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曼玉见到张国荣旧照陷入沉思,她是不是张国荣曾经说的要娶的人
张曼玉见到张国荣旧照陷入沉思,张曼玉回忆张国荣令不少网友都泪目,张曼玉回忆张国荣,据悉,张曼玉和张国荣曾合作过六部作品,张国荣还称,如果自己要结婚,一定娶张曼玉,张曼玉回忆张国荣,张国荣和张曼玉关系揭秘令人惋惜。
为了让张曼玉努力磨练演技,张国荣会故意说别的演员演得很好。“他常常觉得我很懒”,张曼玉表示,哥哥对她这样评价,让年轻的她不太服气,觉得张国荣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但是过后她发现,对她说这些话的人不多,这样的直言难能可贵,如今回想,她非常感激张国荣的真心。如此看来张曼玉的确是张国荣想娶的人!
2. 阮玲玉张曼玉(张曼玉复活了阮玲玉)
关锦鹏:“那个年代(1935年)阮玲玉遇到那种事就自杀, 如果你遇到同样的事,你会否自杀 ?”
张曼玉:“我想我第一反应,我给人的感觉是不在乎,但我不高兴是我个人的事, 我一定不会让他们有满足感 ,(不可能)让他们知道我不高兴,更何况是自杀,要死,我自己会选择死。”
这段对话来自电影《阮玲玉》。
2020年4月26日,是传奇女星阮玲玉的110岁诞辰,如今佳人仙逝已经85年。
她是民国默片电影时期最好的女演员,却在明星生涯最璀璨,也是人生最美好的25岁选择了自杀,她的死亡真相在尘封多年后才被还原,所谓的“ 人言可畏 ”,不过是一个谎言。
一、
1910年4月26日,阮玲玉出生在上海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在她6岁的时候得了肺痨病去世,母亲只能带着她一起去富人家帮佣。
母亲在一个张姓的大户人家稳定了下来当仆人,因为这家的主人是女校的校董,阮玲玉得以有机会用半价的学费上学。
15岁那年,少女阮玲玉初长成,她出落得婷婷玉立,不施粉黛却依然楚楚动人,穿着朴素的她随便往哪里一站,就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那年阮玲玉遇到了张家的四公子张达民,18岁的浪荡公子哥对她一见倾心,于是便展开了疯狂的追求,过惯了苦日子的阮母也有意撮合两人。
一个少爷要娶女仆之女,这事自然不被张家所容,为了反抗家庭,张达民在外边租了一套房子,他和阮玲玉正式开始了同居。
张达民这样的公子哥就像是寄生虫,除了依附家庭,他不具备生存的能力,眼看日子就要混不下去了,他做导演的哥哥张慧冲提议: 弟妹条件这么好,要不要考虑拍电影 ?
阮玲玉16岁那年出演了第一部电影《挂名夫妻》,当她第一次获得片酬时,张达民已经开口问她要钱了。
早期阮玲玉演出的角色基本上很普通,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 花瓶 ”。
后来张达民的父亲离世,为了能分得更多的遗产,他决定娶阮玲玉为妻。
哥哥张慧冲用父亲的遗产拍电影,张达民的那一份则成了赌资和风月场所的门票,他这样挥霍下去,坐吃山空是迟早的事。
再之后,阮玲玉成了张达民的第二个宿主,不榨干她的最后一滴血,这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绝不罢休,他常说” 没有我哥哥的引荐,你怎么会有今天 “。
二、
1932年,22岁的阮玲玉正当红,她在香港躲避战火,在一次应酬场合中认识了做茶叶生意的富商唐季珊 。
阮玲玉回到上海后就离开了张达民,她和前夫签署了离婚协议,之后每个月拿100块供养这个寄生虫。
唐季珊的前女友,同样是电影明星的张织云给阮玲玉写过一封信,信里说唐季珊玩弄女性不是一个好人,还说“ 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阮玲玉觉得这不过是女人的嫉妒。
唐季珊在上海的新闸路为新欢购置了一幢三层小洋楼,阮玲玉把母亲和养女都接过来一起住,她的小家庭在这里度过了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每个月100块对于一个赌鬼是不够的,特别是看到昔日的爱人傍上了大款,贪婪的张达民开始勒索阮玲玉和唐季珊,在被拒绝后,他把口中的“奸夫淫妇”告上了法院 ,还诬告阮玲玉盗窃他的财产给唐季珊。
唐季珊在广东是有老婆的,他原配夫人的娘家也是极有权势的,为此他从来没动过离婚的念头,他舍不得放弃广东岳父家的资源。
阮玲玉也幻想过有一天,唐季珊会娶她,没有名分的日子她可以忍受,但是到最后居然是无名无实,她步了张织云的后尘,她们不过是这个有钱人的“ 玩物 ”。
阮玲玉的代表作是《新女性》,电影里独立的女作家韦明本期望通过自身努力活下去,但是被感情不顺、生活贫苦和流言蜚语一次次伤害,最终将她逼上了服毒自杀的绝路。
1935年2月3日,《新女性》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阮玲玉成了“新女性”的代言人, 她化身为五千年来中国女性站起来反抗的标志性人物 。
与此同时,张达民不依不饶地向报社和记者“爆料”,将所有的污水都都泼到了阮玲玉身上。
3月7日,《新女性》的片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当时电影圈名流悉数登场,晚会上阮玲玉拥抱和亲吻了所有在场的人,谁也想不到,这居然是她用来生别的方式。
当天晚上回到了唐季珊购买的小洋楼,阮玲玉用一碗八宝粥送服了3瓶安眠药,之后她再也没有醒来。
阮玲玉的去世在当时轰动一时,据说送葬那天,二十里长街,有几十万人为她送行,甚至有几个女孩为了她自杀。
三、
阮玲玉离开这个世界的29年后,1964年9月20日,张曼玉出生了,27年后她将在大荧幕上演绎这位前辈的传奇,有影迷说: 张曼玉“复活”了阮玲玉 。
张曼玉的父母在她9岁的时候离婚,相依为命的母子俩去了英国,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是那个拦在母亲高高举起的藤条前的伟岸男人,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印象,生命中更多的是她严厉的母亲。
1982年,17岁的张曼玉从英国回到香港度假,被星探发掘后参加了选美比赛,她获得了当年香港小姐的第二名,甜美的外形,以及她那极具辨识性的兔牙成了她进入娱乐圈的门票。
1983年,张曼玉出道后拍的第二部电影叫《缘分》,她已经当了女主角,和她搭档的是如日中天的哥哥张国荣,比她大一岁的梅艳芳在这部电影里当女配。
张曼玉出道初期,她的标签是选美亚军,国色天姿一度是别人对她的赞美,之后又变成了别人嘲笑她的理由,那时她是“花瓶”,就跟她的前辈阮玲玉刚出道时一样。
1985年张曼玉加入嘉禾,并获得了演出《警察故事》的机会。
进组第一场戏就是拍她和成龙的对手戏,演小情侣之间吵架,但是拍了好几条, 效果都差强人意,气得成龙现场朝着她吼了起来,这时的张曼玉泪水在眼里打转,但是仿佛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
成龙马上招呼摄影师:“ 她的情绪对了,开工 !”
