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部最经典二战电影,你错过了吗
TOP1.《兵临城下》
电影《兵临城下》
由好莱坞出品,但因为是法国导演拍摄,其意味与好莱坞还是大不相同。比如影片开始也有千万人的战争场面,但在构图、氛围上都不是追求壮观和冲击力,相反倒是充满了讽刺和怜悯,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味。后面苏军两人拿一支步枪,在督战队机枪的威逼下发起自杀性的攻击更是再明显不过的讽刺。但瓦西里出场的那场狙杀五名德军的场面确实拍得精彩之极,大有侠之大者的风范。最后瓦西里与德国狙击校长之间的对决也拍出了高手对决的风采。
TOP2.《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
在战争电影历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这主要是指它的技术方面,之后的战争电影很少有不受这部影片影响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战争场面追求真实,质感,每个细节都经得起苛刻的研究,而同时又惊心动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开头的诺曼底登陆,相比于经典《最长的一天》的诺曼底登陆战的荡气回肠,《拯救大兵瑞恩》的表现更接近纪录片式的残酷,使用了很多手提摄影机的拍摄,另外《拯救大兵瑞恩》还注意到了大部分电影中诺曼底登陆战中忽视的细节:当天是在下雨的。
TOP3.《珍珠港》
《珍珠港》
以现代电影特效技术再现现代场争场景的典范电影,虽然同时也是矫揉做作,内容空洞的失败商业片典范。本片同样用了几十分钟的时间来再现日军偷袭珍珠港这场历史著名的钢铁大屠杀,与《虎虎虎》相比,因为特效技术的突飞猛进,可以以数字技术模似亚历桑纳号被摧毁的全过程,也可以用第一视角让观众参与到这场战斗之中,本片与相对古典的战争电影相比已显得相当浮躁,美军战机升空后狂揍零式战机的场面虽然精彩,但在行家来看来却是可笑之极:历史上零式战机与P40的近距离缠斗,在战争前期几乎一直如猫戏弄老鼠般的轻松。
TOP4.《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
“为国牺牲从来都不是赢得战争的方法,赢得战争的方法是让你的敌人为国牺牲!”这句话最能代表巴顿的风格,这种个性也导致了他的军事风格的强硬霸道,也为他赢来了铁血老将的称谓。这部70年代的电影主要把重点放在巴顿个性的描绘上,战争场面并不太多,在特技上没有今天的的数字技术,但非洲大平原上的陆空一体的美德坦克大决战还是拍出了波澜壮阔的效果。只可惜的是隆美尔军团的主帅已退出非洲战场,未能令世人一睹当世陆战两大顶级高手(而且二人军事风格完全迥异,隆美尔诡异而巴顿强悍)的对决,令今人大为惋惜。
TOP5.《父亲的旗帜》
《父亲的旗帜》
把更多的笔触放到了历史的真相和对真实“英雄”的还原上面,但并不妨碍它所拍摄的战争场面成为近年来最杰出的战争场面之一,甚至仅从视觉冲击力而言,它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一步。地狱般的硫磺岛,在美军舰炮的轰炸下腾起阵阵非人间式的烟雾,三天的轰炸没有摧毁日军的防御,三天后的登陆仍成为一修罗场般的厮杀,在这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现代战争中,传统电影手法与电脑CG的运用结合得恰到好处,遍布大海的登陆舰确乎气魄宏大,展示出工业时代的人类所能营造出来的巨大的破坏力,尽管,还远不是极限。
TOP6.《细细的红线》
《细细的红线》
什么是战争?大部分的战争电影,只是一架望远镜,带人们去观赏战争,而《细细的红线》不同,它是一台时空机器,带你去亲身体验战争,以一个士兵的身份,来亲身体会战争所带来的死亡的恐惧,精神的折磨,心灵的扭曲。就如那场攻击日军高地堡垒的战斗,几十分钟的时间里,你可以循着导演的镜头来亲自聆听一次死神的召唤,完全第一视角的表现,一切未知,日军直到白刃肉搏才真正出现,而当美军冲入日军军营双方血拼的时候,你会体会到“巴别”的意味,也会因此明白为什么在战争中,会有那么多人类的丧心病狂,会有那么多永远洗也洗不清的仇恨和血腥。让我们套用一位越战老兵对《现代启示录》的评价:《细细的红线》不是战争电影,它就是战争。如果你要问战争是什么?那我么我请你去看《细细的红线》。
