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国外很老的神话片,
1981年 世纪对神榜
求采纳
2. 古希腊罗马神话电影
不是希腊皇后,是埃及艳后!
美丽新世界II之女王任务
美丽新世界2:埃及任务
埃及艳后和凯撒大帝打赌,如果埃及人能在三个月之内在沙漠里修建出一座宫殿,凯撒就承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为了炫耀埃及人的建筑工艺和水平高人一筹,也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埃及艳后下令无论如何都要按时完成任务。
这一切都被另一位建筑师阿蒙波菲斯看在眼里,于是对钕梅侯比斯心存嫉妒的他开始想尽办法搞破坏。而此时的凯撒大帝早已是坐如针毡,他一方面不希望埃及艳后顺利的完成任务,但又期待能与她在新建成的王宫中相会。
精彩视点
这是一部投入了5300万欧元的影片,号称是法国电影史上耗资最大的影片。它取材自畅销漫画,由喜剧明星兼导演亚兰·夏巴推上大银幕,不但请来了大鼻子杰哈德·巴狄厄以及克·拉维耶、克罗德·利希等老牌演员,更找来了美丽的意大利女明星莫妮卡·贝鲁奇饰演埃及艳后。影片曾获得2003年度法国恺撒奖及最佳服装设计奖。
简评:
观影中印象最深的是,在这部电影里的后半部,主人公和反角戏仿中国功夫大战时,居然突然说起了中文,而且是一个讲国语,一个讲粤语,让人不得不为中国功夫的影响力自豪。
在翻译方面,我大多采取了一些中国的语言意译——当然,前提是绝对忠实原本对白,整本电影我没有夹带任何私货。在翻译时参考了不少资料,在一些涉及西方历史,神话传说,及人物名言部分我会打个括号注释。
原本法国人做了一些语法游戏,例如à Alexandrie和en Alexandrie(两者无区别,仅是介词不同而已,均译作“在亚历山大城”),在结尾更以此为笑点搞笑。这种幽默实在难以译出,而注释又太琐碎,因此只好照字面译。估计大家看到类似地方时,一定不知所云。
在人名方面保留了原文。因为情知片中涉及不少历史人物,不敢造次乱译。
3. 法国女星格林拍过哪些电影
伊娃·格林
基本资料
英文名:Eva Green
全名:Eva Gaëlle Green
出生年:1980年
生日:7月5日
地域:欧美
职业:演员
身高:168cm
眼睛:蓝绿 (有近视)
头发:深棕色(原本是金色)
家庭成员
父:Walter Green (瑞典)
母:Marlène Jobert (法国)
妹妹:Joy Green(迟出生4分钟)
个人简介
伊娃·格林1980年7月出生在法国巴黎,有一个双胞胎姐妹。伊娃的父亲是一名瑞典牙医,母亲曾做过演员,后来转行成为儿童作家。17岁时伊娃离开法国,前往英国肯特郡的拉姆斯盖特学习英语,又先后在巴黎的圣保罗戏剧学校和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学习表演和导演。
重返巴黎时伊娃已经是一位学有所成的年轻演员,出演了几部舞台剧后,她被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相中,出演了他2003年影片《戏梦巴黎》(The Dreamers),伊娃在电影处女作中大胆正面全裸,吸引了大批男性观众,她以断臂裸体维纳斯造型惊艳世界的女星,日前已经成为新邦德女郎。在《戏梦巴黎》中与男主角的全裸床戏大胆奔放、毫不扭捏,令许多媒体及影迷们惊艳不已。英国知名网站更将她评选为“年度最佳胸部”,而她性感又纯真的独特气质也让她成为经典时尚名牌A
伊娃·格林rmani的代言人! 她的表现也赢得评论界的喝彩,同时她还为影片创作了主题音乐。
继《戏梦巴黎》后,伊娃进攻好莱坞,具有独得的气质的她一直得到不少导演的青睐。雷德利·斯科特也是其中之一,他觉得伊娃有种成熟的韵味,再加上对每件事都有独特的见解及富幻想力,所以挑选她成为《天国王朝》的女主角。
2005年她与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利亚姆·尼森(Liam Neeson)联袂出演的《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把她推上国际影坛,此后她拒绝了《黑色大丽花》(The Black Dahlia)中蛇蝎美人一角,而接受了《皇家赌场》(Casino Royale)的邀约,与新一代007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演对手戏。
伊娃·格林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除了表演,她喜欢听古典音乐、在巴黎和伦敦闲逛遛狗、收藏艺术品、参观博物馆,热爱烹饪的她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作品年表
舞台剧
JALOUSIE EN TROIS FAX(2001)
TURCARET(2002)
电影
2003 THE DREAMER 《梦想家/戏梦巴黎》 (as Isabelle)
2004 ARSÈNE LUPIN 《绅士大盗》(as Clarisse de Dreux-Soubise)
2005 KINGDOM OF HEAVEN 《天国王朝》 (as Sibylla)
2006 CASINO ROYALE 《007皇家赌场》 (as Vesper Lynd)
2007 HIS DARK MATERIALS: THE GOLDEN COMPASS 《黄金罗盘》(as Serafina Pekkala)
2008 FRANKLYN 《富兰克林》 (as Emilia)
2009 CRACKS 《裂缝》(曾译《伤痕》)(as Miss G)
WOMB《子宫》(as Rebecca)
2010 The last word 《末世之恋》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2001 Les Molières 最佳女新人奖(舞台剧)- JALOUSIE EN TROIS FAX
2003 欧洲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 THE DREAMER
2007 英国电影学院奖橘色新星奖(Orange Rising Star Award )- CASINO ROYALE
2007 帝国奖最佳女新人奖 - CASINO ROYALE
4. 黑色维纳斯的幕后制作
这部影片投资约1300万美元,是柯西胥计划拍摄的三部曲电影中的第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讲述19世纪一名非洲妇女的悲惨生活,这名叫做萨拉·巴特曼(Sarah Baartman)的妇女出生即患有残疾,随后被送到法国巴黎,在马戏团中扮演怪物谋生。比利时著名演员奥利弗-古尔迈担任本片的主演。
阿布戴·柯西胥曾凭借《躲闪》和《谷子和鲻鱼》两度同时摘得有“法国奥斯卡奖”之称的恺撒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大奖,《谷子和鲻鱼》更摘得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特别奖。他的作品题材向来十分沉重,往往交织着不同民族间的隔阂,以及由此带来的创痛。《黑色维纳斯》也不例外。扮演女主角的雅伊玛·托雷斯2003年从古巴哈瓦那来到巴黎,以教授西班牙语为生,两年后偶然遇到了导演阿布戴·柯西胥,当时柯西胥正在忙着筹备《谷子和鲻鱼》。托雷斯在发布会上透露:“我正走在路上,他靠了过来,跟我讲起了《黑色维纳斯》的故事。之后我尽可能地去找相关资料,为这角色做准备工作。” 为扮演这个角色,托雷斯增重将近15公斤,终于也有了像莎拉·巴特曼那样的肥大臀部。作为家中三个女儿中最小的那个,需要在片中全裸出镜的托雷斯花费了一番工夫才说服家人同意她接演,尤其是她那个当海员的父亲。“天哪,那可一定得事先告诉他们才行。”虽然《黑色维纳斯》是雅伊玛·托雷斯的银幕处女作,她希望这不会是她的最后一部电影,她说自己在等待好的剧本,“我已准备好了,无论去哪里拍摄都行,只要故事触动我就行。”
尽管至今只有四部作品问世,但阿拉伯裔的阿布戴·柯西胥已经先后凭借《躲闪》和《谷子和鲻鱼》两度同时摘得恺撒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大奖,堪称是法国艺术电影界最当红的新人王。而他推出的《黑色维纳斯》上映后再度收获普遍赞誉,19世纪残酷的种族歧视问题令人难以置信。
为什么萨拉哈·巴特曼这个当时供人取乐的奴隶会在法庭上放弃自由?为什么她拒绝科学家们检查她的私处,却又以患病的流莺身份悲惨死去?在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时,阿拉伯裔法国导演阿布戴拉提夫·柯西切始终无法理解萨拉哈当时的选择。在《黑色维纳斯》中,阿布戴拉提夫·柯西切用他深厚的学院派背景,熟练地运用了戏剧化的表演方式,设置了多场舞台化的表演,医学院里的研究结果展示、舞台上莎拉哈供人取乐的节目、法庭辩论、贵族奢靡聚会上的演出等等。每个场景导演都用了接近真实长度的镜头展示,就像是一场完整的表演。《黑色维纳斯》中值得称道的是女主角娅伊玛·托莱斯精彩内敛收放自如的表演。这位在巴黎街道上与导演偶遇的黑人非职业演员,很有可能会像出演《珍爱》的加布雷·斯蒂贝一样因扮演悲情女角而一鸣惊人。
《黑色维纳斯》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开片入画的是1815年巴黎的一个手术室,萨拉的尸体被一群科学家解剖,只为想要证明他们坚持的社会进化学说(当时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未出现)。他们冷血的“学术”讨论让人难过,但相比影片后来的种种事迹那只能算是冰山一角。 画面迅速跳转到了1810年的伦敦:萨拉(由有过不俗表现的影坛新人亚希玛·托雷斯饰演)被她主人汉德里克·赛萨(安德烈·雅克布 饰)放在笼子里展示,她的面前满是喧闹不已的工人。在这场“秀”当中,萨拉被用皮带拴着,不仅要时不时对着观众做凶恶的表情,还被迫像马戏团的熊那样玩点小把戏,最后,赛萨还会鼓吹围观的人去触摸着她赤裸的背脊,享受那种又恐惧又想挑战的刺激。其实,一切不过都是把戏:她并不是一个野人,她只是被迫装出那个样子。萨拉·巴特曼事实上是一个专业演员。
导演给了这场戏相当长的时间,而这也是不无理由的:观众需要完整地看完这场表演,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萨拉作为“野人”对人欢笑背人泪的震撼,以及作为女人所受的羞辱。当地的媒体开始大肆宣传,而由此也引发出一场官司,去判别究竟萨拉的所为是否属于被虐待。在萨拉当众宣告了她对自由的愿望之后,这场官司便被驳回了。
5年之后,这场怪诞的演出在巴黎继续。这次由痞子Reaux(奥利弗·古尔迈 饰)和他的妓女拍档珍娜(Elina Lowensohn 饰)来控制整场演出,但在日益增长的高消费人群面前,他们玩的把戏远比之前所提到的更加没有底线。法国博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乔治·居维叶(Francois Marthouret 饰)偶然看了这场演出,并开始坚信萨拉就是“霍屯督”人种,并萌生了将其当作研究样本的想法,誓要证明他的人种理论。
5. 波特莱尔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1),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波德莱尔生于巴黎,是弗朗索瓦·波德莱尔晚年与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务于神职,后来在参议院任职,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颇有才能,其在波德莱尔幼年时代就给予了他良好的艺术熏陶。波德莱尔六岁那年,父亲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亲改嫁。七月革命,法王复辟后,波德莱尔的继父上校奥皮克调职至里昂,波德莱尔进入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其十五岁时转入巴黎路易大王中学(Lycée Louis-le-Grand)学习。在这个时期,波德莱尔开始显示出其在诗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诗作却不为导师所认同,得到的评价是在这些诗作中显示了一些不属于他年龄的堕落品质。1839年,由于波德莱尔坚持庇护一名同学而被学校开除。