那一天,成龙骂醒了未来中国电影界最好的女演员。
刚刚过了20岁的张曼玉,有一天和一个导演聊天时说:“ 我想当影后,以后有需要演技的角色,记得找我 。”
这个导演听罢笑得前仰后合,很不客气地说:“ 你是很红,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有演技 。”
那时还是“花瓶”的张曼玉暗暗下定决心: 我一定拿影后给你看 !
同年,电影《玫瑰的故事》筹拍,这是一部讲述富家女黄玫瑰坎坷人生情路的故事,被张曼玉看到了,这正是 她渴望的演技可以有发挥的角色 。
张曼玉毛遂自荐,但是被导演兼编剧的杨凡直接拒绝,电影里的黄玫瑰历经沧桑和岁月的洗礼,但是张曼玉的形象过于甜美。
张曼玉也是一个不服输的“狠人”,她当即决定拔掉标志性的兔牙,并且剪掉了自己的长发,之后她再次试镜,终于争取到了这个角色。
1988年张曼玉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王家卫,合作了电影《旺角卡门》,之后他们又合作了《阿飞正传》,在墨镜王的调教下, 她的演技日趋成熟 。
张曼玉已经具备了一个优质演员所具备的一切,她距离超级巨星, 还缺少一部代表作 。
四、
从小缺少父爱的张曼玉,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在经历了初恋渣男的背叛后,她又遇到了痴迷赛车的浪子尔冬升,之后也是不欢而散,理由是“ 他爱赛车胜过一切 ”,以及“ 他每次赛车都会令我胆战心惊 ”。
一次又一次被感情伤害,但是又不服输地投入到新的一段感情,张曼玉就像是追逐爱情的“女夸父”,却总是爱而不可得。
1990拍摄陈可辛电影处女作《双城故事》时,张曼玉和剧组的美术指导汉克坠入爱河。
1991年,关锦鹏筹备人物传记电影《阮玲玉》,这是一部为梅艳芳量身定制的作品,上一次的《胭脂扣》,他和梅姐双双成就,这一次的合作原本也是水到渠成。
但是在电影开拍前却传出了梅艳芳辞演的新闻,当时无数的女演员毛遂自荐,不过最终关锦鹏选择了在文艺片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张曼玉。
距离第一次梅艳芳和张曼玉合作已经过去了8年,风水轮流转,这时的梅艳芳成了 绝代芳华的超级巨星 ,而张曼玉不过是刚刚摆脱了“ 花瓶女明星 ”这个标签。
当张曼玉接替梅艳芳出演《阮玲玉》的消息一传开,众多媒体一边倒地攻击张曼玉,认为她无法替代梅艳芳,这个角色不属于她,她顶着梅艳芳留下的巨大压力进组。
再之,梅艳芳的干爹,同时是电影的大老板何冠昌,他也不信任张曼玉能一个人能撑得起票房,他决定增加预算,据说梁家辉、刘嘉玲和叶童都是在梅艳芳辞演后,被请来为电影“ 保驾护航 ”的。
与此同时,张曼玉后院起火,情人汉克见利忘义,把他们的私密情书卖给了香港娱乐杂志。
原本是恋人之间的絮语被放到了娱乐八卦,“死猪”和“死鱼”这些爱人间的昵称被曝光,张曼玉写的情书里有不少错别字,被媒体无限放大,她被嘲笑为“ 文化水平低 ”。
正是在这多重压力之下,张曼玉的内心无限地接近阮玲玉,她理解了多年前这位传奇女星所面对的痛苦,以及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绝路的,她也知道了“人言可畏”不过是一句谎言。
同时通过饰演这个角色,她把现实世界里所受到的所有委屈,进行了彻底的释放。
比起无人可诉的阮玲玉,张曼玉是幸运的,那时好朋友梁家辉一直陪在她的左右,安慰和鼓励她。
五、
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92年2月13日举办,中国女演员张曼玉凭借《阮玲玉》获得最佳女主角奖,%20这是中国女演员首次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这一奖项。
曾经有很多人嘲笑她且看轻张曼玉,而她知道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她用扎实的作品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凭借着《阮玲玉》,张曼玉拿最佳女主角的奖拿到手软,这部电影成了她的生涯代表作,就像是《英雄本色》至于周润发,《阿飞正传》至于张国荣,《喜剧之王》至于周星驰。
电影《阮玲玉》成就了张曼玉,张曼玉则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在大荧幕上复活了“阮玲玉”。
电影的末尾,张曼玉演绎了两封真实的“阮玲玉遗书”,是张达民直接逼死了她,唐季珊的自私间接害死了她。
如果唐季珊当时能有担当地挡在阮玲玉身前,她又怎么绝望而死?
