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二次世界大战用的是什么枪详细
美国多为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M3和 汤姆森冲锋枪、M9手枪、温彻斯特M1989战壕枪(霰弹枪),英国的伞兵多为斯登冲锋枪(董存瑞炸碉堡砸水泥用的那种) 日本三八大盖、歪把子、69骑兵短枪(《亮剑》中楚云飞爆叛逃营长狗头用的那支)、十三年式手枪(俗称王八盒子)。中国多为缴获的三八大盖和自己产的中正式步枪,还有山寨的汉阳造,大抬杠、快慢机、德国进口的驳壳枪、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德国的是毛瑟系列步枪、MP40冲锋枪 MG42通用机枪 Sgt44突击步枪(世界上第一支自动突击步枪,AK47的前身,所有自动突击步枪的老祖宗),卢格手枪。苏联是步枪和狙击步枪以莫辛纳甘系列为主,14.5毫米反坦克步枪、经典的波波沙冲锋枪(雷锋手中的中国50式冲锋枪为该款山寨版)托卡列夫TT33手枪(中国54手枪为该款山寨版)。
如果你想对二战期间的枪械有兴趣,可以去玩一下经典单机游戏《使命召唤》系列第1、2、3、5部作品,和《荣誉勋章》系列,相信你把使命召唤系列玩完就可以将以前的老枪统统打一遍了。
『贰』 能否给我一些在二战类片子出现的所有枪支信息。所有方的
德国:
MP40冲锋枪,及其原型枪MP38冲锋枪,是不同于传统枪械制造观念具有现代冲锋枪特点的方便批量生产而设计的第一种冲锋枪。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军队使用最广泛、性能最优良的冲锋枪。它曾经被称为“施迈瑟冲锋枪”,其实与德国枪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并无联系,他并没有参与该枪的设计。
FG42伞兵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航空部专门为伞兵设计的可选择连发射击的步
FG42的设计初衷是满足空降部队在作战中对武器重量轻、火力强的要求,希望这种枪能使后勤供应简化并增强伞兵的单兵火力。空军提出了伞兵步枪的技术指标:使用7.92×57mm的标准弹,并能拥有轻机枪的性能,而且空投体积不大于一支常规拉栓式步枪。此外,还要求使用10-30发弹匣,能发射枪榴弹,带两脚架、刺刀和光瞄具等。作为轻武器研制部门的陆军兵器局正在研制7.92×33毫米中间型威力枪弹,拒绝了空军使用7.92×57毫米标准步枪弹的设计要求。最后航空部直接转向武器制造商,邀请了古斯特洛夫(Gustloff), 毛瑟(Mauser), Grossfuss, Haenel, 莱茵钢铁-博尔西格(Rheinmetall-Borsi FG42伞兵步枪
g)和克里格霍夫(Krieghoff)这几家公司,希望他们能参与项目。实际上,只有莱茵钢铁-博尔西格公司和克里格霍夫公司按空军的要求提供了样枪。
毛瑟Kar98k (Karabiner 98k,简称Kar98k 或 K98k),由Gew98改进而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制式手动步枪。
MG42式7.92mm通用机枪(MG42 7.92mm General-purpose Machine Gun) 生产单位:德国毛瑟公司(Mauser-Werke AG, DE) 现状:装备 用途:杀伤中、远距离有生目标 绰号:撕布机;希特勒的电锯
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原称M39/41式标准机枪。1942年德军开始装备该枪,命名为MG42式机枪。它是1939年由德国的格鲁诺博士根据波兰设计图纸研制的。格鲁诺博士的主要贡献是大量采用冲铆件,大大提高了武器的生产效率。二战结束时,该枪已生产100万挺。 50年代,联邦德国将该机枪改进成使用北约7.62×51毫米枪弹,并重新命名为MG1式。该型号与原型不同之处只是枪机结构和供弹机构做了些改变。一些原型MG42式7.92毫米机枪也改成使用北约7.62毫米枪弹。MG42式机枪的另一重要改型枪是MG3式其供弹机构不仅使用标准的DM1式弹链,也使用DM6式和美国的M13式弹链。 在意大利生产的MG1式改称为MG42/59式7.62毫米机枪,同时装备意大利军队。前南斯拉夫仍生产7.92毫米口径原型MG42式机枪,并命名为M59式7.92毫米机枪。 该枪可作为轻机枪使用,也可作为重机枪使用。作为重机枪使用时,安装在与MG3式机枪同一类型的简化枪架上。
MG34式7.92mm机枪(MG34 7.92mm General-purpose Machine Gun) 生产单位:德国毛瑟公司(Mauser Werke AG, DE)
MG34式7.92mm通用机枪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两用机枪,是德国毛瑟公司设计的。它综合了以前许多机枪的特点,同时自身也有不少特点。它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现代通用机枪。作轻机枪使用时两脚架固定在机枪枪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机枪使用时,机枪安装在轻型(铝制)1943年式高射三脚架或1936年式高射双联托架式枪座以及折叠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与1934年式专用高射支柱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生产了许多MG34S式和MG34/41式等改良型机枪。改良型机枪比原型机枪尺寸短,枪管也短;发射机构只能连发;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和枪管助退作用。 MG34式机枪曾大量作为德军地面使用的制式机枪,现已撤装。
美国:
M1卡宾枪是一种半自动卡宾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使用最广泛的武器之一。是枪械历史上按照公认的卡宾枪定义,第一种专门设计及大量生产的卡宾枪。
M1卡宾枪的研制原本是美国陆军要为二线部队提供一种用于替代制式手枪的自卫武器,这个要求最初是在1938年提出的,其设想是研制一种类似于卡宾枪的肩射武器,发射中等威力的弹药,比标准的0.45英寸(11.43mm)半自动手枪或转轮手枪有更远的有效射程,但要比M1伽兰德步枪更容易操作,携带更方便。这些要求实际上与现在流行的单兵自卫武器(PDW)的概念差不多。 M1卡宾枪
美国陆军的这个要求被搁置了一段时间,然后在1940年重新提出。美国陆军军械部提出的具体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是:质量小于2.5kg,能实施单发或连发发射,能取代手枪和冲锋枪作为军士、基层军官或机枪手、炮手、通信兵或二线人员使用的基本武器。1940年6月15日,美国国防部部长正式批准了轻型自卫武器的研制工作,11月中旬,美国陆军委托温彻斯特公司研制威力介于步枪弹和手枪弹之间的新型枪弹。新枪的研制则在温彻斯特公司、柯尔特公司、史密斯-韦森公司等在内共有11家公司中产生。 负责弹药开发工作的温彻斯特公司当时正忙于调整M1伽兰德步枪的生产线,因此在1941年5月进行的第一次对比试验中未能及时提交自己的产品。经过5月份的初步射击试验后,美国陆军放弃了连发发射的要求。到9月份第二次对比试验前,温彻斯特公司提交了他们的半自动轻型步枪。1941年9月30日,选型委员会的报告书认为温彻斯特公司的样枪最适合。该设计方案于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并命名为“M1 0.30英寸(7.62mm)卡宾枪”。
汤姆逊冲锋枪是20年代产品,该枪结构比较复杂。它虽不是由汤姆逊设计,但冲锋枪这一术语却是由汤姆逊最早提出来的。汤姆逊冲锋枪是以美国汤姆逊将军命名,但实际上是由美国人O·V·佩思和T·H·奥克霍夫设计的。
