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余男狂怒在哪可以看
腾讯视频。中国女性做法国电影的主角,余男是第一个,是不是最出色的一个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目前能知道的是在拍摄《狂怒》期间,她展现出来的一个优秀演员所应具备的一切征服了这个执拗的法国老头和他的团队。
《南方人物周刊》采访她的时候特别谈到了影片中的趣事:他(卡里姆)喜欢在现场改台词,而且一改一大堆。他给你5分钟,你就得把握这5分钟,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在这5分钟内恰到好处地释放角色的张力。我也犹豫过,自己行吗?可是你去做的时候会发现居然还可以,有时候人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㈡ 智取威虎山栓子娘谁扮演的
《智取威虎山》栓子娘青莲的饰演者是余男。
余男,1976年9月5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女演员。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15年,参演的爱情喜剧片《爱我就陪我看电影》于4月30日上映。
8月,由夏钢执导,余男、王千源、南宫民等主演的悬疑爱情电影品质之作《月色撩人》在广东东莞拍摄。参演战争史诗级电影《营救飞虎队》。
2016年,搭档胡军主演胡雪桦执导的黑帮传奇电影《上海王》与张译、郭晓冬等人合作,出演青春罪案电影《少年》。
(2)法国商业电影狂怒扩展阅读
余男主要作品:
1,《唐卡迷踪》饰演:Anika,导演:杜夫·龙格尔。
2,《左右》饰演:董帆,导演:王小帅。
3,《图雅的婚事》饰演:图雅,导演:王全安。
4,《惊蛰》饰演:关二妹,导演:王全安。
5,《狂怒》饰演:晴(Chinh),导演:卡里姆·德里迪。
6,《月蚀》饰演:雅男,导演:王全安。
㈢ 电影《狂怒》的长篇观后感
电影《狂怒》的长篇观后感
电影宣传片如同畅销书的广告词一样,常常与内容的深度和着重毫不相干,结果往往是,观众要么看了内容后,感觉被广告词的华丽所骗,要么作品的深度远远超过肤浅的宣传,但先入为主的印象让大众只能被含混误导产生千篇一律的意见,随着档期的过,某些商业大片成为经典的可能,也就因泛滥肤浅的广告毁于一旦。
于我来讲,这部作品属于后者。
1.战事情由的淡化
对于期待着一顿史诗级战争大餐的人来说,也许会有些许失望。不是里面嘣嘣作响的子弹和炮火不够猛烈,不是战斗的场面不够真实火爆,是习惯了将战争的得胜者审美情趣前置以后,安享太平盛世的平民,已经习惯将泰坦尼克巨轮的沉没,和死伤千万的二战题材都一并拿来,满足猎奇和寻求刺激的胃口。当人们期待的是《辛德勒的名单》一类的盖棺定论的“史诗”的时候,要么是一边倒的有关罪恶的沉重,要么是宏大的审美化了的暴力美,再或者哪怕一群肌肉下垂男齐齐上阵的《敢死队3》,也是蛮合太平盛世的大众胃口的。但是《狂怒》不是。
两次像样的战役:“小镇争夺战”和“十字路口保卫战”的来龙脉都交代得含混不清,这是编剧的精心设计。前领命的“老枪”唐中士,因上司死光而成为了第一战斗指挥人;下达命令的长官比起明确任务目标的他来说,显得更为糊涂和不自信:“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能把他们干掉就行“,”“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情况,有什么武器,....可他们为什么还不投降呢”,唐中式茫然地面对长官的发问,只好回敬“如果是你,你会投降吗”......新兵诺曼只是个会在一分钟内打60个字的打字员,半路上被截下来送到了坦克排,他经历的短短时日里的生死残酷,只是战友过四年里每天都经历的家常便饭,当他已快速成长为“机器”枪手并最终死里逃生的时候,回望灰色的.尸横遍野的战场,他仍用稚嫩的脸颊凝望着这一段梦魇般的历程,“你现在是个英雄了!”,“是吗?他们说谁?”
