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心理师》产后抑郁又被CUE,关于抑郁症你了解多少
有研究显示,多数忧郁症患者并没有寻求医疗协助,有些人可能会合理化自己的症状,或是不愿与医师讨论自己的抑郁情绪。
其实不管是病人还是正常人,我们都要对抑郁症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这样才能预防自己患上抑郁症,也会帮助那些正在被抑郁症折磨的患者。今天就来了解下抑郁症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
补充:
抑郁症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轻度是指持续两年的负面情绪,虽然在日常生活上没有大的改变,但是情绪会一直很低落,有时会不自信,对生活不抱有希望。值得注意的是,假如患上的是轻度抑郁,及时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重度抑郁症的最大表现是长时间无法感到快乐,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价值,做事犹豫不决,甚至想过轻生。很不幸的是,假如已经患上了重度抑郁,这个病或许将会伴随病人的一生。但是现在的医疗技术一直在前进,如今我们也有很多适合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和方法,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一定会战胜抑郁症,迎来快乐的人生。
㈡ 昨天看到一个电影
美国电影《约书亚》(2007)
自己生自己养的孩子让你觉得害怕?这绝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尤其是在这个孩子为家里的其他成员带来了生命的危险时。在纽约上东区一座豪华的公寓里,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布拉德和艾比·凯安,他们正沉浸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喜悦之中,并为她起了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丽名字--莉莉。
可以预见到,莉莉将会在一个充满爱的舒适环境中慢慢成长,除了堆满房间、价值不菲的玩具,她还有溺爱自己的叔叔、慈祥的祖母……一切都是如此地完美,只除了一点,莉莉9岁的哥哥、家里的长子约书亚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而这个约书亚,似乎不是一个普通的男孩。
通常情况下,像约书亚这样的孩子,完全可以用“神童”二字来形容,他不仅有着异于常人的高智商,那令人无所适从的早熟也成了所有不安的源泉。天使般的优雅与从容的冷漠都在预示着约书亚将来的成就肯定非同小可,因为这些都不是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拥有的。布拉德和艾比早就习惯了约书亚与家人那形同陌路的相处模式,也就由着他高兴,却忽视了莉莉的出生给约书亚所带来的情绪波动。
这个家里的所有人似乎都在围着莉莉打转,没人注意到约书亚流露出越来越明显的不满,只是放任他坐在角落里安静地弹奏着钢琴。当始于约书亚的黯淡与晦涩席卷了凯安一家所居住的房子时,被精美无瑕的生活所虚掩着的毒瘤开始露头……先是莉莉没日没夜地哭闹,搞得全家在夜晚都无法安睡,艾比的产后抑郁症也没头没脑地突然加重,情况越来越糟糕。至于布拉德,失眠让他肩头的压力骤增,即将抵达崩溃的边缘。
渐渐地,布拉德和艾比发现,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要摧毁掉他们的家……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一系列的折磨,让他们遭受痛苦?所有可怕事件的发生,是纯属偶然,还是有人在背后进行了邪恶的预谋?难道是约书亚?全家惟一一个没有受到影响的人?他真的会像那个出现在《圣经》中、和自己同名的人,只会带来毁灭的力量吗?
