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法国电影局外人观后感

法国电影局外人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2-22 14:30:04

㈠ 《局外人》读后感

在加缪的《局外人》里,讲述的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工作努力、生活简单的小职员。他对于周围人的感受是淡漠的,他母亲过世,他在葬礼上的表现是平静的,守灵时也因为疲倦而打了一晚上瞌睡,在他母亲敬老院的伙伴们因为他母亲的离去而痛苦的时候,他也是在旁边悠然地抽起了烟。对于女友玛丽的求爱,也更多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于玛丽的追问是否真的爱自己,以及对于是否想要跟这个女人结婚,他的回答也都是无所谓的:“可以结也可以不结,如果是你想要结的话,那我们就结”。

对于他的这种态度,起初我把它描述成自私。我认为他只考虑自我的感受,连他对于自我的描述中也写到:“我对于我当下的感受总是高于对于情绪的判断”。我认为他只考虑自身的情绪,只在乎自我的感受,对于别人的喜怒哀乐,对于别人的生离死别都是极淡漠的。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一个出世的、自我的、碌碌无为又自私的小角色罢了。

故事的转折点,在于他阴差阳错地开枪杀死了一个人,并且在第一枪之后,又对着尸体补了四枪。本身默尔索这样的人的存在对于整个世界是无可厚非的,他安于天命、怡然自得,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过多的期待、也不对他们有期待。但自从他杀人的那一刻开始,整个社会对他的控诉便开始了。

在他被审讯的时间,神甫无数次用神的名义来宽恕他,给他以神的正义的教诲,试图让他皈依上帝,寻求宽恕。但是他却无动于衷,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从来都不想把自己的希望、自身的意志寄托于神灵。他也认为,在这场阴差阳错的命案中,自己也仅仅是过失杀人。亦或者是自己防卫过当。于是这篇小说讨论的两个主题就出现了。

第一:是畸形的司法制度、意识形态对于无辜的迫害。

在整个审讯的过程中,法官都是以默尔索的这个人进行控诉,而不是对于这件事进行控诉。法官们到处搜集证据,控诉默尔索在他母亲葬礼上的无情,无情在于他没有为母亲的死去而痛苦,他应该放声痛哭,而不是悠闲得抽烟。他更不应该在母亲葬礼完之后的第二天去跟自己的女朋友到海边去约会。由此判定他是一个冷漠无情,没有孝心、不懂感恩、没有同理心的“残忍动物”。面对这样的控诉,默尔索的反应是缄默,他更多的感受是滑稽,他认为事情并不是他们想象的这样,但畸形的司法制度是不允许他开口为自己辩护的,仿佛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律师与法官身上的。最后他被判处死刑。

这里引发了我对于社会意识形态对于我们个人要求的思考。这里不对法国当时的司法制度进行讨论,因为《局外人》的社会背景是法国的20世纪中叶,对于我本身是没有指导意义,我思考的着力点也不在这里。我思考的部分是从法国的司法制度、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于默尔索的要求引申到我们自己身上的。在我们周围,总是有人要求你应该去做什么事,而不能去做什么事,我们对于异我的东西排斥得太深,不说接受,最基本的尊重都是没有的;这个社会要求女人不能太我行我素、女人不能抽烟,只能做在我们想象中儒雅文静、相夫教子的女人。

这种看似正确的社会要求,实际上是在宣扬男权,是对于女性精神以及身体自由的霸凌,所有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可以做,她们会用一种更加细腻更加柔和的方式把某些事情做的更好;亦或是我们应该在多大年龄结婚,我们应该在30岁时成家立业,因为这是社会对你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社会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绑架。我们想要的某种生活,并不是别人、不是你或者他要求来的,而是每个人自己心里面真诚的声音。

在文中,默尔索如果可以再圆滑一点,更“聪明”一点,依附于强权说一些谄媚之词,在神的正义面前跪倒,他也就不至于会被判死刑。但他不肯,他在与畸形的司法制度作斗争,在与扭曲的强权作斗争。如果他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抹杀自己的灵魂,相比起他被社会判处精神上的死刑,他还是选择被愚蠢的意识形态判处死刑。我也不肯,我不会活在任何人的意志当中,我对于现实的某种妥协对于我的灵魂来说,我内心甚至觉得它是愚蠢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于他“自私”的印象便发生了一些扭转。本质上他确实还是一个淡漠自私的人。但他对于自我精神光辉的追求却并不会因为他肉体的消失而湮灭。综合起来看,他是值得我敬佩的。

第二点:是主角对于人生的态度的思考。

默尔索整体的人生态度是荒诞的、虚无的。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看破世俗,超脱事外了。他专注于他当前的主观感受,对于未来对于过去的感受淡漠。对于婚姻,他认为有就有,没有也没有区别;对于工作,他也是认真对待,对于结果对于职位调动也没有过多的要求;甚至对于母亲的死亡,他认为,他无疑是爱自己母亲的,但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当它来临,你甚至都不需要有情绪,过段时间你就会忘记。因为你有一天也会死,别人也会忘记你。

他被判处了死刑,被这个社会判处了死刑,但除他以外的所有人在某一天也会被判处死刑,死亡本身只是我们对于那一瞬间的荒芜的恐惧罢了,它始终会成为我们的最终归宿。这一点我是认同的,给我的启示是淡然面对灾难面对死亡,它们总是会来,也总是会折磨我们,做好心理准备,等它们到来的时候我们就不至于那么狼狈。

本来我认为我读完之后的心理状态可能会是消沉的,那么既然一切都是虚无的,我们的人生就没有了意义,我们不需要入世,不需要努力,总是随遇而安,总是照顾好自己当下的情绪随波逐流平静的活下去不就好了吗。但这样的心境在我看来是需要入世之后才有资格说的,也就是说在你没有抗争这个荒诞的世界之前,在你没有拼尽全力对这个世界作出斗争之前,我没有必要进入默尔索的心境。但在某件事情上运用我所有的认知作出努力之后,对于结果有默尔索类似的心境就会是自然的了,有的时候面对一些自我无法改变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去吧。

对于加缪白描的叙述方式来说,阅读体验是非常好的,默尔索对于当下的许多精彩的情绪捕捉,在他的视角下,周围人滑稽的表演,以及他内心的虚无与这个社会对于他审判控诉的心里独白都是精彩又动人的。对于死亡对于虚无的哲思探讨,也常常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20世纪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实在是实至名归。期待自己今后能多与这位巨匠进行心灵的对话!

㈡ 《局外人》愿你在看透以后依然热爱这个世界

加穆的《局外人》自1942年出版以来,一举成名,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加穆被评论界称为与萨特齐名的法国文坛上的不灭明星,《局外人》也成了西方现代荒诞派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荒诞性在文学作品中具体化为生活的虚无、人际关系的丧失,个人的异化等等。荒诞作品则体现着不一样的审美情趣,而加穆最大的贡献则是让荒诞变得更加具象,因此 《局外人》在社会上取得了如此强烈的反响,在于加穆将这种荒谬感塑造成了一个具象化的人物—莫尔索。

对莫尔索这个人物的最初的感受是怎么会有一个对生活周遭如此漠不关心的人。

小说开头的开篇第一句“今天,妈妈走了。又或者是昨天,我也不清楚。”读起来就略显压抑与惊奇,奠定了整部小说冷漠平实的基调。按理说母亲应该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妈妈离世,而儿子—莫尔索却全然不知。过去一年里也没去看望住在养老院的妈妈,原因是去一趟会使周末泡汤,甚至懒得去买票赶公交。当妈妈死后,莫尔索来到摆放妈妈棺材的房间,他仔细观察了房间的各个角落,白的墙,透明的窗,甚至是棺材上的螺丝钉都观察的仔仔细细。唯独对母亲的容貌提不起兴趣,还制止门房打开棺材棺盖给他看。他在为母亲守灵时,吸烟睡觉、喝牛奶咖啡,感到无聊至极。就像母亲的死与他无关一样,冷酷无情。在母亲的葬礼上也没有哭泣,没有伤心,反而想到葬礼结束,回家可以睡上12个钟头,就满心欢喜。而且第二天就去游泳,和女友去看喜剧电影,在住所做爱。

莫尔索的处世原则正如他的口头禅一样,怎么样都行,这无关紧要,这没有意义.....女友问莫尔索爱不爱她?他说这种话毫无意义,肯定不爱!女友又问莫尔索是否愿意和她结婚?他说结不结婚都行,如果你想,我们就结。

