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精彩影评
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精彩影评
电影是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一,讲述的是女主角朱丽在遭遇车祸后的悲惨生活。这部电影的特点是情节沉重压抑、进程缓慢,对白极少但精彩。电影从开始到完结,一直笼罩在一层浓重的悲伤中,压抑的人无法轻松,甚至发泄。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电影,展现出关于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引人深思。
蓝色,让人联想到天空或者是海洋,它给人一种静谧.、纯粹的感觉,同时也带着理智和忧郁。电影《蓝》,这是一部法语电影,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兰人,这部电影是导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曲,另两部是《白》和《红》。蓝白红是法国国旗的颜色,蓝色代表的是自由。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的蓝色背景和物品,我印象最深的是蓝的泳池和蓝色的风铃。
电影讲述的是女主角朱丽在一场车祸中受伤,醒来后得知丈夫和年仅5的女儿在车祸中同时丧生。朱丽痛不欲生,在医院就企图吞服安眠药自杀。出院后,朱丽决定告别过去的生活,委托律师卖掉房子、立遗嘱、搬家,和亲友断绝联系,甚至把作曲家丈夫珍贵的作曲手稿扔掉。朱丽离开过去优渥的生活,她搬进了一处普通的公寓,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可是现实闯入朱丽的生活:深夜被暴打的年轻人,逃进朱丽的房间,却将朱丽锁在屋外;邻居要求朱丽签名同意书,为了要赶走楼下的妓女;街头的吹笛手,睡卧街头;车祸发现人归还项链等等。 在车祸发生后,朱丽的生活似乎只剩下绝望,过去的回忆无法摆脱,令朱丽痛苦、挣扎。在这样的生活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这种绝望等死的生活。她从电视上看到丈夫助手同时也是他的男友奥利弗 ,公开了丈夫的手稿,助手要完成这部名叫《欧盟协奏曲》的作品。同时,电视上还公布一些照片,上面有个和丈夫显得非常亲密的女人,朱丽怀疑她是丈夫的情人。看完电视后朱丽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她找到助手,她不同意助手完成丈夫的作品,被助手拒绝,助手认为它们是属于公众的;第二件事,朱丽找到了照片中的女人,那个女人是个律师,朱丽看到她已经怀孕。
电影中,朱丽和女律师第一次见面时,对话非常精彩。朱丽告诉女律师她刚知道她丈夫情妇这件事,女律师苦笑说:“真丢人,你现在会恨他,也会恨我:”朱丽回答:“我不知道。”接着,女律师问她:“你想知道和你丈夫约会的时间和地点吗?每个月多少次?”朱丽回答:“不用了。”女律师又问:“你要知道他爱不爱我吗?”朱丽回答:“是的,我就是要知道这个。”说完看到了女律师脖子上的项链,朱丽接着说道:“但还问什么,我知道他爱你。”女律师问:“你现在会恨我吗?”朱丽没有回答。
朱丽离开后,停止了卖房子,把房子赠送给了女律师和她未出世的儿子。后来,朱丽开始和助手共同完成她丈夫的作品,同时和助手的感情也有了新的发展。电影最后,是那无尽的蓝。
纵观整部电影,对白很少,开始近5分钟,才有第一句话,剧情舒缓压抑。因为对白少,大量的镜头都是靠女主角细微的面部表情完成。女主角朱丽叶·比诺什算不上是最漂亮的,但是演技非常棒,气质也很好,让人感觉美丽又充满智慧。电影中有一幕,朱丽在车祸后,收拾物品,从蓝色的房间中扯下了一串蓝色的风铃,然后坐在楼梯上拿着蓝色的风铃手中把玩的时候,反射在她脸上的蓝色的光,再配和朱丽悲伤至麻木的神情,悲伤的让人无力。朱丽表情的到位,我觉得是这部电影成功的一个关键,也为朱丽的扮演者朱丽叶·比诺什拿下了威尼斯、法国凯萨奖两奖后座。
而《蓝》的导演是波兰籍的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他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被哲学家刘小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部电影中关注和探讨的是个体精神世界的问题,导演本人似乎有一种哲人的气质,更让这部电影有些哲学的意味。
在西谚中曾说:“我在世上走着,记忆是唯一的行李。”记忆是每人最重要的东西,可是在电影中,过去的记忆成了女主角朱丽最想摆脱的东西,记忆是朱丽悲伤的源头。她没有去墓地,拒绝看照片,甚至拒绝哭泣。朱丽想从爱的束缚中解脱,得到自由,想从过去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其中有一幕是:朱丽去看望母亲,她的母亲已经忘记了她是谁,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妹妹,她的母亲只是看着电视节目,电视画面中有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头正在蹦极。这样的画面,让人印象非常深刻。蹦极这样的运动,应该是多么刺激昂扬的,甚至是可以是浪漫的,充满了生命力的,但是当老人哆嗦移动,最后慢慢落下的时候,只让人的新也跟着坠落,心里沉重压抑万分。
在电影中,还有一个让我更压抑甚至可以说是难受的画面是,朱丽用拳头在墙上一路划过的时候,拳头上满是血迹。让我想到小时候,调皮的孩子故意用尖锐的东西在粗糙的墙壁上划来划去,尖锐的声音,让心脏都颤抖紧缩起来。
在这部电影的一个关键是音乐。音乐能使我们心中显现出现实生活中隐藏的情绪,因而也更丰富了音乐感受的内容。那些穿插在整部电影中的音乐,更像是朱丽痛苦的回忆。音乐响起的时候,正是朱丽痛苦万分的时候。无法抑制的悲伤,无处发泄,无法医治。音乐在这里起到了疗伤的作用。电影中,丈夫遗留的未完成的作品也像是一个纽带,连接着过去的幸福和现实的痛苦,连接着朱丽和他丈夫,也连接着朱丽和她的男友。
在电影中,每当朱丽陷入矛盾挣扎、痛苦的时候就会跳进蓝色的泳池。有一次,朱丽在厨房发现了一窝刚出生的老鼠,她感到恶心和害怕,挣扎几天后,向邻居借来了一只猫。她刚将猫关在屋内,自己狂奔离开去了游泳池,跳入泳池。朱丽内心也在怜悯那些老鼠。车祸后,没有朱丽痛哭流涕的画面。到了电影的尾声,朱丽开始和男友共同完成丈夫的遗留的作品,也开始接受男友的爱情,终于在电影的最后朱丽留下平静的眼泪。
罗曼·罗兰说:“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活着就总能慢慢治愈伤口,发现人生的意义。那些创伤,悲伤的过去,总能将内心打造的更加坚强。电影中,朱丽转变的契机是因为那个公寓里的妓女。朱丽没有签赶走妓女的'同意书,妓女感觉而和朱丽开始了交往。似乎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转折和转变就来自我们身边陌生的被忽视的人。
