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很多二战电影里的苏军政委都是犹太人
没有那么多,这只是德国的宣传。德国把所有的敌人都说成是犹太人。比如美国的金融寡头、苏联的政委等。
B. 二战苏联 官员为什么对新兵残杀
开枪是为了震慑其他人,各国惩罚逃兵都不手软 ,各国对逃兵的处理基本都是阵前枪决,包括美国。你说的那些人也是为了执行上面的命令而已,因为逃兵多的话是要追究逃兵上司的责任的,当然不排除某些人的人格缺陷。官与兵职能不同,不过求生是人的本能。
C. 电影攻城政委肠子炸出来了,好像是外国的我也忘了
《集结号》
主演:张涵予,邓超等
被炸成两截的是任泉饰演的指导员。
给你截图:
被阻止
观影愉快,勿忘采纳!
D.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经过是怎样的伤亡人数为多少
经过就是俄国人为了获得国家独立,在列宁的领导下,在格勒城堡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后来胜利了,伤亡人数为200万人。
E. 苏联政委是不是带头冲锋
是的,在二战时期,政委是起到一种带头冲锋、鼓舞士气的作用,什么政委窝在后面是兵临城下这种垃圾片整出来的,但是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白俄罗斯那一块)是有使用过督战队的,但是白俄罗斯陷落之后,就没有使用过督战队了
F. 斯大林在二战的卫国战争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Иосиф.В.Сталин)
英语斯大林(Stalin, Joseph)、
斯大林没有说过“俄罗斯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事实上这是苏军莫斯科前线一个战斗小组指挥官鼓励士气的战前动员。面对20多辆德国坦克的冲击,他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1942年1月苏联发表社论《继承牺牲的28位英雄的遗志》,“俄罗斯虽然地域辽阔,可我们却毫无退却的地方。莫斯科就在我们身后!”具备了历史意义。
这句话的流传跟一部电影有关。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曾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片从德、苏双方的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卫战。该片最经典的台词:“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G. 电影《布列斯特要塞》是哪国的战争苏联是俄国吗是俄罗斯吗
是苏联和德国的战争。
苏德战争爆发,靠近波兰边境的白俄罗斯小城布列斯特要塞最先遭受德军炮火突袭,但守卫部队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战争进行到第30天,最初打响战斗的布列斯特守备部队仍在坚守,并一直向后方总部发出“这里是要塞,正在战斗”的讯息。在已经失守的布列斯特要塞的地道里坚持战斗一年多的最后一名苏军战士,被德国人发现时,他被德国人从地穴中押出来刺眼的阳光让他几乎失明。面对德国将军的审问,他的回答是: “将军,现在您知道一俄里有多远了吧?” (战前德军宣称这个距苏德边境仅一俄里的要塞一个冲锋就能拿下)…
H. 苏联二战政委死亡率多高
政委阵亡率大于50%,远超一线士兵伤亡率。
二战中苏德战场以残酷而著称,尤其是早期的苏德战场可以称为地狱级别,可以说没有政治过硬的政委们维持着苏联部队的士气、秩序,很难顶得住德军一波波冲锋,而苏军中的政委,更是被德军视为最顽固的对手,通常被抓到通常拒不投降都是立即就地枪决。
影视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苏联政委冲锋的时候第一个跳出来并高喊“为祖国为斯大林!乌拉!”,嗷嗷叫往上冲。遇到顽敌需要决一死战都是首先组织政工干部带队的“党员突击队”冲锋,而如果攻不下来就轮到主官挥着手枪高呼“共青团员跟我上”一手手枪一手大铲子身先士卒地上。
本来当时的俄国士兵因为种族天赋,战斗天赋基本点满,但因为士兵组成多是农民,缺乏一定纪律性,军事素养低下,鉴于此,有着“红军之父”之称的托洛斯基就在全军设立政治委员,以及后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以工人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担任,以弥补这方面上的不足。
而那个时候的红军政委都是长期受马列主义教育的文化人,所以精神武器特别强大的,对待战争是不惜一切以达到目的,苏德战争的时候政委的纪律更是一流。
他们吃苦耐劳、骁勇善战、负责士兵的政治思想工作,对士兵无私关爱,对敌人毫不手软,往往战斗至死决不投降,还经常出工又出力,战争时最高长官挂了他要指挥军队,最高长官没挂自己也要带着士兵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用生命激励士兵前进,结果直接导致政委阵亡率大于50%,远超一线士兵伤亡率。
其中最著名的一例,就是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近卫步兵第8师的连级见习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季耶夫,大声喊出苏联二战最大名言:“俄罗斯虽然幅员辽阔,但我们已经退无可退,我们的背后就是莫斯科!”而人人皆知,当时他率领的28人小组挡住德军数十辆坦克,最后在身负重伤后带着一捆手榴弹与敌坦克同归于尽,全部殉国。
I. 求苏联二战名将及其简历
这是二战时苏联四大战将
1、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12.1(俄历11.19)~1974.6.18),苏联元帅(1943.1.18),伟大的军事家、统帅,四次苏联英雄(1939.8.29,1944.7.29,1945.6.1,1956.12.1)。
2、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去网络看看)
3、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1895.9.30—1977.12.5),苏联杰出的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1943),两次苏联英雄(1944.7.29,1945.9.8)。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总参谋长,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的指导者,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柯尼斯堡的毁灭者,苏联陆军三驾马车外最具有才华的将领。他的回忆录《毕生的事业》一书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期间苏军最高统率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4、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1896年12月9日出生于大卢基市。 1914年加入沙俄军队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赤卫军。 1919年加入苏俄共产党(布尔什维克)。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在骑兵部队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先后进入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深造。 1930年任苏联第7骑兵师师长,后改任苏联第15骑兵师师长。 1936年任苏联第5骑兵军军长。 1940年任苏联第9机械化军军长。 1941年7月任苏联西方方面军所属的苏联第16集团军司令。 1942年7月任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 1942年9月任苏联顿河方面军司令,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一起,率部与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展开激战,于次年2月俘虏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 1943年2月因苏联顿河方面军改编为苏联中央方面军,遂改任苏联中央方面军司令。 1943年10月任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 1944年2月,任苏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 1944年11月,任苏联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 1945年6月22日奉命担任24日莫斯科胜利阅兵式受阅部队总指挥。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会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被誉为“常胜元帅”。 1944年获得苏联元帅军衔。 1945年至1949年任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 1949年至1956年应波兰政府邀请并经苏联政府同意而出任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被授予波兰元帅军衔。后来则担任过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监察长、国防部总总监组总监等职。 1968年8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
J. 苏联政委带头冲锋电影叫什么
出自电影《兵临城下》。
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剧情简介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
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