莫尔索的邻居莱蒙是一个混混,请莫尔索帮忙写信羞辱他前女友,莱蒙高兴问他是否愿意和他做朋友,他说做不做都可以。

老板觉得莫尔索还年轻,想提拔他,调动他到巴黎的办事处,负责市场业务。而莫尔索说,这没必要,去哪里都是一样的,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反正永远也无法改变生活。

莫尔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很喜欢说随便,什么都行。没有强烈的爱憎、对切身利益默然处之,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一切对他而言都是虚无到微不足道。他把社会以及人际关系跟自己完全剥离开,仿佛自己就是肉体的一个冷眼旁观者,身上散发着一种丧气沉沉的冷酷气息。

可是,正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没有自我的人,才最是自我。正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最不关心这世界的人,他最懂得洞悉这世界的本质。他其实并不是个麻木不仁的人,他对自然很敏感,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和同事艾玛尼埃尔一起追着卡着奔跑,就为了想知道卡车链头发出哗啦声与内燃机发出噼啪声是怎么回事。他在塞莱斯特的饭店喝了酒喝了酒和咖啡出来,沿着码头散步回家,看着绿色的天空,油然升起的幸福自在之感。后来他偶然无意杀死一个阿拉伯人,在法庭接受审判时,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辩护律师的发言,却还记得听见了卖冰小贩吹响喇叭的声音,回忆起了他所热爱的街区、傍晚时的天空。一个有如此感受力的人,怎么可能对这个世界麻木呢?

莫尔索并非没有情感,并非是冷血动物,反而他完全遵循了最真实的情感痕迹。

莫尔索他也不不愿意妈妈去世,事实上,他是深爱着母亲的。妈妈死后,他经常突然间就想起了妈妈。看到报纸上的一个故事,他想起母亲说的一句话,“人生在世不可以弄虚作假”,在监狱里失去自由的生活,他又想起妈妈常说的,“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他和她母亲的生命理念是认同的。所以他知道母亲在死时是解脱的,所以并不需要为此难过,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他。在精神上,他是无比贴近自己妈妈的。

加穆笔下的莫尔索很像古代的庄子,庄子死了妻子鼓盆而歌,别人不解,庄子却说,人的生死循环变化就如一年四季一样周而复始,现在她安安静静地躺在天地之间,不过是生死变化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我却在一旁哭哭啼啼,岂不是不懂得生命的道理吗?我们很多时候只看到了他们种种不和常理的行为,却没有窥探出他们的真实思想和独特的内心世界。

莫尔索曾经也很上进,有过雄心壮志的大学时代,但辍学以后,开始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所以他拒绝了老板让他去巴黎的建议。莫尔索结交雷蒙这样的朋友,是因为雷蒙热情主动的接近,莫尔索随和的个性对这种没有压迫性的朋友,没有抵抗力。莫尔索并不是不想结婚,后来看到马松和她的妻子幸福的住在海边的小木屋,生平第一次才萌生出了要结婚的念头。

莫尔索的思想就像无根的野草一样没有着落,内心空旷孤寂。 他从不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也不刻意迎合大众,哪怕说一句违心的话。他是生命无意义的坚守者,什么样的生活对他而言都差不多,对大多数人赖以存在的希望、信念、理想他都漠不关心。他觉得反正永远无法改变生活。

莫尔索说,“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书中的前半部分从母亲的死这件事着重描写了莫尔索强烈的自我意识,后半部分通过莫尔索偶然杀死阿拉伯人事件,使莫尔索被彻底的推向了社会意识的集体批判当中,激化了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对立冲突。这也是《局外人》的荒诞之处,法庭的审判根本没有关注客观的事实,莫尔索朝着阿拉伯人开了一枪又补了四枪,这在法律上已经构成了犯罪,但是法庭审判中反而绕过此事。把被告莫尔索完全撇开的情况下,从他在几个月前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无动于衷。去论证被告人的人品与道德的不洁净,控告莫尔索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他的母亲,在道德的审判上给他判死刑,把莫尔索送上了断头台。就如莫尔索的辩护律师所说,这场审讯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真的,但又没有任何东西是真的!

对于莫尔索这种啥都无所谓的个性来说,他是不愿意为自己辩解的,也不愿意去撒谎,他觉得毫无必要。他顺从人们对他的看法,而不去坚定的表达自我。在法庭审讯中,莫尔索对法官控词感到深切的不解与厌烦,他还是像一个局外人一样选择不解释。案子在完全都没有他被告人的参与情况下,他的命运只由其他人决定。

书中最后高潮的部分是莫尔索与神甫在狭小牢房里的对话,这部分是小说从法庭荒诞的审判到莫尔索坚持客观的真理,神甫师徒劝服他信仰上帝,莫尔索不像以往全盘归顺,反而激烈反抗。莫尔索被叛死刑是必然,但是在这场与神甫的精神对决中,莫尔索获得了胜利。

加穆创作《局外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莫尔索这一形象在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战后的人们陷入一种困顿、惶惑不安的情绪中。战争结束并没有带走它所投影下的无边阴影,莫尔索这一形象只是当代法国青年的缩影。

他们对人类的生存存在焦虑,但又以超理智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就像莫尔索所言,没有任何东西是重要的,其他人的死,母亲的爱,都不重要,因为有朝一日,所有人都无一例外会被叛死刑,谁都幸免不了。但是当他死时,他获得一种超越俗世的幸福感,他向这个冷漠而余温未尽的世界敞开了心扉,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有爱融洽,觉得自己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也是。

今年来,东亚地区出现了低欲望,小确幸、丧文化与《局外人》所表达虚无在本质上有一定想似性。前几年日本热播的一部电影《小森林》,电影里的女主市子曾经前往东京闯荡,只不过她终究无法适应都市快节奏的步伐,最终回到家乡,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和浮躁,她将对故乡的热爱融入了美食的烹制中,依靠一双勤劳的双手经营渺小却舒适的生活,与世无争。市子与莫尔索他们看上去对这个快速前进的世界表露出冷漠,却又在他们亲身感受的事物中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亲和。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小的莫尔索,只是存在脑海里的那部分莫尔索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那小小的部分会时常蹦出来告诉我们,要做自己。我回想起了自己读高中的时候,当时在重点班,在那种高强度的学习氛围下,使我急于跳出那个令人窒息的围墙,去思考我为什么要这么那么拼命学习,我都快在知识的海洋里找不到自己了。渐渐的我开始退到边缘,出现了很多老师眼里叛逆的行为。在班上,老师讲课我不听,拿着一摞摞的书籍挡在前边,坐在最后一排自己自学。在同学们眼里我性格孤僻,就像阴风一般的存在。还经常晚上拿着台灯跑到偏僻的宿舍大石头后边,去思考学习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当时把所有的东西和人都排斥在外,把自己桎梏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以至于到了进入大学,要自我介绍,我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根卷发,感觉有一股力量要把我弄直。没了,没有介绍自己名字,没有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现在回想起那段孤独的时光,我穿着格格不入的着装,把床单被套改造成奇形怪状的形状不在意任何人对我的评价与看法。在日记里写着生活的哲理,在课堂上分享生命无常的课题,对,那时我活的像堕落到人间的上帝,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是失去了对这世界的那份最初的热爱。我不爱和同学交流,不喜欢参加社团,有人的地方我都不爱待着。我把这个世界的很多人和事物都隔绝开来,那时的我以为,那是我自己。

前段时间奇葩说上蔡康永分享了一个他的小感悟,他说很多人拿过来给他签名的时候,签最多的三个字叫做,做自己。他写了太多次之后,他就想很多人在说做自己的时候,很少人能够回答出来什么是做自己。好像觉得别人是地狱,那个别人不管是家人是情侣,是同学还是是同事,别人很容易对我们构成压力跟困扰,所以写下做自己三个字的时候,好像就觉得自由了,摆脱了别人。可是现在他深深体会到了一件事情就是,没有别人,你是做不了自己的,你在纸头上画一个圆圈,想要把自己这个圆画出来的时候,当你画成功的那一瞬间,它就一定同时有这个圆圈的里面,以及外面。

我突然醒悟到,看透这个世界上的真理不是生命全部,如果我们认为那些真理就是所有的一切,我们不是该对着冷冰冰的真理的沮丧到死吗?我们剩下的人生要干什么?每天背真理嘛!而且我们就算到死前的最后一秒,我们不可能完全看透一切,我们所认为的看透,是我们所以为一部分而已,如果我们不可能看透一切,那就是每一秒都得顺着当下那个人生的际遇而流转,那个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找到自我要表达的东西,它不是模模糊糊,它应该是具体的呈现,就像《小森林》的市子,她看透了城市的快节奏的步伐,她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她把对故乡的热爱融入了美食的烹制中,获得了很多的喜爱。

如果你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所以在看透世界,保持做自己的基础上,要既能和他人相辅相成。也要找到内心的归属,找到值得的事情为之疯狂,才能更好的爱这世界!

