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摇滚歌手侯牧人的详细资料
牧人简介:
1978年考入中央歌舞团;
1980年发起组建中央歌舞团男声四重唱,由本人改编中外民歌数百首(其中三首被选为美国“百人合唱团”演出保留曲目)。在全国各地演出专场音乐会,获热烈反响,并灌录四重唱专辑六张。
1983-1985年 与陈哲合作创作“五十亿的我们”(为世界五十亿人口日),与北京、广州等地音乐人合作创作大型音乐史诗“起潮了,让我们下海”,与电视导演张成田合作创作音乐电视片“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与电视导演潘大为合作音乐电视片“下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986年 出版首张个人专辑“一走了之”(本人作词、作曲、编曲、演唱),为电影作曲(“嘿,哥们儿”)。
1988年 被评为中国十大青年作曲家。
作曲“滴滴溜”获首届中国乡村音乐歌曲创作大赛金奖。
1989-1995年 作曲:杨凤良导演的电视剧主题歌为“山梁梁上有棵树”;电影“本命年”主题歌“留下油灯光”;电影“四十不惑” 主题歌“感觉”(由本人演唱);电影“私人保镖”;电影“高楼边” 主题歌 “小鸟”、“听”;亚运歌曲《亚洲的太阳》;亚运歌曲《不要说再见》达江词、本人曲;美国电影“摇滚的中国”创作音乐、负责词、曲、编曲、演唱;澳大利亚电视片“红色列车”主题曲 “醒不了”;电视剧“顺成”主题歌 “呼而嘿哟”。
出版专辑:第二张专集“我爱你中国”;制作 “红色摇滚”;由香港CZ公司出版个人专辑“黑月亮”;与台湾“伟翔”音乐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出版“拼贴音乐”计New Age音乐十余张CD;与香港“雨果”公司合作出版“半梦”及New Age and World Music音乐“天幻萧音”。
音乐会:在北体体育馆、海淀影剧院举办首次“侯牧人抒情摇滚音乐会”;与香港歌星潘美辰合作,举办“为希望工程义演”,全国巡演三十场。
1997年至今 将任雁演唱的十五首中国民歌改编成New Age音乐,并在日本发行;与台湾“伟翔”公司合作,创作录制完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集成之一“新疆之旅”;与香港“雨果”公司合作为台湾歌手张杏月制作专辑(未定名),由俄罗斯交响乐团演奏,由本人编曲的新音乐获得乐团高度评价;出版个人专集“黑月亮2”。
“漂亮男人”侯牧人
见过老侯的人,都交口称赞侯牧人是个漂亮男人,络腮胡子鬈曲生动、目光灼灼、声音低沉,身材魁梧、气度不凡。即使他不做音乐这一行,或者即便做音乐也做得平平常常,却仍然会是漂亮而危险的人物,因为他正是让二十多岁的女孩觉得好奇、成熟、可靠等等,总之,心仪神往的那个年龄段的那种男人。
当然,外表漂亮的老侯,更做得一手漂亮的音乐。
1990年亚运会歌曲的征集曾经是大众音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张蔡与徐沛东联袂合作的《亚洲雄风》是他们二人合作的辉煌顶点,也是刘欢和韦唯演唱事业的巅峰。
而在数10首亚运歌曲中同时获得最佳传播奖的《亚洲的太阳》却没有能够成为侯牧人和陈哲这两个理想主义者长期合作的巅峰。
88年以后侯牧人开始主要自己包揽词曲,而这一时期他写下的一批作品我都非常喜欢。例如《本命年》的插曲《留下油灯光》、例如《童体画》(第一版)、例如《感觉》等等。而《感觉》这首歌我记得他给我听过,当时住在中央歌舞团的那英也在,两人一起试唱,那感觉实在是非常的好。而除了《亚洲的太阳》我以为他自己的力作是一首《边疆》、一首《兄弟》。