一句话评论:
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完美恐怖故事,很有那么点希区柯克的味道。
——《好莱坞报道》
由于过早地解释了所有神秘事件的根源,也就直接导致影片提前结束了。
——《电影回顾》
很好地结合了恐怖、惊慌与悬疑,对角色也进行了深入地挖掘,没有一点点聒噪的感觉。
——《票房杂志》
一个新生儿对一个看似完美的家庭的影响往往是非常惊人的,而这部影片也成功地帮助导演乔治·拉提夫从纪录片领域过度到电影长片中。
——《电影沙龙》
幕后制作:
【儿童凶猛】
《约书亚》成名于2007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虽然只是小有收获地得到了最佳摄影奖,但故事中所体现出的智慧和令人震惊的悬疑感,却着实让正在衰退的独立电影业小小地震憾了一下。影片讲述了一对居住在纽约高档社区的完美夫妻,他们拥有一座漂亮的公寓,养育了两个招人喜欢的孩子:一个是才华横溢的神童,另一个则是刚刚出生的婴儿……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随着故事的深入,这个典型的幸福家庭最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家中的9岁儿子隐藏在内心中的黑暗--悲惨的现实,远胜于超现实主义。影片熟练地将强迫性的恐惧结合进黑色喜剧中,给观众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深刻印象。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的信仰中,似乎只有孩子才具备真正的纯净和善良,然而,当这最后的一个信念也轰然倒塌之后,就构成了《约书亚》所遵循的故事主题。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故事出自一位长年将自己浸泡在心理恐惧题材的导演之手,你一定不会感到吃惊。《约书亚》是乔治·拉提夫(George Ratliff)的导演处女作,这位曾凭借纪录片《地狱房子》(Hell House)而备受赞誉的电影人,一直都本着从日常、自然的观念中寻找恐惧源和人性弱点的基本原则,于是“养育孩子”就成了他在《约书亚》中所创造的故事大环境,而剧本,则是拉提夫与合作伙伴大卫·吉尔伯特(David Gilbert)共同创作的:“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感到恐惧的小孩,就是比成人还聪明的孩子。”
大卫·吉尔伯特为了让约书亚这个角色丰满且可信,仔细研究了几个在经典的惊悚片中出现过的复杂、邪恶的儿童形象,其中包括《坏种》、《驱魔人》、《天魔》和《闪灵》……那么吉尔伯特究竟为约书亚注入了哪方面的特质呢?乔治·拉提夫表示,就连他自己也被这个角色吓到了:“我刚刚有了自己的小孩,所以最初的时候并不确定到底应不应该拍摄一部描述孩子的可怕的影片。”但是,当拉提夫和吉尔伯德越来越深入地发展这个故事时,也发现了它那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最终,他们共同将其带到了一个预想不到的领域,拉提夫说:“影片会给你一种递进式的感觉,你的情绪会随着故事变得越来越灰暗。我们都希望观众对这里描述的家庭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计算出每一个角色隐藏起来的心理问题。”
通过凯安家的家庭成员的心理演变过程所连接出来的故事,最终形成了一个结构严谨、情节设置紧张的完美剧本,并且很快就吸引了ATO电影公司的制片人乔纳森·道夫曼(Johnathan Dorfman)和泰普尔·芬奈尔(Temple Fennell)的注意,道夫曼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字字勾人的好剧本,不看到最后一页,你都不舍得放手。” 道夫曼不但是南非纪录片《阿曼德拉:四党联合之解放》的制片人,同时还是ATO电影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继续说:“我们都把孩子想象得纯洁无比、生性善良,如果他们中有一个人看似正常,实则拥有一个邪恶的灵魂……相信这将会是所有人最害怕的梦魇之一。”
而乔纳森·道夫曼选择这个剧本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代表着一个对现代电影工业的类型片划分的公然挑衅,从头到尾都在使用紧张的现实主义以及少见的恐怖元素来挑战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道夫曼认为:“影片游离于家庭剧和心理恐怖故事之上,里面包含着许多能够让我们产生联想的元素。当一个新生儿降临到一个已经有小孩的家庭中时,总会引发嫉妒的情绪。从某些方面看来,约书亚的反应似乎是很正常的,但这只是表相,因为正是由于他的嫉妒,才会让这个家庭开始土崩瓦解。”
从乔纳森·道夫曼第一次看到剧本,到影片正式开始拍摄,前后只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这在电影工业完全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了:“在看过《地狱房子》之后,我非常确定乔治·拉提夫拥有执导一部电影长片的能力……而且我和泰普尔·芬奈尔都迫不及待地想制作这部影片。”
那么,《约书亚》到底是一部惊悚片、恐怖片,还是心理悬疑片?乔纳森·道夫曼则认为这里全都包括了……影片的主题可能会让观众产生一种不安的恐惧,因为家长和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这是一部能够真正吓到你的影片,同时也会引发你的思考。
【成为约书亚】
影片中包含的所有悬疑成分,都是围绕着一个超级聪明的9岁小男孩展开的,所以寻找能够担纲此重任的小演员,就成了整个剧组所面对的最大难题--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不仅能表演,还要会弹钢琴的人,而且这个小演员必须有能力让观众产生疑问:约书亚到底是一个被困在恐怖事件中的无辜小孩,还是一个邪恶的化身?
