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欧美近几年有哪些关于男同志的电影啊全告诉我.谢啦
美国: 《A.Single.Man》 《米尔克传》 《费城故事》 《抱紧眼前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男国少年梦》 《迫近之日》 《闪亮的日子》 《断背山》(完美的感情诠释) 《欲盖弄潮》 《旅程》 《我盛大的同志婚礼》 《天雷钩动地火》 《between love & good bye(爱别一线间/相爱到分手/爱与分手间)》(悲剧) 《外出就餐》1、2、3 《错爱Starcrossed》 《GAY新世界》(九十年代末美国同志生活真实写照) 《亚历山大大帝》
其他国家: 《皮囊》(SKINS)英国 《少许灰烬》英国 《王尔德》 英国 《全蚀狂爱》(诗人魏尔伦和兰波的故事) 《莫里斯的情人》英国 《不良教育》西班牙 《对她说》 (阿莫多瓦) 《烈焰焚币》阿根廷 《暹罗之恋》又名《爱在暹罗》泰国 《曼谷之恋》泰国 (讲警察和杀手的,不同于《暹罗之恋》) 《致命切割》泰国 《军官与少年》荷兰 《夏日暴风雨》德国 《我的军中情人》以色列 《困惑天使心》美国、比利时 《克洛伊》美国、加拿大 《巴黎小情歌》法国 《只是爱的问题》法国 《婚礼变奏曲》西班牙 《极地爱恋/Antarctica》以色列 《甜蜜爱丽丝》 《青春梦旅人》 《追忆似水年华》 《当男人爱上男人》 《杀手的童贞》 《我偷窥,所以我存在》 《寂寞17岁》 《性别差异》 《G档案》 《男生爱的学府》 《无因的反叛》 《鸟人》 《你好,再见,Ciao》 《养子十五岁》瑞典 《我为兄狂》法国 《心太羁》(关于英国大文蒙王尔德的真实写照)
㈡ 一部与钢琴有关的电影
琴谜变奏曲
[小女孩和钢琴家的故事—法国故事片]
◎译 名 琴谜变奏曲[小女孩和钢琴家的故事—法国故事片DVD中字幕]
◎片 名 The Page Turner
◎年 代 2006
◎国 家 法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法语
◎字 幕 中英文
◎导 演 丹尼斯·德库尔 Denis Dercourt
◎主 演 凯瑟琳·弗洛 Catherine Frot ..... Ariane Fouchécourt
André Marcon ..... Werker
夏维尔·德·高依本 Xavier De Guillebon ..... Laurent
帕斯卡·格利高里 Pascal Greggory ..... Mr. Fouchécourt
Jacques Bonnaffé ..... Monsieur Prouvost
Clotilde Mollet ..... Virgignie
克里斯汀·西蒂 Christine Citti ..... Madame Prouvost
黛博拉·弗朗索瓦 Déborah Fran?ois ..... Mélanie Prouvost
◎简 介
影片主人公梅拉妮生活在法国外省的一个小城里,她的父亲是个肉食店老板。梅拉妮从10几岁时就表现出独到的钢琴天赋,于是去参加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怎奈评审团主席、一位名声显赫的钢琴家态度傲慢无礼,梅拉妮的发挥因此受到影响,与音乐学院失之交臂。而这段经历,更让梅拉妮年轻的心灵伤痛不已,由此梅拉妮决定放弃钢琴。
时光飞逝,10年后,梅拉妮到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实习,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律师事务所的老板弗西古就是让她诀别钢琴的那位评审团主席的丈夫。很快,梅拉妮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对事业的忠诚给弗西古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请她到家中看管自己的儿子。于是,梅拉妮和弗西古太太不期而遇,带着复杂的心绪,梅拉妮在欣赏这位钢琴家美妙旋律的同时,还为她翻谱,一切还不只如此,复仇的巨浪开始在梅拉妮的胸中暗自涌动……
㈢ 琴谜变奏曲的介绍
琴谜变奏曲,影片主人公梅拉妮生活在法国外省的一个小城里,她的父亲是个肉食店老板。梅拉妮从10几岁时就表现出独到的钢琴天赋,于是去参加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怎奈评审团主席、一位名声显赫的钢琴家态度傲慢无礼,梅拉妮的发挥因此受到影响,与音乐学院失之交臂。而这段经历,更让梅拉妮年轻的心灵伤痛不已,由此梅拉妮决定放弃钢琴。
㈣ 《哥德堡变奏曲》在《沉默的羔羊中》中的运用
你去听听就知道了。哥德堡变奏曲原曲的旋律雍容大度,而电影本身的主题是灰色,黑暗的,两者同时出现给了观众一个心理和视觉上的对比,跟容易产生对汉尼伯尔医生的同情(第二部续集和小说中有叙述),在一个歪曲的现实中,恶魔和罪犯有时对社会的危害要比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要小的多,这也是这部电影对人们最大的启示。
巴赫 Bach -哥德堡变奏曲(转贴)
J. S.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键盘作品,大约作于1741-1742年间,其间巴赫在莱比锡,视力已开始减退。这部伟大的变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Sriamit Verschiedenen Ver鋘derungen),1742年出版,此作为巴赫的学生哥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当时驻在德累斯顿的俄国使臣凯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轻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调弥撒》献给凯瑟林,因此而获得“宫廷音乐家”的封号。1741-1742年间,凯瑟林居住在莱比锡,让哥德堡师从巴赫,学习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时就需哥德堡为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帮助谱曲。巴赫当时作成这部变奏曲之后,凯瑟林送他一只装满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谢。
