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全速前进电影法国

全速前进电影法国

发布时间:2022-12-09 06:00:28

Ⅰ 电影《超级战舰》里的台词,全速前进,英文是All engines ahead __ 后面那个单词

full

full ahead是船舶用语,全速前进的意思

full astern是全速倒退的意思

Ⅱ 天空之城剧情简介

古老帝国拉比达是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巨大的机器岛,传说那里已经无人居住,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因此,无论军方还是海盗,都在找寻着这座传说中的飞行岛。

矿工帕克这天偶遇拉达比继承人希达,两人一见如故。因为希达身上有找寻拉比达帝国的重要物件飞行石,军方和海盗两帮人马都在追杀希达。帕克带着希达一起逃亡,最终都没有逃出军方的手中,希达被军队掳走了。

为救朋友,帕克只能选择与海盗合作。帕克与海盗成功救出了希达,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军方的邪恶计划。为了阻止军方邪恶计划的实施,他们和海盗一起踏上了寻找拉比达之旅。

(2)全速前进电影法国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简介

1、希达——配音 横泽启子

全名罗希达·多耶鲁·乌鲁·拉普达。希达是一位身世不明的少女。因为特务头领穆斯卡以调查拉普达为理由,而要求带她回总部协助调查,但在运送途中遇上空中海盗,双方因为争夺希达的飞行石而在飞船上发生枪战,希达为了逃避空中海盗及特务的追捕,因而从飞船上坠落地面,但幸好由于身上佩戴飞行石,所以平安降落地上,也因此被巴鲁发现。

后来两人成为军方及空中海贼追捕的对象。最后她才得知自己原来是拉普达的王室正统后裔。希达心地善良,但也不乏女性独有的的坚毅和不屈精神。在天空之城即将落入恶人之手时,希达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卫故国。

2、巴斯——配音 田中真弓

是一位住在有矿坑的小型城镇附近的少年,本作品的男主角,于矿山中担任实习的机械工人一职。父亲先前是飞行冒险家,在一次使用飞行船进行飞行冒险时,不慎被低气压卷入,但却成功突入到内部并意外发现到天空之城拉普达且成功拍摄到一幅照片,因而坚称天空之城拉普达确实存在,但当时众人对他的说法存疑,导致死前都一直被当成骗子。

巴鲁个人深信父亲对于拉普达的所言不假并决心承继父亲的遗志,愿望是自己制造一架小型飞机来寻找传说中的天空之城拉普达,作品中有一幕有带到这一架已经完成一部分的航空器。本身个性直接且豪爽,因从事矿工的因素而身强体壮;且具有超出一般同年龄小孩的运动细胞,亦有着优秀的眼力。每天早上起床后的例行公事则为放出自家楼顶饲养的鸽子及吹奏小喇叭。在本作品的最后,和希达一同前往希达的北方故乡肯德亚山谷。

3、罗穆斯卡——配音 寺田农

斯卡·保罗·乌鲁·拉普达。拉普达的王室另一支后裔,同时也是政府的情报机关特务,军阶是大佐,很有野心且了解拉普达的秘密,手枪射击技术相当出色。保罗在希腊语有从属的意味,所以他的名字有可能有暗示著“拉普达的副王”。最后自己被巴鲁和希达以毁灭的咒语解开飞行石时所产生的强光弄瞎了双眼,堕海身亡。穆斯卡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外表对人谦和有礼,实际上心狠手辣,心中暗藏邪恶的野心。

4、朵拉——配音 初井言荣

空中海贼的首领,旺盛的行动力与年龄不太搭调。从海贼船上的肖像得知,她年轻时十分漂亮。朵拉是个面恶心善的老海盗,精通天文地理和密码破解,做事雷厉风行。

5、查尔斯——配音 神山卓三

朵拉的长男。有着丰厚胡子的大男人,是个有无与伦比的力气的人。可以把胸部鼓起到衣服的扣子弹出去的人。喜欢的食物是布丁。

6、路易——配音 安原义人

朵拉的次男。留有一小撮的胡子,喜欢希达。喜欢的食物是肉馅饼。

7、亨利——配音 龟山助清

朵拉的三男。虎蛾号的成员。帽子时常把眼睛遮起来。在三兄弟中是唯一没有胡子,脸颊上长有雀斑。各自的名字的由来都是历代的法王的称号。

8、波姆爷爷——配音 常田富士男

巴鲁的友人,为一名在废弃矿坑里独自生活的老者,知晓著矿石知识与飞行石相关的传说。角色模特为宫崎骏的工作同事森康二及近藤喜文。

Ⅲ 《海底两万里》第六章“全速前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六章“全速前进”主要内容:

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博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

“怪物”非他,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内莫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罗纳克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3)全速前进电影法国扩展阅读

作品设定——书名

《海底两万里》或译为“海底历险记”“海底六万里”。“海底两万里”并非指海底以下两万里深的地方,而是鹦鹉螺号潜艇在海里航行两万里。“海底两万里”的“里”,也并不是一般定义的“里”(英文mile),它法文原文是lieue,中文正式译名为“里格”。

里格是古代欧洲国家惯用的长度标准之一,但却没有统一解释,在不同国家公制中各有不同。这个距离单位在作者凡尔纳的家乡法国,早已废弃不用,即使在使用期间也缺乏标准(它分别代表过10,000、12,000、13,200和14,400法制呎,约莫3,250~4,680米)。

由于英制的“里格”等于3英里,所以也有人将小说标题译为“海底六万里”。

Ⅳ 去他妈的鱼雷加大马力全速前进,是什么电影的对白

原句是“Damn the torpedo,full speed ahead!”
是海军少将戴维·法拉格特的名言。
在莫比尔海战时,他的舰队遭到鱼雷袭击,关键时刻他怒喝“去他妈的鱼雷,全速前进”,从而拯救了整个舰队。
这句话也由此广为人知,并频频出现在流行歌曲和电影中。

Ⅳ 沙漠之狐隆梅尓

约翰内斯·埃尔文·尤金·隆美尔(erwin·rommel)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战争,尽管已经是50年前的旧事,但其经过直到今天仍然还是一种非常值得留恋的回忆。在大战中德国固然终于失败,但其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则真是可圈可点,所有其他交战国的人员也都无不自愧弗如。至少,在作战的层面上,德军真可以说是盖世无双。因此,他们的确是虽败犹荣,甚至于更可以问心无愧地说非战之罪也。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埃尔温·隆美尔(1891.11.15-1944.10.24)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任警卫连连长。从1919年起,他历任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等职。1940年2月任坦克第七师师长,参加了对法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对作战经过作了详细的日记,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依据。

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海登姆市一个中学校长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后从军,入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连长,先后获得3枚十字勋章。一战后,历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因著有《步兵进攻》一书面引起希特勒的重视。1938年调任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曾陪同希待勒巡视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作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1940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为第7装甲师师长,并赠给《我的奋斗》一书。5~6月间,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战争中,隆美尔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最后直捣法国西海岸,被法国人称之为“魔鬼之师”。

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军长,前往北非援救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作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结论。于是他便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德军直逼亚历山大和苏伊士。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并被晋升为元帅。后来,德军主力被牵制在苏德战场,希特勒不肯抽兵援助北非前线,致使隆美尔不得不停止进攻而在阿莱曼进行防守。

1942年11月,隆美尔以其仅有的5万军队和550辆坦克在阿莱曼地区抗击蒙哥马利的19.5万军队和1029辆坦克,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奉召回德国大本营。同年7月,调任驻北意大利的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陆军“B”集团军群在法国组织防御,指挥抵抗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德国发生了行刺希特勒未遂事件,隆美尔受到株连。1944年10月14日,由于希特勒派人逼迫,他在一辆小轿车中服毒自尽,而对外宣布的消息,则是“隆美尔陆军元帅在途中中风去世”。

亲临第一线指挥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终于发动了准备已久的侵略战争。在西线,德军采取闪击战术,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越过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在向法国的进攻中,隆美尔担任第4军团第7装甲师师长,负责突破缪斯河向瑟堡入侵的任务。

越过法国边界后,隆美尔的前卫部队一直尾随撤退的法军第1、第4两个骑兵师前进,5月12日下午到达缪斯河。这时,位于地南特和豪克斯的两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的装甲师渡河受阻。

5月13日清晨,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岸边,了解敌情,寻找渡河位置。他发现法军在河西占据着有利的隐蔽地形,用重炮封锁缪斯河,使德军很难找到他们的准确位置;这里的所有渡河工具几乎部被法军击毁,只要德军一出现,就有被歼灭的危险。经过现场侦察,隆美尔认为只有用强大的炮火压住西岸所有被怀疑是敌军隐伏的地区,方能使德军渡过缪斯河。

于是,隆美尔调来炮兵,在渡河前又下令燃烧沿岸一带房屋充作烟幕。然后,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开始强渡。强渡时,隆美尔乘坐第一批船,直接进行指挥。当在西岸建立了一个立足点之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东岸,来到第2步兵团的渡河点。第2步兵团有一个连的工兵正在架设一个八吨式的浮筏,他立即命令改换为十六吨式。隆美尔下达这一命令的目的,是要让一部分战车尽早渡河,不然,已经到达西岸的步兵将会遭到法军的战车与大炮的袭击。不出所料,载运战车的浮筏还没有抵达波岸,法军已经发动了反击。第二天上午,第一批十五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荫蔽在森林里的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德军突破缪斯河防线,给法军造成了严重威胁,法军遂放弃缪斯河防线向后撤退。

