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英语电影,主角是一个小男孩,帮助一个黑人奴隶逃到自由的地方
小说我看过,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电影叫《顽童流浪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没找到下载电影的地方......
简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贝利为了吉姆的自由,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得知,吉姆的主人已在遗嘱里解放了他。小说中,哈克贝利和吉姆的性格鲜明突出,形象栩栩如生。全篇的现实主义描绘和浪漫主义抒情交相辉映,尖锐深刻的揭露、幽默辛辣的讽刺以及浪漫传奇的描写浑然一体,形成了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风格。
2. 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哪国的其中有一首插曲叫啥呢
由联邦德国、意大利、南斯拉夫联合摄制的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反映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的电影,改编自斯托夫人的原创小说,该小说在美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胜利,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美国总统林肯说斯托夫人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伟大的胜利。也许,代表美国黑人文化精神的一句话,就是马丁·路德那就是:我有一个梦想,而美国黑人文化的影响是超国界的。”
电影摄制于64年,时间跨度大对电影的细节记忆不是很深,但里面的黑人的灵乐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那首《密西西比河》,低声深沉地哼唱,一种默然的反抗!
3. 《哈克贝利历险记》的简介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贝利为了吉姆的自由,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得知,吉姆的主人已在遗嘱里解放了他。小说中,哈克贝利和吉姆姆的性格鲜明突出,形象栩栩如生。全篇的现实主义描绘和浪漫主义抒情交相辉映,尖锐深刻的揭露、幽默辛辣的讽刺以及浪漫传奇的描写浑然一体,形成了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风格。
4. 编导生文日常积累——值得一看的10部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调子阴郁、情绪悲观、表现愤世嫉俗和人性危机的影片样式。法国作家和影评家尼诺.法兰克首先使用这一词汇,是从黑色文学、黑色幽默转用过来的。当时他是指好莱坞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批侦探片。在这些侦探片中,主人公总是受到官方与犯罪集团的两面夹击。虽然主人公在与犯罪对手较量中总会获胜,但却又不得不服从 社会 法制规范,而这法制规范又是纵容犯罪或与犯罪共融的,因此主人公的胜利是没有任何 社会 价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这类黑色电影的发展势头,直到战后又再次兴起,主人公已开始对 社会 有了认识,变得愤世嫉俗,但却陷入了孤立危机之中。黑色影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征是悬念多、惊险、影调阴暗忧郁,规定情景总给人一种恐怖莫测的危机感。美国黑色电影的代表作有《马耳他之鹰》 、《邮差总按两次铃》、《圈套》、《日落大道》和《死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也出现了一些黑色电影,如《巴黎警察局》、《杀人犯的面孔》、《死神手中的情侣》等;60年代以后美国黑色电影已衰落,但法国进一步拍出了反映 社会 病态、暴露 社会 黑暗的黑色电影,如《痛苦》、《第二次呼吸》、《密西西比河的美人鱼》、《城市里的两个人》、《告别往昔》等。
《缺席的人》
导演:科恩兄弟
故事发生在1949年,在旧金山北郊一个小镇上的理发师艾德,他因病未能参加二战,战后的生活更是风平浪静,他天性内向,不爱说话,只是默默地抽烟,跟爱出风头的老婆似乎没有什么感情,甚至对老婆红杏出墙都没什么反应。不满现状的艾德一旦“行动”起来,现状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旋涡,让他欲罢不能。
《日落大道》
导演:比利怀尔德
过气演员诺玛(葛洛丽亚·斯旺森饰)已经将近50岁,曾经的风华绝代正在她居住的荒废豪宅里慢慢凋谢。她身边只有好友马克思(埃立克·冯·斯特劳亨饰)侍奉,但她没放弃重燃光辉的梦想。《莎乐美》的剧本正待编写,而逃避债务逃至此地的没落编剧乔·吉利斯(威廉·霍尔登饰)正是这项事业的最佳候选。诺玛收留他住下,给他提供舒适的环境写作,并慢慢地倾心于他。但是,乔不能接受这个青春已逝的妇人。他拒绝了她,并转过身和另一个美丽的女子谋划新的剧本。他们不仅相爱,而且打得火热。诺玛得知了乔的背叛以后,卑微地哀求乔,但却动摇不了乔渐行渐远的心。终于,诺玛举起枪对准了正要离开的乔。
《唐人街》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1937年的洛杉矶唐人街,警员杰克因不满警局内部的黑暗,辞职当起了私家侦探。这天,一个自称莫拉雷太太的女子请杰克调查丈夫的外遇,杰克欣然接受。杰克发现霍利斯·莫拉雷原来是当地水利总工程师,正在为兴建水坝问题和当地农民争执。随后有人给了杰克一些证明莫拉雷偷情的照片,隔天早上真正的莫拉雷太太艾弗琳却找上门来要求杰克停止调查莫拉雷。事情变得越来越迷离,杰克决心追查下去。岂料不久,霍利斯·莫拉雷死在了自家的水池,当地警察认为他死于自杀,机敏的杰克感觉事情越来越不简单。在他调查的过程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真相接连浮出水面。
《美国甜心》
导演:约翰·休斯顿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金山市,萨姆·斯佩德(亨弗莱·鲍嘉饰)和阿切尔是一对侦探搭档,他们的任务就是穿梭于城市之间为形形色色地主顾办案。一天他们接到了一桩买卖,一位贵妇人委托他们去寻找她失踪的妹妹。他们在充分了解了相关资料之后发现,据说这名贵妇人的妹妹与一位叫做瑟斯的神秘男子在一起。本来他们认为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寻人案件,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远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宗案子的幕后有着惊人的网络,以及错综复杂的案情。