《蓝》中还描绘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朱丽车祸,打算卖掉一切,用那些钱来支付供养母亲和女仆。电影中也两次朱丽去探望她母亲的情节,虽然她母亲已经完全认不出她来了。关于爱情和婚姻,她和男友的再雨夜的那次做爱,更像是一种仪式,之后朱丽完全告别了过去的生活。而后来朱丽知道了丈夫的情妇后,朱丽不知道她是不是恨丈夫恨情妇,最后她选择将房子留给情妇和她的孩子。朱丽是“大方的值得信赖的”,情妇口中,转述了朱丽丈夫对她的描述,也是朱丽性格的描述。似乎也暗示,大度智慧的朱丽,必然也会慢慢走出过去的阴影。
蓝色,在电影中还代表出了自由。女主角朱丽在失去亲人,同时她身上的作为妻子和母气的责任也消失,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自由,她可以选择可以继续优渥的生活,开始新的美好的爱情。人们遇到这样的悲痛,该怎样活下去。电影中朱丽的表白是:“现在我唯一还要做的事情就是:无所事事。我不想要任何的遗产,任何的记忆。没有朋友,没有爱情。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朱丽只是在孤独等死而已,朱丽选择停止的生活状态。但是随着电影慢慢展开,新的任何事物交织开了。
电影似乎也表达着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活的意思,即使你可以选择暂时的离群寡居,最后也是慢慢融入到正轨之中。人与人之间似乎有无形的丝线连接在一起,交织纠缠,无法割裂。个人是没有所谓自由,只有不断融入他人的生活,被他人需要和肯定,个人似乎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精彩影评——我对《蓝》的解释
一场车祸,朱丽失去了丈夫和五岁的孩子,自己也差点命归西天。她能下床走动的第一件事,就是砸碎医院药房玻璃,打算吞药自杀。出院后,她卖房子、立遗嘱,提前料理后事,准备去过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动身前夜,请来追求她多年的男友,主动和他作爱,算是给他的报答,也是她告别过去一切的最后一个仪式。
她和过去断得那么决绝,走的时候连著名音乐家丈夫的手稿也不要了。从前的物品,她只带了一个兰色的风铃。对她来说,家庭毁灭了,一切都没意义了。她只有一个念头:等待死亡到来。
尽管她想与世隔绝,可是现实生活却总是防不胜防地侵入:深夜街头暴力受害者,逃进她的屋,却把她关在门外;邻居要求她签字同意驱逐一妓女出楼;还有,丈夫的音乐不时在耳边响起,等等。她想起母亲。母亲过等死的生活已经很多年了,不知她是怎么过来的。她去看望。她母亲整天守在电视机前,连女儿也不认识了,以为是自己的妹妹。这等死的日子是可怕无聊的。
因绝望而等死的生命是那样沉重。
每当她陷入矛盾、痛苦、挣扎,她就跳进蓝色的水池游泳。在这里,水是生命的象征,蓝色代表了自由和灵魂的宁静。生命没有意义,也就不可能有生命的自由和灵魂的宁静。
她的男友终于找到了她,可是别人的爱,并不能唤起她回归生活的热情。
一个偶然的契机,改变了她等死的态度。她从电视节目中看到她的男友公布了她丈夫的手稿。这部名为《欧盟协奏曲》的手稿,原打算欧盟成立时,在欧盟十二个国家的交响乐团同时演出。她的男友宣布要续完这部作品。从电视中,朱丽还看到她丈夫生前的照片,身边挨着一个亲密的女友。
她不同意男友完成她丈夫的作品,说这是私人的。但她的男友却说这是公众的,坚持要完成它。她打听她丈夫照片中的女人是谁?她和丈夫的情人见面时,这位女律师问她:“你恨我吗?”她回答:“我不知道。”当她发现女律师怀着她丈夫的孩子已经九个月了,回家后立即停止出售房子,把它送给丈夫的女友。朱丽改变了在绝望中等死的态度,重新唤起了生活的热情,她看到丈夫的生命并没有因为死亡而消失,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在延续。因此变得积极昂扬起来,不但主动帮助男友完成她丈夫的遗作,而且投入新的爱情中。
导演奇斯洛夫斯基似乎想告诉我们,孤立的生命是没有意义而痛苦不堪的。生命只有纳入到他人生命的链条中,才能获得价值和意义,也才有自由可言。由此,他也回答了欧盟团结以至人类的团结问题。
朱丽发生这转变的契机是她偶然从电视中看到她男友公布她丈夫的遗作和照片,而这偶然又正是她去色情场所帮助同楼的妓女撞上的。导演似乎在暗示:善良是她得以改变的根基。正如她丈夫的女友在接受她赠送的房子时说:“你丈夫生前老在我面前夸奖你,说你善良得谁都可以依靠你。”
《蓝》的思考是深刻的,但是传递这思考的故事结构却是脆弱的。因为我们难免要问:假如她没有遭遇这变故,她的家庭完整存在,她还有可能将生命的热情、对人的爱,扩展到家庭之外吗?她还能做到不妒忌她丈夫的情人吗?在这疑问面前,《蓝》的思想就悬空了。
怎样才能将人的善良和爱心扩展到家庭之外,中国儒家文化几千年来没解决好,《蓝》也没真正解决。
;❷ 关于《红白蓝》三部曲
《蓝·白·红》三部曲
法国影片,导演:克日什托夫·基希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1.《蓝》
《蓝色》是波兰籍世界级导演可尔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继其探讨当代人道德困惑的鸿篇巨制《十诫》后的又一力作——《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部。《蓝·白·红》三部曲的创意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它们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本片导演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把视角探入了“自由”的深层涵义中。该片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摄影特别奖等诸多殊荣。
《蓝》是一部法国影片,获十项国际大奖。在我们的心目中,法国影片都是非常浪漫的,有众多出身平微灰姑娘的美梦成真,有频繁的约会热爱场面。但是,蓝绝对没有这些,蓝自始至终都基调低沉,沉得令人发闷。但在这极度的沉闷之中,却有一条有关生命的主线,非常模糊,时隐时现。
这部片子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如此细腻传神的人物心理刻画。我们看到在如此非常环境中一个人如此真实坦露的心理过程。
这部片子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成功之处在于:语言很少、气氛低沉情况下的人物心理刻画。通过很多无声的动作和细微的表情,将心理活动展示出来。整片没有一句诉说心理的语言,譬如“您不要太难过”等。
另外在制作上,本片有许多优秀的细节。我们看到,当一部片子主题、形象、风格都定位之后,优秀导演可在这个框架之下可做很多有意义的手法创新,这些能加强片子的表现力。
2.《白》
与宿命感伤,温情弥漫的《蓝色》相比,作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色》显得幽默诙谐得多了,但是主题内涵的相似性,同样使该片承载着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