畅销书取胜,往往得益于情节推进和结构的精妙,一旦结尾揭晓,读完便不想再读;档期大片往往也如此雷同,但《狂怒》显然在尝试突破情节的推进,抛开战事的推进,这本身就是一种有难度的尝试。它试图将个人感受的递增与遭遇战高潮叠加一处,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人物本身上来,从人物设计和细节对应上来看,算是极其成功的。
2.当事人的视角
观影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坦克内部的狭窄空间和战斗员近距离肖像式特写,配合战争背景的泥泞、昏暗,潮湿,从拍摄技巧上看,突破以往“暴力美”的战争画面。无论怎样的残忍血腥,以往的战争画面总是给人一种程式化的展现,要么如同舞台剧一样的雕塑般的身姿,要么是特效镜头下的火光、电声,这些都营造出符合和平时代大众口味的一种固定模式,但是《狂怒》颠覆了这些固定的架构,凸显的是带领观众进入当事人,绝对无法预知战争结果的当事人的视角,不仅在美术设计、人物语言和性格心理方面,整体的氛围都弥漫着一种不知从那里,也不知往何处的疲惫、肮脏、无尽的茫然“。
果如所感,后来在影片片花中了解到,这部影片没有用一个特效镜头,所有泥泞都是大雨中真实的拍摄,更令人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导演大卫动用了全世界仅存的唯一一辆尚能开动的现存英国博物馆的”虎式坦克“,所有服装道具完全出自四零年代德国古董级旧衣......战斗位多次特写和演员自述也印证了坦克战内部战斗员的真实感受,一切设计和安排都可以看出导演旨在营造一种超越以往的真实——当事人的视角。不是得胜者的审美,不是盖棺定论的程式化镜头,而是被迫拖入战争疲惫、无望中坚持的真实的战斗员的视角。
3.技术和氛围的成功营造为深入主题和人物刻画预备了统一的条件——最好的差事和对于狂怒的诠释
最为核心的意向在这部影片中,从未离开基督-救赎-信仰对战争中人的精神拷问,但导演大卫一直在小心地引入这个意向。从诺曼刚进营地时看到满载伤员的卡车车头上镶嵌着的受难基督十字架开始,这个从未进入过坦克内部的打字员闻到血腥气就会呕吐,“圣人”当面问诺曼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教徒吗?那么,你觉得自己得救了吗“,当老枪给他上第一堂”杀人课“的时候,诺曼一开始是全然拒绝的:”It is not right“,这不对(指杀害已经投降的俘虏),被逼扣动扳机给那人后背来了一个窟窿之后,他惊魂未定地自言自语:”我是干净的,是被逼着这么干的“......战斗胜利的间隙,这个坚持为临死士兵祷告、在餐桌上仍不忘祷告仪式的“圣人”常自嘲:“上帝罩着咱们呢!”有时他又说:“今天他不见我们”,“那他在干嘛?掷色子?我们活下来只是因为我们比那些人更幸运?“,面对这样的质问,他只有沉默,不过他说:“我来这之前听到声音说‘我该派遣谁呢’,我说,我,有我呢!Here Am I“......