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简称:M1918BAR),由约翰·摩西·勃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并装备美国军队。在那场战争中只有少量勃朗宁自动步枪服役。它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最初设计是作为单兵步枪,但是它实在太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步兵班需要班组支援武器,于是作为班用自动步枪,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为提高。 美国的军用轻武器很少有像勃朗宁自动步枪那样赢得较好信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一些老兵对BAR这支可靠而又非常有效的武器还记忆忧新。虽然对枪的重量曾有一些不满,但是在实际作战的危急关头,却几乎听不到对此的抱怨声。BAR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范围内无计其数的战场作战已证实了BAR的实用价值。从1918年法国战壕的炮火洗礼到瓜达尔卡纳尔的丛林战,或酷寒的朝鲜长津湖,BAR都争得了荣誉。
英国
NO3:SMLE李恩菲尔德步枪、产地英国、全长1130毫米、口径7.7*56毫米、有效射程600米、弹匣容量10发、初速740米/秒、产量超过1700万
司登冲锋枪结构非常简单,乍看似乎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子组成的:枪管是圆的,那很自然,套筒也是圆的,枪托也是圆的,枪机拉柄也是小圆管。於是有人嘲笑它是「水管工人的杰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保守自大的英国官方对冲锋枪并不感兴趣,所以英国陆军断然拒绝了采用冲锋枪。 1940年,英国在法国的远征军由敦克尔克大撤退,尽管撤退成功了,但是大量武器都被士兵扔在了海滩上。于是,防止德军入侵英伦三岛的议题提前浮上台面了。当时,英国什么样的武器都缺。不仅由於在法国损失了一大批武器,战时陆空海军都扩编了,加之新成立了国民警卫军,因此需要武器装备,特别是轻便武器,其中自然包括奇缺的冲锋枪。需求数量之大,时间之紧,可想向知。所以,司登冲锋枪可以说是大战逼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两个枪械设计师谢波德和杜赛宾在英菲尔兵工厂著手研发冲锋枪。研发成功後,命名时取设计者Shepperd和Turpin姓氏的首字母和工厂名称Enfield(恩菲尔德)前两个字母组成,即Sten,中文音译为「司登」。
司登冲锋枪制造起来省工省料,成本非常低,一支枪费用不到11美元,於是又有人嘲讽说是「伍尔沃思玩具枪」(伍尔沃思是一个出售5至10分美元小商品的美国商人)。 司登冲锋枪外观粗糙,而且它英文名称Stens(复数形式)和英文的「恶臭」Stench形音相似,使它又多了一个别号:「臭气枪」。有一些人经过正在装箱外运司登的场地时,故作掩鼻状,哼一声「臭不可闻」。 司登冲锋枪内部抄袭德国MP38/40,英军可以直接使用缴获的MP38/40冲锋枪弹匣和弹药,它的缺点也和MP38/40一样,保险仅仅是将枪击挂在后方位置的槽内以阻止击发,许多盟军士兵还没有到前线就被自己的冲锋枪击伤甚至毙命。 除了「水管工人的杰作」、「伍尔沃思玩具枪」和「臭气枪」外,司登还有许多其他不堪入耳的称号。司登冲锋枪的别号之名在枪械史上非常罕见。
ZB-26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
1920年时,捷克枪械设计师哈力克(Vaclav Holek)在布拉格军械厂(Pa ZB-26轻机枪
rga Zbrojovka- Prague Armory)开始设计一种新型的轻机枪。他设计的概念来自同厂的另一位设计师杰兰(Rudolf Jelan)。 第一支样枪称为布拉格一式(Praga I),使用马克沁机枪的帆布弹带供弹,交给捷克国防部测试。测试成绩与有名的勃朗宁、麦迪森(Madsen)和维克斯(Vickers)不相上下,国防部要求布拉格军械厂在样枪得基础上继续研发。 1923年,捷克国防部征集徵选自动步枪或轻机枪以供捷克陆军使用。布拉格二式A型(Praga IIA)也参加了此项测试,结果仅次于麦迪森轻机枪。哈力克继续改进他的设计,制出了布拉格I-23型(Praga I-23),此型采用了伸缩枪托、两脚架、可迅速更换的枪管等功能。不但射击精确,而且曾经在测试中连续射击数千发后,其精度没有大的变化,加上又是捷克本国设计,很快被捷克国防部选中,成为捷克军队的制式武器。 此时布拉格军械厂已经濒临破产,已无力生产。哈力克及大部分技术人员均已先后离职。1925年11月,布拉格军械厂与设在布尔诺的国营兵工厂(Ceskoslovernska Zbrojovka Akciova Spolecnost v Brno)签署了生产合约合作生产。哈力克随后加入了设在布尔诺的捷克国营兵工厂,协助完成了生产蓝图的绘制。产生出来的产品就是布拉格26型轻机枪(lehky kulomet praga vzor 26),样枪于1926年4月经捷克国防部验收合格,同年开始正式量产,定名为布尔诺国营兵工厂26型(Zbrojovka Brno vzor 26 即ZB-26)。
苏联
PPSh41式7.62mm冲锋枪由前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设计,汉译:波波沙冲锋枪 又名:人民转盘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建奇功,是二战名枪之一,它用于取代ППД系列冲锋枪。该枪经过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队试验后,于1941年正式装备苏军陆军步兵,突击队及摩托化部队。1942年年中开始大批量生产,直到40年代末,共生产了500多万支。
M1891莫辛-纳甘步枪(莫辛纳干系列俄文Мосин-Наган,英文Mosin-Nagant,又称莫辛-纳干),在俄国被称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7.62x54mmR)步枪。
SKS(又称СКС)半自动步枪是前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谢尔盖·加夫里罗维奇·西蒙诺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1946年定型,装备苏军的半自动步枪,亦称SKS,即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的缩写。也有称为:SKS半自动卡宾枪。SKS半自动步枪是第一支发射前苏联7.62×39mm M43中间型威力枪弹的步枪。SKS半自动步枪是一种自动装填子弹步枪,采用普通结构的导气式武器,配有剑形刺刀。它具有结构简单,刚度好等优点,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
日本
(三八式歩兵铳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是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有如盖子般而得名。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在中国东北使用,由于大陆特有的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枪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随枪机动作防尘盖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枪也同三八式步枪一同服役。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为有坂步枪。
这种冲锋枪主要装备日军伞兵,空挺特战部队,敌后渗透部队,等特殊部队。100式冲锋枪连发时射击密集度极高,单发时精度更高,有效射程达120米,这是很奇异的。这种冲锋枪产量不大,只装备特殊部队,陆军的正常战斗部队一般不装备100式冲锋枪 100式冲锋枪资料 服役年代:1940-1945 口径:8mm 枪管长:240mm 全枪长:900mm 重量:3.9 kg 装弹数:30或20发弹匣 发射速度:450发/ 分 — 800发/ 分(可调) 子弹初速:370 m/sec 有效射程:120m 最大射程:700m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一一年式軽机関铳)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6.5毫米口径轻机枪,因于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而得名。因其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故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