时隔6年后回到高中那块石头后边,现在的我好想说,我好爱这个世界啊!

㈢ 《局外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局外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总在追逐着所谓的不拘泥于一切的自由,但社会中哪有完全的自。没有人能完全成为一个社会的局外人生存,当我们对他人冷眼旁观的时候,自己也会被另一群人冷眼以对。


局外人内容说明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

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犯人,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这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尔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

㈣ 看完加缪《局外人》后的感受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小说,描述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稍嫌单调的叙述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小说开头一句即是:“今天,妈妈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样的口气,大凡成人提到该类事,会尊称母亲,可是默而索却不是。接着又是一转:“也许是昨天……”,不经意间,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经心和恍惚。接下来,让人有点愤然,他从头到尾没有哭,还在母亲遗体前抽烟。第二天,他就游玩的不亦乐乎,带女友回家过夜。还帮一个名声狼藉的邻居惩罚他的情妇,因为“没有理由不让他满意”。女友要和他结婚,他觉得“怎么样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爱她,他竟然说“大概是不爱她”。最后迷迷糊糊杀了人,对于法庭上的辩论也不关心,好像与他无关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与其说是因为杀了人,不如说因为被指控“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在临刑前夜,他拒绝神甫,却想起妈妈。小说最后一句:“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让读者不由震惊!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那么不凡,使得中间的有点枯寂有点冷淡的述说,顿时变得意味深长,平淡中现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生存的荒诞感,人和社会的剥离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说有深沉的哲理。事实,评论界把《局外人》标签为哲学小说。

问题是,默而索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上面的简述,默而索似乎是个冷漠的人,因为在母亲下葬时候竟然不哭。默而索为什么不哭?小说最后解释道:“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准备把一切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来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这样的“理性”使得他和整个社会道德系统脱节。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譬如母亲下葬时候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在社会抛弃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时抛弃了社会。虽然生活在社会中,可是价值观游离在社会之外。默而索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否认永恒,但是也不为永恒做一点努力,是一种含糊的态度。当大家都这样解释世界的时候,默而索却要另外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难免成为局外人。

生存的无奈,在于精神往往和肉体的分裂,人和社会的背离,生之无限渴望和死亡无限逼近的矛盾。于是生存有时候就很荒诞。

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是局外人,或多或少。譬如差生在课堂上,成为局外人。乞丐在繁华都市,成为局外人。每个异类,在他的特定环境里,都是局外人。默而索游荡在我们周围,千千万万,每个孤独的背影,诠释了生存的荒诞和无奈。

㈤ 加缪《局外人》的读后感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以平淡语言叙述,通过主人公心理与外部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主人公默而索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即默而索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尔及尔,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电影,他早将母亲之死抛之脑后。对于老板的调任巴黎,他的回答是“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而女友的求婚,他的态度是“怎么样都行”。邻居莱蒙请他写信,让他帮助自己对付自己的情人,他想都没想,欣然答应,“他问我是不是马上写不方便,我说不”。而他不知道,他在不自觉地卷入一场斗殴中,最后在海边,他开枪打死了一个对手。 接着,他被审判,虽然他有罪,但对他的指控却让人发笑。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成了检察官手中的把柄,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于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对这一切毫不在乎,当他知道上诉无望之后,他依然平静地等待着死亡,并拒绝向神父做自己最后的忏悔。 整篇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可归纳如下:母亲之死—→被调任与女友求婚—→帮邻居对付其情人—→开枪杀人—→被判死刑。整个过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个“局外人”,他对这个世界似乎麻木了,对于一切东西,他都接受,唯独最后拒绝对上帝的忏悔。 但我认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因为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许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认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女友的求婚,他认为“这无关紧要,如果她想,我们可以结婚”。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知足,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出于对邻居的帮助,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杀死阿拉伯人是因为他当时产生了幻觉,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在监狱里,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因为他不信上帝,是因为他“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到离死前,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但默而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显然与整个社会要求它的成员信守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这个世界不断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被处决时,他发出了最后的喊声:“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㈥ 向死而生——《局外人》读后有感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我读的第一篇加缪的小说。此刻,第一遍刚刚读完,内心充斥着无法言喻的清朗透亮,并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我不得不动笔,记下自己沸腾的内心世界,让时光停驻在弥足珍贵的此刻。

刚开始看的时候非常压抑难受,几乎读不下去。作者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莫尔索先生丧母后前去参加葬礼的过程,平淡、枯燥、味同嚼蜡。莫尔索先生用一种置身事外的方式描述着养老院里的那些人,仿佛他并非逝者的儿子,而是一只停留在屋角的苍蝇。

对于母亲的逝去,他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悲伤与哀婉,只有作为旁观者的细腻冷静和身处其间的麻木倦怠。

他看到一位老人为了追赶送葬的队伍在田野上奋力奔跑,那是母亲生前与其在养老院共度余生的人,被戏称为母亲的“未婚夫”。他看着老人脸上纵横交错的汗泪水光。他看着老人晕倒,觉得晕倒的老人就像“一只散了架的木偶”。他两次拒绝端详母亲的遗容,且没做任何解释。他甚至不知道母亲的确切年龄。

他以回忆的方式陈述这段往事,笔调中不含一丝情愫,仿佛一切都只是景象,过眼而去。而他,不过是矗立在田间的一棵树,或偶然经过的一阵风。

这样的他,终于让我觉得不太寻常。

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两个独立的世界。一个世界在他的眼里,如黑白胶片里的默片,淡然、疏离、与己无关;一个世界在我们眼中,那是一张波澜不惊倦怠无力的、他的脸。他把自己从前一个世界中抽离出来,不,他抽离的只是感受,而独留下那个疲倦的躯壳,在骄阳下暴晒,行尸走肉。

那些感受到哪儿去了?作为逝者儿子应有的悲伤、眷恋、无力、无措,哪儿去了?

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星期六。他到海滨游泳,遇到玛丽,跟她调情、约会、做爱。

母亲去世后的第三天,星期天。玛丽走了,他独坐窗前,看街上的人,带着细致入微的兴味和与己无关的漠然。

母亲去世后的第四天,他上班,卖力工作。

除了母亲之外,他对女友玛丽的感受也颇耐人寻味:在跟她共事时就想把她“弄到手”,海滨重遇时彼此自然的走近。他敏感于她的芬芳美丽,与她尽享鱼水之欢。但面对她热切的眼神,他清醒而冷酷的表明“肯定不爱她”。

但他并不拒绝成为她的丈夫,同时,他也承认:他不会拒绝成为任何一个玛丽的丈夫。妻子、女友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符号,至于符号下面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脸后面有颗怎么样的心,他不在乎,也不关心。

一个人把自己的感受从内心世界里完全剥离,如屠夫剔骨般干净彻底,这样的人,是怎么来的?

除了情感,他不在乎的还有很多,比如职业前途,比如寻常人眼中的是非善恶。

邻居雷蒙在别人看来有着并不光彩的身份——男鸨,又称皮条客。但雷蒙穿着考究,对他友善,令他愉快,这就够了,其他的,与他无关。他在雷蒙的请求下为其代笔写给情妇的信,在雷蒙殴打情妇后帮他做假证助其脱身,他接受雷蒙的邀请去海滩度假,雷蒙在与对头狭路相逢时请他助拳,他没有拒绝。

之后雷蒙负伤,怒气冲冲。他陪在身边,却又再次撞见雷蒙的对头,雷蒙想要拔枪,他似乎不愿任由惨剧在自己面前发生,于是拿着雷蒙的枪,努力维持着局面的平衡。在枪的威慑下,雷蒙的对头跑掉了。

雷蒙显得高兴了些,他却被太阳的燥热逼得发疯。他独自信步,慢慢奔向刚才与对方的遭遇之地,那里有一眼清凉的甘泉,对他充满诱惑。在泉水旁边,却又一次碰见雷蒙的对头。

他口袋里碰巧还带着雷蒙的枪。

他本可以掉头就走,可别人的恩怨与他有什么相干呢?他只是一个过客,只想把身体浸在冰凉的泉水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于是,他一步步的走近泉水。

对方怎么可能窥破他这单纯执着的渴念?!对方不是瞎子,也没被抹去记忆,眼里只看到雷蒙的帮凶一步步向自己逼近。于是,拔刀。

刀没有刺他的身体,却刺破了他气若游丝苟延残喘的神经,他拔枪,一枪致命。片刻停顿后,却又朝着尸体连开四枪,就像“在苦难之门上急速的叩了四下。”

一个封闭了自己情感之门的人,在一个与己无关的世界,漠然行走。忽然,他变成了世界的中心,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杀人犯。他要以这个身份开启一段全新的生命旅程,他会有怎样的际遇和遭逢?这诡谲的激变能否叩开他紧闭的心门?并让我们借着这造化之弄,陡然看清:他何以成为今日的他?在那冷如坚冰的躯壳之下,是否也包裹着一团火焰?

