力。
有不少人觉得这片子情节略显老套,群像过大,但依靠着导演的剪辑功力,《红潮风暴》其实欣赏进去的话情节相当有张力,节奏明快,非常引人入胜。
6.《延坪海战》
如果喜欢看情节紧凑,战斗激烈的海战电影,老王推荐这部《延坪海战》,虽然剧情是朝韩之间的对决,舰艇也不大,但绝对打得凶猛杀得激烈,拿坦克炮塔改造的舰炮你见过吗?
这部电影也是根据真实 历史 事件改编而来,描绘了2002年世界杯期间朝韩“第二次延坪海战”。
当年两艘朝鲜巡逻艇与韩军巡逻艇相遇,双方因为边界线问题发生冲突,25分钟的交战中双方皆伤亡惨重,但当时忙着观看世界杯的韩国民众对此事表现的极为淡漠。电影抓住了这个主题,一经播出即造成巨大反响。
那么就到这里了,你觉得哪部片子好看呢?
1、《海底喋血战》
不知道你不能接受这种画质的,是一部老片了,该片真实地再现了二次大战的情景,以及战争的残酷与机智的搏斗。总的来说也还是不错的。
2、《黑海夺金》
《黑海夺金》讲述的是一个潜艇的船长带着自己的队伍奔赴海底,寻找沉没的宝藏的故事。裘德·洛在片中饰演的是一位具有小混混气质的船长。在幽闭的潜艇内部,船长和他的船员都由于压力导致“精神恍惚”。最终,寻宝之旅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存 游戏 。如果对这类的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哦!
3、《从海底出击 》
该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德国U型潜艇奉命出航搜索并击沉大洋上的英国商船队,历经惊涛骇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后返回基地。剧情还是比较棒的,战争的场面激烈。
4、《水底禁锢 》
该电影讲述一群因为船只问题而潜水修复船底油管,而意外被困在水底的惊险故事...这部影片属于战争类型的,也属于恐怖惊悚类型的,不过好像需要付费的哦!
我高兴的,衷心的祝福暑假期间可以通过看看电影(当然是表现大洋上的惊涛骇浪。)消除一下伏天的热浪!!
大家可以搜索一下,都没有忘记了肖恩,康纳利吧,这个英国老演员在好来坞以苏军舰艇舰长策划波罗的海舰队舰艇叛逃瑞典为背景,电影巜猎杀红色十月》的好莱坞夸大的宣染中,以美苏两霸争霸有可能在红色十月》号核动力台风级核弹头潜艘失控被头脑狂热者控制,台风级十六枚核弹有可能潜射西雅图,落杉矶,华尔街与华盛顿特区。从此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需要说明的是,导演手段高强,剧情引人入胜,大家都能看到第三次大战根本就没有打起来,苏联就自动自己解体了。但剧情发展和深度低沉的俄罗斯加法国人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曲调,让你震撼,感动。
再说吧是一个英国反战电影,上影译制片厂出品的《一个人的战争〉又被译为《摩菲的战争》。
写的是南美洲最大的拉普拉达河口,二战时期德军快投降了,而这时一艘德国大型远洋潜水艇,潜入了拉普拉达河口阿根廷人的地区,战争时期的阿根廷廷亲英,摩菲是一个因伤复员的海员或者是水兵,有海湾战争综合症那种感觉,一个人包打天下,用拖网渔船上的起重机,激烈的收拾了德军艇长和艇员。(用缴获的德军制式鱼雷,绑定在起重机上,利用了潜水艇对河口水屿情况不明,潮汐方面的误差误判。与艇同归属于尽。
没有机会去南美的同胞同学们,可以看看大河的风景,? a.