『叁』 关于二战时期枪械
德军
Kar 98k毛瑟步枪,由Gew 98毛瑟步枪改进而来,Kar 98k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制式步枪。Kar.98k成为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从1935年开始服役,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枪。
1898年,毛瑟7.92毫米口径1898年式步枪成为德国陆军制式步枪,德国陆军命名为Gewehr 98(简称:Gew 98)。从此开始了98系列毛瑟步枪近50年的时间里作为德军的制式装备的历史。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配发给大部分德国步兵,在两次大战中证明了它的高可靠性。枪械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世界各国仿造的更是不计其数,大部分手动步枪几乎都是根据它的闭锁机构设计改进而来。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Gew 98步枪进行了多次改进,包括在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特许生产长度缩短的多种变型枪。 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了一种标准型毛瑟步枪,在Gew 98步枪的基础上将枪管缩短为600毫米,全枪长度由Gew 98的1.25米缩短为1.11米,采用新的瞄准具,事实上这种标准型步枪采购数量有限,鲜为人知。中国在30年代采购了一批该型步枪,并进行仿造,称为“中正式步枪”。后来,在Gew 98步枪的改进型Kar 98b(98b虽被称为卡宾枪,但长度与Gew 98步枪相同)的基础上,改进的标准型毛瑟步枪被德国邮政部、海关、铁路局等准军事组织采用。这种改进的标准型毛瑟步枪与后来定型的Kar 98k式步枪基本相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严格限制了德国军用武器的研制和生产,但是德国人在1920年代以后就秘密地发展军用武器,Kar.98k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研制的。20世纪1930年代,纳粹德国重整军备,在Kar 98b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型毛瑟步枪经过改进的步枪被命名为Karabiner 98k(简称:Kar 98k或者98k),被德国国防军选作为制式步枪,于1935年正式投产。k为“Kurz”的缩写,德文意为“短”,表示它比98b式卡宾枪缩短了(这就是将其称为所谓“短卡宾枪”的原因),相对卡宾枪其长度还是过长了。大量原有的Kar 98b和Gew 98步枪被送到工厂改装成Kar 98k。
Kar 98k步枪继承了98系列毛瑟步枪经典的毛瑟式旋转后拉枪机,枪机尾部是保险装置。子弹呈双排交错排列的内置式弹仓,使用5发弹夹装填子弹,子弹通过机匣上方压入弹仓,也可以单发装填。采用了下弯式的拉机柄,便于携行和安装瞄准镜,采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门,倒“V”形准星,准星带有圆形护罩。Kar 98k步枪成为纳粹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间使用最广泛的步枪。是一种可靠而精准的步枪。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生产的Kar.98k的质量是最好的,随着战争的进程,98k式卡宾枪在加速生产后,生产工艺和质量都下降了。战争期间为了满足军队装备步枪数量的需求,缩减成本,经过了多次简化生产工艺的设计更改,例如简化木制枪托,采用层板代替整块木材,枪托底部在1944年改为罩杯式冲压组件;前护箍由切削件改为冲压件点焊;弹仓底部及护弓也改成冲压钢板。后期制造的一些步枪,连枪管下方的刺刀座都省略了。1944年当年制造了200多万支Kar 98k,年产量达到历史高峰。战争后期纳粹德国面临战败物资匮乏,一些步枪的制作越发简陋,质量也每况愈下。Kar 98k步枪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
Kar 98k步枪射击精度高,经加装4倍、6倍光学瞄准镜后,作为一种优秀的狙击步枪投入使用。共生产了近13万支Kar 98k狙击步枪装备部队,还有相当多的精度较好的Kar 98k步枪被挑选出来改造成狙击步枪。Kar 98k步枪还可以加装榴弹发射装置发射枪榴弹。多功能性是Kar 98k步枪服役如此之广泛的原因之一。
尽管Kar 98k步枪性能优异,但是随着战场上的对手装备半自动步枪(苏军SVT-40步枪、美军M1式加兰德步枪),德国人认识到这种手动步枪已经过时了,相继推出了Gew43步枪、StG44突击步枪,但是它们的出现,无法替代Kar 98k,Kar 98k步枪一直生产到纳粹德国战败投降。
Kar 98k步枪在战后被一些国家翻修和继续使用,Kar 98k作为一种经典的武器,仍然受到枪械爱好者的欢迎,并用于收藏、射击运动或狩猎。
Karabiner 98k步枪 规格
类型:手动步枪 手动,单发
生产期间:1935年-1945年
制造数量:1,450万支
口径:7.92毫米
弹药:7.92×57mm毛瑟步枪弹
弹仓容量:5发,内置错列式弹仓
枪机:手动,栓式枪机
全长:1107 毫米
枪管长度:600 毫米
重量:3.9 公斤
射速:约15发/分
初速:755 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瞄准具: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门
日本
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歩兵铳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是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有如盖子般而得名。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
简介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在中国东北使用,由于大陆特有的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枪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随枪机动作防尘盖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枪也同三八式步枪一同服役。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为有坂步枪。