1840年,十九岁的波德莱尔自由的生活在拉丁区,结识文学界的朋友,为一家报纸供稿。次年,被其放荡的生活惹怒的奥皮克将继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并希望艰苦的航行能够改造波德莱尔。1842年2月,波德莱尔于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这次通往东方的旅程令波德莱尔产生无数的幻想,并成为其后来一些作品的创作源泉。4月,波德莱尔继承了先父的遗产,开始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琼浆佳肴、华服美女以及鸦片迷药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画出了一抹奇异的苍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莱尔开始写作后来收录在《恶之花》中部分的诗歌。由于他不节制的挥霍,他的家人于1844年指定了一名监护人管理波德莱尔的财产,按月拨给他200法郎。次年,波德莱尔企图自杀。1846年,波德莱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其中大部分的诗歌于1857年首次结集为《恶之花》出版。令波德莱尔最初闻名于巴黎文坛的并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的文学评论:《一八四五年的沙龙》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龙》。1848年,法国巴黎工人学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莱尔在期间十分积极,并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这份刊物仅维持了两天,6月23日,波德莱尔参与了六月起义的巷战。在波德莱尔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作家是爱伦·坡,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间,波德莱尔坚持翻译坡的作品。
《恶之花》出版后不久,因为“有伤风化”(outrage aux bonnes mœurs)的罪名,法庭处以波德莱尔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从诗集中删除六首主要的诗,当时的法国文坛对此事件的看法一分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莱尔一边,伟大文豪雨果写信给波德莱尔赞扬《恶之花》。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诗外,并加入新诗35首。同年12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波德莱尔于次年2月拒绝。
1862年,诗人首次发病,三年后病情恶化,1866年在比利时参观教堂时突然出现失语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状,回巴黎后住进迪瓦尔博士的疗养院,翌年病逝,享年46岁。
作品简析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然而美的定义千差万别,波德莱尔认为,美不应该受到束缚,善并不等于美,美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两个世纪前,当波德莱尔将自己所创造的美展现给世人的时候,评论界惊恐的称呼他为“恶魔诗人”。当时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一些公认的主题在创作上已显疲乏,大多数诗人在那块拥挤的土地上死守阵地,鲜有大胆创新者出现,而在众人之外坚持培育那朵“恶之花”的波德莱尔不外乎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
1821年 夏尔·波德莱尔生于巴黎高叶街十五号
1827年 波德莱尔的父亲让—弗朗索瓦·波德莱尔去世
1828年 母亲再婚,改嫁欧比克上校
1831年 欧比克调至里昂驻防,全家随同前往。波德莱尔入德洛姆寄宿学校
1832年 进里昂皇家中学
1836年 欧比克调回巴黎,波德莱尔进路易大帝中学就读。开始阅读夏多布里昂和圣伯夫
1837年 在中学优等生会考中获拉丁诗二等奖
1838年 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写田园诗
1839年 被路易大帝中学开除。通过中学毕业会考
1840年 入勒韦克·巴伊寄宿学校。开始游手好闲,与继父闹翻
1841年 被迫远游,从波尔多出发,前往加尔各答
1842年 回巴黎,继承先父遗产。迁居圣·路易岛,开始与圣伯夫、戈蒂耶、雨果及女演 员 让娜·杜瓦尔交往。写出《恶之花》中的二十多首诗
1843年 经济拮据。吸大麻。《恶之花》中的许多诗写于此时
1844年 被指定监护人管理其财产,挥霍无度
1845年 二度企图自杀。出版《1845年的沙龙》。开始翻译爱伦·坡的作品
1846年 出版《1846年的沙龙》
1847年 结识玛丽·杜布伦,发表小说《拉·芳法罗》
1848年 参加革命团体。翻译爱伦·坡的《磁性启示》
1849年 对革命感到失望,躲到第戎数月
1851年 发表《酒与印度大麻》,以《冥府》为总题发表十一首诗,后收入《恶之花》。控诉雾月政变,放弃所有政治活动
1852年 发表《爱伦·坡的生平与著作》。首次寄诗给萨巴蒂埃夫人
1855年 在《两世界评论》杂志以《恶之花》为题发表十八首诗
1857年 《恶之花》初版,惹官司。与萨巴蒂埃断交
1858年 回母亲身边居住,经济困难
1859年 出版《1859年的沙龙》,精神日益不安
1860年 出版《人造天堂》
1861年 再次企图自杀。《恶之花》重版。提名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候选人。写《赤裸的心》
1862年 退出侯选,健康不佳
1863年《小散文诗》初版
1864年 以《巴黎的忧郁》为题发表五首新写的散文诗。前往比利时。出版和赚钱计划落空。写《比利时讽刺集》
1865年 写《赤裸的心》。写《可怜的比利时》。病情恶化,回巴黎
1866年 出版散诗集《漂流物》。参观比利时圣·卢教堂时突然跌倒。失语,半身不遂,送疗养院
1867年 去世。《恶之花》三版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在这一部分里,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纯洁,试图在美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个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寻求爱,但一再受到爱情的欺骗;他向天使祈求欢乐、青春和幸福,企图从烟草和音乐中得到安慰,但阴森丑恶的幻象和纠缠人心的愁苦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无减。
诗人用一个英文单词“SPLEEN”来表达自己精神上的这种痛苦,并希望通过出走、远游来结束心灵的磨难和精神上的搏斗。于是,他把目光从内心世界转向了外部的物质世界,转向了他所居住和生活的巴黎。他在巴黎街头的所见所闻构成了第二部分“巴黎即景”的内容。“巴黎即景”是一幅赤裸裸的工业社会大都市的写真画,在这一部分里,忧郁和理想的斗争让位于邪恶与善良的斗争。诗人眼里的巴黎是一个充满敌意和丑恶的人间地狱;受人欺凌的乞丐、孤独无援的老人、麻木沉默的盲人、丑陋老迈的娼妓、苟延残喘的病人以及赌徒、小偷和僵尸等,强大的恶势力压得仅有的一点善良抬不起头来。诗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里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觉,建造一个“人造天堂”。他在飘飘欲仙的幻觉中仿佛看到捡破烂的人陶醉在自己的光辉之中,魔鬼化装成美女前来诱惑,风尘女子暗送秋波,情侣们手端着酒杯……他尽情地驰骋在对失落园的梦想。然而,醉意中的幻境毕竟是靠不住的,酒醒之后,他便从人造的天堂回到现实的地狱。那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地方,却又盛开着鲜花。
这种恶之花究竟是什么呢?对诗人来说,它首先意味着女人。这些女人时而以“黑色维纳斯”的面目出现,时而以蓝眼女人的面目出现,有时又化身为圣母和天使。这些面孔使我们想起在波德莱尔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三个女人。一个是让娜·杜瓦尔,这是个任性而多病的女孩,具有一种异国请调,颇得诗人的欢心。她于1842年于诗人相遇,此后两人相爱多年;另一个是玛丽·杜布伦,这个蓝眼的妇人邪恶而清高,曾给诗人带来过极微妙的欢娱,但她对诗人不忠,后成为诗人的情妇;最后是阿波罗妮·萨巴蒂埃,她有着雅典的美和天使般的轮廓,诗人暗恋着她,默默地赞扬她。三个女人在诗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三种不同的角色。她们或代表母爱和兄妹之情,或以理想中情人的面目出现,可惜没有一个是可以给他以安慰的妻子。她们是诗人灵与肉的君主,或把爱情强加给诗人,或拒绝诗人的爱情。她们不但没有给这颗被撕裂的灵魂以抚慰,反而加剧了分裂的痛苦,因为她们表里不一,温柔的背后是暴力,微笑后面是背叛。诗人心寒了,他在这充满变态的性爱和邪恶的肉欲中挣扎,并开始奋起反抗。他责问上帝,歌颂撒旦,支持该隐的子孙升上天堂,要“把上帝扔到地上来”。他像个被流放的王子,要和反叛的天使重归天庭。他向往那“陌生”和“未知”之处,把死亡当作是最后的挑战和唯一的希望,当作是自然强加给人们的必然命运,是温馨的天堂和永恒的作品。穷人、恋人和艺术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人生最后之旅的奇迹上,穷人在死亡中结束了自己的苦难,得到了安身之所;恋人在死亡中得到了忠诚而纯洁的爱;艺术家从死亡中获得了灵感,得到了永远的解脱。诗人最后以一首长达一百四十六行的《旅行》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人生探索,结束了全诗。
《恶之花》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波德莱尔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它一方面腐蚀和侵害人类,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挑战和反抗精神,激励人们与自身的懒惰和社会的不公作斗争,所以波德莱尔对恶既痛恨又赞美,既恐惧又向往。他生活在恶中,但又力图不让恶所吞噬,而是用批评的眼光正视恶、剖析恶。如果说它是病态之花,邪恶的花,那是说它所生长的环境是病态的、邪恶的。波德莱尔从基督教的“原罪”说出发,认为“一切美的、高贵的东西都是人谋的结果”,“善始终是人为的产物”,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善,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恶中去挖掘。采撷恶之花就是在恶中挖掘希望,从恶中引出道德的教训来。
波德莱尔的这一思想观点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满是丑恶,他痛恨当局,与传统的道德观念格格不入,支持一向被认为是“恶”之化身的撒旦,为该隐及其后裔的遭遇鸣冤叫屈,对贫穷潦倒的沉沦者和不幸者表示同情,并致力于从他们身上发掘出美来。
《恶之花》系统而有序地刻画了一个诗人探索人生的心理历程。诗中的主人公是个生活无着落的青年。他孤傲而清高,不愿意同这个肮脏的社会同流合污,所以在这个社会里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宛如一个被贬下凡的天使,在尘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本是搏击长空的信天翁,却落在船上任人欺凌;他本是“美丽的湖上”一只天鹅,却被关在狭小的樊笼里失去了自由;他追求美,可美却远离他;他追求爱情,却被爱情伤透了心。厌倦和忧郁死死地纠缠着这个骚动不安的灵魂。他被一股力量所压倒,他想反抗,却又力不从心;顺从这个社会他又于心不甘。现实对他充满了敌意,未来又是虚无缥缈。他只能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丑恶的现实、陌生的未来和辉煌的往昔同时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知如何摆脱。他感到深深的悲哀。
《恶之花》是一部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作品,它反映了复杂的人生和纷繁的世事。社会的动乱、政权的更迭、财富的增长、人民的苦难以及社会风气、城市文明都在诗中得到了反映。但是诗人并不是客观、机械地反映现实,而是用象征、隐喻的手法,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幻化,把它们折射出来。波德莱尔超越了巴尔扎克的时代性,致力于追求一种现代性。这种现代性是区别于现实性和时代性的东西,带有史诗的性质。