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这部作品,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以卡农的方式表达:一位齐声的卡农,二为二度卡农,三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第一曾与第二层键盘交替。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速度分为前后两半,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萨拉班德舞曲的主题开头,第32段是经过30段变奏后和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简单主题经过30段变奏后,已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其间30段变奏分别是:1.使用第一层键盘,二声部,前奏曲风格,拍子和调性与主题类同。2.三声部,实用第一层键盘,上二声部暗示主题,低音不随基本旋律。3.卡农,三声部,实用第一层键盘;4.模仿前一变奏。5.第一、第二层键盘交替表达。6.第一层键盘的二度卡农。7.第一、二层键盘交替表达,西西里舞曲风格。8.使用第二层键盘,二声部,活泼的托卡它风格。9.使用第一层键盘的三度卡农,三声部。10.第一层键盘,四声部的小赋格。11.使用第二层键盘的托卡它风格。12.第一层键盘,四度卡农。13.使用第二层键盘,抒情风格。14.使用第二层键盘,活泼的前奏曲风格。15.由原来一直的G大调转为G小调,第一层键盘,五度转位卡农,行板。16.又变成G大调,前半部慢后半部快,序曲,把法国风格序曲的三段式改为两部:前半部为二声部前奏曲风格,行板;后半部为三声部小赋格,快板。17.使用第二层键盘,二声部的托卡它风格。18.使用第一层键盘的六度卡农。19.使用第一层键盘,舞曲风格,三声部。20.使用第二层键盘,具华丽的技巧。21.七度卡农,部分使用半音阶。22.托卡它风格,宁静的调子。23.使用第二层键盘,模仿对位方式。24.八度卡农,使用第一层键盘。25.变成G小调,使用第二层键盘,浪漫的幻想曲性质,偏重于半音阶技法。26.恢复G大调,前奏曲风格,慢拍和快拍子之间的旋律对比。27.使用第二层键盘,九度卡农。28.使用一贯的震音发挥华丽效果。29.主调音乐样式,第一、第二层键盘交替。30.使用第一键盘,标记是Quodlibet。Quodlibet是起源于中世纪的演唱方式,一种组阁数首熟悉的民歌的乐曲。这里使用了17世纪意大利流行的民歌《被甘蓝和芜菁所追赶》和德国民歌《离开家已有许久》,使两者旋律以对位的方式互为缠绕。
哥德堡变奏曲下载地址(免费,不过要注册)
http://bbs.hrhythm.com/thread-19731-1-6.html
http://bbs.hrhythm.com/thread-21441-1-6.html(管风琴版)
㈤ 普塞尔主题变奏曲》又名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1.这首变奏与赋格曲原是布里顿受英国教育部委托为科教纪录影片 《管弦乐队的乐器》而谱写的音乐。
2.其实该曲的曲名叫“普塞尔主题变奏曲”。该影片放映后,受到普遍欢迎,它不仅使广大青少年得益匪浅,甚至对具有较多音乐知识的听众来说也不啻为一种美好的享受。
3.人们从这部作品中,领略到布里顿使一项平凡的日常工作——写电影配乐,升华为技巧娴熟、精细微妙的艺术创作。
㈥ 从梅兰妮的复仇看西方文明如何残忍
在大家对于邓玉娇事件的愤怒之中,我恰好看了法国影片《琴迷变奏曲》(又名《翻琴谱的女孩》)。两者看似没什么联系,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着深刻关联的,这就是:除非意外事件,任何人为的伤害(杀人更不用说),都与复仇有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然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如何不被伤害,如何对待侵犯者,以及,你(例如“我们”)为什么对侵犯总是逆来顺受,而她(例如邓玉娇)为什么会选择强烈的对抗或者反击。 每个残酷的事件背后,往往都是一连串的复仇的心理准备,而事件本身就是复仇火焰的猛然升腾。复仇或者报复,可以涵盖几乎所有的暴力或者恐怖事件,包括正当防卫中出现的对于致害人的严重伤害或者致其死亡,行为人出手的力量、角度、使用的工具、激愤程度,等等,往往决定于他对社会的认知以及精神状态,这其实就是说,个人总是被其身处的社会所决定。面对社会的各种不利的可能性,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勇敢”的。你要下手,你就得具备某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包括精神病的因素)。只有这样,一个偶然的诱因,才能激发出巨大而惊人的愤怒。尤其是自杀与杀他,这些严重事件的前因后果,必然会与社会环境、精神分析有关。因此,对于一个严重事件,其细节绝非一张司法裁判书可以勾勒得清楚的。而电影,就像小说一样,能够弥补叙事上的缺憾。法律规范是普适的,它寥寥几笔,直接指向事件本身;而艺术作品是个性化的,它允许洋洋洒洒,足以将整个事件的背景铺陈渲染出来。 《琴迷变奏曲》是一部典型的法国影片。古典、优雅、细腻、感人。