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世纪20年代法国印象主义电影运动的情况
法国印象派电影即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德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阿贝尔·冈斯、杰尔曼·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就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路易·德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路易·德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
② 法国新浪潮电影对于电影发展影响有多大
法国新浪潮是指法国新闻界把1958-1959年间突然涌现的一股由不知名的青年人竞相拍摄影片的热潮称之为“新浪潮”。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主要得力于《电影手册》杂志,从1955年起在巴赞的领导下团结了特吕弗、戈达尔、夏布罗尔等一批青年影评人,对法国商业电影的平庸和虚假进行猛烈的抨击,提倡在电影创作中展现导演的个人风格,鼓吹“作者论”方法;新浪潮导演们并不反对商业性,而是主张把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法国新浪潮是继欧洲先锋派运动和德国表现主义后,世界史上第三次具有里程碑式影响力的电影运动。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要特征有:①主题上,表现为非政治性的电影和否定传统道德观念的电影。②摄影方法上,侧重于电影的照相性和画面的新鲜感,形成一种极强的现实风格,长镜头、景深镜头的摄影、十分灵活的移动摄影。③自然音响环境上,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大都是同期录音,制作周期短。④剪辑上,采用镜头之间的直接衔接,并在时空关系上进行跳接。⑤表演上,启用不知名的年轻人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⑥制作方法上,采取缩短制片时间,利用天然外景、日夜都在街头摄影和缩小摄制组等方法以降低成本。⑦在美学立场上接受巴赞的长镜头美学观;他们的电影有个人色彩和更为明朗的意图。这些特征都影响着后来电影的创作和发展。
③ 印象学派电影特点
1。印象主义电影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2。法国印象主义电影的现实主义存在
二十年代的法国,先锋派的电影导演正统治着整个法国的银幕世界。从1917——1928年的十年中,在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出现了众多的电影流派,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电影文化现象,汇集成一个空前的电影美学运动。而这场电影的先锋运动是从印象主义电影美学的探索为开始的。这一学派从1917——1928年贯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
印象主义画论主张作品的诗意来源于生活的原态。在这样的美学观念下,印象主义大师坚持以客观存在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为艺术本体的对象,可以说,印象主义画派成为了20世纪最客观的画派。正是基于此点,路易.德吕克在1920年提出了所谓的“上镜头性”。这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的美学观念运用于电影艺术的宣言。印象主义的电影大师们在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现实中,运用摄影机,这种新兴的艺术抒写体,探索一种偶然呈现的现象——瞬间现象的构成方式,试图捕捉到弥散于空气、阳光,流动的河流以及日常生活场景中正发生瞬间变化的事物的形貌特征。这是一种以客观性为基础的创作方法,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创造梦境/赋于现实以诗意的创作手段,因此,所有的客观性正是印象主义主观性之所在。印象主义电影工作者所追求的是作为创作者主体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感所悟,追求瞬间印象或是对客观事物的首要记忆。正是在这种突出个体感悟的情况下,原有的电影全程式的抒写方式被打破了,艺术家对生活/生命的感悟则成为电影创作的核心。印象主义电影学派诞生的法国正是电影的发源地。当卢米埃尔将火车进站的全程记录下来的时候,人们仅仅惊叹他的技术奇观,至多将电影视为“科学的珍品”,而没有注意到影像当中光与影的结合所孕育的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可能性。当印象主义电影大师完成了卢米埃尔电影的延伸之后,我们看到了印象主义在现实中的美学观念。正如路易.德吕克所讲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拍电影,电影也应尽可能地拍生活”。毫无疑问,德吕克强调了电影与生活之间的亲缘性,而这种亲缘性的提出有一部分是指向十年代曾盛极一时的欧洲“艺术电影”运动,以对抗那脱离生活的戏剧电影体系,并在这种对抗中强调了电影与生活/生命之间的关系,将视觉的运动/节奏转化为生命的本质。在这种转化中,电影的影像成为表现非现实的东西的最现实的手段。