阿切尔在调查这个案子的过程中被杀死,紧接着弗罗德·瑟斯也惨遭毒手而死于非命。很快警方就介入了,但警方的结论却令人大跌眼镜,他们认为斯佩德可能与阿切尔的妻子艾娃有染从而杀掉她的合伙人,一时间斯佩德不但没有能够进一步挖掘出案情的真相反而自身难保。斯佩德不愿意放弃,他依然在暗中活动探查案情,他前去拜访贵妇人,得知她的真名叫布里奇(玛丽·阿斯特饰),曾与古特曼以及小流氓威尔默等人倒卖过古玩。随着不断地深入,古特曼找斯佩德请他们把一个无价之宝——“马耳他雄鹰”雕像搞到手。而这是斯佩德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因为他要搞到这座雕像,就必须有一个人要承担起谋杀阿切尔的责任,才能交出雕像。
《疤面人》
导演:霍华德·霍克斯、理查德·罗森
托尼(保罗·穆尼饰)是一名意大利黑道底层枪手,他胸怀大志,不满顶头上司懒散等待不主动扩张走私市场的做法,想要逐步扩张黑道并将其握在自己手中。他依靠残忍的暴力为自己铺平道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暴力犯罪,一点一滴地积累权力,成了其周围歹徒团伙的自然首领。后来他发现了一种实用的新型武器“汤普森冲锋枪”,更加疯狂地直捣竞争对手犯罪团伙的中心地盘。托尼时常从他家窗口望出去,欣赏街对面的一个巨大霓虹灯 旅游 广告:世界是你的。
可是,托尼越是渴望扩张他的权力,他的脾气也变得越发鲁莽、急躁,包括对他妹妹之贞节的过度强行保护。在一次重大的杀人案后,托尼跑到佛罗里达暂时躲避一个月。当他返回时,发现他手下的一名黑道成员与其妹妹相爱同居。托尼找上门后,一枪打死了这名手下,之后才听妹妹说他们俩实际上刚刚结婚。不久后,警察包围了托尼居住的公寓。托尼和妹妹在房间里抵抗警察的进攻,直到妹妹中弹死去。最后,警察投掷了烟雾弹,迫使托尼投降。他不能忍耐烟雾弥漫的房间,更不能忍耐妹妹死去后的孤独。即使这样,他仍然打算拼命逃出法网。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导演:卡罗尔·里德
1949年,战后的维也纳几乎是一片废墟。这座大城表面上是由美英法俄四国所共管,其实在地下有着无数帮派份子、各种黑市交易进行着。一位美国西部的二流侦探小说家霍利·马丁斯(约瑟夫·科顿饰)因为破产了,来此投奔老友哈瑞·莱姆(奥逊·威尔斯饰),却发现他已经出车祸死了,霍利·马丁斯本着侦探小说作家的直觉明查暗访,原来这竟然是个谋杀!有人说,当时在现场还有第三个人没有出庭作证,这个神秘人物究竟是谁。
《双重赔偿》
导演:比利·怀尔德
保险代理人沃尔特(弗莱德·麦克莫瑞 饰)在卖 汽车 保险时认识了车主的美艳妻子菲利丝(芭芭拉·斯坦威克饰)。在这位蛇蝎美人的煽动下,聪明的代理人沃尔特设下了赔偿金额加倍的死亡陷阱。沃尔特与菲利丝合计谋害菲利丝的丈夫,以便诈领巨额保险金。而菲利丝丈夫的保单上有一附笔,若因死于火车轮下则可获得双倍赔偿。 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菲利丝的丈夫死掉了,沃尔特和菲利丝两人的爱情和金钱似乎都有了保障。然而,保险调查员凯斯却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开始调查整个事件。
《失去的周末》
导演:比利·怀尔德
唐·伯奈姆是一个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他在大学时代便展露了过人的写作才华,其作品经常被刊登在大学杂志上。然而,他也是一个自尊心容易受损的人,一点点小挫折便足以打垮他的自信心。他一直渴望成为一位大作家,但却什么也写不出来。唐·伯奈姆到了三十二岁还依赖弟弟维克供养他。他在遭遇到退稿的打击后就开始了酗酒。后来,他遇到了女友海伦,爱情的力量使他抛开了酒精。海伦对唐·伯奈姆有着深切的关怀和希望。她不但认为唐·伯奈姆可以戒酒,还认为他可以成为梦想中的大作家。由于海伦的父亲批评唐·伯奈姆醉生梦死,这使得他再次失去自信,并沉溺在酒精中不能自拔。后来他失去生存的勇气,甚至想要自杀。但是在海伦的极力劝阻和鼓励下,他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历劫佳人》
导演:奥逊威尔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的一个破旧、苍凉的小镇上,小镇的警察局长昆兰是一个以自己的判断来侦破案件、缉拿罪犯的腐败官员。为了可以让法庭承认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昆兰不惜捏造证据。长期以来的营私舞弊使警察局长昆兰的“秘密”越来越多。正在又一个阴谋在酝酿的时候,一位负责调查毒品案件的墨西哥警官迈克他的妻子来到小镇上,开始了他们甜蜜的蜜月生活,却意外的被卷入到了这场阴谋中。
在警官迈克开始对案件进行侦破的时候,小镇的邪恶势力为了阻挠他,绑架了他的妻子作为威胁。而迈克以他的聪明和睿智在面对邪恶势力安排的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与威胁中一次次化险为夷,经过了抽丝剥茧的侦破过程,终将邪恶势力逼上了绝路并将案件侦破,救回了自己心爱的妻子。
《倒扣的王牌》
导演:比利·怀尔德
5. 汤姆索亚历险记 简介
人物形象
汤姆[1]有着敢于探险、追求自由、做错事后敢于承认错误、承认缺点的优秀性格特点。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主人公汤姆,关于他,梗概中有简单的概括——“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我们看看汤姆在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可见他的淘气和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人们把他们回来看作奇迹,他和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聪明勇敢机智!苏教版、沪版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也收录其中几段文字。
[编辑本段]简介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