我看过的比较好的几部吧 《从海底出击》、《猎杀U-571》、《粉红色潜艇》
E. 求电影 二战时关于德国U型潜艇的电影
同意蓝色傻乎乎的话,《U-571》绝对是大话片的“集大成者”,基本上就是看着娱乐,许多情节经不起推敲,一艘潜艇并非光靠几个人就能轻易操作的。本片无论是从历史的真实性、还是对人性的刻画,都远远不如同一题材的《从海底出击》。更要命的是,影片上映后被批篡改历史,最先破获德军密码的不是美军而是英军
相比之下,《从海底出击》非常的严肃,而且是真人真事,当中不少内容经过严格的考证
《从海底出击》(德国),又名《潜艇风暴》。改编自真人真事;这部影片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公映版(2个半小时)、加长版(3个半小时)、完整版(5个小时),建议首次观看的朋友先看删节版的
(影片的完整版长达293分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狭隘的潜艇内渡过的,枯燥、乏味、沉闷、压抑、无聊、平淡……这些电影往往唯恐避之不及的“不良”元素,到了本片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这部影片对人性的刻画,达到了其他影片难以超越的高度,什么叫“叶公好龙”、“听天由命”?“存在”与“活着”的差别在哪里?本片会叫你领教这些。有网友说自己看了这部作品后,就差点对战争片失去了兴趣,因为大多数战争片都意识形态很浓,有美化和鼓动战争的成分,而本片却告诉观众们,战争是残酷的,并不像书本上那般美丽,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则面前,人都不过是一群可怜虫而已,任何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统统变得毫无意义。本片的剧情基本上是按照故事顺序来拍摄——观众们可以留意一下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许多影片先出现的镜头未必是先拍的。本片上映后,就连犹太人也为之鼓掌……)
F. 关于电影《U571》二战中真的有这次行动吗
没有,这是一个纯虚构的故事.
二战时期德国的U型潜艇以其卓越的水下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在海上了尽了风头。
德国依仗性能先进的U型潜艇,在大西洋海域有效地攻击了盟军的商船队和护航船队。使盟军损失惨重。指挥官是德国潜艇的海军上将卡尔·邓尼兹,他发明了“狼群”战术,用6—12艘潜艇组成水下舰队,白天尾随护航队,黄昏时进入攻击阵位,夜晚钻入护航队中用直航鱼雷实施近程攻击。
G. 找一部电影 只记得片子的最后是两个渔民用一艘小船吊起一枚鱼雷或是炸弹把一艘德军潜艇砸坏了 是部老片子
《墨菲的战争》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墨菲和他的战友被一艘纳粹德军潜艇击沉,除了他以外,战友们无一生还,墨菲被路易士救起并同路易士成为好友,墨菲心中却一直有个结.
H. 二战电影《灰猎犬号》背后的故事,真实残酷的大西洋潜艇战
2020年7月10日,由美国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自导自演的战争电影《灰猎犬号》在流媒体平台上映,这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发生在西北大西洋上德国潜艇和盟军水面舰艇之间攻防战的电影,是以真实 历史 背景为基础展开的一部战争题材大作。笔者印象中,这也是第一部以水面舰艇反潜战视角为主线的潜艇战电影。
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并没有收到影评人的好评,原因是"过多的海军专业术语"。不过笔者看完以后觉得,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这个"缺点"正反映了制作方的专业和认真。这部电影对于海军水面舰艇反潜作战的描写是相当精准和到位的,真实反映了早期海军舰艇作战的特点,相当良心!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42年,主角是一艘虚构的美国驱逐舰:DD-548"灰猎犬"Uss Greyhound号的舰长。这艘"弗莱彻"级驱逐舰是一支由4艘舰艇组成的护航编队的指挥舰,负责护送一支由37艘商船组成的船队,横跨大西洋将物资从美国运往英国。期间遭受以 "灰狼"号为首的德国潜艇群攻击,"灰猎犬"号带领护航编队和德国潜艇斗智斗勇,反复搏杀,终于完成了护送任务。91分钟的电影只有片头一段不到7分钟的铺垫,立刻就进入了故事的主线,紧张的海上反潜搏杀一刻不停贯穿全片直至结束,看得紧张刺激,悬念重重!