先发制人

隆美尔率领先头部队紧紧追击从缪斯河撤退的法军,他以战车团为先锋,用炮兵作掩护,快速前进,把友邻部队远远地甩在后面。

从6月5日起,隆美尔的装甲师已经开始从索穆河北岸向南岸发起进攻。索穆河上的公路桥,在法军撤退时已经被炸毁,只有两座铁路桥和两座旱桥没有破坏。隆美尔在向索穆河南岸发动进攻前,首先以强大的炮火对这几座桥梁作封锁性的射击,当占领这四座桥后,即令战车、其他车辆和步兵迅速通过,6月6日晨,隆美尔的装甲师已在索穆河南岸像演习一佯,以疏开的战斗序列,越野前进。装甲车打头阵,一面走,一面战斗,前进的速度恰好使步兵可以跟得上。这一天,德军前进了十二英里,第二天前进了三十英里。隆美尔装甲师于6月20日攻到瑟堡,把法军打败。

在六个星期的战斗中,隆美尔的装甲师仅死伤二千余人,而俘获敌军则共计有九万七千余人,由于这次进攻的胜利,隆美尔荣获了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

隆美尔在对法作战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在两军对战中,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往往可以获得胜利;在静止时等候战况发展的人,常常总是会被对方击败。因此,即使不曾发现对方准确目标,也要先发制人。

速度第一

1940年6月,正当法西斯德军进攻法国的时候,意大利则一面向英法宣战,一面乘机出兵北非,进攻英属埃及和索马里,企图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军开始反攻。意大利军队被迫向利比亚境内撤退。1941年初,英军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登陆,对从埃及撤退的意军进行夹攻,经过两个月激战,意军十个师被歼。1941年2月6日,德军决定派一个轻快师、一个装甲师去援救意军。隆美尔被任命为援救意军的德国非洲军的军长。

从2月11日起,隆美尔开始到非洲战场了解情况,发现英军已经占领了本海齐,并准备向提波里坦尼亚境内进攻。于是,隆美尔首先命令意军必须坚守塞尔提海湾地区的提波里坦尼亚防线。因为这条防线既可以防止英军继续深入,又可以使德国空军在非洲有一个可供作战的必要空间,以便向英军发动闪电式的进攻。但是,面临的问题却是兵力不足。如果等待德军的两个师全部到达,再阻止英军的进攻就太迟了,而现在只有一个团,提波里城的意军在遭到失败之后士气又大为低落,多数军官已经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够早日撤回意大利;为了阻止英军的继续进攻,隆美尔决定利用现有兵力,包括即将到达的第一批德国援军在内,并已要求空军对本海齐港口发动一次空中攻击,炸毁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路线,破坏英军的增援。隆美尔的计划遭到意方的反对,意大利的一些军政官员在本海齐地区置有产业,不愿意向那里轰炸。意军则不相信能守住塞尔提地区和阻止英军进攻。意军在隆美尔的坚决主张下,轰炸了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线,并于2月14日派出一个师向塞尔提增援。同一天,德军的先头部队--第三侦察营和一个战防炮营也到达了提波里港,二十六小时后就开到了最前线。16日,隆美尔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总指挥权。

2月底,隆美尔获得敌方一个新情况,英军王牌第7装甲师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它的战区由刚从英国调来、都是新兵的第2装甲师的一半兵力来接管。澳军第6师也调换了第9师,而该师有一部分因补给上的困难还未开到前线。英军敢于这样作,是因为他们认为德国前来支援的兵力很少,不敢贸然行动。与英军的想法恰恰相反,隆美尔没有等待德军全部到齐,便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和条件,采取了大胆的进攻行动。此时,德军第5战车团和意军一个师已经开到前线。3月15日,隆美尔把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迅速向南挺进了四百五十英里。这次行动,给了英军以意想不到的打击,同时还获得了在非洲条件下作战怎样进行装备和如何长途行军的经验,为以后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3月24日清晨,隆美尔指挥德军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地和飞机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后,即占领了可以控制这一带高地的梅尔沙隘道以及比尔盐水沼地以南的高地,并在那里构筑工事,准备固守。这时,隆美尔面临的问题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齐之后再进攻,还是马上就行动。如果等待后续部队到齐再行动,那么,就急需解决水源问题,因占领地区的水源已经枯竭。同时,还会使英军利用这段时间构筑起坚固的工事,其结果将使德军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然,就只能使用现有兵力向梅尔沙隘道进攻,以求在一鼓之下击败敌人。隆美尔决定不给英军喘息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击敌军,变被动为主动。

3月31日晨,在英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德军开始向梅尔沙隘道进攻。双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德军于傍晚占领了该隘道,第二天,德军又向阿吉打比亚发起攻击,也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占领了阿吉打比亚周围的地方。在这次战斗中,隆美尔为了不让敌军知道自己的实力,他用汽车改装成许多假战车,迷惑敌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隆美尔灵活使用机械化部队,不给敌军喘息机会,所以,不到一个星期,英军就从昔兰尼加的西界阵地后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两个星期,英军从昔兰尼加的东界后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卜鲁克的部队。隆美尔把取得北非战场胜利的主要原因,总结为:“速度第一。”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英军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称他为“沙漠之狐”。

英军撤到托卜鲁克后,丘吉尔与参谋长委员会密商时,指出:“放弃托卜鲁克要塞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于是,向此地派了大量的增援部队,以加强防守,双方形成了拉锯战。1942年6月,德军才攻克托卜鲁克要塞。希特勒为了奖赏隆美尔这一次胜利,把他提升为元帅。当时的隆美尔只有49岁。

不久,德军在非洲战场遭到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被调回大本营。他曾对他的儿子曼弗里德说,他已经失宠了,并认为在目前不能再希望得到任何重要位置。于是,他开始写回忆录。7月,他被任命为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12月担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驻丹麦军事监察员。1943年12月-1944年7月任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19 44年7月20日,反对希特勒的集团暴露后,希特勒逮捕了一些军官。在被逮捕的军官中,有隆美尔的老战友和下级,隆美尔曾经亲自向希特勒要人。因此,他也成了希特勒的暗杀对象。1944年10月14日,这个为法西斯德国到处侵略的隆美尔,终于被希特勒派人逼他服毒自杀。

“沙漠之狐”隆美尔之死
没有审判的死刑
埃尔温·隆美尔生前已经是传奇人物,有关他的书籍比任何一位德国国防军将军都多,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把他们的首长称作“沙漠之狐”。他的座右铭是:“隆美尔不论到哪儿都要走在最前面。”希特勒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把他塑成“人民元帅”;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十分崇敬地评价隆美尔说:“你是个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发光。第三帝国初期,他还充满激情地赞扬希特勒的“旷世奇功”,然而从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国国防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元首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之一。1944年6月6日,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成了希特勒最危险的反对者。

1944年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鲍曼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份文件意味着对希特勒最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了死刑判决。因为鲍曼诬陷了隆美尔,那些试图在1944年7月20日用炸弹炸死那位独裁者的人和隆美尔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几年前,隆美尔对鲍曼的羞辱使他记恨在心。

在博尔曼的报告发出几天后,两位将军来到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并强迫这位被英国虞机炸成重伤的元帅吞服了毒药丸。

连希特勒也不敢像对待“7·20密谋者”那样,到人民法院控告、绞死这位最高勇敢荣誉勋章的获得者。

考虑到他的妻子露西和时年16岁的儿子曼弗雷德,隆美尔服从了——这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服从。

希特勒虚伪地向隆美尔的遗孀表示哀悼,并为隆美尔安排了国葬。陆军元帅格尔德·冯·伦德泰特在悼词中高度评价道:“他的心属于元首。”

一生都在矛盾中纠缠

在这位元帅悲惨地死去大约半个世纪后,慕尼黑著名的纪录片制片人莫里斯·菲利普·雷米在为其著作《隆美尔的神话》查找档案时,发现了长期保存在民主德国档案馆中的材料。这些材料证明,当时隆美尔确实很接近反抗,比现在众所周知的还要接近。盟军在1944年6月6日攻入法国后,隆美尔决定开放西线并想违背希特勒的意愿结束战争。

雷米说:“说出‘我要开放西线’这样的话,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能只有隆美尔才有这样的威望。如果他成功的话,盟军将在3~5内占领鲁尔区,战争很可能在1944年8月底结束。”

如果隆美尔的重伤没有妨碍他结束西线战事的话,可能还会有数百万人在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到德国国防军1945年5月 8日投降为止战争的最后10个月里,有270万德国士兵阵亡,这相当于从1939年战争开始到1944年夏天的这段时间里牺牲的德国士兵的总和。

在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涯方面,隆美尔一生充满了矛盾,内心了充满了彷徨。

埃尔温·隆美尔本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当教师的父亲却让他去参军。他服从了。“本来我父亲是个幻想者,是个软弱的人,只有在军队里他才被锻炼得坚强了。”隆美尔爱上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露西,但有材料证明他还和另外一个女人生有一女,名叫格特鲁德。虽然隆美尔照顾她,却没有公开同的关系。他独生子曼弗雷德也是在战争结束、隆美尔死去好几个月后才得知他的表姐原来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传记作家雷米说,隆美尔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上总是以“你的叔叔埃尔温”落款。