在预审法官和律师面前,他保持着一贯的冷静,就像一部架在墙角的摄像机,细致客观的观察着法官和蔼可亲的脸、蓝眼睛、灰色胡子、面部的抽搐,律师的矮胖、年轻、硬领、怪领带、领带上的条纹。他甚至有两次忘记了自己罪犯的身份,又在下一秒恍然想起。

律师和法官跟他各有一场交锋。

律师提示,他在母亲葬礼上的漠然表现已经引起了检察官的关注,检察官会请养老院的证人出庭,对他不同寻常的残酷和冷漠提供佐证。于是律师问他,在葬礼上是否难过?这个问题尖锐无理,让他震惊。但他没有能力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反而回答“不习惯对过去进行回想”,并且加了一句“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设想期待过自己所爱的人死亡。”

律师肯定被他的回答吓得不轻,并求他绝不要在法官面前说这样的话。进而想要引导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努力在葬礼上压抑自己悲伤的人。”他断然拒绝了,因为“这是假话。”

这段情节让我进一步看到了他情感隔离的复杂状态,并在心里暗暗对他肃然起敬。

前面说他把自己的感受从内心世界完全剥离,现在看来并不尽然。其实,他剥离的只是自己感受的一部分。就像在自己的心里砌了一堵墙,封在墙里的是爱,悲伤,对世俗善恶的认同,犯罪之后的悔恨,对罪的认知,对自己未来的担忧等等。同时,墙外并非一无所有,他保留了对玛丽肉体的欲念,发自内心的疲惫、厌倦,以及对虚假的憎恶,且从不掩饰自己的这些情感。他拒绝在法庭上说假话,就像他明确跟玛丽坦陈自己“不爱她”,这个冷漠如冰的男人,却独爱“真”,爱得坦坦荡荡。

我的眼前呈现出一副奇特的意象:两个篮子,一个装着向世界走近的温暖,一个装着孤绝凄寒的冰冷。他把第一个篮子埋了,却把第二个捂在胸前。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和预审法官的交锋更加扣人心弦,法官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将对方一枪毙命之后,又对着尸体连开了四枪?”这个不合逻辑的举动深深地困扰着法官,让他情绪澎湃不能自己,于是他接连问了三次,莫尔索却始终沉默不语。

法官内心的悸动并不突兀,他一定是从莫尔索这看似莫名的举动中窥见了某种真实。他觉察到莫尔索并不想杀人,只是想在枪声里挣扎、求索。枪声里那深不见底的绝望让人窒息,法官手持十字架,想让信仰之光照进去,却被莫尔索强硬的顶了回来。

法官诉诸信仰,是想逼着莫尔索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逼着他悔恨,然后在悔恨中重燃希望,并因此获得救赎。但希望,这恰恰是莫尔索耗尽半生严防死守拼命逃避的东西,他绝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感,绝不!

法官想要莫尔索面对的,是那个被他埋在地底的温暖的篮子,是那些被他砌在心墙里的密封的情感。可为什么“对着尸体连开四枪”这样一个问题,会那么不寻常?不寻常到让莫尔索坚实的心墙面临着坍塌的危险?

因为维持情感隔离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心力的透支使他长期处于倦怠之中,案发时他甚至有一种“迷幻感”。那些被他压抑的情感在他心里躁动,让他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不能放任自己失控,却已无力维持平衡。开枪这一失控的举动代表着他再也抗不下去了,那虚假的平衡和寂静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朝着一具尸体连开四枪,这不同寻常的举动让法官意识到他的动机不在于杀人。那枪声背后隐藏着更深的自我,那个拼命隔离情感的自我。

他不可能面对那个拼命隔离情感的自我和被他拼命隔离的那些情感。

他只能沉默。

在两次交锋之后,莫尔索先生描述了他的监狱生涯。在前几个月,他曾有过“自由人意识”,即对于铁窗之外自由生活的渴念,这种意识让他痛苦难受。几个月之后,他的“自由人意识”便被“囚犯意识”取代了。他不再渴念遥不可及的自由,只盼望着放风以及和戴着怪领带的律师晤谈,后一种期待显然更加切合实际。

放弃遥不可及的梦,而代之以现实的期待,这对他说似乎轻车熟路。就像放弃爱、放弃悲伤、放弃悔恨和希望、放弃面对真实的自己,之所以放弃、压抑、隔离,是否也是因为这些情感带给他心如死灰的绝望?是什么让他如此绝望,绝望到不敢爱、不敢悲伤?

而我们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心路:因为害怕失败就压抑成功的渴念,因为害怕拒绝就掐灭爱的火苗。可失败是痛,逃避也是痛,就像莫尔索所言,“没有出路,左右为难”。

那么,莫尔索怕的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样的恶魔可以让他恐惧得心若死灰生无可恋?

庭审开始了。

莫尔索依然不动声色,带着出奇的冷静观察着法庭上的每一个人。在他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人们见面问好,打招呼,彼此交谈,就像在“俱乐部里有幸遇见同一个圈子里的熟人那样兴高采烈”;律师在开庭前和记者们打趣,显得“如鱼得水,轻松自在”;记者们“手中握笔,冷漠超然,面带嘲讽”。

他眼里的场面带给我一种深深的悲凉之感,我想,如果他不是他,而是一个对自己的境遇心怀担忧、对他人的关切充满期待的正常人,那些欢快、自在、冷漠将带给他怎样的伤害。幸好,他是他。

法庭上,来自养老院的证人们粉墨登场,受命陈述他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漠。现场有三次鸦雀无声,仿佛预示着人们内心感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一次是当院长表达莫尔索无法说出母亲的准确年龄时。一次是在门房表达莫尔索在母亲的棺木旁抽烟、打盹、喝咖啡时。还有一次是检察官用饱含激情的口吻断言“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自己的母亲”时。

人们内心对于善恶有一种程式化的设定:一个孝子必然要在母亲的葬礼上悲痛异常,他悲痛的程度和他内心的善、和他灵魂的纯洁高尚是成正比的。如果一个人胆敢记不住母亲的年龄,并且在母亲的遗体前享受香烟、咖啡,在母亲的葬礼后享受女人、电影,那么他一定没有灵魂、冷酷残忍,他一定有一颗“杀人犯的心”。

这是多么自然流畅的逻辑!

连莫尔索的律师也认同这样的逻辑,所以,他没有提出任何反驳,也不允许莫尔索多言。他只想重新组织素材,颠覆人们的认知,把莫尔索塑造成“一个循规蹈矩的职员”、“忠于职守”、“受人喜爱”、“对他人的痛苦富于同情心”、“模范儿子”、“尽最大努力供养母亲”。

要么十恶不赦,要么本分厚道,没有中间状态。无论是律师还是检察官,都先有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偏执结论,然后各取所需的收集素材。

他,作为审判的中心,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局外人”。在自己的人生里,他曾主动的把自己置身事外,此刻,他却第一次有了参与的冲动,但却发现了一个荒谬的事实:这里没有他说话的份儿。他的善恶、他的罪,变成了别人的秀场。每个人,检察官、律师、记者、法官、陪审员、观众,都把审判当做一次机会,竭力展现着自己的辩才、机智、判断力、正义感。他却像一个“多余的人”。

但是,最终被宣判要在一个广场上被斩首示众的人,是他,是他!