在全国范围的试镜招募之初,导演乔治·拉提夫就联系了一位正在制作一档儿童节目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帮忙找几个有表演天分的孩子过来试镜,拉提夫还记得那位朋友斩钉截铁地对他说:“不用麻烦了,你要找的那个人,肯定就是雅各布·科冈(Jacob Kogan)。”
乔治·拉提夫前前后后看了不下70名儿童演员,但还是朋友推荐的雅各布·科冈最合他的心意:科冈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虽然乍一看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可是他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冷漠感,那种沉着与智慧也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具备的,制片人泰普尔·芬奈尔描述第一次见到科冈时的情景:“我们面试了很多小演员,他们中的一些确实不错,但都没有科冈身上的那种浑然天成的冷静,他就站在那里看着摄像机,眼眸散发出了冰一样的雾气……我突然没来由地打了个寒颤。”乔纳森·道夫曼补充道:“当我们看到科冈时,立即意识到合适的人选已经出现了……他的这种特质是天生的,所以只要本色演出即可。”
而雅各布·科冈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就是与约书亚一样的天才神童:高智商,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赋,乔纳森·道夫曼回忆道:“在确定了演员人选后,我们立即为科冈安排了钢琴课程,因为他在影片中要亲自演奏贝多芬奏鸣曲。最初的时候,钢琴老师觉得科冈的手不够大,可能没办法弹奏鸣曲……然而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他就克服了这个难关。现在,虽然钢琴课程已经全部结束了,但钢琴老师却希望科冈能继续练下去,并称赞他在钢琴方面有着很好的天分。”
对于雅各布·科冈来说,这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好在从一开始他就走对了方向,而且似乎特别能理解约书亚为何会有如此神秘、危险、怪诞的忧郁:“他天生冷漠,情绪波动很小,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我认为,最终导致约书亚走向邪恶的惟一原因,就是妹妹莉莉的出生。其实他并不是特别生莉莉的气,只是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关爱和温柔,都被莉莉抢走了,所以才会被嫉妒所吞噬。当然,他父母对他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没发现这一点,反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只为了重新获得父母的爱。”
花絮:
·约书亚的妹妹莉莉由雅各布·科冈现实生活中刚刚出生的妹妹饰演。
㈢ 产后抑郁的她:生完孩子,我变成了无处可逃的失败者
多少个深夜,耳边是孩子酣畅的呼吸声,在家人都安然入眠的一片寂静中,当妈的那份痛苦,随着她内心的挣扎而不断被放大。
当孩子降临的时候,她以为这是上天赐予自己最珍贵的礼物,决心为那一份懵懂纯真的笑容,奉上一切的
和爱,却未曾想过在此之前,她将面临的是一道又一道难以跨越的坎。
一个新的生命诞生,通常意味着一位女性开始了以母亲的角色,围绕着孩子转的生活。在传统家庭结构的演变下,这似乎已然变成了一道约定俗成的 社会 程序,哪怕其中可能包括了“妈妈”们的无助、崩溃与妥协。
人们常用“超人妈妈”形容一位母亲的伟大,但或许只有当过妈妈的人才知道,与被赞扬伟大或无私相比,她们更希望人们能够抛开这份“理所当然”,看看生活在琐碎与现实中的“妈妈”,究竟面临着如何看似平常、却又不为人知的困境,真正理解产后抑郁的痛苦。
一·没有人告诉我产后那么疼
“一切都是突如其来的,甚至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有哪里不对劲,直到完全走出那段时间,我才发现,原来像我这么积极的一个人,也会有抑郁和压抑的时候。”