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枪结构简单,采用改进的毛瑟步枪的毛瑟式旋转后拉式枪机,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发射6.5mm口径枪弹,射击时后座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但是6.5×50毫米枪弹杀伤威力不足,弹头飞行稳定,虽然侵彻效果好,但是高稳定特性,使得杀伤力反而不高。虽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它的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发生膛炸时几乎都是枪管爆裂,少有枪栓突耳断裂的情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在太平洋岛屿战斗时使用这步枪的日军狙击手对美军造成很大困扰,非常难以从枪口火光发现狙击手潜伏的位置。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可装在枪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进行劈杀。
三八式步枪也曾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朝鲜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中国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变形枪
三八式步枪的枪身较长,三八式马枪是三八式步枪中短枪管的型号。在日本,它也被称为三十八年式骑铳(卡宾枪)。它不仅用于骑兵,也同样用于工兵,后勤部队和其他非前线部队。三八式马枪是同时投入军队使用的,它的枪管缩短为487毫米,枪全长966毫米,重量3.3公斤。
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杀伤威力不足的缺点,改用7.7毫米口径枪弹,1939年(神武纪元2599年)定型,命名为九九式步枪。
从三八式步枪发展出的其他变种有四四式马枪(三十八年式骑枪的改进型,于1911年(明治44年)定型),九七式狙击步枪(1937年(日本神武纪元2597年)定型),TERA伞兵步枪以及最终发展出五式步枪。
规格参数
类别: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供弹
口径:6.5 毫米
弹药:6.5×50 mm 步枪弹
弹仓容量:5 发
全长:1,280 毫米
枪管长度:797 毫米
重量:3.95 公斤
初速:765 米/秒
有效射程:460 米
半自动步枪是一种子弹自动装填上膛的步枪。也称为自动装弹步枪。不需象非自动步枪(后拉式枪机步枪,手动装填子弹)那样打一枪拉一次枪栓。半自动步枪枪弹击发后,利用部分火药气体,后座力进行退弹壳、子弹自动装填上膛,并准备再次射击。但每扣压一次扳机只能发射一发子弹。
半自动步枪运用的是H·S·马克沁所发明的导气式自动原理。步枪射击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除了将子弹射出枪管外,同时还使枪产生后坐力。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药气体的动力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和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由墨西哥将军蒙德拉贡设计发明的6.5毫米半自动步枪于1907年首先正式装备了墨西哥军队。半自动步枪诞生后,曾在本世纪中期的各国军队中普遍装备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美国军队的主流装备。60年代后半自动步枪逐渐被淘汰。现在军事用途上多用作狙击步枪。
美国1936年生产的M1式加兰德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Gew 43步枪,苏军装备的SVT-40步枪、前苏联1946年定型的SKS半自动步枪和中国仿制的56式半自动步枪都是其中典型代表。
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由墨西哥将军蒙德拉贡设计发明的,并于1907年首先正式装备了墨西哥军队。半自动步枪诞生后,曾在本世纪中期的各国军队中普遍装备使用,60年代后逐渐被淘汰。美国1936年生产的“伽德兰”M1式半自动步枪,中国的56式半自动步枪,苏联的托卡列夫SVT-40型半自动步枪,纳粹德国的G41和G43半自动步枪,法国MAS49式7.5mm半自动步枪都是其中典型代表。
『肆』 电影《夺帅》中洪金宝用的什么枪
M1891莫辛-纳甘步枪(俄文Мосин-Наган,英文Mosin-Nagant),在俄国被称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步枪。
『伍』 为什么二战美军步枪都是连发 日本人不是他们为什么不用冲锋枪 美军单兵装备都是这些他们还要用三八
这个其实和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以及资源相关的,日本本身工业底蕴就差,资源也贫瘠,所以在很早的时候日本陆军战术上就养成了打的准比打的快重要的习惯,很多日本老兵都是优秀射手;但是美军不同,他们的士兵很多都是速成班出来的,那么为了保障战斗力水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高火力,所以美军半自动/自动武器很多。备注一下:二战美军步枪不全部是连发的,早期的春田步枪和三八大盖差不多,中后期才被加兰德步枪替换;同时日本也有装备冲锋枪,比如百式冲锋枪,但是装备数量不多。
『陆』 请列举二战时所有德军使用的枪械
M24手雷 MG42机枪 MP40和38冲锋枪 kar98k步枪 p08鲁格手枪 88毫米反坦克火箭炮 STG-44突击步枪 铁拳火箭筒(都是德国本土的,德国有些部队有购入他国枪支,不做统计)
『柒』 二战中俄国都用的是些什么步枪
M1891莫辛-纳甘步枪(俄文Мосин-Наган,英文Mosin-Nagant)
在俄国被称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步枪。
[编辑本段]研制历史
M1891步枪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争议,有两个设计能够进入官方评审的最后阶段,一个是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Sergei Ivanovich Mosin)的样枪,另一个是比利时的艾米尔·纳甘和李昂·纳甘两兄弟(Emil Nagant和Leon Nagant)设计的样枪。
莫辛出生于1849年5月5日,12岁时进入一家军事学院并在那里参了军,在1867年他进入莫斯科Alexandrovskoye军事中学(Alexandrovskoye Military High School),在1870年离开军事中学时,他为了能够调去炮兵部门而转入开依洛夫斯科伊炮兵学院(Mikhailovskoye Artillery Academy)。他在1875年毕业后被调到图拉兵工厂。莫辛当上武器设计师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对伯丹II步枪的改进,莫辛-纳甘步枪算是他的第二个设计,虽然定型的莫辛-纳甘步枪并没有完全采用他的设计。莫辛是在1883年开始设计连发步枪的设计工作,他在1884年和1885年分别提供了几种内置弹仓供弹的步枪设计给负责招标的委员会,最初的设计是10.6mm口径。但莫辛的努力成果没有受到俄罗斯军队的重视。
在1886年法国采用8mm口径M1886勒贝尔步枪后(这是第一种采用无烟火药的小口径枪弹的军用武器),此举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一场使用无烟发射药小口径枪弹(相对之前的弹药)的轻武器军备变革,在1887年至1889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军队都采用了类似的武器,俄国政府也决定采用一种类似的新型连发步枪,代替现役的伯丹步枪(类似于英国马蒂尼-享利步枪的黑火药枪弹单发后装枪)。为此俄罗斯政府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从现有的毛瑟、勒贝尔、李-梅特福、曼利夏、施密特-鲁宾和克拉格-约根森等设计中进行选择。莫辛也接受委托设计了一种5发单排弹仓的7.62mm口径步枪参与招标。根据古老的俄罗斯度量衡称为3线口径【注:liniya,英文为line,旧俄罗斯度量衡,1线等于0.1英寸或2.54mm,因此,3线等于7.62mm或.30英寸】。而比利时武器设计师李昂·纳甘则向俄罗斯军队提交了一种3.5线口径(8.89mm)步枪和500发枪弹进行测试。