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姐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原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杰出经典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十九世纪密西西河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穷人和富人,教堂和学校,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马克·吐温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小伙伴.汤姆·索亚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调皮,喜欢恶作剧,却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他讨厌教堂里老师干巴巴的说教,他不喜欢整天在学校里干燥无味的生活,他向往成为绿林好汉,他希望加入海盗,过新鲜刺激的生活.他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做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体面的"优秀生"无法做出的正义行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哈克贝利·费恩,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另一个"调皮鬼".他不上学,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拥有一颗正义的心,勇敢的心.正直勇敢。
书中充满着童真,童趣,可能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作者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正因为这样才会把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写得如此淋漓尽致.马克·吐温以一个孩子的经历,细致地描写,处处透着童趣.成年人看着,也能重新体验一下童年的生活.
[编辑本段]作者风采
马克·吐温
(Mark Twain l835~1910)
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性格特点: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汤姆是主人公,关于他,梗概中有简单的概括——“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我们看看汤姆在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可见他的淘气和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人们把他们回来看作奇迹,他和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
写作风格
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编辑本段]荧屏再现
影片《汤姆·索亚历险记》根据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做出了种种冒险举动。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正义、勇敢的品质,他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梦想当一名绿林好汉,行侠仗义。
作者小传
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列门斯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马克·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友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写作风格:熔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编辑本段笔名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术语,萨缪尔(即“马克·吐温”)曾当过领航员,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 !”,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1浔约1,1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船长塞勒斯,他是位德高望重的领航员,不时为报纸写些介绍密西西比河掌故的小品,笔名“马克·吐温”。
1859年,塞勒斯船长发表了一篇预测新奥尔良市将被水淹没的文章。调皮的萨缪尔决定拿他开个玩笑,就模仿他的笔调写了一篇非常尖刻的讽刺小品。谁知这篇游戏文章竟深深刺痛了老船长的心,老船长从此弃笔不写,“马克·吐温”这个笔名也从此在报纸上销声匿迹了。
四年后,当上记者的萨缪尔得悉塞勒斯船长谢世的噩耗,为自己当年的恶作剧追悔不已,决心弥补这一过失,于是他继承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并以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但亦有一说,指其在西部流浪时,经常在酒店买酒两杯,并要求酒保在帐单上记“两个标记”。然而,孰真孰假,或两者皆虚,则无从稽考。他的真名叫“萨缪尔·蓝亨”。
编辑本段生平
童年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菲薄,家境拮据。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他的另一个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温出生前三个月。继这班年龄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后,吐温又有一个弟弟--亨利·克列门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在吐温4岁时,他们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灵感。 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的主题。
马克·吐温是色盲的,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1847年3月,当吐温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肺炎。接着的那一年,他成为一名印刷学徒。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在他18岁时,他离开汉尼拔并在纽约市、费城、圣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当过印刷工人。22岁时,吐温回到密苏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而这职业是当时全美国薪资第三高的职业,每月250美元(等于现在的155,000美元)。
