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问一问,有一部影片背景是二战时期,德国迫害犹太人的故事,好像叫XX日记。
英文名: Anne Frank: The Whole Story
中文名: 安妮日记
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安妮(汉娜泰勒葛登 饰)是个天真活泼的犹太籍少女,在父亲(班金斯利 饰)和母亲(布兰达布雷丝 饰)的呵护照料下,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她13岁生日的那天,她收到了父亲送的珍贵礼物--一本令她爱不释手的日记,此后便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安妮一家在朋友的掩护下,和另外四名犹太人躲入她父亲公司的阁楼,开始隐姓埋名的密室生活。1944年8月,因为密室遭人检举,安妮和家人都被逮捕并送往集中营,面对种种的生离死别,从此安妮的生活坠入人间炼狱。而在这段匿身于密室的日子里,安妮藉由日记抒发了成长的苦涩、少女的情怀,及对未来的憧憬。
由玛莉莎穆勒的畅销作品改编而成的「安妮的日记」,在奥斯卡影帝班金斯利、金球奖得主布兰达布雷丝,和天才美少女汉娜泰勒葛登的生动演技下,不仅成功勾勒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安妮由优渥陷入悲惨的一生,更见证了大时代的苦难,留给世人无限的喟叹省思……
『贰』 X-ROOM超级密室的活动简介
《X-ROOM超级密室》第一季——《东崎的审判》是一个讲述二战时期遗传变异的悬疑故事。二战时期,日本生物学家东崎雄被迫受雇于英国著名生化研究机构,授命研制以人体做试验生化武器。东崎教授不忍看到当地人民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只能用自己的妻子雅子做实验。有一天东崎教授在威尔特郡的巨石阵土丘中发现一种不明生物,虽然它瞬间死去,但躯体却有神奇的能量,东崎教授提取了不明生物的基因,发现它能够使生命变异后重生,为了延续后代,东崎教授将这种变异基因植入妻子体内,并生下了主人公东崎宫……
玩家通过主人公的日记进入故事发展情节,找到逃脱密室的线索。
为了让玩家体验到超现实的真实感,主创团队将小说、电影、漫画的场景搬到了密室内,所有现场道具都采用古董改良精工制作,营造出富有质感的欧式怀旧古宅。第一季游戏设有5间密室,密室内的机关以物理机械装置为主,并运用到了全息、激光、红外线、升降机、动力发电、镜面反射等特效技术。据预测,尚未出现能够一次成功逃脱的玩家。相比普通的小成本密室逃脱游戏,《X-ROOM》除了为玩家营造一个完美的故事场景以外,更在游戏机关的技术含量上花大成本打造,使玩家真正体验到逃脱的乐趣。 周一至周五全日10:00-17:30 夜场18:45- 23:45(共12场)
10:00-11:00 11:15-12:15 12:30-13:30 13:45-14:45
15:00-16:00 16:15-17:15 17:30-18:30
(单人票:RMB 100 / 6人套票:RMB 500 )
18:45-19:45 20:00- :21:00 21:15-22:15 22:30-23:30 23:45-00:45
(单人票:RMB 120 / 6人套票:RMB 600 )
周末(双休日):全日10:00—23:45(共12场)
10:00-11:00 11:15-12:15 12:30-13:30 13:45-14:45 15:00-16:00 16:15-17:15 17:30-18:30 18:45-19:45 20:00-21:00 21:15-22:15 22:30-23:30 23:45-00:45 1.游戏时间:60分钟
2.游戏人数:5-6人/每组(至多7人)
3.游戏目的:规定时间内离开房间
4.游戏关键词:推理、破案、解密、密室、交友、智囊团
5.选择你最有默契的朋友组建智囊团队,推选一名领袖。
6.建议至少带一个朋友一起进入陌生人小组的密室。
7.提前30分钟到场。
8.进入密室需过安检,先将随身物品寄存至储物柜。严禁携带手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ipad、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食物、饮料等。
『叁』 以前看过一部国外关于集中营里作人体试验的电影,有谁知道名字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取材于二战时的真实事件。小女孩安妮与她的家人和邻居为了躲藏纳粹
的搜捕,藏在一间库房大楼的顶层中。这一藏就是2年多。在这暗无天日的生活中,10来岁的女孩安妮却在耐心而快乐地写着她的日记。安妮的日记,传达了生活在绝境中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女虽在绝境也不放弃的乐观,以及在艰苦的环境也阻挡不住的情感的萌发。人们在二战结束后发现了这本日记,并依据这本日记编写了《安妮日记》。
在《安妮日记》里生活的人,他们没有自由,生命随时都会因为
一次偶然的暴露而丧失;他们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连饱暖都成为
奢求……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肆』 描写二战柏林最后时刻的电影 【记得希特勒跟将军么在地下密室里开会 门外的人都哭了 】
帝国的毁灭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和情妇爱娃(茱莉安柯勒 Juliane Khler 饰)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科琳娜哈弗奇 Corinna Harfouch 饰)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伍』 请介绍《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作为自己第一部独立导演的戏剧作品,是在北京SARS疯狂肆虐的时候。那时候,我突然面对死亡或者是空荡的王府井大街或者剧场内80人戴上了白色口罩或者是我只能呆在家里,我恐惧了。坐在21层楼房的窗口前,我常常会想生命的瞬间与无期。那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我想,真正的战争无非是把我们内心的恐惧放大再放大吧,因为,我
