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笑中带泪的生活悲喜剧——浅谈《两个人的车站》
苏联电影《两个人的车站》歌颂了中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又反映了复杂社会的一个横断面,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细腻。 相对于当今电影拍摄中题材年轻化和内容浅显化的趋势,《两个人的车站》具有着成年人所特有的思维和生活痕迹,它取材于人们在真实生活中所有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素材,包括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家庭所需要担负的责任,对爱情、事业所满怀的憧憬等等。这一切的东西都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在一个陌生的车站上,在一对男女之间淡淡地、又是极其激烈地展开。
这部影片采用现实主义的拍摄风格展现出令人笑中带泪的一幕幕情景。这部影片获多项国际性的奖项得益于多方面。
从导演风格来看这部影片。 梁赞诺夫的电影几乎全是喜剧片。他的喜剧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喜剧,如《狂欢之夜》(1956)、《没有地址的姑娘》(1958)、《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1973)等;另一类是带有悲剧色彩的悲喜剧,梁赞诺夫的后期喜剧中有悲剧成分,往往由喜转悲。通过滑稽的场景和节外生枝的情节变化让人们瞥见喜剧背后生活忧郁的本质,让人笑中带泪,在松弛调侃的表层叙述下隐藏着生存境况的荒谬与可笑,是一种令人尴尬的真实。比如《被遗忘的长笛曲》(1987)、《你好,小傻瓜!》(1996)、《老马》(2000),以及梁赞诺夫七、八十年代拍摄“爱情三部曲”。
结合《两个人的车站》这部影片来看,真实性与假定性的导演风格被运用的恰到好处。 梁赞诺夫喜剧片的喜剧效果不是依靠误会和不协调,而是常常把主人公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淡化经典喜剧所具有的假定性,使他遇到一系列难以置信但在生活中真的可能遇到的事情,从而挖掘出主人公隐藏在喜剧背后的真实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使主人公发生了奇妙的又令人信服的性格变化。《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中男女主人公由争吵、敌意到理解、相爱的过程,那看似不可能的爱情故事,都是这种奇妙的性格变化的具体体现。
在这部影片当中,男女主人公相遇在一个火车站台,普拉东为了赶回家去看望他的父亲,但这时一系列的意外发生了,普拉东先是遇见了“不讲理”的女主人公薇拉导致他没有赶上火车,随后又因为帮助列车员看着甜瓜导致身份证丢失,再后来和薇拉在火车站的“流浪”导致身上仅存的钱财丢失, 所有一系列的事情都具有偶然性但这一切同时又具有可能性 ,所以说这部影片符合导演梁赞诺夫独具风格的电影特点。
再从导演的其他风格来看这部影片。 平民化的风格:镜头多是关注着小人物,他们往往地位卑微,在社会的底层为生活挣扎、奔波,又常常具有善良而热情的秉性,为了尊严不惜牺牲所有。 梁赞诺夫通过平庸琐碎的日常小事挖掘出这些平常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展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梁赞诺夫曾说:“我所喜爱的喜剧主人公是正面人物。无私和天真是这个人固有的品质。他依照道德规范而生活,这些道德规范对他来说,就象空气那样自然。”
在这部影片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男女主人公和周围人都是一群身份平凡的小人物,导演以以服务员薇拉为主角展开影片的叙述,尽管在电影中男主的身份是钢琴家,但是通过了解剧情的情节发展之后,我们知道男主在影片当中的身份其实是一个清洁工,是一个为了担负起家庭责任而为妻子顶罪的钢琴家。再从影片的情节发展来看,男女主人公的相识仅仅是因为1戈比20卢布的所属问题,平凡的小人物为了生存只能在生活中斤斤计较。
梁赞诺夫的导演风格还有鲜明的讽刺批判精神: 面对传统保守的机制,他从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而是大胆针砭时弊,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反映社会弊端和阴暗面。 梁赞诺夫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摘取那些具有时代气息和广泛社会批判意义的细节。比如说《两个人的车站》中的为了赚取钱财倒卖甜瓜和皮鞋的列车员、餐厅对待本地人和外来人的服务问题等等。梁赞诺夫喜剧片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梁赞诺夫以小人物的人生境遇展现表现出对那个时代状况的批判。