而所谓的“人言可畏”,不过是唐季珊匆忙拿出来推卸责任的谎言罢了 。
这一封遗书字字带血,这是对张达民的控诉,没有张达民以怨报德,阮玲玉不会走上绝路。
张达民的无赖不过是导火索,真正燃尽阮玲玉最后一点希望的是唐季珊,这个玩弄女性的恶魔让她彻底绝望,使她最终觉得人间不值得。
那时已经病重的鲁迅先生,也觉得“人言可畏”是扯淡,愤而发文抨击这一事件。
让一个人彻底绝望的从来不是陌生人,而是发现身边的至亲都无所依靠,阮玲玉错误地将这一生,先后托付给了张达民和唐季珊。
直接害死阮玲玉的张达民,此后余生穷困潦倒,在贫病交加之下,36岁在香港死于肺炎。
另一个害死阮玲玉的凶手唐季珊,后来被诈骗了大笔家财,晚年破产的他最终也在悲凉中死去。
六、
阮玲玉饰演过“新女性”的角色,不过现实中的她没能做到一个新女性,这是旧时代的悲剧和限制。
如果有机会,张曼玉可以告诉1935年3月8日以前的阮玲玉,告诉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谁都不用依附于谁。
或许她会这么说:“ 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想,高兴与否是我个人的事,我不希望欺负我的人有满足感,我也不会为了任何人去死 。”
一生爱过无数次的张曼玉,她爱得起且放得下。
她是梁朝伟一生也得不到的红玫瑰。
婚后和丈夫阿萨亚斯聚少离多而给对方造成困扰,她便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婚,她不希望被任何人限制自由。
爱情于张曼玉固然美好,但是如果爱情和自由起了冲突, 她将冷酷且略带伤感地抛弃前者 。
阮玲玉的故事成就了张曼玉,而张曼玉用自己的人生, 续写了阮玲玉所渴望的新女性生活 。
参考资料:电影《阮玲玉》
《星空下的倾情》
《家事 张曼玉》
3. 张曼玉见到张国荣旧照陷入沉思,她是不是张国荣曾经说的要娶的人
人人都说一张照片是一个回忆,是一份情感的流露,一点儿也不假。对我们普通人人而言,每当大家在看到旧照时,心中的感受一定会很多,也一定会想起很多关于过去的点点滴滴。张曼玉曾是张国荣点名要娶得人,如今她看到旧照的那一刻,不禁潸然泪下。
张曼玉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港星,1964年出生于香港,但是祖籍是上海,喜欢张曼玉的朋友都知道,张曼玉并不是一个演员出生,在1983年因为获得亚洲小姐而出道,经接着凭借《画出彩虹》而进入演艺圈。从而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参拍过的影视作品,就拿几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来说吧。要说到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英雄》这部影片了,在剧中张曼玉的表现都就不多说了,展现的是一种侠骨柔情,我现在对里面的内容还是历历在目。
但是无奈造物弄人,两人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但是我想他们之间的故事,足矣让张曼玉难以忘怀吧。果不其然,张曼玉在近期的一场活动中,很巧的是看见了张国荣的一张旧照。
我真的不知道她看到照片后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复杂,但是我看到她眼角的泪水是一直没有停过,但是又像是没有悲伤,没有特别兴奋。可见这么多年了,过去的点滴刻了她的的心里,我想她这辈子是忘不了。
4. 张曼玉的演艺经历
时期作品:《缘分》、《警察故事》系列、《玫瑰的故事》等。
导语:1984年至1987年是张曼玉初涉影视时期,以形象简约可爱被外界所知,却未受到业内过多重视与肯定。由于张曼玉非学院派出身,表演功底从零起步,早期走过一些弯路。其在25岁之后演技与气质才逐渐成熟,绽放出自身独特韵味。这段于实践中摸索成长的经历,使其日后的电影风格不受框架和理论所限,戏路趋于宽泛自由,成为一名可塑性极强的演员。 1984年张曼玉主演首部电影《青蛙王子》,同年与张国荣、梅艳芳合演电影《缘分》,成为出道即做主角的影坛新星,被媒体视为“最有前途的女星”。 导演王晶曾在自传《少年王晶闯江湖》中形容初入影坛的张曼玉是“一张白纸,毫无心机,性格比外形更可爱。” 初出茅庐的张曼玉以清纯可人的形象示人,出演角色多是青春娇俏少女。
1984年至1985年,张曼玉为香港TVB拍摄数部电视剧,包括《新扎师兄》、《武林世家》等,被誉为无线五美之一、九龙女之一。1985年参演《杨家将》后离开TVB,此后没有再拍摄过电视剧。
1985年初,张曼玉签约经理人陈自强,自邵氏兄弟转而加盟嘉禾电影。 当时同在嘉禾的成龙正筹备代表作《警察故事》,两人随后展开系列合作。张曼玉拍戏十分卖力,曾在《警察故事2》中为配合成龙的搏命式表演不用替身,结果被钢架砸得头破血流。2005年成龙在专访《可凡倾听》中称赞张曼玉是“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的敬业演员。
1986年,张曼玉主演电影《玫瑰的故事》,筹备期间原著作者亦舒坚持只选张曼玉,甚至对导演杨凡表示:“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 这是张曼玉首次接触文艺影片,但彼时演技青涩稚嫩,电影效果差强人意,演绎功底尚处于摸索磨练阶段。 时期作品:《旺角卡门》、《不脱袜的人》、《人在纽约》、《爱在别乡的季节》、《客途秋恨》、《滚滚红尘》、《阿飞正传》、《双城故事》等。
导语:张曼玉缺乏目标的表演在1987年拍摄张艾嘉作品《黄色故事》时有所改观,并在1988年遇到王家卫后彻底改变。随后又得到关锦鹏、严浩、许鞍华、陈可辛等香港导演的赏识和启用,逐步从普通商业演员转型为演技实力派。1989年,25岁的张曼玉拿到人生第一个影后荣誉。 1988年,张曼玉在王家卫的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中担纲女主角。《旺角卡门》常被视为是张曼玉严肃表演的起点,影片令她首次提名金像奖。此后主演了《流金岁月》、《再见王老五》、《我要富贵》等港产影片,演技开始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
1989年,25岁的张曼玉凭借关锦鹏导演的《人在纽约》(又名《三个女人的故事》)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这是她人生第一个演员荣誉。
1990年,张曼玉凭借《不脱袜的人》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同年凭借《爱在别乡的季节》获得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经过数年磨砺,张曼玉迅速崛起影坛,开始跻身实力派演员行列。
1990年前后,张曼玉吸引了多位香港新浪潮导演的注意,接连出演高质量影片,包括严浩的《滚滚红尘》(1990)、许鞍华的《客途秋恨》(1990)、罗卓瑶的《爱在别乡的季节》(1990)、王家卫的《阿飞正传》(1990)和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1991)等。 时期作品:《阮玲玉》、《家有喜事》、《新龙门客栈》、《青蛇》、《东方三侠》、《东邪西毒》等。