当律师滔滔不绝时,一个卖冰的小贩在大街上吹响了喇叭,声音穿过法庭与大厅传到了他的耳边,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与眷恋,这样的情感在他这里有些罕见。但是,即将到来的死亡宣判瞬间就会把过去的平静美好碎为齑粉。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拥有一颗冷若坚冰硬如磐石的心是多么幸运!而爱、悲伤、希望、期待、回忆、眷恋,面对必将到来的死亡,只会变成伤人的利剑。我竟开始佩服莫尔索的先见了。

那么,他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他,难道是因为,死亡?——那个冷酷决绝不容置疑且无法抗拒的必然终点。

确实如此。他一次次拒绝接见神父,拒绝投入宗教的怀抱,因为他觉得任何信仰在死神面前都不值一提。但是,神父的悲悯还是在他坚不可摧的心墙上凿出了一个口子,让他嘶吼出自己的绝望和恐惧。

在他的吼声里我们听出,那个空洞荒谬的生命是对死神的一种反击。死亡,这个无法抗拒的结局,就像一团肃杀阴霾之气,堵在他心里,让他无法畅快呼吸。他站在死亡面前,就像一只蚂蚁面对着一头巨兽,渺小,卑微,孱弱,无助。可是哪怕卑微如他,也不甘心沦为命运的玩物。他要抗争,他要掌控自己的生命节奏,他要找到自己的出路。

为了找到出路,他不择手段,也别无选择。

他掐灭了自己内心的光源,让自己无爱无悲,他不爱这个世界,自然也就不会因为生命的消亡而产生丝毫眷恋或遗憾。

他消弭了自己对人对事的分别心,不让任何人对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让任何事具有被追忆的价值。不对任何人怀有期待,也不承担任何人的期待。他消弭了内心的是非善恶,不评判不妄断,不让任何事件对自己产生意义。

因此,生命于他,也不再具有意义。

他以一己之力,让命运束手无策,让那个庞然大物在他面前羞得脸红。

正如他的朋友所言,他是个男子汉。

可凡事皆有代价,这个敢和命运叫板的男人,也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他感受不到幸福,感受不到自己的心,他把自己与整个世界疏离,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用逃避整个世界的方式逃避死亡,且逃避得坦坦荡荡理直气壮,逃避得执拗而坚定。

可是,坚定只是他的表象。表象背后是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绝望。在神父面前,他终于吼出了自己的绝望,也终于可以放胆面对自己的恐惧和彷徨。死亡,尽在咫尺,他鼓起勇气与之对视,竟有解脱之感。

他想起了母亲,在那生命的放逐之地,在那群暗淡荒芜的伴侣之中,何以重燃希望,要给自己找一个“未婚夫”?她一定也是在与死亡的对视下获得了解脱。

他要像母亲一样,让自己重新来过。他“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心扉”,内心即被幸福充盈。他也因此获得了面对自己罪孽的勇气,平静的期待着被处决那天围观的人们向他发出“仇恨的叫喊”。

月光下,我仿佛看见了他的笑脸。

死亡并不可怕。

微茫如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哪怕到了最后一刻,也敢于破茧并向世界敞开心扉,绝不让自己的生命寂寥萧索、黯淡无光。

㈦ 《局外人》读后感

【导语】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局外人》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局外人》读后感1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短小精炼、含蓄内敛,以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写成。一个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本分守己的小职员因为一起糊里糊涂的人命案而被司法机关判处斩刑,主人公默尔索善良诚实、老实本分,与社会与人群没有任何危害性、进攻性,对工作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就连多打几分钟电话、请假参加母亲的葬礼也唯恐引起上司不满;

在公寓,与左邻右舍也相处得不惊不喜,可以聆听丢失狗的沙拉玛诺唠叨,又能与雷蒙坐下来聊天喝酒;对待情人玛丽更是万事皆可,结婚也可以,维持现状也可,似乎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思想,只要你想都可以。这样一位在社会边角生活的小人物因为这起命案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司法、媒体、神父以及所有关心这件事儿的人们都对他的私人生活产生浓厚兴趣,认为有果必有因,母亲去养老院的起因,没见母亲最后一面,守灵时抽烟、喝咖啡牛奶,下葬后第二天与玛丽游泳、看电影等生活细节,都成为导致他杀人的内因,他的命运已经不取决于那件命案的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取决于这所有的“莫须有”,意识渗透到法律,决定了参与者的态度与立场,从而也控制了事件运行的结果。

《局外人》虽然篇幅短、规模小,内容比起其他司法著作内容不丰富、枝叶不茂盛,但却是法国二十世纪一部重分量的大杰作,而阿尔贝·加缪也因此而跃居世界性经典作家之列,确实非常值得一看!

《局外人》读后感2

看到默尔索在葬礼上没有哭,不记得母亲年纪,我回想了一下外公葬礼上我没有哭,死去时的具体岁数也不清楚,心里就“咯噔”一下,伪装的时间太长我差点儿忘了自己也如此冷心冷肺!外公对我很好,我很喜欢和外公呆在一起。他在文革前是一名语文教师,文革后当了茶厂的会计。外公喜欢剪报,我就看他剪,把他不要的部分拿来折纸。或许是文革经历过什么吧,外公不喜欢说话,人一直淡淡的,我在他书桌旁边也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的不发出声音。后来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邻居跑到学校叫我赶紧回家,我虽然疑惑,但还是有条不紊地收拾了书包回家了,到家才知道外公去世了。

外公是在书桌后面的大方椅上去的,手上还端着剪报本子,看来是死了也要带着剪报啊!我当时脑子里只有这个。葬礼很繁琐,我作为外公唯一的后代,请了好几天假。其实我什么也没做,我甚至连葬礼花了几天拜了几桌酒都没有印象,我只记得盖棺之前要大家围着棺材一遍绕着一边哭丧,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一点想哭的感觉。甚至我内心只有一点遗憾,遗憾自己以后会更加孤单了,我觉得外公的死是顺其自然的,没有什么值得哭的,他老了,自然死亡,我见鬼的觉得他走的挺好,是好事儿!

我想着这些跟着人群走,突然感觉手臂被人揪了一下,妈妈看不过去让我哭,我突然连遗憾都没有了,只觉得烦躁,我内心觉得这样不对,可是我就是不难过就是哭不出来!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我看过很多书,在书里感受着别人的“正常”的情绪。同学从来不会觉得我冷漠,因为我会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尽管我的内心心如止水,毕竟我不再是初中那个不会伪装自己的我了。同学都说我很温和,他们喜欢向我倾诉内心的不安茫然痛苦,我也会适当附和着。当年高考差一分上211,周边的人都在为我惋惜,可是我的内心没有一点波动,但是我会平静地在朋友圈发一条哀莫大于心死的话来满足朋友们想要安慰自己的.心。我的内心就是默尔索,但我讨厌他,因为他没有任何伪装,他那么直接真诚,仿佛没有意识到自己游离在社会道德伦理准则之外。但是我又羡慕他可以一条路子走到底,没有心理负担,乃至最后离开那个对他来说可有可无的世界!我自己也在等待,等着自己有一天再也没有力气去伪装,然后彻底隐居山林做一只离群的大雁。

《局外人》读后感3

一开始读这本书,觉得描述平淡,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宛转曲折的心理描写,主人公对一切都超淡然。

虽然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但后来反思,难道母亲去世就一定要哭吗?如果跟母亲感情确实一般,没有想哭的冲动,又为何要假装难过挤出眼泪只为了别人夸赞自己孝顺?难道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一定要有个合适的时间吗?这些问题也不断的让我随着主人公拷问自己。世俗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就一定也是我需要的,就一定要去迎合吗?