波兰理法师卡罗尔被法国妻子抛弃,他回国后发迹又骗回了妻子的芳心。影片情节表面上看似演泽着一对异国男女的爱情悲欢,但其实质却满含着男主人公对人的尊严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也正符合了白色象征平等的内涵。
男主人公被妻子抛弃,出于人的自尊,他奋发图强。这种追求平等权利的愿望本无可厚非,但是,影片创作者的目的并非如此单纯,他们站在哲学的阶梯上,用带刺的针头探入了人性的深处。
应该说,卡罗尔追求平等权利的初衷是令人奋进的,但是他一旦事业有成,却用其作为手段,打着平等的幌子来进行预谋已久的报复,这是十分可怕的。他的复仇心理使他骗回前妻,在骗取了她的真心后又谋害她入狱。这种常人的复仇心理本来也是正常合情的,但是,复仇的心理演变成了疯狂的毁灭,那无疑令人惊惧的,象征着平等的白色已被现实的龌龊玷污,新的所谓的“平等”却是在冷酷的情境中达成。这对并非无爱的男女之间的复杂冲突,鲜明地表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在“黑色”味颇浓的戏剧性情节中,我们可以隐隐地感受到导演对人性,对平等的独到理解和深入探究。其实,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讲,卡罗尔与多明妮戈这对异国男女之间的情感冲突,在“平等”的命题中也蕴涵了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巨大反差与碰撞。影片女主角多明妮戈由法国女星朱莉·德尔比扮演,她与以往塑造的人物十分贴近——外表傲慢, 内心却狂热似火。 此外,朱莉的面色足够苍白,这也正符合了影片《白色》 的不加滤色镜的写实风格。
3.《红》
作为《蓝.白.红》三部曲的压轴戏,“红色”象征着博爱。
影片《红色》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中的学生瓦伦丁总被对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发现了他的恋人在与其他男子缠绵;命运中的偶然又将窥听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中……
该三部曲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尝言“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他的这番话是可以引导我们去窥探《红色》的底蕴的。
女学生瓦伦丁和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都是真爱的化身,他们忠诚,热烈地深爱着自己的恋人,但是,各种矛盾和丑恶现实不断打击着他们,使他们或压抑或痛苦。其间,又有那爱听他人隐私的老法官也在为往昔的感情创伤而苦苦哀叹。经历了一连串事故变迁,瓦伦丁终于和奥古斯特逐渐建立了感情……
影片中的偷窥、窃听、背叛、报复等人物行动十分接近于基氏的前作《十诫》,在道德内涵上,该片综合了《十诫》乃至《蓝色》与《白色》的全部含义,这些看似离奇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已成了导演流露极富哲理意味的主体意识,表现当代人生存状态的信号了,它们的底蕴也因此是很值得观众去挖掘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电话不仅不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工具,相反却常常令人陷于猜忌和困顿之中。密如蛛网般的电线的两端的人们,常常会借助话筒来伤害对方,彼此遭受创痛。这也正是这一世界级导演的又一个深遂的见解了。
附《蓝·白·红三部曲》剧情介绍:
1.《蓝色情挑/蓝·白·红三色之蓝色/三色:蓝》
朱莉的丈夫是位有名的作曲家,她深爱着他并一直心甘情愿地默默协助丈夫完成他的工作。一次,朱莉一家三口驱车外出,但祸从天降,意外的事故意瞬间夺去了她丈夫与爱子的生命。残酷的现实使幸免于难的朱莉痛不欲生,她在生与死的世界上徘徊不定,不知道命运为何对她做出如此的安排。
在家庭被毁灭的同时,她又无可奈何地面临一次新的选择,但是命运之神又会给她怎样的选择呢?听着丈夫作的曲子,往昔的他时时浮现在眼前,痛苦总是缠绕在她心头,使她无法超脱。但是,她又必须摆脱痛苦,于是,她扔掉丈夫的全部乐稿,以期抹去种种回忆,其中也包括着一份她一直心存着的疑问。
偶然的机会中,一份乐谱落入丈夫生前好友奥利弗的手中。他出于好意将此乐谱在媒体中广为传播,并无意中将这乐谱创作的原由告诉了朱莉。朱莉得知了这份乐谱确与一名女子相关,自己多年的怀疑终于得到了证实。知晓逝去的丈夫生前对她有不忠行为,朱莉痛创的心头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今后的信念又在哪里呢?奥利弗并未料到自己的好心会给朱莉带来这样的恶果,心中百分歉疚,他也因此而更想帮助朱莉重新面对人生。但是对于朱莉来讲,奥利弗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在猜测中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展开了……
2.《三色之白/白色情迷/蓝白红三部曲之白色》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漠感到愤怒,于是以婚姻有名无实为理由到法院请求离婚。离婚目的没有达成的多明妮戈烧毁了卡罗尔的发廊使他沦落街头。此时,只有一只皮包和一张美发师证书的卡罗尔唯一的目标便是回到波兰重整旗鼓,让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在热心的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卡罗尔回到了华沙。他来到其兄尤雷科开办的单位工作,同时又兼了一份保卫员的差事。为了多嫌钱,偶然的机会,卡罗尔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了房地产买卖中,他还拉了有些不情愿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后,卡罗尔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当上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
发迹后的卡罗尔千方百计同多明妮戈取得联系,虽然她拒绝同他会面,但卡罗尔并不放弃,发誓要征服多明妮戈。于是,卡罗尔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在米科拉伊的帮助下,他对外谎称自己已死,买了具死尸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遗产留给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从巴黎赶来华沙参加葬礼,并继承了卡罗尔的遗产。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罗尔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房内。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终于投入了卡罗尔的怀抱。在一夜狂欢过后,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觉醒来,发现卡罗尔失踪了,随即警察赶来,把多明妮戈作为谋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来……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着监狱的窗子,向注视着她的那位曾被她抛弃过的前夫平静地挥了挥手。而此刻,遭到了报复的她又到底想要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3.《红色情深/蓝·白·红三色之红色/三色:红》