导语:历经香港新浪潮导演的洗礼,张曼玉逐渐褪去初出茅庐时的懵懂形象,演技日趋娴熟。其表演的内在天分和外在努力很快凭借一部《阮玲玉》在国际影坛大放光彩,迎来了她电影事业的第一个巅峰。此后张曼玉开始横向拓宽戏路,接连塑造了金镶玉、青蛇、欧阳锋嫂等多个性格迥异的角色。 1991年,张曼玉主演电影《阮玲玉》,影片以戏中戏的形式展现。张曼玉在戏中“演绎阮玲玉本人”、“演绎阮玲玉所演绎角色”以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三个层次交互展现,颇具难度。1992年2月,张曼玉凭借《阮玲玉》荣获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华语影坛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演员荣誉的影星。贾樟柯曾对此给予评价 :“对演员宿命的认同,让她好像灵魂附体,这一刻我把她当做中国所有天才女演员的结合体。”
1992年,张曼玉在电影《新龙门客栈》中将客栈老板娘金镶玉的风骚、泼辣、风情、放浪、傲气、坚韧、义无反顾等特点完美融合于一身,塑造了一个名垂影史的经典武侠形象。影片被誉为香港新派武侠的起点,堪称华语武侠的一座丰碑。
1993年,张曼玉主演电影《青蛇》,在片中饰演一个不谙世事,但又妖娆魅惑不失灵动俏皮的蛇妖形象。影片拍摄美轮美奂,内容暗喻佛理,全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神话色彩。
1991年至1994年,张曼玉还主演了《家有喜事》(1992)、《真的爱你》(1992)、《东方三侠》(1993)、《济公》(1993)、《赤脚小子》(1993)、《东邪西毒》(1994)等主要影片。在《东邪西毒》中,张曼玉将人物落寞悔恨的情感展现淋漓,令人看后心生悲悯,一段凭窗独白成为电影亮点。
在1984年至1993年的十年时间里,迅速走红的张曼玉大量接拍影片,电影产量占据迄今总量的五分之四,成为其电影生涯中最为活跃的奋斗期。1994年张曼玉决定暂时息影(该年公映影片为1993年拍摄),两年后重归影坛,开始持续放缓拍摄电影的频率。 时期作品:《迷离劫》、《甜蜜蜜》、《宋家皇朝》、《花样年华》、《英雄》、《清洁》等。
导语:1996年张曼玉在短暂息影后重归影坛,并开始向国际领域发展。这一时期的张曼玉再攀演技高峰,接连拍摄《甜蜜蜜》、《花样年华》、《英雄》等重要作品,并依靠法国电影《清洁》成为亚洲首位戛纳影后。值得一提的是,其与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从“戏缘”到“姻缘”,再由“姻缘”重归“戏缘”的跌宕经历为这一时期平添几分戏剧色彩。 1996年,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在看过《东方三侠》后对张曼玉十分欣赏,主动邀请她赴法拍摄新片《迷离劫》,张曼玉由此接拍首部外国电影,并以当中造型登上英国电影学院会刊《Sight & Sound》(《视与听》)封面。
1996年,张曼玉主演的另部作品、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被誉为华语最佳爱情影片之一,其情感丰沛的演绎在金马奖得到了“从未有过如此真实而精湛演出”的高度评价,立下教科书式演技范本。2013年《甜蜜蜜》入选第七十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经典单元展映。
1997年,张曼玉在电影《宋家皇朝》中饰演宋庆龄,这是其首次饰演革命领袖,其中西合璧的气质也颇能体现宋氏姐妹的西洋背景。电影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故事片,配乐由著名作曲家喜多郎完成。同年,张曼玉担任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1998年,张曼玉应邀踏上巴黎时装周T台为Hermes秋冬系列专业走秀,开启了华语影星参与国际时装周的先例。此后更于2000年和2003年两次为Scherrer高级定制服T台走秀。张曼玉因此被视为华语影星接轨国际时尚界的先行者。
1999年,张曼玉应邀担任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2000年,张曼玉主演电影《花样年华》,片中将旗袍的含蓄婉约之美展现淋漓,一度引领时代对旗袍美的品评。表演则被金马评委描述为:“在没有剧本参考的前提下,还能准确拿捏内心起伏,要在内敛的表演中收放自然其实很难。”电影《花样年华》在2012年被英国电影学院召集全球八百余位影评人评选为“影史最佳影片”第二十四位(华语电影第一)。 2015年1月,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的表演被美国《娱乐周刊》选入“影史上被奥斯卡忽视的51个伟大表演”第43位。
2000年,张曼玉为法国版《VOGUE》杂志拍摄独家时尚大片。2001年4月,张曼玉登上日本著名电影期刊《日本电影旬报》封面。12月登上法国著名政治新闻周刊《Le Point》(《观点》)的中国特刊封面。
2002年,张曼玉加盟张艺谋的武侠巨制《英雄》。影片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拉开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帷幕,成为国产电影商业运作的重要里程碑。2002年1月,张曼玉与其余三位主演一同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2003年9月,张曼玉以《英雄》中的红衣造型登上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会刊封面。
2003年底,张曼玉与前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再续戏缘。在电影《清洁》中,张曼玉独自撑起一部剧情平淡略显沉闷的欧陆文艺影片。除却精湛表演,张曼玉还在影片中大展英语、法语和粤语多语言功底,并亲自演唱了四首电影插曲。
2004年5月23日,张曼玉凭借《清洁》荣获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不仅宣告了亚洲首位戛纳影后诞生,也是华语演员首次因主演西方作品而获得国际大奖。戛纳评审团主席昆汀·塔伦蒂诺给予评价:“张曼玉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对于戛纳影后给她几乎没有经过激烈的争论,这是我们最容易做出的一个决定,她的表现毫无疑问值得这个荣誉。” 5月2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就张曼玉荣获戛纳影后公开贺电,表示:“她在享有这么崇高国际声誉电影节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奋的。” 2006年《清洁》在美国上映后获得影评界赞赏,《纽约时报》将其评入年度影坛22位伟大的表演者 ,并有影评表示:《花样年华》角逐戛纳影后展示东方内敛气质,《清洁》则展示西方外放特色,两次表演形象跨度很大却丝毫没有违和感,足见其表演功底之扎实全面。 导语:2004年荣膺戛纳影后之后,张曼玉自认进入另个人生阶段,决意息影。2004年至2009年,张曼玉婉拒了包括《让子弹飞》、《满城尽带黄金甲》、《南京!南京!》以及《脸》等影片在内的诸多电影邀约,进入息影期。 但在时尚领域,张曼玉步入一段黄金时期,先后登上诸多海内外著名杂志封面,被誉为华语时尚ICON。2004年,张曼玉先后登上《ELLE》(法国、新加坡)、《Madame Figaro》(法国、韩国)、《Harper's Bazaar》(新加坡)、法国《巴黎竞赛》、法国《世界报》(配刊)以及巴黎《戏剧权威》等诸多国际报刊封面。此外还为英国《i-D》杂志拍摄时尚大片,为国际铂金协会亚洲代言,以及成为最早担任路易威登(LV)专辑模特的华语明星(2004秋冬,2005春夏)。6月,成为《南方人物周刊》创刊封面人物。