中国观众由于缺少圣经知识和信仰认同,很难深切地从信仰层面体会和感悟类似意向在影片中的表达。至多看到的是演员在表述一种概念,一种影片的必要元素,用以控诉战争的残酷。但对于经历了两千年基督教文化熏陶的西方人来讲,那种在极端残酷、疲惫、令人厌倦,又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中,信仰随时面临崩溃的精神折磨,较之肉体的痛楚是更为煎熬和难以想象的残酷的。
身心俱疲的每一名坦克中的战斗员,有着不同而鲜明的性格。格雷格看似粗鲁、无赖,其实内心因伤痛而嫉妒胆怯并且麻木,当艾玛被炸身死,他仅仅拉住诺曼:“你看见了吗?这就是战争,你现在体会到了吧!”,当没有被邀请在德国母女家中享用美餐,他的反应最为无耻和下流,也是他,在私下里忽地真诚地对诺曼说:“你是个好人,我们都....可你是好人”......主角唐中士这个角色更为内敛、真实,他不像《拯救大兵瑞恩》里以爱国和道义支持着英勇无畏人格的米勒中尉,唐中士只是一个在战争创伤中用被伤害引发的狂怒支撑着奋勇杀敌的普通指挥员。战前就会说德语,让他的身世暗含着令人猜测的背景,是逃亡美国的说德语的欧洲移民?还是根本就是一个不愿接受希特勒德国的德国人?他知道自己在非洲杀德国人,现在又在德国杀德国人,他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只知道会有更多人死于战争,在德国母女家,他要的无非是好好洗个澡,好好享受一顿美食,当无赖下士格雷格羞辱德国少女艾玛的时候,他没有失控,但当格雷格终于坐到餐桌前仍喋喋不休的时候,他失控将杯盘打翻并唾口吐沫在他脸上,因为他深深懂得能好好洗个澡,吃一顿美餐,能让诺曼享受一个男人应懂得的欢爱,这一切都太重要了,正如他对艾玛的母亲所说:“他们都非常年轻,是“大活人!”(此处原翻译为“血气方刚“,这显然与唐中士深深看了艾玛母亲一眼文不对戏。他暗示的是,能活着,就应该有活人的样子,做活人的事,艾玛的母亲也懂得,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所以这个母亲面对两个年轻人的行为,略为犹豫了一下,就释然了:”好的“她说。)
影片的结尾战斗员的纷纷死是意料之中的,但诺曼的幸存算是别具匠心。
他从坦克底盘的小门中逃出,最稀奇的是,搜寻他的德国军官竟然放过了已是穷途末路的年轻人,最终没有将其高发,这让我想起《圣经》里的那句话:”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时,总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诺曼的幸存方式实属意外的幸存,以往的二战题材电影几乎没有如此描写德国军官手下留情开恩的,与其说是一种新颖的尝试,更可被视为对诺曼这个原本纯洁善良的新兵的一种道义补偿。
最后有个半秒钟的细节——飞奔的白马的马蹄,呼应影片起始桥段中被唐中士释放的白马,他将他卸桎梏,换以自由,也许还是这匹白马游荡在四野焦土之中,他以重获自由的脚步将昏迷在战斗的惨烈中的诺曼唤醒,当这个一脸稚气打字员新兵透过斑驳的救护车车窗回望身后的时候,他等着梦魇中人般的双眼,仍一脸稚气,他似乎仍无法理解,他是如何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和如今人们所说的英雄的。
—— “我该差遣谁呢?”主说,
—— “我在这里,有我呢“带着使命的圣人说,
——”这是最好的差事“ ”是,是我曾经历的,最好的差事“
在这个腐国和日韩系阴柔男子流行的时代,《狂怒》再次证明纯爷们仍有市场。《狂怒》甚至纯得过头,它对女性角色的设定,简直会让女权主义者火冒三丈。
《狂怒》显然无意保证自己的政治正确,某些时候反而强化政治不正确,达到一种陌生化效果,震撼安于常规的观众。电影中战争对人性的异化普遍,盟军照样犯下虐杀战俘、凌辱妇女等罪行,与纳粹吊死平民、征用儿童上战场一样缺乏人性。
假如《狂怒》能够将这样的黑暗气质一以贯之,让观众陷入狂怒或绝望,那它有可能成为一部难得的勇敢之作。可惜的是,它很快跌进好莱坞的俗套,无比笨拙的所谓爱情戏,多次引用《圣经》的说教,被观众讥笑为"抗德神剧"的结局……这些俗套杀伤力巨大,大卫.艾亚颇具特色的简单粗暴战斗,虎式与谢尔曼坦克实打实对轰所带来的惊喜,都被抵消大半,作品成色由此大打折扣。狗血的旁枝末节也减弱了主角性格转变的可信度,说教更是致命伤,毁掉电影的腔调,因为说教是表现的无能。
或许我们应该怪罪的是,这个战争片不再吃香的时代,好莱坞变得越发束手束脚,或是导演大卫.艾亚操持不了宏大叙事?