这部影片尽管被定义为爱情轻喜剧,但通过观看了解这部影片, 影片中的悲剧情怀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喜剧性的表演风格而被掩埋 。在这部电影里,喜剧和悲剧的交叉表现颇具有悲喜剧的特征。悲喜剧又称为正剧,是戏剧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悲剧和喜剧的交融和延伸,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能够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扩大和增强了戏剧反映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我们先来分析普拉东身上的悲喜交结。普拉东作为一名钢琴家却因为1戈比20卢布的饭钱而和服务员薇拉起了纠纷而导致没有赶上火车,可笑的是普拉东最后还是交了饭钱。再者,普拉东作为一个成年人,但对于世界的评判力却没有和他的年龄相符合,当穿制服的列车员找他要他的身份证的时候,他没有任何思考和疑问的就将自己的身份证交于他人之手;当普拉东和薇拉寄宿于火车站的时候,二人的言语也是特别具有喜剧性的,他们的言语与他们的年龄和身份极不相符,两个成年人的说话语气就和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一样。普拉东身上的喜剧性表现出了他的善良,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悲剧也没有对他有丝毫的宽容。原本普拉东是一个身份高贵的钢琴家却因为妻子的过失而成为了阶下囚。 另一个典型的悲剧就是普拉东和薇拉不能在一起却是因为等级不一样,等级的不同限制了他们的感情 。
悲喜性的情节安排在薇拉的身上表现的与普拉东不太一样。普拉东的悲剧性是现在此刻发生的,但薇拉的悲剧命运却是很久以前就发生的了。在薇拉身上体现出来的悲剧性是命运的悲剧,整日辛苦劳作得到的报酬却是极少的,面对生活的不公她也只能选择接受而没有可以反抗的武器。薇拉的行为动作,语言风格也是这部片喜剧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当面对吃饭没有交钱的普拉东,薇拉死追不舍,非要普拉东交出那1戈比20卢布,但当我们看到影片的中后段我们会发现,薇拉把1戈比20卢布还给了普拉东 ,前后的对比是喜剧性也是戏剧性的,是生活的无奈的现实主义的体现。
人物自身性格表现出来的悲喜剧推动了情节上的悲喜剧安排。普拉东和薇拉的相遇、相识、相爱是逐步推进的。他们一开始的相遇是充满闹剧特征的,观众在笑声中见证了他们的相识过程,但当他们逐步认识了解对方后,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俩之间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有些厌恶到后来的了解、珍惜对方。原本一个带有闹剧性的欢喜冤家的故事本该就此结束了,但是他们相爱之后就是悲剧的瞬时体现。普拉东因为承担妻子的过错而去了改造,一别数年,相爱后的他们面临着的就是长远的分离。
尽管在情节表现上,普拉东的生活是充满悲剧的,但是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人性的善良。在影片的结尾,普拉东因为走不动路而误了点名,急中生智的薇拉让他拉手风琴,这时候点名的长官说了一句:“我就相信他会回来的。”
最后,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去看这部影片也是极有特色的。 音乐穿插于影片的始终 。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音乐也呈现出一种渐变的特征。比如说薇拉和普拉东之间因为身份证事件发生了一点不愉快,而后薇拉知道是自己的过错,在后来他们俩在火车站候车室一起吃“剩饭”的时候,两人忘记前嫌的聊天,这时主题音乐响起,这时的音乐是代表着二人和解而产生的和谐气氛。而后经过卖瓜事件之后,普拉东送薇拉回家,下了汽车之后,普拉东请薇拉吃饭,薇拉欣然接受,这时的音乐代表着二人的感情得到了提升。随后普拉东为薇拉弹奏音乐,二人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之后随着影片情节的不断推进,音乐所承载的寓意也不尽相同。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结尾普拉东拉手风琴告诉点名人自己已经回来的场景,这时候通过手风琴所表现出来的寓意不仅仅是意味着普拉东已经回来这层意思,更多的是传递了一种信心和希望的寓意。