2004年9月,法国巴黎市政府颁发张曼玉金质奖章(荣誉市民勋章),市长致词时表示:“她代表了优雅的气质,她身为中国人,又认同法国,是两国文化交流间一个绝佳的象征。” 该月,第四度登上世界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手册》(Cahiers Cinéma)封面。 (四次分别为:1999.4,2001.1,2004.5,2004.9)10月,获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颁发表演成就奖(Achievement in Acting),并担任该届电影节评委。
2005年,适逢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颁发张曼玉艺术成就奖(Grand Prix Special des Amériques),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颁发张曼玉演艺成就奖(Cine Visionary Award)。同年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选入“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2005年底,为美国《Harper's Bazaar》杂志拍摄“Back to the Future”大片,时尚大师Nicolas Ghesquiere借此宣称张曼玉是他的缪斯。
2006年5月,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选择电影《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剪影作为本届戛纳官方海报,张曼玉由此成为首位登上戛纳官方海报的亚洲演员。
2006年10月,首次登上《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封面,成为登封VOGUE中国的首位女明星。VOGUE中国主编张宇十分赞赏张曼玉的时尚触觉,称其风格个性又不失智慧。11月,获得中国风尚大典颁发“风尚国际典范奖”。
2007年1月,担任奥迪英杰汇形象大使,与奥迪品牌展开合作。3月,应首届“苏格兰中国电影节”邀请参与大师讲座。
2007年5月,担任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期间与评审团及各界名流接受戛纳市长宴请。 6月,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领奖时表示:感谢所有支持她和不支持她的人们,因为支持者的鼓励和不支持者的鞭策,让她决心成为一个好演员。
2007年11月,登上法国《解放报》(《Liberation Next》)封面。12月,英国皇家摄影师Patrick Demarchelier(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拍摄皇家倍耐力年历,张曼玉成为五十余年间首位参与拍照的亚洲女演员。
2008年,获VOGUE杂志颁发“时尚偶像大奖”,并被英国WGSN评入“影响全球时尚界的十大明星”。同年还为意大利版《VOGUE》杂志拍摄二十二页时尚大片,并成为伯爵品牌(PIAGET,珠宝及腕表)130年历史上首位全球形象大使。 此外还为连卡佛(Lane Crawford)全球代言。
2008年2月,担任美国独立精神奖颁奖嘉宾,颁发最佳外语片。
2009年11月,与导演李安压轴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红毯,个人压轴颁发“最佳剧情片”大奖。 导语:2010年初,张曼玉应友人夏永康和艾萨克·朱利安邀请,参演了《全城热恋》和《万重浪》。但短暂的复影并没有宣告其复出影坛,此后张曼玉持续减少商业活动,在时尚方面的参与度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与此同时,张曼玉对音乐和剪辑的兴趣却越发浓厚,并更为积极地投入公益慈善活动。2014年5月参与草莓音乐节现场演出,正式开启音乐之旅。2010年初,应老友夏永康之邀客串电影《全城热恋》,这是张曼玉自2004年以来首有影片面世,片中戏份约三分钟,片尾署名“张小姐”。张曼玉在2010年后加快了音乐创作和幕后剪辑工作,积极拓宽兴趣道路。
2010年春,成为英国艺术杂志《Glass》创刊封面人物。4月,接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中国大使,为改善中国贫困地区儿童生活状况不懈努力。
2010年夏,英国艺术家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拍摄影像装置艺术《万重浪》(又名《万层浪》),该装置作品由九块银屏悬挂形成,张曼玉在片中饰演海神妈祖。作品的电影版曾参展201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装置艺术于2013年11月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永久收藏。
2010年12月,担任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评委,并以评审团成员身份得到摩洛哥亲王接见。
2011年7月,英国爱丁堡大学授予张曼玉荣誉博士学位,表彰其二十五年来对电影艺术的卓越贡献。 9月,登上《费加罗》中国版复刊首期封面。
2013年3月,担任第14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嘉宾,颁发最佳突破奖。 4月,成为国际旅行杂志《Condé Nast Traveler》中国版《悦游》的创刊封面人物。5月,第五次登上《Vogue服饰与美容》(Vogue中国)杂志封面,VOGUE中国首期ipad版推出了张曼玉与摇滚的时尚短片,片中张曼玉抱着David Bowie(大卫·鲍威)的吉他,以特有姿态向偶像致敬。
2013年11月,出任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暨五十周年庆典大使,独自压轴金马奖红毯。 同时还是唯一受邀参与“金马五十大师讲堂”的演员。
2014年3月,签约中国最大独立音乐公司摩登天空,在天命之年步入乐坛。 4月,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放映了由张曼玉剪辑的主题短片《时代光影》,短片以当代香港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简述了香港电影的发展历程。
2014年5月,参与京沪两地的草莓音乐节(五人乐队成员:“重塑雕像的权利”吉他手华东和键盘手刘敏、吉他手夏炎、贝斯手博譞、日本爵士鼓大师古贺泉)。 5月1日首场选择家乡上海,张曼玉以上海话开场,这是其首次面对上万观众现场演出。翌日表演登上各大报刊头条,却因走音和沙哑低沉嗓音引发批评。5月3日北京场中,张曼玉登台即自嘲反省,称:“我会努力,我演电影演了20部还被说花瓶,(唱歌)给我20个机会吧。”但当日天公不作美,张曼玉演唱两首歌曲后沙尘暴风力超过八级,舞台接近坍塌。张曼玉起初拒绝停止演出的请求,称:“我可以站在(安全些的)台边唱,我不想停”,但最终被工作人员抱下,终止了音乐节后续演出。 张曼玉开唱一事引爆五一假期,争议极大,一些乐评人和文化人纷纷发文探讨此事。
2014年11月,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拿督黄纪达基金会和法国电影资料馆在巴黎推出“中国电影的女性肖像”展映活动,张曼玉为活动录制开幕视频。资料馆展映了《阮玲玉》和《万重浪》两部张曼玉作品。12月,日本《电影旬报》为庆贺创刊95周年,公布了创刊以来最大规模“All Time Best百大外国影星”评选结果,张曼玉列女演员第22位,亚洲女星第一。