隆美尔在其军官生涯吉也表现出这种矛盾性: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个年轻的上尉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但是他也通过违反命令和不遵守纪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德国军队曾以“蓝色马克斯”勋章嘉奖占领阿尔卑斯山脉中马塔尤尔山峰的功臣,但攻克这座山峰的隆美尔却一无所得,于是他便抱怨这个勋章的公正性。传记作家雷米说:“埃尔温·隆美尔可能是惟一向这一勋章提出异议的军官。他一生都不能忍受这种委屈。但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那么渴望得到承认。”

1933年当帝国总理的希特勒觉察到隆美尔喜欢追求声望和荣誉后,便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1934年,希特勒和隆美尔在戈斯拉尔第一次会面,一部彩色电影显示了希特勒是如何检阅一支仪伏队的。在希特勒身后是一位戴着钢盔的矮小、瘦弱的军官(隆美尔),他把希特勒衬托得特别高大。1939年,在德国国防军袭击波兰前不久,隆美尔被提拔为元首大本营的指挥官,并且没有经过总参谋部的培训就被严晋升为少将。“隆美尔从一开始就做了让希特勒喜欢他的一切”,雷米评价道。

隆美尔在法国战场指挥的第七装甲师被对方士兵称为“幽灵师团”,因为它能出现在对方 意想不到的地方。隆美尔因此获得了骑士勋章。

直到1941年在北非战场上隆美尔才成为传奇人物。当时与德国结盟的意大利人在北非同英军的作战中大败,希特勒命令组建非洲军团,帮助意大利人摆脱困境。到了北非战场后,隆美尔命令组建伪装甲部队,以迷感敌方的侦察。当真正的德国装甲部队投入战场时,他又命令战车必须绕居民区行驶,好让敌人摸不到自己的实力。

隆美尔虽然尊敬元首,但他还是拒绝执行希特勒下达的处决令。许多从德国逃出来的政治犯到法国的外国军团中作战,希特勒曾命令隆美尔将非洲军团俘获的这些人就地枪决。但是隆美尔却对这道命令置之不理。

尽管隆美尔并不服服贴贴,但希特勒还是在1942年9月将“沙漠之狐”提升为元帅。隆美尔终于去了他一直想去的地方——最高决策。宣传部长戈培尔称赞他是“一个传说里的形象”。后来成为德国国防部总监的于尔里克·德迈齐埃批评道:“毫无疑问,隆美尔是被希特勒得用了,但是他也乐于被希特勒利用。”

反抗希特勒

早在北非战场期间,隆美尔就预料到德国将会输掉这场战争。地中海上的补线已不再起作用,因为盟军破译了德国密码并将德国军舰一艘艘地击沉。这时从柏林发来一道命令,让他们坚持下去。隆美尔没有听从,他骂希特勒:“简直是疯了!”隆美尔又冒了一次险。他把非洲军团从几千公里以外撤回,这成了战争史上闪光的一页。

1943年3月初,隆美尔不得不离开非洲。希特勒授予他骑士勋章,但是“沙漠之狐”自己清楚:“我已经失去宠了。”

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法国西线陆军“B”集团军司令并负责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据说他还组织人员加固法国沿海的防务以阻止盟军登陆。隆美尔已看出“败局已定”,尽管如此,他还是饱满的精力和热情去执行新的任务。雷米确信:“对现实形势的估计和对希特勒的忠诚,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折磨着隆美尔,使他内心饱受煎熬。”

直到最后隆美尔还希望说服希特勒下台。这位元帅一直把一份列举了元首错误决定的备忘录带在身边,直至他被迫服毒自杀的那天。

末路英雄之死

“沙漠之狐”是纳粹分子还是抵抗运动的斗士?传记作家雷米说:“埃尔温·隆美尔两者兼具。”,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因为他至死终于第三帝国,他被人诬陷了.

1944年10月14日12点,盖世太保的刽子手把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包围起来。一辆大卡车挡在路口。为了防止隆美尔外逃,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之间的公路也被封锁了。

53岁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还有他生命的最后15分钟。

布格多夫将军和梅塞尔将军把黑色奔驰车开到门前。隆美尔穿上皮大衣,拿起他的元帅权仗,戴上帽子,并习惯性地拿起了房门的备用钥匙。他犹豫了。然后他把钥匙放在儿子曼弗雷德的手里:“也许今天晚上我就死了,这一劫在所难逃……”

隆美尔坐在车后座的右边,车门被关上,奔驰车开动了。驶出500米后,他们停在一个有砾石坑的小树林里。布格多夫将军要求梅塞尔将军和司机多泽离开,5分钟再回来。

后来司机回忆说:“我看到隆美尔坐在汽车后座上,显然生命垂危。他毫无知觉地瘫倒,抽噎着……他嘴里还残留着氰化钾。”

传奇人物隆美尔就这么死了。为什么?因为隆美尔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他希望和平!但是他也说:“我爱元首……”

Ⅵ 这个电影叫什么名字啊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是以下四部根据泰坦尼克号处女航时撞击冰山而沉没一事改编的电影的名称:
1、《泰坦尼克号》,于1915年拍摄的一部意大利无声电影,导演是Pier Angelo Mazzolotti
2、《泰坦尼克号》,成片于1943年,由德国导演Werner Klingler和Herbert Selpin拍摄
3、《泰坦尼克号》,成片于1953年,导演Jean Negulesco
4、 《冰海沉船》(《A Night to Remember》,成片于1958年
5、《TITANIC》,1997年的好莱坞大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

《TITANIC》(1997年)介绍
派拉蒙电影公司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97年将泰坦尼克号的事件改编为电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轰动全球。
该片拍摄历时五年,耗资二亿五千万美元。影片在将近五年的精心筹划准备下,于1996年七月开拍,经过一年痛苦挣扎及无数次上片延期,终于在1997年 12月年底大功告成。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在片子用尽极度的电影特效之下,以超越两亿五千万美金的预算,让《TITANIC》成为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并且位居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榜首!它是世界电影史的一个神话!影片更是一部展示当代电脑特效科技水平的杰作。这部影片奇迹般地、空前地卖座使它成为好莱坞20世纪末的象征(也许就像当年的《飘》一样),詹姆斯·卡梅隆已经登上了世界商业电影的最高峰。
该片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全球票房收入为18亿3540万美元(北美地区为6亿美元,中国三点六亿人民币),成为位居全球及北美地区历史单部最卖座影片的第一名。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中文名 《泰坦尼克》/《铁达尼号》
◎片 名 《Titanic》
◎年 代 1997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灾难/爱情
◎片 长 194 Min
◎导 演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观 看 http://ctc.kedooo.net/LieBiao.asp?id=491
◎主 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 Jack Dawson
凯特·温斯莱特 Kate Winslet .... Rose DeWitt Bukater
比利·泽纳 Billy Zane .... Caledon 'Cal' Hockley
凯茜·贝茨 Kathy Bates .... Margaret 'Molly' Brown
比尔·帕克斯顿 Bill Paxton .... Brock Lovett
Gloria Stuart .... Rose Dawson Calvert (Old Rose)
弗朗西斯·费舍尔 Frances Fisher .... Ruth DeWitt Bukater
伯纳德·希尔 Bernard Hill .... Capt. Edward J. Smith
乔纳森·海德 Jonathan Hyde .... J. Bruce Ismay
大卫·华纳 David Warner .... Spicer Lovejoy
维克多·贾博 Victor Garber .... Thomas Andrews
Danny Nucci .... Fabrizio De Rossi
里维斯·阿伯纳斯 Lewis Abernathy .... Lewis Bodine
苏吉·埃米斯 Suzy Amis .... Lizzy Calvert
◎剧情简介:
为了寻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和船上的珍贵财宝-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寻宝探险家布洛克从沉船上打捞起一个锈迹斑斑的保险柜,不料其中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素描-一位佩戴着钻石项链的年轻女子。这则电视新闻引起了一位百岁老妇人的注意,老人激动不已,随即乘直升飞机赶到布洛克的打捞船上。原来她名叫露丝•道森,正是画像上的女子。
看着画像,往事一幕幕重新浮现在老人的眼前:1912年4月12日,准备首航的泰坦尼克号停泊在港口,码头上人山人海,争相目睹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最豪华的轮船。露丝,一位美丽漂亮而又不乏气质的贵族小姐与她的母亲及未婚夫-钢铁大王之子卡尔·霍利一同登上了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与此同时,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年轻的流浪画家杰克·道森靠赌博幸运地赢到了三等舱的船票,高喊着“我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他在最后一刻登上了巨轮。泰坦尼克号启航了,早春的大西洋上风和日丽,碧波万里,杰克和他的伙伴站在船头眺望前方,高声欢呼:“我们是世界之王”,兴奋不已,仿佛此时世界已属于他们。
露丝在上层社会的交际圈中生活,早已厌倦了贵族们的虚伪做作,感觉自己无异于笼中之鸟,她愁眉不展地来到甲板上眺望远方,排遣愁情。杰克一看到露丝,就被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夜幕降临,又一场灯红酒绿之后,露丝对未来和婚姻感到万分无奈;她冲向甲板,试图跳入大海结束一生。杰克及时发现并且在关键时刻以自己的真诚和独到的幽默说服了露丝。尽管卡尔很不情愿,但为答谢杰克的救妻之恩,他只好邀请杰克到头等舱里进餐。卡尔本想借机寒碜杰克一番,没想到杰克在餐桌前的坦诚之言竟博得满堂喝彩。杰克和露丝两人从此相识并开始了解对方,露丝向杰克吐露心中郁闷:"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就象已经活了一辈子似的。无数的宴会、舞会、游艇赛、马球赛,能接触到的都是思想狭隘、有口无心的人。我感觉就象站在悬崖边,没人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在杰克的开导和陪伴下,露丝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乐,灿烂的笑容终于重新洋溢在她的脸庞。
露丝的未婚夫卡尔发现了杰克和罗丝的来往之后,心中十分不快,他送给露丝一条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海洋之心”,并对她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意图博得罗丝的欢心。然而在露丝的眼里,卡尔只是一个十足的势利小人,她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可是在母亲与未婚夫的压力之下,露丝不得不有意回避杰克的感情,可正因为这样露丝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杰克。
从相知到相爱,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露丝和杰克已经无法分开。在卧室中,罗丝戴上了“海洋之心”,由杰克绘出了那张令她永生难忘的画像。露丝决定无视家庭和礼数的压力在泰坦尼克号靠岸后与杰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距离这对情侣仅咫尺之遥。
白星航运公司经理布鲁斯·伊斯梅为了让泰坦尼克号超过奥林匹克号的首航速度记录,不顾潜在的冰山威胁暗示船长史密斯提高船速。14日夜晚,海面出奇的平静,泰坦尼克号仍然全速行驶。了望台发现正前方的冰山后立刻通知了驾驶舱和大副,可是惯性极大的轮船已来不及躲避, 船体右舷被冰山割裂,五个水密舱进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将在两小时内沉没。而此时船上的救生艇只够一半乘客使用,船上陷入一片恐慌。
不料,这时杰克却被霍利以偷窃钻石之名栽赃陷害,并被关在下层船舱。不明真相的露丝随众人一起在甲板上等候救生艇,可她终究还是相信杰克是无辜的。露丝不顾一切回到空无一人的船舱寻找杰克,并在紧要关头找来救生斧救出他。两人来到甲板,露丝在杰克的劝说下上了救生艇。救生艇徐徐放下,罗丝神情恍惚,突然她放弃了也许是最后的逃生机会跳回泰坦尼克号,这对情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开始缓缓下沉,一幕悲剧开始上演。漆黑的海洋和天空连成一片,无情的吞噬着绝望的乘客。杰克带着露丝跑到船尾,爬上栏杆(也就是他们爱情开始的地方)坚持到最后,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全力挣扎出巨大的漩涡之后,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漂浮的木板,自己却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
几分钟之后,救生艇返回救起了奄奄一息的露丝,而此时早已冻僵的杰克却被冰海无情的吞没。露丝信守对杰克许下的诺言,勇敢地活着。
八十四年后,罗丝又来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将“海洋之心”抛入海中,以告杰克在天之灵……