作为一个诗人,波德莱尔真实地度过了他充满矛盾和斗争的一生。幸福与悲哀、成功与失败、热情与冷漠、强大与软弱在他身上汇成了一部交响曲,使其遍尝了人生的五味,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他对家庭对社会的仇恨,他在生活中的孤独,他在情感上的不幸和肉体上的痛苦使他消沉和堕落。然而,波德莱尔具有非凡的意志,惊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他集人类的智慧和超凡的灵光于一体,顽强而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并把内心的这种善与恶、美与丑的大搏斗、大较量用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开辟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道路,揭开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他既是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现代主义的第一位诗人。正因为如此,兰波称波德莱尔是“第一个慧眼者,是诗人之王,一个真正的上帝”。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1842年,波德莱尔在前往印度的旅程中途落船返回法国巴黎,之后的四年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有一部分后来收录进他最著名的诗集《恶之花》中。这个时期诗人的创作仍不稳定,太多的幻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像四处滚落的水珠仍未汇聚成流。1848年至1851年,诗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革命与起义中,从现有的资料记载中不难看出,波德莱尔在政治方面十分稚嫩。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1847年,波德莱尔初识爱伦·坡的作品,坡的一些创作理念对于他的影响很深
还可以参考http://post..com/f?kz=183109275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1),我高中时代的精神偶像,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法国诗人。生于巴黎。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是资产阶级的浪子。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登上街垒,参加战斗。
成年以后,波德莱尔继承了生父的遗产,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他的主要诗篇都是在这种内心矛盾和苦闷的气氛中创作的。
奠定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作品,是诗集《恶之花》。这部诗集1857年初版问世时,只收100首诗。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其中诗集一度被认为是淫秽的读物,被当时政府禁了其中的6首诗,并进行罚款。此事对波德莱尔冲击颇大。从题材上看,《恶之花》歌唱醇酒、美人,强调官能陶醉,似乎诗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生活采取厌倦和逃避的态度。实质上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对客观世界采取了绝望的反抗态度。他揭露生活的阴暗面,歌唱丑恶事物,甚至不厌其烦地描写一具《腐尸》蛆虫成堆,恶臭触鼻,来表现其独特的爱情观。(那时,我的美人,请告诉它们,/那些吻吃你的蛆子,/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他的诗是对资产阶级传统美学观点的冲击。
历来对于波德莱尔和《恶之花》有各种不同的评论。保守的评论家认为波德莱尔是颓废诗人,《恶之花》是毒草。资产阶级权威学者如朗松和布吕纳介等,对波德莱尔也多所贬抑。但他们不能不承认《恶之花》的艺术特色,朗松在批评波德莱尔颓废之后,又肯定他是“强有力的艺术家”。诗人雨果曾给波德莱尔去信称赞这些诗篇“象星星一般闪耀在高空”。雨果说:“《恶之花》的作者创作了一个新的寒颤。”
波德莱尔不但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现代主义认为,美学上的善恶美丑,与一般世俗的美丑善恶概念不同。现代主义所谓美与善,是指诗人用最适合于表现他内心隐秘和真实的感情的艺术手法,独特地完美地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恶之花》出色地完成这样的美学使命。
《恶之花》的“恶”字,法文原意不仅指恶劣与罪恶,也指疾病与痛苦。波德莱尔在他的诗集的扉页上写给诗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为“病态之花”,认为他的作品是一种“病态”的艺术。他对于使他遭受“病”的折磨的现实世界怀有深刻的仇恨。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在这部残酷的书中,我注入了自己的全部思想,整个的心(经过改装的),整个宗教意识,以及全部仇恨。”这种仇恨情绪之所以如此深刻,正因它本身反映着作者对于健康、光明、甚至“神圣”事物的强烈向往。
波德莱尔除诗集《恶之花》以外,还发表了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和《人为的天堂》(1860)。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1868)和《浪漫主义艺术》在法国的文艺评论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波德莱尔还翻译美国诗人爱伦□坡的《奇异故事集》和《奇异故事续集》。
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贡献之一,是他针对浪漫主义的重情感而提出重灵性。所谓灵性,其实就是思想。他总是围绕着一个思想组织形象,即使在某些偏重描写的诗中,也往往由于提出了某种观念而改变了整首诗的含义。
6. 乌玛·瑟曼有出演的,形象是美神维纳斯的电影名称
片 名: 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
是下面这部电影。
译 名: 终极天将
导 演: ( 特里·吉列姆 Terry Gilliam )
主 演: (约翰·内维尔 John Neville) (埃里克·艾多尔 Eric Idle) (萨拉·波莉 Sarah Polley) (奥利弗·里德 Oliver Reed) ( Charles McKeown) ( Winston Dennis)
上 映: 1989年03月10日
剧情介绍:
蒙乔森男爵是德国一位喜爱夸大谐闻的漫游探险家,他和苏丹王间的打赌,使得蒙乔森搬走苏丹王的所有宝藏,并引起土耳其人的攻城之战,为解决此一战祸他出发去寻找那一群天赋异秉的忠仆:飞毛腿、大力士、千里眼及顺风耳···。本片改编自畅销寓言小说,情节犹如天方夜谭般异想天开,大快人心。幕后工作人员网罗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场面浩伟,制作精致,充满古典神话色彩,刺激而浪漫,是部错过可惜的绝妙钜构。
7. 需要法国最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运动员的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生平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堕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编辑] 剧本
《克伦威尔》,1827年发表的韵文剧本。剧本的“序言”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爱尔那尼》(爱格尼),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彻底胜利的标志。
[编辑] 小说
《巴黎圣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孚罗洛是一对比,前者外貌丑陋,但心地纯洁善良。后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艾丝蒙则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 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后来被民间艺人“熊”(或音译“乌苏斯”)收养。所以说,格温普兰是人民的儿子。后来小说峰回路转,格温普兰命运大起大落,可是因为爱人“女神”(音译“蒂”)的病逝,彻底绝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创作标志着作者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海上劳工》
《悲惨世界》历时三十余年,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终于写完全书。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学手法,思想观念的文学巨著。在小说中,雨果描述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并且通过主人公尚万强的遭遇,表达了雨果悲天悯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这种安排,最能体现雨果对慈悲为怀,对纯洁良心的信仰。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
法国最伟大诗人之一,象征派诗歌先驱,现代派的奠基人,以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mal)留名后世。
生平简介
夏尔·波德莱尔生于巴黎,是弗朗索瓦·波德莱尔晚年与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务于神职,后来在参议院任职,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颇有才能,其在波德莱尔幼年时代就给予了他良好的艺术熏陶。波德莱尔六岁那年,父亲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亲改嫁。七月革命,法王复辟后,波德莱尔的继父上校奥皮克调职至里昂,波德莱尔进入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其十五岁时转入巴黎路易大王中学(Lycée Louis-le-Grand)学习。在这个时期,波德莱尔开始显示出其在诗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诗作却不为导师所认同,得到的评价是在这些诗作中显示了一些不属于他年龄的堕落品质。1839年,由于波德莱尔坚持庇护一名同学而被学校开除。
1840年,十九岁的波德莱尔自由的生活在拉丁区,结识文学界的朋友,为一家报纸供稿。次年,被其放荡的生活惹怒的奥皮克将继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并希望艰苦的航行能够改造波德莱尔。1842年2月,波德莱尔于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这次通往东方的旅程令波德莱尔产生无数的幻想,并成为其后来一些作品的创作源泉。4月,波德莱尔继承了先父的遗产,开始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琼浆佳肴、华服美女以及鸦片迷药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画出了一抹奇异的苍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莱尔开始写作后来收录在《恶之花》中部分的诗歌。由于他不节制的挥霍,他的家人于1844年指定了一名监护人管理波德莱尔的财产,按月拨给他200法郎。次年,波德莱尔企图自杀。1846年,波德莱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其中大部分的诗歌于1857年首次结集为《恶之花》出版。令波德莱尔最初闻名于巴黎文坛的并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的文学评论:《一八四五年的沙龙》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龙》。1848年,法国巴黎工人学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莱尔在期间十分积极,并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这份刊物仅维持了两天,6月23日,波德莱尔参与了六月起义的巷战。在波德莱尔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作家是爱伦·坡,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间,波德莱尔坚持翻译坡的作品。