相信还有很多人还没看过这部电影,所以笔者今天就不做过多剧透了。不过对于普通不懂军事的观众来说,这本电影里很多情节的设定确实不太容易理解,今天笔者就从军事的角度结合电影来聊聊当年的那场波澜壮阔而残酷的大西洋潜艇战,也方便大家观影时能有更好的理解。
1. 大西洋潜艇战和"狼群"战术
二战时期有两大战场,太平洋战场是大规模的海空登陆战,主要作战目标是太平洋上各岛屿的争夺,地面战规模较小,主要为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之间的对决。欧洲战场主要为大规模地面战,相比强大的德国陆军和空军,德国海军实力较弱,所以发生在大西洋上的海战主要为盟军反潜作战兵力和德国潜艇之间的反潜战。
二战初期,德国陆军摧枯拉朽般攻占了大部分欧洲地面,只剩下了孤悬海外的英国。而后德国开始向东攻击苏联,形成了东攻西守的局面。英国作为西线盟军最后的据点,是返攻欧洲大陆的桥头堡,所以大量物资、装备从大西洋彼岸的美加两国出发运往英国,这条大西洋运输线是维系英国生存的生命线,德军为了稳固西线防御,一直努力将其切断。在1941年德军损失了最后的大型水面舰艇之后,面对强大的英国海军水面舰艇力量,德国海军将潜艇这种非对称型的作战方式作为主要作战模式,从而拉开了大西洋潜艇战最激烈,也是最残酷的一幕。
德国潜艇采取的以多艘潜艇在航线附近预设阵地埋伏,一旦发现船队立即召唤附近潜艇集中攻击,从而实现局部兵力优势的战术,被称为"狼群"战术。由于盟军的运兵船多采用高速客轮,且有大量水面舰艇保护,攻击不易,所以德军潜艇的目标主要是航速只有10-11节,只拥有少量护航力量的货船编队。一时间,大西洋上狼烟四起,一整船一整船的战略物资,包括美国生产的坦克、飞机、火炮、弹药,在德国鱼雷的爆炸声中沉入冰冷的北大西洋海底。德军的潜艇战使得盟军往英国的战略运输受到很大威胁,也一定程度上推迟了盟军返攻欧洲大陆战役的启动时间。
电影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一支由37艘货轮组成,代号"HX-25"的货船编队横跨大西洋过程中。这样的一支编队自然是德国狼群的绝佳猎物,由于飞机的航程有限,在大西洋中部有一段约50小时的航程没有空中掩护,只能依靠护航舰艇提供护卫。而影片中的狼群数量达到7艘,护航舰只有4艘,兵力处于劣势,要想成功守住编队确实困难重重!
2. 二战时期的潜艇战攻防战术
潜艇是一种可以水下航行的作战舰艇,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隐蔽性好,可以神出鬼没的进行攻击。其主要武器为鱼雷,一般一艘二战时期的德国U型艇可以携带24枚鱼雷,通过潜艇头部的四个鱼雷发射管和尾部的两个发射管发射,再装填鱼雷的时间约为10-20分钟一枚,所以德国潜艇每次攻击可以发射的鱼雷数量为6枚。由于鱼雷是在水下击中舰船的,所以一条鱼雷的威力就足以可以击沉一艘没有防护的商船。
二战时期的潜艇都还是常规动力潜艇,以柴油机为主动力,水面航行时用于提供动力和给电池充电,水下潜航时使用电池驱动电动机。一般潜艇水面最大航速为17-18节,水下最大航速为8-10节,连续潜航时间在最大航速下约为2小时,2-4节的航速下可以坚持10个小时,然后必须浮出水面进行充电。所以,当时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只有在进行攻击的时候才会下潜进行隐蔽潜航。
二战时水面舰艇和潜艇之间的攻防战,可以说是一种互相看不见对方的"盲打"模式。水面舰艇首先依靠雷达探测周边海域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潜艇,在发现潜艇后快速向潜艇逼近,逼迫潜艇紧急下潜。如果潜艇下潜躲避,反潜舰就开始使用被动声呐探测潜艇发出的机械噪音,在确定大概位置后,反潜舰打开主动声呐向目标区域发射声波(就是很多电影中的"咚……咚……"声),并通过计算声波撞击潜艇后反弹回的时间,来精确测得距离、深度等信息。然后反潜舰要做的就是通过快速机动抵达潜艇正上方,投下深水炸弹对潜艇所在区域进行覆盖,以期其中的一两枚可以成功击中潜艇。整个过程中,双方都无法目视对方,只能依靠声呐数据进行判断,所以并不能确保每次反潜攻击都能成功,甚至无法完全确定攻击是否有效。二战时经常有潜艇被几艘反潜舰连续攻击,上百枚深水炸弹投下却最终无碍的战例发生,又或是水面舰没有看见潜艇被击毁的证据,而潜艇也未能返回基地,无故失踪的情况发生。可以说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反潜战很多时候就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猫抓老鼠" 游戏 。