由于那时的轮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间亦不可以开灯。领航员需要对不断改变的河流有丰富的认识,因而可以避开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吐温在他得到领航员执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丝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在得到执照前的训练期间,吐温说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门斯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于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于亨利工作的那艘轮船爆炸。吐温为此感到极内疚,并在余生中一直觉得他自己需负上责任。可是他继续在河上工作并一直是领航员,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而缩减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旅行与家庭
密苏里州是一个奴隶州,并被大部分人视为是属于南部的一部分,但密苏里州并没有加入联邦。当战争开始时,吐温和他的朋友加入了一队联邦的民兵部队(这在一部1885年的短故事“The Private History of a Campaign That Failed”中有相关描述),并加入了一场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有一个人被杀。吐温发现他根本不能忍受自己杀任何人,因此他离开了。他的朋友加入了南军;吐温则到他的哥哥奥利安那里去,那时奥利安被任命成为内华达的州长的秘书并管理西部。
吐温与他哥哥乘公共马车花了2星期多横越了大平原区和洛矶山脉。他们到了盐湖城摩门教的社会。这些经验成为了《艰苦岁月》一书中的主要部分,并给《卡城名蛙》提供了资料。吐温的旅程结束在内华达维吉尼亚城的银矿那里。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矿工。
在放弃矿工一职后,吐温在维吉尼亚城的一家报纸《企业报》工作。
吐温次后到加州旧金山旅行,在那里他继续当一名记者,并开始做演讲。他见了其他作家如布瑞特·哈得等。一次他被分配到夏威夷州,而这成为他的第一次演讲。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
在他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他亦见了查尔斯·兰登(Charles Langdon)并看到兰登姊姊欧丽维亚(Olivia Langdon)的相片。吐温对她立即一见钟情。他们在1868年见面,并在一年后订婚,1870年于纽约市艾玛拉结婚。欧丽维亚生了儿子兰登,但兰登在19个月时死于白喉。
1871年,吐温一家迁往康乃迪克州哈特福特。在那里欧丽维亚生了3个女儿:苏西、克拉拉和让。吐温亦成为了作家威廉·迪安·豪威尔士的好朋友。
吐温之后再度到欧洲旅游,这在1880年一部书《浪迹海外》有作描述。1900年他回到美国,给他的旧公司偿清欠款。吐温的婚姻维持了34年,直到欧丽维亚于1904年去世。
1906年,吐温开始给《北美评论月刊》写他自己的自传。一年之后,牛津大学把一个文学博士学位颁给他。
吐温比让和苏西都活得久。他经过了一段忧郁的时期,这是从他的爱女苏西在1896年死于脑膜炎时开始的。欧丽维亚在1904年的逝世及让在1909年12月24日的死令吐温更忧郁。
作家生涯
马克·吐温的第一部巨著《卡城名蛙》,在1865年11月18日于《纽约周六报刊》首次出版。这作品在那里出版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它完成得太迟,赶不及纳入阿特姆斯·沃德收集美国西部特色著作的书中。
这以后,《沙里缅度联邦报》派马克吐温去当时被称为三明治群岛的夏威夷作通讯记者,给联邦报寄来关于那里的事情的信。后来他在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地报》工作时也是根据这些幽默的信件写出的,因为《加利福尼亚大地报》派了他取道巴拿马运河从旧金山到纽约市,作巡回记者。当时他就不断寄出信件给报纸出版,讽刺而幽默地记录他的所见所闻。1867年6月8日,吐温乘游艇前往费城,要住5个月。这一游导致了《傻子旅行》的诞生。
1872年,吐温出版了第二部旅行文学著作《艰苦岁月》作为《傻子旅行》的续集。《艰苦岁月》的内容是吐温到内华达的旅程及在美国西部的后期生活的半自传式描述。这书以“傻子”对欧洲和中东的很多国家的批评来讽刺美国及西方的社会。吐温的下一作品《艰苦岁月》把焦点放在美国社会上。之后的《镀金时代》并不是旅行文学作品,因为这以前的两本书都是旅行文学作品,而这是他第一次写小说。这本书亦很著名,因为这是吐温唯一一本与人合作写成的书;这本书是由吐温和邻居查尔斯·达德利·沃纳写成的。
吐温之后的两本著作均是关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密西西比河的旧日时光》一系列的小品在1875年出版于《大西洋月刊》,最具特色的是吐温对浪漫主义的醒悟。吐温在《旧日时光》之后更著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之后吐温写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描写了他在汉尼拔的童年。吐温模仿自己小时候的性格,塑造出汤姆·索亚的性格来。这书亦引入一角色哈克贝利·费恩为配角。
《王子与乞丐》的故事情节虽然今天常出现于很多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但其实并不普遍被接纳。这是吐温首次尝试写“乞丐”,其缺点是吐温在英国社会并没有太足够的经历。《王子与乞丐》写作期间,吐温亦开始了《顽童流浪记》的写作,并也把另一部游记,《浪迹海外》完成掉。《浪迹海外》是马克·吐温往中欧及南欧旅行的游记。
吐温之后的出版著作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出版以后,令他成为更著名的伟大美国作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这书成为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因为哈克放弃服从规矩,而很多这样年龄的人正是这样想(哈克的故事背景为还有奴隶制的1850年代)。吐温于1876年夏,《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行后手写了约400页的《顽童流浪记》故事内容。
吐温的妻子死于1904年,这以后他才得以把他的著作审查员及编辑者--他的妻子不喜欢的书籍出版。这些书中有一本是《神秘陌生人》,这本书并未在吐温有生之年出版,所以人们找到1897至1905年之间的三种版本的手稿。这三种版本令这部著作的出版情况很混乱,而现在才可得到吐温最先写的版本。
吐温最后一部作品是他口述的自传。一些案卷保管人和编辑者把这自传重新整理一遍,要令它的格式更符合一般格式,因而一些吐温的幽默字句被删掉了。
财务问题
马克·吐温及亨利·罗杰晚年时的友谊。吐温从出版著作赚了很多钱,但他不适当的投资令他浪费了很多钱,其中大部分是投资在一些新发明上。这包括一种新创的铁箍、一种新的蒸汽机、珂罗版(用来给印版雕刻的机器)和一种排字机。最后,还有他的出版社,起初能成功卖出尤里西斯·格兰特的回忆录,但后来还是失败了。