《边疆》是知青题材,我以为是一切知青题材歌曲中的上乘之作。但这歌没有《小芳》的现代流行机遇,没有太火,我想以后会有真正够水准的知青题材电影或电视剧,这首歌仍然是上选。
《兄弟》是为张楚而作,这是一个小故事。一天老侯和张楚一起打车,中途张楚下车去拿东西,司机问老侯:张楚何许人也,老侯简单说了说,司机颇感动,等最后下车时用力拍了拍张楚,说了声“兄弟,好好混,别着急”,这就构成了《兄弟》的主题。在我看来,《兄弟》是《姐姐》的绝妙搭档。这首歌中的充沛气势和真挚的情感绝非眼下大批歌曲的小布尔乔亚情调可比。
然而《兄弟》的传播命运也不好。
这似乎是老侯的命不好。他开始创作时,没有适应“西北风”的大势,而89年到93年间中国原创作品在港台大潮中几乎没有市场,老侯《我爱你中国》的专辑又是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制作,发行也不好。
但侯牧人自己或许也有一点责任,他诙谐活泼的外表下是非常执拗的性格,而且不大善于公关操作。这种不随俗的性格使得他在市场争夺战中显得软弱了。
但,谁知道呢?也许随俗了便不是侯牧人,也许他的机会并不是现在。但,能够坐得住,潜心研究音乐,坚持自己理想的人,命运总会给他机会吧?
侯牧人作品:
(A)歌曲:
《亚洲的太阳》中国亚运歌曲传播奖;
《不要说再见》第四届中国健牌歌曲创作赛一等奖;
《嘀溜溜》第一届中国乡村音乐创作大奖;
《我爱你中国》1993年中国十大金曲奖;
《三十亿的我们》组歌在首体演出 ;
(本人创作组歌中所有二十首曲目)获国务院环保局特别奖;
《中国潮》组歌(本人创作晚会中的七首歌曲,包括主题歌“起潮了,让我们下海”在首体演出本
人创作的七首歌后拍成音乐片《好大的潮》;
(B)专辑:
《黑月亮》(香港);
《我爱你中国》(大陆);
《一走了之》(大陆);
器乐作品专辑:
《古典&流行》共三集(台湾);
(C) 电影音乐 :
《摇滚的中国》(美国);
《四十不惑》 (中国);
《红色列车》 (澳大利亚);
《高接边》 (中国);
《贴身保镖》 (中国)。
侯牧人生平及作品:
4、兄弟 (词曲演唱:侯牧人);
5、花衣裳 (词曲:侯牧人 侯牧人);
6、社会主义好 (作词:希扬 作曲:李焕 演唱:张楚);
7、理想与和平 ;
8、留下油灯光 (词曲:侯牧人 演唱:卫华);
9、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作词:麻扶揺 作曲:周巍峙 演唱:侯牧人);
10、娘子军连歌 (作词:梁倩 作曲:黄准 演唱:刘晓梅、侯牧人);
11、我们走在大路上 (词曲:劫夫 演唱:老侯 合唱:现代人乐队);
12、国际歌 (作词:获仁.鲍狄埃 作曲:比尔.狄盖特 演唱:马备 伴唱:现代人乐队 合唱:总政歌舞团)
大家对《红色摇滚》都很感兴趣,做个介绍吧。
1992年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张水准参差不齐的合辑,其中的歌曲多是一些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革命歌曲”,还有几首侯牧人的作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唱片的第一首歌《社会主义好》是由张楚演唱的,很难想象这就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中的那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张楚。唱片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国际歌》,唐朝也曾经翻唱过《国际歌》。论独唱部分,马备不及丁武,可是歌曲中后半部分的大合唱,本唱片的编排比唐朝更有气势。