们还是在“和平年代”里直视着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从大到零星的战争。我们隔山望去,战争依然进行着,无数贫民百姓在其中煎熬,战争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与我们隔绝
回到生命本质,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但事实是,我们一再一再的为生存忙碌时,我们就会对寻找和坚持弃权。通过SARS这场遭遇战,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社会越高级越精致越庞大,也就可能越脆弱,就象玻璃制品,表面上坚硬而华丽,但被不知名的硬物一碰,就会稀里哗啦。不光奇病怪疫,不安全的因素也在徘徊窥伺。
于是,我不止一遍的阅读《安妮日记》,我也想让更多以为我们可以安之若素生活的人阅读到她。
二、背景资料:
简言之,《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一九四二年---一九四四年),战争境况对于德国纳粹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于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是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从一九四二年七月躲藏之日始,那天安妮刚刚过完十三岁的生日,八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面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安妮日记》的诞生,是安妮父亲——当时唯一幸存的人为了女儿的梦想而整理出版的一本传记,一经出版风靡全世界,六十年代,美国百老汇、好莱坞都以戏剧、电影的形式介绍了安妮和她的《安妮日记》。该剧当年获得普利策奖,纽约评议家奖,戏剧舞台奖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使不同国度的不同阶层的人为之动容,是她所表现出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在精神、情感、理想等方面的巨大丰富与真实。今天,我们再次触碰她,是因为她正好契合了我们现在生活所要面临的心理需求,时代是变了,但生活依然重现着历史。
记录片中当时的幸存者如是说:“在安妮日记中,安妮是如此的真实和形象,我觉得那日记每一个字都会磁铁般吸引着你”;“假如安妮知道自己出了名的话,她一定会很高兴的,我不知道她会不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它”;“尽管她如此年轻她已经知道该怎样生活”……
三、今天我们又要说什么
一般人总是将《安妮日记》与控诉德国纳粹的暴行或是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联系起来,但是不仅仅如此,在密室中发生的一切,“正当恶劣的环境象山一样压在人们头上的时候,我们看到,特别是成年人,是立刻调整自己的行为,想方设法顺应环境;还是在这种调整中以环境压力作为放弃理想与原则的借口?”就象万达安先生在和平时期还能帮助初到荷兰的弗兰克先生,为什么在这种绝境下却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去偷孩子们的食物?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而十三岁的安妮呢?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如:开场安妮刚来到这个密室,她会觉得“这儿象个小客栈,一个非常奇特的夏季公寓”;她会对不配合其跳舞的姐姐说“你知道我们快要忘记怎么跳舞了…当我们出去的时候,我们什么事都忘了”;她会从顶楼窗户去遥望“那儿是水上住宅……一个船夫和他一家人住在那儿……他们有一个小男孩,刚会走路,我真担心有一天他会掉进河里,我老看着他……”你会发现她的生活在密室中也如此丰富,以致姐姐都会由衷地说“我妒忌你是因为在早晨起床你已经有事要安排了。”……这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明知极其困难的情况,过节时安妮还是为每个人准备了温暖人心的礼物。
同时,对于战争她会大声疾呼:“我们年青,玛格特、彼得,还有我!你们大人已经有你们的选择!但是看看我们……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想着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可怕的事情,我们就得死。在每样东西……思想、希望……在每样东西,正在被毁灭的时候,我们要尽力去坚持一种理想。世界这样乱七八糟不是我们的错。我们还未出世的时候这些就开始了。”
对饥饿,安妮可以形容“肚子空空的,可咕噜咕噜,全是各种各样的调子。万达安先生是深沉而低调,象大提琴。彼得是高音,象是吹长笛。当我们围在一起吃晚饭时,好象一个管弦乐队在调音,只需要托斯卡里尼举起指挥棒,我们就可以演出华格纳的《女武神》了。
对彼得的喜欢,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我跟着安妮在每一处寻找这样的种子,希望她在温暖我的同时能温暖每个人,我决定把她在舞台上放大。我觉得更多是内心摒弃恐惧以外的东西——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我不断地在寻找,有一天,终于在我筋疲力尽时,我找到更坚定的主题:在绝境中要不断看到自己制造的希望与美好,虽然最终走向毁灭。
四、我们如何去做