◎影片花絮:
·制片方想让马修·麦康纳演男主角,但是卡梅隆坚持启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此片成功离不开历史学家们的指导。同时,关于搭建的泰坦尼克号中细节的录象也曾让泰坦尼克号历史学会会员们目瞪口呆,连声叫好。珍藏版DVD中收录了由泰坦尼克历史研究专家Ken Marschall绘制的各种泰坦尼克的图画,一共82张。此君曾参加过多次的泰坦尼克的探险活动,是导演卡梅隆的好朋友。
·卡梅隆戏言自己之所以拍摄《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因为能去探寻残骸。整个探险队为了拍摄到满意的画面12次潜入深海,卡梅隆对DIY制作的器具赞不绝口。正是深海探险让卡梅隆对海底神秘世界的兴趣日益浓厚,才促使了他以后一系列的探险活动以及影片的完成。卡梅隆说:我欠泰坦尼克号的。
·影片开头具有特殊意义的开场戏是导演在剪辑工作的后期冥思苦想20个小时以后的成果,而在开头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残骸镜头有一部分是真实的,而有一部分则是利用模型来拍摄的,区分的办法是当镜头中有两艘潜艇时是模型,只有一艘潜艇时则是真正的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Jack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时的抽烟镜头遭到了非议,认为会误导小孩子们,但卡梅隆解释说在当时吸烟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不加入抽烟的镜头反而会让影片显得不真实。
·凯特·温斯莱特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卡梅隆寄上自荐书,信中还夹有玫瑰花,附上"我就是你要找的Rose"这样的话,而最终获得了这部世纪之作中罗丝这一角色。她在拍摄过程中还患上过肺炎。
·起航的镜头是在一个停车场上搭的绿屏前拍摄的。沉船的画面是模型加上电脑特效(如海浪、乘客)模拟出来的。演员对着绿屏幕表演,特技小组再将冰川的画面合成。导演在告诉演员们应该看什么地方,他们必须假想那里有Titanic在下沉。
·救生艇搜寻生还者的镜头是在装满超过350,000加仑水的大水槽内拍摄的。
·片中大部分的"海洋"其实只有3英尺深。
·因为全尺寸的泰坦尼克号模型只有右半边是全部完工的,所以导演特地想出了用相反文字的道具来拍摄,再将影片左右颠倒放映,所以船上如果有需要文字的道具,都需要做正反两套。
·造价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制作过程长达五年。拍摄结束后整个布景都被卖了废铁。
·片中Rose叫了80次"Jack",还不算叫他"Mr. Dawson"的次数,而Jack叫了"Rose"50次。
·Jack的台词"I'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100年来100句最经典的电影台词之一。Jack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高呼随后镜头缓缓后拉俯瞰整个泰坦尼克号,这短短的10余秒运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电脑制作技术,花了大概100万美元才得以完成,当然放到现在只要10万美元就可大功告成。
·片中Rose的画像是卡梅隆画的,由于他是左撇子,拍摄时特意用镜面转换镜头,使其看起来是Jack用右手画的。肖像画实际上是根据凯特·温丝莱特所拍的照片临摹而成的,当然温丝莱特在拍摄照片时是穿着比基尼的,没有展示出来的部分由导演想象完成。至于说画上Jack的签名当然也是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手包办,据说影片中Jack的所有素描作品都是出自卡梅隆的手笔。
·拍摄过程中莱昂纳多的宠物蜥蜴被卡车撞伤,但是在莱昂纳多的精心照料下它又恢复了健康。
·"Jack this is where we first met."(Jack,这是我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这句台词是凯特·温斯莱特灵感迸发,临时想出来的。Rose朝Cal脸上吐唾沫的动作也是她建议的,剧本中设计的是Rose用发夹戳他。
·片中Jack给Rose画像时让她"Lie on that bed, uh I mean couch."(躺在床上,呃,我是说沙发上。)而剧本上原文是"Lie on that couch"(躺在沙发上),是莱昂纳多说错了(他很诚实)。但是卡梅隆非常喜欢这个错误,并把它保留了下来了。
·当片中船长说"全速前进"时,有人也跟着喊"全速前进!"。这喊声来自导演卡梅隆。
·影片中Jack和Rose比赛吐口水的场景遭到了从监制到演员,从电影公司老板到剧组成员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卡梅隆认为自己的电影不能循规蹈矩而要有所创新,实际上这一段也成为影片中让观众记忆犹新的场景之一,对展现人物之间的性格和背景大有裨益。
·在颇有争议的角色之一大副默多克的问题上,詹姆斯·卡梅隆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他,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但为了艺术的处理而把发生其他人物的事情集中在默多克一人身上来进行描写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
·导演卡梅隆为影片拍摄了另外一个结局,在这个结局中老Rose并没有一开始就把"海洋之心"丢到海中,而是和船员们有一个精神上的交流。这个原剧本上的结局被导演卡梅隆评价为太高深莫测而被舍弃,但卡梅隆同时也声称自己非常喜欢这个结局。

Ⅶ 关于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英文RMS Titanic),1985台湾和香港称为铁达尼号,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但却在1912年4月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就是根据这一真实的故事拍摄的。
“泰坦尼克号”共耗资7500万英镑,吨位46328吨,长882.9英尺,宽92.5英尺,从龙骨到四个大烟囱的顶端有175英尺,高相当于11层楼。是当时一流的超豪华巨轮。

2006年5月,最后一名见证事件的女性生还者逝世,终年99岁。目前尚有两名女生还者仍然存活,但她们在意外时还不到一岁,因此不会对事件有回忆。

【建造过程】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号开始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邮船的第2艘船。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邮船。泰坦尼克号有260米长,28米宽,吨位46329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尽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间导致了更大的总吨数(比奥林匹克号多出1600吨)。她的船体还是和她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一模一样大。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因为她也运送邮件,所以也叫皇家邮汽船泰坦尼克号。同样硕大无比的4个烟囱中只有3个真正工作。剩下那个是个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动力系统有三套主机:其中两套为四汽缸往复式蒸汽机,一套蒸汽轮机,主机功率达到50000马力,航速23~24节。