然而,古典之中有浮躁,优雅之中有残忍,细腻之中有粗粝,感人之中有悲叹。它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复仇的故事。因为复仇,整部影片始终暗藏杀机。 故事一开始,是小梅兰妮躺在自己的床上,被子仿佛就是钢琴,她非常满足而舒适地,用灵巧的手指想象着比划弹奏。小梅兰妮的父母是为人和善,很受顾客信任的肉贩,她的父亲手艺娴熟,刀功很好,然而,切割鲜肉的镜头与钢琴曲的古典色调搭配,显得格外紧张和残酷,它预示着这部影片与暴力有关。 果然,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小梅兰妮一家人坐在餐桌边,谈论她即将钢琴考试的事情。她的母亲自豪地说:梅兰妮一定会顺利通过考试。而她的父亲则显得对考试结果无所谓,他说:“我喜欢你弹钢琴的样子。假如你这次没有通过考试,我们会继续为你请家教。”这是一个温馨的、彼此关爱的家庭,尽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况且,小梅兰妮是一个聪明、漂亮、懂事的孩子,而且,表现出了艺术上的非凡潜质。然而,第二天的钢琴考试,由于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彻底改变了小梅兰妮的性格和命运。 五位主考官中,其中一位是大家十分仰慕的著名女钢琴家。在小梅兰妮开始演奏的时候,除了女钢琴家有些心不在焉外,其他主考官听得非常认真,而且频频点头赞许。女钢琴家之所以稍微有些心不在焉,是因为进入考室之前,有人拿着她的照片,请她签名,但被拒绝,她说:“请等一会儿。”显然,女钢琴家的情绪受到了干扰。小梅兰妮在主考官们的赞许中,演奏十分流畅,她的嘴角也挂着期待胜利的,对自己非常满意的微笑。然而,她的微笑马上停下来了。那位女钢琴家的粉丝还是懵里懵懂地推门进来了。女钢琴家示意她可以过来签名。在签名的时候,小梅兰妮愤怒了。因为她的演奏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影响。小梅兰妮干脆停了下来,琴声戛然而止。女钢琴家的粉丝走了之后,钢琴家努力让自己恢复了平静。她对小梅兰妮说道:“亲爱的,不要停下来。”尽管如此,受了刺激的小梅兰妮指法大乱,后面的演奏显得格外窒塞而僵硬。主考官们开始摇头以示可惜。勉强结束演奏之后,小梅兰妮用悲哀而愤怒的眼神盯着女钢琴家,她好像在无声地指控女钢琴家:“我记住你了,今后你必受报应!”然后,小梅兰妮没有任何礼貌的表示,就默默地走出了考室。 走出考室的小梅兰妮内心悲愤得不能自已,她满脸屈辱的泪水,陪考的母亲被她吓得不敢吱声。小梅兰妮走到一位正在弹奏钢琴的女考生的跟前,猛地推倒钢琴的翻盖,差点将那个胖女孩的双手砸住。回家之后,小梅兰妮锁住了钢琴。 影片用开始的十来分钟的序曲将整个故事的主旨和盘托出。其表现手法堪称一流。接下来,小梅兰妮长大了,她找到了一家律师所工作,然后,她再利用机会,到一名律师家中做保姆的工作。这名律师需要有人陪伴自己因为车祸而影响到工作能力的妻子,并照顾自己的孩子。律师的妻子是一位了不起的杰出的钢琴演奏家,律师的孩子是一个天才的钢琴少年。小梅兰妮的报复计划开始实施。而且,非常顺利。她让那个钢琴少年的手指受到摧残,前途可能被毁,让钢琴演奏家一败涂地,精神崩溃,最后晕倒在地。而这位艺术家,原来就是曾经的五位主考官中的那位著名女钢琴家。女钢琴家一家人直到影片结尾,也无法搞清楚,那个让他们的家庭毁灭性破碎的,他们一度格外信任甚至依赖的女孩,原来是长大成人的小梅兰妮。 梅兰妮不仅报复了女钢琴家一家人,而且,她似乎还想将怨恨和陷害送给所有那些试图伤害她的人。一位与女钢琴家配合的大提琴家,一直想对梅兰妮示好,有一次想占点梅兰妮的便宜,他从背后抱住她,抚摸她的胸部,看起来温柔的梅兰妮并没有拒绝他,好像还很配合。实际上,她正在暗中用力,最后,她用大提琴的支架的尖端,狠命地朝大提琴家的脚背戳去,一直刺穿脚板。这是她的报复心理必然朝向暴力化的真实写照。这小姑娘已经被仇恨整个地支配了。 《琴迷变奏曲》是一部精雕细琢的完美之作。艺术和复仇事件浑然一体,钢琴的节奏变换暗合着主人公心灵的跌宕起伏。影片告诉我们:人性、人心是复杂而脆弱的,且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真诚不一定有回报,善良也不一定得公道。你对张三的一个不经意的善意,可能是对李四的一个巨大的心理摧残。所以,即使我们身处一个非常文明、宽容的好社会,我们对待他人也要十分认真和诚实,否则,引发的暴力与残酷将是我们难以预料的。 法国人的痛苦是其文明过于优雅的痛苦,是“豌豆公主”由于过分娇嫩水灵而导致的不适。对于一个优雅的文明来说,引起暴力与残酷的,最大的原因可能来自自私自利与麻木不仁,而漠视他人的内心感受。尽管影片中的女钢琴家并非一个自私自利与麻木不仁的人,相反,她非常善良,然而,她在迷恋的艺术之外,仍然难免受到名利思想的侵扰。艺术就是艺术,商业就是商业,两者本来是应该井水不犯河水的。当名利侵入艺术的体内,名利就成为了吞噬心灵的病毒。影片中的女钢琴家亦不例外。签名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 看完此片,我的最大感受是:中国人不可能拍出这样细腻的影片。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功利,太商业,太需要娱(愚)乐,太不在乎他人的内心,太欠缺思考。弥漫在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的,都是急功近利的贪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和不满。同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很多人已经丧失了人性和人心。因此,复仇对于法国人来说可能是极其偶然的,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则纯属必然和正常;而且,我们对复仇已经习以为常,这又导致了我们对于引发复仇事件的根源丧失了起码的敏感。最终,艺术的反讽功能也随之沦丧,惟一起作用的,只剩下生硬的权力机制了。所以,我们的所谓“艺术”、“作品”之类总要掉入意识形态“元叙事”的俗套。包括我们的愤怒,也成为了一种不经大脑思考的“作品”。