唱片中的主角应该是侯牧人,他创作、演唱了一多半曲目。其中由他作曲,尉华演唱的《留下油灯光》,可以说是一首经典的抒情杰作。我还听过程琳演唱的版本。我第一次听到侯牧人的声音是从那著名的“亚运”歌曲《亚洲的太阳升起来》,当时就被那雄浑的男声所震惊。在这张合辑中,侯牧人再一次展示了他那无可比拟的歌声。据说这张合辑曾引来过一些非议,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了解到它的价值。知道《黑月亮》和《我爱你中国》的一定知道侯牧人,在这张合辑中,侯牧人再一次展示了他那无可比拟的歌声,据说这张合辑曾引来过一些非议。
制作群:
总监制:叶大鹰
指 挥:牧仁人
配 器:牧仁人
吉 它:孟军
键 盘:王焱
贝 司: 彭措晋美
鼓 手:张军
录 音:万小元、葛音
制 作:陈庆、万小元、张小安
美 编:孙红敏
伴 唱:现代人乐队
主 唱:老候、张楚、刘晓梅、何天慈、马备、秦勇、卫华
大合唱:总政歌舞团
曲目:
1、小鸟 (词作:侯牧人 演唱:现代人乐队);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作词:公木 作曲:郑律成 演唱:侯牧人 合唱:现代人乐队);
3、社员都是向阳花 (作词:张士変 作曲:王玉西 演唱:何天慈);
4、兄弟 (词曲演唱:侯牧人) ;
5、花衣裳 (词曲:侯牧人 侯牧人) ;
6、社会主义好 (作词:希扬 作曲:李焕 演唱:张楚);
7、理想与和平 ;
8、留下油灯光 (词曲:侯牧人 演唱:卫华);
9、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作词:麻扶揺 作曲:周巍峙 演唱:侯牧人);
10、娘子军连歌 (作词:梁倩 作曲:黄准 演唱:刘晓梅、侯牧人);
11、我们走在大路上 (词曲:劫夫 演唱:老侯 合唱:现代人乐队);
12、国际歌 (作词:获仁.鲍狄埃 作曲:比尔.狄盖特 演唱:马备 伴唱:现代人乐队 合唱:总政歌舞团)
专辑名称:《黑月亮》(CZ音乐/1991);
我们来自东方(窦朋)
醒不了(侯牧人)
山梁梁上有棵树(朱桦、侯牧人)
轮回线上的太阳(胡寅寅)
留下油灯光(程琳)
黑月亮(侯牧人)
老少爷们(侯牧人)
脚下,就是你的路(秦勇)
bpmf(张楚)
留下油灯光(蔚华)
流浪的燕子(胡月)
手相(侯牧人)
《黑月亮2》的目录如下:
感觉(侯牧人)
将将将(张楚)
访哈哈(侯牧人)
不要说再见(朱哲琴)
走(张岭)
亚洲的太阳(侯牧人等)
日子(侯牧人)
云岭游(董虹)
怎么能够(侯牧人)
半梦(金得哲)
《我爱你中国》专辑曲目如下:
01 我爱你中国
02 小鸟
03 留下油灯光
04 童体画
05 见了你就高兴
06 花衣裳
07 边疆
08 感觉
09 兄弟
侯牧人主要作品目录 :
《亚洲的太阳》 中国亚运歌曲传播奖 ;
《不要说再见》 第四届中国健牌歌曲创作赛一等奖 ;
《嘀溜溜》 第一届中国乡村音乐创作大奖 ;
《我爱你中国》 1993年中国十大金曲奖 ;
《三十亿的我们》组歌 在首体演出 ;
(本人创作组歌中所有二十首曲目) 获国务院环保局特别奖 ;
《中国潮》组歌 在首体演出 ;
(本人创作晚会中的 本人创作的七首歌 ;
七首歌曲,包括主题歌 后拍成音乐片《好大的潮》;
“起潮了,让我们下海” ;
电影音乐 :
《摇滚的中国》(美国)
《四十不惑》 (中国)
《红色列车》 (澳大利亚)
《高接边》 (中国)
《贴身保镖》 (中国)
歌曲作品专辑
《黑月亮》 (香港)
《我爱你中国》 (大陆)
《一走了之》 (大陆)
器乐作品专辑
《古典&流行》共三集(台湾)
2. 如何评价俄罗斯电影《他是龙》
一开始看到推荐去看只是抱着喔这大概是一部无厘头的烂片但是颜值不错还是看看呗
结果一点开来,哇靠,为什么画面这么好看!为什么配乐这么好听!为什么女主的衣服这么好看!