潜艇一旦在交火中被逼出水面,那基本就是无路可逃了!仅仅依靠一门甲板炮和几门小口径高炮,潜艇分分钟会被反潜舰的各种火炮送入海底。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潜艇在交火中是不会浮出水面的。
潜艇的生存靠的是隐蔽,所以不会主动招惹水面作战舰艇,在攻击商船队的行动中,潜艇首先需要躲开护航舰的拦截,将鱼雷射向商船,然后借机偷袭护航舰也不是不可以,但主要还是躲为上策。护航舰有时也会采用对可疑潜艇海域进行反复搜索的方式让潜艇一直停留在水下,等船队开远并转向后再高速追赶编队。而潜艇确认安全后再浮出水面时,编队早已无影无踪,这也是一种摆脱潜艇攻击的办法。但是这一方法在对付多艘潜艇的协同攻击时就无效了,多个不同方向的威胁会让护航舰顾此失彼,这就是狼群战术的优势。
3. 二战水面舰艇反潜作战主力:驱逐舰
二战时期的反潜战,除了航空反潜,最有效的反潜兵器就是驱逐舰。但早期的驱逐舰出现的目的并不是反潜,而是作为"雷击舰"诞生的,一般排水量2000-3000吨,最早的驱逐舰是用于在战列舰对战过程中,高速冲向对方战列舰队形,向其密集发射鱼雷,以小博大攻击战列舰,最起码能打乱对方阵型,为己方战列舰轰击提供帮助。所以驱逐舰一直有一个特点就是航速非常高,一般都有30节以上。
驱逐舰在反潜作战中具有绝佳的优势,除了速度快,它的体型适中,可以安装雷达和反潜声呐等全套设备。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转弯回旋半径小,便于在和潜艇的对战中,快速占领攻击位置发起攻击。对于当时的潜艇来说,驱逐舰就是潜艇的克星,是潜艇最怕遇见的对手!
在电影中,护航编队的4艘舰有3艘是驱逐舰。除了主角美国海军"弗莱彻"级"灰猎犬"号,还有两艘英国海军驱逐舰"鹰"号和"哈里"号,这两艘驱逐舰的特写不多,从其单烟囱和双联封闭式舰炮判断"鹰"号应该是1900吨级的英国K级驱逐舰,而"哈里"号有两个烟囱,应该是一艘"部族"级驱逐舰,还有一艘加拿大护卫舰"迪基"号,从其外形怪异的舰桥判断是一艘英国转让的江河级护卫舰,排水量1200吨,专门用于进行护航任务。这样的护航力量对付一两艘潜艇的威胁是足够的,但遇到电影中这样的狼群就捉襟见肘了。这4艘舰中"灰猎犬"号吨位最大(3000吨),速度最快(37节),是护航编队的机动力量和指挥舰。整部电影中该舰不停在编队前后来回穿梭,左扑右挡,独自或协同瓦解了不少威胁。也难怪德国领头的潜艇"灰狼"号要联合其它潜艇在最后时刻主动对其发动攻击,左右夹攻力图解决这个护航编队最强的保护者!因为一旦解决了"灰猎犬"号,整个编队的商船就都只能任其宰割了!
大西洋潜艇战从1939年开始,到1943达到高峰,于1945年落下帷幕。德国一共击沉了超过3500艘各型商船和175艘盟军舰艇,总吨位超过2100万吨,付出了800余艘潜艇被击沉的代价。这场残酷的海上战争造成了交战双方近10万人死亡,上千架飞机和数千辆坦克沉入海底,各种弹药和物资更是不计其数!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战争的结局,纳粹德国的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最后,回到电影上来。这部电影对于反潜作战的描述非常专业,是部不可多得的海军题材佳作,非常值得一看!也希望大家在看了作者的文章后,对理解这部电影中的作战环节会有所帮助。至于这部电影其它一些涉及情节的地方,过些日子等大家都看过电影后笔者再来解读吧!
I. 求一部二战电影 关于潜艇的
《墨菲的战争》
片名:《墨菲的战争》
导 演: 彼得·耶茨
主 演: 彼得·奥图尔 《阿拉伯的劳伦斯》
菲利普·诺依莱特 《老枪》
影片类型: 战争
出品:派拉蒙影业
年代:1971
剧情:1971年彼得·奥图尔主演的经典二战名片,国内公映时又名“一个人的战争”,固执的奥图尔以一个人的力量,用自制的鸡尾酒炸弹,驾驶水上飞机,竟将德国的一艘U型潜艇炸毁的情节至今记忆尤新。
当时墨菲和他的战友被德军击沉,除了他以外,无一生还,墨菲被路易士救起以后成为好友,并协助墨菲一雪前耻,为战友报仇.