在镜头处理上,影片开头就是主人公普拉东一人孤独的走在漫漫白雪大地上, 一个长镜头下近景中景的恰时转换,也是表现人物心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影片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普拉东和薇拉艰难的赶去目的地,一个长镜头贯穿了影片结尾,这时镜头从全景转化成近景再到特写,人物行途中的艰难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普拉东拉手风琴的近景拍摄对于深化主题意义重大。
《两个人的车站》这部影片围绕着普拉东和薇拉之间的爱情悲喜性同时结合了时代背景,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而片中的火车站,也是一个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场所。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车站,无不每天都车来车往,上演着无数人间的悲剧、喜剧和正剧。但在片中的那一个无名的荒原小站,却无论人们潮水般地来,潮水般地去,普拉东和薇拉却以他们的善良和完美的人格, 在斗转星移的悲欢离合中,永远屹立在那世俗而冷漠的小站,成为照亮那里的一道生命光源 。
同时由于男女主人公所经历的事情作为平凡人物身上也可能发生的境遇有很强的观众代入感。通过用镜头语言叙述一种平凡朴素的现实美,通过穿插于整部影片的音乐展现人物心理变化,推动影片情节安排。 《两个人的车站》这部影片完美的将现实美和艺术美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贰』 苏联电影巜乡村女教师》里面的挺起来胸堂向前走,天空树木和沙
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台词:挺起了胸膛向前走,天空树木和沙洲。崎岖的道路。让我们紧紧拉着手。露着胸膛,光着脚,身上披着破棉袄。向前看,别害臊,前面是光明的大道。
《乡村女教师》是由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于1947年出品一部剧情片,由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0年7月译制。该片由马尔克·顿斯柯伊执导,薇拉·马烈茨卡雅、德·萨迦耳、普奥烈聂夫、德·派符洛夫等领衔主演。
幕后花絮
影片中女教师瓦尔娃拉的扮演者薇拉·马烈茨卡雅拍摄该片时已经41岁,然而在片中饰演刚从学校毕业时完全没有用替身,只凭借自己过人的演技,把小姑娘的天真稚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被影坛传为佳话。薇拉本人更是因在该片中的出色表现而成为苏联的功勋演员。
『叁』 苏联 电影 两个人的车站 内容
《两个人的车站》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zPtn_jY4DXJ6yZ9rih-sMw
《两个人的车站》是艾利达尔·梁赞诺夫执导的爱情喜剧片,由柳德米拉·古尔琴柯、奥列加·巴希拉什维利主演,于1982年10月28日上映。
讲述了替妻子顶罪入狱的普拉东在审判前请假回家看望父亲时被困于某车站,与车站餐厅服务员薇拉相识相爱的故事。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肆』 俄电影《两个人的事站》内容梗概
两个人的车站的剧情简介:
钢琴家普拉东(Oleg Basilashvili 奥列格•巴西拉什维利 饰)的妻子开车撞死了人,为了妻子,普拉东甘愿顶罪。在审判前的一个星期,普拉东赶回家见父亲的一面。途中,他经过了一个普通的、喧哗的车站。
车站餐厅里,普拉东和美丽女服务薇拉(Lyudmila Gurchenko 留德米拉•古尔琴科 饰)相遇了。两人一开始因为普拉东抱怨餐厅的服务而互相结怨,尔后,普拉东和薇拉越聊越投契,普拉东还到了薇拉家作客。两人的爱情之火就在点点滴滴中点燃了,最终步入爱河。
普拉东入狱了。在难得的家属探视日,薇拉千里迢迢来看普拉东了。两人在监狱外的木屋内度过了难忘的一晚。
『伍』 知名女星薇拉阿莲托娃与丈夫双双因新冠去世,两人曾有过哪些经典之作
知名女星薇拉阿莲托娃与丈夫双双因新冠去世,两人曾有过哪些经典之作?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薇拉·阿莲托娃1942年2月21日出生于艺人家中。毕业于莫斯科艺术学院表演学校,曾是莫斯科普希金剧院的台柱子之一,演过许多话剧表演,并在电视连续剧《这样短暂的漫长生活》中出任主人公。
除开《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外,薇拉·阿莲托娃还出演过影片《愿望的时代》《后来发生了战争》《如此荒唐》《上帝的嫉妒》等电影。苏联解散后,她得到了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头衔。愿一路走好!