2015年8月,张曼玉为电影《恋爱中的城市》创作并演唱了主题曲《如果没了你》。这是张曼玉首次跨界为电影创作主题曲,还亲自作词、作曲担纲制作人。
5. 张曼玉的隐退,是华语电影最大的遗憾
文丨April
华语电影圈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张曼玉巅峰隐退。
1992年,二十八岁的张曼玉凭借此片获得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银熊奖,一战封神。
能够主演《阮玲玉》这样的传记片对于任何一个女演员来说都是极其幸运之事。她是这部影片的绝对中心,是导演关锦鹏和编剧邱刚健创作的核心用力点,其余一众大小人物都要陪衬她烘托她,围绕着她打转,仿佛各人都有一道光打在她身上,照见她的不同面向。
就人物精雕细琢的程度及其所折射的光华而言,《阮玲玉》之于张曼玉不亚于《霸王别姬》之于张国荣。影片中的数场戏中戏(尤其是复演《神女》中点烟的那组镜头),影片接近结尾处的那场交际舞,以及贯穿影片始终的大量特写,都显示了表演者让人叹为观止的肢体和表情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但这还不是这部影片的表演之魂。作为一名女演员与另一名女演员隔着半个多世纪的对话,《阮玲玉》借张曼玉之力在华语电影中重新诠释了女演员的性感。一个死于「人言可畏」的女星,在这种重新诠释中散发出一种主体性的光芒。
在影片的纪录部分,张曼玉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阮玲玉身上「骚到骨头里」的魅力和迷人的笑,我们被《阮玲玉》吸引,恐怕首先是被张曼玉表演出来的性感吸引。
在文本层面,这种性感参考的是好莱坞的德裔女演员玛琳·黛德丽(参见影片中阮玲玉和蔡楚生的对话),在表演层面,张曼玉将一种具有攻击性和杀伤力的性魅力潜藏在绵柔温润的外表之下,于无形中俘获他人的欲望,而避免成为欲望的对象。
无论中外电影中,女演员的性感普遍难逃一种被凝视被观看的客体性,「性感尤物」和「花瓶」这样的修辞,指向的都是这种客体性。但观众绝不会将这样的词用在张曼玉的阮玲玉身上,她的性感极具张力又同时拒绝男性凝视,这是阮玲玉这一角色的反抗性和《阮玲玉》一片的反叛性的影像核心,虽然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达出来的。
《阮玲玉》在张曼玉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此前她已经累积了近五十部影片的表演经验,距离《旺角卡门》这部对她的表演具有启蒙意义(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开窍」)的影片也已过去三年时间。人们已经在她的数部作品中,并将在她更多的作品中看到一个天才演员的层层蜕变和步步成长。
我们能从张曼玉身上观察到一个天才女演员和香港电影之间复杂的互相影响。
其一,是香港电影工业对女明星个人的千锤百炼,既包含了高强度和高产量,也包含了「花瓶」这种性别刻板角色的重复性输出,在这种工业中,绝大多数女演员,尤其是在工业中被归类为性感的女演员(比如王祖贤、钟楚红)都不可避免地重复花瓶的命运,以巅峰期一年十部影片左右的产量生产着类型角色,并在人到中年后退出行业。张曼玉在刚出道的四五年间,也一直挣扎在「花瓶」的帽子下;
其二,是香港电影在艺术维度上对天才演员的发掘和滋养。是王家卫发现了张曼玉身上天才的一面,并指点了她,同样,也是王家卫启蒙和指点了梁朝伟(参见《阿飞正传》结尾两分钟的长镜头)。
王家卫对张曼玉的指点,其实就是提供给她足够的表演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演员可以摆脱「动作——反应」的工业惯性,使表演成为表达。于是有了《旺角卡门》里那场著名的告别戏,仅靠肢体和表情深入地表达一种极致的情绪,这是一个天才演员的表演特质,这种特质将逐渐形成风格,成为张曼玉日后作品的标签。
其三,是天才的特质得以确认后,作为一种新鲜的能量反哺电影工业。
张曼玉曾说,自从《旺角卡门》让她开窍后,角色仍旧是那些角色,但对她而言一切都不同了。
这仍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张曼玉出演《阮玲玉》的同一年,她一共拍摄了十部影片。《阮玲玉》拍了三个月,是张曼玉第一部同一时间只拍一部戏的影片,之前都是两三部同时拍。而她以这样的速度产出,质量仍然高到不可思议。
1993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张曼玉有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同时提名,从而出现了自己跟自己竞争的凡尔赛局面。一部是这部非常安静的《阮玲玉》,另外一部则是非常热闹的武侠片《新龙门客栈》。
如果说张曼玉是《阮玲玉》的绝对中心,那么到了《新龙门客栈》中,她则展现了一种将所有注意力霸气地拉向自己的能量。她扮演的人肉馒头店老板娘金镶玉,八面玲珑艳光四射,综合了黑色电影中「致命女郎」(femme fatale)的危险性和徐克电影的活泼性,再次拓宽了性感的边界。如果说《阮玲玉》拒绝男性凝视,《新龙门客栈》则是在调戏和挑衅男性凝视。华语电影到目前还找不到一个能超越金镶玉的「类型角色」。
下一年,张曼玉和徐克导演再次合作,出演《青蛇》。《青蛇》仍然关乎性感,张曼玉此次诠释的是一种兼具天真和野性的蛇妖的性感。这个角色在片尾时陡然严肃,她在正面特写镜头里用介于悲悯和轻蔑之间的目光凝视着已经丧失五感的许仙,通过这种主体性意味浓厚的长久凝视,张曼玉让观众在瞬间感受到了小青的觉醒,以及觉醒后面的伤痛。这是一种对男性凝视的报复。
即使放在世界电影里,像张曼玉这样可以将性感演绎得千变万化的女演员也凤毛麟角。多数女演员只能表达一种性感,即她自身的性感向角色的溢出,而张曼玉表达性感更像是角色的灵魂附体。如果试图找出这些千变万化的角色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一种岿然不动的主体性。这是来自于张曼玉本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也可以看作她的作者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在这些角色身上看到一种高度精确高度控制的表达能力。自《旺角卡门》之后,我们很难在她的作品中看到失去控制和节制的时候。精确度和控制力,在某种程度上是黄金时代香港一流演员和一线艺人的共同的自我要求,为达到这种要求的必要努力和付出,通常被人称赞为敬业精神。
张国荣去世后,张曼玉在《电影手册》上追怀他时,有这样一段回忆:
「记得《阿飞正传》的某夜班戏,我特别注意到一件事,我们正准备拍当晚最后的一场戏,当时已临近天光,那场戏讲述我的角色回到那个伤了她心的男人家里,执拾私人物品,镜头是向着我的,你只会看到他的背部,而最后他会离开镜头返回房间,当时每个人都很疲倦,我们心中只想着一件事,便是早点拍完可以回家睡觉,当工作人员忙于打灯及准备镜位时,我看见Leslie独个儿地在彩排,他要练到那走向走廊尽头的脚步声最准确为止。
「《阿》片是早期同步录音港产片的其中一部,当时Leslie已经意识到这些细节对整部电影及演员的重要性,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必须承认我已静静地向他偷了师,在我日后的电影中大派用场。」
《阮玲玉》之后,张曼玉彻底告别了花瓶身份。此时的她,对内,已经完成了从明星向演员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应该开始于《旺角卡门》,当时她认识到「明星只是一时,演员却是永远」),对外,开始以「奖在我手里,你们讲什么我不理」的态度叱咤香港影坛。