另一方面,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崛起,特别是其有“第一个先锋派”之称的印象主义的崛起,可以说这个电影流派是多种现实因素的集大成。法国印象主义电影的先驱德吕克提出这个派别的前提是对法国电影工业的坍塌的忧虑。众所周知,电影作为大众传播文化已经成为20世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而二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叙事形式的成熟,以极大的竞争力迅速占领了欧洲市场,使法国电影工业走向崩溃,曾红极一时的“艺术电影”在戏剧化的死胡同中走向了死亡。印象派先锋电影正是作为反论,同时又具有振兴法国电影工业潜在意图的号召,成为电影艺术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归指,并将电影引向了本体化/个性化/创造性的精英文化圈。正是这种颠覆性的欧洲电影革命中,我们同时不得不承认,印象派导演在接受印象主义美学的同时,为了重振法国电影的经济潜意识和他们自身所受的经济压力,又使他们对电影工商业作出了不可避免的妥协。承如谢尔曼.杜拉克所言,“让电影商破产并不是给电影帮忙”。这样,印象主义电影便与法国“艺术电影”中所形成的类型加以组合。但是,这种组合的进程中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纪录影像的视觉美学思想的探索,最终,使电影真正地成为了一门艺术,开始摆脱了名著改编,使电影不再是过去美学的附庸物。印象主义电影大师们从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的创作中寻找电影本体的契机,成为他们所提倡的“上镜头性”的有力依脱。因而,让.爱浦斯坦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是在最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出的最非现实的诗情的艺术媒介。在这样的论断下,一种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的叙事程式与光/影/运动/节奏/蒙太奇影像诗意的组合而生的影片不断地出现:让.爱浦斯坦《忠诚的心》/冈斯《车轮》/德吕克《狂热》……这种情况的产生,可以很明确地看到情节剧与印象主义诗学的相结合。在这类影片中出于对制片商和观众的妥协,时常出现夸张且充满偶合的情节,强烈而陈旧的情感模式和人物关系。当看到爱浦斯坦的《美丽的尼维尔内斯河》时,可以欣喜地发现十年代“艺术电影”所不曾具有的亲自然性,在这里有的是对日常生活和情感细致的表现,对大自然中流动的美的捕捉。但是,令人遗憾的却是那个十分突兀且落入俗套的、英雄救美的情节剧的叙事模式。这是一个“上镜头性”导演与左拉式自然主义小说在经历了先锋电影革命探索后的现实主义的出路,这种探索正为三十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印象主义在经济上未能解救困苦中的法国电影,也没有满足先锋派导演的探索欲。在20世纪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庞杂话语的洪流中,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纷纷登上了电影艺术的舞台。但是,这种现代主义电影艺术的盛世之下,却面临着更大的危机。首先,是自身艺术的生存危机;其次,法国电影的工业出现了更为巨烈的崩溃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一批先锋电影导演开始正视自身的生存现实/法国社会的状况以及整个世界的精神危机。他们的创作开始向现实回归,由形式上的美学观转向面向现实的实践创作观。由此,纪录片成为了很多先锋导演的出路,伊文斯/卡瓦尔康帝等纷纷将个体的先锋艺术美学观念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而另一部分先锋电影导演,他们在思想上崇拜美国好莱坞所创造的奇迹。他们坚持在先锋电影的剧情片中寻找艺术生存的支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显然是最具有广泛受众基础的艺术话语,这成为了先锋艺术者的最佳选择。弗戴尔/维果/雷内.克莱尔,特别是让.雷诺阿这个印象派画家比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儿子,再次开始了电影艺术的现实主义探索,由先锋的电影形式/特技,回归于生活/自然的抒写,电影史名之为“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承如名称所释,他们再次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叙事范型与影像诗学联系在一起,对“上镜头性”进行新的挖掘,开始了“后印象主义影像”的现实主义探索。
3。印象主义电影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印象派电影。这是一个出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电影学派。创立者为法国的电影理论家德吕克。
德吕克年轻时是小说家兼剧作家,见法国电影衰落太快才投身到了电影界,他英年早逝,所以印象派电影并没有存活多久并形成影响。