现居安徽的丁一一,是一个开朗外向的女性,处理事情起来果断干练,平日里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家庭也和睦温馨。在她以前的认知里,生完小孩后在家休产假,丈夫、孩子都在身边,生活一定是悠闲快乐的。
“我本来觉得,我、我老公和公公婆婆,难道四个人搞不定一个小孩吗?但我太自信了,才过了一个月我就受不了了,没有人告诉我产后会有这么多痛苦的事情。”
山咲里沙子为“小恶魔”女儿头痛不已。图源日剧《坡道上的家》
丁一一回忆起当时身体承受的痛苦和无助,其中对她来说最为致命的是喂奶奶结。
“当时可能是奶结不疏通,奶堵着出不来,我的心情也跟着变差,后来就诱发了奶结乳腺炎,总之最后变成了一个恶循环。”“奶结的时候很痛,非常痛。有时候会发烧到很严重,感觉身体的部位就像石头一样,你不能碰,连呼吸都很疼的那种。”丁一一回忆起来,忍不住重复说“痛”,没有做过母亲的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即便是这样,丁一一也不得不忍着剧痛给孩子喂奶,有时一喂就是整整一晚上,又困又饿,为了孩子,还得强撑起精神来。
除了给孩子喂奶,就连休息,都变成了一种折磨。她经常在夜里痛到难以入眠,无论怎样翻腾都无法缓解,甚至好像每呼吸一下,疼痛就会加剧。
多少个深夜,耳边是孩子酣畅的呼吸声,而在周围人都安然入眠的一片寂静中,这种痛苦随着她内心的挣扎被不断放大。
丁一一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身体的疼痛一阵一阵地涌来,但她觉得自己很清醒:如果要结束这份痛苦,她都想好了,一定选择跳楼,因为那样最痛快。
家庭主妇金智英陷入产后抑郁。图源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没有人会真的理解你,即便是睡在你身边的人。”丁一一觉得能够走出那段抑郁,更多的是靠自己对生活节奏的调整。
“有次半夜,我疼得实在忍不住,就把老公叫醒,说我疼死了、要死了,但他体会不了我的痛,只是觉得我莫名其妙,他说半夜没有人会去医院,然后就睡下了。”
第二天天刚亮,她一个人坐公交车去医院,“到了之后医生也没有办法,只给我开了一些消炎药”。
丁一一的心里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助感,她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到她,也没有人真正地安慰到她。
二·当不好一个母亲的愧疚
当一个新妈妈,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真正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前,何悦好像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她是独生子女,和丈夫一样,都是从小到大备受父母宠爱、学业上一帆风顺的孩子。刚恋爱结婚那几年,她和丈夫养了一条狗,搬到德国住,在欧洲到处 旅游 。
他们周围的夫妻也都陆续有了孩子,看上去天真可爱,于是他们也想着要一个小孩,为两人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
第一次看到宝宝的“照片”时,何悦为即将做妈妈感到期盼。受访者供图
不过,在快乐来临之前,成为“妈妈”的何悦,感受到的更多是痛苦。
“我没想到我们的孩子会那么难带。她特别瘦,吃奶吃不上来,怎么养都不增胖;她不喜欢睡觉、天天哭,我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耳边全是她的哭闹声。”
宝宝不睡觉,何悦也变得整日整夜无法入睡,日常便是机械地轻抚孩子的胸脯,定定地望着墙上的壁画。她不喜欢这样的日子,却又日复一日。
当发现手机浏览器的搜索页面,从吃喝玩乐攻略变成了 育儿 经验时,何悦猛然醒悟:自己变成一个妈妈了,以前那种快乐自在的生活不再有了。她感觉未来不远,却看不到头。
何悦怀孕时的写真照。受访者供图
“妈妈”,这是何悦全新的、也是眼下唯一一个身份。但她似乎并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个角色,孩子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她感到无力、无解。