『陆』 两个人的车站的影片赏析
相对于当今电影拍摄中题材年轻化和内容浅显的趋势,《两个人的车站》具有着成人年所特有的思维和生活痕迹,它取材于人们在真实生活中所有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素材,包括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家庭所需要担负的责任,对爱情、事业所满怀的憧憬等等。这一切的东西都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在一个陌生的车站上,在一对男女之间淡淡地、又是极其激烈地展开。
仔细数数这部电影中所出现的人物:出去男主角迭阿别里和女主角薇拉,其他角色如女主角薇拉所认识的一个列车车务员,薇拉车站上的两个同事等人,出现都不超过十分钟。大量的时间和电影镜头都由男女主角担纲演出,两个演员需要在对话和表演中完成整个电影剧情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因为这部电影属于轻型喜剧 ,所以他们还要在表演的过程中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带着对人生中不幸往事的无奈和一种在无奈中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性。
『柒』 一部苏联电影,
战地浪漫曲
以苏联卫国战争为背景,年轻的萨沙在战地深深地爱上了营长的爱人——有“战地皇后”美誉的柳芭。10多年后,复员的萨沙在街上偶遇柳芭,这时的她已变成不修边幅、玩世不恭的小贩。然而萨沙仍被其美妙的笑声所吸引,与其相认。于是,在萨沙与妻子薇拉及柳芭之间引发了一段曲折的爱情悲歌。
影片1984年获全苏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5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年轻的红军士兵萨沙暗恋着卫生员、被称为“战地皇后”的柳芭。柳芭美丽的容貌和清脆的笑声使他异常着迷。但柳芭正与营长热恋,知道自己无望的萨沙向柳芭献了一束鲜花,然后毅然投入了新的战斗。
几年后,战争结束,萨沙当了电影放映员,和女教师薇拉结了婚。一天,当他走在大街上,忽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竟然是柳芭!可是眼前的柳芭已与过去判若两人,是个粗俗不堪、玩世不恭的卖油炸包子的女人。萨沙一次次地找她买包子,送给她鲜花,终于使她回忆起了以前的美好时光。她告诉萨沙,营长在战争中牺牲了,给她留下了一个女儿。萨沙希望她振作起来,她则为赢得了萨沙的爱而沾沾自喜。可是当她发现薇拉为此而十分痛苦时,她深感内疚。善良的薇拉决定成全他俩,而柳芭此时也做出了决定:和一直在追求她的区委副主席结婚。两个女人彼此理解和同情,心一下子贴得近了。
柳芭结婚了,萨沙非常失望。他和薇拉的婚姻面临着一个困难的时刻……
『捌』 献给薇拉内拉 关于《杀死伊芙》
我们互相迷恋,我们互相追逐,我们同为恶魔,我们甚少交集,却爱恋极深要死于对方手中。
难得被一部电视剧这样子吸引住,毫不夸张的说,《杀死伊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最好的一部电视剧,它让人发疯的剧情,它的细节,它电影般的转场和质感,它创造的两位主角薇拉内拉和伊芙,《杀死伊芙》对我来说,几近完美。
2018年杀死伊芙第一季在BBC上线,2022年杀死伊芙第四季在BBC结束,想着播出会结束,居然有了电子失恋的感觉,最初让我迷上这部剧的原因是villanelse(薇拉内拉)特有的人格魅力。