答案当然不是。

虽然这小说最后也显示了,与世俗的入世、投入和执着相比应该下地狱的主人公也真的被推入地狱。所以在与世俗做抗争之前也要清楚自己要付出的代价。主人公最后与神父的一番对话才显示自己临死前对于世俗观点对于不公正的司法程序的反抗情绪,但他依然对于自己生死也存在无所谓的态度。不然如果他在乎生死,之前也许会试着在法庭发言为自己夺回一些希望。

但恰恰摩尔索对生死也很漠然。

“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受到了威胁”这是作者对摩尔索的评价。社会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大众意识比想象的更浅薄,包容性差。所以世俗可以挑战,但挑战之前如果你没有摩尔索的淡然,更要想清楚自己的代价。

㈧ 躲不开的无聊和寂寞 -《局外人》读后感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一个局外人,从世界边缘走过,不曾驻足,也不曾回看,仿佛世界与我无关,只是无聊和寂寞填满了胸膛,无人诉说,感觉想要发疯,但又无力的垂下了脑袋,按着 社会 的指引亦步亦趋。

局外人的主人公是一个无聊冷清的人,没有什么兴趣也没什么激情,可以坐在阳台上看着街上行人来往一个下午,以此打发时间。

主人公即使对待自己的母亲也是这样,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因为在他看来,将母亲送去养老院是更好的做法,自己需要工作,没有时间陪伴,那么就不应该因为害怕流言蜚语而让母亲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纯粹的客观思考,最后母亲的葬礼上古井无波。

主人公就像一个纯粹没有太多感情波动的人,因为生活需要上班,因为生理需求恋爱,但是内心没有太多波澜,好像只是例行公事一般。

如果主人公只是如此冷清及无聊,那么整个故事就没有太多波澜了,故事就会想主人公的性格一样,无聊透顶,故事的转折是因为,主人公阴差阳错的失手开枪杀了一个人,因此被逮捕,法院这边需要他认罪,以及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及解释为什么他不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上哭泣。

后面围绕着的就是一句话“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检察官问主人公是否在葬礼上悲伤,是否因为母亲的离去在犯下这样的大错,总之是,主人公的对立方希望主人公会因为母亲的死去而悲伤,符合大家的预期。

虽然我们会有主人公一般的无聊和寂寞,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放弃,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接受,至少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尽可能的求生,求生的手段包括说谎,但是主人公没有,他冷静的告诉对方,自己并不悲伤,也没有因为母亲的死亡而导致自己犯下这样的错,并希望对方调查的是这件事情的本身而不是自己对母亲葬礼的看法,显然对方不这么认为,对方认为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的如何如何,而这样的人绝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失手杀人,这样的人甚至跟弑父的做法一般无二,最终主人公被判处了死刑。

无聊和寂寞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我们不在对这个世界好奇,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固化的三观,我们的世界朝九晚六的反复来回,甚至是996中逐渐成型,像一座牢将我们困住,我想出去又怕出去,因为这座牢还有另一个名字“舒适圈”。

㈨ 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但《局外人》中的主人公,却总是尝试摆脱这既定的、看似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禁锢。

他在母亲老去后将她送到敬老院,在母亲的葬礼上他面无表情,拒绝看母亲比较后一眼,甚至在棺材边喝牛奶咖啡、吸烟乃至睡觉。在母亲去世的次日便去游泳,看喜剧片,与女友寻求刺激……我看到这时,觉得他是一个冷血、不近人情的家伙。这一切在书中的旁人看来,也显得荒谬不可理喻,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因为在他们已有的社会观与价值观中,亲人去世应该是痛哭流涕,更不能在葬礼后的第二天就去寻欢作乐。但莫尔索却与他们格格不入,在社会的边缘遭受旁人的冷嘲热讽。

但当我继续往下读,读到在法庭上检察官荒诞至极的言辞以及莫尔索死前在牢房里与神父的争吵和过后的内心独白中,我渐渐靠近、理解莫尔索,并开始同情他。自始至终,他都在社会边缘徘徊,始终是个“局外人”。他不想做作的表现出自己的悲伤,于是在母亲的葬礼上无动于衷;他不想否认抵制自己内心的欲望,于是与女友约会;他不想去一个遥远的城市,于是拒绝了老板提供的令旁人眼红的职位;当女友问及自己是否爱她时,他没有用花言巧语来讨她欢心……这看似无理的一切,都只是从莫尔索将自己心里所想的付诸于行动罢了。在他看来,真正的道德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去刻意地讨好比别人,而是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样子。但正是他敢于这么做的勇气与理智,与整个社会所默认的道德规范相悖。

社会好比一个巨大的、有强大吸引力的漩涡,它的节奏与方向有着惊人的带动力,于是一些原本与它不一样的东西,在漩涡中呆久了之后,就会与它一起转动。倘若这节奏与方向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那么结果当然是正面的。但如果这股漩涡混沌不清,代表着一些落后、荒诞可笑的习惯的话,后果不可设想。正如这本书中的情节一样,莫尔索周围的人都被带入了这股强大的漩涡之中,他们的思维与观念惊人的一致,都认为莫尔索的所作所为冷漠无情,觉得他是一个万恶不赦的杀人犯,不可原谅。但莫尔索“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和真实的激情。”他早已看透这了个社会的荒谬,于是他能在法庭上面不改色,能在死神前冷静思考。他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德,冷静的看待周围的一切。“我不知道”“毫无意义”是他的口头禅,“厌烦”则是他对人事社会的态度。但这“厌世”情绪的背后,恰恰是他洞悉一切后的无奈与伪装。其实莫尔索心底十分敬畏母亲,对工作的十分认真严谨,对朋友也坦诚相待。但他终究还是输了,输给了整个社会,输给了可怕的思维惯性。

莫尔索的确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但也是个保持清醒头脑的、远离社会无知的明眼人。

㈩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通用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局外人》读后感500字(通用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1

加缪,27岁写成了《局外人》,44岁获得诺奖,47岁因车祸passedaway。他和39岁第五次自杀成功的太宰治一样,两人的《局外人》和《人间失格》给那些对社会有抽离感陌生感的人,不完全按照既成的游戏规则行事的人,徘徊在社会边缘、游荡于生命边缘的人,动物本能强过社会属性的人带来了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形成了很多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就整体而言,至少就其设立之初而言,是非常有益且有效率的。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益的东西可能变得有害,有效率的可能变得兼容性不够,应该给高度制度化、规则化的东西一定的缓冲垫,当然不是对另类的无限妥协。

莫索尔身上有很多闪光的地方,本我、自由、坦诚、实事求是(今天看新闻,曹德旺呼吁企业在疫情面前,应实事求是,按自身需求复工。实事求是真的不容易)。莫索尔的这些品质都弥足珍贵,但我拒绝一些评论中称其为英雄。毕竟他在意识到周遭荒诞甚至真相后,滑向了“我怎么都行”(用我们日常的话来说,就是“随便”),这样的虚无态度,怎么能是英雄?但我仍然很感谢加缪,感谢莫索尔,这个人物是孤立无援、无法适应规则的人们的“排欲沟”,让一些被社会排斥到自我否定的人,学会了接纳自己。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2

一个人,对母亲的死似乎不带悲痛,与谁交朋友也无所谓;平常人觉得结婚这种大事也丝毫不放在心上;面对职业,没有平常人的雄心大志。他看淡一切,面对死刑却不挣扎,而唯一想要挣扎的可能就是想发表一下作为被告的观点,然而这却被无情扼杀掉,因为局内人感受到他看清一切,坦然处事的态度的威胁性。

审判不针对事件本事而东扯西歪到一些人世的道德规范,不禁让人觉得可笑。

拒绝神甫的拥抱,就是拒绝上帝,拒绝相信所谓的救世主,默尔索是这样的果敢,又是这样让人怜悯。

然而,现实中,能做到默尔索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物欲横流的世界,生存,职业,婚姻永远是生活的主题,我们似乎都被生活牵着鼻子走,我们没有办法看淡一切,当生活只剩一片面包时,当我们失业时,当伴侣离我们而去时,几乎没有人能稳住内心当个“局外人”。我们心中有太多欲望,关于金钱,关于成功,而无论哪种欲望占据内心,我们都没有办法成为默尔索。

没有人能轻易成为默尔索,而加缪的这篇小说里却有这样一个超然的局外人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反映出20世纪的“荒诞——绝望”的主题。

于个人而言,既然我们都成不了默尔索,那么我们也不必成为默尔索,每个人努力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于社会而言,希望社会能充满正义与光明,莫让无辜的人感到绝望。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3

因为个人的经历,读来最能感同身受的就是开头讲主人公参与母亲葬礼的那一段。他的每个想法都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想着如何跟老板请假,看着美景想出去散个步),但这种“合情合理”却又透露出一种荒诞感。因为世界的规则要求他这时候应完全被感性所主宰,而不能拥有正常理性的思维。

加缪的局外人其实是一种能力的缺失。做一个局外人其实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因为异己往往是社会生活中最大的罪过。“自由”两个字听起来美好,但它同时意味着“孤独”,意味着放弃社会对人的帮助,只靠自己承担起生命的重量。从个人经历而言,我在做局外人的时候,往往得到的也不是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而是一种恐惧,一种对于自身缺乏融入局中的能力的痛苦和害怕。当自身无法融入群体的狂欢,这种刻骨的惊恐与孤独无异于一种折磨。

结尾让我觉得极为触动,因为最后作者写了主人公其实很痛苦。这“痛苦”两个字,透露出了曾经主人公对世界有过的巨大的热爱和希望呀。主人公如同一个赌气的孩子,试图说服自己接受世界丑陋又冷漠的本质,“局外人”的态度甚至带着点冷战的意思。可到生命尽头,当世界真正向他证明它确实不值一爱的时候,他还是刻骨疼痛了。如同曾经所爱非人,真情错付。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4

这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在人世间飘荡直至陷入深渊的故事:

在世俗的角度来看,默尔索是一个麻木冷血无情的人。面对母亲的过世,他没有留下一滴眼泪,甚至第二天就去游泳会女友。面对女友关于是否爱她的问询,他说这种问题毫无意义,或许不爱。面对滥情的邻居惩罚情妇的要求,他说没有理由拒绝。面对死亡审判,他像是一个旁观者,从容冷静,甚至是无所谓。临刑前,他想的甚至不是害怕,而是应该有人来谩骂他才好,以免死的太过安静……

正是这样一个不入世俗的灵魂,偏偏生活在世俗之中。所以周遭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样一个连母亲的死都无动于衷的人,这样一个与滥情之人为友的人,这样一个对情感漠然置之的人,预谋杀人岂不是都在情理之中?