在明确内心的需要后,我确定演出的完整性要达到写实与表现的完美结合,在大的极致残酷情境下,去表现最真实的人的内心情感与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大处表现写意,细节内容写实。总体走现实主义的路子:以写实的手法、生活化的语言,遵循生活的逻辑,创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达到对普通人的关注。这应该是一出打动人内心深处的戏剧。--话剧《安妮日记》导演—姬沛
回答者:冰蓝不二 - 秀才 二级 8-24 16:58
简言之,《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一九四二年---一九四四年),战争境况对于德国纳粹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于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是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从一九四二年七月躲藏之日始,那天安妮刚刚过完十三岁的生日,八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面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安妮日记》的诞生,是安妮父亲——当时唯一幸存的人为了女儿的梦想而整理出版的一本传记,一经出版风靡全世界,六十年代,美国百老汇、好莱坞都以戏剧、电影的形式介绍了安妮和她的《安妮日记》。该剧当年获得普利策奖,纽约评议家奖,戏剧舞台奖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使不同国度的不同阶层的人为之动容,是她所表现出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在精神、情感、理想等方面的巨大丰富与真实。今天,我们再次触碰她,是因为她正好契合了我们现在生活所要面临的心理需求,时代是变了,但生活依然重现着历史。
记录片中当时的幸存者如是说:“在安妮日记中,安妮是如此的真实和形象,我觉得那日记每一个字都会磁铁般吸引着你”;“假如安妮知道自己出了名的话,她一定会很高兴的,我不知道她会不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它”;“尽管她如此年轻她已经知道该怎样生活”……
参考资料:http://ent.sina.com.cn/h/2003-10-20/2110217905.html
回答者:┝嗳情√_A46 - 试用期 一级 8-24 17:04
安妮·弗兰克[德国]
来源:绿土地 作者:文坛采编 日期:2005-10-27 19:10:21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奥托·弗兰克(Otto H.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唯一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安妮日记》[德]安妮·弗兰克/著 海南出版社 19.8元
内容简介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前言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1944年有一天,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Gerrit Bolkestein)在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的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提到信件与日记,作为例子。
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根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这就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文字,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学术界编纂的《安妮的日记:评注本》(The Diary of Anne Frank:The Critical Edition,1989),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这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
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藏在“密室”(SecretAnnex)的八个人被德军逮捕。蜜普·吉斯与贝普·弗斯库吉尔,也就是在同一幢建筑工作的两位秘书,发现安妮的日记散落一地。蜜普·吉斯将这些纸页收好,藏在一层抽屉中,未加阅读。战争结束,安妮被证实已经过世,她便将这批日记交给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OttoFrank)。
奥托·弗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TheDiaryofayoungGirl)就是这个版本。
奥托·弗兰克选材的时候,根据了几项标准。首先,篇幅必须精简,以便符合荷兰出版公司那套系列要求的规模。其次,安妮笔下与她自己的性事有关的文字也要删除,安妮日记首度问世的时代,也就是1947年,公然将性事付诸笔墨,不大合俗,在青少年读物里尤属不宜。最后,出于尊重死者,日记中对奥托的亡妻及“密室”中其他人有些失敬之处,也未予刊行。安妮开始写日记是十三岁,停笔时是十五岁,对自己的一切好恶都直言无讳。