在瑞士日内瓦,年轻的女学生瓦伦丁在求学的同时又到一广告公司兼职作了模特,其住处附近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叫奥古斯特,他正热恋着一个叫卡琳的女孩。
瓦伦丁十分想念在英国出差的男友米歇尔,但米歇尔却总在电话那头传来不信任的猜疑语气,这使瓦伦丁很压抑,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也在不远处用电话倾吐着他对卡琳的爱情。
一天夜里,拍完了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的瓦伦丁开车回家时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狗的主人——一个老头对此十分恼火,瓦伦丁一气之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复的小狗竟跑掉了,瓦伦丁来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个自称是老法官的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广告摄影师主动追求着瓦伦丁,而瓦伦丁却在深情思念着米歇尔,但是他的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那边,奥古斯特给卡琳打的电话也始终没人来接。瓦伦丁和老法官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感情,他们互相顶撞,讥讽,挑动。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奥古斯特这时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爱过一个女人,谁知道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有钱男人的怀抱里……不甘寂寞的奥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户前,见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个男人在做爱……
奥古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以暂时忘却这块令他痛苦的土地;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敦找米歇尔了。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了英法海峡传来的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人幸存,电视镜头前出现了幸存者的面容。解说员在其后又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古斯特……此刻,红面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庞,他们好像认识,却又非常陌生……
其他请查看:http://www.5ilog.com/cgi-bin/sys/link/view.aspx/5769554.htm
参考资料:http://www.5ilog.com/cgi-bin/sys/link/view.aspx/5769554.htm
http://..com/question/40419434.html?fr=qrl3
❸ 法国三色电影指的哪三部啊
[法国电影]蓝白红--三色曲 juliette,2005-02-14 20:18:42
三色:蓝 Trois Couleurs: Bleu 别名:蓝色情挑
出品: 波兰 (1993)
类别: 剧情
语言: 法语
技术细节: 100分钟;彩色;杜比
推荐站点:
评价: 可视性 ***+;艺术性 ***
相关: 回放;剧照;影评;海报
制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 导演
阿格尼斯兹卡·霍兰德(Agnieszka Holland) ...... 编剧
主演:
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 ...... 朱莉(Julie)
贝努特·里格恩特(Benoit Regent) ......
弗罗伦斯·派梅尔(Florence Pemel) ......
影片简介:
《蓝色》是波兰籍世界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继其探讨当代人道德困惑的宏篇巨制《十诫》后的又一力作《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篇。该片一出品即获取了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摄影特别奖等诸多殊荣。
《蓝色》以诗意酣畅的忧郁格调讲诉了作曲家妻子因车祸痛失丈夫与爱子的悲伤。对往昔的追忆,亡夫好友的温情本已使她在两难中徘徊;而她更大的心理创痛却是在整理亡夫遗作时发现了他生前的艳遇...恨爱交织的灵魂煎熬过后,她似乎获得某种心理解脱,似乎意味着她获得了“自由”选择新生活的权利。
2.
三色:白 Troi Couleurs: Blanc 别名:白色情迷
出品: 波兰 (1993)
类别: 剧情
语言: 法语/波兰语
技术细节: 100分钟;彩色;杜比
推荐站点:
评价: 可视性 ****;艺术性 ***
相关: 回放;剧照;影评
制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 导演
主演:
扎马切瓦斯基(Zbigniew Zamachowski) ...... 卡洛
朱莉·德尔比(Julie Delpy) ...... 多米妮克(Dominique)
雅努什·加若(Janusz Gajos) ......
影片简介:
本片讲述了一个波兰理发师卡洛被其法国妻子多米妮克抛弃后,回国发迹又向妻子进行“报复”,骗回妻子重聚的故事。
《白色》一片使基斯洛夫斯基荣获1994年第四十四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女主角多米妮克由法国女星朱莉·德尔比扮演,她与以往塑造的人物十分贴近——外表傲慢, 内心却狂热似火。此外,朱莉的面色足够苍白,这也正符合了影片《白色》的不加滤色镜的写实风格。
3.