但是白星公司的兴趣不在追求速度这方面。泰坦尼克号的面包师比格斯回忆说:“……再不会有象她那样的船了。我曾经在奥林匹克号、庄严号、伊丽莎白王后号……上工作过。它们都比不上泰坦尼克。……不错,就象奥林匹克号一样,不过豪华得多。比方大餐厅,奥林匹克号甚至连地毯都没有。泰坦尼克号的地毯则厚得可以没过膝盖……再就是家具,重得你都抬不动。还有那些护墙板……他们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号却把全部力量放在营建一个豪华与舒适的空间上……她的确是一艘了不起的船……”。比格斯说出来的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号使得所有建造与设计她的人都受到诱惑。这种诱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后,越来越脍炙人口。用《造船家》杂志的话说,泰坦尼克号“在许多细节方面模仿了凡尔赛宫……摆满路易十五风格家具的休息室,风格类似法国的小特里亚农宫沙龙,壁炉上的雕刻作品是《凡尔赛宫的狩猎女神》。还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艺术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黄铜装饰,吊灯和壁画,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舱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头取暖设备。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对头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作为一种革新,她给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经济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

她最著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她豪华的楼梯了。詹姆士·卡梅伦在他的电影中忠实的再现了这个楼梯。

奥林匹克号和泰坦尼克号尽管是姐妹船,但是一些细节部位并不一样。在经过奥林匹克号首航的观察发现,A甲板的人会被水雾淋到,贯通B甲板的散步走廊利用率不高。这两处缺陷都在泰坦尼克号上得到了改进,其中B甲板的一部分被改装为头等舱豪华套房的私人专用露台。

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泰坦尼克号更津津乐道的是安全性。两层船底,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16个水密(不进水的)隔舱防止她沉没。奇怪的是,这些水密隔舱并没有延伸得很高。头两道水密隔墙与最后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间的八道墙则只设到了低一层的E甲板。虽然如此,其中任意两个隔舱灌满了水,她仍然能够行驶,甚至四个隔舱灌满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状态。当时的人们再也设想不出更糟糕的情况了,所以称泰坦尼克号为“永不沉没的船”。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2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处女航】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号完成了装潢工作,处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奥林匹克号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与皇家海军的霍克号巡洋舰相撞)耽搁了泰坦尼克号的最后收工。她的处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还要在4月1日进行海上试航。一切圆满。泰坦尼克号于3日抵达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号锚地,等待10号那天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作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于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罢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点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迟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所以从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邮船煤舱里搜刮干净了所有的煤块。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万头涌动。“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新世界。码头上挤满了乘客、来送行的家属、行李搬运工和海关的检查人员。上午11点,一号烟囱喷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锅炉中的25台开始依次生火。中午12点整,泰坦尼克号在拖船的拉动下慢慢离开了码头。两个外侧螺旋桨开始搅动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号依次驶过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严号(不是后来德国赔偿的那艘)、费城号、圣路易斯号、海洋号和纽约号邮船,鸣笛向它们致意。这艘46000吨的大船似乎对其它船只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纽约号邮船的船身开始向泰坦尼克号靠拢,幸好锚链和缆绳及时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号的拖船伏尔甘号把纽约号的船身顶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邮船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

当天晚7点,泰坦尼克号抵达法国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货物搭乘“游牧”号和“交通”号两艘专用摆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号,包括美国富翁阿斯特和玛格丽特•布朗夫人--后来被报纸称作“永不沉没的尊贵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号抵达爱尔兰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对新世界充满憧憬和希望的爱尔兰移民登上了船。一个乘客在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后来成了泰坦尼克号的绝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里价值连城。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号选择了距离较短的北航线。气温不断地下降。但天气非常晴朗。事后幸存的船员说,他们以前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宁静的北大西洋。按照伊斯梅的命令,泰坦尼克号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5节。尽管认为卡纳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形象,但白星公司也很想得到蓝飘带来炫耀一下。一路上,泰坦尼克号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船上的电报员菲利普忙着替头等舱乘客们拍发昂贵的私人电报,大多是报平安的废话和股票买卖交割的指令。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甚至一点风都没有。如果有的话,船上的了望员会发现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点点磷光。泰坦尼克号以22节的速度在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接到附近很多船只发来的冰情通报,史密斯船长命令了望员仔细观察。这一年的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远。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为头等舱定制了镀金的楼梯把手和印度的手工编织地毯,白星公司却没有给了望员配备望远镜!!11点40分,了望员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后来生还)发现远处有“两张桌子大小”的一块黑影,以很快的速度变大。他敲了3下驾驶台的警钟,抓起电话:“正前方有冰山!”。接电话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边的大副默多克。默多克下令减速,左满舵,停船倒车。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当时最好的选择,要么是加速的同时左满舵,冒一些风险;要么是减速的同时用坚固的船头去撞冰山。1912年4月那个寒冷的夜晚,泰坦尼克号和冰山发生死亡之吻。

这次碰撞的结果,后来人们都知道了。但当时船上的乘客和船员们却反应不一。头等舱和二等舱一些睡得不熟的乘客被一阵轻微的金属刮擦声惊醒了。船身轻微震动了一下。有人以为遇上了大浪,有人以为是触礁了,还有人以为是螺旋桨发生了故障。但是下面船舱的乘客感觉到的震动剧烈得多。有的乘客看到了舷窗外擦身而过的乳白色冰山。有些擦掉的冰块掉到了船舱里。底层统舱的移民乘客更是心惊肉跳地发现,冰冷刺骨的海水正从不知道的什么地方漫过门缝。船很快停了下来。一些乘客披上外套来到甲板上。北大西洋上空繁星闪烁,气温则低达零下一度。漆黑的天穹下,泰坦尼克号的窗户里发出温暖的淡黄色灯光。四根高大的黄黑两色烟囱中冒着白色的蒸汽烟雾。突然,有三根突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嘶叫声。懂得蒸汽机的乘客知道,这是船上的锅炉安全阀门在释放掉多余的过热高压蒸汽。得到通知的史密斯船长和哈兰•沃尔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师托马斯•安德鲁斯一道检查受损情况。前面的五个隔舱都涌进了海水。海水似乎正在有条不紊地漫过H甲板。在邮件舱昏暗的灯光照耀下,成包的邮件漂浮在海水上。检查过所有水密舱之后,安德鲁斯平静地对史密斯船长说:“这艘船没救了”。史密斯船长问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得到的答复是一个小时,最多两小时。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已经都很清楚了。15日凌晨0点5分,史密斯船长下令准备放救生艇。0点15分,泰坦尼克号发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号。CQD是当时通用的遇险信号,MGY是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呼叫代号。不久又发出了新近被国际海事协会确定的SOS求救信号。很多大西洋上的船只都收到了求救电报。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圣殿山号、卡纳德公司的喀尔巴阡号、俄国货船缅甸号,还有法兰克福号、弗吉尼亚号……都在加速向出事地点赶来。例外的是,就在18海里外的不定期客船加利福尼亚人号的收发报员则在这时关掉电报机睡觉去了。这艘船已经被浮冰困了将近一天,船上一晚上都没什幺大事,好像也不会发生什幺大事。

0点45分,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船上发射了第一枚遇险火箭。一片闪亮的白色火星缓缓落下。0点55分,泰坦尼克号的船头已经没入水中。救生艇边的工作则是乱七八糟,尽管妇女和儿童(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儿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状态下就被放了下去。不过这也不能怪船员,当时的航海界都认为如果救生艇满载人员放下去的话,会造成损坏甚至倾覆。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设计得很结实,但是船员们不知道这一点。结果可以搭载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去了651人(还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后被救上救生艇)。到1点40分,最后一艘折迭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上的乐队陪伴着乘客,用音乐安抚着这些注定要在几十分钟后死去的人们,一直演奏到最后一刻。面对生死抉择,有些人选择象绅士一样地死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礼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象个绅士”。来自丹佛市的伊文斯夫人把救生艇座位让给一个孩子的母亲,而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则抛下他的乘客、他的船员、他的船,在最后一刻跳进救生艇。人性的善与恶,在这里被揭露无遗。随着涌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来越多,船尾逐渐离开水面,高高地翘起。凌晨1点35分,海水浸入了锅炉室。2点10分,一直坚守岗位的菲利普斯发出最后一封呼救电报。2点13分,船上29台大型锅炉纷纷离开底座,互相冲撞着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墙,在船头部位砸开大洞落入海水中。2点17分,海水涌入中央电力控制室,引发短路,全船灯光熄灭。2点18分,伴随一阵巨大的断裂声,泰坦尼克号船身从三、四号烟囱中间的地方断为两截。2点20分,船头部分沉入海中,后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钟之内就紧跟着泰坦尼克号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员随它而去。

落入水中的人们很快就失去了知觉。等待他们的是迅速的体温丧失,神经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们也被冻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紧紧扒住翻覆的2号救生艇。6号救生艇中的布朗夫人坚决要求去救那些仍然泡在水中的人,但是被救生艇上的船员狠狠地威胁了一通。一直到3点30分,卡纳德公司的客船喀尔巴阡号最先赶到了出事现场。4点钟,喀尔巴阡号船员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发现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30分,第12号救生艇被系上救援缆绳。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喀尔巴阡号的船长和牧师在大餐厅主持了一次悼念仪式。8点50分,掉头返回纽约。