她成为了华语电影中戏路最宽的女演员,什么类型的影片和角色都能演,也不依赖任何导演,不和任何一位导演长期绑定。很多时候不是导演在加持她,而是她在加持导演。只要她出现在影片里,她就能自动成为影片的能量中心,牢牢抓住观众的视线。
1996年,张曼玉出演《甜蜜蜜》,那个又哭又笑地确认豹哥尸体的特写长镜头将她的演技推向了神坛。
这个镜头她本人并不够满意,熟悉她作品的观众或许还能想起这样一组谱系来,除了上面提到的《旺角卡门》和《青蛇》,还有《爱在别乡的季节》里她终于拿到签证后对着梁家辉喜极而泣的镜头,《滚滚红尘》里她去陋室里看望林青霞、两人相拥时笑中带泪的镜头,以及《东邪西毒》里肝肠寸断、仿佛生命在一寸寸枯萎的镜头。
导演们多喜欢用特写长镜头来表现这些片段,这种镜头选择或许未必是影片美学的内在要求,而是为了记录下张曼玉表演的完整性,一种混合了爆发力和控制力、深度和丰富度的完整性,并将之作为影像上的华点。
在华语电影界,像张曼玉这样戏路宽广而表演风格又深而细的女演员,找不到第二个。即使在男演员中,能够跟她对标的,似乎也只有一个梁朝伟。而这两人,风格既可以对接,早年又同样受益于王家卫的点拨,却造化弄人般地在多部共同出演的影片中擦肩而过,一直要等到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才有了第一次对手戏的合作。
《花样年华》是一部彻底的二人戏,所有的表演张力都要在两个演员之间发生。影片的大设计是束缚感,用紧身的旗袍和西装束缚住两人的身体,将禁忌之恋的表达出口紧紧局限在微表情和微动作上。但在创作方法上却是王家卫将王氏即兴创作方法贯彻得最彻底的一部影片。
张曼玉在这部戏拍摄的前期可能遭受了《旺角卡门》以来最大的挫折,她以往的表演方法建立在对人物的完全掌握上,而这次在《花样年华》的片场她对人物几乎毫无掌握。
习惯了王家卫的梁朝伟则表示掌握过多的信息会限制创造力。在两人的搭档关系中,梁朝伟是更放松的那一个,是他的放松能力某种程度上帮助张曼玉进入一种即兴创作的氛围中。而张曼玉是能量更多的那一个,她能激发对方的创作热情。这是一种互补的创作关系。
在张曼玉的作品谱系中,《花样年华》应该是《阮玲玉》之后第二部精雕细琢的影片,而且雕琢程度有过之无不及(拍摄时间长达15个月)。影片展示了一对完全处于同一个交流频率的灵魂搭档,在极细微处来往碰撞的能量流动。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巅峰体验。
《花样年华》的合作,因其难以超越而有一种 历史 终结的意味。其实这部影片在很多层面都有一种 历史 终结的意味。香港电影此时已经盛极而衰,黄金时代悄然落幕,《花样年华》就像是落日余晖中最璀璨的一抹颜色。
张曼玉的艺术生命,很大程度上和香港电影的生命力共生,她本人的创作量已经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剧烈减产,逐渐进入一种「永远有档期,又永远无档期」的令所有人都既期待又无奈的阶段。已经拍过近八十部影片,演遍各种类型的电影和角色的她,对所有的演出邀请都报以审慎而挑剔的态度,她既因为语言问题拒绝过侯孝贤的《海上花》,也推辞过蔡明亮,更数次拒绝出演好莱坞电影中作为他者的花瓶角色。
就国际影响力而言,张曼玉在欧洲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她在北美的知名度。1996年,她出演了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独立影片《迷离劫》,在一部虚构的关于电影的电影中扮演她自己。
这部影片在创作上的原动力来自于阿萨亚斯对张曼玉的迷恋,在他眼中,张曼玉的气质既摩登,又有一种默片时代女明星的古典之美。《迷离劫》的故事情节是法国电影圈邀请香港女星张曼玉复演1915年的法国电影《吸血鬼》。
阿萨亚斯巧妙地张曼玉处理成一个镜像角色,影片中法国人将张曼玉视为他者,这是一个东方演员在西方的真实处境。阿萨亚斯有意地暴露这种他者性,并以这名他者为镜,反思法国电影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迷离劫》是一名具有自省精神的西方电影作者以最有分寸的方式接近和理解一名东方女演员。
2004年,阿萨亚斯为张曼玉量身定做了一部《清洁》,张曼玉的形象在此片中得到了彻底的去他者化处理。
她扮演了一个嗑药的摇滚歌手(同时也是一个为生活挣扎的母亲),操练着熟练的英语和偶尔的法语及广东话,以彪悍的姿态游走在温哥华、巴黎和伦敦之间。这是一个彻底国际化的形象,既跟移民问题和身份问题毫无关系,也跟东方性感毫无关系,人物由表及里都以硬度与锐度见长。
影评人Roger Ebert说,仅从技术角度而言,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女演员能胜任这样的角色。张曼玉凭此片在戛纳电影节封后,成为第一位获得戛纳最佳女演员的亚洲演员。
《清洁》是阿萨亚斯对张曼玉爱意深沉的表现(尽管两人当时已经离婚),因为他尽最大的可能让张曼玉在一部西方电影里实现了去他者化,让世界(尤其是欧洲)认可了一位东方女演员非常硬核而纯粹的演技。被他者化,基本上是华人女演员国际化之路的宿命。在华语电影史上,从上个世纪的黄柳霜到这个世纪的巩俐和章子怡,如果想走国际化之路(尤其是进军好莱坞),很难逃脱这样的宿命。
张曼玉或许是华语电影中最高格的演员,任何时候都牢牢把握着自己的主体性,任何时候都不会降格以求。她是许多演员心目中的理想,大概只有演员同行才能真正心知肚明她曾经达到的遥不可及的专业高度,以及支撑这种高度后面的一颗强悍而自由的灵魂。
其实她还是很多人心目中做人的理想。不被盛名所累,从不重复自己,永远活在他人对她的定义和期待之外。
她还曾说过「人不一定要美,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费人生」。当一个人追求自由和有趣时,很多东西都可以抛下,包括这个让世界上多数女性尤其是女明星负累一世的对美的要求。
她甚至也已经抛下了电影,这或许是华语电影的遗憾,但却不是张曼玉的遗憾。
6. 张国荣去世张曼玉去了没
据香港媒体报道,Maggie(张曼玉)与哥哥(张国荣)相识多时,无论电视剧或电影两人均合作很多,例如八十年代她初出道就与哥哥合作电视剧《武林世家》,后来更演出经典电影《阿飞正传》,对于哥哥突然去世消息,身在瑞士参加Ebel表派对的张曼玉表示好伤心,当日还伤心到哭出来,近几日她脑海经常想起与哥哥讲过及经历过的事,可惜她未能抽身出席哥哥丧礼,唯一可以为哥哥做的事,就是以“食斋”来悼念他。
7. 55岁的张曼玉疯了她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岁月可期
西西觉得,谈到灵感缪斯,张曼玉必须拥有姓名。像曼玉这种女人,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要去读她,反而会变成对自我修行的一场考验。
让我们陪伴她走一走她的人生经历,看看她对于“美”的理解。
参加港姐选美,主持人问她:
如果上帝给你一点特别的才能,但就只能唱歌、跳舞、演戏三样选一样。
张曼玉居然说,我选唱歌。
参加《今夜不设防》节目时,主持人问:刚一回国就参加选美,你倒是不是不是贪慕虚荣?
张曼玉:是啊,绝对是贪慕虚荣。这是事实,不怕说出来,而且也不是什么害羞的事啊。
那会刚出道的当红艺人都会参加 TVB 的《星光熠熠劲争辉》,选美第二年她就去了,竟然表演了杂技空中飞人。
还有,腾空跳跃。
倒挂金钩等等等。
你们随便献上膝盖一下就好,也不用太惊叹。
拍《警察故事续集》时,有一场戏拍了 30 多遍,最后成龙说,哎呀算了算了就这样吧,再拍菲林要用完了。
有一场戏,她要演被匪徒绑架,逃跑时,从一排快倒下的铁架子中间要跑过去。
成龙问她,要不要用替身。为了证明自己是有演技的,张曼玉说:“那不用”。
结果还是受伤了,头上缝了 8 针。
第一次和王家卫合作,王家卫问:“如果你男朋友离开了,你会有什么反应?”