三色:红 Troi Couleurs: Rouge 别名:红色情深
出品: 波兰 (1994)
类别: 剧情
语言: 法语
技术细节: 96分钟;彩色;杜比
推荐站点:
评价: 可视性 ***;艺术性 ***+
相关: 回放;剧照;影评;海报[1][2]
制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导演/编剧
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兹(Krzysztof Piesiewicz) ......编剧
主演:
亮漳 ·雅各布(Irène Jacob) ...... 伦婷(Valentine)
让-路易·特兰 夏岚海↗ean-Louis Trintignant) ...... 法官(The Judge)
弗蕾德莉克·费德尔(Frédérique Feder) ...... 卡琳(Karin)
让-皮埃尔·洛里(Jean-Pierre Lorit) ...... 奥古斯特(Auguste)
赛缪尔·勒·比安(Samuel Le Bihan) ...... 摄影师(Photographer)
剧情梗概:
《红色》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男友的 伦婷总被对方猜?,追求卡琳的奥古斯特却发现她同另一男子缠绵,而命运中的偶然又将窥伺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中...
影评人语:
象征着博爱的《红色》是三部曲的完结篇。基氏称“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或许都是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意味深长的阐释引导我们去窥探《红色》的底蕴。它给人的体验或许更接近于《十诫》,其中的偷窥、窃听、背叛、报复、抉择、预兆等等甚至可称综合了《十诫》乃至《蓝色》与《白色》的全部道德命题。
《红,白,蓝》三部曲,在线看
《红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864
《白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863
《蓝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711
我这里看速度暴快,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万一失效了大家可以去这个网站自己找一下吧。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aspx
❹ 蓝白红三部曲之白的影片评价
这是《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二部,白色象征平等。影片有一种苦涩的自嘲精神,用人物大起大落的命运,极具戏剧化的电影剧情,取得情感的宣泄。由此,白色所象征的平等成了男女之间对控制地位的你争我夺。影片的风格是对传统言情剧的一种反动,本片也是三部曲中惟一的喜剧。
波兰导演兼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罗斯基的红蓝白三部曲之一。导演试图用《白色》表现法国国旗三种颜色中象征“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构思令人感叹,片中也多次出现主人公身着白色服装出现的场景,比如多米尼克头身着白色婚纱的场景,卡洛尔身着白色西装的场景等等。
《蓝·白·红》三部曲的创意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它们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而《蓝》相应地把视角探入到了自由的涵义中。
与宿命感伤,温情弥漫的《蓝》相比,作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显得幽默诙谐得多了,但是主题内涵的相似性,同样使该片承载着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
作为《蓝.白.红》三部曲的压轴戏,“红色”象征着博爱。影片《红》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中的学生瓦伦丁总被对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发现了他的恋人在与其他男子缠绵;命运中的偶然又将窥听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中……
该三部曲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尝言“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他的这番话可以引导我们去窥探《红色》的底蕴。
----魔时网影评
❺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法国爱情片是哪部为什么
心目中最好看的法国爱情片是《蓝白红三部曲》
蓝白红三部曲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在1993-1994导演的三部电影。
在被誉有“电影诗人”克日什托夫的蓝白红三部曲中,最为令我个人钟爱的便是《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红》作为三部曲的完结篇,它所代表的是法国国旗中所象征的博爱,不同于前两部作品《蓝》的自由与《白》的平等,巧妙的隐喻构思将红色这种感性却又强烈的色调融入到了这一命题,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实则传递的意蕴却颇能令人回味,以此对人性救赎的着点,方才使电影变的如此惊艳。
文/梦里诗书
❻ 蓝白红三部曲的影评啊
1.《蓝》
《蓝色》是波兰籍世界级导演可尔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继其探讨当代人道德困惑的鸿篇巨制《十诫》后的又一力作——《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部。《蓝·白·红》三部曲的创意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它们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本片导演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把视角探入了“自由”的深层涵义中。该片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摄影特别奖等诸多殊荣。
《蓝》是一部法国影片,获十项国际大奖。在我们的心目中,法国影片都是非常浪漫的,有众多出身平微灰姑娘的美梦成真,有频繁的约会热爱场面。但是,蓝绝对没有这些,蓝自始至终都基调低沉,沉得令人发闷。但在这极度的沉闷之中,却有一条有关生命的主线,非常模糊,时隐时现。
这部片子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如此细腻传神的人物心理刻画。我们看到在如此非常环境中一个人如此真实坦露的心理过程。
这部片子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成功之处在于:语言很少、气氛低沉情况下的人物心理刻画。通过很多无声的动作和细微的表情,将心理活动展示出来。整片没有一句诉说心理的语言,譬如“您不要太难过”等。
另外在制作上,本片有许多优秀的细节。我们看到,当一部片子主题、形象、风格都定位之后,优秀导演可在这个框架之下可做很多有意义的手法创新,这些能加强片子的表现力。
2.《白》
与宿命感伤,温情弥漫的《蓝色》相比,作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色》显得幽默诙谐得多了,但是主题内涵的相似性,同样使该片承载着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
波兰理法师卡罗尔被法国妻子抛弃,他回国后发迹又骗回了妻子的芳心。影片情节表面上看似演泽着一对异国男女的爱情悲欢,但其实质却满含着男主人公对人的尊严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也正符合了白色象征平等的内涵。