这也是无奈,在超级英雄满天飞的今天,战争英雄的号召力大不如前,亿万美金不断砸给××侠,他们可以换来更多的美元,而战争片的盈利能力无法相提并论--现实很残酷,《狂怒》在北美和内地的票房表现可谓平淡。《狂怒》6800万美元的投资,在战争片里已不算小数目,但连《美国队长2》的零头都不到。它支撑不起太多大场面,那场1V4的坦克大战已是极限,《狂怒》也只是尽力展现5人小群体,没呈现更多人的清晰面目,整体格局偏小,与普世性的深沉主旨形成怪异的错位。
自然, 《狂怒》的剧作架构也限制了它的格局,在最近的好莱坞电影中,颇少有这样遵从三一律的例子,整个故事在短短一天之内终结,于是它也继承了三一律的缺陷:情节匆忙,角色也无法立体。
在以小见大的尝试之外,《狂怒》还希望用一点不那么牢靠的文艺气息升华主题,主角诺曼从坚决不肯杀人的弱鸡,转变为快意杀人的"机器",最后又遭遇宛如昔日自己的德国新兵,做戏的痕迹过于明显。《狂怒》忽而好战,忽而反战,摇摆不定,最终总算描画出人性遭战争异化再到良心复归的路径,可那合理性又是如此令人怀疑。
为什么这么说?想想老斯的《拯救大兵瑞恩》怎样铺陈情节,怎样刻画老鸟和菜鸟,又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合理"成长来体现主题的,就不难明白了。
尽管如此,《狂怒》总归还有布拉德.皮特。许多人不就是为了皮特才看这部电影的吗,何况他还露了好久的肉?不得不说,皮特又给自己挑了个讨巧的角色,谁叫人家也是监制呢?翻翻最近几年皮特监制的电影,比如《生命之树》《点球成金》《为奴十二载》,不难发现,他挑片相当精明,可以双管齐下,即便靠演戏拿奥斯卡影帝有难度,还能靠监制冲最佳影片奖,《为奴十二载》不就让皮特真真正正地拿到一座小金人吗?
唉,于是顺便想到小李,也是又当男主又当监制的,死活就是拿不到。哦,小李不哭,不哭。
㈣ 《狂怒》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
顶着金牌编剧和金牌主演的光环,讲述“坦克大战”的《狂怒》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式主旋律电影。影片固然拥有不俗的制作班底、精良的视觉效果、优秀的卡司表演和一定的类型化电影倾向,但是在精神内核上,主旋律和正能量这两个关键词还是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终。
换言之,美国并不是没有主旋律电影,而是站在好莱坞如此一流的制作平台上,主旋律电影同样能拍摄得富有观赏性和娱乐性。与此同时,那种“文以载道”式的说教和宣扬做得又隐蔽而且巧妙,观众根本不会对其产生厌烦感。
所以,我们说,主旋律作品每个国家都有,只是档次和创作水准的区别而已。《狂怒》的故事算得上老套。一个战场菜鸟来到一队由老兵组成的战斗小队中,执行一项自杀式任务。在经历了生离死别、第一次杀人以及目睹美好消失后,他从稚嫩的新人变成了“喝酒泡妞杀人”的“战争机器”。这是很多美国战争片、校园片、警匪片的惯用招数和套路。之所以如此行之有效,乃是因为这个结构经过了千锤万打的提炼,是一种简单、紧凑、高效的结构。在老套的故事下,导演大卫·阿耶又使用了经典的“人无完人”的创作态度来描绘众多角色。坦克小队里的五个人,各有自己的性格特色,或是脾气火爆没有修养;或是新兵上阵胆颤心惊;要不就是把战争的胜利全部算到上帝头上的“圣经”;乃至是最没有缺点的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战爸”,也是一个时常会情绪崩溃的人。