于是本应该是自卫杀人的审判,竟不知不觉的变成了人性的审判,默尔索终究是沦为了约定俗成的世俗规则的牺牲品。

抛开道德和先入为主的世俗观点,默尔索有错么,或者说罪该致死么?没有规定说亲人逝世必须表现出沉痛,也没有规定说遇到危险不能反击,更没有规定说默尔索必须生着一副圆滑的嘴脸。

默尔索的死看起荒诞实则必然。杀死他的不是刑刀,是他自己,更是这个世界。

或许,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世界吧:世界是荒谬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独,没有意义。虽然有些悲观,但道理和意义却是深刻的。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5

和默尔索挺像的,常常旁观者一样理性地看着自己,在乎的事不多,其他事情可也不可。过去的一切过去了就与我无关了,开心的不开心的我只是看着。没什么不好,至少神甫他改变不了我的信仰,假装也不行。

看电影时常会有这样的时刻:大脑一片空白眼泪却掉下来,要说哪里感动到了我也不清楚,也明明没有思考什么。就在想啊,会不会是这样:看过的书和电影往往会描写一个场景里人们的情绪内心和反应,在生活里也会接触到观察到,久而久之在特定的场景下就会出现相应的情绪和反应,条件反射似的。加缪这样“异于常人”的反应说不定才是真实的。什么是正常的反应呢,人本来就很复杂,情感也不是拿出来表现给别人看的。

每一种情感都只有一个样子吗?结果却因此被视为十恶不赦。查到挂科,内心毫无波澜,上课不好好听课临时抱佛脚也不认真,理所应当是这个结果,却总是会情不自禁想笑,大笑,为自己感到可悲吗,不清楚。然后也会认真复习,准备补考。一次错过了公共选修课最后一节课,没有领到期末考的答题卷,去找老师询问能不能补领,知道这个老师平素严厉,也自知理亏,所以在老师回答只能补考的时候说了声谢谢老师就转身走了。“诶——你这个学生!”老师估计懵住了哈哈。如果我在考场被误会作弊,被告上法庭,单凭前面这表现我怕是要被开除学籍。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6

篇幅并不长,读完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默尔索,养老院的人认为他是冷血的,他没有陪在母亲身边,他不知道母亲的年龄,他甚至没有为母亲的逝世表现悲伤;朋友的眼中,他是一个爽快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一个无辜的人;在恋人心里,他是一个不会做坏事的人,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但是,默尔索就是默尔索,一个不愿欺骗自己想法的人,一个对生活没有期望的人,一个不愿和社会有太多联结的人。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他站在法庭中间,听着人们为自己的辩解,他只觉得吵闹。他是一个局外人,不仅能毫不在乎的对待别人的事情,而且也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处理自己的事情。但遗憾的是,他以一个局外人的心态入局了,当他不愿为自己辩解的时候,妄加的揣测也随之而来了。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遵守社会的规则。有时候有些事不是做给自己看的,而是做给其他人评论的。自己脸上的喜怒哀乐是别人的,只有心里的情绪是自己的。人们只看得到你做的事情和他自己内心的看法,并不能看到你的心灵。

一个人可以孤独的生活在这个社会,切断自己与周遭的联结,也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活动,拒绝对自己说谎话。但是,当你和社会产生了联结,便不能是一个局外人。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7

加缪是我的男神,是奠定或塑造我的积极心理的最重要的人,从来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够像他一样,能够用一种众人以为的悲观主义的形式去讲诉对人类的深爱和悲悯,他挖掘到的所有荒谬外衣下的人性的良善的种子,都会在我心中留下生和茁壮的可能,成为我们可以继续相信真善美的证据。

与我,阅读是从心且随心的。

年少时不读加缪,因无趣,因灰暗阴冷,因晦涩;自以为成熟时开始喜欢加缪,因西西弗斯故事一样的冷静自持坚韧;现在可能真开始读懂加缪,至少开始读懂《局外人》。

当过多的外在“规则”判决和确定一个人的行为价值的时候,或许有大部分人叫嚣着融入规则碾压别人,或许有小部分人审视屈从规则求全自身,或许只有最“弱者”的那些人毫无办法,只能隔离逃避,夹缝中苟且偷生,直至无处可逃。加缪能够看见“局外人”们对世界的单一执着而又无能为力的深爱。

罗曼罗兰认为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深爱生活。加缪的英雄主义或者是,看清生活的真相而又深爱生活但却无能为力,然而,即便再是无能无力,加缪依然选择深爱。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加缪是悲观主义者?(甚至有人认为加缪是极端悲观主义。)能够在荒诞中自持且坚守的加缪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一个智者勇者怎么可能是悲观主义者?

重读《局外人》,是在尝试用正念技术关照体察回归自我,且略有体会之后的,读到了不一样的加缪和局外人。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8

《局外人》乃加缪的文学黎明的第一道灿烂的光辉,前言里是这么评价的,而且对这部作品评价极高。

看了书自己去思考一番再去看前言或是后序甚至是封面或者封底的推荐语都觉得如雷一击,劈到心坎儿里去了,佩服别人的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力。

这部作品呢,如译者柳鸣九所言,揭示了司法对人性的残杀度,是法律机器运转中对人性、对精神道德的残杀。而”我”在这一场对”我”的审判中,成了局外人,而”我”的性格及生活态度让”我”成了这个社会的局外人。我对这本书比较感兴趣的正是主人公那种淡然、不在乎的生活态度。真实地把握着自己生命的真理,只忠于自己。

读到”我”对那曾经属于自己现在已经不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气息的感知与怀念时,非常感动。对”死”的探讨我想我是没读懂作者的意思。”既然都要死,怎么去死,什么时间去死,就无关紧要了,这是显而易见的。”这里跟”上帝已经死了,宗教已经破灭。”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以前的人,生以宗教信仰为追求,以信仰上帝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所以以前追求的意义没了,那么”生”便不值得再做探究,该考虑的便是”死”的问题了?

这样,“活”本身,就是唯一的真正的意义?对于“生”或“死”的存有希冀的探索,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吧。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9

真相总是包裹着谎言一同到来。我的朋友,我需要你友情的支撑时必须接受你的困扰;我的爱人,我需要你爱情的抚慰时必须接受你的无知;我的家人,我需要你不计回报的付出时必须接受你的固执;我的老板,我需要金钱来自我立足时必须接受你的世俗。在我接近这些真相之后,我总是取舍利弊,然后在你们的游戏中败下阵来。我了解作为胜者需要付出的代价——无助、孤独、贫困、死亡。于是我每次都选择了妥协,用谎言来让游戏变得简单。但每次处于真实与虚无之间的时刻,我总试图寻找些什么,以期待能离真相更近一点。

加缪的《局外人》讲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默尔索在乡下养老院的母亲死了,他回去守夜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感情,并且在葬礼上也没有哭泣。之后在和朋友的一次海滩出游时意外用枪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然后被判了死刑,并拒绝接受神父的忏悔。在整个人生包括对待自己的审判时也一直表现的像个局外人。

在尝试理解《局外人》之前,我要说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前两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要求我去看望在上海医院住院的大姨,大姨第二天要做手术,而我妈在苏州老家,家里也在装修,无法脱身,于是要求我去看望。我听了后心里不大乐意,这当然不是我感兴趣的事情。但我开始分析,大姨是我妈的姐姐,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且有很多共同回忆。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10

一直以局外人的身份来面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冷淡,孤僻。到头来面对生死的时候,自己竟也成了局外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讽刺。

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想轻松点儿,想痛苦少一点儿,烦恼少一点儿,所以就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有错吗?不信仰上帝有错吗?我的生活方式你们觉得不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这,有错吗?是我错了吗?不,我没错。

我只不过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开心就是开心,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爱就是爱,不想哭就是不想哭,怎么了?就因为我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情绪和态度,所以你们觉得我是个不合常理的存在,要审判我,要斩杀我?