奥托·弗兰克1980年辞世,遗言将女儿日记手稿赠予设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战争档案研究所”。由于这批日记出版以来,其真实性一直有人质疑,战争档案研究所下令彻底调查,证明真实性毫无可疑后,将日记全文连同巨细靡遗的调查报告一并出版。这个评注版不但包括A、B、C三个版本,还收入弗兰克家族的背景资料、这家人被逮捕与发配的始末,以及安妮的笔迹研究、笔迹研究所用的资料,一应俱全。
奥托·弗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因此也拥有他女儿的版权。该会后来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供应一般读者。无数读者得识安妮的日记,原是奥托·弗兰克所编版本之功,我们这个新版本也无损旧版之美。新版本的编辑与增订工作,由作家兼翻译家米里亚姆·普雷斯勒(MlirjamPressler)担任,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托·弗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本版已获得安妮·弗兰克基金会批准,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能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安妮撰写其日记的第二版本(B版)时,为里面的人物使用了假名。她本来想称自己为安妮·欧理斯(AnneAulis),后来又想以安妮·罗宾(AnneRobin)自名。奥图为其家人使用真名,其余人名则依照安妮的心意。这么多年来,在“密室”里协助这家人的几个人,其真名已众人皆知,我们这个版本因此使用他们的真名,因为我们现在应该让他们以真名实姓居功了。至于其他角色,则仍用“评注本”中的假名。对于不愿曝光的人士,我们则使用战争档案研究所为他们取定的姓名字头缩写。
读者不妨记住,我们这个新版本有许多是以安妮十五岁时写下的B版为根据。安妮有时候会回顾从前,为某则日记写下几句评语。这些评语,我们都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清楚标识。安妮拼字与其他文字上的疏误,我们也代为改正。除此之外,本版文字都忠于安妮的原作,因为这是历史纪录,多事编派与澄清都是不宜的。
后记
1944年8月4日,大约十点到十点半之间,一辆车子在普林森葛拉赫特街263号门前停车,车中走下几个人:全身制服的纳粹党卫队中士卡尔·约瑟夫·席尔柏包尔,以及至少三名荷兰籍安全警察,后面这几人武装,穿便衣。一定有人向他们通风报信。
他们逮捕了所有藏在密室里的人,以及帮助他们的维克多·库格勒与约翰斯·克莱门两人——没有捕到蜜普·吉斯与伊莉莎白(贝普)——且搜索贵重物品与现金,全部没收。
库格勒与克莱门被捕后,送到阿姆斯特丹一处监狱。1944年9月11日,他们未经审判,被解往荷兰阿莫斯弗特一处集中营。克莱门因为健康不良,在1944年9月18日获释。他从此住在阿姆斯特丹,1959年过世。
库格勒1945年3月28日被送往德国强迫劳动的时候,和几位囚友逃脱。他1955年移民加拿大,1989年在多伦多去世。
伊莉莎白(贝普)·弗斯库吉尔·维杰克1983年在阿姆斯特丹去世。
蜜普·桑特洛席兹·吉斯目前还住在阿姆斯特丹;她丈夫詹已于1993年去世。
密室八人被捕后,立即送到阿姆斯特丹一处监狱,然后解往威斯特波克,该地在荷兰北部,是专门监禁犹太人的一个中继站。就在这天被解送,三天后抵达奥希维兹集中营(波兰)。
根据奥托·弗兰克的证词,赫曼·凡·佩尔斯(凡·丹)1944年10月或11月被送人奥希维兹营中的毒气室毒死,就在毒气室拆除前不久。
奥古斯特·凡·佩尔斯(皮特洛尼拉·凡·丹)被从奥希维兹解往贝根贝尔森,再解往布亨瓦德,1945年4月9日送到特雷希恩市,后来显然又转到另一处集中营。可以确定她没有活下来,只是遇害日期不得而知。
彼得·凡·佩尔斯(凡·丹)1945年1月16日被迫参加从奥希维兹到矛特豪森(奥地利)的“死亡行军”,1945年5月5日在矛特豪森丧生,距这个集中营获得解放只有三天。
富利兹·费弗(杜瑟尔)被从布亨瓦德或萨克森豪森解往纽恩加姆集中营,1944年12月20日死于营中。
艾蒂丝·弗兰克1945年1月6日,在疲饿交加之中死于奥希维兹-柏克瑙。
玛各与安妮·弗兰克在那年10月底,被从奥希维兹解往德国汉诸威附近的贝根贝尔森集中营。1944至1945年,由于卫生条件奇差,爆发斑疹伤寒,夺走数以千计营囚生命,玛各也在其中,数天之后,安妮也不免。推定她是2月底或3月初去世。两个少女的尸体大概被弃置于贝根贝尔森的乱葬岗之中。这个集中营1945年4月12日被英军解放。
1944年9月3日,威斯特波克最后一批犹太人离营,他们八人之中,只有奥托·弗兰克活着走出集中营。奥希维被俄军解放后,他被经由奥德萨与马赛送回阿姆斯特丹。他在1945年6月3日抵达阿姆斯特丹,在这里住到1953年,移居瑞士巴塞尔与他一个姐妹的家人会合,后来他一个兄弟也来此居住。他后来与艾尔傅莉德·马可维兹·盖林格结婚,后者原住维也纳,也进过奥希维兹,丈夫与儿子在矛特豪森遇害。奥托·弗兰克1980年8月19日过世,过世前一直住在巴塞尔城外的柏斯费尔登,在这里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的人共享。
《安妮日记》:记录二战中犹太人的苦难
2005年05月27日 07:57: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1942年10月9日,我们的许多犹太朋友成群地被带走,盖世太保用运送牲畜的卡车把他们运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我们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被杀害……
“1944年2月3日,我已经到了无所谓生死的临界点,没有我地球照常运转……
“1944年7月15日,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当安妮故居博物馆馆长汉斯·威斯特拉给记者打开《安妮日记》时,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画卷。
一如其他安妮故事的讲述者,汉斯把那段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她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