她说:“也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吧。”
王家卫说:那你就这么演吧,我看看行不行。
然后,她就成了《旺角卡门》的女主,发现是很在行的。
红姑知道后当然很生气,就在一次杂志采访时“无心”说张曼玉和尔冬升随时可以结婚。
两个人都不开心。
后来呢,叶倩文当中间人,约了两人一起吃饭。张曼玉见钟楚红第一反应是不理她。但坐下来后两个人就“哈哈哈哈”一阵大笑。
就和好了。
她和尔冬升谈恋爱,是靠张学友老婆罗美薇安排的一次相亲。
他们俩当时都不知道,罗美薇只是说“你们一定会很喜欢的”。
张曼玉事后回忆说:
“没有恋爱谈,就真的很苦闷啊。”
有次主持人问她,和合作的男演员哪个接吻最好?
她回答:“哈哈每个都挺好啊。”
和哥哥。和刘德华。都不错。
又问哪个最坏。
她很诚实的说:“是有一个啦,导演当时喊卡都没听到——
就是发仔。”
她给男朋友 Hank 写了十多封信,信中还喊对方“死猪”,自己落款署名“死鱼”。
但分手后,男友就把情书、合影全部卖给了八卦周刊。
被大家嘲笑情书里错字连篇。
当时传一个特离谱的新闻:张曼玉和梁家辉夫妇搞双性恋啊。
梁家辉怕影响她声誉,以后不好找男友,要跟她断绝来往关系。
她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哭着问:“原来我们的友情只是这样而已吗?
“你可以不找我,但我要找你。”
她不觉得自己能得奖,就去吉隆坡拍《警察故事》了。
知道柏林封后时,她正在吉隆坡一个泳池旁边开工,对着电话那头大声说:
“要不是为了拍戏,我现在就跳进游泳池庆祝!”
有次张艾嘉儿子满月,酒席还没开一群人已经喝醉了,她坐在那里,叉开腿对着某个人很大声说:
“你,给我过来!”
刚好徐克看到了,拍《新龙门客栈》时就想到让她去演金镶玉。她还很疑惑:演武侠,我真的行吗?
徐克说:像你喝醉时那样,就挺好。
《阮玲玉》本来是为梅艳芳量身打造的,但梅艳芳拒绝演出。当时媒体和观众看到是张曼玉演就一起唱衰。
后来她在柏林电影节拿影后了,还有很多人争论:怎么会她拿到?这个奖不应该由她拿。
她说自己以前会很介意,可是现在学会了一样东西。
“奖在我手里,任凭你说什么都可以,我才不管。”
她在圈中有很多朋友。有人问她最最要好的朋友是谁,那种真的有心事都可以说的。
她很直接的回答:“没有。”
婚礼前天凌晨,她才打开衣柜,把所有白色衣服拿出来摊在床上,一件件试。最后呢,选了其中一件,第二天穿着走进了教堂。
只有三个人参加婚礼:
张曼玉、张曼玉丈夫还有张曼玉姐姐。
她还说:“我妈也是我事后电话通知的,她激动半天说了句‘哇塞终于嫁出去了’。”
感情变质了时,前夫已经为她写好了《清洁》剧本,前夫问她:“如果我们分手后,是不是仍然可以一起拍一部电影呢?”
她说:“如果你还想拍,那我就加入。”
他们在《清洁》片场签了离婚协议书,然后继续拍电影。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厕所里面。
不是因为不尊敬,而是因为它小小的,而厕所好空,我顺手一放,觉得真的好好看。”
有人问张曼玉怎么可以在爱情上这么勇敢。
她答:“死性不改,衰完又衰。”
那年,张曼玉跟着法国男友定居北京,有次和朋友出门打车,她朋友刚从香港过来,下车时呢,想要给司机小费。
司机就是不收,差点把她们逼到墙角,板着脸说:“请您拿回去,我才不要。”
张曼玉一下爱上了:
“北京人好有骨气,我喜欢!”
2010年威尼斯电影节,张曼玉穿着牛仔裤和小黑鞋,拎着个小挎包就笑嘻嘻的去威尼斯闲逛了。
其实第一次去这种还有点紧张,那时参加戛纳,她借来了好多钻石饰品,一只手上就戴了150克拉,好多好多。
觉得自己好夸张,但很满足的说:
“以后我就再也不会羡慕佩戴钻石了。”
后来就真的都简单了。
2000年《花样年华》:
2004年《清洁》:
2007年,也是作为戛纳评审团评委:
接受采访时,有人说评审团主席,很可能不是梁朝伟。
她听到后立刻对侯孝贤说:
“那我走了,我不做啦,因为你答应我是梁朝伟,我才来的。”
张曼玉觉得,人的一生可以有三条命。如果演戏演到 70 岁,那只是一世人。如果还做剪辑呢?又做音乐呢?这样是不是比演戏演到死更好?这样的人生有没有更丰富?
她现在真的很喜欢剪辑,甚至有点“上瘾”了:
“如果有一天能以剪辑的身份入围金马奖的话,我会哭。”
因为唱歌,好多人骂张曼玉,包括电影圈朋友。
当时她去草莓音乐节,在上海那场走音了、破音了。
有人说她是“自杀式唱法”,她就网络查。怎么在草莓演唱会上不走音,可查不到答案。
后来的北京那场没跑调。结果刮大风,顶棚有个角被掀了,台上飞沙走石,绳子满天甩。
导演说好危险,要她停。她求导演说,我站在旁边唱行不行,好不好?
他不听,然后直接把张曼玉拦腰抱走,她就只来得及跟观众说一句:
“我不想停。”
张曼玉很爱综艺里跑来跑的去玩 游戏 ,但是也没人请。
今年终于有档综艺找到她,给 七个男孩当师父。路上是她自己开吉普,然后去跟他们会合的。
结果发现去得太早了,但是一个人都没有。
她想:“干脆躺地上听歌吧。”
有一次被香港媒体拍到张曼玉买便宜货。
她很爱逛地摊:内衣 39 块,她买了 6 件;拖鞋 19,她买了 3 双。
菜市场也便宜,她也不太不太讲价。唯一一次是去买西瓜,甜的,有水的。
付钱的时候被老板认出来了,要少收5块钱。
吓得她英语都出来了:
“No No No No,太便宜了,不行。”
“以前起床后马上照镜子。现在我先洗漱,查邮件。如果那天不出门,连镜子都不照。
这是呢,我在法国学到的。法国女人不管胸多大,年龄多大,都很自在。
为什么非要年轻、没有皱纹才是美呢?美不是一切,浪费人生。
美要加上滋味、还加上开心、然后加上别的东西,才是人生的美满。”
你的55岁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