男主人公被妻子抛弃,出于人的自尊,他奋发图强。这种追求平等权利的愿望本无可厚非,但是,影片创作者的目的并非如此单纯,他们站在哲学的阶梯上,用带刺的针头探入了人性的深处。
应该说,卡罗尔追求平等权利的初衷是令人奋进的,但是他一旦事业有成,却用其作为手段,打着平等的幌子来进行预谋已久的报复,这是十分可怕的。他的复仇心理使他骗回前妻,在骗取了她的真心后又谋害她入狱。这种常人的复仇心理本来也是正常合情的,但是,复仇的心理演变成了疯狂的毁灭,那无疑令人惊惧的,象征着平等的白色已被现实的龌龊玷污,新的所谓的“平等”却是在冷酷的情境中达成。这对并非无爱的男女之间的复杂冲突,鲜明地表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在“黑色”味颇浓的戏剧性情节中,我们可以隐隐地感受到导演对人性,对平等的独到理解和深入探究。其实,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讲,卡罗尔与多明妮戈这对异国男女之间的情感冲突,在“平等”的命题中也蕴涵了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巨大反差与碰撞。影片女主角多明妮戈由法国女星朱莉·德尔比扮演,她与以往塑造的人物十分贴近——外表傲慢, 内心却狂热似火。 此外,朱莉的面色足够苍白,这也正符合了影片《白色》 的不加滤色镜的写实风格。
3.《红》
作为《蓝.白.红》三部曲的压轴戏,“红色”象征着博爱。
影片《红色》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中的学生瓦伦丁总被对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发现了他的恋人在与其他男子缠绵;命运中的偶然又将窥听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中……
该三部曲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尝言“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他的这番话是可以引导我们去窥探《红色》的底蕴的。
女学生瓦伦丁和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都是真爱的化身,他们忠诚,热烈地深爱着自己的恋人,但是,各种矛盾和丑恶现实不断打击着他们,使他们或压抑或痛苦。其间,又有那爱听他人隐私的老法官也在为往昔的感情创伤而苦苦哀叹。经历了一连串事故变迁,瓦伦丁终于和奥古斯特逐渐建立了感情……
影片中的偷窥、窃听、背叛、报复等人物行动十分接近于基氏的前作《十诫》,在道德内涵上,该片综合了《十诫》乃至《蓝色》与《白色》的全部含义,这些看似离奇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已成了导演流露极富哲理意味的主体意识,表现当代人生存状态的信号了,它们的底蕴也因此是很值得观众去挖掘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电话不仅不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工具,相反却常常令人陷于猜忌和困顿之中。密如蛛网般的电线的两端的人们,常常会借助话筒来伤害对方,彼此遭受创痛。这也正是这一世界级导演的又一个深遂的见解了。
附《蓝·白·红三部曲》剧情介绍:
1.《蓝色情挑/蓝·白·红三色之蓝色/三色:蓝》
朱莉的丈夫是位有名的作曲家,她深爱着他并一直心甘情愿地默默协助丈夫完成他的工作。一次,朱莉一家三口驱车外出,但祸从天降,意外的事故意瞬间夺去了她丈夫与爱子的生命。残酷的现实使幸免于难的朱莉痛不欲生,她在生与死的世界上徘徊不定,不知道命运为何对她做出如此的安排。
在家庭被毁灭的同时,她又无可奈何地面临一次新的选择,但是命运之神又会给她怎样的选择呢?听着丈夫作的曲子,往昔的他时时浮现在眼前,痛苦总是缠绕在她心头,使她无法超脱。但是,她又必须摆脱痛苦,于是,她扔掉丈夫的全部乐稿,以期抹去种种回忆,其中也包括着一份她一直心存着的疑问。
偶然的机会中,一份乐谱落入丈夫生前好友奥利弗的手中。他出于好意将此乐谱在媒体中广为传播,并无意中将这乐谱创作的原由告诉了朱莉。朱莉得知了这份乐谱确与一名女子相关,自己多年的怀疑终于得到了证实。知晓逝去的丈夫生前对她有不忠行为,朱莉痛创的心头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今后的信念又在哪里呢?奥利弗并未料到自己的好心会给朱莉带来这样的恶果,心中百分歉疚,他也因此而更想帮助朱莉重新面对人生。但是对于朱莉来讲,奥利弗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在猜测中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展开了……
2.《三色之白/白色情迷/蓝白红三部曲之白色》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漠感到愤怒,于是以婚姻有名无实为理由到法院请求离婚。离婚目的没有达成的多明妮戈烧毁了卡罗尔的发廊使他沦落街头。此时,只有一只皮包和一张美发师证书的卡罗尔唯一的目标便是回到波兰重整旗鼓,让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在热心的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卡罗尔回到了华沙。他来到其兄尤雷科开办的单位工作,同时又兼了一份保卫员的差事。为了多嫌钱,偶然的机会,卡罗尔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了房地产买卖中,他还拉了有些不情愿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后,卡罗尔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当上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
发迹后的卡罗尔千方百计同多明妮戈取得联系,虽然她拒绝同他会面,但卡罗尔并不放弃,发誓要征服多明妮戈。于是,卡罗尔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在米科拉伊的帮助下,他对外谎称自己已死,买了具死尸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遗产留给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从巴黎赶来华沙参加葬礼,并继承了卡罗尔的遗产。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罗尔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房内。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终于投入了卡罗尔的怀抱。在一夜狂欢过后,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觉醒来,发现卡罗尔失踪了,随即警察赶来,把多明妮戈作为谋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来……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着监狱的窗子,向注视着她的那位曾被她抛弃过的前夫平静地挥了挥手。而此刻,遭到了报复的她又到底想要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3.《红色情深/蓝·白·红三色之红色/三色:红》
在瑞士日内瓦,年轻的女学生瓦伦丁在求学的同时又到一广告公司兼职作了模特,其住处附近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叫奥古斯特,他正热恋着一个叫卡琳的女孩。
瓦伦丁十分想念在英国出差的男友米歇尔,但米歇尔却总在电话那头传来不信任的猜疑语气,这使瓦伦丁很压抑,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也在不远处用电话倾吐着他对卡琳的爱情。