印象主义电影的基本主张就是提倡将电影从商业化和庸俗话中解救出来,拍摄反映平民生活的艺术性电影,所以印象派电影最显著的风格就是平民化。
法国印象主义电影的出现,才充分表现了电影的艺术性。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 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
印象派电影的代表作品有德吕克的《狂热》、《沉默》等影片,还有另一位代表人物阿信尔的《车轮》等。
4。印象主义学派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31日 13:50)
法国印象主义学派从1917一1928年贯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由于这一学派最先在电影艺术中体现了先锋主义的创作意图,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是“第一个先锋派”。作为这一学派中心人物的路易;德吕克倾慕于美国电影中的格里菲斯影片的磅礴气势,卓别林影片的细腻情感,以及瑞典电影对大自然的抒怀,并从中激发了他振兴法国电影的热情。他曾在自己创办的《电影》杂志首页上以标语形式呼吁“法国电影必须是真正的电影,法国电影必须是法国的电影”。他时常在论述中运用“印象主义”一词,并于1918年创作了《西班牙的节日》(由谢尔曼,杜拉克拍成影片),成为印象主义学派最初的代表作品。德吕克从电影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对电影美学进行探索。他在《上镜头性》(1920年)一文中摄影制作者们要在作品的题材和技巧上下功夫,创作要寻找真正适合电影的题材和电影的表现手段。电影必须摆脱戏剧以及文学的桔梗,使自己真正成为独立的第七艺术”。
印象主义心理叙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1919年),在异国情调的背景中两个男人被一个女人弄得神魂颠倒、争风吃醋最后相互残杀致死。杜拉克的另这些作品在叙事上的共同特征都是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即表现出所谓作品的诗意状态。(外国电影史)
④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历史演变
50年代中期,统治法国影坛的是相当老化的摄影棚影片,大部改变自19世纪小说,弗朗索瓦·特吕弗正面批判这种优质电影,从而引发大论战。既然反对编剧的电影,反对建立在各部门娴熟技能之上的优质电影,特吕弗推崇的是导演的重要性。他最喜欢的作者是让·雷诺阿、罗伯特·布赖松、萨沙·基特里、雅克·塔蒂、马克斯·奥弗尔斯、雅克·贝克、罗杰·林哈特或让·谷克多。稍后至50年代末,新浪潮更明确的表达出另一种电影,更轻灵生动,用新摄影机在大街小巷拍摄,不再在设影棚中拍摄。新浪潮现象很快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从巴西到波兰,自捷克斯洛伐克至美国,都有青年影人效仿新浪潮掀起新电影。
⑤ 左翼电影运动取得的成就
这个问题,前几天我还有过回答,现再回复一下,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作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三次电影运动,法国“作者电影”(新浪潮)与“作家电影”(左岸派)在温文尔雅、精致华丽的“优质电影”苍白无力地落下历史帷幕的那一刻,声势浩大地掀起了推翻和打碎旧存制片秩序的潮流,以其丰富的创造力和无可辩驳的艺术生机阐释着一种全新的电影观念,对商业电影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作为世界电影发祥地的法国,再一次充当了电影先锋的角色,引导了一次更为宽泛和广阔的世界新电影运动。
雷乃无疑是“左岸派”的首领。在西方电影评论界,他与戈达尔齐名。在这部由法国新小说派大将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的影片中,他首次使用了一种大胆而新颖的叙事技巧,将现实时空和内心世界交替剪辑,开“心理结构时空”创作之先河,成为电影叙事语言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转折,为“作家电影”在艺术领域开拓并占领了一席值可引导“艺术电影”走向的制高地,拓展了电影叙事语言的空间,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实永远不是外部的,也不全是内心的。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不能用人的理性来把握的,它本是一团“虚无”。阿仑·雷乃的电影用存在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说揭示生活中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使用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相交错,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实践并发展了巴赞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即一种以直觉的感知去把握与再现现实的严格意义上的“心理现实主义”。这种“不确定性”的电影美学直接影响了许多现代派导演的创作,电影理论家们重新回到了安德烈·巴赞对电影最深沉的设问:电影是什么?