女主为什么这么又勇敢又聪明根本不用等待斗龙士来救她!咦男女主剧本是不是拿反了,男主竟然这么帅这么软萌!然后龙出来的时候我被毛子的特效震住了,羡慕他们既有美颜又有五毛钱绝对做不来的特效~
故事的内核嘛和无数童话故事一样,男女主依靠爱战胜了一切。可是这片子对于男女主感情的刻画好棒喔~善良的男主和勇敢的女主,一开始的互相猜疑到慢慢地逐渐产生依赖,横亘在两人之间的物种的差别被内心的爱意一点点驱散。无比美好的男女主在山崖上面看漫天的烟火,再见,那是观众一起炸裂的少女心好吗?!
女主撩起男主来也是能干的不要不要的,爱情最美的是什么阶段,当然就是窗户纸没捅破的时候啊!你看男主不敢碰到女主,就从身后去触碰风筝的线,两个人都试探着想要靠近,但又害怕靠近之后未知的结果。可是单纯又软萌的小龙喔~一心想要杀他的屠龙士来带走他爱的姑娘 姑娘有点羞涩又大胆地说是龙先到的,这么含蓄又美丽的表白,比烟花的杀伤力还要大。
还有短暂的虐心桥段里,男女主也是互相体谅对方想要保护对方,龙为了自杀吹响埙的时候简直又虐又甜嘤嘤嘤。全片除了爱作死又虚荣的男二,其他全员好评~单纯善良的通话故事让每个人的少女心能够复苏,我要再去复习一遍了~~~~~~
pps还有这部剧里面用皮影or剪纸讲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国内的导演也学一学好吗?又省经费画面又漂亮~!
3. 寻找一部俄罗斯关于母亲的电影
说的不是苏联,应该是东德!
中文片名 再见列宁
原片名 79 qm DDR
更多中文片名 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
英文片名 Goodbye Lenin!
片长 121 min / Argentina:112 min
国家/地区 德国
拍摄日期 2001年9月6日 - 2001年11月30日
上映日期 德国 Germany 2003年2月13日
在丈夫逃往西德后,充满热情的东德统一社会党党员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她的党和一对儿女,并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抚养教育他们。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脏病发作,昏迷过去。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间里,德国已经是天翻地覆:柏林墙倒了,她所挚爱的民主德国也解体了。
克里斯蒂娜苏醒后,医生叮嘱她的儿子阿历克斯,任何刺激都将是致命的。为了不打击卧病在床的母亲,阿历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隐瞒起统一社会党下台,德国统一的消息,假装柏林墙还依旧矗立。于是就在他们那间小小公寓里,阿历克斯尽力演出着一场民主德国繁荣昌盛的闹剧,从食品到服饰,甚至伪造电视新闻,尽管外面早已换了一番天地,但这方小世界里历史似乎停滞了,或者说儿子藉着对母亲的爱而改写、创造着历史。
4. 求电影名称,女主美国人男主苏联士兵,在火车上相遇后相爱,战争结束后,女主回国生子改嫁
俄罗斯电影《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很经典的片子。
电影截图
5. 求电影除了(美日韩俄中 非洲的)
辅助说明:
1.前一部分均为法国电影,故事地点发生在欧洲的,90-2003年生产。
2.所回答的电影均为官方类型为剧情片类,若部分画面出现血腥和想象不划分为枪战 恐怖 科幻 动画等级别。
3.后半部分所列为多国合拍片,个别包含美国,但都符合您的2-4号条件。
4.真诚供答,希望得到满意答复。(所列影片均为我所看过的,烂片不予推荐,并未复制电影列表,诚心可鉴)
法国片:
大鼻子情圣(1990) Cyrano de Bergerac
黑暗中的舞者(2000) Dancer in the Dark
蝴蝶振翅(2000) Battement d'ailes papillon, Le
浮宫魅影Belphégor - Le fantôme Louvre (2001)
梦想起飞的季节 Une hirondelle a fait le printemps (2001)
天使爱美丽 Amelie (2001)
这份爱 Cet amour-là (2001)
深呼吸 Souffle, Le (2001)
蝴蝶Papillon, Le (2002)
请你闭嘴Tais-toi! (2003)
的士速递3Taxi 3 (2003)
两小无猜 Jeux d'enfants(2003) 法国 / 比利时
合拍片:
BJ单身日记 Bridget Jones's Diary (2001) 英国 法国
追忆童年往事 Porto of My Childhood (2001) 法国 葡萄牙