“当时我唯一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抱她喝奶、哄她睡觉,可她在我怀里天天呛,睡也睡不好......我觉得这都是我的错,我什么事都做不好。”
当不好一个母亲的内疚,让何悦的情绪接近奔溃边缘,那段时间她天天哭,做梦也在哭,父母和老公虽然看着很难受,但除了帮忙照顾孩子,对她的抑郁情绪也束手无策。
何悦和她的宝宝。受访者供图
情绪压垮了何悦,她逐渐感受到耳鸣,刚开始只是“嗡嗡”声,直到变成电钻声,敲击得她头脑发昏,孩子的哭闹声也随之而来,抓挠着她的耳膜。
再后来,她会控制不住地抓自己的头发,一抓便是一小撮。那段时间里,曾经爱美的她经常出现斑秃,甚至咬伤手指、抓伤皮肤的自残行为。
新手妈妈的这个身份,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身上,驾驭不好,更摆脱不了。
何悦时不时一个人思考,觉得自己作为妈妈一事无成,作为孩子、妻子,也不停地跟家里人吵架、添麻烦,好像整个人从头到尾都被否定掉了。
成为妈妈后,她厌恶、恐惧着这样的自己
三、把母亲逼向绝境的是“一般”
今年年初,罗佳禾拿到了医院的确诊结果:中度到重度抑郁,轻度焦虑。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这段时间的麻木、疲倦、记忆力下降,是因为生病了。
“在带孩子的某一天,突然感觉生活里的背景音消失了,我的世界变得异常安静,喜怒哀乐不见了,自己开始和这个世界无关。后来,记忆力也衰退严重,经常记不起当天发生的事情。”
罗佳禾的抑郁测试结果。受访者供图
罗佳禾漠然地看向厅中的小床:孩子的手向上抓挠着,小嘴开合,露出两颗小乳牙。没有哭闹声,没有斥责声,心想着这一刻,不再理会那动作不断的小怪兽也是被允许的吧……如果孩子没了,可能一切就会好起来。
“最不想听到的话,就是你自己想开点。”她有试图寻求过帮助,但每当和周围人分享内心想法时,收到的都只有敷衍的回复,以及一句“想开点”。
焦虑持续蔓延,她开始和家人不停地吵架。他们觉得产后抑郁不是严重的疾病,还不停地劝她:“你没病”、“你只是太矫情、太不坚强了”......甚至连她的妈妈,也以为让她多运动、让别人多哄她就好了。
身边的朋友得知后,一直不相信,总是劝她乐观点。她缄默不语,独自流泪,没有人能理解她,她只能试着一个人扛过去。
罗佳禾治疗产后抑郁的药。受访者供图
罗佳禾发现身边人对疾病的认识都很浅薄,即使自己当初也有这样的误解。她听说中度以上程度的产后抑郁是无法自愈的,只能通过专业的心理和药物治疗来缓解。慢慢地,她开始吃药、看心理医生。
罗佳禾的医院诊断书。受访者供图
随着病情的加重,她的症状开始恶化,包括欲望消失和认知障碍。那段时间里,罗佳禾感觉世界与她之间好像隔了一堵墙,开始变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觉得自己每天脑袋空空,与人聊天也不知所言。
生活中,明明只有照顾孩子一件事,她却变得异常疲倦,疲倦到连起床都变成了一件格外困难的事情。而与她“被囚困的身体”一起渐渐僵硬的,还有逐渐疲乏的心。
脑海里,轻生的念头不断蹦出,罗佳禾开始出现幻听,耳畔总会响起“死亡才是解脱”的呼唤。可又有一个孱弱的声音告诉她,“为了孩子,你不能死”。
她的病症逐渐变成重度,在医生的帮助下,丈夫和家人开始明白,她之前的倾诉不是瞎说,也比原来更能认真对待这个病了。罗佳禾表示,她正在努力向身边的朋友普及产后抑郁的真相,“我希望大家都能更加了解,这不仅是情绪不好的事”。
候补陪审员里沙子正在和被告对话。图源日剧《坡道上的家》
日剧《坡道上的家》中有段台词,“把母亲逼向绝境的,是‘一般’这个概念。被禁锢在别人的常识里,太辛苦了”。
产后抑郁并非偶然事件,哪怕是“经历过来的”的妈妈,所体会过的痛苦,或许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从女孩蜕变为母亲的成长代价,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成为一段理所当然的故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度过那段对她而言的痛苦时期。当产后抑郁找上了她们,又有谁能真正帮到她们呢?