这种感觉特别像朋友去世了,但是我没有发微博,朋友圈表示我悲伤的心情,所以认定我是一个无情的人。关键时刻没有转发爱国的微博,也会有键盘侠来质问“我”是不是不爱国!什么时候我们的内心需要这种外在的东西来判定了,一切情绪你都要表现出来,没有表现出来,证明这件事情在你面前无足轻重,你要接受舆论的指责,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这是个问题。

最后,不管你们怎么说,怎么做,要怎么对待我,无所谓了,生可以,死也可以,回顾我这一生我依然觉得我是幸福的,踏实实的工作着,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虽然有时会感到疲惫,但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吗?人终难逃一死,早死晚死都是死,就是死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就比较惨烈了,但是,无所谓了,死亡何尝不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开始,再见了,各位!

我望着窗外的夜空,繁星闪烁,思绪穿过黑夜,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穿越时光而来的自己。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11

本次旅途有一天的自由时间,所以带上了kindle,新买了一本加缪的书,看了书评是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中早期的最重要作品之一,篇幅不长,在博卡拉的fewa湖边看完了,有种意犹未尽但又不知所措的感觉,因为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事儿的事情,经过所谓的现代司法进行解释和阐述之后竟然变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在制度上无法将默尔索意志彻底摧残之后,便使用了精神上的软暴力,让神甫在其生存绝望之际逼迫其对自己莫须有的罪名向上帝忏悔,对于一个意志自由的人来讲,荒诞的意识形态和世俗观念是其精神世界葬送的根源。

默尔索不耍花招,拒绝说谎,他坦诚,喜爱光明正大……他就成了他所生活的社会的局外人。关于默尔索的`罪名审判,不是他意外杀了人,而是他在为母亲守灵的时候没有哭且抽了一只烟喝了一杯加了牛奶的咖啡……整个审判根本无视事件本身,而是用道德,用意识形态,用世俗观念去审判一个在他乡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了异己感,陌生号和虚无绝望的年轻人。默尔索是他周遭社会的局外人,他同样是他杀人事件的局外人,为什么那些理直气壮的代表默尔索说出不是默尔索想要表达的话语的律师,预审官,神甫,最后还要求对他们的所谓辛苦工作大加赞赏,投以最诚挚的感谢?

或许默尔索就是一个比较内向,对事情比较木讷或者淡然的人,用作者的话说是安静的绝望者,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是看透了人生,对一切释然了而已,但他的这种默然却把他送上了断头台?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的现代司法虚伪性和邪恶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12

加缪的《局外人》中的男主角,有点像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的渡边君。

那种对事情满不在乎的态度,那种一直在寻求事物背后的意义的态度。

当事情突如其来的砸到了他们头上时,他们一开始都是没有很好的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放佛在事情所赋予的意义没有发现之前,事情只是事情。

在《局外人》中,男主角在母亲死时,他不是立刻投入到一个角色扮演当中,似乎只要一偏离这个角色所设定的范围,就会被众人指责。他是仔细的观察,思考,把握这件事情的意义。

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似乎有一个很强大的心灵外壳,外部的难以进入到内心世界。

在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中间,有一道关卡,只有经过了层层审核,外部世界的东西才能慢慢的渗透进去。

而他对于一切事物的看法,从他对婚姻的看法中,就能感受出来。

他不是一味的不加审判的去接受因袭继承而来的观念。

可是,当他心中既没有这些被灌输进去的观念,又没有自己独创的观念时,他面对问题时,无法下手,只能用一句“随便”来对付。

而在这点上,却被无数人所不理解。

在这里,我不谈论法庭上的荒谬,这是如今司空见惯之物,也无需在这里引述跟累述了。

最后,他在监狱中,思考了很久,终于,他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从一种抽象的感觉,转变成了一种实在的情感。

他希望死之前,有很多群众,这样他不会孤独。

至于他为什么希望别人都恨他,是否是在表达他前文所提到的,他感受到了孤独。

他希望哪怕是别人恨他,至少他不是一个局外人,他通过别人恨他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印记。

他不再是一个局外人了,他通过别人的恨,与他发生了联系。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13

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了一个与世人格格不入的主人公“默尔索”,他因杀人被法庭指控,却由于“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等一系列异于常人的冷漠行为,被评审团认定是蓄意杀人的魔鬼,整件事情异常荒诞。

格格不入的人往往会被社会的大多数排斥,这样的现象已经成了一代人共同的生活困境。现在都说要融入社会,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更好的生活。可当你因为要融入环境中时,诚然会改变很多自己的个性,是不是这样也失去了自我呢?其实生活本就是很矛盾的,如何抉择取决于自己。如果你也是格格不入的人,你会在默尔索身上看到自己面临过的绝望,但《局外人》依然在向人们证明:即使格格不入,我们也要更真实地活着。这样的人,其实会活的很辛苦,要保持那份真实性,往往有的时候会让人无法理解。但真实的活着对于有一些人来说,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局外人》是从主人公母亲的葬礼开篇的,说实话,对于我来说,很难理解主人公在母亲葬礼上那样的漠然,竟然连最后看一眼母亲的遗体都好像懒得看,这要是怎么一个冷漠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表现啊。也许这就是世人眼中的冷漠之人吧,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情,把生活中所有令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慢慢的放大和重现,把世间的漠然、粗糙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直面这些荒诞的事情,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另类的真实。

对于常人来说(就比如我自己),这样的荒诞是很难可以接受的,可这样的小人物其实时刻都生活在你我的身边,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就算发现了,也许你也会选择视而不见。通过《局外人》让人感受到了这小人物的真实,所见非所得,只有用心去体会那份真实感。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14

小三,这个名词,我不太懂,只是被他们作为口头禅,时不时从口中吐出,漫天飞舞的小三二字,让我耳熟能详了!当朋友们在说说事事非非时,会谈到有关于这两个字的,特别姑子,每次说到都挺兴奋的说个不停…而我总是莫不关心的,我觉得这些都是发生在有钱人的世界,那么的不现实,都市灯红酒绿,人的感情也都多元素化了,前一秒爱上的人,下一秒也可能忘记了Ta的模样,读后感--局外人,涉世未深。

而我这个卑微的人,怎么也不会跟我扯上什么关系!今天,看到肖艳琴的遗书,才发现小三的力量那么庞大,大得可以让一个人了绝生命!人类真的无法遏制小三的出现了!她的老公那么不堪,誓言旦旦,花言巧语把她迷得神魂颠倒。她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他,他的眼泪,他的承诺,都是他一段小小的剧幕,他演出的完美无缺,在剧中的她已经无法抽身而退。《回家的诱惑》是这个时代的反映,姜宏的出色表演比男主角更使人唾骂,原来屏幕外的人比屏幕里的人演得更淋漓尽致。

我同情她,她相信着这个人,却被他背叛得狼狈不堪,她说,她再不相信这个世界了,她用生命去停止这个噩梦…心理老师说得好,极力的反对这句世人都迷恋的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爱,还能怎样去爱!你可以不去爱,可以不相信爱,但你一定要活着…一个男人,就可以令你舍弃了最爱你的家人,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痛,每每想起都痛不欲生,何其残忍!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有柴烧,天下何处无芳草,大不了,一个人孤单到老,世界如此可爱,总会有你的所爱!世人啊,你不要做第二个姜宏,更不要做第二个肖艳琴……爱你所爱,由始至终……倘若Ta不爱,那笑着离开,活得更好……

《局外人》读后感500字15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局外人》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开始,以“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看,对我发出仇恨的喊叫声”结束。小说以这种不动声色而又蕴含内在力量的平静语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莫尔索。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毫无抒情的意味,而只是默尔索内心自发意识的流露,因而他叙述的接二连三的事件、对话、姿势和感觉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给人以一种不连贯的荒谬之感,因为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理解的。唯一确实的存在便是大海、阳光,而大自然却压倒了他,使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我只觉得饶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

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社会的意识代替了默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
阅读全文

与法国电影局外人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