TOP7.《战斗列车》
《战斗列车》
以伦敦为首的权威,和领导铁路工人运动的所谓上级,以全人类和“法国的荣耀”的名义将铁路工人带上了战场,这些“崇高”的使命迫使工人们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敌人的生命,以民族主义的宣言和革命热情的煽动剥夺了工人们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
TOP8.《大偷袭》
《大偷袭》
看到有人说前半段不好,我因此差点没去看。 看完了,最后的营救固然精彩,我重点要说的是,我很喜欢前半段:第一天的铺垫和第二天的推进。 是不是更喜欢刺激的战斗? 在那种场面中,少不了英雄主义的俗套。一对一的单挑,大快人心的对日侵者的扫射。可是这些都不及前边“冗长”的铺垫的功力深厚,捕捉细腻。
TOP.9《虎口脱险》
《虎口脱险》
这部片子属于经典的法国喜剧电影了,由法国国宝级喜剧大师Louis de Funès主演。这个个子不高、秃顶的小老头体现了法国人的很多典型性格,比方说办事认真严肃,精打细算,有一点自私,爱调侃别人,爱占点小便宜什么的。当然主角得有配角来衬托,就像唐·吉诃德身边总是站着忠实的桑丘一样,这部片子里就是那个老实八交但能逢凶化吉的油漆工Bourvil了。
TOP10.《最长的一天》
《最长的一天》
这个片子保持的黑白片花钱纪录直到辛德勒的名单才被打破,何况这是1961年的美元……考虑到通胀的话还是很吓人的。第一牛逼之处在于大部分是实景拍摄,到四大叔拍《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据说都不能用实景了,何况《兄弟连》。第二牛逼之处在于,航拍镜头和全景真是多啊,虽然美国人40年之后长相也没啥变化,好莱坞发展了40年大约就是多了点特写和手提摄影机,其他该拍的40年前都被拍过了。
㈡ 大家觉得韩国拍得战争片登陆之日完胜金陵十三钗吗我觉得无论是人性还是场面,还是细节,登陆之日完胜
的确如此,但本身就韩国的特效功底来说,就比中国强得多,中国唯一几部拿得出手的《集结号》、《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特效设计都是韩国来做的,就凭这一点就不是国产剧能比的。《登陆之日》在视觉和特效方面堪比《父辈的旗帜》的电脑特效,比《拯救大兵瑞恩》更为宏大的场面,和与一般美国战争片一样的小人物大背景,本身题材也更加吸引人。可以说,《登陆之日》差一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争片王朝,但毕竟资金有限。题材上,片中一开始的诺门坎战役描绘的比较真实,也是第一部描写诺门坎战役的电影,比如没有步兵配合的苏军坦克群,这个实际上并不是漏洞,在1939年10月的诺门坎战役中,朱可夫的装甲部队推进速度极快,导致步兵师根本跟不上,另外,片中所描绘的日军敢死队摧毁苏军坦克也颇为真实,片中还反映了多种日军反坦克战术,而且特效方面堪比《兄弟连》,使得整片战争场面宏大血腥。片中的反坦克战术不乏老套的反坦克地雷,燃烧瓶,更有卡车的自杀性战术,唯一的缺陷就是场面混乱。至于接下来的卫国战争就一般般的水平,毕竟同类作品《兵临城下》是很难超越的,韩国人在这方面还是大量借鉴了这些优秀作品,其中穿帮漏洞就属德军在1941年10月使用的MG42机枪了,要知道,在1943年的突尼斯战役中德军才装备MG42机枪,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德军的主要机枪也是MG34,但作为一个韩国战争片,反映整个二战,还原三个战场已经很不错了。诺曼底战场的特效很赞,很多特效是美国大片才能达到的,基本属于目前的最高水平。
㈢ 《登陆之日》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上映广电审核为什么不能上映
1、需要引进版权。
2、政治上有争议之处,比如对我国盟友苏联的丑化。
3、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引进,实际上中国影院和电视都很少引进韩国电影,更多的是欧美电影,韩剧到不少引进,看电视剧跟看电影是不同的观众群体。
4、也许有引进播出的计划,但要排队等候日期。
有网友问,二战苏军是好像电影《兵临城下》和《登陆之日》那样,找一大堆新兵,2、3个人一把枪去送死式的冲锋吗?