薇拉内拉不是她原本的名字,她原来叫oksana(奥克萨娜),她本应该在四年前死在俄罗斯一家监狱里,进入监狱前,她犯了一件耸人听闻的案子——杀掉了法语老师的丈夫,并割掉了他的penis(生殖器),因为这件事她被冠以psychopath(精神变态者)的标签,薇拉内拉不畏惧血腥,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因为这些独特性,她被从监狱里救了出来,效力于一个名为“十二门徒”的组织,成为了一个职业杀手,她整日活跃在欧洲各国,从事着她热爱的“工作”,她会精心挑选杀死人的方法,会扮演成不同的角色,出其不意的给人致命一击,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像薇拉内拉这样的人,绝不会有任何情感可言,但事实恰恰相反,薇拉内拉在放下“工作”后,会到各处和别人调情,男人或者女人,她没有固定的情人,如果有人想深入了解她的生活,那么下场只有一个——死亡。直到那一天,她遇见了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伊芙,薇拉内拉的生活才开始变得有些不同,她似乎发现了自己身上开始出现“喜欢”的情感。
EVE(伊芙)是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她有丈夫,有朋友,她热爱自己的工作,面对强权的上司,她会毫不在意的反驳他,这样的生活本来可以平静的维持下去,尽管平静下有着诸多问题。伊芙是隐藏的“恶魔”,但这一点,她自己似乎都有些迷惘,她喜欢研究一些杀手的案子,并在心底被他们吸引。薇拉内拉受组织指派在欧洲各国杀掉一些富商名流时,伊芙和她的小组注意到了这个用香水作为自己代号的女杀手,怪异的杀人手法吸引了伊芙,不巧的是,一个猎物在薇拉内拉手里侥幸存活了下来,被军情六处的特工保护在医院里,薇拉内拉被迫再次出手,她和伊芙在医院里相遇,一个想着如何处理掉在场的所有人,一个想着如何抓住这个“声名远扬”的女杀手,她们并非只是擦肩而过,伪装成护士的薇拉内拉甚至还对伊芙说,“你的头发很漂亮,让她披着吧。”伊芙赶到病房时,发现所有人都已毙命,她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刚才遇见的那个护士,就是杀手薇拉内拉。
发疯的,毫不在意遗弃她的母亲,淡漠的社会关系,这些是让薇拉内拉被认定为精神变态者的根本元素,薇拉内拉喜欢头发茂密的女人,或许和遗弃她的母亲有关,薇拉内拉只对两个人有情感的波动——组织联络人康斯坦丁和拥有一头秀发的伊芙,康斯坦丁将薇拉内拉从监狱里救了出来,给她指派任务,但他们的关系不只有片面的工作关系,康斯坦丁给了薇拉内拉从来没有的关爱,他们的情感像对“父女”,薇拉内拉依赖康斯坦丁的存在。
对于伊芙,薇拉内拉想要深入了解她,但她缺乏一些必要的社交技能,她不知道如何靠近伊芙,薇拉内拉有了一些小孩子的调皮,她会在伊芙出差时,坐在对街的咖啡店观察她,会偷掉伊芙的行李箱,来调查她的喜好,为了让伊芙注意到她,她会买条裙子放进伊芙的行李箱里,寄到她家,伊芙开始恐惧这个未曾见面的杀手薇拉内拉,直到有天薇拉内拉闯进她家说要和她共享晚餐,伊芙才开始真正了解到薇拉内拉的内心。
薇拉内拉被人们称为精神变态者,但其实也是一个脆弱的害怕被伤害的普通人,也会害怕被人欺骗和背叛,薇拉内拉对伊芙确实有些“寂静式”的吸引力,伊芙困于自己的身份,多次想抓住薇拉内拉让她入狱,但薇拉内拉就像魅影一般,来去无踪。伊芙的丈夫尼克看似温柔,和伊芙感情很好,但是他始终无法走入伊芙的内心,伊芙的工作,接触的人,尼克一无所知,每当伊芙压力很大的时候,尼克想要安慰她,但伊芙总是说,“我的工作有隐私性。”这样的对话印证伊芙和尼克将会走向淡漠的句点。
伊芙的上司卡洛琳,是个年过五十,但还是会用身体和“老相好”们交换情报的风情女人,她可以随性在下属面前一边洗澡一边听回报,伊芙想要抓薇拉内拉时,如果没有卡洛琳从中作梗,恐怕故事就已经结束了,卡洛琳和康斯坦丁以前是情人关系,因为这样,他们利用薇拉内拉和伊芙达成他们的目标。第二季结尾,薇拉内拉被新联络人雷蒙德差点掐死时,伊芙终于释放出了心底的恶魔,她杀死了雷蒙德,最后二人相互搀扶着离开,薇拉内拉还幻想着她和伊芙以后的生活,薇拉内拉被雷蒙德置于死地之际,其实她有枪可以将雷蒙德打死,但她为了唤醒伊芙那个真正的自己,逼着伊芙和她变成一样的人,被伊芙发现后,伊芙气急败坏的想要脱离薇拉内拉,被薇拉内拉开枪射中。