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1991) 法国 波兰 挪威
比利·艾略特\舞动人生Billy Elliot--2000--英国 法国
爱在此生终结时(2000) Virgen de los sicarios, La西班牙 法国 哥伦比亚
莱姆--2001 Liam 英国 德国 法国
偷拐抢骗Snatch (2000)英国 美国
浓情巧克力Chocolat (2000)英国 法国 美国
新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2002)英国 美国 爱尔兰
钢琴家(2002) The Pianist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波兰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2003)英国 / 卢森堡
戏梦巴黎The Dreamers (2003)英国 法国 意大利
真爱至上(2003) Love Actually 英国 美国
指挥家的抉择 Taking Sides (2001) 法国 英国 德国 奥地利
钢琴教师 Pianiste, La(2001) 德国 波兰 法国 奥地利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2002) 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amstress 法国 / 中国
生命之吻Kiss of Life--2003 英国 / 法国
情感的宿命(2000) Les Destinees Sentimentales 法国 / 瑞士
(特例影片)
憨豆特派员Johnny English (2003) 英国
对她说Hable con ella (2002)西班牙
美丽人生(1997) Vita è bella, La 意大利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英国
6. 早期黑白战争电影 那时候我们都叫他桥 不知道是俄罗斯还是那里的, 反正是国外电影就是了 。
二战电影《桥》(黑白片)是前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其中有一段情节讲述的是南斯拉夫游击队的一支小分队在行军途中通过一段沼泽地,萨瓦托尼陷进淤泥中,但很快就被救了起来~~
另一部与士兵陷入泥潭有关的二战电影就是前苏联拍摄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黑白片)。片中,红军女战士里莎在接受回村报信的任务后,不幸陷入了泥沼溺毙。这个情节非常深刻的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
7. 战争与和平的电影剧情
这部由俄罗斯、意大利、英国、法国、波兰和西班牙6国斥资2600万欧元拍摄的新版《战争与和平》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色彩。导演罗伯特·多恩海姆是罗马尼亚裔美国人,主要演员则分别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女主角娜塔莎·罗斯托娃的扮演者、24岁的法国女演员克莱芒丝·波西,此前她因出演《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的芙蓉·德拉库尔一角已在世界各地拥有不少“粉丝”。
俄罗斯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再次被搬上屏幕。这部由俄罗斯、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六国倾力打造的四集同名电视电影在俄罗斯电视台黄金时间与观众见面。尽管兄弟台“第一频道”为此专门推迟了由另一位大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改编的电视剧,新版《战争与和平》仍未能逃脱兵败滑铁卢的厄运:不但4%的收视率差强人意,更是遭遇国内民众一片恶评。
国际化创作阵容
拍摄新版《战争与和平》是意大利电视台的主意,后来得到了俄罗斯、英国、法国、波兰和西班牙同行的支持。制作方雄心勃勃,为此心甘情愿投下2600万欧元的巨资,耗时两年,转战波兰、立陶宛、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四国进行拍摄。