《恶之花》出版后不久,因为“有伤风化”(outrage aux bonnes mœurs)的罪名,法庭处以波德莱尔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从诗集中删除六首主要的诗,当时的法国文坛对此事件的看法一分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莱尔一边,伟大文豪雨果写信给波德莱尔赞扬《恶之花》。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诗外,并加入新诗35首。同年12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波德莱尔于次年2月拒绝。
1862年,诗人首次发病,三年后病情恶化,1866年在比利时参观教堂时突然出现失语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状,回巴黎后住进迪瓦尔博士的疗养院,翌年病逝,
享年46岁。
作品简析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然而美的定义千差万别,波德莱尔认为,美不应该受到束缚,善并不等于美,美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两个世纪前,当波德莱尔将自己所创造的美展现给世人的时候,评论界惊恐的称呼他为“恶魔诗人”。当时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一些公认的主题在创作上已显疲乏,大多数诗人在那块拥挤的土地上死守阵地,鲜有大胆创新者出现,而在众人之外坚持培育那朵“恶之花”的波德莱尔不外乎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
1821年 夏尔·波德莱尔生于巴黎高叶街十五号
1827年 波德莱尔的父亲让—弗朗索瓦·波德莱尔去世
1828年 母亲再婚,改嫁欧比克上校
1831年 欧比克调至里昂驻防,全家随同前往。波德莱尔入德洛姆寄宿学校
1832年 进里昂皇家中学
1836年 欧比克调回巴黎,波德莱尔进路易大帝中学就读。开始阅读夏多布里昂和圣伯夫
1837年 在中学优等生会考中获拉丁诗二等奖
1838年 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写田园诗
1839年 被路易大帝中学开除。通过中学毕业会考
1840年 入勒韦克·巴伊寄宿学校。开始游手好闲,与继父闹翻
1841年 被迫远游,从波尔多出发,前往加尔各答
1842年 回巴黎,继承先父遗产。迁居圣·路易岛,开始与圣伯夫、戈蒂耶、雨果及女演 员 让娜·杜瓦尔交往。写出《恶之花》中的二十多首诗
1843年 经济拮据。吸大麻。《恶之花》中的许多诗写于此时
1844年 被指定监护人管理其财产,挥霍无度
1845年 二度企图自杀。出版《1845年的沙龙》。开始翻译爱伦·坡的作品
1846年 出版《1846年的沙龙》
1847年 结识玛丽·杜布伦,发表小说《拉·芳法罗》
1848年 参加革命团体。翻译爱伦·坡的《磁性启示》
1849年 对革命感到失望,躲到第戎数月
1851年 发表《酒与印度大麻》,以《冥府》为总题发表十一首诗,后收入《恶之花》。控诉雾月政变,放弃所有政治活动
1852年 发表《爱伦·坡的生平与著作》。首次寄诗给萨巴蒂埃夫人
1855年 在《两世界评论》杂志以《恶之花》为题发表十八首诗
1857年 《恶之花》初版,惹官司。与萨巴蒂埃断交
1858年 回母亲身边居住,经济困难
1859年 出版《1859年的沙龙》,精神日益不安
1860年 出版《人造天堂》
1861年 再次企图自杀。《恶之花》重版。提名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候选人。写《赤裸的心》
1862年 退出侯选,健康不佳
1863年《小散文诗》初版
1864年 以《巴黎的忧郁》为题发表五首新写的散文诗。前往比利时。出版和赚钱计划落空。写《比利时讽刺集》
1865年 写《赤裸的心》。写《可怜的比利时》。病情恶化,回巴黎
1866年 出版散诗集《漂流物》。参观比利时圣·卢教堂时突然跌倒。失语,半身不遂,送疗养院
1867年 去世。《恶之花》三版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在这一部分里,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纯洁,试图在美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个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寻求爱,但一再受到爱情的欺骗;他向天使祈求欢乐、青春和幸福,企图从烟草和音乐中得到安慰,但阴森丑恶的幻象和纠缠人心的愁苦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无减。
诗人用一个英文单词“SPLEEN”来表达自己精神上的这种痛苦,并希望通过出走、远游来结束心灵的磨难和精神上的搏斗。于是,他把目光从内心世界转向了外部的物质世界,转向了他所居住和生活的巴黎。他在巴黎街头的所见所闻构成了第二部分“巴黎即景”的内容。“巴黎即景”是一幅赤裸裸的工业社会大都市的写真画,在这一部分里,忧郁和理想的斗争让位于邪恶与善良的斗争。诗人眼里的巴黎是一个充满敌意和丑恶的人间地狱;受人欺凌的乞丐、孤独无援的老人、麻木沉默的盲人、丑陋老迈的娼妓、苟延残喘的病人以及赌徒、小偷和僵尸等,强大的恶势力压得仅有的一点善良抬不起头来。诗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里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觉,建造一个“人造天堂”。他在飘飘欲仙的幻觉中仿佛看到捡破烂的人陶醉在自己的光辉之中,魔鬼化装成美女前来诱惑,风尘女子暗送秋波,情侣们手端着酒杯……他尽情地驰骋在对失落园的梦想。然而,醉意中的幻境毕竟是靠不住的,酒醒之后,他便从人造的天堂回到现实的地狱。那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地方,却又盛开着鲜花。
这种恶之花究竟是什么呢?对诗人来说,它首先意味着女人。这些女人时而以“黑色维纳斯”的面目出现,时而以蓝眼女人的面目出现,有时又化身为圣母和天使。这些面孔使我们想起在波德莱尔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三个女人。一个是让娜·杜瓦尔,这是个任性而多病的女孩,具有一种异国请调,颇得诗人的欢心。她于1842年于诗人相遇,此后两人相爱多年;另一个是玛丽·杜布伦,这个蓝眼的妇人邪恶而清高,曾给诗人带来过极微妙的欢娱,但她对诗人不忠,后成为诗人的情妇;最后是阿波罗妮·萨巴蒂埃,她有着雅典的美和天使般的轮廓,诗人暗恋着她,默默地赞扬她。三个女人在诗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三种不同的角色。她们或代表母爱和兄妹之情,或以理想中情人的面目出现,可惜没有一个是可以给他以安慰的妻子。她们是诗人灵与肉的君主,或把爱情强加给诗人,或拒绝诗人的爱情。她们不但没有给这颗被撕裂的灵魂以抚慰,反而加剧了分裂的痛苦,因为她们表里不一,温柔的背后是暴力,微笑后面是背叛。诗人心寒了,他在这充满变态的性爱和邪恶的肉欲中挣扎,并开始奋起反抗。他责问上帝,歌颂撒旦,支持该隐的子孙升上天堂,要“把上帝扔到地上来”。他像个被流放的王子,要和反叛的天使重归天庭。他向往那“陌生”和“未知”之处,把死亡当作是最后的挑战和唯一的希望,当作是自然强加给人们的必然命运,是温馨的天堂和永恒的作品。穷人、恋人和艺术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人生最后之旅的奇迹上,穷人在死亡中结束了自己的苦难,得到了安身之所;恋人在死亡中得到了忠诚而纯洁的爱;艺术家从死亡中获得了灵感,得到了永远的解脱。诗人最后以一首长达一百四十六行的《旅行》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人生探索,结束了全诗。
《恶之花》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波德莱尔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它一方面腐蚀和侵害人类,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挑战和反抗精神,激励人们与自身的懒惰和社会的不公作斗争,所以波德莱尔对恶既痛恨又赞美,既恐惧又向往。他生活在恶中,但又力图不让恶所吞噬,而是用批评的眼光正视恶、剖析恶。如果说它是病态之花,邪恶的花,那是说它所生长的环境是病态的、邪恶的。波德莱尔从基督教的“原罪”说出发,认为“一切美的、高贵的东西都是人谋的结果”,“善始终是人为的产物”,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善,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恶中去挖掘。采撷恶之花就是在恶中挖掘希望,从恶中引出道德的教训来。
波德莱尔的这一思想观点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满是丑恶,他痛恨当局,与传统的道德观念格格不入,支持一向被认为是“恶”之化身的撒旦,为该隐及其后裔的遭遇鸣冤叫屈,对贫穷潦倒的沉沦者和不幸者表示同情,并致力于从他们身上发掘出美来。
《恶之花》系统而有序地刻画了一个诗人探索人生的心理历程。诗中的主人公是个生活无着落的青年。他孤傲而清高,不愿意同这个肮脏的社会同流合污,所以在这个社会里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宛如一个被贬下凡的天使,在尘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本是搏击长空的信天翁,却落在船上任人欺凌;他本是“美丽的湖上”一只天鹅,却被关在狭小的樊笼里失去了自由;他追求美,可美却远离他;他追求爱情,却被爱情伤透了心。厌倦和忧郁死死地纠缠着这个骚动不安的灵魂。他被一股力量所压倒,他想反抗,却又力不从心;顺从这个社会他又于心不甘。现实对他充满了敌意,未来又是虚无缥缈。他只能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丑恶的现实、陌生的未来和辉煌的往昔同时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知如何摆脱。他感到深深的悲哀。
《恶之花》是一部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作品,它反映了复杂的人生和纷繁的世事。社会的动乱、政权的更迭、财富的增长、人民的苦难以及社会风气、城市文明都在诗中得到了反映。但是诗人并不是客观、机械地反映现实,而是用象征、隐喻的手法,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幻化,把它们折射出来。波德莱尔超越了巴尔扎克的时代性,致力于追求一种现代性。这种现代性是区别于现实性和时代性的东西,带有史诗的性质。
作为一个诗人,波德莱尔真实地度过了他充满矛盾和斗争的一生。幸福与悲哀、成功与失败、热情与冷漠、强大与软弱在他身上汇成了一部交响曲,使其遍尝了人生的五味,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他对家庭对社会的仇恨,他在生活中的孤独,他在情感上的不幸和肉体上的痛苦使他消沉和堕落。然而,波德莱尔具有非凡的意志,惊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他集人类的智慧和超凡的灵光于一体,顽强而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并把内心的这种善与恶、美与丑的大搏斗、大较量用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开辟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道路,揭开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他既是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现代主义的第一位诗人。正因为如此,兰波称波德莱尔是“第一个慧眼者,是诗人之王,一个真正的上帝”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1842年,波德莱尔在前往印度的旅程中途落船返回法国巴黎,之后的四年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有一部分后来收录进他最著名的诗集《恶之花》中。这个时期诗人的创作仍不稳定,太多的幻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像四处滚落的水珠仍未汇聚成流。1848年至1851年,诗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革命与起义中,从现有的资料记载中不难看出,波德莱尔在政治方面十分稚嫩。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1847年,波德莱尔初识爱伦·坡的作品,坡的一些创作理念对于他的影响很深
参考资料:维基
8. 推荐几部法语电影
◆【喜剧】◆
◇《TAXI》系列(共三部):法国电影史上最卖座(观影人次最多),吕克.贝松 Luc Besson 担任制片编剧,拥有法国第一票房记录!