J. 有哪位知道大概10多年前一部描写德国纳粹党一群水下作战的片子!!!名字急求!!!
《从海底出击》 (德语《潜艇》)
大导演沃夫冈·彼得森一举成名之作,影史上少见广受好评的战争片,在出品本片的德国创下极高卖座纪录。 完整版片长293分钟。 剧情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发明了一艘出没无踪的深海潜水艇,在海战中无往不利,后来跟英国海军发生了遭遇战,双方都有重大牺牲。影片制作认真,戏剧张力逼人。导演在潜艇内狭窄的空间内运用行云流水般的镜头将船上的军队生活作出生动逼真的呈现,海战镜头的气氛亦掌握得相当不错。
电影相当忠实地纪录了一艘德国U型潜艇在二战中的一段航程,从奉命出航搜索并击沉大洋上的英国商船
《从海底出击》电影剧照(21张)队,历经惊涛骇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后返回基地(电影的结局实在太有意味,从海底出击
为顾及未看过此片的读者,这里还是不煞风景不说为妙)。摄影机仿佛观众的眼睛,身临其中,但又自始至终旁观着一幕幕险景的发生。从娱乐的角度来看,电影的戏剧性与紧张度无时无刻不在(虽然它的放映时间是那么漫长,一如全体船员的航程)。看完该片没几天,我碰巧看到一部讲二战片的电视片,其中就有该片导演及主要演员的专访。据导演说,他拍此片时为照顾狭窄的内景空间,特意改制了一部小型摄影机,以追求写实与纪录的风格。而且,整部电影打破了拍摄常规(众所周知,一部电影并非按照放映的物理时间先后来拍摄),尽量依照故事的顺序来拍,所以观众甚至可以留意到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 为了拍摄的真实,演员们有差不多1年的时间没晒太阳,个个脸色苍白。 曾有评论说,与沃夫冈的《从海底出击》相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简直是在讲童话故事。
二次大战期间,德军一艘U型潜艇奉命出击,完成对英国船队的袭击任务,当他们完成任务返航途中,却遭遇上前所未见的危机。《从海底出击》片长超过三个小时,而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分钟里,时间几乎都消耗在一艘德国潜艇的封闭空间里面,满脸油污、胡子拉茬的德国海军是影片的主要角色。在它的悠长篇幅之中并不缺乏大起大落的情节起伏,潜在的重重危机随时威胁着舰艇上官兵的生命安全,这个貌似强大而冷冰冰的庞然大物完全不能自保,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以德国人的观点去审视、反思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并不多见,但几乎一出现都成为了精品,从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ondorff)的《铁皮鼓》(The Tin Drum,1979)到萨博(Szabo)的《摩菲斯特》(Mephisto,1981),虽然取材和角度各不相同,但对战争的批判和人性的揭示同样深刻。《从海底出击》并没有以上两部电影那样尖锐而明显的批判性,也没有在影片中为敌对双方作出道义上的判断,它仅仅以二战中一群普通的德国士兵的角度出发,写实、客观地描写这群非常时期的军人。他们无条件地执行上级的命令,兢兢业业地坚守自己的岗位,甚至灾难来临也毫不退缩,深入研究对“敌人”的作战方案,拯救即将崩溃的舰艇和日渐失去的胜利果实。然而面对无休止的战争,他们渐渐麻木了,朋友或敌人的界限越发模糊,被他们重创后掉下水中生灵的绝望求救都不能触动他们的神经。而长时间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折磨和压迫,面对敌人、面对同袍、面对无助的困境,他们逐渐丧失了理性的判断力,他们苦闷、忧郁难以自拔,行为日渐失控并趋向疯狂和歇斯底里。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们更象是一堆行尸走肉,原来性格鲜明、思想单纯的年轻人已经彻底死去,取而代之的一部一部的冷血战争机器。他们失去了热情、失去了思想,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在一个冷漠而朝不保夕的环境中惶恐度日,何时会死去,何时才能结束,没有人可以给他们答案。时间已经无人关心,空间已经不再重要,一切将会如何了断…… 沃尔夫冈·彼得森通过《从海底出击》,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战争为全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它通过详实的资料充分地说明,战争不单只为被侵略的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作为德国、这个战争的发动者,它的人民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样是广大受苦受难民众中的一员,而直接参与战争的士兵,更成为疯狂野心的陪葬品,他们牺牲的不只是宝贵的生命,还有生存的权利和尊严,他们的在天之灵将永不瞑目!