㈦ 变奏曲(Variation)简介
变奏曲(Variation)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变奏曲。
管弦乐曲《森吉德马》前后两段旋律相同,而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和伴奏音型起了变化,就是用了变奏手法。第一段轻柔缓慢,气息宽广,描写辽阔壮丽的草原景色。第二段速度转快,节奏活跃,描写草原人民的愉快生活。
这种保持原来的旋律,而变化音乐语言中其他因素的变奏手法,叫做固定旋律变奏。另一种常用的变奏手法是装饰变奏。装饰变奏只是保持主题的旋律骨架。而变化旋律的细节,也就是用装饰音把原来的旋律进行加工,同时也可以变化音乐语言中的其他因素,如速度、力度、节奏、音色、伴奏音型等等。
贝多芬所作《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开头的主题,描写雨过天晴时牧人欢乐的歌声。贝多芬发展这个主题时.既用了固定旋律变奏手法,又用了装饰变奏手法。主题后紧跟着的两次固定旋律变奏,同一个旋律,一次比一次移低八度,伴奏音型一次比一次加速,力度则一次比一次加强,从而使欢快的情绪逐步加深。后来这个主题再一次出现时,改用了装饰变奏的手法,在旋律音与旋律音之间,加进了装饰音,把原来的旋律装饰得更加流利欢畅。
以上这两个例子,仅是在乐曲中采用了变奏手法,如果在一首乐曲中,有系统地用变奏的手法来发展主题,那就叫变奏曲。变奏曲的原则是:先奏出完整的主题,然后依次演奏一个一个变奏。变奏的次数可多可少,少则三四次,多则二三十次。十七、十八世纪的组曲中,一首舞曲的后面往往紧跟着同一舞曲的变化反复,称为“复奏”。这种包含主题和一个变奏的舞曲,是变奏曲的前身。
巴赫的《b小调乐队组曲》中的波兰舞曲就是。这首曲子是由长笛和弦乐器演奏的。长笛和第一小提琴演奏旋律,其他乐器演奏和声。后面紧跟着这个舞曲的“复奏”,同样的旋律移到低音部,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长笛吹另一个流畅的旋律,和它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一种固定旋律的变奏手法。复奏以后,又回到原来的舞曲,也就是说,变奏以后,又回到了主题。
也就是说,变奏以后,又回到了主题。贝多芬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因为音乐热情奔放、充满 英雄气概,而被称为“热情奏鸣曲”。其中第二乐章是一首变奏曲。抒情歌唱性的主题,象一首宁静而严肃的歌曲,表现出凝神思索的形象。主题的节奏是沉着的,严肃的,基本上一拍一个和弦。下面四个变奏用装饰变奏的手法来发展这个主题。从第一变奏到第三变奏,节奏逐渐加快,从一拍两个音、一拍四个音,到一拍八个音,表现从沉思中活动起来的精神境界。第三变奏是节奏的高潮,逐渐滋长的希望,达到了神采飞扬的境地。第四变奏回复了主题的节奏,但低音区和高音区的对照,犹如向深沉的内心投进了光亮,使人从沉思默想中振奋起来。突然,一个强烈的不协和弦打破了沉寂,导向热情奔放的第三乐章,它和第二乐章是紧密相连的。
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的第四乐章也是变奏曲。变奏曲的主题是他创作的歌曲《鳟鱼》,所以这首五重奏又被称作《鳟鱼钢琴五重奏》。钢琴五重奏通常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演奏的,但这首五重奏不用第二小提琴而用了低音提琴。第四乐章包含《鳟鱼》主题和五个变奏,每个变奏基本上保持着主题的旋律,主要是用固定旋律的变奏手法来发展主题的。在主题中,旋律由小提琴奏出。在五个变奏中,旋律分别由钢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最后,在尾声中,主题第一段的旋律由小提琴和大提琴一问一答轮流演奏,钢琴上并且出现了歌曲《鳟鱼》中描写鳟鱼戏水的伴奏音型。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它的第二乐章也是一首固定旋律变奏曲。主题是西班牙阿斯土里亚斯省的一首舞蹈歌曲,叫做《黄昏舞曲》。在变奏发展中,作者绚丽多彩的配器手法,赋予丰富的色彩变化。在主题和四个变奏中,歌唱性的旋律分别由圆号、大提琴、英国管、木管乐器加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加大提琴演奏。四个变奏除了第一变奏以外,为了造成和声色彩变化,在结构上都有一些扩充。
复变奏曲包含两个主题的变奏曲,也就是双主题变奏曲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结构:
第一种,先出现两个主题,然后依次出现两个主题的一系列变奏;
第二种,先出现第一主题和它的一系列变奏,然后出现第二主题和它的一系列变奏。
现以后一种类型的双主题变奏曲——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为例。这首幻想曲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两个俄罗斯民间主题,渲染成一幅民间风俗生活的图画,是俄罗斯民族交响音乐的奠基作品。第一主题出现在短短的引子以后,是俄罗斯民间的一首婚礼歌曲,原来的歌词是:“森林后,黑暗的森林后,一片绿色的小花园后,飞起一群天鹅。……”这个主题的曲调淳朴优美,由弦乐器齐奏。第一主题后面紧跟着三个变奏,用支声复调来衬托原来的旋律。所谓支声复调,就是在主旋律的上下,加进和主旋律时而平行、时而分离的陪衬旋律,是民间音乐中常用的手法。第二主题采用俄罗斯民间的卡玛林斯卡亚舞曲,这是一种两拍 子的、欢快的舞曲。