吐温的作品能写成,功也该归他的一个新朋友,因为他解决了吐温的财务困难。1893年,他与财政家及标准石油公司首长亨利·罗杰开始了长达15年的友情。罗杰首先为吐温申请了破产。然后罗杰把吐温著作的版权移交给吐温妻子欧利维亚,以免债权人夺得版权。最后罗杰把吐温的所有钱还给了债权人。吐温之后开始他的环球演讲旅行,把债务都还光了。
6. 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的电影剧情
影片讲述了两个小男孩的冒险之旅。这两个小男孩叫做艾莱斯和奈科伯恩再一次很普通的出游里,他们在密西西比河的小岛上发现了一名叫做玛德的男人。玛德说自己有着辉煌的过去,他说自己曾经在德克萨斯杀了一个人,而为政府卖命的赏金猎人正在气势汹汹找她。他说自己正在计划这要和自己的爱人珍妮弗见面,并私奔。而现在,珍妮弗正在镇子上等他 。虽然对玛德的说辞表示怀疑,但是好奇心还是驱使两个男孩同意帮助玛德。不久之后,玛德的说辞就得到了印证。赏金猎人来了,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孩 。
7. 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的介绍
电影《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是由杰夫·尼科尔斯执导的一部经典美国式电影,马修·麦康纳、泰尔·谢里丹、瑞茜·威瑟斯彭等主演。本片讲述一个别名叫玛德(Mud)的危险逃犯与一个14岁少年之间不同寻常的友情,这个少年协助逃犯躲避警察和追击者,并建立了不同寻常友情的冒险故事1。
8. 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的幕后花絮
1、迈克尔·珊农出演了杰夫·尼科尔斯2013年前执导的所有三部电影,《猎枪故事》、《寻求庇护》和本片 。
2、尼科尔斯从2000年,还是学生时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他从马克·吐温的《汤姆索耶历险记》以及个人经历中汲取了灵感。他在访谈中表示,自己第一次心碎是在十四五岁时,比影片中的主人公稍大一两岁 。
3、影片中的“玛德”据说是为马修·麦康纳量身定做,尼科尔斯在看完《小镇疑云》(最早推出于1996年)之后便认定他来出演这个角色。但在2011年,克里斯·派恩曾一度有望饰演玛德 。
4、奥斯卡影后威瑟斯彭在片中饰演Juniper,戏份不太多,她与导演尼科尔斯隶属同一家经纪公司,从而促成了这次合作 。
5、物色儿童演员时,剧组特别要求男孩们能够从事划船、骑山地单车这些南方男孩时常玩的活动。最终主要角色Neckbone的饰演者,15岁的雅各布·洛弗兰德最终从2000名男孩中脱颖而出。他来自阿肯森州的耶尔县 。
6、故事的发生地阿肯色州为导演尼科尔斯的故乡,但他是在小石城的郊区而不是乡下长大 。
7、影片在2011年的9月到11月期间拍摄,共花去8周。剧组聘用了400多名当地的群众演员,几乎是阿肯森州历史上拍摄过的最大规模的电影 。
9. 有关种族歧视的电影
1、《撞车》
《撞车》是由保罗·哈吉斯执导,桑德拉·布洛克、唐·钱德尔、马特·狄龙等主演的犯罪影片。影片以多民族,多文化将相互交融的城市洛杉矶为背景,讲述了由一起普普通通的撞车事故而引发的一些种族歧视问题的故事。
故事主题是美国社会的任何行为都会带上种族歧视的印记,这种现象是导致民间动乱的祸根。2004年9月10日在加拿大首映。该片曾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2、《哭喊自由》
《哭喊自由》是由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凯文·克莱恩、丹泽尔·华盛顿等主演的英国电影。
本片讲述了南非记者Donald Woods 在企图调查黑人运动积极人物,他的好友Steve Biko的离奇死亡后被迫离开这个种族歧视和隔离的国度,而有着新闻专业精神的他决心要将调查公诸于世的故事。
1987年11月5日,影片在美国上映。1988年,该片获得第45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第4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3、《飓风》
《飓风》是诺曼·杰威森执导,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该片于1999年12月29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有飓风之称的拳王鲁宾·卡特被指控谋杀罪,多年后,在热心人帮助下重获自由的故事。
4、《炎热的夏夜》
《炎热的夏夜》是由The Mirisch Corporation公司出品,诺曼·杰威森执导,西德尼·波蒂埃、罗德·斯泰格尔、沃伦·奥茨等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于1967年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美国南部一个小镇发生一宗来当地投资的白人老板被杀案,黑人刑事侦察专家提布斯被误解为嫌疑犯,解除误解后和白人警官盖尔斯联手破案的故事。
5、《杀死一只知更鸟》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由罗伯特·马利根执导,格利高里·派克、玛丽·巴德哈姆、罗伯特·杜瓦尔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根据哈珀·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白人律师芬奇不顾种族歧视的社会问题以及个人安危,坚持为一名被控强奸白人妇女的黑人进行辩护的故事。
1962年12月25日,影片在美国上映。1963年,格利高里·派克凭借该片获得第3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奖。
10. 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观后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家庭冒险影片,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同名儿童经典著作,讲述了美国顽童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的种种奇遇,最终努力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故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很高兴我又观看了一部经典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的故事让我们观看者愉悦。
我喜欢美利坚合众国的密苏里州圣彼得斯堡,太美了,每一个场景我都视为是一幅福美丽的图画。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男孩,我喜欢他的聪明,淘气,喜欢恶作剧,却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