◇《你丫闭嘴》: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法国喜剧,主演 让·雷诺 Jean Reno 杰拉德·德帕迪约 Gerard Depardieu 也都是法国影坛大腕级的人物,搞笑而不夸张,绝对值得一看!
◇《两小无猜》
◇《任性天使》
◇《天使爱美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都曾在公开场合对该片大加赞扬
◇《埃及任务》:第28届法国凯撒奖 (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取材自法国最受欢迎的漫画
◇《皇牌警差》
◆【剧情】◆
◇《蓝》《白》《红》三部曲:几乎所有的法国人都知道的片子
◇《隔壁恋人》:这部片子是给所有曾经相恋过的人看的 细腻而深沉 ...
◇《非常公寓》:非常公寓,非常感觉,命运还是巧合,相爱还是错过
◇《情感》 有感觉就会有故事 …
◇《云上的日子》:三大巨星(苏菲·玛索//樊尚·佩雷//让·雷诺)倾情演绎
◆【情感】◆
◇《蝴蝶》:温馨童真,其影视插曲《Le Papillon》 最受国内法友喜爱
◇《放牛班的春天》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奥斯卡最佳音乐提名
◆【偶像】◆
◇《初吻》:苏菲·玛索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柏林影展最佳影片,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而苏菲·玛索也凭借此片成为欧洲影坛著名的小明星!
◇《芳芳》: 爱情,总是在犹豫,其实,只是自己不敢去爱,女人无奈的叼着一根拉长的口香糖,试图贴近它的爱情,男人轻轻的后退,留给女人慢慢的等待。 ...苏菲·玛索,樊尚·佩雷主演
◆【动作】◆
◇《暴力13区》:2005年法国电影展,最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影片,欧洲街头运动与中国功夫的完美结合
◆【人物】◆
◇《凡高传》:法国电影节“恺撒奖”最佳男主角。本片主要记叙了1890大画家凡高搬到巴黎近郊的奥维而,在那里度过的自杀之前几十天的生活
◆【动画】◆
◇《勇猛的小红狼》非常不错的一部法国动画片,无论情节还是画面;语速和句子都很适合初级\中级法友!
◇《高卢夺宝》:幕;法、德两国首次大蹲屎献鞯亩��拮鳎�适路⑸�谥泄�?
◆【风情】◆
◇《露点的诱惑》:法国裸体海滩,天体浴场
◆【战争】◆
◇《漫长的婚约》:首次以法语原声的方式引进中国de大片
◆【情色】◆
◇《秘密事件》:两位失意的巴黎俪人靠着女人最原始的本钱 —— 性 ,开始进行钓金龟的行动...
◆【古装】◆
◇《芳芳郁金香》:中法文化年开幕电影
◆【记录】◆
◇《迁徙的鸟》 :唯美的画面,富有情感的镜头,是公认的世界上最美的记录片之一。世界上恐怕也只有法兰西这个把浪漫当作生命的民族才会用三年时间拍摄出这样的一部记录片.
◆【综艺】◆
◇《法兰西广告之夜》:法国人中的部分世界上最优秀的广告,其中还收录了一部分中国的广告片...
红白蓝系列
法国电影介绍网站
http://www.myfrfr.com/frfr/service.asp?cataid=37
参考资料:法语法国
推荐几个我最喜欢的的法国电影 :
《天使爱美丽》Amelie
编剧/导演:让-皮埃尔·儒内Jean-Pierre Jeunet
主演:奥德丽·多杜Audrey Tautou
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
片长:120分钟
类型:喜剧/浪漫
级别:待定
出品:UGC-Fox Distribution(法国)
米拉麦克斯(美国)
上映日期:2001年4月(法国)
2001年11月26日(美国)
官方网站:Amelie-lefilm.com/
[剧情简介]
法国女孩阿梅丽·布兰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她的童年是在孤单与寂寞中度过的。八岁时,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伤心过度的父亲也患上了自闭症,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是一名医生,因此他除了给阿梅丽做医疗检查之外,很少和女儿接触。可笑的是,他仅仅根据阿梅丽在检查时心跳较快就断定她有心脏病,并决定将她留在家里休养。阿梅丽又被剥夺了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孤独的她只能任由想象力无拘无束地驰骋来打发日子,自己去发掘生活的趣味,比如到河边打水漂,把草莓套在十个指头上慢慢地嘬等等。
终于等到她长大成人可以自己去闯世界了。阿梅丽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做女侍应,光顾这家咖啡馆的似乎总是一些孤独而古怪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乖张怪癖。不过总的说来,她的生活还过得不错。但阿梅丽并不满足,她的满腔热情还不知向那里发泄呢。
1997年夏天,戴安娜王妃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阿梅丽突然意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短暂,她决定去影响身边的人,给他们带来欢乐。一个偶然的机会使阿梅丽在浴室的墙壁里发现了一只锡盒,里面放着好多男孩子们珍视的宝贝。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小男孩藏在这里的。那个男孩现在或许已经长大了,早已忘记了童年时代埋藏的“珍宝”。于是,阿梅丽决心寻找“珍宝”的主人,以悄悄地将这份珍藏的记忆归还给他。而她那暗中帮助周围的人,改变他们的人生、修复他们的生活的伟大理想也开始实施了。
阿梅丽积极行动起来,冷酷的杂货店老板、备受欺侮的伙计、忧郁阴沉的门卫还有对生活失去信心的邻居都被她列入了帮助对象。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有时甚至也得耍耍手段、用用恶作剧,但经过努力,她还是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在她斗志昂扬的朝着理想迈进时,她遇上了一个“强硬分子”,她的那一套“法术”似乎对这个奇怪的男孩——成人录象带商店店员尼诺没多大作用。她渐渐发现这个喜欢把时间消耗在性用品商店,有着收集废弃投币照相机底架等古怪癖好的羞怯男孩竟然就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
[幕后]
这部精灵古怪、充满了奇幻想象力的影片是法国电影怪杰让-皮埃尔·儒内的最新手笔。儒内早年凭借一系列颇有特色的短片确定了自己的电影风格,他偏爱于那些非同寻常、甚至带有卡通色彩的人物形象和超常规的摄影角度。
他与另一位怪才马克·卡罗惺惺相惜,自80年代合作拍摄广告、音乐录影带和短片,并以这些作品拥有了鲜明的个性标记:天才的视觉创造力和浓郁的黑色幽默感。
1990年,他们合作编导的《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奇谲诡异的想象力和黑色幽默、童话般的情节以及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获得了叫好声一片。影片得奖无数,并成为了文化潮流和时尚话题。他们也因此成为法国影坛最亮眼的新星。虽然被寄予很高期待的《失婴城》(The City of Lost Children)让评论界大失所望,但观众仍然给以极大的热情。
这两部电影的成功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于是这对金牌搭档分头出击,儒内接受好莱坞的邀请,拍摄了《异形4》(Alien 4)。尽管影片是由儒内单独执导,但卡罗仍然以指导的身份参与了制作。可是这部作品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实在只算是一部十分平庸的科幻片。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机制中,儒内的才华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儒内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他此后一直没有接片,而是埋头为自己的新片作准备,再度回到了个人化电影的道路上。一般认为,在他与卡罗的搭档中,卡罗更擅长于画面效果的制造,而儒内则偏重于演员的指导调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这次他选择了“阿梅丽·布兰”这样一个角色作为影片的中心无疑正发挥了所长。
儒内为这部电影作了充分的前期工作,尤其是非常注重片中一些微小不起眼但极具感染力的细节的处理,那些妙趣横生的细节都是源自他自己以及所收集的一些真实生活的趣事,是几年来悉心观察记录的结果。
女主演奥德丽·多杜是法国电影界的一颗新星。1999年她出演的《维纳斯美容院》(Venus Beaute Institut)是法国当年极受好评的一部轻喜剧,获得了当年恺撒奖最佳影片。而多杜在其中扮演年轻的美容师玛丽,和一位六十岁的前任飞行员堕入了爱河,她的表演赢来了恺撒最有前途新人奖。而后2000年,她又与樊尚·佩雷、芳妮·阿尔丹(Fanny Ardant)两位大明星共同主演了喜剧片《浪荡儿》(Le Libertin),进一步得到关注。
影片男主演马修·卡索维茨来头也不小。他当导演的名气恐怕比当演员更大。他执导的《怒火青春》(La Haine)摘取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去年法国的本土卖座大片《赤色追辑令》(Les Rivières pourpres)也是他的手笔。作为演员,我们则可以在《善意的谎言》(Jakob the Liar)、《第五元素》等影片中看到他的身影。 [评论反响]儒内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一些富有意味、优美的时刻,那些发自真实生活但又被赋予了浪漫诗意的细节使整部影片细致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影片比他过去的作品更加温情,更加细腻了。
这部影片也是儒内以最佳方式传达出了无尽的乡愁,对孩提时代的巴黎、梦想中的巴黎的眷恋。
这其实不是一部完全快乐的电影,它饱含着忧郁哀伤和苦乐参半的情调。它描写了一群孤独的人,他们在交流沟通上困难重重,生活破碎不堪,充满了挫败感。在其浓郁的幻想色彩和奇妙的想象力之下,是对现实生活和苦乐人生的透视与观照。儒内镜头中的巴黎虽然是理想化的,但仍然有其现实色彩。阿梅丽或许是理想化、风格化的人物,但她的每一部分正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平凡人,她就在我们身边。
儒内将法国诗意电影的传统与个人风格完美地统一起来,我们仍然可以从影片中找到儒内式的黑色幽默和古怪创意,但我们也能够发现普列维、卡尔内等老一辈导演的影子。
可以说,儒内凭借这部影片成功地东山再起。影片在法国上映后,掀起了一波观看热潮。放映六周创下了$2800多万的票房佳绩,虽然和好莱坞的大片相比,这个成绩不算什么,但对于法国本土电影来说,已属不易。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部电影,人们的看法几乎走向了两极。喜欢者疯狂地迷恋,而讨厌者则毫不客气地鞭笞。如爱丁堡电影节的艺术指导将此片选为开幕电影:“我再也找不到比它更欢快的影片来开幕,找不到更好的作品为以下的两个星期定下基调了。”而在www.filmfestivals.com网站上的影评人则一点也不吝惜地把“全年最佳电影”极早地颁给了它。但也有不少评论家以相当刻薄的语调指责影片幻想色彩过浓,并没有如实地反映巴黎的现在,更多地仍沉溺在怀旧中,缺乏现实主义力量。反面意见中虽然也不乏中肯之词,但有相当一部分实在有欠说服力。如有人竟然对影片冠之以“法西斯电影”之名,理由是它所描绘的巴黎像50年代的巴黎——在大街上没有一个外国人,根本就无视法国文化的多元性。这样的评价多少有些牵强附会。
《漫长的婚约》(A Very Long Engagement)
【原 片 名】Un long dimanche de fian?ailles
【英 文 名】A Very Long Engagement