第二主题的一系列变奏,也广泛运用了支声复调的手法。格林卡在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题之间,找到了音调上的内在联系,因此在第二主题的变奏中,很自然地引进了第一主题开始的旋律。在第二主题的一系列变奏以后,又继续变奏第一主题,最后又 是第二主题的继续变奏。末段速度转快,全曲在生动热烈的 气氛中结束。
固定低音:以4~8小节的低音旋律或和弦进行为主题(前者如J.S.巴赫的c小调《帕萨卡里亚》,后者如他的d小调《恰空》),当主题不断反复时,上方声部蜿蜒不绝地变化复调结构与和声织体。在巴罗克时期的组曲中,有些舞曲反复演奏时,往往将旋律加以装饰,或同时改变其织体,称为“复奏变奏曲”。
装饰:将一个结构完整(通常为二段式)的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奏。常用的变奏手法有:
1,装饰主题的旋律,并改变其织体;
2,保持主题的旋律,而改变其和声与织体;
3,改变主题的速度、节拍、节奏、调性、调式;
4,从单调体变为复调体(卡农、赋格)等。固定低音变奏曲,主题和变奏是连续不断地发展的;装饰变奏曲的主题和每个变奏都是结构完整的段落,变奏少则3、4次,多则几十次(L.van贝多芬的《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多达33次),除了从主调体变为复调体的变奏外,主题结构都保持不变。
自由:不仅主题的结构常起根本的变化,主题的性格和体裁也变幻不定(如从抒情性变为谐谑性,从进行曲变为舞曲等);保持不变的,只是主题的个别音调和若干和声轮廓,因此又称“性格变奏曲”。R.舒曼的《交响练习曲》是性格变奏曲最早的范例。
19世纪末叶的标题音乐常利用性格变奏曲移步换形的特点来揭示特定的标题内容。如R.施特劳斯的《堂吉诃德》(1897),主题带有骑士性格,各个变奏描绘了堂吉诃德的10次奇遇,终曲则描写了他的死亡。
在V.丹第的《伊斯塔尔变奏曲》中,甚至运用了独特的倒装变奏的形式,从最复杂的变奏开始,随后的一系列变奏描写伊斯塔尔在经过七重门时所受到的考验,最后才出现齐奏的主题。
在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中,往往同时运用装饰变奏和自由变奏,如П.И.柴科夫斯基为大提琴和乐队写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变奏曲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声乐曲或器乐曲),如:A.亚当的《莫扎特主题变奏曲》(花腔女高音独唱曲)、巴赫的《戈尔德贝格变奏曲》;变奏曲也可作为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室内乐、组曲等套曲的一个乐章,并常用于慢乐章,如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的第2乐章。某些变奏曲,按其艺术构思将一系列变奏划分为几个部分,因而使变奏曲具有组曲的性质,如С.В.拉赫玛尼诺夫为钢琴和乐队而写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见变奏曲式)。
《戈德堡变奏曲》应该算是巴赫诸多钢琴独奏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部,编号为BWV988。名气与声望上可以与“平均律”相提并论,音律的美感很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当初巴赫在创作它的时候就对这部作品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一首为音乐爱好者消遣用的各种咏叹调以及变奏”。其实这部作品属于巴赫《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写于 1741-1742年间。当时巴赫身处莱比锡,五十多岁的他视力开始逐渐衰退,但艺术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创作风格越发纯熟。这部变奏曲问世之初巴赫为它定的标题是《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而后人根据其有趣的创作背景把这作品称为《戈德堡变奏曲》。
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这部作品,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以卡农的方式表达:一位齐声的卡农,二为二度卡农,三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第一层与第二层键盘交替。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速度分为前后两半,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萨拉班德舞曲的主题开头,第32段是经过30段变奏后和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简单主题经过30段变奏后,已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
贝多芬写过两首著名的变奏曲。一首是作于1802年,主题采自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OP.43,1801年)的《降E大调变奏曲》(OP.35),该作品内有变奏和赋格15段,被称为《普罗米修斯变奏曲》。这一主题后来又用于《英雄交响乐》的最后乐章,因此,该曲还被称为《英雄变奏曲》。此曲风格雄壮豪迈,技巧辉煌丰富,贝多芬将即兴手法和赋格处理紧密结合,体现了钢琴曲的交响气势。