尽管新版《战争与和平》不如由奥黛丽·赫本、亨利·方达等好莱坞明星主演的1956年版那样星光熠熠,却也招募了不少欧洲一线明星。女主角由出演《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法国女演员克莱芒丝?波西扮演,而两位男主角分别由意大利性感男星阿列西奥·波尼和出演过《再见,列宁》的德国演员亚历山大?拜尔饰演。
本片导演是罗马尼亚裔美国人罗伯特·多恩海姆,他曾与斯皮尔伯格有过合作,而编剧之一正是《美国往事》的编剧意大利人恩里科·迈蒂奥里则。
众口难调做妥协
国际化的创作阵容虽可让新版《战争与和平》博采众长,但也易令其陷入众口难调的尴尬境地。影片制片人之一谢尔盖·丘马科夫抱怨道:“我们想让剧本尽量地忠于原著,但后来明白,和所有人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事情。”
俄罗斯人原本做了妥协,只要求拿掉那些“非常愚蠢”的情节,但就是如此卑微的愿望也未获满足。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为纪念1812年战争牺牲者而修建的,但在新版《战争与和平》里,这座还没兴建的教堂已赫然矗立在熊熊燃烧的莫斯科城中。
对此,欧洲同行的解释是,在他们国家,没有人知道这一史实,为忠于原著就把如此凄美壮丽的画面去掉实在可惜。俄罗斯方面希望剧本愈接近原著愈好,但意、法和德等出资大国却希望将新版《战争与和平》拍成通俗易懂的现代华美大片。
一边骂,一边捧
新版《战争与和平》在俄罗斯电视台播放后,遭致俄媒体一片骂声。俄新社认为,失实于原著的情节、提纲挈领式的叙事和颇富争议的选角是影片的三大败笔。《生意人报》建议,如果要看这部电影,最好先完全忘记原著。该报十分惊讶于影片“令人气愤的大胆妄为”,竟然将深色头发的娜塔莎变成了金发女郎。而《共青团真理报》则对有着像007一样性感面容的安德烈和长着让施瓦辛格万分嫉妒的发达胸肌的皮埃尔大表不解。
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也对新版《战争与和平》大为不满:“托尔斯泰的主人公都不像他们自己。娜塔莎本来是乐观的,情感丰富的,但在这里,她却面色苍白,冷漠,而且理性。”
与俄罗斯人“平淡乏味、简直无法看下去”的反应形成鲜明反差,新版《战争与和平》在法、意等国大获成功。在法国播放时收视率逼近24%。观看此剧的华人留学生董铭告诉记者:“拿破仑在剧中不是正面人物,骄横无理,本来很浪漫的爱情就被战争毁灭了,法国人看得都很揪心。”而在意大利的收视率高达26%,每集有600万观众收看。
俄新社报道对此不无戏谑地说,从前西方人把俄罗斯当作“野蛮的地方”,如今他们亲眼见识了俄罗斯人自古就精神高尚、心灵丰富,这也算是安慰了。
8. 再见卡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再见卡门》这首歌是有一名叫阿朵的歌手演唱,当时在春晚演唱的时候,也是迅速走红,所以很多人在当时也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说起这首歌的创作背景,首先是来源于一本叫《卡门》的小说。
这部小说是由法国的一名作家编写的,她叫梅里。主要也是讲述女主卡门为了自由,渴望自由,而尽力摆脱现状。美丽的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这首歌最好的灵魂阐述。
要想了解,《再见卡门》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就必须要从这本《卡门》小说里找出答案,这本小说主要是阐述了以下的观点:
第一 自由,是卡门唯一的梦想和归宿。
在这部小说里女主卡门为了寻求刺激和追求自由,不顾他人的性命,通过残害的方式,来获取内心的孤独感。其实从小说的内容上讲,作为女主卡门是很渴望自由的,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以及作为一名逃犯来说,自由对于她来说是遥远的事情。
所以卡门一生在寻找自由的同时也在和命运做斗争。即使是付出很重的代价,卡门也在所不惜。所以在卡门这部小说里,主要也是讲述了女性的人权。所以当了解《卡门》这部小说的灵魂观点,就不难想象《再见卡门》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总的来说就是为了自由,需要对过去的自己告别。
9. 《不说再见(2021)》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不说再见》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4mbxEUkbYeZPCuQVEMwo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