薇拉内拉剧中有段台词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大多数时候,我对任何事情都毫无感觉,我没有任何感觉,生活太无趣了,每天醒来都要说真的吗?我真的要日复一日的做这些吗?我不太能理解其他人为什么都不觉得生活如此无趣呢,我尝试了任何方法都不能让我有感觉,看似喜欢的事情,其实并不喜欢。”这段话引起了太多的共鸣,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薇拉内拉是一个怪物,但她足够吸引我。
说了这么多,可能会有人理解不了这些怪诞的剧情和人物奇异的精神状况,我真正想说的是,这些看似无法理解的剧情关系到了人性的解放,人的情欲,人的苦楚,人的压力,在这部剧里彻底被释放,薇拉内拉杀人不需要理由,爱人不需要理由,只是因为想做,就去做了。我始终觉得生活无趣,是被一些思想层面的东西给禁锢住了,从小到大这些思想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让生活形成了一种——可预见性,我知道我自己的未来,就没有想要去做事的欲望,而《杀死伊芙》给了我太多的惊喜,这些荒诞不经的剧情正是我追求的那种“自由”。
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决定自己的生活,这苦难的世界需要自由,我不希望人都被某些事物困住,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喜欢的人,这才是活着的目地不是吗?
看到过一句短评,“一个精神病看上了另一个神经病。”这句话确实概括了《杀死伊芙》,生活中,我们总会寻找同类,因为和他们相处起来会更舒服,薇拉内拉和伊芙在身份上是殊途,在心境上是同归,所以才会彼此迷恋,前两季是五星好评的神作,到了第三季似乎有些反水,但仍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
有人说国内社会太过和谐,所以近几年拍出来的电视剧都有失水准,太过简单,需要的不是演技好的演员,需要的是有流量的明星,这些其实还蛮让我感到心痛,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电影全盛,在国际上口碑很好,可现在影视行业怎么开始退化,以前那些可以引起共鸣的电影好像都成了虚影,生活里不缺和谐,或许我们可以注重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样影视作品才可以得到进步。
与生活相遇不应该只看见爱,还应该看见一些少有的激情和热血,这样才不至于“无聊至死”。
蓝港森林/池西
『玖』 分析《两个人的车站》中女主角薇拉的形象
《两个人的车站》是带有梁赞诺夫风格的轻喜剧:一个中途流落在火车站的旅客与一位车站女服务员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和时间里演出了一系列的故事,这故事的最终结局也是一波三折,当人们认为故事应当就那么结束的时候,偏偏它就出乎意料的满足了观众的口味。
相对于当今电影拍摄中题材年轻化和内容肤浅的倾向,《两个人的车站》具有着成人年所特有的思维和生活痕迹,它取材于人们在真实生活中所有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素材;包括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家庭所需要担负的责任,对爱情、事业所满怀的憧憬等等。这一切的东西都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在一个陌生的车站上,在一对男女之间淡淡的、又是极其激烈的展开。