这种人物的缺陷,与国内主旋律电影中的“高大全”主角完全不同,因而显得极为可爱、真实、可信。在这种角色和故事的引导下,加上真兵实弹的拍摄,观众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影片,对人物产生认同感,最后走进编导设计好的“文以载道”的“埋伏”里,心甘情愿地接受一种价值观的灌输。所以,并不是美式主旋律太过商业化和类型化,它反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作手段。
此外,《狂怒》中菜鸟士兵痛失自己心爱姑娘又是个罕见的人性化段落。在杀人与不杀人之间,他身上的纠结、痛苦以及那个纯粹的选择,是编导对“道德”这两个字的回答。言及此,我们就能明白,这部主旋律电影,探讨的还是一个古老命题——道德是什么。在片中,蜕变成机器的菜鸟给出了回答:执行正义、坚信上帝、嫉恶如仇、保持赤子之心。如此质朴的人道主义观念,在今天听起来分外微妙。而在微妙的人性边界上,编导则给出了一幅堪称辉煌的答卷:那就是在不伤害主要角色人性魅力的情况下,让角色接地气,成为道德与人性的楷模;通过让其处于两难之中,做出符合“政治审美”的选择,并且用人类最难选择的道德困境,给这些人物的价值观盖棺定论。
影片最后,菜鸟因为敌人的“过失”,捡回了一条命,莫名其妙地成为了战争英雄。应该说,这是编剧们的匠心,更是说给这个社会听的最大的童话。
㈤ 法国电影/狂怒/百度云
《狂怒》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2J_I-ySLsFhRLPO7WyS0IA
简介:《狂怒》是由大卫·阿耶执导,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乔·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战题材电影。影片讲述了在1945年二战硝烟即将消散之时,同盟国军队准备在欧洲战场发动最后一轮猛烈攻击。在以寡敌众、弹尽粮绝的不利条件下,谢尔曼坦克的几名坦克手深入纳粹德国的中心地带执行一项死亡任务。该片于2014年10月17日在美国上映,2014年11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㈥ 法国电影《狂怒》的故事内容是什么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影片导演应该是亚裔法国人,确切点说,就是东南亚一带的。无非是要表现亚裔人在国外的生活状态,故事弄得漏洞百出,剪辑也是毫无逻辑,表演更是不值一提,只有几个镜头调度还感觉有导演的存在。
余男展示了自己的身体,也展现了身体同样是演技的一部分。凭心而论,是符合(当时的)剧情需要的。只是同时出现的暴雨中车库被大火焚烧,就显得滑稽可笑了。然后法国情人的弟弟在打黑拳时正好被余男从泰国来法国讨生活的哥哥打死,引发了一段更无聊的天台“斗殴”。镜头几次给到从天台上俯瞰地面,我好期待,其中一个把另一个给扔到楼下去,或者同归于尽,好歹有个高潮或者不那么意外的意外结局啊。结果是什么都没有。
没有看到疯狂的怒火,只云集了诸多拙劣的桥段和表演。
好像只有影片看,没有说内容,你可以去网络视频那里查查看!