我讨厌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小市民庸俗保守,枯燥与沉闷的生活。
我赞赏,影片中出现了那么多的善良的人们,他们因为失去了汤姆·索亚而悲痛欲绝,他们为了寻找汤姆·索亚而全镇出动,齐心协力。
这部电影还让我认识到,做人要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直,去面对困难、与丑恶现象斗争;让我认识到做事要百折不挠,才能百举百捷,旗开得胜;也让我感受到了要想美梦成真,志得意满,它还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轻易气馁,轻易放弃,要豁达乐观,心胸开阔,而且要坚持不懈,就像萧楚女所说的:“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这样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成大器,获得成功。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观看了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在其中我看到了我们生活中很多人的影子。他们有好的有坏的,但我们要学好的,改掉坏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怎么样家长都是爱我们的,我们要听家长的话,少让他们操心,不能自己不高兴,就和家长憋气,记住“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同样有这样的孩子:可以在学校的走廊上,看见几个嘻嘻哈哈的男孩打成一团,经常成为老师和家长们心里的一块石头。但是他们也有着与常人一样的情感,汤姆虽然调皮捣蛋,但面对自己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他也忍不住哽咽了。身边的人也是一样,只要我们耐心的去开导他们,他们也会体会到亲人的用心良苦,也会被打动,最终还是会走入正途的。
而且,我从汤姆身上获得的最大的就是:我明白了拥有快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笑对生活!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周围拥有快乐的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会以微笑以对,好象他们都好似没有什么伤心事。所以,我们要从生活的角落抓起,不要让微笑漏过每一个缝隙,这就会使自己的生活变的更加充实!
我们都曾经拥有过美好的童年,虽然短暂易逝,但那毕竟是一段充满着欢笑,充满着乐趣的时光,
所以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在数年以后我们就要挑起大梁了。
我喜欢《汤姆索亚历险记》,我更喜欢黑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
这部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同名儿童经典著作,由德国赫敏·亨特格博斯指导,于2011年上映。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孩子们本色的演出,以及影片中细腻的画面语言。这部影片中绿色的田野青色的山峦因为和童年联系在了一起,深深地触动了我童年的记忆,让我不由想起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那段话:“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我想,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是属于大地的,童年是属于大地的。
这个故事唤醒了我的童年,那幅光着脚丫的孩子在大地上奔跑的画面,一次次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田园
田园徜徉着宁静与祥和。故事发生在圣比得堡,这是一处美丽的河边小镇。影片开始,是一段乡村布鲁斯音乐,轻快的班卓琴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随着乐曲声出现的是一条前行的`蒸汽机船,两个光着脚丫欢笑着奔跑的孩子,他们脚下是绿色的原野。接着出现的尖顶的乡村教堂,长长的街道,低矮的木屋,高耸的烟囱。随着码头上忙碌的人群,两个孩子把自己装进麻袋,混进了小船。音乐声渐渐消失,故事便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这样诗意的场景,在原著中是这样描绘的:星期六的早晨到了,夏天的世界,阳光明媚,空气新鲜,充满了生机。每个人的心中都荡漾着一首歌,有些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每个人的脚步都是那么轻盈。洋槐树正开着花,空气里弥漫着芬芳的花香。村庄外面高高的卡第夫山上覆盖着绿色的植被,这山离村子不远不近,就像一块“乐土”,宁静安详,充满梦幻,令人向往。
这样诗意的田园,在我的童年中也曾经有过。夏日的上午,我们村庄里奔跑,厚厚的尘土包裹着我们的脚丫,软软的、暖暖的。经过某处小巷的时候,捡起一过石头,透过窗户扔到人家的厨房里,听到石头撞击锅盖发出的清脆声,然后是追出来的大妈大声的咒骂声,便撒开脚丫跑得无影无踪。村庄的外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我们在里面来回穿梭。傍晚,村庄里的炊烟开始袅袅升起,每个孩子都带着一身的泥和汗跑回家。
在这部电影中,还有一处情节特别耐人寻味。汤姆为了在伙伴面前显示自己的聪明,用骷髅吓坏了醉汉莫夫。这样的情境在我的童年里也并不稀奇,在乡村里,醉汉经常是孩子们打闹的最好对象。在那样的年代,大人高高在上,孩子们是充满畏惧的。可是,醉汉却不同,用泥块、水蛇等随手可得的物件捉弄醉汉,带给孩子们的只有欢乐和刺激,除了周围人看热闹的眼神,不外乎是家长的几声警告。
孩子是害怕鬼的,可越是害怕的东西,他们越是想要去接近。所以,乡村里的坟地,也是孩子们必去的地方。在这个故事中,汤姆历险的缘由正是源于坟地的一场奇遇。“这是一个西部的老式的坟地,座落在离村子大约一英里的半山上。……除了远处猫头鹰的叫声外,周围是一片死寂。”在我的童年里,也不乏这样的所在。村北头的一处乱坟岗,经常有一些骷髅头暴露出来,成为男孩子们晚上用来吓人的工具。
在这样大地上,不管孩子们怎样跳跃,田园都是宁静的,童年的生活充满了安详。
可是现在的孩子呢?村庄里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车辆,变得喧嚣起来,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在田园里自由地奔跑,田园不再宁静,变得沉默了,沉默的田园充满危机,也不再安详。
河流
河流流淌着自由与快乐。故事中的流浪儿哈克就住在河边的一个木桶里。他与浣熊作伴,与水鹭为邻。在影片中,汤姆和哈克为了躲避乔的报复,架着小木筏逃往了杰克逊岛。