所有参与投标的武器都在1890年至1891年间由俄罗斯军队进行测试,俄罗斯军队偏爱纳甘的设计。原本对纳甘的设计有利,但出于俄罗斯国家尊严的考虑,政府对莫辛的步枪很感兴趣。由于政府和军队的意见分歧,互不相让,最后委员会用了折衷的方法:把这两种设计合并在一种步枪上,结果是把纳甘兄弟设计的供弹系统装在莫辛设计的步枪上,因此这种步枪系统被称为莫辛-纳甘步枪。而参与竞争的双方都获得补偿:纳甘兄弟得到酬金(后来纳甘兄弟设计的M1895手枪也被俄罗斯军队采用),而莫辛则晋升成上校并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继续改进和生产这种步枪,莫辛上校于1902年2月8日去世,安葬在图拉。在1960年,苏联设立了一个S.I.莫辛特别奖,奖励各个防务企业系统内的专家。
莫辛-纳甘步枪被采用时俄国的轻武器企业还没有做好生产准备,所以第一批M1891莫辛-纳甘步枪是法国的夏特罗轻武器厂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主要装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的承包商再一次被用来生产这种步枪,当时俄国非常缺乏步枪,所以与两家美国公司签订生产合同,但这批步枪由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而没有交给后来的苏维埃政权,在美国用于训练和民间销售。
M1891步枪最初有三种型号:步兵步枪、龙骑兵步枪和哥萨克步枪,步兵步枪就是标准型长步枪,后两种是配发给骑兵部队使用的骑枪(卡宾枪)。
[编辑本段]改进型号
苏联时期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进,1924年,以龙骑兵步枪为基础开始着手改进M1891步枪。1930年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最大的一次改进被命名为M1891/30式步枪,由图拉和伊热夫斯克生产,M1891/30步枪与M1891龙骑兵步枪的长度相同,因此比M1891步枪短。在M1891/30步枪上进行的改进并不多,主要的改进项目是安装了新的瞄准具,最初的M1891/30步枪仍然采用M1891步枪的剖面呈六角形的机匣,这是因为原有的M1891步枪的备件(枪管、机匣、枪托等)非常多,直到1938年后生产的步枪全部采用剖面呈圆形的机匣。在其他方面M1891/30步枪与M1891步枪基本相同。六角形机匣的一般称为第1型,圆形机匣一般称为第2型。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Mosin-Nagant Model 1891/30)于1930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1938年为骑兵部队改进了38式步骑枪。M1938卡宾枪是M1891/30步枪的一种缩短型。1941和1943年又进一步改进为41/43式步骑枪。到了1943年,苏联步兵的主要武器是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使用机械瞄准具时的有效战斗距离为400米,使用瞄准镜时可达800米。
[编辑本段]退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步兵武器的不断发展,莫辛-纳甘步枪开始显得过时,苏联最终决定用使用中间威力型枪弹的SKS半自动步枪代替莫辛-纳甘步枪。大概在1948年左右,莫辛-纳甘步枪在前苏联停产,后来机器设备被卖到波兰。
多种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作为俄国军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年,并被中国、芬兰、匈牙利、波兰、朝鲜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该枪在二十世纪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看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格林纳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1700万支。
苏联政府曾先后向中国援助过莫辛-纳甘步枪。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装备国民党军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爆发后,紧急向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枪。国内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苏联枪械,此时苏军正撤装莫辛-纳甘步枪,于是将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卖给中国,在中国定型为1953式步骑枪。
虽然在其他国家,这种过时的步枪也逐步被AK步枪所代替,但直到今天,莫辛-纳甘步枪仍然可在民间收藏领域或狩猎用途方面见到踪影。因为这种枪相对便宜,而所配用的枪弹也很便宜很容易搞到,相比之下,其他同时代武器所配用的弹药早已经不是制式弹药(如.30-06或7.92mm毛瑟弹等),因此产量低价格也昂贵。
[编辑本段]结构特点
莫辛-纳甘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军用步枪之一,莫辛-纳甘系列步枪与毛瑟步枪系列、李-恩菲尔德步枪系列等其他同时代同类军用步枪相比,其枪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它的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这些步枪笨拙。但莫辛-纳甘步枪的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苏/俄军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恶劣的战争时期包需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大量补充的战斗人员往往训练时间不足。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步枪,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步枪。它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弹夹装填。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弹仓容弹量5发,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由于是单排设计而没有抱弹口,因此弹仓口部有一个隔断面器,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弹,避免出现上双弹的故障。在早期的枪型中,这个装置也兼具抛壳挺的作用,但自M1891/30型开始,以后的枪型都增加了一个独立的抛壳挺。枪膛内有4条右旋转膛线。当枪机闭锁时,回转式枪机前面的两个闭锁凸笋呈水平状态。步枪是击针式击发,击针在打开枪机的过程中进入待发状态。手动保险装置是在枪机尾部凸出的一个“小帽”,向后拉时会锁住击针,而向前推时会解脱保险状态,操作时不太方便而且费力。水平伸出的拉机柄力臂较短,因此操作时需要花较大的力气,而且比起下弯式拉机柄在携行方面时较不方便,而下弯式拉机柄只有狙击型才有。从步枪上分解出枪机时不需要专门工具,只要拉开枪机,然后扣下板机就能取出枪机。在没有工具的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其他几个主要部件。早期的棱形刺刀的截面为矩形,后改为一字螺丝起子形,并在分解步枪时充当分解工具。早期的刺刀是可拆卸的四棱刺刀通过用管状插座套在枪口上,后期为不可卸的折叠式,而且刺刀座兼作准星座。枪托通常用桦木。