一天夜里,拍完了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的瓦伦丁开车回家时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狗的主人——一个老头对此十分恼火,瓦伦丁一气之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复的小狗竟跑掉了,瓦伦丁来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个自称是老法官的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广告摄影师主动追求着瓦伦丁,而瓦伦丁却在深情思念着米歇尔,但是他的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那边,奥古斯特给卡琳打的电话也始终没人来接。瓦伦丁和老法官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感情,他们互相顶撞,讥讽,挑动。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奥古斯特这时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爱过一个女人,谁知道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有钱男人的怀抱里……不甘寂寞的奥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户前,见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个男人在做爱……
奥古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以暂时忘却这块令他痛苦的土地;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敦找米歇尔了。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了英法海峡传来的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人幸存,电视镜头前出现了幸存者的面容。解说员在其后又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古斯特……此刻,红面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庞,他们好像认识,却又非常陌生……
❼ 蓝白红之白深度解析
《蓝白红之白》是一部比较经典的爱情电影,导演是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作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显得幽默诙谐许多,是“蓝白红三部曲”中最戏剧化的一部。
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试图用该片表现法国国旗三种颜色中象征“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构思令人惊叹,没有从政治和社会群体的角度去探讨这种精神,而是从社会中的个体入手,讲述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中遭遇的经历。
片中多次出现主人公身着白色服装出现的场景,白色还是婚纱和石膏像的颜色,多明尼克穿着婚纱不停回望、微笑,那么美丽却触不可及。被抛弃后,卡罗尔买来了一尊貌似前妻的石膏像,却在回国后被偷窃行李箱的混混无情摔碎。
该片通过性与财产的失而复得,探讨真正的平等是建基于何种基础之上。在美学风格方面,用导演独有的表达方式,来使影片中充满了对于时间对于生命的偶然一瞬予以莫名的反刍与观照。
❽ 法国电影男主性无能女主为了钱和富豪共度一晚的那部电影叫啥
电影名字 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❾ 法国电影‘蓝,白,红’系列导演
在1993年至1994年间,奇斯洛夫斯基与多年搭档的好友编剧波耶谢维兹律师一起,完成了著名的电影三部曲系列——《蓝》、《白》、《红》(被影迷奉为颜色三步曲),立刻轰动国际影坛。影片的立意源自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它们分别是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蓝白红三色(法国/波兰,1993-1994,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
著名导演奇斯洛夫斯基是名副其实的人性大师,在冷静、客观、沉重的细腻中展现现代人心底的那份痛苦、渴望,用包蕴着宗教哲学精神内涵的戏剧性故事情节表达了自己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不愧为超越了电影导演角色的真正艺术家,被誉为欧洲电影大师!
这三部曲就像一幅幅经典名画,是可以反复观看、思索玩味的,它们吸引人不断深入再深入,进入再进入,去一同体验和经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被毁、精神的阴郁,从而深沉地不断地对人生,以及对人性进行思索、探究并产生对真、对美、对爱和对光明的盼望。
❿ 求法国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的观后感 2000字左右 需要2篇...谢谢大虾们...急要...
基耶斯洛夫斯基自称是“专业的悲观主义者”,他的悲观在于深刻的怀疑与反思,而他的专业则体现在他怀疑与反思的是人类精神世界永恒的困惑。《三色》探讨的是三色所象征的自由平等与博爱,导演没有从政治、社会的角度出发,却是着眼于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忧伤或欢喜,屈辱或尊严,低头神伤或泪眼朦胧隔窗相望的的姿势,都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或有可能经历的细小感触。
蓝色象征着自由,失去亲人的朱莉失去了家庭同时也失去了义务,生活优渥,没有责任,有着新鲜爱情的无限可能。这样的朱莉理所当然是完全自由的,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却向我们展示随这自由而生的束缚,他探讨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缺失:朱莉被往日的情感与记忆所囚困,无法脱身,她所作的所有便是无所作为,她拒绝去墓地,拒绝看旧照片,扔掉亡夫留下的曲谱,拒绝知道有关亡夫的消息,甚至拒绝哭泣。婆婆与她拥抱,那么用力地哭泣,朱莉问她为什么这样哭泣,她说,因为你不哭。
“在某种意义上,朱丽处于静态的处境,她不停地等,等待一些事情发生变化。她极度脆弱——因为她决定这样——因此某种意义上,电影只好追随她,跟随她的生活方式和她的举止。”
白色代表着另一个美好而具有魔力的字眼:平等。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片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中个体地位不平等的故事,却是为了质疑平等对纯粹情感关系的必要性。正如芝华士的广告语无比狂妄却又无比真实地叫嚣的那样,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又是一个令人心惊肉跳不敢正视的事实。卡洛尔因性无能而被妻子抛弃,对妻子的爱令他受尽侮辱,当他偶然发财之时,不仅性能力重新恢复,妻子的爱也随之而来。爱情仿佛由财富与生理条件的平衡为前提,一旦失去平衡,爱情就变成一场沉重的灾难砸将下来。
红色的主题是博爱。瓦伦丁像传说中的天使的那样,美丽而善良,一心想为别人着想。只是,“她一直从自己的角度来为别人着想”。一场车祸让她结识了一直坐在屋子里窃听电话的脾气古怪的老法官。老法官偏激的行为观点对于瓦伦丁生命中一直坚持的爱的原则无疑是一场冲击。哲学家都有点多虑,基耶斯洛夫斯基也一样,他被一个问题苦苦困扰,“我们自己有些东西可以付出的这个事实中就有美的东西存在,可如果我们的付出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评价,那么这种美就有了瑕疵。这种美纯洁吗?或者是有点被破坏了?”瓦伦丁无疑就是这个充满矛盾与不确定的美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疑问与希望。最终瓦伦丁逐渐理解了老法官,老法官也受其爱的感召,决然地作出了自我检举的决定。