这条河流的名字叫密西西比河,河水是碧绿的。河岸上长满了灌木与乔木,夕阳西下,波光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两个金发的孩子,做着船长的梦。
对于孩子来说,漂流是一种冒险,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在我的童年里,因为家乡是水乡,每个孩子也都有一块自己的“岛屿”。在长长的河流中,孩子们总会寻找到一处遥远的岸,那里是一处不为人知的所在。可能只是几株水草盘踞在一起,只能够让一个孩子立足的所在,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逃难地。当在现实中有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孩子们产生了逃离的冲动时,这里便是他们的“安全岛”。许多孩子都做过英雄的梦,对于西方的孩子,是“船长”,对于东方的孩子,是“侠客”。而离家出走,独自去寻找一片属于孩子自己的领地,正是许多孩子童年的梦想。
幸运的是,在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惹下了“滔天大祸”,或者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的时候,能够通过河流,找到这样一处所在。那里,尽管有着大自然难以预料的危险,但没有大人强硬的命令,只有花鸟草木作伴;没有约束儿童的规矩,可以任意放飞自己的童心和愿望。在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里,一切都充满着永无止境的新奇与欢乐,大自然的温馨与快乐可以让儿童忘却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然后,在遭遇危险的时刻,在渴望回归到大人身边的时候,大人们总会寻找到这些神秘的所在,把孩子安全带回家。正是这样一种经历,让那些在孩子心中难以言说难以化解的危机通过这样一种冒险的经历,让孩子叛逆的心在大人关切的眼神和温暖的怀抱中悄然冰释。
孩子是属于大地的,大地可以用宽广的怀抱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所以,当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大地的时候,已经没有一条河流可以让他们的心灵漂流,已经没有一块宽广的大地可以让自己暂时逃离。
洞穴
洞穴埋藏着神秘与惊奇。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渴望有一处洞穴,可以藏住自己的秘密。童年的秘密是成长的密码,有秘密的孩子是“痛苦”的,更是幸福的的。在历险的故事中,洞穴还总是和宝藏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故事中,同样如此。不过,对于孩子来说,宝藏是梦想的种子,宝藏是美丽的情愫。
在故事中,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叫贝基,她是法官的女儿。对于这样一个出身的女孩来说,有着和汤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但是,正是因为这种不一样,让贝基对汤姆充满了好奇。而贝基因为一次不小心弄脏了牧师的书本后,汤姆的代为受过更让她心生好感。只是这种朦胧的情愫她不知如何表达,所以,当她知道汤姆想通过洞穴留下女孩,让女孩爱上男孩的“豪言壮语”后,委婉地表示如果有机会在洞穴中和汤姆历险,会答应和他在一起。这些,促进了他们在山洞中的惊险遭遇。汤姆凭借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不仅化险为夷,打败了杀人犯乔,而且成功获得了宝藏。这不仅圆了他探险的梦想,更俘获了贝基少女的心,留住了少年美丽的情愫。
也许,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这样一处“洞穴”,是童年最隐秘的所在,这里面可能有悔恨、有泪水,也可能有梦想、有欢笑。对于山村的孩子来说,也许是一座山洞;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也许是一座草堆……只是,对于现在那些不再有属于自己的大地的孩子来说,也许只能是一本带锁的日记本。
看完这部电影,想想自己的童年,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的童年,我更加深信,孩子是属于大地的。只是,我们现在如何把大地还给孩子?还给童年呢?
本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淘气,顽皮,花样不断的小家伙,他机智,勇敢,喜欢冒险,梦想着干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
汤姆·索亚是一位被姨妈收养的少年,他厌恶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那种呆板枯燥,毫无生气的生活,总喜欢冒险。于是,他和伙伴开始了一系列的寻宝活动。结果,阴差阳错的撞见了一名杀人越货的罪犯,取得了不少收获。
在汤姆和乔奇逃离了大人的啰嗦和束缚之后,他们在幽美的月光下,没有了昔日的约束。与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相伴,这是多么快乐,多么惬意的事啊!与其说他们向往做海盗,不如说他们向往的是一种顺应天性,以自然为伴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
是他,让我们懂得了要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是他,让我们知道了要用心去珍惜生活;是他,让我们学会了一个孩子所必要的好奇心。要问他是谁?他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汤姆·索亚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中期的代表作。
电影塑造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敢于探险、不受约束、厌烦枯燥乏味的生活和想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的人物形象。他虽然很调皮,但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
在学校里,他利用自己的一些玩意儿来换取小票得到一本简装的《圣经》,虽然被问及里面的内容而无法作答,但是通过另外的渠道得到了这本《圣经》,他这样做也足以显示他的聪明和机灵。在岛上冒险时,他鼓舞朋友的士气、带领朋友在岛上生活,显示了他的领导才能。在波特受审时,他勇敢地站出来作证,解放了波特,体现了他坚持正义的优秀品质。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可是当我看了这部电影后,我也认识了一个哲理:有时候,就是沙子也能发光。沙子指的就是汤姆!