⑥ 法国电影新浪潮详细资料
“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这批导演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导演助手及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包括雷乃﹐A.﹑马尔凯﹐C.﹑马勒﹐L.﹑P.卡斯特等。二是《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家们﹐即所谓“电影手册集团”﹐包括A.阿斯特吕克﹑戈达尔﹐J.-L. ﹑特吕弗﹐F.﹑夏布罗尔﹐C.﹑G.弗朗叙﹑罗梅尔﹐.﹑里维特﹐J.等。这些人没有共同的纲领﹐并不组成一个流派﹐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反对传统电影的作法﹐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作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这种作法主要是由于拍片资金不足所决定的﹐在他们的影片获得成功后就被逐渐放弃。“新浪潮”电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有的是导演个人的经历﹐如特吕弗﹐F.描写他的童年的《四百下》(1959年)﹑成年后恋爱的《二十岁的爱情》(1962年)﹑服兵役生活的《装病躲差的士兵》(1961年)﹔有的是导演所熟悉或感兴趣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寄生者或歹徒的生活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如夏布罗尔﹐C.的《漂亮的塞尔日》(1958年)﹑《表兄弟》(1959年)﹐马勒﹐L.的《情人们》(1958年)﹐戈达尔﹐J.-L.的《精疲力尽》(1960年)。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抛弃传统的电影手法(倒叙﹑反打镜头﹑背景放映法﹑划入划出﹑叠化等)﹐打破传统的影片样式和戏剧演出概念﹐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和从人物背后拍摄﹐画面具有相当的真实感。他们也使用长时间的摇拍﹑长镜头﹑空格﹑镜头摇晃颤动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们的影片节奏快﹐切割频繁﹐镜头直接跳接。出身于《电影手册》评论家的导演们信奉巴赞﹐A.的理论。
“新浪潮”历时不长﹐1962年后渐趋衰落﹐它的导演有的走上商业性电影的老路(如夏布罗尔)﹐有的转向“作家电影”或“真实电影”(如雷乃﹐A.﹑马尔凯﹐C.)﹐有的标新立异﹐企图全盘否定传统的电影﹐创造一种新电影(如戈达尔)。但总的说来﹐“新浪潮”对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都有很大影响。
⑦ 谈谈商业片的特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产电影曾进入最低谷。1994年8月1日,电影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开始把电影推向市场化。2003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的出台打破了过去只有国家指定的16家电影制片厂才有资格拍电影的行规,任何国有、民营企业都可以投资制作、发行和放映电影,这样,将电影完全市场化。
不知何故,中国商业电影颇有些百慕大三角的味道,一些原本简单的道理,一和中国电影挂起钩,大家就错误百出。
(一)产业化过程引起的改变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电影是没有商业片的位置的,中国导演看不起那些不讲艺术只讲票房的“电影产品”,当然中国的电影制片厂也拿不出商业片运作所需要的投资金额。虽然电影产业化声势热闹,可直到影坛冒出了个年年拍贺岁片的冯小刚成功证明“中国人也可以拍商业片,中国的商业片也可以赚钱”,商业片在内地才稍有抬头。然而在很长时间里,冯小刚获得了观众,却得不到中国电影评论家和各奖项评委的认可,成为立于中国影坛这群鹤中间的鸡。低成本,低票房使中国电影积重难返、恶性循环,使得电影产业化成为纸上谈兵。
随着有关政策出台,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向民营资本和外资敞开,2002年的中国电影出现了《大腕》、《寻枪》、《和你在一起》、《英雄》、《天地英雄》等多部投资额超过600万、以商业运作为主导的影片。特别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3000万美元的投资创下了当时中国电影之最,预示着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导演开始进入商业电影领域,并带动中国商业电影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电影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本;与之相对,在中国当前的电影体制下,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这块电影市场的外国资本不得不以资本进入的形式占取市场。在中国一流导演接受商业片的背后,是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制作领域,巨额投资的中国电影基本上都有外资背景。
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资本特别是外资的进入,它必然会直接介入电影拍摄过程,哪一类电影的市场大,就要拍哪一些电影。在商业片中资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请李连杰就是为了他带来的2000个电影院放映,可以多20倍观众。毫无疑问,《英雄》与其说是拍中国人的武侠片,不如说是拍给外国人看的中国武侠。这有别于中国传统武侠电影的新武侠模式正是外资的渗入带来的最直接的好莱坞的趣味和好莱坞的标准对中国电影原有的个性影响。