汉斯说:“安妮虽然躲在密室里,但她的日记中所记载的大都是外面发生的事情。”她描述了犹太人如何被德国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她写到了避难时期生活的困窘,多次描写阿姆斯特丹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中的日常生活又充满了恐怖。
另一方面,《安妮日记》还向人们展示了小安妮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和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寻求自由等心路历程。这些平凡而真实的历史记录,伴随着主人公的心境起伏,足以引起人们心中的震撼和共鸣,因此能够深深打动和吸引世界上众多的读者。
汉斯介绍说,安妮创造了一个名叫吉蒂的虚拟的朋友。每天,安妮给吉蒂写信,叙述自己的心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1944年3月,在伦敦的荷兰流亡政府通过广播号召荷兰人民把自己的日记保存下来,战争结束后,这些日记可以作为珍贵的史料发表,安妮听到这条消息后决定整理和重写日记,幻想着有一天日记能够公开发表。
藏匿25个月之后,安妮一家于1944年8月被人出卖,8个藏匿着的犹太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奥特幸免于难。战后,他看到安妮的日记写得如此优美,就决定把它翻译出来,给他在瑞士的母亲,也就是安妮的祖母阅读。奥特把日记的内容给朋友们看,朋友们认为它应该被发表出来。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日记在荷兰编辑成书出版,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安妮日记》。《安妮日记》随后在法国和美国相继出版,并在当地引起轰动。汉斯说,1955年,人们将《安妮日记》编成话剧公演。1959年,好莱坞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迄今为止,《安妮日记》已经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其中包括中文版。
汉斯还向记者讲述了安妮故居的沉浮。二战结束后,安妮躲藏的密室已经人去楼空,破旧不堪。1955年,一家荷兰公司申请在此地修建办公大楼,阿姆斯特丹人听到这消息后非常生气,他们自发成立了“行动委员会”,并找到阿姆斯特丹市的市长。其中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还表示愿意出资建立一个基金会,把安妮密室遗址改建成一个博物馆。1960年,安妮故居博物馆成立。
汉斯说,安妮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小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开门的最初10年里,欧洲大陆极少有人去参观,主要的参观者来自英、美以及那些没有被纳粹占领过的国家。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大屠杀,他们希望通过《安妮日记》来了解一些过去的历史。
1974年,当汉斯来到博物馆工作时,每年的参观者约有20万。那时距二战结束已近30年。安妮博物馆的董事会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二战的兴趣会慢慢减小,于是,他们决定在10到15年之后,关闭安妮故居博物馆。
但奇迹发生了,人们并没有因为二战的远去而淡忘历史。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参观。安妮博物馆因此免于被关闭的命运。汉斯说,仅2004年一年,参观者总数就达到93.6万人。今年到目前为止,参观者数量超过了去年同期。博物馆为了方便游客,不得不决定把每天的开放时间延长至12个小时,从上午9时到晚上9时。
时至今日,安妮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标签”,她象征着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受害者,甚至已经成为宗教迫害和暴政统治下受害者的象征。汉斯说:“人们聊起那段历史,就会谈到大屠杀,就会谈到安妮。”
二战前,大约有8万犹太人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安妮博物馆已经成为阿姆斯特丹历史最真实的见证。
曾有人质疑《安妮日记》的真实性。为了证明历史,荷兰政府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专门对此进行了考证。经过调查考证,委员会形成了一本数十万字的厚厚的调查报告。大量证据表明,《安妮日记》的真实性无可置疑。
汉斯对记者说,《安妮日记》对于荷兰小学生并非必读书,但在绝大部分荷兰小学,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讨论历史,讨论二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阅读历史书,阅读《安妮日记》的兴趣被大�%F
『陆』 跪求最好看的密室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资源链接:https://pan..com/s/1xnbPPwcD__mIJR94xr4mFw?pwd=3kph
在一座停产的密闭工厂里,五个男人从昏迷中转醒,但他们却想不起来自己身为何人,又为何在这里,唯一清楚的是,他们被困在这里,而且或被捆、或受伤,状态糟糕。与此同时,一起绑架案的赎金交接程序正在进行,歹徒依靠高明的事前准备成功拿到了钱并脱身,暗中监视的警察们迅速展开了追击。厂房里的五个男人在经过搜寻模糊的记忆片段与分析后,大致理清了当下的形势:五人中有两人是被绑架的某公司总裁寇斯与同事麦肯,其他三人则是绑匪,真正的寇斯与麦肯必须在收钱的绑匪返回前脱身,否则将面临撕票的危险。