11月18日,喀尔巴阡号抵达纽约港。经过自由女神像时,上万人在曼哈顿岛的巴特雷海岸观看。在54号码头,大约3万人伫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号上的幸存者。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人们的震惊程度,不亚于本世纪美国的9.11事件。大西洋两岸许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美国总统塔夫脱互致唁电。德皇威廉二世也拍发了吊唁电报。

【事故的后果和影响】

泰坦尼克号是人类的美好梦想达到顶峰时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强大自信心。她的沉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到泰坦尼克号沉没那天为止,西方世界的人们已经享受了100年的安稳和太平。科技稳定地进步,工业迅速地发展,人们对未来信心十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了这一切。这艘“永不沉没的轮船”——埃菲尔铁塔之后最大的人工钢铁构造物,工业时代的伟大成就,因为对自然的威力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处女航中就沉没了。泰坦尼克号将永远让人们牢记人类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价。人们永远也忘不了这幅画面:泰坦尼克号在海底昂着头,残破和污迹也掩盖不了她的高贵。这就是她的归宿。历史就这样演变成了传奇。

这场灾难震惊了国际社会。因为它向一些人证明了:人和人们的技术成就无法于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号撞击示意图和大众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说法。包括全船沉没;船身近第2及第3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各自以垂直沉没;船身近第3及第4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9月1日,当著名科学家巴拉德在纽芬兰东南约380英里海域找到泰坦尼克号残骸,分别是前2支烟囱的船头部分,以及第四支烟囱之后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证明了第3个理论。而这个理论在其后由詹姆斯·卡梅伦执导电影“泰坦尼克”体验出来。当时大家都认为,由于第3支烟囱的船身部分已经被炸毁成碎片,永远找不到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赞助的考古队伍,在船尾残骸后500米找到这船身部分,残骸约12米乘27米,船底的红色油漆还清楚可见。这个发现更推翻了过去20年的“双截论”。科学家相信泰坦尼克号,是折开3截后沉没。

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确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遇难信号SOS,但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国际无线电通讯会议第一次提议了SOS信号。1908年国际社会认可了这个提议并慢慢开始广泛使用,这已经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很少使用SOS信号,他们更喜欢老式的CQD遇难信号。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发送SOS吧,这是新的呼叫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然后菲利普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求救信号最终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亚号收到,因为她并没有24小时都监听无线电。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极大的影响了船的制造和无线电电报通讯。 1913年12月12日,英国伦敦因此召开了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大会制定的条约导致了国际冰山检测组织的形成和资金投入。改组织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她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条约也一致达成一个新规定:所有的载人船只应该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适当的相关训练也应该进行。还有就是无线电通讯应该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送任何火箭必须被解释为一种求救信号。

就是过了1个世纪后的今天,几个关于泰坦尼克号和它的沉没的荒诞说法仍然存在。一个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点的舵可以避免这场灾难。大点的舵的可能会拯救她,当时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说,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实上,按今天对轮船的规定看,泰坦尼克号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 另一种说法是: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不够。实际上,她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定的数量不是基于乘客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当时救生船的目的那时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的;它们只是用来从一艘下沉的船上转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载人数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到不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永久性的改变了这种救生策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制订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规。对救生艇的要求很简单:必须能容纳下船上的所有人员。各大海运公司都迅速按照新要求来进行改造工作。事实上,即使她有可以装下更多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确保会有更多的人获救,因为在她下沉时,船员们没有时间来放下所有的救生船!还有一种说法是:机械组的船员坚持他们的岗位到了最后。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也提到这个让它永垂不朽了。事实是,机械舱在1:15AM就被淹没了。在下沉的最后时刻,机械师们和烧炉工人们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样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没有获救的任何希望。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电影】

《泰坦尼克号》是以下四部根据泰坦尼克号处女航时撞击冰山而沉没一事改编的电影的名称:

1.《泰坦尼克号》,于1915年拍摄的一部意大利无声电影,导演是Pier Angelo Mazzolotti
2.《泰坦尼克号》,成片于1943年,由德国导演Werner Klingler和Herbert Selpin拍摄
3.《泰坦尼克号》,成片于1953年,导演是Jean Negulesco
4.《泰坦尼克号》,1997年的好莱坞大片,导演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号》介绍

派拉蒙电影公司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97年将“泰坦尼克号”的事件改编为电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轰动全球。
[影片名称] 泰坦尼克号
[领衔主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丝莱特
[影片地区] 欧美电影
[影片类型] 剧情片。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内容介绍]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凌晨两点二十分,当时被称为是全世界最大最安全的豪华泰坦尼克号邮船自英格兰南安普敦驶向纽约市的处女航中,撞上巨大的冰山而沉没。当时载满2223名乘客,不幸的是只有7百多名乘客逃过这一场历史上最大的船难,船上其他一千五百多名的乘客也随著这艘巨船沉没于海底中。
而这场海上最大的恶梦在将近五年的精心筹划准备下,于1996年七月开拍,经过一年痛苦挣扎及无数次上片延期,终于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年底大功告成,并将于十二月二十日呈现于观众面前。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柯麦隆也在片子用尽极度的电影特效之下,以超越两亿五千万美金的预算,让【泰坦尼克号】成为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并且现在仍然居于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榜首!
它是世界电影史的一个神话!

此影片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经加拿大歌手Celine Dion席琳·迪翁演唱,为其影片增添了不可磨灭的色彩,此歌曲也成为了乐坛又一经典名作。此影片插曲"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也是一首经典名曲.

Ⅷ 《海底两万里》在全速前进中,尼德兰发现了什么

《海底两万里》简要内容:

1、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发现一艘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2、故事梗概这部作品叙述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




3、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4、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5、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Ⅸ 一部很经典的电影

?泰坦尼克号!