[编辑本段]弹药
与M1891步枪一起还有一种新的小口径枪弹被采用(确实是那个年代里的小口径枪弹),直到今天,7.62×54mm R枪弹在俄国军队服役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该枪弹采用突底缘锥形弹壳,突底缘弹壳的设计在19世纪未也已经开始显得开始过时了,但却适合基础较低的俄罗斯轻武器工业,因为突底缘弹壳对弹膛尺寸的要求相对宽松一点,这样在机器加工时允许有较大的生产公差,既节省了工时又节约了钱。M1891式枪弹的弹头是重210格令、铜镍合金被甲、铅芯的钝圆头形弹头,在德国采用了尖头弹后,俄罗斯也开始研制尖头弹,经过广泛测试后,在1908年采用了一种重148格令、铜镍被甲的铅芯尖头弹(战争时期采用覆铜钢被甲)。在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制式步枪先后采用了中间威力型枪弹和5.45mm小口径步枪弹,但直到现在M1908式枪弹系列仍然被用作机枪和狙击步枪的弹药。
[编辑本段]莫辛-纳甘步枪主要型号
M1891步兵步枪:生产年份1891-1928,全枪长1306mm,带刺刀全长1738mm,空枪重4.22kg,枪管长800mm,枪口初速615m/s
M1891哥萨克步枪:生产年份1893-1917,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9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615m/s
M1891龙骑兵步枪:生产年份1910-1932,全枪长1234mm,空枪重3.9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615m/s
M1907卡宾枪:生产年份1910-1917,全枪长1015mm,空枪重3.3kg,枪管长508mm,枪口初速560m/s
M1891/30步枪I型:生产年份1927-1932,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8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860m/s
M1891/30步枪II型:生产年份1933-1944,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8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860m/s
M1938卡宾枪:生产年份1938-1944,全枪长1020mm,空枪重3.45kg,枪管长510mm,枪口初速820m/s
M1944卡宾枪:生产年份1943-1948,全枪长1020mm,带刺刀全长1327mm,空枪重3.9kg,枪管长517mm,枪口初速820m/s
M91/59卡宾枪:生产年份1959,全枪长1010mm,空枪重3.8kg,枪管长517mm,枪口初速820m/s
“莫辛-纳甘”狙击步枪:以1930年投产的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为基型枪,将拉机柄加长并由直形改成向下弯曲的形状,在枪的左侧安装瞄具座。30年代中期,将机匣外形改成了圆形,使安装瞄具座更加结实。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4倍,物镜直径30毫米。配用PE型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重4.6千克,而配用结构较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PU型瞄准镜时,全枪重4.27千克。电影《兵临城下》中主角瓦西里使用的就是“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
『捌』 谁能说一下二战枪支名字
日军常用的有
坂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
明治38年式卡宾枪
明治四十四年式卡宾枪
九七式狙击步枪
百式冲锋枪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
96式轻机枪
99式轻机枪
92式重机枪
明治二十六年式手枪
南部十四手枪
南部式甲型自动手枪
南部式乙型自动手枪
南部式特型袖珍手枪
九四式手枪(飞行员等使用)
一式将佐手枪(高级将领使用)
二式将佐手枪(高级将领使用)
稲垣式将佐手枪
杉浦式将佐手枪
南部式16连发自动手枪
南部式冲锋枪
美军常用的
汤姆森冲锋枪
M1式加兰德步枪
M1卡宾枪
勃朗宁自动步枪
勃朗宁手枪
m16自动步枪
M2-HB.50口径重机枪
M1919A4式重机枪
M1919A6式重机枪
1903式步枪
德军常用的
Kar 98k步枪
stg44突击步枪
mp18冲锋枪
mp40冲锋枪
mg42通用机枪
苏军常用的
波波纱冲锋枪
莫辛-纳甘步枪
PPSh41冲锋枪
TT33手枪
ak-47冲锋枪(二战后期采用)
国军
中正式步枪
捷克式轻机枪
老套筒
汉阳造
斯登,
MP18
汤姆森
波兰
索米冲锋枪
英国
斯登
斯普林费尔德
布伦轻机枪
『玖』 二战枪械排名
第一位:俄罗斯AK-47步枪
虽然在步枪十强中,美国生产的品种就占了4席,但这丝毫不影响苏制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击步枪位居榜首。它无可争议地被尊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步枪”。
这款传奇武器是由曾是一名苏联红军战士的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发明的。由于在战争中负伤,1941年6月,他来到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工作。几十年后,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兵扬名天下。他的成名作AK-47突击步枪风靡世界,它的身影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升腾硝烟的战场。
1947年,AK-47步枪刚刚装备部队时,苏联认为这种武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在最初几年一直严守秘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它才登上世界战争的舞台。AK-47的优点立刻显现出来———方便在战斗中使用。
AK-47步枪使用威力适中的M43短弹。该弹比北约当时使用的7.62毫米×51毫米全尺寸步枪弹轻好几克。别小看这点差距,在越南战争期间,力壮如牛的美国大兵背着沉重的M14步枪和150发标准全尺寸步枪弹累得气喘吁吁,而个头瘦小的越南游击队员却拎着轻得多的AK-47步枪神出鬼没。AK-47步枪火力强,一分钟的弹药发射量是M14的两倍,再加上随身携带的弹药多,经常把美国步兵分队压得抬不起头。
另外,AK-47以可靠性设计特别适合泥水地区作战。越南游击队员往往化装成水田里劳作的农民。他们把AK-47就扔在脚下的泥浆中。只要美国兵大意地走开,这些刚才还是农民的越南人会马上抄起AK-47从背后开火。炽烈的火舌从沾满污泥的枪口持续喷吐出来……
60年来全世界制造的AK-47及后续版本的枪支估计已达到一亿支。共有6个国家的国旗国徽上绘制了AK-47的图案,以纪念这种武器为本民族赢得独立自由所作出的贡献。AK-47步枪的声望超越了所有同时代的武器。卡拉什尼科夫已经和俄罗斯的伏特加、克里姆林宫一样,成为一个经典词汇。
第二位:美国M16步枪
它可谓AK-47的“欢喜冤家”。40多年来,美国所参与的所有海外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几乎都是M16与AK-47的较量。越南战争期间,当得知美军在当地惨遭AK-47步枪“修理”后,五角大楼立即在国内紧急寻找应对方案。这时一家只从事比赛用枪的阿雷特公司推荐了一款外观时髦、设计精巧的步枪。它发射的弹药比AK-47还要小一号,枪身既轻又短,非常适应于丛林地带和狭窄地方的穿插作战。五角大楼决定用该枪全部换装美军现役枪械并投入越南战场。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正式将它定型为M16步枪。这个决定成为现代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M16步枪的出现对20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径浪潮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被定为第二种最杰出步枪是名副其实的。