【中 文 名】漫长的婚约
【出品公司】华纳独立电影公司 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
【出品年代】2004
【首映日期】2004年10月27日)
【IMDB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44510/
【IMDB评分】7.6/10 (1,133 votes)
【国 家】法国/美国
【类 别】剧情
【导 演】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
【电影演员】 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
加斯帕德·尤利尔 Gaspard Ulliel
多米尼克·皮诺 Dominique Pinon
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
恰特·纽沃斯 Chantal Neuwirth
【对白语言】法语
【内容简介】
未婚妻的漫长等待
法国女孩玛蒂尔德在童年三岁时从梯子上摔落,从此落下残疾,成了跛子。她与儿时同伴马纳什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光阴荏苒,长大成人的两人更是情深意笃。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蔓延,马纳什应征入伍,参军之前,马纳什和玛蒂尔德已顶下了婚约。
在炮火纷飞的法国索姆前线,马纳什和其他四名惧怕战争的青年集体开枪打伤自己的双手,希望以此逃脱血腥的恶梦。他们的行径后来被人发现,并受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这五名逃避战争的伤兵被发配到德法两军之间的蛮荒之地接受惩罚,交战双方的密集火力几乎不会给他们任何生存的机会。
玛蒂尔德收到一封来自部队的信,信中向她告知马纳什的遭遇,并将马纳什写入了死亡名单。在家乡遥遥等待未婚夫回家结婚的玛蒂尔德不愿承认悲惨的命运,她的直觉告诉自己,倘若马纳什真的离她而去,她一定会感应得到。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而玛蒂尔德却要开始一段艰辛的心路旅程。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玛蒂尔德每天都要反复阅读马纳什生前从战场上给她寄来的70多封信,期待马纳什某天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而她每接近事实一步,她的心就越发支离破碎,她开始想象马纳什是如何艰难的度过最后的时刻,那些情景如同尖刀划过心房。然而,玛蒂尔德仍然坚韧不舍。
坚定的信念、迫切的希望和倔强的调查使玛蒂尔德逐渐看清事实的真相,她将有帮助的信息串连在一起,开始发现这五名不幸的士兵和残酷惩罚的背后鲜为人知的一幕。玛蒂尔德深感战争的恐怖,腥风血雨让参与其中的人们留下终生不灭的烙印……
热点
提起让-皮埃尔·热内和奥黛丽·托图,你一定会想起2001年反响不俗的《天使艾米丽》,这部在当时口碑坚挺的法国片着实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法国电影热。今年原班人马打造的《漫长的婚约》更是未及公映就已好评如潮。片中角色众多,足足超过200个,更有久未谋面的朱迪·福斯特加盟,虽然戏份不多,但仍是该片炒作的热点之一。
《漫长的婚约》被誉为“三年来最佳法国电影”,虽然错失9月30日前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选送时间,但仍有可能被美国华纳推荐竞争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耗资约5000万美元,场面壮观,气势恢弘。导演热内一反其热衷的超现实主义浪漫风格,转而刻画战争的残酷和沉重、忧郁的人性,同时在视觉上保持了令人瞠目的原创性和震撼力。
鬼才导演和天使演员
让-皮埃尔·热内最开始从事电视广告和视频片段的制作。1991年,热内和搭档马克·卡洛完成了第一部长片《黑店狂想曲》,这部开山之作获得了恺撒奖的四个奖项,其中包括最佳新锐导演奖和最佳场景奖。《黑店狂想曲》的成功甚至让热内和卡洛本人都很惊讶。欢欣鼓舞的两人随后又完成了一部影片,梦想了10年之久《童梦失魂夜》。1997年,热内到美国拍摄了异形系列电影的第4部《异形:浴火重生》。2000年,他回到法国拍摄了具有超现实主义浪漫风格的电影《天使艾米丽》,该片获得了法国电影史上空前的成功,成为当时法国票房最高的电影,并以3300万美元的票房成为历史上在美国票房最高的法国电影。
2001年在为《天使艾米丽》选角时,热内看到奥黛丽·托图的第一反应不是艾米丽,而是玛蒂尔德。后来《天使艾米丽》获奥斯卡奖提名,在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时,热内问托图:“你还想和我拍一部影片吗?”尽管托图当时并没看过小说《漫长的婚约》,但她仍然肯定的说:“没问题!只要还是《天使艾米丽》的这个剧组。”事实上,《漫长的婚约》的主创人员,从编剧、摄影、音响、化妆等等,到大大小小的配角,都是《天使艾米丽》的原班人马。
托图本人也非常喜欢玛蒂尔德这个角色:“玛蒂尔德的乐观和坚毅令我吃惊。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个喜欢嘻嘻哈哈、比较容易沮丧的人,而拍摄这部影片时,我觉得自己变得严肃和坚强了许多。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角色对我本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切切实实的影响。”
《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
原名:Les Choristes
英译名:The Choir Boys
中译名:《唱诗班男孩》
编导: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Christophe Barratier)
主演:杰勒德·尊诺(Gerard Jugnot)
雅克·佩兰 (Jacques Perrin)
戴迪亚·费拉蒙(Didier Flamand)
类型:剧情/音乐
首映:2004年3月17日
发行:米拉麦克斯公司 Miramax
内容介绍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兰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Clement Mathieu,杰勒德·尊诺饰)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Francois Berleand饰)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饰),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Pierre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幕后介绍
当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完成执导首部短片后,他便积极找寻一个好故事拍摄其首部电影长片,原来他心底里早已认定这部电影必须与其4至8岁的童年经历有关,而且最好以音乐为主题,因此这个组合自然让他想起7、8岁时看过的音乐电影《A Cage of Nightingales》,当年他深受这部作品感动,虽然30多年后的今天他已把片中大部份的情节都忘记了,但电影的魅力及神髓依然长留心底,因此决定把这部1945年旧作重拍。
主角人选众里寻他
巴哈提亚一开始便不想单单起用一个儿童演员,他希望找一位真正的歌手演绎主角皮埃尔。虽然他知道这个人选并不易找,但仍一直努力搜寻。在2003年3月,他与制片人游遍全国,终于在位于里昂斯的圣马克学校儿童合唱团中发现了拥有悦耳声线及样貌讨好的十二岁男孩Jean-Baptiste Maunier,巴哈提亚邀请他试镜后,便立刻锁定他是饰演主角的最佳人选。
而挑选片中其它合唱团成员时,巴哈提亚也不想起用专业的儿童演员,他透过工作人员从拍摄场地附近的小学及初中找来二千名有潜质的儿童试镜,最终挑出了65名8至13岁、没有演戏经验但自然率性的孩子。而本片监制雅克·佩兰的儿子Maxence也是首度参与电影演出,他在片中扮演主角好友Pepinot的童年。
创新音乐突破传统 正如为本片配乐的Bruno Coulais所言,音乐是本片的主题,所以导演克里斯托弗o巴哈提亚早在2002年9月电影开拍前9个月,就开始与Coulais制作本片的音乐部份,巴哈提亚希望尽量避免出现一般儿童合唱团的感觉,唱着圣诞颂歌似的传统歌曲,他要求音乐充满强劲的感觉,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创,最终他们二人为电影合力创作了多首歌曲。
巴哈提亚接受访问时说:“由于我们在故事中所听到的音乐是来自音乐老师Clement Mathieu这个角色,所以我们根据角色的演化在音乐的类型上作出相应改变。拍摄这部电影就像制作一部音乐剧。”Coulais则表示担任本片合唱团指挥的Nicolas Porte给予很大支持,当然更重要是孩子们在音乐上的出色表现。经过大家努力尝试后,电影未开镜前歌唱部份已灌录完成,最终再加上悠扬悦耳的管弦乐衬托。
《第八日》(The Eighth Day)
【原 片 名】The Eighth Day / Le Huitième jour
【中 文 名】第8日/ 幻海情缘
【出品年代】1996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6581/
【国 家】法国/比利时/英国
【类 别】剧情
【导 演】雅各 范 多梅尔 Jaco Van Dormael
【分 级】Argentina:13 / Chile:14 / Portugal:M/12 / Singapore:PG / Spain:13 / Sweden:11 / UK:PG
【获奖情况】第四十九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丹尼尔.奥特尤尔)
金球奖 最佳外语片 提名
法国恺撒奖 最佳男演员 提名
【字 幕】点击下载非常谢谢cbxeu
【内容简介】
乔治得了唐氏综合症,住在一个精神病机构。亨利是一个繁忙的商人,总把讲义做为礼物给年轻积极的推销员,他的经营生涯是非常成功的,但他的社会生活却很糟糕,自从他的妻子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离开了他。这个周末,他的妻子和孩子要来看他,但是亨利却象往常一样的工作,而忘记了去接她们。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想再看见他,亨利痛苦生气的在乡间的小路上乱开着车。其他所有的人都和自己的父母回家了,但由于他的妈妈已经去世了,所以他不能象他们那样。从那个机构回来的路上,他跑的几乎比乔治还快。亨利试图除掉乔治,但他不能离开他的新朋友,最终他们有了一份特殊的友谊,这份友谊使亨利成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影片的开头,乔治(弱智少年)说:
很久以前,没有东西,只有音乐。
第一天,有了太阳,它很刺眼,后来有了地球。
第二天,大海出现了,它会弄湿了脚,风很舒服。
第三天,有了唱片。
第四天,有了电视。
第五天,有了草坪。你要是剪它,它就会哭。你必须对它好,对它说好话。摸一下大树,你就会变成大树。假如你闭上眼睛,你就会成为一只蚂蚁。
第六天,出现了男人,五光十色的男人。我喜欢女人,因为你亲她们的时候,她们不会刺痛你。他们结婚了,下了种子,是个男孩,他们叫他:乔治
第七天,是星期天,该休息了。
第八天,乔治遇到了哈里。
影片的结尾,亨利说:
很久以前,什么都没有,只有地狱。
第一天,有了太阳,它很刺眼。
第二天,有了水,它会弄湿脚。
第三天,有了草坪,你剪它的时候,它会哭。你必须对它好,说好话给它听。要是你摸一下树,你就会变成大树。
第四天,有了牛,它们喘气的时候,发出热气。
第五天,有了飞机,即使你不乘坐,它一样从头顶飞过。
第六天,有了人。男人,女人,孩子。我喜欢女人,因为你亲她们的时候,她们不会刺痛你。
第七天,为了休息,有了云。如果你久久地注视它们,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故事。然后,他觉得一切都有了。
第八天,他创造了乔治。乔治很棒!