◎中文名 《泰坦尼克号》/《铁达尼号》
◎片 名 《Titanic》
◎年 代 1997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灾难/爱情
◎片 长 195Min13sec
◎导 演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主 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 Jack Dawson
凯特·温斯莱特 Kate Winslet .... Rose DeWitt Bukater
比利·泽纳 Billy Zane .... Caledon 'Cal' Hockley
凯茜·贝茨 Kathy Bates .... Margaret 'Molly' Brown
比尔·帕克斯顿 Bill Paxton .... Brock Lovett
Gloria Stuart .... Rose Dawson Calvert (Old Rose,老露丝)
弗朗西斯·费舍尔 Frances Fisher .... Ruth DeWitt Bukater
伯纳德·希尔 Bernard Hill .... Capt. Edward J. Smith
乔纳森·海德 Jonathan Hyde .... J. Bruce Ismay
大卫·华纳 David Warner .... Spicer Lovejoy
维克多·加博 Victor Garber .... Thomas Andrews
Danny Nucci .... Fabrizio De Rossi
里维斯·阿伯纳斯 Lewis Abernathy .... Lewis Bodine
苏吉·埃米斯 Suzy Amis .... Lizzy Calvert
◎获奖概况
获/提 年份 奖名 获奖项目 颁发对象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影片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摄影 罗素·卡彭特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服装设计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剪辑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音响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效果(视效及其他) -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电影音乐 席琳·迪翁
获奖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音效剪辑 -
获奖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电影(剧情类) -
获奖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获奖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电影音乐 -
获奖 1998 第十一届欧洲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
提名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女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
提名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女配角 格罗丽亚·斯图尔特
提名 1998 第七十届奥斯卡 最佳化妆 -
提名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提名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凯特·温斯莱特
提名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女配角 格罗丽亚·斯图尔特
提名 1998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 最佳编剧 詹姆斯·卡梅隆
提名 1998 第十一届欧洲电影奖 杰出成就奖 凯特·温斯莱特
提名 1999 第二十四届法国恺撒奖 最佳外语片
◎剧情简介:
为了寻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和船上的珍贵财宝-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宝石,寻宝探险家布洛克从沉船上打捞起一个锈迹斑斑的保险柜,不料其中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素描-一位佩戴着钻石项链的年轻女子。这则电视新闻引起了一位百岁老妇人的注意,老人激动不已,随即乘直升飞机赶到布洛克的打捞船上。原来她名叫露丝•道森,正是画像上的女子。
看着画像,往事一幕幕重新浮现在老人的眼前:1912年4月10日,准备首航的泰坦尼克号停泊在港口,码头上人山人海,争相目睹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最豪华的轮船。露丝,一位美丽漂亮而又不乏气质的贵族小姐与她的母亲及未婚夫-钢铁大王之子卡尔·霍克理一同登上了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与此同时,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年轻的流浪画家杰克·道森靠赌博幸运地赢到了三等舱的船票,高喊着“我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他在最后一刻登上了巨轮。泰坦尼克号启航了,早春的大西洋上风和日丽,碧波万里,杰克和他的伙伴站在船头眺望前方,高声欢呼:“我们是世界之王”,兴奋不已,仿佛此时世界已属于他们。
露丝在上层社会的交际圈中生活,早已厌倦了贵族们的虚伪做作,感觉自己无异于笼中之鸟,她愁眉不展地来到甲板上眺望远方,排遣愁情。杰克一看到露丝,就被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夜幕降临,又一场灯红酒绿之后,露丝对未来和婚姻感到万分无奈;她冲向甲板,试图跳入大海结束一生。杰克及时发现并且在关键时刻以自己的真诚和独到的幽默说服了露丝。尽管卡尔很不情愿,但为答谢杰克的救妻之恩,他只好邀请杰克到头等舱里进餐。卡尔本想借机寒碜杰克一番,没想到杰克在餐桌前的坦诚之言竟博得满堂喝彩。杰克和露丝两人从此相识并开始了解对方,露丝向杰克吐露心中郁闷:"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就象已经活了一辈子似的。无数的宴会、舞会、游艇赛、马球赛,能接触到的都是思想狭隘、有口无心的人。我感觉就象站在悬崖边,没人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在杰克的开导和陪伴下,露丝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乐,灿烂的笑容终于重新洋溢在她的脸庞。
露丝的未婚夫卡尔发现了杰克和露丝的来往之后,心中十分不快,他送给露丝一条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海洋之心”,并对她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意图博得露丝的欢心。然而在露丝的眼里,卡尔只是一个十足的势利小人,她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可是在母亲与未婚夫的压力之下,露丝不得不有意回避杰克的感情,可正因为这样露丝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杰克。
从相知到相爱,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露丝和杰克已经无法分开。在卧室中,露丝戴上了“海洋之心”,由杰克绘出了那张令她永生难忘的画像。露丝决定无视家庭和礼数的压力在泰坦尼克号靠岸后与杰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距离这对情侣仅咫尺之遥。
白星航运公司经理布鲁斯·伊斯梅为了让泰坦尼克号超过奥林匹克号的首航速度记录,不顾潜在的冰山威胁暗示船长史密斯提高船速。14日夜晚,海面出奇的平静,泰坦尼克号仍然全速行驶。了望台发现正前方的冰山后立刻通知了驾驶舱和大副,可是惯性极大的轮船已来不及躲避, 船体右舷被冰山割裂,五个水密舱进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将在两小时内沉没。而此时船上的救生艇只够一半乘客使用,船上陷入一片恐慌。
不料,这时杰克却被霍克利以偷窃钻石之名栽赃陷害,并被关在下层船舱。不明真相的露丝随众人一起在甲板上等候救生艇,可她终究还是相信杰克是无辜的。露丝不顾一切回到空无一人的船舱寻找杰克,并在紧要关头找来救生斧救出他。两人来到甲板,露丝在杰克的劝说下上了救生艇。救生艇徐徐放下,露丝神情恍惚,突然她放弃了也许是最后的逃生机会跳回泰坦尼克号,这对情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开始缓缓下沉,一幕悲剧开始上演。漆黑的海洋和天空连成一片,无情的吞噬着绝望的乘客。杰克带着露丝跑到船尾,爬上栏杆(也就是他们爱情开始的地方)坚持到最后,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全力挣扎出巨大的漩涡之后,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漂浮的木板,自己却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
几分钟之后,救生艇返回救起了奄奄一息的露丝,而此时早已冻僵的杰克却被冰海无情的吞没。露丝信守对杰克许下的诺言,勇敢地活着。
八十四年后,露丝又来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将“海洋之心”抛入海中,让这段爱情长眠在海底。
◎海洋之心---希望蓝钻:
当时拍摄泰坦尼克的时候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要求每一样道具都是真实的,所以钻石也不例外,只是钻石的名字是以希望,而不是海洋,海洋之心的名字是编剧为了剧情而起的。
在希望与噩运之间分类:石头密语 ——稀世蓝钻的神秘魔力
美丽晶莹的钻石乃是上帝赐予人间的珍宝,具有鲜艳深蓝色的透明钻石更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仅有几颗,可谓千金难求。其中,举世闻名的钻石"希望",就是一颗稀有的蓝钻。
现存于世的钻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泽,蓝得清澈透亮,蓝得不含一丝杂质,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丽。可是世人看去,只觉得这美丽隐隐散发着一抹邪气,一股凶恶的光芒,甚至称之为"噩运之钻"。原因就在于,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
◎影片花絮
·制片方想让马修·麦康纳演男主角,但是卡梅隆坚持启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此片成功离不开历史学家们的指导。同时,关于搭建的泰坦尼克号中细节的录象也曾让泰坦尼克号历史学会会员们目瞪口呆,连声叫好。珍藏版DVD中收录了由泰坦尼克历史研究专家Ken Marschall绘制的各种泰坦尼克的图画,一共82张。此君曾参加过多次的泰坦尼克的探险活动,是导演卡梅隆的好朋友。
·卡梅隆戏言自己之所以拍摄《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因为能去探寻残骸。整个探险队为了拍摄到满意的画面12次潜入深海,卡梅隆对DIY制作的器具赞不绝口。正是深海探险让卡梅隆对海底神秘世界的兴趣日益浓厚,才促使了他以后一系列的探险活动以及影片的完成。卡梅隆说:我欠泰坦尼克号的。
·影片开头具有特殊意义的开场戏是导演在剪辑工作的后期冥思苦想20个小时以后的成果,而在开头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残骸镜头有一部分是真实的,而有一部分则是利用模型来拍摄的,区分的办法是当镜头中有两艘潜艇时是模型,只有一艘潜艇时则是真正的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Jack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时的抽烟镜头遭到了非议,认为会误导小孩子们,但卡梅隆解释说在当时吸烟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不加入抽烟的镜头反而会让影片显得不真实。
·凯特·温斯莱特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卡梅隆寄上自荐书,信中还夹有玫瑰花,附上"我就是你要找的Rose"这样的话,而最终获得了这部世纪之作中露丝这一角色。她在拍摄过程中还患上过肺炎。
·起航的镜头是在一个停车场上搭的绿屏前拍摄的。沉船的画面是模型加上电脑特效(如海浪、乘客)模拟出来的。演员对着绿屏幕表演,特技小组再将冰川的画面合成。导演在告诉演员们应该看什么地方,他们必须假想那里有Titanic在下沉。
·救生艇搜寻生还者的镜头是在装满超过350,000加仑水的大水槽内拍摄的。
·片中大部分的"海洋"其实只有3英尺深。
·因为全尺寸的泰坦尼克号模型只有右半边是全部完工的,所以导演特地想出了用相反文字的道具来拍摄,再将影片左右颠倒放映,所以船上如果有需要文字的道具,都需要做正反两套。
·造价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制作过程长达五年。拍摄结束后整个布景都被卖了废铁。
·片中Rose叫了80次"Jack",还不算叫他"Mr. Dawson"的次数,而Jack叫了"Rose"50次。
·Jack的台词"I'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100年来100句最经典的电影台词之一。Jack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高呼随后镜头缓缓后拉俯瞰整个泰坦尼克号,这短短的10余秒运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电脑制作技术,花了大概100万美元才得以完成,当然放到现在只要10万美元就可大功告成。
·片中Rose的画像是卡梅隆画的,由于他是左撇子,拍摄时特意用镜面转换镜头,使其看起来是Jack用右手画的。肖像画实际上是根据凯特·温丝莱特所拍的照片临摹而成的,当然温丝莱特在拍摄照片时是穿着比基尼的,没有展示出来的部分由导演想象完成。至于说画上Jack的签名当然也是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手包办,据说影片中Jack的所有素描作品都是出自卡梅隆的手笔。
·拍摄过程中莱昂纳多的宠物蜥蜴被卡车撞伤,但是在莱昂纳多的精心照料下它又恢复了健康。
·"Jack this is where we first met."(Jack,这是我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这句台词是凯特·温斯莱特灵感迸发,临时想出来的。Rose朝Cal脸上吐唾沫的动作也是她建议的,剧本中设计的是Rose用发夹戳他。
·片中Jack给Rose画像时让她"Lie on that bed, uh I mean couch."(躺在床上,呃,我是说沙发上。)而剧本上原文是"Lie on that couch"(躺在沙发上),是莱昂纳多说错了(他很诚实)。但是卡梅隆非常喜欢这个错误,并把它保留了下来了。
·当片中船长说"全速前进"时,有人也跟着喊"全速前进!"。这喊声来自导演卡梅隆。
·影片中Jack和Rose比赛吐口水的场景遭到了从监制到演员,从电影公司老板到剧组成员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卡梅隆认为自己的电影不能循规蹈矩而要有所创新,实际上这一段也成为影片中让观众记忆犹新的场景之一,对展现人物之间的性格和背景大有裨益。
·在颇有争议的角色之一大副默多克的问题上,詹姆斯·卡梅隆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他,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但为了艺术的处理而把发生其他人物的事情集中在默多克一人身上来进行描写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
·导演卡梅隆为影片拍摄了另外一个结局,在这个结局中老Rose并没有一开始就把"海洋之心"丢到海中,而是和船员们有一个精神上的交流。这个原剧本上的结局被导演卡梅隆评价为太高深莫测而被舍弃,但卡梅隆同时也声称自己非常喜欢这个结局。
·本片的主线故事是完全虚构的,当年有类似的事件,但从其(类似的事件)发现或为人所知时间上来看,均不是男女主人公的原型。
◎影片配乐
这部配乐采用了交响乐、合成器乐、流行乐、爱尔兰乐、管弦乐,可以说是四面逢源了。不过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每一样都做的非常好。合成器配合交响乐令人坐立不安,风笛的飘渺传出丝丝悲凉,人声合唱在不时的点燃气氛,到了最后Celine Dion彻底引爆感情,无数的人开始落泪。Sissel在原声碟中退居到二线,她的吟唱仿佛默默的祈祷,空灵中引发人们无限的思绪。
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爱无止尽(亦译《我心永恒》)-------席琳·迪翁(Celine Dion)(Oscar the best song of the flim)
《Titanic》(影片配乐):
01. Never An Absolution 没有绝对
02. Distant Memories 遥远的记忆
03.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
04. Rose 罗丝
05. Leaving Port 起航时分
06. Take Her To Sea, Mr. Murdoch 麦尔特先生 带她去看海
07. Hard To Starboard 无能为力
08. Unable To Stay, Unwilling To Leave 去留之间
09. The Sinking 沉船
10. Death Of Titanic 泰坦尼克号死亡
11. A Promise Kept 坚守诺言
12. A Life So Changed 世事难料
13. An Ocean Of Memories 大海的记忆深处
14. Hymn To The Sea 大海的咏叹
《Back To Titanic》(TITANIC第二张原声发烧大碟《重返铁达尼号》):
01. Titanic Suite (19:05) (Sissel/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02. An Irish Party In Third Class (3:49) (Gaelic Storm)
03. Alexander's Ragtime Band (2:30) (I Salonisti)
04. The Portrait (4:43) (James Horner)
05. Jack Dawson's Luck (5:38)
06. A Building Panic (8:09)
07. Nearer My God To Thee (2:49) (I Salonisti)
08. Come, Josephine In My Flying Machine (3:32) (Maire Brennan)
09. Lament (4:36)
10. A Shore Never Reached (4:27)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1. My Heart Will Go On (4:43) (Celine Dion/movie dialogue)
12. Nearer My God To Thee (2:22) (Eileen Ivers)
13. Epilogue - The Deep and Timeless Sea (12:37) (Sissel/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影片特效:
美国Digital Domain数字工作室的Rob Legato先生在谈及此部影片的制作时,他最常用的词就是“逼真”。“在我开始这部影片的制作以前,我根本不能想象沉船的那个可怕的夜晚会是怎样的景象。"Legato先生是为派拉蒙电影公司工作的视觉效果制作总监,他说“你可以看到人们从230英尺的高度坠下摔断了胳膊和腿,烟筒落在了他们身上,绳索发出了噼叭的声音并断开,轮船的一头正在迅速下沉,惊慌失措的人们是这样害怕,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种惊人的视觉效果技术再创了当时可怕的情景”。
美国Microsoft公司的三维动画创作系统Softimage|3D被重点地应用在这部影片的动画制作上。三维动画的工作被分成五个工作小组。由Matthew Butler领导的工作组主要负责做摄象机的跟踪,在电脑中确定实拍镜头中的物体位置和摄象机的位置,然后把这个数据提供给制作海洋、轮船、人物和其他场景的小组。这些数据使得由三维动画制作的乘客的脚能够接触到甲板、行走在走廊上或倚靠在栏杆上;由电脑动画制作的海水能够冲刷船体;烟雾能够从烟筒中冒出来等。这些工作非常艰巨,需要来自以不同规格建立的模型的运动控制数据,并进行运动匹配。由Richard Kidd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利用三维动画制作海洋,这个工作将建立一些用于时辰、风速、海浪起伏、太阳位置以及反射的参数,使之更接近实拍镜头中的海洋,或用于创建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的海洋,在其中挖出一个区域,将作好的船体模型镜头替换这个区域,再制作轮船驶过时留在水面的余迹,并利用运动虚化使海洋显得更有力。
RichardPayne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轮船的三维动画制作,他们首先制作了一个长45英尺、比例为1/20的轮船模型,然后把所拍摄的轮船模型镜头合成在由三维动画制作的海洋中挖好的区域里,同时与制作的许多不同的模型轮船外景进行合成。由Kelly Port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用三维动画制作除了人物以外的所有布景,如:海鸥、旗子、鱼、天空中的星星、撞船时从船上落下的碎片、海水与轮船之间溅起的浪花、绳子、烟雾、波动的船帆、冰山、甲板上的冰块、撞碎的玻璃等等。当这些制作与实拍镜头合成时,可以想象上千个电脑制作的人物将最具吸引力,由Keiji amaguchi领导的小组利用了动作捕获系统捕捉演员表演的各种动作,并把数据应用到三维动画制作的人物模型中。当与轮船模型合成后,使人难以相信这些如此具有生命力的人物是用视觉效果制作的。在影片中的夜晚沉船场景中,制作人员在来自演员表演的动作捕获中增加了关键帧动画,因为没有人愿意模拟从230英尺高度跳入大海。这种带有正常运动曲线的关键帧动画是很容易修改和扩展的,当你看到船尾开始倾斜到90度,上千人绝望地惊叫着逃命的场景,其中85%的动画都是使用了关键帧动画技术完成的。