仔细数数这部电影中所出现的人物:男主角迭阿别里,女主角薇拉,女主角薇拉所认识的一个列车车务员(几乎成为她的第二任丈夫,因为男主角的出现而将这个位置让出,电影中出现的全部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薇拉车站上的两个同事,出现也不超过十余分钟吧,另一个有印象的就是车站饭馆里弹钢琴的钢琴手。大量的时间和电影镜头都由男女主角担纲演出,两个演员需要在对话和表演中完成整个电影剧情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因为这部电影也算是个轻型喜剧,所以他们还要在表演的过程中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带着对人生中不幸往事的无奈和一种在无奈中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性。难度是相当大的,在以两个人的剧情设计,并且还要有强大表演性和娱乐性的电影中,唯一可以类似媲美的是九零年代美国的《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也是以两个人坐在长椅上的对话展开对人生经历的讨论的。但在表演性上,《两个人的车站》是超越了《阿甘正传》的。我们在此不要忘了《阿甘正传》中所耗用的电脑特技来铺垫的大场面,如果说仅仅以两个演员的对话和之间的表演来完成一部片子的话,《两个人的车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讨的。
『拾』 请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
卓娅生于1923年9月13日。中学期间,她深受《丹娘·索罗玛哈传略》一书的鼓舞。那位十月革命期间的乡村女教师、女布尔什维克的英雄事迹,深深地烙在了卓娅年轻的心中。1941年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4个月后,正在读高中的卓娅自愿加入游击队,和她的战友们一起爬冰卧雪,顽强地坚持斗争。1941年11月26日深夜,在执行焚烧德寇后勤基地的战斗任务时,卓娅不幸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卓娅想起了那位英勇就义的乡村女教师,于是自称“丹娘”,拒绝回答德寇的问题,没有泄露游击队的任何秘密。德寇使出了令人难以启齿的酷刑,也没有让这位年轻的女游击队员开口。最新资料记载,卓娅被扒下衣衫,被迫赤着双脚在雪地上跑来跑去,还惨遭纳粹匪徒发泄兽欲……
29日,德国法西斯架起了绞刑架。无所畏惧的女英雄站在架前大声疾呼:同志们!你们为什么愁苦地看着呀?你们壮起胆子来,奋斗吧,打击法西斯,放火烧他们,用毒药毒他们吧!”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卓娅用尽全力呼喊:“永别了,同志们!奋斗吧,不要怕……”
德国法西斯对卓娅的残酷迫害,激起苏联人民的无比愤恨和更大的斗争热情。有这样一种无从考证的说法:二战后期,斯大林曾签署过命令,拒绝参加绞死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有关分队任何官兵的投降,他们的下场只有被枪毙一种选择。
1942年1月27日,即卓娅牺牲地佩得里谢沃村解放的当天,苏联《真理报》和《共青团真理报》刊登题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丹娘!》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卓娅的英勇事迹。1942年2月16日,苏联政府追授她苏联英雄光荣称号,卓娅成为获得这一称号的首位苏联女性。广大苏联青年在卓娅英勇事迹的鼓舞下拿起武器奔向前线,其中包括卓娅的胞弟舒拉。舒拉在即将取得战争胜利的前夕,牺牲在自己的指挥岗位上。1945年5月5日,即卫国战争胜利前四天,舒拉与卓娅一起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60年过去了,卓娅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纪念馆馆长介绍说,“苏联时期,每年平均有16万人前来凭吊英雄,如今虽然只有大约1万人来,但大部分都是自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