如果说《英雄》是中国电影在与世界电影接轨时探出的触角,由此产生的争议尚能理解的话,那么随后出现的《十面埋伏》《无极》乃至最近上映的《画皮》在技术上、感官上极度极度追求好莱坞效果从而招致的毁誉便算得上是过犹不及所遭致的恶果了。
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认为:好莱坞的经验也包括“它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吸收电影的艺术经验和艺术探索,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具有艺术个性的电影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同时,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也得益于它支持一些电影艺术家不放弃认为电影是一种艺术的观念。
不可否认由于中国电影现状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必须在认可电影是一种产业的基础上熟悉国际规则,然后到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否则不可能获胜。目前外资引入还不多,对中国电影运作方式、导演风格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从事物的双面性来看,尤其是结合最近来中国出品的商业片风格质量上来看,随着资本尤其是外资对电影影响的逐渐增强,急功近利的中国导演们在电影产业化浪潮中能否把中国电影带往成功彼岸很值得怀疑。
(二)导演对中国商业片的影响
1、中国商业电影太少了
电影是艺术与商品二元属性的融合,注重电影的观赏性和商业性,是电影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电影在一百年前作为一项新兴娱乐业,它诞生之初就是面向大众的消费艺术。而商业电影就其基本定义及出发点来说,评判一部作品优劣的标准应该是为大众所接受和赞同度以及从而产生的价值。
在韩国有“奥林匹克”导演之称的姜帝圭参加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时表示:中国商业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数量太少了。很多中国导演都喜欢艺术片,和艺术电影比起来,商业电影的生命力很弱。但我的观点一直都是——商业电影是艺术电影的土壤。先把商业片拍好,然后再拍艺术电影,先有土壤,后有花。所有的商业电影,都会遇到一个所谓“极限”的问题。而导演对社会的批判,对政治的讽刺,对自由的表达,可以给商业片持续的生命力。
暨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客座教授刘烈雄在一次讲座中说:在第五代出现前,中国已有商业片萌芽,比如《神秘的大佛》、《少林寺》,票房都很好。要是沿着这条路走,发展类型片,电影产业就不会是现在这个衰样。但是第五代一出来,搞艺术片,到国际上去拿奖,地位、名声都到手了,反正是国家投资,票房不用考虑,赔了钱来赚吆喝。虽然言辞略显偏颇,却不难看出导演对中国商业电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跟影响。
我国的电影人尤其第六代电影人,仿佛陷入纳西索斯般的怪圈,或是只顾张望着海外市场或各项奖坛,或是执着于自己艺术观念的主导,致使电影忽视了市场和大众需求,自然就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可言。第六代作为“地下电影”,其制作主要依赖民间资本和海外资金而逃离了现有国内电影生产制作体制的轨迹,如张元的《北京杂种》、刘冰鉴的《哭泣的女人》都先后得到法国的“南方基金”援助,第六代的电影也就因此而远离国内主流观众的视线,而在法国南特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青年论坛”等海外电影节和国际电影市场上风生水起。“第六代”在海外的成功,并没有给国内电影带来积极的影响;相反,他们的创作趋于一种生存策略,作品越来越靠近艺术类电影节趣味,而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2、过犹不及的商业片模式
张艺谋曾说,中国电影是弱势的,这不可回避,我们只有拍出与他们(好莱坞)一样的电影,然后在电影里放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对外国人上简单文化课,让他们更了解中国。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就必须借助商业电影这样的形式。而另两位著名导演陈凯歌、冯小刚也在不同场合表示:中国需要商业电影。三大导演的先后表态将电影的目光聚焦中国商业电影。
众所周知,李安的《藏龙卧虎》在世界上奇迹般的成功,刺激着立意于转型的张艺谋将目光投向古装武侠电影,同样作为第五代导演中抗大旗的陈凯歌,也将其商业片的突破口定在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武侠片上。相继推出了《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一系列商业大片,从而拉开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序幕。