Ⅹ 泰坦尼克号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那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怎样的

泰坦尼克号沉没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影片中的爱情故事是虚构的。

泰坦尼克号(英语:RMSTitanic)是一艘英国皇家邮轮,也是白星航运公司旗下的3艘奥林匹克级邮轮之一,在其服役时间是全世界最大的海上船舶,由贝尔法斯特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建造,号称“永不沉没”、“梦幻之船”。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展开首航,也是唯一一次的载客出航,最终目的地为纽约。部分乘客为当时世界上顶尖富豪,以及许多来自英国、爱尔兰、斯堪的纳维亚和整个欧洲其他地区的移民,他们寻求在美国展开新生活的机会。

4月15日在中途发生碰撞冰山后沉没的严重灾难。2,224名船上人员中有1,514人罹难,成为近代史上最严重的和平时期船难。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最终与船一起沉没;泰坦尼克号总设计师汤玛斯·安德鲁斯也在这起灾难中死亡。

1985年,前美国海军军官罗伯·巴拉德率领团队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残骸,该船分裂成两部分,并在3,784米的海底深处逐渐瓦解,沉船内成千上万的文物已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复原并展示。泰坦尼克号已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船舶之一。

(10)全速前进电影法国扩展阅读:

沉没事故——

4月14日23点40分,瞭望员范德瑞克·弗莱特在泰坦尼克号正前方发现了一座冰山,并警告了舰桥。当时值班指挥的一副威廉·默多克下达右满舵及发动机全速反转的指令,尝试“摆动绕行”;但为时已晚,泰坦尼克号右舷撞到了冰山,在水线以下形成一系列的缝隙,船体没有遭冰山切出裂口,而是挫曲凹陷,钢板接合处弯曲成一段段的开口,让海水进入。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泰坦尼克号的乘客并没有做好准备。根据当时公认的做法,船舶不会马上沉没的情况下,救生艇只是用来将乘客接驳到附近船只。泰坦尼克号携带的20艘救生艇只能运载约一半的人员,如果是满载的情形,则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登上救生艇。

船员没有得到充分的疏散训练,他们不知道救生艇即使坐满也能安全漂浮,所以很多救生艇下水时只坐了一半人。三等舱乘客大部分时间都遭到船员留置于下层甲板,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穿越障碍,导致其中的许多乘客受困,而大部分下层甲板都充满了海水。副官在指挥登艇时一般都遵循女人和小孩优先的原则,大部分男性乘客和船员都留在船上。

2时15分,撞上冰山经过2个小时35分钟后,泰坦尼克号在水中的倾斜角度开始迅速增加,因为大量海水从甲板舱口入侵船首内还没淹没的部分。由于船尾从水中升起,露出螺旋桨和后半部船底;船首下沉而船尾上升,导致龙骨要承受两股相反方向的力量对抗,达到峰值应力后,船体开始从2号和3号烟囱之间断裂。当船首下坠时,龙骨没有马上断开,因此将船尾拉向几乎垂直的角度,最后仍然有数百人在艉艛甲板上抓着栏杆。2时20分,泰坦尼克号完全沉没。

除了救生艇上的人之外,所有乘客和船员都浸入负2°C的海水中,几乎所有落海的人都会死亡,只有2分钟到30分钟的存活时间。尽管四散在周围的救生艇还可容纳近500人,但只有13名落海者被救生艇救助。107公里外的卡柏菲亚号冒着风险全速前进,在沉船约一个半小时后抵达事故现场,大约有710人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登上卡柏菲亚号获得紧急照护;

有1,514人在事故中丧生。卡柏菲亚号船员们回忆太阳升起后的场景:“一眼望去是无穷无尽的冰山,好像有无数的金字塔在海面栖息”。卡柏菲亚号船长亚瑟·罗斯特龙环顾现场,看见20个高达60米的大冰山,还有许多小冰山和浮冰,以及来自泰坦尼克号的碎片。

卡柏菲亚号的乘客也说,他们的船好像身处于巨大的洁白平原中间,远处的冰山就跟山丘一样散布着;这片区域现今已经称为冰山巷。卡柏菲亚号原本计划要将生还者们载往哈利法克斯港,因为那里铁路发达、也是离沉船现场最近的大海港;但是由于西北方仍有大量海冰挡住去路,于是改往西南方的纽约港航行——泰坦尼克号原本的目的地。

阅读全文

与全速前进电影法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