『柒』 求一部电影名 二战一苏军逃出德国的地下人体实验室
这部影片应该是《弗兰肯斯坦兵团》。
导演: Richard Raaphorst
编剧: Miguel Tejada-Flores / Richard Raaphorst / 玛丽·雪莱
主演: 卡瑞尔·罗登 / 约书亚·萨斯 / Robert Gwilym / Alexander Mercury / 卢克·纽伯里
类型: 动作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荷兰 / 美国 / 捷克
语言: 英语
『捌』 几部关于德国纳粹党屠杀“犹太民族”的历史电影
第一部
《美丽人生》
《 美丽人生》是一部由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罗伯托·贝尼尼、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乔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剧情片。1997年12月20日,该片在意大利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父亲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最后父亲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而自己却惨死的故事。1999年该片在第71届奥斯卡奖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三项奖项。
第二部
《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名单》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讲述了奥地利人辛德勒是一个坚定的纳粹党人,也是一个投机商人,在波兰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到他的搪瓷厂里工作从而保护了许多犹太人,辛德勒看到了纳粹对犹太人的血腥屠杀,受到了震动,引发了他的良知,为了保护犹太人,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工人的名单,贿赂纳粹军官,最后使一千多名犹太人幸存了下来。按犹太人的传统,辛德勒死后被作为“36名正义者” 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第三部
《钢琴师》
《钢琴师》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阿德里安·布洛迪、米乔·赞布罗斯基和艾米丽雅·福克斯等主演的战争类、传记类电影。该片于2002年9月25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主要讲述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最终迎来自由的故事。
第四部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由马克·赫曼执导,阿沙·巴特菲尔德、维拉·法梅加等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于2008年11月7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该片讲述二战期间,八岁的布鲁诺是集中营德国司令官的儿子,他与集中营围栏的另一边的一个犹太男孩结下了友谊,从而发生了许多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 2009年,该片获得第23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欧洲电影提名。
第五部
《安娜日记》
《安娜日记》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犹太人真实的两年密室生活的日记而改编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主人公安妮一家和四名犹太人躲入她父亲公司的阁楼,开始隐姓埋名的密室生活。在这段隐匿日子里,安妮藉由日记抒发了成长的苦涩、少女的情怀,及对未来的憧憬。当密室遭到举报,一群人的命运便成浮游,最终的结局也是令人唏嘘。
第六部
《浩劫》
《浩劫》是由克劳德·朗兹曼执导,Simon Srebnik、Michael Podchlebnik等参演的纪录片。该片于1985年4月在法国上映。讲述了波兰以北50英里、临近纳雷夫河的海乌姆诺地区过去曾集居着众多犹太人,海乌姆诺是波兰第一个使用毒气灭绝犹太人的地方,在那里有四千万犹太人惨遭灭绝,仅有两个人幸存下来,他们是普希莱布尼克和斯雷,西蒙更是最后阶段的幸存者,当时的他只有13岁半。
第七部
《黑暗弥漫》
讲述了二战时,在德国占领下的波兰,管道工波德克(罗伯特·维凯威兹 Robert Wieckiewicz 饰)与搭档扎佩克兼做着小偷的勾当,错综复杂的下水道成了他们最好的隐匿处和贮藏室。他和城市中被封锁的犹太区做生意,跟德军中的乌克兰军官是旧相识,乱世中享有一点生活的自在。不久德国人开始屠杀、搜捕犹太人,部分不想被押往集中营的犹太人和波德克达成交易,按人头计价得到了藏身下水道的机会,黑暗又臭气熏天的下水道成了波德克收留犹太人的避难所,地面上的犹太人很快被抓捕一空,在物价飞涨和德国人持续的高压下,扎佩克离他而去,波德克只靠自己艰难维系着下水道中犹太人的安全……
作者:影视舆论
『玖』 影史中最经典密室电影推荐
电影史上有一种类型的电影,没有大场景,没有过多的出场人物,甚至连场景都不会更换,整部电影大都发生了一个密闭的空间中,它们是小众电影爱好者的心头菜,也是明叔喜爱的类型之一。密闭的空间,撕裂的人性,考验的不仅仅是电影中人物的人生和世界观,更考验着观看者的承受能力。
今天明叔选择几部发生在密室中的电影推荐给大家,它们包含了惊悚悬疑片,密室推理片,剧情片等等类型,一定有种是你喜欢的类型。
一、《异次元杀阵》——最恐怖的杀机,是人心!!!