幕后信息
德国人沃尔夫冈·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被人们褒扬并不是因为从海底出击
他被好莱坞同化之后的商业作品《空军一号》(Air Force One,1997)和《完美风暴》(The Perfect Storm,2000),而是一部令他完全有资格受到广泛尊敬的德国电影《从海底出击》(Das Boot,1981),这部反映二战时期潜艇战的惊险片获得了82年奥斯卡金奖六项提名,沃尔夫冈·彼得森更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凭着德语电影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人。该片彻底征服了全球观众,也为战争类型电影建立了一次几乎不可逾越的典范。 沃尔夫冈·彼得森通过《从海底出击》,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战争为全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它通过详实的资料充分地说明,战争不单只为被侵略的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作为德国、这个战争的发动者,它的人民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样是广大受苦受难民众中的一员,而直接参与战争的士兵,更成为疯狂野心的陪葬品,他们牺牲的不只是宝贵的生命,还有生存的权利和尊严,他们的在天之灵将永不瞑目!
影片分析
一向对表现热兵器战争的影片都不是十分的热衷,人脆弱的身体在这些现代武从海底出击
器的攻击下总会令我产生厌恶的感觉。几乎每一部令人称道的战争电影,其编导都会去专心的标明每一个参与战争的是人类,而非冰冷的机器。除了本能的排斥外,战争对现在的我们而言,确实有着疏离感。看着自己的同类在眼前血肉横飞,看着构建的一切在影像里灰飞烟灭,而来寻得感官上的快感,战争这种残酷人性最佳表现的方式,一再重复的在电影里出现时,需要观众在这影像里去怜悯谁人? 《从海底出击》已把战争脱离了本质上的意义,更是人类本身的一个历程。在U潜艇的内部空间里活动着的舰员,宛如人身的神经那般,各司其位,每每在绝境处做出相应的反应,一路保护着潜艇这个‘身体’冲破道道屏障。若把这部电影称为‘全金属外壳’更为合适,穿行在海底自保多于攻击的过程中,金属外壳和现实里人身体的无异,一次次在深水炸弹的攻击下,在舱里所有人凝成一线的恐惧心理,每一次突破底线的下潜深度,潜艇里的所有军士都是在一样的情绪下操作着各自的工作,把军人与这艘潜艇看作一个完全不可以分割的整体,绷紧着神经不敢出任何错误的处理每一个突发难关,在海底里无奈的潜行者,在炮火中,远方则是故乡,停泊的港口。 这艘名为U96的潜艇在下水时已是二战末期,出航的任务则是封锁航道上的英国货船。电影以这帮潜艇舰员在俱乐部里的狂欢开场,导演对室内戏的调度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手,先不说在潜艇里制造的巅峰效果,仅是在俱乐部里群军士的欢狂场景,在视听上所造成的效果已是现在顶尖大片的效果。在上潜艇执行任务的前一夜,所有的舰员都忘我的投入了狂欢之中,这是战争给予他们的权利,但没人知晓下一秒是否还有生存可能。 在俱乐部这一幕经典:疯狂饮酒调戏舞女满屋乱窜的猪猡兵哥哥与一脸淡然坐在吧台前的舰长。狂乱中拉开航程的序幕。上潜艇前舰长向将士介绍着前来随军报道的记者,于记者前面挤眉弄眼的娃娃兵们仍把心情留给了俱乐部舞女的身上。如果再下一城,或者他们也会像宛如《现代启示录》马龙·白兰度喃喃说着的‘恐怖’,再也找不到任何形容以表达自我。 潜艇对外敌方信息的接受方式只能靠肉眼、潜望镜及听螺旋桨这几个简单途径来获取。无尽黑暗的舱里听着驱逐舰在水里传来的螺旋桨打水声时,将恐惧无限放大。当驱逐舰停在头顶上时,声声钻心入肺的隆隆声宛如恶鬼催命那般。绝境。在水底除了这一层‘金属外壳’的保护之外,几乎是无处可逃。每次因躲避深水炸弹而再三地潜过各个舰员可承受的心理底线之外的潜艇。外壳因水压而发出的吱吱声,像利刀那般击在各个将士随时崩溃的神经线。