㈦ 谁知道余男演过那些电影和电视剧
1995年,余男从大连市第二中学应届毕业,于当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班主任是谢园。
1999年,大学毕业的余男出演王全安执导的《月蚀》,饰演雅男,这是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获得第4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女[2] 演员奖”。 2001年,余男凭借《月蚀》受邀参展法国杜威国际电影节,被法国星探相中,出演法国商业电影《狂怒》。
2003年,余男再次出演王全安执导的电影《惊蛰》,饰演关二妹,以黑黑粗粗的农村女孩形象出现,夺得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19届巴黎国际电影节、第1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届中国电影表演家协会“最佳女主角”奖。
2006年,通晓英文、法文的余男主持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的“让·雷诺北京见面会暨影片展映”。参演好莱坞影片《权杖》、王小帅的新片《左右》,和 台湾导演李芸婵的新片《基因决定我爱你》。同年,余男在王全安的第三部作品《图雅的婚事》中担任图雅一角,影片入围200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斩获最高荣誉金熊奖,余男夺得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和迦太基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最佳女演员”奖项。
2007年3月,余男和吴镇宇合作《双食记》,饰演一位美食主持人拍摄王全安电影《纺织姑娘》。
2010年,参演高群书执导的电影《西风烈》,饰演杀手。 与一众模特登《Elle》 ,全裸出镜拍环保宣传片。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成为继巩俐之后第二位担任此职的中国女星。
2012 ,与黄渤主演管虎执导的电影《杀生》,饰演一个寡妇,与黄渤有大尺度激情戏。同年参演由美国千禧年影业与乐视影业联合出品的,由史泰龙、施瓦辛格、李连杰、杰森斯坦森、布鲁斯·威利斯等好莱坞动作明星主演的《敢死队2》,余男饰演来自中国的专门协助布鲁斯·威利斯的女科学家Maggie。
2013年,参演陈思诚担任编剧和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北京爱情故事》,饰演张蕾。
2013年担任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第1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评委 ,主演的电影《全民目击》和《无人区》上映
2014年主演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3D》 ;2015年主演国内首部3D动作战争电影《战狼》
2015年,参演的爱情喜剧片《爱我就陪我看电影》于4月30日上映。 8月,由夏钢执导,余男、王千源、南宫民等主演的悬疑爱情电影品质之作《月色撩人》在广东东莞紧张热拍。
㈧ 《左右》里面那两个女主角是谁
余男,刚得的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女演员
余男
开放分类: 大陆女明星
姓 名:余男
籍 贯:湖南
生 日:9月5日
身 高: 169CM
体 重:50KG
星 座:处女座
血 型:A型
语言特长:法语、英语
教育背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5级
电影作品
《流浪艺人》(2008) 导演:王全安 (筹备中)
《火凤凰》(原名:纺织姑娘,2008) 导演:王全安 (拍摄中)
《极速赛车》(Speed Racer,2008) (后期制作中)
《双食记》(2008)
《权杖》(Dimond Dogs,2007) 扮演Anika
《基因决定我爱你》(2007) 扮演Marlene,导演:李芸婵
《左右》(2007) 导演:王小帅
《图雅的婚事》(2006) 扮演图雅,导演:王全安
《惊蛰》(2004) 扮演关二妹,导演:王全安
《狂怒》(Fureur,2003) 扮演晴(Chinh),导演:Karim Dridi
《月蚀》(1999) 扮演雅男/佳娘,导演:王全安
奖项与荣誉
2007年,突尼斯(迦太基)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获奖影片:《图雅的婚事》(2006)
2007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雨果(Silver Hugo)奖最佳女演员,获奖影片:《图雅的婚事》(2006)
2005年,中国电影表演家协会最佳女主角奖
2004年4月,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2004年4月,法国巴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获奖影片:《惊蛰》(2004)