试想像当你一觉醒来,发现独处高度精密且结构繁复,地下甚至天花板也是由一个个正立方体切成的,没有食物、水,身上穿了囚犯般的简陋衣服,心乱如麻的你四处试探,试图逃出生天。机关找到了,推门进去,是没完没了的密室。终于遇上黑人警察,继而是更多受害者。继续逃亡,他们发觉各人独有的特殊技能可以帮助他们离开这迷宫。人性的丑恶和自私在这生死边缘间显露无遗。
绝望中对人性的洞悉,极强的剧情逻辑,成为了《异次元杀阵》的惊艳之处,电影中最可怕的绝不是那些夺命的机关,而是人心的叵测,随着来自不同职业年龄六个人的迷宫求生之路的展开,人性的恶与善皆于此被放大化的呈现而出,出色的悬疑设置使一种屏息以待的情绪维系到了电影的最后一刻,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实则做出了对集权主义深刻的批判与思考,成为了这部电影所隐喻的内在纵深。
二、 《终极面试》 ——人心险恶,世态炎凉……
一家背景神秘的国际大企业招聘人材,8位晋升最后面试的精英,获安排在密闭的房间进行终极比拼,房内有8张桌椅,桌上各有一份试卷及一支铅笔,面前是一度装上单向镜的墙壁,房内四处有闭路电视监控,唯一的房门由配枪警卫把守,应征者须在限时的80分钟内回答一条问题,监考官讲解面试规则后,随即启动倒数计时器,离开房间,8名求职者翻开试卷,发现竟然是白纸一张!结束时间愈来愈近,要争取获聘,就要用尽一切办法……
节奏张弛有度,以一场考试为题,并不靠杀人我手段,却在整个过程中释放了人心的善恶,悬疑佳作,片中贯穿着人性的迷思,不用血腥的杀戮依然震荡人心。
三、《死亡实验》——现代文明人性试炼!
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由一个骇人听闻的实验开始。 真人真事改编,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
电影是关于心理学的,实验中的人物心理都有描述,其中最清晰的是Forest Whitaker演的角色,一个中年男人长期独身,跟母亲住在一起,心理的变化,刻画的比较深。内心的孤寂,表面的内向,见陌生人自作外向的交谈,以及在离开家后自己领域的脾气怪异,变态的心理表露无遗。
科学家找来一群普通善良百姓,随机分成两组,由几个人扮演"狱卒"来管理别人扮演的"囚犯",来模拟两周的监狱生活。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后来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犯人77号”带领“囚徒们”对“狱警们”展开了报复,整个监狱陷入失控状态,直到代表实验结束的红灯与警报声出现。
四、《电梯里的恶魔》——勇于认错就能够获得原谅?
名为惊悚片,其实倒不如拍成一部悬念凶杀电影,勾心斗角与互相猜疑再次唱了主调。起码密室题材电影精彩的故事不会让观众觉得枯燥,但是宗教色彩过于浓重的的结尾反而让该片的密室效果被淡化,变得乏善可陈。用魔鬼来揭露每个人心中的阴暗面的手段不太高明,好歹有令人回味的过程,使得本片仍旧是一部合格的密室电影。
但是看过结尾只能说虎头蛇尾,漏洞不少,剧情也没交代完成,利用魔鬼来鉴定人品如何,实在让鬼都有些为难。
五、 《恐怖游轮》——真正的恐怖是不放弃!
希瑟,莎莉,唐尼,格雷格,维克多和杰西,三男三女相约驾驶游艇“三角洲号”出海游玩,不久,他们便在海上遭遇一场强烈的风暴。游艇翻船,众人落海,几经挣扎他们好不容易爬到游艇残骸上来。正当他们无计可施之时,一艘巨大的游轮向众人缓缓驶来。这群男女欣喜过望,未加思索便登上这艘名为“艾俄洛斯”的游轮,结果发现这竟是一艘1932年便告失踪的神秘之船,而船上更是空无一人。
六、《活埋》——等死的时候能干掉啥?
一名在伊拉克被人绑架的合同工卡车司机,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被装进一个棺材,活埋在伊拉克沙漠的某处。他手边只有打火机、手机、两根的荧光棒、一把时亮时暗的手电筒和一支笔,在这个窒息的空间内,他必须也只能凭借顽强的求生欲望寻求救援……
一个人的电影中经典的悬疑题材,不仅仅是密室,更是棺材,而且只有一个人存在,他不能自己拯救自己,只能被动等待。
一口棺材,一个男人,一个打火机,一部手机和一个包裹,极简配备和极度空间并未因隔绝感而使电影本身有所限制,反而以其独特的视角、高超的镜头和细致的剧情再一次刷新了低成本电影的票房奇迹,并制造出了惊悚度与新鲜感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反战大视野。
七、 《恐怖直播》——以小见大的代表。
电影聚焦首尔汉江上发生的一连串炸弹恐怖事件。广播主持人尹英华(河正宇饰)在节目中接到神秘听众打来的威胁电话,声称要炸掉麻浦大桥,几分钟后麻浦大桥发生爆炸,当尹英华意识到这个神秘听众很可能就是汉江连锁炸弹恐怖事件的 元凶后,竟意图将该事件制作为一档能够令自己咸鱼翻身的独家直播节目,但事件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一个狭小的直播间内营造出让整个国家陷入恐慌的大格局,每一分钟都令人提心吊胆。影片通过河正宇的独角戏,表现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大故事。影片格局不大,投资不高,但有社会意义和深度,获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体现了韩国电影的制作水准。
八、 《小岛惊魂》——恐怖的源头,不一定都是妖魔