另一首是作于1823年的《迪阿贝利变奏曲》。奥地利作曲家兼出版家迪阿贝利创作了一首圆舞曲,并邀请50位音乐家根据此主题各创作一首变奏曲,合成一部集体创作集,以爱国艺术家协会的名义出版。参加此项活动的音乐家包括了贝多芬、舒伯特、车尔尼、胡梅尔和年仅11岁的李斯特。迪阿贝利是一位相当成功的音乐出版家,但却只是一个平庸的作曲家,当时贝多芬接到迪阿贝利这个主题时曾大笑,讥讽这是“擦鞋匠的破布”,认为这是一首极粗俗、无聊、幼稚的圆舞曲,拒绝参加“爱国艺术家协会”。后来同意单独给贝多芬出版,他才答应为迪阿贝利写一首六至八段的变奏曲。但是,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的乐思滚滚而来,一下写了33首,比他1807年创作的有32段变奏的c小调变奏曲还要多。因篇幅过大,歪打正着,正好单独成册,作为上卷。其余音乐家的作品合为下卷。
贝多芬是在53岁的时候创作此曲的,这也是他创作出许多伟大作品的鼎盛时期。也许是创作的构思早已深埋在贝多芬的心里,一但遇上合适的环境,音乐的种子马上破土而出,他的创作仿若下笔有神,挡不住的音乐灵感令他一下子就创作了33首优秀的变奏曲。这部作品是继巴赫《哥尔德堡变奏曲》后,又一部传世的经典钢琴变奏作品。这部出色的钢琴变奏作品,自1824年出版后却更遭到了数年乏人问津的尴尬命运。直到由19世纪著名的指挥家、钢琴家彪罗对《迪阿贝利变奏曲》作了大量的推广工作,成功地激起了人们对该曲的兴趣。
贝多芬高超的创作技巧和极富创造性的手法在《迪阿贝利变奏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彪罗认为不应只简单地把这部作品看作是一系列精彩的变奏,应更深地发掘作品的内涵——在作品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贝多芬思想的进化和对声音的想象力,整个音响世界的意象被勾勒出来,这部作品反映的是他天才般音乐“小宇宙”的无限潜能。在第31变奏中,人们会看到巴赫所写的柔板的再现,随后的两重赋格变奏非常类似亨德尔时代的复活。最后三段变奏构成了过去音乐世界的重演。除c小调的第9和第28至31变奏以及降E大调的第32的赋格变奏外,整曲都采用C大调。第23变奏采用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的主题,但这并未打乱变奏形式的逻辑。舒曼曾称这部变奏曲是贝多芬用钢琴对听众的永别。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表现出高深的技巧,因此它被称为音乐史上无与伦比的著名变奏曲。《迪阿贝利变奏曲》表现出古典主义的宏伟气势,贝多芬将原本平庸无趣的圆舞曲主题打造成华丽典雅的音乐殿堂。只有巴赫的《哥尔德堡变奏曲》以及独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五乐章主题加32个变奏的《夏空舞曲》才能与之媲美。
《海顿主题变奏曲》也叫做《圣安东尼变奏曲》,勃拉姆斯以奥地利朝圣歌曲《圣安东尼赞歌》为主题创作而成。这是当时颇为流行的曲调,海顿的一首管乐嬉游曲也用了《圣安东尼赞歌》的主题,为了让听众更好地区分,因此勃拉姆斯把作品命名为《海顿主题变奏曲》。此曲有两种演奏的形式,可用于乐队演奏,也可以用于两架钢琴演奏。全曲共有八段变奏,并有一个帕萨卡里亚舞曲式的结尾。《海顿主题变奏曲》于1873年初在维也纳首演。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非常尊重和敬重自己的作曲老师——布里奇。1937年,他自老师布里奇《三首牧歌》中第二首的主题加以变奏,创作了这部管弦乐作品。全曲共十段,为了使听众便于理解各段变奏都加了注解:柔板、进行曲、浪漫曲、意大利曲调、布列舞、古典曲、维也纳圆舞曲、无穷动、送葬进行曲、歌曲与赋格。1937年,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成功首演。
1934年,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用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最后一首的主题,创作了钢琴与乐队的变奏曲。有关这部作品的创作经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有一次,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好朋友、俄国著名钢琴家莫伊赛维奇共进晚餐。两人都是大名鼎鼎的钢琴家,席间,他们谈及《帕格尼尼狂想曲》中第二十四变奏曲的演奏方法。这段音乐以和弦跳音写成,技巧极高并很难演奏。拉赫玛尼诺夫正搔首踌躇如何表现音乐,侍者送上一盘饮料,不过他却无心品尝。莫伊赛维奇笑道:“欲使跳音得心应手,何不饮用薄荷奶油?”拉赫玛尼诺夫停下思考,顺手取了一杯,一饮而下。随后坐到钢琴前弹奏起来,刚才想不通的弹奏方式,仿佛一下子全部开窍,弹奏得完美无瑕。自此以后,拉赫玛尼诺夫每次上台演奏此曲,必先饮薄荷奶油一杯。因此,这首曲子也叫《薄荷奶油变奏曲》
1712年,奥地利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克莱斯勒,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塔蒂尼的变奏曲改编成《科列里主题变奏曲》。原曲名为《据科列里极其优美的加沃特的运弓技法——小提琴的五十个变奏》,但这个曲名太长而且显啰嗦,因此重新命名为《科列里主题变奏曲》。这个变奏主题源自意大利早期小提琴乐派的代表人物——科列里,他所作的《小提琴奏鸣曲集》第十首第四乐章中的《加沃特舞曲》。乐曲由主题与三个变奏构成。主题旋律跳跃欢快,具有较强的舞曲性质。第一变奏采用琶音奏法,轻捷而流畅。第二变奏用跳进音程和颤音相结合的奏法,活泼优美,有着鲜明的加沃特舞曲的特点。第三变奏采用和弦奏法,间断有力,生气勃勃,使乐曲形成了一个高潮。最后,乐曲将主题重奏一遍结束。