在制作班底上,选用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陈道明、章子怡、刘德华、金城武、张柏芝等华语文化圈最走红的票房明星领衔的演员阵容,以及在各自领域都独领世界风骚的动作导演、摄影、音乐、服装设计等幕后组创,为影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视觉效果上,大量运用电脑制作特技。如张艺谋武侠片中,无论是《英雄》中的流矢,还是《十面埋伏》里的飞刀,诸多冷兵器通过各种特技处理,给予观众造成极为强烈的心理震撼;漫天黄叶中两个红衣女子的打斗意境,极度奢华而又动感十足的牡丹坊之舞,无不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在商业运作上,《英雄》全球首映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内音像版权以竞标的形式进行拍卖,并开发出小说、游戏、舞台剧、邮票等系列衍生产品……等等都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开拓日趋成熟,对今后国内电影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但是,在这些感官刺激掩盖下的,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的匮乏和叙事技巧的平庸,注定了《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尽管可以在商业市场上无限风光,却难得叫好。
在市场刺激下由此衍生出一种商业大片模式:一帮具有高人气票房号召力的明星、一堆华丽的服装道具特技、一笔数额巨大的投资、一场噱头十足的前期宣传加上一个虚伪苍白漏洞百出的故事。不仅仅国内的许多的影片,这种模式更是延展到许多与大陆合资拍摄的影片,如《神话》、《见龙御甲》到最近的《画皮》等,都颇受诟病。恶性的赚取票房,扼杀影迷对中国电影的希望与认同。这些无疑是导演在拍片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导致的。
针对近年流行的国产大片,贾樟柯的评价更为犀利:“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几位大导演还没有表现出拍商业电影的才华。”他以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为例,认为该片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大片”,既有想象力,又有对电影工业新技术的运用;既有强大的商业文化,又有浓厚的哲学情怀。“商业电影不能只有商业,也应有自己的文化含量。”
(三)中国商业电影的本体缺失
谈及中国商业电影,冯小刚可以说是在新时期以来的商业电影浪潮中一面不容漠视的旗帜。1997年冯小刚与紫禁城影业公司合作,推出了《甲方乙方》并夺得3000万的票房后,1998年的《不见不散》、1999年的《没完没了》、2000年的《一声叹息》、2001年的《大腕》、2003年的《手机》、2004年的《天下无贼》等贺岁片相继推出, “可以说冯小刚成功地开拓了中国‘假日经济’的黄金电影市场,使得中国电影开始对好莱坞等商业电影成熟市场流行的‘档期’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冯小刚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备受影评人诟病的,在电影中成功地运用了“植入式广告”模式。在电影《手机》拍摄现场,摩托罗拉广告商刚走,中国移动就来了,影片叙事则注意在不影响观赏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告主的商业需求。由于《手机》中植入式广告效应大获成功,以至于《天下无贼》投资3000多万,还未放映,广告收入已经有了4000多万。达到了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双赢。
然而冯氏幽默题材的影片归根究底,更像是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的片段式小品锦集,远远无法与好莱坞众多如《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等经典商业大片相提并论。即便是如此,中国也仅仅只有一个冯小刚,此外偶尔几部如《疯狂的石头》般模式不特定的优秀电影。而更多的也是中国商业片最遭人诟病的,即便出名如陈凯歌、张艺谋这等优秀导演仍无法避免的弊病,故事空洞、缺乏主题。
商业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播途径应该具备艺术性和娱乐性,同时具有强大的精神辐射能力,而作为商业片的基本构成就是片中的故事。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首先要能在故事上吸引住观众,才能使观众产生接着往下看的愿望。如果作为一部商业片在故事本体上错漏百出,那很可能导致影片的失败。比如《无极》在视听语言、电脑特技等方面做到了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前列,可是故事本体的缺陷让它最终背负骂名。或许有人认为好莱坞电影追求大投入,大场面,讲究精美的制作加工,它便只有商业性。其实不然。即使在《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历史题材影片中,也体现着相应的文化价值,也没有放弃对美国精神的张扬,美国文化辐射也都充分体现,这正是好莱坞电影的传统模式,众所周知好莱坞满世界“抢夺”他国文化,然后包装出自己作品所用的就是这种模式。《007》《超人》等就是这种沿袭大众多年来已经熟知的电影套路,却依然能调动观众的情绪,给人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相比较而言在《黄金甲》等国产大片中除了满地金黄满城“胸涌”,我们还得到了什么?
商业电影强调影片的观赏性和娱乐功能,注重精良制作与丰满的故事。而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主题。好莱坞模式的成功,无疑宣告了传统电影的文化使命和艺术思考已经被大众趣味和商业娱乐的需要所取代,蛰伏的中国商业电影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如果说缺乏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商业电影等于裸奔的话,很遗憾现阶段我们的电影大多裸奔的既没有美感也没有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