自由平等和博爱是现代自由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哲学家刘小枫称基耶斯洛夫斯基“用对个体命运忠心耿耿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现代社会中破损的个人道德感觉”,其叙事思想“紧紧盯着不放的个体生命的偶在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乃是现代性的基本问题”。然而影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却又是从这三者的反面开始的。可以说,他所探讨的,都是这三个诱人字眼在现实生活中的缺失及其存在的可能。
光影总如水。朱莉在受伤时总躲进蓝色的游泳池,让水淹没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无法抛弃记忆。因此无法自由。
因为音乐一直在响,音乐响起,记忆重生,画面在瞬时变成寂静无声的漆黑,时间静止。只有音乐一直在响,最终终于变成恢宏壮大的合唱,每个人在音符的流转里各自生活,微笑或若有所失,做爱或静静死去,所有人的人生都变成朱莉生命的一部分,朱莉的眼泪终于可以静静流下。之前朱莉的任何作为都无法到达自由,顺应内心的声音而生活是不可能的,你所能做的,只是顺应生活本身。爱是囚牢还是自由?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最后庄严而伟大的音乐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
在《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讲述了一个关于平等的故事,但平等并非真正的表现主题,这是一个取得平等的故事,是关于报复的故事。他相信我们应该追求平等,但要明白永远不会完全实现。歌德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又有何决定?一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与他有生以来的境遇。这些又岂能是平等如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个人大概生来就各有其命运了:生理有所区别,生活的环境也各有差别。有如原本电脑被安装上不同的操作系统,一个个原本应该没有差别的肉体被社会伦理安插进不同的灵魂。更諻论在政治经济因素的作用下,脆弱的情感更有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在《白》中,爱情中个体的尊严完全与爱情无关而与爱情之外的东西如性能力与金钱有关。因不平等而生的屈辱感,却才是爱情的真正面貌。不平等的爱情,或者爱情的不平等,才是永恒平等的东西——对所有人,所有爱情。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说的不是平等的重要性,而是不平等的无法改变。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红》的真正主题是,“人们有时候会不会生错时代?”“我们可能修正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究竟什么对于他人才是合适的,是让他遵从自己的意志堕落向死亡的深渊,还是让他得救却以放弃自己的选择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为代价?没有谁可以是那个上帝,可以代别人思考,代别人做出选择。而站在大众所认为的正义的立场改变他人,是否又是一种对他人自由权利的亵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悲观在这里暂时止步,他给了《红》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在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怀疑之外表达了对人性的坚定信仰。
“在不计其数的拨、插、按以及诸如此类的动作中,摄影师按快门的发明尤其富有成效。用手指触一下快门就能将一个事件永久地固定下来。照相机赋予了瞬间一种追忆性的震惊。这种触觉经验同视觉经验联合在一起,就像报纸广告或大城市交通给人的感觉一样。在其中穿行便会给个体带来一系列惊恐与碰撞。在危险的十字路口,一系列神经紧张会像电流冲击一样急地通过体内。波德莱尔说一个人扎进大众人流中就像扎进蓄电池中。不久,为了描述惊颤经验,他称这种人为“一个装备着意识的万花筒(kaleidoskop)”。当坡(爱伦•坡)的“过往行人”还显得漫无目标地东张西望时,当今的行人却是为了遵照交通指示而不得不这样做。因而,技术迫使人的感觉中枢屈从于一种复杂的训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新刺激的急切需要使电影得以诞生。在电影里,惊颤式的感知成了一个有效的形式原则。那种在流水作业的传送带上决定生产节奏的东西正式电影得以立足的基础所在。”
本雅明的这段话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貌似沉闷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美学特质。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里,主要进行叙事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人物内心世界与外界发生碰撞所产生的“惊颤式的感知”。这一点在《蓝》中表现得尤为出色。
蓝色的光闪耀在朱莉的脸孔上,有一种使人心惊肉跳的忧郁。波德莱尔说忧郁即美。蓝色的光闪耀在朱莉的脸孔上,如同小女孩死之前手中飞扬的棒棒糖纸的光芒闪耀在风中,沈从文说残忍是一种美。这美的残忍的光变成一道沉重的阴影,使朱莉无法从往事中脱身。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的蓝色光芒经常是很突然地就闪耀在朱莉的脸上,这突兀的晃动的光芒,正象征了朱莉内心情感的颤抖。自由。自由何在。自由,自由是没有东西可失去的代名词。
此外,在《三色》中玻璃与玻璃的反光成为一个重要的隐喻。无数的玻璃,玻璃与玻璃的反光,这脆弱而坚强的透明而无法逾越的物质正有如影片中每一个人的内心与他人之间的距离。玻璃那种混合了脆弱与坚硬的特质正很恰当地揭示出了人物敏感而矛盾的内心。人物内心情感的隐喻表达与技术手法的完美结合保证了“惊颤式的感知”的“惊颤”度,给观众以一种心灵上的冲击力。
“三部电影讲述的都是一些有某种知觉或感觉的人,一些有魅力的人。”事实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许多电影都是以这种知觉或感觉为基础的,“惊颤式的感知”可以说是整个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价值所在。这种奇异的感知既是电影的表现内容,又是电影与它的观众之间发生感应与传递情绪的基础。比如那一部《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镜子、窗户上、门上和汽车上的玻璃的反光与折射中的“镜中”维罗尼卡与现实中的维罗尼卡同时存在,电影中的人物被一种奇异的心灵感应主导着命运,而光影班驳,金黄色的温暖色调里,我们内心最隐秘的部分,也被一种熟悉而奇异的忧伤与温暖围绕,那新鲜的柔嫩的颤抖的感觉,如灵魂的存在般神秘敏感。
这种“惊颤式的感知”存在于电影人物心灵之中的同时存在于观众与电影人物之间,成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最终完成它的表达的最后关键。即基耶斯洛夫斯基选取了我们每个人生命和思想中共同存在的最细小最敏感的情感样本,当我们被电影中的人物所感动,也即产生共鸣式的惊颤感知之时,我们其实是被自己感动了。正因为如此,刘小枫才叙说自己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过世时,感到“思想的在世孤单”。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有如我们思想世界里一位不可失去的生活同伴,他的电影熨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孤单灵魂,光影之间令我们感受到一点细小却灼热的温暖直抵灵魂深处。而无疑,《三色》正是他众多作品中人文关怀的出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