当一位女性,抛开母亲的身份,而是作为“自己”发出求救时,她们想要听到的回声,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更期待的是沟通、理解与共同面对。
㈣ 心理学电影影评《约书亚》
首先我要说,约书亚是个非常聪明、善良、敏感、思维活跃的好孩子!我一点都不觉他很恐怖,这些事情的发生其实也是“必然”的。我能体会约书亚的失落,他多次问父母他们爱他吗?他多次提到埃及木乃伊,可以永生,还提到混沌之神。多次征询“我怎么样”这个话题。约书亚太需要亲人们的关注了,约书亚也是一孩子,同样需要爱和被爱,衣食无忧能够替代爱吗?约书亚说爸爸的爱和妈妈的爱不一样,是的,父母的爱不能被相互替代,那是不同的。
即使约书亚杀死了学校的动物、杀死了狗、造成了奶奶的意外、把妹妹弄哭和想要伤害她……但约书亚这么做只是想被关注,只是想有人关爱他,这是一个小孩子甚至是每个人的正常需求。当约书亚看到录像里,妈妈抱着自己痛哭和心情不好的时候,再对比抱着妹妹时全家的反应,他发现是那么不同!是自己不好吗?
妹妹夺走了本属于他的关注度和爱,原本平静的家因此而聚焦在另一个事物上,约书亚饱受着精神的折磨和心灵的拷问,质疑自己质疑周围的人。
再看看约书亚的母亲,本身有产后抑郁症,喜怒无常,孩子看到了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刺激。约书亚的爸爸承担了很多,一边要工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应对着周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做这样的男人其实很累,约书亚的爸爸很不错了!
片尾约书亚唱的歌,给我带来了很多思索,其实那也是约书亚所想的,一个9岁孩子的思想竟然这样深刻!他喜欢和舅舅在一起,只有舅舅关注他、理解他,但很可惜不能朝夕相对。
“你知道他们从来不必爱我,不不不,如今将无人爱他们,但不知如何他们总是想要拯救我,为什么啊为什么,基于同情的缘故他们应该救他们自己,可你总是说我一个音符也不曾弹错,无人像你这般了解我,你总是说平安无事,我真的只曾想与你在一起”——片尾约书亚所唱。
㈤ 诡婴吉咪结局是什么
虽然中间找来个医生说了一堆产后抑郁在暗示幻觉这种东西,但是到最后,影片依然没有反转,吉咪被烧掉了,男女主搬走了,事件也就平息了。
其实按照我的理解,吉咪跟房子是相辅相成的,吉咪邪,房子也邪,而这两者加起来的邪气也许只对本身就有弱点的人会有影响,如第一任房主是被抛弃了心智崩溃,第二任房主本身有心脏病,而男女主则是被夭折了一个孩子的悲伤笼罩着,不请自来的吉咪只会对本身就有弱点的人进行攻击,我觉得自己这个猜测真是太棒了。
这部片子里有颇多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存在的情节,如脸很肿很丑的徐子珊,喂导演换个人好吗!!!我受不了她在那儿施放媚功的样子啊!!!一开始撞了车的女明星倒是长得不错,但奇怪的是这部片子出现的女人好像都很觊觎男主,难道真是作为粉丝的我太敏感了吗?