别看M16步枪使用的5.56毫米子弹口径小,但其弹头射入人体后会产生翻滚,破坏人体内部组织,造成巨大的创口面。由于美军使用的M16步枪大多采用黑色外观,以致越南游击队曾流传“小心黑枪”的说法。不过,早期的M16步枪没有设计快慢机,射速过高,使一些士兵经常在任务未结束前就打光了子弹,再加上美国人急匆匆地把M16步枪送上前线,未进行彻底的可靠性检查,一度出现枪膛进水就无法射击的情况。越战期间,有的美军士兵宁可丢掉手中的M16而去使用AK-47。
“知耻而后勇”,美国始终没有停止对M16步枪的改进和完善。如今美军使用的改进型M16A2步枪和衍生型M4卡宾枪已在可靠性方面不亚于AK-47的水平,何况在射击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遥遥领先。这使M16成为装备广泛程度仅次于AK-47系列的突击步枪。
第三位: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
英国的李-恩菲尔德III型步枪位列第三。这款老式步枪在布尔战争不久后就开始使用了,到1907年时已经广泛装备英国军队。19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阿富汗反叛武装打埋伏时使用的多是这种武器。它的名字分别取自发明者詹姆斯·巴黎·李和生产厂家恩菲尔德兵工厂。
该枪自从1888年定型以来,主体结构就没有大改过,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李-恩菲尔德III型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采用开创性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使得步枪的装填速度很快,再加上它的10发可卸式弹匣比同时代步枪多了一倍的弹容量,令它成为20世纪实际射速最快的手动步枪。二战期间,德军士兵往往在射击完毕后重复装填5发弹夹时被英军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击毙,而一些德国军官的回忆录中则提到英军步枪队的齐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机枪。
苏阿战争期间,曾有一名美国记者参加了阿武装对苏军车队的袭击战斗,亲眼看到稚气未脱的小孩子也能熟练地端起李-恩菲尔德步枪,从高坡上把行进中的苏军卡车油箱打爆,而更多的人则在冲锋中边拉枪栓边开火,其命中率高得惊人,这样的作战效果恐怕只能用“熟能生巧”来形容,这更印证了李-恩菲尔德步枪优良的制造工艺。
第四位:美国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它是第一种进入现役的半自动步枪,也是美国在二战中使用量最大的单兵武器,我们在很多反映二战的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珍珠港》电影中,有美国人向日本飞机射击的镜头,他们使用的就是这种步枪。
加兰德步枪的装备体现了美军一贯坚持的单兵武器火力压制战术。它的装备使美军成为二战中自动武器普及率最高的军队,使火力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太平洋战场上,两支加兰德轮流射击往往能够压制日军的一个步兵班。
加兰德步枪最有特色的还是它的8发弹夹。每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出去,M1的枪机会发出金属碰撞“乒”的响声,提示更换子弹夹。M1步枪在二战中经历了各种高山地带、热带丛林和干燥沙漠等环境条件的考验,可靠性好,射击精度高。在欧洲前线,美国著名的“铁血将军”乔治·巴顿就是M1步枪的超级“粉丝”。他不光把M1步枪放在自己乘坐的吉普车旁边,以备自卫之用,还在意大利战场特意为一名击毙了意军高级指挥官的阵亡士兵追授勋章,而勋章就挂在这名士兵生前使用的M1步枪上,巴顿还多次称赞M1步枪是自己所见过的“最完美武器”。
第五位:比利时FNFAL步枪
1940年5月,在纳粹德军铁蹄下的比利时重镇列日,一名负伤的比军士兵被德国兵追得几乎无路可退,幸亏路边酒店的女老板用酒窖作掩护,使他逃过一劫。女老板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这番义举为比利时乃至整个西方挽救了一位天才的枪械设计师———塞弗。二战结束后,回到祖国的塞弗已是小有名气的兵工厂技师。他敏锐地感觉到结合老式手动步枪远射程和冲锋枪瞬间火力猛特点的突击步枪具有远大前程,开发出备受北约军队欢迎的战后第一代新型突击步枪———FNFAL。
该枪曾在越战期间为澳大利亚远征军所用。尽管FNFAL又长又重,不太适合丛林近战,但事实上许多澳军士兵喜欢它甚于美国的M16,因为他们相信FNFAL使用的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子弹能一下就干倒敌人,尤其当目标距离较远时效果更加明显。澳军王牌特别空勤团(SASR)在越南战场上把FNFAL的枪管长度自作主张地“切掉”150毫米,并加上了M16步枪的消焰器,还挂装上从美军那里得到的XM148型榴弹发射器。虽然发射大威力枪弹的FNFAL步枪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但当特种小分队在侦察巡逻中意外遇上敌人时,典型的做法就是一边用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一边迅速撤退,这个时候打得准不如打得快。
由于FNFAL易于生产、价格较低,所以很快被列为北约军队的制式步枪,并很快普及到为数众多的拉美、亚洲、非洲国家共90多个国家,还有不少国家进行仿制或特许生产。FNFAL成为二战后产量最大、生产与装备国家最多、分布最广的军用步枪之一。
第六位:德国毛瑟98K步枪
1935年,一种在原毛瑟卡尔98步枪基础上缩短了枪管的毛瑟步枪———毛瑟98K被德国国防军采用,这也是德国国防军使用的最后一种毛瑟步枪。“98K”的意思是毛瑟1898式短步枪,K的意思是“Kurz”,也就是德文“短”的意思。因此,它的长度要比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毛瑟98式步枪短。毛瑟98K作为德国军队的标准装备在整个二战期间服役,德国兵工厂在战争中制造出1400万支。
随着战争的进行,毛瑟步枪被赋予更广泛的用途。例如当加装ZF41或ZF42瞄准镜之后,毛瑟98K就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
尽管它性能与战绩都十分优异,但是很快人们就认识到这种采用旋转后拉枪机的步枪已经过时了。主要的问题在于射速太低。在与美军进行的狙击战中,使用毛瑟98K步枪的德军士兵在射击完成后必须手动上弹,拉动枪栓发出的声音在寂静的林中格外清晰。美军士兵很容易就能确定德军士兵的位置,从而给他们致命的打击。而美军使用M1步枪不用手动上弹,这样德军就吃了大亏。
应该说,毛瑟98K步枪是手动步枪发展的一个极致,大多数现代手动步枪都以毛瑟步枪为蓝本,但已经没有改进的余地。它真正称得上世界枪械史上的“一代宗师”。
第七位:奥地利AUG无托式步枪
这件武器看起来像是电影《星球大战》里的道具。它既没有普通突击步枪身上常见的外露机件,又没有棱角分明的枪托。但AUG作为“枪林一怪”倒有不少非凡之处,用工程塑料制成的零件非常耐用,有射击10万发子弹的使用寿命。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AUG可以在冲锋枪、卡宾枪、突击步枪和轻机枪4个不同的角色之间变换。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专门工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士兵在野战条件下也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保养。