影片开始的时候,因为新奇而关注!
影片结束的时候,因为感动而回味!
法国影片《第八天》,充满田园迤逦风光的画面,一个找不到快乐的、孤独的中年男人和一个让你感染快乐的弱智少年的不期而遇,引发了那种让你想找回纯真与快乐的思考。
你还记得是什么能让你快乐吗?你的纯真年代离开你多久了?
当你面对烦恼的时候,有什么是可以让你感到轻松的东西?
当你孤独的时候,你会去拥抱什么?
每个人都是快乐的源头,当你给与别人快乐的时候,你也得到了别人给予的快乐!
和你所爱的人分享笑声,是多么有趣的事!这是一种分享心灵的方式。
换一种心情,才发现----原来事情没那么糟。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
《帝企鹅日记 》March of the Penguins
片名:March of the Penguins
译名:帝企鹅日记
更多译名:小企鹅大长征 企鹅的三月
导演/编剧:吕克·雅克特 Luc Jacquet
配音: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夏尔·贝尔林 Charles Berling
罗马内·贝林 Romane Bohringer
类型:纪录
片长:80分钟(美国)/85分钟(法国)
国家/地区:美国/法国
级别:G级
发行:华纳独立影片公司 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5年7月24日(美国)
官方网站:www.marchofthepenguins.com
IMDB评分:8.1/10 (1,224 votes)
推荐指数:★★★★
剧情简介
每年冬天,在一片冰川、荒凉孤寂的南极洲上,生存着一群不畏寒冷的族类:皇帝企鹅。南极洲是一个终年寒冷的地方,它每年三月便开始进入寒冬,并将持续九个月的时间。于是每年的三月,成千上万的皇帝企鹅离开它们的海洋家园,以轻巧的动作跃上岸,一开始以圆滚滚的肚皮在地面滑行数十公尺,最终用蹒跚的双脚在冰面上行走。为了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以便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生存,企鹅们不得不放弃海里的悠然生活,冒着昏天黑地的冰风暴,踉踉跄跄、如婴儿学步一般地开始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由天性和南十字星座的引导,它们准确无误地向着自己的出生地前进。伴随着一系列难以理解的舞蹈、和嘶鸣一种令人入迷的不和谐音调,企鹅们开始了求爱仪式,很快它们就会形成一对一对的“夫妇”。
白天越来越短,气候也越来越恶劣,雌性企鹅会停下来一段时间生蛋。之后,精疲力尽的它还不能休息,必须要立即启程继续赶路,返回大海以恢复体力并寻找食物。旅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贪婪的海豹无时不刻在对它们虎视眈眈,于是企鹅爸爸就会留下来保护那些珍贵的企鹅蛋,它们将蛋孵在自己的脚掌上面以保持温暖。
企鹅爸爸在经过不吃不喝的两个月的坚守之后,蛋终于要孵出来了。当企鹅宝宝们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这个全新的白色世界时,爸爸储存的食物却不能支持太久,如果企鹅妈妈不能尽快地将海里的食物带过来的话,幼小的宝宝们就可能会夭折。
当企鹅妈妈回来之后,父母的角色就转换了,母亲就将接替饥饿、虚弱的爸爸来照顾宝宝,而宝宝也要面对巨大的海燕的威胁。气候一天天变暖,浮冰也渐渐融化,企鹅们也一次次地继续它们的旅程,在地球最险峻的地方徘徊,直到企鹅宝宝第一次尝试潜入南极的深深海水中……
9. 跪求安吉拉.卡特的《血窟》
欢迎来到CarterLand----译者导言
是的!各位女士先生,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各位阿猫阿狗(或者更符合卡特笔下典型的,该说是各位阿狼阿虎),欢迎光临安洁拉‧卡特的游乐场。这儿不是设计文明规划整齐、连花草树木都长得规格一致的主题乐园,而是步步险阻、暗伏威胁的幽郁森林;这儿的动物不是身穿厚厚绒毛装与游客例行合照的可爱布偶,而是披戴人类衣冠的货真价实野兽,与你进行结局难料的互动;这儿的城堡更不是无害粉彩的童话天地,有纯洁公主和高贵王子从此幸福快乐生活,而是住著哀愁的吸血鬼与迷人的蓝胡子,在他们身上爱与死永远纠缠不清。
这里的时间总是夜晚,这里的色彩永远诡丽。真幻莫辨,人兽(甚至物)不分。换言之,这是不折不扣的流动嘉年华(carnival),巡回游乐场(fairground)。
卡特对嘉年华游乐场这种宛如幽灵船四处漂移、充满各式怪诞诡秘事物、黑夜中突然出现而后一朝醒来又忽已开拔离去消失无踪的梦般国度,显然倾心不已。早期的短篇〈紫女士之爱〉甚至便已开宗明义直言「他们都是游乐场的原生子民」——可说将整套「焚舟纪」一语道破。在这个国度,不仅游乐场及其成员本身是奇异的,连他们行经落脚之处亦尽皆神秘朦胧——或者,原先可能平凡无奇的一切只因他们到来也变得神秘朦胧:崇山峻岭、彷佛仍滞留中世纪黑暗年代的中欧某国(〈紫女士之爱〉),迷雾湿冷、邪影幢幢的东盎格利亚(〈爱上低音大提琴的男人〉),落后贫瘠、严苛丑陋的某处高地(〈刽子手的美丽女儿〉)。在这样连熟悉事物都变得莫名陌生甚至骇人的——借用/乱用一个佛洛伊德的形容词——uncanny时空,潜在的欲望现形了,形变(metamorphosis)也於焉层出不穷:低音大提琴手对心爱乐器的执迷狂恋,在神似丰润女体的琴化为一堆枯柴时,终於无法承受而彻底崩坏;刽子手必须亲手砍断儿子的头藉以砍断女儿与哥哥的暧昧情愫,并戴上面具化身他人,在女儿身上执行自己的欲望;在傀儡戏班主操弄下搬演过无数次败德堕落故事的紫女士,终於吸尽创造者的精血,挣脱舞台上下的界线进入现实生活,开始自动化地执行那些情节。
当然,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在陌生(或陌生化)的地方,不寻常的人事物产生形变,暗示或暴露某些潜在欲望」这样的归纳分析,其实适用於几乎所有童话故事。因此,卡特最著名作品《染血之室》整本处理的正是人人耳熟能详的童话,也就十分「顺理成章」。一如鲁西迪序中所言,这系列故事基本上围绕著「美女与野兽」的主题发展:从〈师先生的恋曲〉的初步演绎,〈老虎新娘〉的简单变奏,经过〈精灵王〉无可转圜无可解脱的绝对宰制与绝对冲突,及至〈与狼为伴〉,面对野兽/大野狼的美女/小红帽已逐渐脱离被动、被害的角色;再到〈狼女爱丽丝〉,野兽伯爵则几乎退居背景,留下不再是美女的爱丽丝逐步在自己身上摸索发掘兽性与女性的特质,并以母兽般的善意救伯爵於半人半受、不人不兽的痛苦困境,使之终於显现清晰面貌(以此视之,前作《烟火》中的〈主人〉一篇也可放进这个脉络,矢志屠灭野兽的男人和被当作野兽驱役的女人,在人与兽的交会折返点上擦身而过反向而行);最后结束於〈爱之宅的女主人〉中摆脱不了野兽宿命的黑暗美女——同时又是玫瑰林里妖异却无邪的睡美人——遭逢自诩人性(=理性=男性)的救赎只加速她的灭亡。更不消说同名中篇〈染血之室〉里,邪恶的蓝胡子和他天真的小新娘演出一场美女大战野兽的惊心动魄戏码。(对比之下,相隔约十年后再度出现的另一篇童话改写〈扫灰娘〉,落笔的焦点便很清楚地已经转移,离开了x轴美女y轴野兽的座标,显得更复杂微妙也更耐人寻味。)