其实这2个电影都表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和反攻阶段,苏军阵亡47.7万,负伤64万,合计伤亡111万,德军和仆从军伤亡80万,被俘20万 。其实双方的伤亡是一样的。
根本不存在苏军好像傻瓜一样冲锋,然后德军拿着机枪割韭菜的事情。苏军从来都不缺乏轻武器,在战争初期,苏军正规军损失太大,造成部队里大部分都是新兵,而步枪生产成本高、速度慢,新兵又没有时间去慢慢练习枪法。
因此,苏联从1942年开始大批量生产波波沙1941式71发弹鼓式冲锋枪,平均月产15万把以上,光是在42年7月到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联就已经生产了120万把波波沙1941式冲锋枪。
㈣ 二战最血腥残忍的战争片
1、《自己去看》(1985),又名:去看看
这部经典的电影登上排名是毋庸置疑的,布拉德.皮特带领着一辆坦克从开头打到片尾,血浆随便用的感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中的那辆虎式坦克并不是道具和电脑特技,而是实打实的真家伙,为了拍摄影片,剧组特意从英格兰博物馆借来使用,这辆坦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还能开动的真家伙。
为了这个大家伙,人们绞尽脑汁,生怕它有一点损伤,拍摄后制片方请来大量保镖护送它回家。为了更加进入角色,布拉德皮特与其他演员吃睡都在坦克内。二号男主角希亚.拉博夫为了更真实,用刀子在自己脸上割了个口子,把牙齿拔掉两颗。
㈤ 二战电影,一支俄罗斯的部队守城,然后被德军全灭的那个电影叫啥
估计是《布列斯特要塞》,又名《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二战德军的一些影片:
《白色虎式》
《兵临城下》
《登陆之日》
《遥远的桥》
《巴顿将军》
《铁十字勋章》
《坦克大决战》
《从海底出击》
《猎杀U-571》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的红玫瑰》
《我们的父辈》,三集迷你剧。
㈥ 求一部电影名字,是二战,主角是日本人和朝鲜人
《登陆之日》
《登陆之日》(My Way)是一部韩国和美国合拍的一部战争片。影片由《太极旗飘扬》的姜帝圭执导,以二战诺曼底登陆为背景,讲述了被日本军征集为纳粹德国作战的韩国士兵们的故事,由中韩日三国明星共同主演。[1]讲述了朝鲜日治时期的汉城,韩国少年金俊植(张东健饰)是一名清贫的人力车夫,日本少年长谷川辰雄(小田切让饰)则出身自传统的中产家庭。两人于一项马拉松赛事中虽为同一国籍却为彼此的民族而竞逐。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人同时被征召入伍为大日本帝国陆军服役。两人跟随日军先于中国战场遭遇到一名因战争而家破人亡的中国游击队狙击手(范冰冰饰)。后来日军于诺门罕战役中惨败,二人同时与日军残部被苏联红军所俘虏。为求生存二人被迫穿上制服成为苏军的一员,并于苏德战场上再次站在前线。二人侥幸地存活并被德意志国防军所俘虏。最后作为德军的一员,参与诺曼底战役。
㈦ 日本军队用卡军和人肉炸弹冲击敌军坦克是什么电影
冲出重围 2005
导演:伊万琴科
国家/地区:俄罗斯
主演:伯约科夫 /伊格洛娃
时长:87分钟
简介:
二战末期,苏联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派遣苏联军队20万进入蒙古及中国消灭日本关东军,在经过蒙古境内遭遇到日军一个军的敢死队顽强抵抗,日军用人肉炸弹冲击苏军的坦克战群,并设置严密的防御体系使苏军深陷埋伏,经过激战,苏军伤亡惨重……苏军一小分队员进入日军防御堡垒用血肉之躯炸掉堡垒,而苏军坦克兵团在无弹药的情况下,与日军的增援兵团相碰,同归于尽,最终苏军胜利,但战争的血腥,残酷让人心情沉重……
这部电影?
㈧ 《登陆之日》诺门坎战役那段,日本人用指挥刀和刺刀,杀死苏军坦克机枪手那段是否属实难道坦克上的机
不属实。电影中的情节在真实战争中不可能的发生,电影中有些场景是导演为了加强苏军进攻效果。
㈨ 登陆之日高清完整版电影
《登陆之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x-e-Hef7-hjDcKGCBUXqwA
导演: 姜帝圭
编剧: 姜帝圭 / 罗贤 / 金秉铉
主演: 张东健 / 范冰冰 / 小田切让 / 金仁权 / 韩承龙 / 杨镇硕 / 都枝寒 / 李沇熹 / 山本太郎 / 成侑彬 / 金时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 日语 / 俄语 / 德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1-12-22(韩国)
片长: 137分钟
又名: 我的征途 / 我的路 / My Way / マイウェイ 12,000キロの真実 / Mai-wei
《登陆之日》(MyWay)是一部韩国和美国合拍的战争片,由姜帝圭执导,张东健、小田切让、范冰冰等主演,影片于2012年7月10日开始上映。该影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身着德军军服的两名东亚人金俊植以及长谷川辰雄的故事。