上世纪70年代末,阿曼苏丹进口了一批AUG步枪,但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这种“没有鲜明轮廓的枪”,就连自己的皇家卫队也拒绝交出原有的M16步枪。无奈之下,阿曼苏丹只好把它们送给在黎巴嫩安营扎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指挥官把AUG步枪全部提供给著名的暴风突击队。该枪的高精度和轻巧让这些熟谙特种作战的战士爱不释手。1982年6月,以色列国防军发动了旨在清除巴解组织和叙利亚驻军的黎巴嫩战争,很快以军就完成了对黎首都贝鲁特的分割包围。兴奋至极的以军副总参谋长亚当少将跳出坦克,招呼随军记者来给自己拍照。忽然只见3名暴风突击队员越过一堵矮墙,像3道闪电一般扑了过来,他们边端着AUG步枪扫射,边投掷手榴弹。硝烟过后,亚当和3名突击队员同时倒下。军医在尸检过后发现,巴解战士在混乱中用AUG步枪进行盲目射击,居然达到相当高的命中精度,至少有6发子弹洞穿了亚当的腹部和胸膛。
AUG步枪在贝鲁特的一鸣惊人使它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明星。有趣的是,AUG步枪也因此颇受影视界的青睐。在很多枪战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黑道杀手打开随身携带装满AUG零件的一个箱子,迅速把AUG组装起来,躲在窗户边用1.5倍瞄准镜向外瞄着某人。这充分体现了它分解方便、便于隐藏携带、光学瞄准镜准确性高的特点。也许当电影明星才是AUG最适合的角色。
第八位: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
在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西班牙军队使用的7毫米口径毛瑟枪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毛瑟1888步枪的基础上改良制造出自己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即所谓的“春田”步枪,斯普林菲尔德的英文是“springfield”,即“春田”的意思)。这种枪于1903年正式列装部队,并被赋予军队编号M1903。该枪采用毛瑟枪的枪机和分离式5发弹匣,使用M1903或者M1906型7.62毫米口径子弹,由于射击精度高,曾被改装成狙击步枪。该枪总共生产了15万支,还曾援助过中国抗战。
该枪大放异彩的瞬间发生在一战最后的岁月。一贫如洗的田纳西猎手约克中士参加第82步兵师,来到法国前线。1918年10月8日,他所属的部队遭到德军机枪阵地阻击,损失惨重。约克不顾雨点般的子弹,绕到敌军后方,以他在打猎时采用的最佳射击姿势,用M1903步枪进行射击。其间一名德军中尉带领5名士兵,从距离他23米的战壕里冲出向他袭来。约克使用步枪射击,并将他们全部打死。他总共射击了20发子弹,击毙了21名敌人。敌人被约克吓倒,迅速投降。于是约克俘虏了这里的132名德国兵,为大部队扫除了障碍。
第九位:德国MP434StG44突击步枪
1944年底,德国的“大剪刀”突击队在白俄罗斯普里皮亚特沼泽中执行侦察任务时被苏联红军死死围住。眼看突击队就要被消灭了,这时德军运输机空投了一批武器。“大剪刀”突击队获得这种武器后如虎添翼,向苏军阵地硬撞过来,居然奇迹般地突破了苏军的防线。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德国法西斯研制的“末日武器”———MP43JStG44突击步枪。二战爆发后,德国陆军技术部设想研制一种可像冲锋枪那样连发的步枪,这样可保持冲锋枪轻便的特点,且成本比传统步枪低得多。经过集思广益,黑内尔公司开发的MKb42(H)样枪被选中。它仍然保持7.92毫米口径,但所用弹药的长度缩短1J3,减少了装药量,使得枪支在全自动射击时更容易控制,然而希特勒却对MKb42(H)提不起丝毫兴趣。一战中当过下士的他使用过毛瑟式步枪,深信枪的射程是越大越好,而MKb42(H)的有效射程则比毛瑟枪退步了不少,致使德国技术人员苦心研制的、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MKb42(H)问世伊始就遭到国家元首的冷眼。陆军技术部深知希特勒脾气反复无常。该部借用了冲锋枪的名称———MP43来继续生产MKb42(H)。1943年,首批生产的一万支MP43样枪被送到正在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的德国SS第5“维京”装甲师进行实战检验,结果初露锋芒。各部队纷纷要求增加该枪的配备量。一些将领从前线回来向希特勒汇报战况时,极力赞扬了MP43的出色表现,并再三要求增加产量。此时希特勒才知自己受骗已久。庆幸的是,希特勒也了解到该枪的性能确实是非常出色,并亲自将MP43命名为突击步枪。就这样,枪械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员———突击步枪。1944年,MP43易名为StG44型,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德国44型突击步枪。
第十位:美国M14步枪
M14自动步枪是M1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师加兰德在二战后以M1为基础而开发出的,1957年投入使用,很快又于1968年被撤装掉。M14撤装源自越南战争。M14太长太重,在又热又潮的气候中使用很困难,再加上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弹过重,巡逻小分队的单兵携弹量有限。另外美军士兵所使用的M14大多数都只能单发射击,在近距离接敌时其火力难以与AK-47步枪抗衡。美国军方在M14暴露出这些问题时就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品,最终选择了小口径的M16突击步枪。
M14被取代并不能说明它的性能差,只是从现代战争的大环境而言,M14却是一种过时的武器。不过,M14依靠自身精度高和射程远的优势,却在狙击战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美军后来以M14改装成半自动狙击步枪,在战斗中表现良好。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为了对付反美武装的狙击手,驻伊美军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反狙击作战。M14狙击步枪在这里成了最主要的战争武器。如今,在菲律宾、波罗的海国家的军队中也可见到它的身影。
『拾』 二战时,美国用的枪能连发,为什么有些日本人的枪却只能打一枪拉一下枪栓
在二战时期,美日两国在配备给陆军制式武器中,所用的步兵枪械是存在代差的,美国陆军所配备的是半自动步枪,而日本陆军所配备的是栓动式步枪,半自动步枪可以连发,栓动式步枪却只能打一枪拉一下枪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美军在二战中战斗力首屈一指,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二战时期参战的各国陆军中,只有德国配备的STG44突击步枪,以及美国陆军所配备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包括日本在内的各主要参战国,都是使用的栓式步枪。 这是美军在二战中表现的最为强大,火力威猛的原因之一。
在二战中,美国以其强大的生产力和军工体系,在战争进程中,以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强有力的火炮支援,连发射击的步枪,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在师法西欧列强的日本,虽然在后期也开始直接仿制加兰德,制造了百式冲锋枪,但是在缺少资源以及各种条件的制约下,日本不得不以士兵的生命为代价,以栓动式的三八式步枪对抗配备有半自动步枪的美国展开阵地争夺的殊死搏斗,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