潜艇竭斯底里的大吼或喃喃说着上帝救我,在黑暗里等待着每一次死亡的来临。但他们知道,上帝是绝不会在这艘潜艇里的,每次躲过死亡的泪水与欢呼,在呼喊着下一个死亡危机的到来。在水底,除了这个金属外壳,他们便一无所有了。而这个外壳,则是所有人的生命。生则同生,亡则同亡。而唯一能接受外面信息的感觉只能是那对牵连全身神经的耳朵。头顶穿梭着敌军的驱逐舰时,只能是双手握于胸前,紧闭双眼,在黑暗里听着潜艇外那由远至近的螺旋桨打水声与深水炸弹爆炸声。 父母生我一对耳朵,于此时,我用它来感受死神的面貌。 航行初,第一次潜水演习设定了潜艇成员的第一个心理底线。舰长把潜艇潜到水下170公尺时,流着冷汗都欲出声制止舰长这个令人心生恐惧的演习。这个深度是舰长所能接受的心理底线,看着在低头祷告着的手下将士,微笑着把潜艇升回水面。但是他也没料到在之后居然要一次次的突破对潜艇可以潜深度的底线,以至在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完全突破底线。电影不只是用一次次心理底线的突破来释放及加深舰员及观众的恐惧、来描述这一过程。在航行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除了躲避驱逐舰的追击之外,几乎毫无建树的U96潜艇全体成员的士气在慢慢的低落,在大海里毫无目的漂流。在某一天在前方居然看到了已方近在眼前的潜艇,站在瞭望台上的对方舰长正是出航前一天一起在俱乐部狂欢的老汤姆森,这名须发皆白本来是处于退休状态的老舰长正站在暴风雨对面的潜艇上向这边狂挥着手。‘嘿,汤姆森,汤姆森!’茫茫大海居然相遇,互挥手擦边而过。那刻百感交集,宛如在一个偏远的地方,看到自己亲近的人,与他互望而过。 此片如此完美,可以说是导演对‘室内戏’超乎常人的理解。特别在潜艇‘可视’的狭小空间里用‘听’来表现无限的空间。在狭小空间里所做到的不凡效果,把‘视听’范围做到了极致。导演在访谈中谈及,不过是把摄影机改小一些来适合这个拍摄空间罢了。而把电影表现得妙到颠峰的不是影像里可视的空间,而是听到的关于潜艇外传来的各种声音。驱逐舰探测潜艇方位的声纳,驱逐舰的螺旋桨打水声,在头顶上爆炸的深水炸弹,艇壳受到水压而发出的声音。每一样声音都让人真切的宛如置身于这个黑暗潮湿的潜艇之内,而外面则是无限空旷的大海底。于狭小空间表现另一空间无限性且让人身临其境的处理手法,确实是在视听表现上的一个里程碑。导演在进军好莱坞之后的《空军一号》如法炮制,却未达到如此真实引人入境的感觉。《从海底出击》足已让导演不朽。 当U96驶入码头全体将士接受着凯旋归来的礼仪时,被盟军的飞机击沉时,这样的归宿对于U96而言不是最好的结局么?我更愿意把这艘潜艇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体,一个包着金属外壳的智慧体。影片则是表现它从生到死的过程。
影片信息
这部影片有三个版本,136分钟的剧场版,216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及293分钟的未剪辑版。泰盛文化最新发行216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对这部影片有着由衷的喜爱,不但是导演技惊四座的表现手法,还因U96潜艇一次次的劫后余生,将心理底线拉到退无可退的崩溃点。生活并不是像影片里所表现的潜艇航行过程那般惊险,而所谓的窘境也不是潜艇次次所面对的生死一线那样决绝。对生活现状有所不满并叽叽歪歪的一般都是我般吃饱撑的家伙才说的事,真正有资格出来吼几声的,大多给累得说不出话了。而这部电影在绝望的氛围里一直都透着一线生机,一个多月的航程,上艇时一脸稚气的娃娃兵在下潜艇时已一脸沧桑,磨难是最好的成长方式。而那副在海底里所有人赖以生存的金属躯壳,不正是现在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么?当看到它在回到港口既被击沉时,若不觉得悲伤,那就不妨欢呼吧。
幕后花絮
德国导演彼德森扬威国际影坛的作品,改编自战地记者布克海姆的畅销自传。影片用狭窄场景,取得了宏大场面所特有的巨片气氛,被誉为潜艇片的经典。原为六小时的电视片,现在以不同长度的版本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