法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拉莫,为其《新编古钢琴组曲集》中的第七首,改编成了变奏曲,命名为《加沃特与六个变奏》。乐曲由一个主题和六个变奏组成。第一变奏用左手的和弦奏出,右手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走句装饰。第二变奏将左、右手的两部分加以调换。第三变奏中上声部的主旋律与构成对位的低声部相互交织,中声部则继续奏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走句。第四变奏采用轻快而较强的节奏。第五变奏采用分散和弦式进行与同音反复进行。最后的第六变奏用右手奏出和弦,并由上声部的和弦连成主旋律,而以用左手奏出的乐音为其衬托。
值得一提的是,拉莫不仅是一位作曲家,还是一位音乐改革家。他在自然音响的体系基础上,创立了现代和声体系,建立了和声体系转位法,也就是说拉莫建立了和声和古典转调的程序。当时对位法非常盛行,即几个旋律平行展开,在垂直的方向获得了意外的和弦,从而产生了“拉莫法制”。拉莫在理论上创立了和弦、和弦移位、基本和声功能学说,又是第一个论证主调和声音乐的人,并通过丰富的创作实践,整理为系统化的体系,为音乐理论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德彪西认为:“只有拉莫才是法国真正的第一位音乐家”。
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题献给他的好朋友、著名大提琴家菲芩哈根,该曲于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洛可可”一词,源于法语ro-caill,意思为“贝壳形”。是法国十八世纪中叶,庭院布置、室内装饰多方面的一种实用的艺术风格,其特点为强调富丽堂皇的外形和纤巧繁琐的装饰,在具体运用中强调不对称的各种漩涡形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在音乐上常指巴洛克至古典乐派过渡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曲名意在表明乐曲按照莫扎特的风格写成。曲调流丽安逸,具有和莫扎特作品相似的诗意,同时也表现出柴可夫斯基的艺术个性,以及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1879年,李斯特听了这部作品后赞叹道:“瞧,终于又听到音乐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由一个主题与八个变奏组成,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音乐特点。由于这部作品是一首经典的变奏曲,所以版本也很多,但大提琴家菲芩哈根编定、演奏的版本流传最广。除了上述介绍的作品,著名的变奏曲还有:帕格尼尼的《摩西主题变奏曲》、柯达伊的《孔雀变奏曲》、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那坡里民歌主题幻想曲与变奏曲》、《魔笛主题变奏曲》等等。
在中国民间音乐中,加花变奏法是旋律发展的重要手法之一。用装饰音把旋律装饰起来,使其更为丰富。加花变奏的手法有两种:一是原板变奏,保持结构而使骨干音提前或延迟出现;二是增减板变奏,扩充或压缩节拍,增减速度放慢,减板速度加快,民间称之为“快减慢繁”法。江南丝竹,古曲《春江花月夜》都有此类的变奏手法。
㈧ 吉他曲--爱的罗曼史(变奏曲) 哪个大师叫什么名
耶佩斯生在洛尔卡,4岁开始学习吉他;1939年至1946年在“瓦伦西亚音乐学院”师从阿森西奥教授,1947年在马德里首演《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获得成功,1950年入巴黎大学学习东方艺术和英国诗歌,1952年为法国电影《被禁止的游戏》配乐并演奏吉他而一举成名,其中《爱的罗曼斯》更是风靡全球。1963年开始使用十弦吉他。1980年获西班牙国王授予的艺术金质奖。
1952年,耶佩斯名声渐起,此时法国影片《被禁忌的游戏》的导演邀请耶佩斯为这部电影配乐(而且这部电影只用一把吉他为整部影片配乐)。耶佩斯便根据西班牙的一只传统民谣的旋律改编而成《爱的罗曼斯》吉他曲。随着电影的上映,这只曲子开始广为流传,并成为了许多著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浪漫曲(Romance)是体裁名称,在西班牙文艺史上专指简单明了的叙事性分节歌曲,常用来表现民族英雄故事或富有戏剧性的爱情故事。在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则是指动人的抒情歌曲。十九世纪以后,也兼指歌唱纯朴爱情的叙事性歌曲。乐曲优美纯朴的旋律与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溶和成一体,给人以极深的印象。《爱的罗曼斯》甚至成为古典吉他的代名词。 《爱的罗曼斯》有多种版本,一种是用完整再现开头乐段的单三部曲式构成;另一种是带有前奏、间奏部的。两种都采用中庸的快板速度。
㈨ 介绍几部和古典音乐有关的电影~
相关主题: 巴哈
片 名: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拍摄年代: 1967
出品国家: 意大利
相关主题: 巴哈
片 名: Bach's Fight for Freedom
拍摄年代: 1996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亨德尔
片 名: Handel's Last Chance
拍摄年代: 1996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维瓦尔蒂
片 名: VIVALDI
拍摄年代: 1987年
出品国家: 西德、意大利、加拿大合拍
相关主题: 莫扎特
片 名: Amadeus
拍摄年代: 1984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莫扎特
片 名: NOI TRE (THREE OF US)
拍摄年代: 1984
出品国家: 意大利
简 介: 莫扎特青年时代