2003年10月,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演员,获奖影片:《惊蛰》(2004)
2001年,法国杜维尔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表演奖(Acting Prize——Best Actress),获奖影片:《月蚀》(1999)
经历
1978年9月5日,余男出生在美丽的北方海滨城市大连。余男从小随全家住在大连老虎滩附近,在4岁时,还在幼儿园的余男客串了电影《舞恋》——胸前别着一块花手绢被人抱上了一艘大轮船。初中时候余男当了一部MTV的女主角,除去这两次出镜机会直到18岁“偶然”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之前,她的生活与一般城市女孩子并无太多差异。
1995年,当时的余男是个准备高考的高三学生,就读于大连市第二中学,顺从家里的选择,余男打算报考外语学院。但北京电影学院第一次在大连招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负责招生的是演员谢园,当时他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余男和同班的二十几个女生,抱着好玩的想法去凑热闹,结果一出《姐妹之间》的小品让余男脱颖而出,她背着父母填报了志愿,从而成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5级学生,她是唯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而班主任正是谢园。谢园认为余男“沉静有内涵,这个姑娘大有潜力可挖”。
在同学老师们的记忆中,余男是个很特别的学生。一方面,她几乎大门不出,不善交际,显得很“乖顺”;另一方面,她又不那么“听话”,如果她觉得老师的课讲得很“应付”,她会大模大样地从教室“退席”,躲到图书馆,忽略了作息时间,甚至忽略了上下课的铃声。
回忆这段时光,余男说自己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在同学眼里,我有点特立独行,在老师眼里,我还不太听话。”讲起自己逃课的历史,余男有点不好意思,“这不太好说,因为我看电影时常常达到一种痴迷的状态,如果电影看到一半,而这堂课的内容难不到我,那我就不去上课了。”大学期间,余男最大的爱好是在拉片室里看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和意大利电影。
在大一时,余男为了交“作业”,曾与徐静蕾一同主演过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不过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998年,也是从北影表演系毕业的王全安导演打算开拍自己的首部长片《月蚀》,到北京电影学院挑选女演员时,王全安一眼相中当时正在和老师为“义务献血”据理力争的余男,他就把这个女孩叫了出来,说让她看看剧本,如果愿意演就给他打电话。按王全安的说法,“这个学生好,有点意思”。
1999年的《月蚀》借鉴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薇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余男出演了片中的雅男与佳娘两个角色,她在这部注重形式的影片中表现出了良好水准。这一年余男从北影表演系毕业。
2001年她的表演处女作《月蚀》受邀参展法国杜威国际电影节,那一次的法国之行,让余男被法国星探相中,她出演了法国商业电影《狂怒》,并且只用6个月的时间,就从不识一个单词到可以用法语“蒙骗”法国人。
2003年《惊蛰》中,余男以黑黑粗粗的农村女孩关二妹形象出现,对于该类角色,她不认为自己是靠农村角色赢得大家的关注,同时她也觉得一个演员能在国际影坛获得认可并不是因为她拍了国外导演的戏,或者因为她拍了个特“中国”的戏,而是因为它会从一个平等的角度去要求自己。只有当自己能达到国际上的标准和素质,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国际影星。
2006年2月,精通英文、法文的余男主持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的让·雷诺北京见面会暨影片展映。在这一年她还接下了好莱坞影片《权杖》以及王小帅的新片《左右》、台湾导演李芸婵的新片《基因决定我爱你》。
2006年余男在王全安的第三部作品《图雅的婚事》中担任图雅一角,影片顺利入围200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最终《图雅的婚事》斩获最高荣誉金熊奖,这比之前余男被看好有望获得柏林影后更令人喜出望外。
2007年3月,余男将和吴镇宇共同演绎《双食记》,此外她还将投入王全安的第四部电影《纺织姑娘》。
在毕业之后的好几年时间里,余男除了电影作品外,没有拍过任何电视剧和广告。余男目前与美国最大的演艺经纪公司CAA(Creative Artist Agency)签约。
刘威葳
开放分类: 娱乐、影视、演员、人物、演艺
刘威葳
曾用名:刘薇薇
小档案
学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本科
身高:165cm
体重:46kg
血型:A型
生日:1975年11月3日
星座:天蝎
籍贯:哈尔滨
幸运数字:6
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最喜欢的食物:生的、辣的