以家喻户晓的童话做题材有个好处(同时也是坏处),那就是改写的意图和意义颇为方便解读。这或许很大一部分能解释何以《染血之室》是卡特众多作品中最受注目与欢迎的一本——不只读者容易「进入状况」,研究者更不愁找不到切入角度和分析重点。比方此书内篇幅远长於其他的〈染血之室〉,若以制式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女主角最后为策马急驰而来、枪法神准的母亲所救(而非传统版本中的父兄),当然意味深长(何况母亲擅使的枪〔!〕还是袭自或说取代/反转了长久缺席的父亲,等等、等等),但我个人认为更有趣也更丰富的是篇中男女主角的塑造:男主角是宛如经过萨德侯爵调教的优雅世故蓝胡子(另一个更极端的版本可以在后来的〈赤红之宅〉看到),阴郁森冷中不乏某种病态魅力;女主角尽管天真幼稚,却绝非全无自我意志的懵懂无辜——事实上,她是相当自觉而主动地投入财富诱惑的怀抱,(以含辛茹苦的母亲为前车之鉴)坚决选择了面包而非爱情,也充满肉体欲望的好奇、醒觉与矛盾。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结合还隐约透出一些《蝴蝶梦》的影子:同样是年轻寒酸的少女受宠若惊地被年长富有的男子追求,一夕间飞上枝头成凤凰;男主角背后有著不幸而神秘的过去;集聪慧美丽优雅富贵於一身的前任夫人(〈染血之室〉以犹如「三美神」的三名秀异女子代替《蝴蝶梦》中似乎无所不能的完美女性瑞蓓卡)留下令女主角局促不安、难望其项背的阴影;甚至连前妻死因的官方说法也一样,都是独自驾船出海溺毙。当然,这些相似点仍只限於表面,若要再做进一步类比恐怕难免牵强附会,但卡特必然熟悉自《简爱》以降的、「当涉世未深女主角遇上/爱上背负某不可告人秘密(尤其是关於过去婚姻的不可告人秘密)的男主角」此类型鬼气森森罗曼史,而〈染血之室〉或许可以视为简爱终於与罗彻斯特先生决裂的一个手势吧。(虽然若以如今的政治正确逻辑而言,可能不算是非常「基进」或「颠覆」的手势,毕竟你看女主角结果还是跟另一个男人在一起,没有幡然醒悟摇身一变成进步的女同志之类……)
关於卡特作品中的文学典故,可举的例子自然还有许多。如《染血之室》中与其他九个故事的浓郁哥德风截然不同、佻达灵活令人捧腹的〈穿靴猫〉,故做正经、谑而不虐的诙谐大胆简直是薄伽丘《十日谈》的番外篇,卡特擅长的第一人称口语化叙述在小奸小恶、臭屁兮兮但又不失讨喜的公猫主角身上发挥得恰到好处,配上同样卡特典型的煞有介事夸张描写(文中一无是处的老厌物守财奴胖大鲁,可说与〈秋河利斧杀人案〉及〈莉兹的老虎〉的老波登一脉相传相互辉映),喜剧趣味浑然天成。《黑色维纳斯》中直接间接取自文学的素材或典故更多:〈黑色维纳斯〉与〈艾德加‧爱伦‧坡的私室〉实描虚摹,充满细腻精彩的刻画与想像;〈《仲夏夜之梦》序曲及意外配乐〉牛刀小试,拿著名莎剧加以remix变奏(之后我们会在卡特最后一本小说《明智的孩子》中,看到对莎翁更多更广的致敬与玩笑)。梦游仙境的爱丽丝(和她的镜子)也是卡特爱用的象徵,风格极为不同的几篇作品如〈倒影〉、〈狼女爱丽丝〉及〈爱丽丝在布拉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引申。狄更斯是另一个常不经意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影响:往昔圣诞的鬼魂(Ghost of Christmas Past,典出《圣诞颂歌》)徘徊不去,而〈爱之宅的女主人〉、〈狼女爱丽丝〉甚至《魔幻玩具铺》中不约而同穿起不属於自己的婚纱的女主角,又何尝不是《远大前程》赫文榭小姐(Miss Haversham)的分身——新娘礼服代表一种成(为女)人的自我实现,更是自我扮演;赫文榭小姐穿上自己当年无缘的嫁衣,藉以挽留并演出曾经可能幸福的过去,吸血鬼女伯爵、狼女爱丽丝及梅勒妮则穿上(缺席且已唤不回的)母亲的婚纱,藉以接近并假扮或许可能幸福的未来。此外,圣经典故也比比皆是,〈大屠杀圣母〉与〈印象:莱斯曼的抹大拉〉各以迥异方式和角度重新检视圣母/妓女的传统二分形象,象徵人类最原初失落的伊甸园也有了全新版本:不同於吃下启蒙果实而遭严厉的天父放逐、愧悔不已的亚当夏娃,〈穿透森林之心〉的孪生兄妹是在追寻知识的自我启蒙过程中,毫不留恋地离开自给自足但平静封闭的桃花源以及温和无为的父亲——不是被动的「失」乐园,而是主动的「弃」乐园;若与卡特自己称之为「恶性童话故事」的《魔幻玩具铺》中,终於被迫孑然一身逃离暴虐的父/主所一手掌控的世界的梅勒妮与芬恩对照参看,更显得耐人寻味。
除了大量文学素材,卡特对电影、戏剧的喜爱与涉猎也清楚显示在作品中。〈约翰‧福特之《可惜她是娼妇》〉把两位年代、背景、领域截然不同的约翰 ‧福特送做堆,十七世纪的英国舞台和美国拓荒时期的大西部穿插交错,游刃有余成绩斐然。〈影子商人〉以拟实之笔写虚中之虚,在「人生即作品,人生即表演」的情节中还巧妙掺入性别表演的悬疑吊诡,精彩曲折栩栩如生。〈魔鬼的枪〉亦电影感十足(翻看书末附注的原始出处,原来它起先正是为电影剧本所写的大纲),将「与魔鬼打交道」这种非常旧世界老欧洲(还记得浮士德吧)的题材搬到墨西哥边境荒凉小镇真可谓神来之笔,跟莫名其妙出现在该地的颓废酗酒老伯爵和维也纳音乐学院钢琴手一样突兀荒谬却又奇妙搭调,卖枪给强尼的骑小马印第安人造型更是强烈鲜明令人难忘。戏剧方面,除了俯拾皆是的木偶傀儡意象,卡特更以〈鬼船〉和〈在杂剧国度〉这两篇鲜有其他小说家触及的材料,特意著墨勾勒不为人知或被鄙视为旁门左道的杂剧及异教传统的生殖力狂欢庆典,喧闹、荒诞、大不敬、无法无天,果然仍是嘉年华游乐场本色。
最后,在此番CarterLand的简短导览结束之前,让我们来瞧瞧一旁那个乍看并不算太起眼的西洋镜小摊子——只不过卡特摆出的这摊位该叫东洋镜更为合适。把眼睛凑上去,你会看见一张又一张充满异国情调的风景人物画片,有〈吻〉中像「孩童的蜡笔画」、鲜丽浮面充满传奇的撒马尔罕,有〈一份日本的纪念〉里发色黑得发紫、皮肤白皙身材纤细的情人(有兴趣操练后殖民理论的看官,还可针对这幅「西方女人眼中被物化阴柔化甚至阉割的东方男人」形象大作一番文章),有〈肉体与镜〉中彳亍独行东京红灯区街头为爱神伤的女子,而与该篇叙事者同样高度自觉、高度耽溺、高度表演化的后设姿态不但可继续见於〈冬季微笑〉,甚至在很久之后的〈缝百衲被的人〉也再度登场且运用更加流畅自如,不停编织感伤意象的同时又永远能在陷入自我陶醉涕泪交流之前猫一般轻盈跃开,达到精彩的参差反讽、自我解嘲效果。无论如何,这些东洋画片中明显的「日本趣味」自然与卡特早年旅居日本的经验多少相关,不时还会有意无意浮现在其他作品,成为或许无涉题旨但令人会心莞尔的小小装饰细节,例如《魔幻玩具铺》梅勒妮的新卧房竟挂著一盏蓝绿色纸灯罩(在那几乎是狄更斯式的古老伦敦氛围中会出现这种东西实在离奇!),又如〈紫女士之爱〉中神秘哑女拨弹的三味线(同样颇不可能!),而且我们别忘了,《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的英文译名正是Lady Murasaki——也就是Lady Purple,紫女士。
就这样,像〈莉兹的老虎〉那名小女孩(又一个爱丽丝的化身?追著穿戴维多利亚领的小猪——而非手拿怀表的兔子——钻进别有洞天的奇幻国度?),在这幻象帐篷笼罩一切、梦境般自成世界的表演场,我们见到许许多多令人目眩神迷目不暇给的奇妙事物。而译者在这里可能暂时冒充了驯兽师,想方设法诱哄卡特生猛灵动犹如异域幻兽的文字排排站好,以一种难免有所改变、有所局限的秩序,试著将它们的绚丽毛皮和壮美姿容展现在观众/读者面前。当然,所有嘉年华游乐场共通的特点便是短暂、临时、无法捕捉勾留的狂欢,安洁拉‧卡特以创作火力正旺的五十一岁盛年,太早回到——套句她可能会用的比喻——天上那个大马戏团,著实是令意犹未尽的读者/观众惋惜不已的惨痛损失;然而,比一般马戏团观众幸运的是,我们还拥有她留下的这些珍贵作品,每当我们打开书页,就能再度走进那瑰艳魅彩的国度,看老虎熊熊燃烧,玫瑰似血散落雪地。
10. 迈克尔杰克逊的歌:In the closet的MV是和黑珍珠拍的,那这首歌是不是他和黑珍珠唱的
那位女主角是全球最著名超模之一的“黑珍珠”Naomi.Campbell(娜奥米.坎贝尔),被誉为“黑色维纳斯”,1970年5月22日出生于伦敦,身高177CM。她就是著名“血钻”的受赠者,于1997年在南非接受利比里亚前总统泰勒赠送的钻石。1995年她就成为了欧美身价最高的世界级顶尖模特儿,同时她还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黑人模特,也是第一位登上《Vogue》、英国和法国封面的黑人模特,她代言过诸多品牌,包括Codice,Iceberg,Kenar,Nars,Olympus Cameras,Prada,Pupa,Ralph Lauren,Revlon,Swish Jeans,Valentino,Versace等。娜奥米·坎贝尔平时除了活跃在摄影师的闪光灯前,还爱唱、爱跳,并灌制了个人唱片、参演了一些电影,目前她正打算撰写一部系列小说。而与Michael合拍的《in the closet》是在1991年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