相关主题: 莫扎特
片 名: MOZART
拍摄年代: 1976年
出品国家: 西德
相关主题: 贝多芬
片 名: Immortal Beloved
拍摄年代: 1994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拍摄年代: 1976
出品国家: 德国
相关主题: 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Lives Upstairs
拍摄年代: 1996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贝多芬
片 名: Un grand amour de Beethoven
拍摄年代: 1927
出品国家: 法国
相关主题: 贝多芬
片 名: Copying Beethoven
拍摄年代: 2006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罗西尼
片 名: Rossini's Ghost
拍摄年代: 1996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萧邦
片 名: 即兴曲 Impromptu
拍摄年代: 1990
出品国家: 美国
简 介: 萧邦与乔治·桑的爱情故事
相关主题: 萧邦
片 名: La Note bleue
拍摄年代: 1991
出品国家: 法国
简 介: 索菲·玛尔索饰演乔治·桑的女儿
相关主题: 舒曼
片 名: Songs of Love
拍摄年代: 1947年
出品国家: 美国
简 介: 克拉拉的故事 凯瑟琳·赫本主演
相关主题: 舒曼
片 名: Spring Symphony [春天交响曲]
拍摄年代: 1983年
出品国家: 德国
简 介: 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故事
相关主题: 舒勃特
片 名: LEISE FLEHEN MEINE LIEDER
拍摄年代: 1933
出品国家: 德奥合拍
简 介: 舒勃特未完成交响曲
相关主题: 舒勃特
片 名: Blossom Time
拍摄年代: 1934年
出品国家: 英国
相关主题: 舒勃特
片 名: Franz Schubert Notturuno
拍摄年代: 1987
出品国家: 奥地利
相关主题: 帕格尼尼
片 名: Paganini (克来默录音)
拍摄年代: 1989
出品国家: 德国
简 介: 克来默录音
相关主题: 李斯特
片 名: Song Without End
拍摄年代: 1960
出品国家: 美国
简 介: 李斯特的爱情故事
相关主题: 李斯特
片 名: Liszt's Rhapsody
拍摄年代: 1996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柴柯夫斯基
片 名: Tchaikovsky
拍摄年代: 1971
出品国家: 苏联
相关主题: 柴柯夫斯基
片 名: The Music Lovers
拍摄年代: 1971
出品国家: 英美合拍
简 介: 导演:Ken Russell 片长:122M
相关主题: 比才
片 名: Bizet's Dream
拍摄年代: 1995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瓦格纳
片 名: Richard et Cosima
拍摄年代: 1986
出品国家: 美国
简 介: 瓦格纳与李斯特的女儿Cosima爱情故事
相关主题: 瓦格纳
片 名: Meeting Venus
拍摄年代: 1991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瓦格纳
片 名: Ludwig
拍摄年代: 1973
出品国家: 法国、意大利、西德合拍
相关主题: 马勒
片 名: MAHLER
拍摄年代: 1974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马勒
片 名: Gustav Mahler: To Live, I Will Die
拍摄年代: 1987
出品国家: 奥地利
相关主题: 马勒
片 名: Death in Venice
拍摄年代: 1971
出品国家: 法国、意大利合拍
相关主题: 马勒
片 名: Bride of the Wind
拍摄年代: 2001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帕塞尔
片 名: England, my England
拍摄年代: 1995
出品国家: 英国
简 介: 英国作曲家帕塞尔(Purcell)的生平记录片
相关主题: 约翰·施特劳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拍摄年代: 1938
出品国家: 美国
相关主题: 约翰·施特劳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拍摄年代: 1955
相关主题: 约翰·施特劳斯
片 名: Strauss Family
拍摄年代: 1979
相关主题: 约翰·施特劳斯
片 名: Strauss: King of 3/4 Time
拍摄年代: 1995
㈩ 琴谜变奏曲的影片评价
㊣入选2006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
㊣2006金马影展影迷嘉年华选粹
㊣今年夏天最好看的电影!~《巴黎竞赛画报》
㊣悬疑紧张媲美新浪潮大导演夏布洛的作品~《巴黎人日报》
㊣具有厚度和复杂情感的佳片~《周日报》
㊣今年最具突破性的电影,一种如坐针毡的体验~《爱丁堡国际电影节》
㊣两位主角的表现太棒了!只有法国人才拍得出这样类型的电影~《英国周日邮报》
⊙导演丹尼斯德古: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赌局,你无法决定是小女孩赢了还是钢琴家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