该片讲述了二战结束后,在英伦的小岛上独自抚养着一对儿女,等待着丈夫归来的格蕾丝,迎来了三个古怪的新仆人,一系列怪事发生,格蕾丝逐渐感到这座房屋被诡异神秘的气氛包围着,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
心理恐怖的代表之作,不用装神弄鬼,不用恶魔入侵,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恐怖,甚至是自己所在,即为恐怖。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逼真地营造了一个令人感到恐怖的寻求真相的过程,而又在最后将它“全盘推翻”。
九、《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无法证伪,就是事实
35岁的哈弗历史教授工作十年之后突然辞职,同事们纷纷不解,他们临时在他家里聚会,敦促他解释一番。但约翰提出的原因令他们大吃一惊:教授声称他有不死之身,生存了14000年,并且不能呆在一个地方超过10年,不然他秘密会被发现。众人有些恼怒,争相想拆穿这个蹩脚的借口,可很快他们就发现无法为John所言证伪,就如同John无法为他所声称的事情证实一般。原本友好的欢送会开始变得气氛迥异……
明叔大爱的电影之一,推荐过几次,但是还是值得一看,一个小木屋,一群普通长相的演员,却完成了堪称经典的科幻作品,小成本科幻片的典范,通过演员之口探讨了人类文明的演化……
十、 《水果硬糖》——萝莉不好惹
天真甜美的十四岁少女海莉在网络上认识了三十二岁的摄影师杰夫,二人相约在咖啡馆见面,相谈甚欢。海莉主动要求去杰夫家,让他为自己拍摄艺术照片,杰夫欣然从命。聊天喝酒之后,杰夫突然眩晕倒地,醒来发现自己竟被五花大绑。原来海莉是有备而来合并图册,就是要惩罚在网络上勾引未成年少女的恋童癖。海莉在屋中搜寻杰夫进行不法行为的证据,并为他实施了阉割手术。中途邻居太太来访,也被海莉成功蒙混过关。随着海莉惩罚计划的一步步展开,杰夫的真面目也逐渐浮出水面……
整部影片仅以两人共处一屋,通过不断的对话及行为来延续颇为紧凑的节奏,其间穿插几位配角作为点睛之笔,较好地诠释了几近变态的个人英雄主义式报复。而海丽那天使般的笑容和复仇时的疯狂,杰夫那玩转式暧昧与竭力抵赖狡辩,两个角色前后强烈的反差无不考验着演员的演技。
十一、《调音师》——自作聪明的寻死之路。
阿德里安是一个学习钢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钢琴家,可是在梦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上他功败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为了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事实上他只是带上了隐形眼镜,这会让别人认为他听觉方面更加敏锐,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费,甚至还会窥视到别人的生活与隐私,他兀自沉浸在这种虽处闹市又仿佛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来到一户人家工作,殊不知这里刚刚发生一起凶案……
虽然是一部仅有十四分钟的短片,但其所饱含的剧情张力却不经让人叹服,电影用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短小精悍的构思,将人性的贪婪,懦弱,虚伪,全部都暗藏在了这个假装盲人的调音师身上,而调音师的这个角色设定,其实无论是他的失败,还是他另辟蹊径的用自己的方式,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其实都会为人产生一种共鸣,相信很多人到最后所希望的其实都是这位有着小聪明的调音师不被杀,但投过导演大量的前戏铺垫,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必然是一个悲剧,主角死不死,你自己去看吧。
十二、《如月疑云》——女主差评
人气明星如月美纪自杀身亡一年之后,在如月粉丝网站上相识的五位如月粉决定召开一周年忌追悼会,追思他们心目中的女神。网站管理人家元、追悼会策划人织田裕二、以及Snake、安男、草莓女孩五个男人聚集到了一起,素未谋面的他们热烈地讨论起美纪来。
“她不是自杀的”这句发言成了导火索,五人开始认真地推理起如月之死的真相来。一个接一个的新发现,真相渐渐露出端倪,事态开始朝着意外的方向推进了。最终,五人推断出了如月之死的“真相”。
演技狂飙的电影,日本真是侦探频出……
十三、《玩命记忆》——狼人杀电影版
一栋废弃仓库中,五名男子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被软禁在一起,但他们竟全都丧失了记忆!能唤醒记忆的线索只有一份过期报纸,及一具保安尸体,种种迹象显示他们跟一桩绑票案有关,但究竟是谁绑架了谁?彼此是敌是友?真相抽丝剥茧后,将出现令你意想不到的惊诧逆转!
一部狼人杀电影,大家都是懵逼的时候还是跳警,那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到最后翻牌,谁知道?
今天明叔就先推荐到这,后续继续经典推荐,敬请关注哦。
『拾』 以一幅画为线索的电影,二战时期的
奥地利电影《我最好的敌人》 Mein bester Feind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