这个暑假,我看了美国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使我受益匪浅。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郎荷恩·克莱门斯,出生于密苏里州门罗县偏僻乡村的一个地方法官家庭。他十二岁丧父后,就踏上独立谋生的道路,从事过排字、印刷、引航等多种工作。
《汤姆·索亚历险记》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是作家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然而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回顾过去,而是为了吸引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喜欢调皮捣蛋、招惹是非,动辄打架逃学,但是他富有正义感,他为不能揭发印江·乔杀害鲁滨逊医生的罪行感到羞愧,又为把家里的肉偷到杰克逊岛感到内疚,他带着贝琪走出了死亡之谷,和哈里从秘密洞口进洞挖走了金钱。
汤姆那富有正义感的精神令我敬佩,我要向他学习。
这几天,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孩子叫汤姆索亚。有一天晚上,他和好朋友哈克想埋葬一只死猫,来到了坟场。不久,来了几个人,汤姆和哈克就在树后面看之他们,那个时候,印第安人乔也来了,还跟来了一位医生,然后,波特也来了。乔对医生说:“五年前的一个晚上,你把我父亲从厨房里赶了出来,那时候,我就发誓:哪怕过一百年,我也要和你算这笔账。”然后,印第安人乔甩着拳头威胁着。医生首先出劝把对方打倒在地,波特说:“嘿,这可是我的伙计呀!”波特扔下刀,就和医生打了起来。医生拿了一个木牌把波特打晕了,印第安人乔看准时期把刀深深地插入了医生的胸口最后。随后,汤姆和哈克就逃跑了。之后,汤姆还和贝琪交上了朋友,他们还和好朋友们去山洞冒险了。因为贝琪和汤姆没跟上队,所以被困山洞。然后,因为山洞里有水,所以他们最终活了下去。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许多像水晶一样的东西掉在山洞上。最后,人们就把他俩救了出来。
我觉得汤母很勇敢,我也要像汤姆学习。
我们要学会勇敢,要勇敢地去面对,从刚开始害怕,到后来变得不害怕,我们要向《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小男孩汤姆一样勇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精彩片断。
一天晚上,汤姆和哈克来到附近的坟地,他俩正好目睹了凶残的凶杀案,墨菲。波特、印第安。乔和一名大夫闹矛盾,大夫一下把墨菲。波特打晕,然后印第安。乔一刀捅死了那名大夫。他俩害怕的不敢出声。接到报案,法庭立即调查,在法庭上,印第安。乔非说是墨菲。波特干的,墨菲。波特当时迷迷糊糊的,也只好承认。这时,汤姆勇敢地站了出来,当他把事情的经过一点一点说出来的时候,这使站在旁边的印第安。乔不寒而栗。当汤姆说出真相时,乔像闪电一样冲出了法庭,路人想拦也拦不住。就这样,乔逃跑了。
在贝琪的生日会上,汤姆和贝琪进入了一个漆黑而又恐怖深洞。在最难熬的时候,汤姆把身上仅有的面包全都给了贝琪,自己却饿着肚子,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终于走出了深洞。
汤姆用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困难!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作者马克吐温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顽皮,好奇心强,喜欢向往英雄事业的孩子,他曾与哈克贝得芬一起去离他们居信住的村镇较远的一个地方去探险,当海盗、印弟安人。后来,由于厌烦严格的生活和枯燥乏味的功课,与男孩子们结盟,想干一回正`正当当的强盗事业。
我特别喜欢这流传了将近一百三十年的故事,也特别想当一回海盗。汤姆的生活虽然毫无趣味,并且还很贫穷,(因为当时这个镇处在乡下)但是他会用自已的想法让他和伙伴们开心起来,虽然他也偷过别人的东西,但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也极力帮助。我们应该学习汤姆索亚的品德,改掉和他一样的坏习惯,抬起头来做一回正正当当的男子汉吧!
汤姆索亚是个孩子,但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疯狂,他只是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而己,但有时,他会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想法,并一定要将它办到,例如奸寻宝,真的被他找到了一大箱金子,他说要去当海盗,很快,便有人愿跟他一同去。
汤姆索亚很勇敢,他的好几次冒险经历都印在我的脑海,永远珍惜这本书吧,因为不久,也许我也有机会去当一次海盗,那时,我要带上这本书,和它一起去。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所写,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名著。他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讲述的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活泼而又顽皮的小男孩。他从小父母双亡,和严历但又十分疼爱他的波莉姨妈生活在一起。他活泼好动,有许多精灵鬼点子,他不爱学习,总喜欢逃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芬去闲逛。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当“海盗”。于是,他叫上了自己的伙伴乔和哈克,三人一起来到了一座荒岛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渴望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我们都有自己的责任,上学。
我认为,学生是最没有自由的。刚上学时,我觉得好高兴,因为那时没有压力,没有作业,除了玩还是玩。可现在到了三年级,我才体会到真正的小学生活。
看完《汤姆索亚历险记》,我真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我想,《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你烦闷的时候或许能让你在思想上有个放松,自由地去想象你所要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