最喜欢的书:《杜尚访谈录》
最喜欢的地方:西班牙
最喜欢的足球队伍:英格兰、巴西
嗜好:跳舞 游泳
6岁入黑龙江电视台小天鹅艺术团
哈尔滨市第十八中学念高中
1992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作品一览
学校期间作品:
《小庙》
《雷雨》
《原野》
电视作品:
《黑土》
《夜未央》
《谷穗黄了》
《南来北往》
《云雀行动》
《冲出绝境》
《撕开你的伤口》饰女主角:二丫头
《保密局的枪声》饰女主角:程菲
《又见一帘幽梦》饰女主角:随心
《红十字方队》饰女主角:司琪
《征服》饰女主角:李梅
《蜕变》饰女主角:杨淑桦
《角力》饰女主角:冯云琦
《决不饶恕》饰女主角:楚洁
《绝胜天良》饰女主角:冷小月
《青春正点》饰女主角:李兰
《不想重来》饰女主角:叶瑜
《古城谍影》饰女主角:洛春忆
《女人背后的女人》 刘威葳--饰俞悦侯
《命案十三宗》 (合作演员:刘威葳) 《撕开你的伤口》 刘威葳--饰二丫
《权利场》 刘威葳--饰冯云漪
主持:
《祖国各地》外景主持
电影作品:
《东京审判》饰醉汉甲妻
《左右》饰女一号枚竹
《女人花》 饰女主角:阿姊导演:王进
刘威崴被观众评为“内地最会哭的女演员”
说起会哭的女演员,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有一串长长的名单。比如说因为出演《蓝色生死恋》里小恩熙而广为人知的文根英,最有名的可能就是那两如同安装了水龙头般眼泪召之即来的眼睛。但是,哭得快,不等于哭得巧,哭得赚人眼泪。最会哭的女演员,应是善于拿捏观众情感节奏的演员:自己没有哭时观众已经辛酸难受,等到演员的眼圈红时观众早已声泪俱下,被演员带入戏了。按这个标准,说起最会哭的女演员,在内地数不到三个就能数到刘威崴。
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刘威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之前出演过《征服》、《蜕变》、《角力》、《撕开你伤口》等多部热门电视剧,是高群书的御用女演员。而之前观众们对于刘威崴的印象也大都来源于她演过的电视剧,如《征服》,《蜕变》和《古城谍影》等里的“坏女人”形象。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刘威崴终究不愿意将事业局限于小屏幕上,凭借王小帅最新电影《左右》里悲情母亲形象征战银屏,成功征服观众的心,勇夺“内地最会哭的女演员”的称号。
《左右》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一部电影。刘威葳扮演的枚竹带着女儿再婚后,发现女儿得了白血病,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自己与前夫再生一个孩子,为患病的女儿提供配对的骨髓,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救女儿。尴尬的是,两人都已有了新的家庭。一心想要救女儿枚竹铁了心要怀上前夫的孩子,她不惜突破伦理常规,跨过道德底线,而她的两个丈夫——张嘉译和成泰生也都被她逼着做出让步。片中枚竹和前夫成泰生尝试配孕却连续三次失败,最后他们决定真正试一次,同时还要隐瞒个自家人,枚竹心中的矛盾与挣扎可想而知。而影片到了最后,枚竹终于如愿以偿地怀上了前夫的孩子,生活终于又重新充满了希望。
在电影《左右》里面,刘威崴却彻底颠覆了她以前的形象,塑造了一个类似于都市版“秋菊”的悲情而内心却又坚强不屈的女人形象。她似乎永远带着红眼圈,绷着青筋到男人们那里去讨一个说法。枚竹看起来弱不禁风,其实非常坚韧和执著,剧中她为了救自己的女儿,一心一意要和前夫再生一个孩子,她目的很明确,只管做决定,而别人则要承担后果,比如前夫的生活被搞得一团糟,因为他顾及的东西太多。而枚竹就不同,她的想法很单纯,为了帮助女儿,她什么都愿意做,有点不计后果。这似乎就是枚竹的魅力所在。枚竹在那些关乎生命的,道德的,伦理的情感的亲情的抉择中挣扎,却让我们相信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困难终将被克服,生活也必将延续下去。这或许就是刘威崴演戏的魅力所在,只所以说她最会哭,就是因为她能够让我们去相信,也能够让我们去思考。
㈨ 余男当过兵吗
没有。
余男,1976年9月5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99年大学毕业参与第一部影片《月蚀》,获得第4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后凭借《月蚀》受邀参展法国杜威国际电影节,被法国星探相中,出演法国商业电影《狂怒》。2004年凭借电影《惊蛰》夺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9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代表作《杀生》《敢死队2》《智取威虎山3D》《战狼》《战狼Ⅱ》等。
㈩ 跪求狂怒2014年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布拉德·皮特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kiD6MQ6vK2rW3z7rU4s8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