这部戏的几个主演们呢,林峰自然不用说,全片演得最好的就他了好吗= =盛君作为一个新人,应该说表现还是可以的,但始终有种游离感,徐子珊一直眯眼嘟唇的样子真是够了,吴千语演技比以前要自然了一些,虽然也还没到能讨论演技的水平,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觉得她长了张少侠脸?感觉特别适合去演女扮男装的少侠,又或者是英姿飒爽的侠女,喂千语妹子你真的不考虑转作打女路线吗?
最后只想说,真实情侣的CP感果然是破天的……
㈥ 《女心理师》剧中,产后抑郁的那段剧情是有多么感人
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歌颂母爱的伟大。母亲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的给我们带来温暖,她就像蜡烛光,照亮我们燃烧自己。我们赞美母亲伟大和无私的时候,却忘记了我们的母亲也是一个普通人,她并没有超能力。
产后抑郁症这个心理疾病在当今社会是越来越普遍了,或许,刚进入产房的妈妈只是期待新生命的诞生,而她们没有意识到,从产房出来后的她们要面临一些更痛苦的心理斗争,要面临很长时间的低落情绪。每一个母亲真的很伟大,不仅仅是因为怀胎十月生下一个孩子,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我们每一个妈妈在爱孩子之前先好好爱自己。
㈦ 有谁知道电影约书亚的结局是什么意思啊
首先,这不是一部乱伦电影,也不是什么恶魔之子的恐怖片,也不是关于嫉妒 怨恨,不是讨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跟社会、家庭毫无关系。
约书亚是重建秩序的神。
片中的约书亚从一开始就是在重建秩序,他在为这个家庭重建秩序。尤其在他的妹妹出生之后,他为她的妹妹重建整个家庭。他认为他的爸妈、奶奶都不是够资格的。这从影片中很多地方得到印证。
所以他所做的一切,为的是创造他心目中的理想家庭。
他在录像带中看见了自己小的时候,那时候的神经质的妈妈。他不想他的妹妹也有一个这样的妈妈。之后他对爸爸说,他比妈妈强多了。
他为什么杀学校里的仓鼠,他认为小孩不应该从小就喜欢囚禁动物。所以他按照他的方法重建了秩序,杀了那些老鼠。
他为什么杀死老狗巴斯特,影片开头提到应该把狗关起来,但是一直都没做。在有应该的屋子里,养大型狗很危险。但是爸妈却没有做什么,约书亚为了她妹妹,重建了秩序。
他为什么要杀奶奶,他试图把婴儿车推下去,是证明奶奶没有尽责保护他们。除掉奶奶后,他以为剩下爸爸和他会很好照顾妹妹,没想到他爸爸怀疑他,于是他意识到爸爸也不合适,接着利用心理医生等一系列事件,赶走了爸爸。记得他要爸爸搂着他睡觉,等爸爸醒了却看见他拿奶瓶喂妹妹,说明他都可以做的比爸爸好。而公园一役也证明他爸粗暴一面。不是一个好父亲。
就这样,他重建了家庭,摆脱了他原本无法选择的父母。给她妹妹一个她认为洁净的环境。
结尾的细节:画 是他的计划。 变成干尸的宠物,是他知道宠物总有一天会死,而他要让它永远在那就是把它变成“木乃伊”。
故事就是一个小孩,为了重建他心中的秩序所做的一切。除去他认为不合格的父母,让宠物永存,让老狗消失,让班里的老鼠消失。一切都是因为他在用他的方法重建他心目中的秩序。
他是约书亚。
㈧ 有一部欧美电影讲的是一个妈妈生了4个孩子她得了产后抑郁症杀了她的3个孩子最后有一个孩子活了下来,这
美国惊悚片:《痛苦宝贝》 Baby Blues;(2008)
㈨ 关于产后抑郁的电影推荐
提出了太多有关女性的话题:关于重男轻女,关于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关于性骚扰,关于产后抑郁的等等。
㈩ 产后抑郁有什么表现为什么我总感觉很烦躁,想发脾气
产后抑郁的表现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